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哈师大附中2021级高二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学科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共32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服饰描写作为人物外貌描写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刻画人物形象,展现小说的主题等具有重要作用。服饰的演变可以反映出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历史信息。因此,小说中的服饰描写既具有文学艺术价值,又具有民俗文化价值。

《儒林外史》是一部现实意味很强的讽刺小说,在讽刺现实生活的同时,也对人物进行了大量的服饰描写。《儒林外史》中大量的服饰描写不仅有利于推动情节发展,还具有史料价值,甚至对塑造典型人物形象、外显人物身份和突显小说主题也功不可没。通过文中的服饰描写将一个个小片段贯穿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文章结构,让读者识服饰而知身份。

《儒林外史》中的服饰描写多为现实生活的写照,为研究明代服饰提供了佐证,作者让明代儒士给当朝的服饰做模特,使明代的服饰显得更加生动、形象、具体,赋予其浓厚的文学色彩和人文气息。明初洪武年间对服饰的颜色、款式、尺寸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服饰美的追求和政治的腐败,服饰出现了僭越。文中第二十四回中写到黄老爹“头戴浩然巾,身穿酱色绸直裰,脚下粉底皂靴,手执龙头拐杖”,黄老爹只是一个商人,从事的是贱业,但是却戴浩然巾,穿皂靴……文中鲍文卿用调侃的语言说“你看老爹这个体统,岂止像知府告老回家,就是尚书、侍郎回来,也不过像老爹这个排场罢了!”不仅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而且也从侧面说明了明代后期服饰的僭越现象。明代早期严格的服饰制度已经没有了实际的约束作用,庶民阶层穿戴起了不符合他们身份的服饰,用服饰这一外在表象挑战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又如明代严禁庶民穿戴大红,商人更是不可,就是结婚的大喜日子也不例外,但是《儒林外史》中的几次婚姻描写都提到了大红。例如第五回中扶正赵氏时,严监生“披着红绸”,赵氏“穿着大红”;第六回严贡生的二相公结婚时也是“披着红”;第十回中鲁编修的女儿和蘧公孙结婚时也是“披着红”;第四十回写到沈琼枝嫁给盐商时穿了“大红外盖”。由此足以验证明代后期对大红的僭越。

《儒林外史》通过不同的服饰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如范进的妻子胡氏在范进没有中举时,穿着是“一窝子黄头发,那日在这里住,鞋也没有一双,夏天趿着个蒲窝子”,通过简单的服饰描写,把她贫困的处境描述得淋漓尽致。而当范进中举后胡氏则头戴着银丝鬏髻,身穿官绿的缎裙。此时的胡氏,再也不是在父亲来吃饭的时候都不敢上桌吃饭的贫苦妇人了,有钱的她立即把自己打扮成贵妇。又如第二十六回中写到的王太太,沈大脚在去给她说媒的时候,见证了她穿戴的全过程,从早上开始裹脚一直到太阳西下,一天的大好时光就让她浪费在穿戴上,显然是一个空虚、无生命价值的寄生虫形象。作者对她华丽的外表的描写,与她对金钱、地位有着强烈追求的丑陋内心形成对比。

明朝对服饰进行了严格的规定,使服饰成为身份的一种象征,识服饰而知其人。鲁编修是翰林院的官员,出席重要场合穿的都是蟒衣,他用身穿蟒衣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又如《儒林外史》第十七回中通过景兰江的独白,可知通过是否佩戴方巾可以判断一个人是不是秀才。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无人不称赞,其讽刺艺术可谓“前无古人”。如第三回中在科举考试现场,范进是破毡帽、麻布直裰,而周进则是“绯袍金带”。科举考试就像衡量人生价值的一根标杆,过了这根标杆就飞黄腾达了,科举考试制度在服饰中被无情地嘲讽了。

(摘编自《〈儒林外史〉中的特色服饰描写及其功能论说》,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饰的演变可以反映历史信息,因为小说中的服饰描写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而且具有民俗文化价值。

B.如果想要研究明朝的服饰文化,可以参考《儒林外史》中的服饰描写,因为其全都是明朝现实生活的完美复刻。

C.《儒林外史》通过服饰描写来刻画人物,如通过对比范进妻子胡氏在范进中举前后的服饰,对其进行讽刺。

D.服饰制度在明代已经没有了约束作用,庶民阶层用服饰这一外在表象可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按照史料价值、塑造人物、身份识别、主题的顺序写作,由浅入深,见解深刻。

B.鲍文卿对黄老爹服饰的调侃,直接说明了明朝庶民阶层借服装来突显自身社会身份的僭越行为。

C.作者对范进中举前后其妻子服饰的描写刻画出以范进为代表的在科举场中实现命运转变的文人形象。

D.《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文学讽刺作品的巅峰之作,其中人物的服饰也是作者讽刺的载体。

3.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服饰成为身份的一种象征,识服饰而知其人”观点的一项是(3分)

A.白居易《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句中,白居易用“青衫”代指自己。

B.鲁迅《药》中的刽子手康大叔,他“披一件玄色布衫,散着纽扣,用很宽的玄色腰带,胡乱捆在腰间”。

C.王实甫《西厢记》中的女主人公崔莺莺的服饰以红、紫、黄等鲜艳的暖色调为主要色调。

D.《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别里科夫“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此背景下,充分认识数字经济的特性,把握数字经济和传统工业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将成为持续赋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和在传统工业经济中,数据尚未成为赋能价值创造的关键生产要素不同,数据在数字经济中已是重要原料和关键投入。这时传统工业经济成为数字经济重要的数据来源,而数字技术在传统工业经济领域的广泛使用和深度融合,可以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发展智能制造需要一定程度的工业能力积累。我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传统工业经济拥有的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等宝贵资源,这都给我国更好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保障。传统工业经济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也可以为数字经济尤其是数字产业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样,数字产业化的发展离不开能源、电力和材料等传统工业部门的支持,而后者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提升,又可以更好地促进数字产业化发展。

当前,数字经济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数字经济对后两者的替代和消灭,而是超越和发展。正确认识数字经济的特性,坚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更好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摘编自杨虎涛《如何认识数字经济的特性》等)

材料二:

(资料来源:中国信通院)

材料三:

近年来,山西省加快数字强省建设步伐,深入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出台支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数字经济得到了跨越发展。2022年晋阳湖峰会聚焦数字经济发展,主题为“数字筑基、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拥抱生态”。8月12日,晋阳湖·数字经济发展峰会预热活动之“融合发展信创未来”现场会在太原举行。此前,组委会已举办了交通、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现场会、智能矿山建设论坛等多场预热活动。山西发展数字经济的信心和热情由此可见一斑。过去两年,山西省成功举办了两届晋阳湖·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峰会,在探索山西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发展突破点和路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日,中国算力大会发布我国首个综合算力指数,山西排名前十。山西省促进各类研发机构、企业开展数字科技创新应用,共同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为山西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山西省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经过持续推进,数字经济总体上正呈现出基础能力跃升、特色产业集聚、融合应用不断深入的积极态势。大同市,从2021年开始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落地京东客服、上海润迅、重庆人和、华顺金服等20多家大数据服务企业,快速形成产业集群。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超5万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已接入国家平台5个、在建7个,数据中心上架率等关键指标位列全国前列、中部第一。在山西,产业数字化水平持续提升,累计培育349家两化融合贯标认定企业、207户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57.8%,位列全国第10位。

(摘编自刘瑞强《“数字山西”蓬勃而出一山西省数字经济发展综述》)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保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数字经济和传统工业经济的融合发展,也离不开对数字经济特性的充分认识。

B.在数字经济中,数据成为重要原料和关键投入,这也使它在传统工业经济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C.从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看,国家的工业化历程和是否有一定的传统工业基础,会影响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吸纳和推广。

D.数字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整体,这里面也包含数字产业化和能源、电力、材料等传统工业部门相互支持促进而形成的紧密关系。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都是重要的经济形态,它们经过替代、超越和发展,从而不断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

B.我国数字经济总体规模与占GDP比重都在不断增长,到2020年占GDP比重提高到38.6%,但2017—2020年经济总体规模增长逐年降低。

C.山西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夯实数字基础设施,致力数字产业化发展,打造数字产业方阵,有力地推动着全省高质量发展。

D.2022年,山西在前两届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峰会预热的基础上成功举办了晋阳湖峰会,这次峰会聚焦数字经济发展,同时倡导绿色发展、拥抱生态。

6.怎样促进数字经济发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唢呐

王宇

陈德广做梦也不会想到,一向听话的儿子,竟然瞒着他,偷偷报考了艺术专业,并且在专业考试中,因为唢呐演奏,被省音乐学院录取了。

闷热的七月,太阳在半空中撒野,地上像着了火。陈德广吊着一张苦瓜脸,在屋里不停地兜圈,嘴里嗫嚅着:“儿大不由爹,要翻天了。”陈放站在一旁,愣愣地看着他爹,大气不敢喘。

槐树沟男人爱吹唢呐,像是祖传的。农闲时,村头村尾,都是咿咿呀呀的唢呐声。爱吹,并不代表会吹;会吹,并不意味着能吹好。前沟的钟一鸣与后沟的陈德广是他们这一代人中的唢呐高手。陈德广吹唢呐花样多,用纸团塞一个鼻孔,会用另一个鼻孔吹唢呐。嘴里噙两个唢呐,能吹出两种不同的曲谱。玄绝的是,靠住墙,脚朝上,头杵地,倒立着,照样能吹。相比之下,钟一鸣就简单多了,眯上眼,鼓着腮帮子,悠扬沉稳,似乎只要有时间,一口气能从日出吹到日落。

乡下人婚丧嫁娶,都要请乐队。这两人各自组建团队,年头年尾,不间断地忙碌。有一次,陈德广和钟一鸣的两个唢呐团队在迎亲路上相遇了。看热闹的人不住地撺掇,想让两个团队比一比,看谁更厉害。那会儿,他俩都年轻气盛,比就比,谁怕谁。陈德广唢呐上挑,锣鼓手心领神会。鼓面如撒了一碗青豆,骤然密集响起,从气势上压住对方。继而,陈德广鼻孔嘴唇轮番上阵,时不时来个倒栽葱,唢呐像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不管怎么折腾,都能吹出撩人的旋律,赢得一拨又一拨的掌声。再看钟一鸣那边,似乎渐入佳境,不急不躁,经典曲谱一个接一个涌出,如江河之水,不见尽头。热汗满面的陈德广心想,如再来一轮吹技表演,岂不让人笑话我只有程咬金的三板斧。于是,陈德广憋着一口气,盯着钟一鸣对吹。

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两家迎亲的主事人似乎忘了正事,并不着急着走。所有人从来没听过这么精彩的唢呐对决,就连晚归的羊群也站在路边,歪着脑袋,竖起耳朵,静静倾听。

吹奏到第十七个曲谱时,陈德广突觉心头一热,眼前发黑,一头杵在硬邦邦的黄土路上。

槐树沟后沟离前沟并不远,事后,钟一鸣提着两瓶烧酒来到陈德广家,进门就说:“德广哥,你说咱俩干些啥事,你倒在地上,吓坏了我,以后可不敢这样了。”说着,拧开瓶盖:“今天不忙,咱哥俩喝上几杯。”陈德广似乎早就等钟一鸣过来,他黑着脸,一句话也不说,从堂柜里取出唢呐,一下狠似一下地砸在青石板做成的锅台上。“这辈子我都不会再吹唢呐了,我还要给我的子孙们说,谁也不许吹唢呐。”

钟一鸣眼看着唢呐碎了一地,站不是站,坐不是坐,搓着手,一时间不知怎么说才好。陈德广倒是不慌不忙,拧紧瓶盖,把两瓶酒塞进钟一鸣怀里,摆摆手:“不要再来我家了,我不想看见你。”

隔着窗纸,烫手的阳光进不了屋,可屋里屋外一样闷热。陈德广来来回回不停地兜圈,口渴了,从水瓮里舀出一瓢凉水,“咕咚咕咚”往肚子里灌。喝足了水,他转身问儿子:“是谁教你吹唢呐的?”陈放低着头,抠手指头,没说话。陈德广把水瓢扔进水瓮里:“快说,谁教的?”陈放怯生生地抬起头,看着窗棂,说:“是……是钟一鸣叔叔教我的。”陈德广听了儿子的话,瞪大眼,喘着粗气,抓起堂柜上的录取通知书,三下两下,撕得稀烂,扔进炉膛里。

上初中那年,陈放周末回槐树沟,一脚踏进沟口,就听见钟一鸣的唢呐声。陈放蹲在墙脚,一曲一曲地听,听着听着,竟摇头晃脑,打着节奏,嘴里跟看哼曲谱,就像极度饥饿闻到香喷喷的炖羊肉那么馋嘴。

也不知过了多久,钟一鸣蹲在陈放身边。

“好听?”

“好听!”

“想学?”

“想学。”

“你爹不让。”

“我偷着学。”

击掌,成交。钟一鸣笑了,陈放也笑了。至此,叔侄俩有了一个秘密约定,每个周末放学,陈放来钟一鸣家学吹唢呐。

太阳落坡,不见陈放回来,陈德广心里乱糟糟的,在院子里兜圈。忽闻敲门声,门口站着钟一鸣。“你来干吗?”陈德广板着脸。

“喝酒。”钟一鸣轻咳一声,“还是那两瓶,一直没舍得喝。”

“不稀罕。”陈德广伸手就要关门,看见钟一鸣身后站着陈放,一惊,扭头回屋去了。钟一鸣跟着进屋,坐在炕沿儿上。

“你说,咱山里娃考音乐学院,容易吗?”

“我又没让他考音乐学院。”

“你真行,撕了录取通知书,这下陈放不用上学了。”

钟一鸣站起来,要走,陈德广拦在面前:“兄弟,想想办法,娃总得上学吧。”钟一鸣一脸无奈:“没办法。”

“兄弟,别急着走,咱喝酒。”说着,陈德广打开堂柜,胡乱翻腾。

“行了,别翻了,看看这是啥?”陈德广转过身,钟一鸣手里拿着一份崭新的录取通知书。陈德广惊呆了:“这,哪来的?”钟一鸣似笑非笑:“知道你这驴脾气,一准儿会撕了录取通知书,所以,我和陈放商量,事先准备了一份复制品。”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2年第6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中画横线的两处环境描写非常生动:第一处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天气之热;第二处用“烫手”“闷热”直接形容环境特征。

B.“两家迎亲的主事人似乎忘了正事”,晚归的羊群“歪着脑袋,竖起耳朵,静静倾听”都从侧面写出了陈德广与钟一鸣的唢呐对决极为精彩。

C.小说中有多处对话描写,其中钟一鸣与陈放的对话尤其简洁,寥寥数语就写出了两人交流的过程,也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D.小说中的“两瓶酒”是重要的物象,第一次是钟一鸣带酒来求和,第二次是钟一鸣带酒来商量陈放上学的事,“两瓶酒”代表了不同的心意。

8.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时让不同人物相互映衬,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4分)

9.小说在行文中使用顺叙和插叙两种叙述方式,这样写有什么效果?请对此加以分析。(5分)

二、古诗文阅读(2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7分)

苏秦为赵合从,说楚威王曰:“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则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早计之。

“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赵代良马,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横人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事秦,此所谓养仇而奉雠者也。夫为人臣而割其主之地,以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秦患,不顾其祸。夫外挟强秦之威,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大逆不忠,无过此者。故从亲,则诸侯割地以事楚;横合,则楚割地以事秦。此两策者,相去远矣,有亿兆之数!两者大王何居焉?故弊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

楚王曰:“寡人之国,西与秦接境,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秦,虎狼之国,不可亲也。而韩、魏迫于秦患,不可与深谋,恐反人以入于秦,故谋未发而国已危矣。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今君欲一天下,安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

(选自《战国策·楚策一》)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B.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C.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D.寡人自料/以楚当秦/未见胜焉/内与群臣/谋不足恃也/寡人卧不安席/食不甘味/心摇摇然如悬旌/而无所终薄/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秦为赵合从”与“约从离衡”(《过秦论》)两句中的“从”字含义相同。

B.“天下莫能当也”与“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两句中的“当”字含义不同。

C.“臣闻治之其未乱”与“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屈原列传》)两句中的“治”字含义相同。

D.“秦有举巴蜀、并汉中之心”与“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伶官传序五代史》)两句中的“举”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苏秦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烛之武都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立场,从地理、外交等多个角度呈现出不同选择的利与弊。

B.楚国是天下强国,疆域广阔、军力充足、粮食丰裕,国君贤能,足以与秦国抗衡,这是苏秦能够说服楚王的最根本原因。

C.苏秦认为主张连横的人都是想通过割地事秦的方式以求自保,殊不知这实则是奉养仇敌,最终会遭到虎狼之秦带来的祸患。

D.楚威王同意加人合纵联盟,一方面是苏秦的游说让他更加看清其中利弊,另一方面也是自己苦心思虑、左右权衡之后做出的选择。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2)两者大王何居焉?故弊邑赵王,使臣效愚计,奉明约,在大王命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送张侍御秘书江左觐省

【唐】韦应物

莫叹都门路,归无驷马车。

绣衣①犹在箧,芸阁②已观书。

沃野收红稻,长江钓白鱼。

晨餐亦可荐,名利欲何如。

【注】①绣衣,指侍御史之衣。②芸阁,藏书处,即秘书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侍御秘书准备返回江东探望双亲,诗人写作此诗赠别,流露出浓烈的离愁别绪。

B.诗歌以“莫叹”开篇,劝慰张侍御秘书不要因为在京城里官位不显赫而懊恼。

C.颔联中“绣衣”“芸阁”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同时也交代了“莫叹”的原因。

D.颈联对仗工整,“红稻”“白鱼”交代江左是鱼米之乡,物产丰饶,为下文张本。

15.如何理解诗歌尾联的含意与作用?(4分)

三、课内基础知识(28分)

16.下列各组词语中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A.陨(yǔn)身不恤攒(cuán)射褴褛(lánlǚ)游说(shuì)

B.盛(chéng)以锦囊黯(àn)然弄(lòng)堂臆(yi)造

C.长歌当(dāng)哭菲(fěi)薄桀骜(ào)踌躇(chóuchú)

D.度(duó)长絜大弓驽(nǔ)膏腴(yú)鞭笞(chī)

17.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组是(2分)

A.不顾恩义,畔主背亲B.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C.蹈其背以出血D.及凯旋而纳之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蒙故业,因遗策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B.还矢先王,告以成功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C.尊贤而重士盛以锦囊,负而前驱

D.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以为桂林、象郡

B.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自然之理也

C.汉亦留之以相当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D.皆为陛下所成就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20.下列句中画线词词类活用现象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②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③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④天下云集响应

⑤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⑦且夫天下非小弱也⑧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⑨函梁君臣之首⑩却匈奴七百余里

A.①③⑨/⑤/②⑩/④/⑥/⑦/⑧B.①⑦/②③/④⑤/⑥⑧/⑨⑩

C.①③⑦/②/④⑨/⑤⑥/⑧⑩D.①⑦/②③⑥⑨/④⑤/⑧⑩

21.下列各句按句式特点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②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③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④入于太庙,还矢先王⑤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⑥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⑦常惠请其守者与俱⑧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⑨请其矢,盛以锦囊⑩引佩刀自刺

A.①②/⑦/③⑥/④⑤⑩/⑧⑨B.①③④/②⑦/⑤⑥/⑧⑨/⑩

C.①⑩/②/③/④⑥⑦/⑤/⑧⑨D.①③/④⑦/②/⑤/⑥⑧⑨/⑩

2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贾谊《过秦论》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陈涉起义后得到热烈的响应。

(2)在高适的《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写汉将带兵出征时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刻画了一位临战轻敌的统帅形象,为下文的战败被困作反衬。

(3)孟子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名句,在欧阳修《伶官传序》中意思与之相近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0分)

①稍迁至移中厩监②单于使卫律治其事③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④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

⑤抑本其成败之迹⑥及凯旋而纳之⑦会论虞常⑧自分已死久矣⑨揭竿为旗⑩虞常果引张胜

四、语言文字运用(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承德,一座深远而厚重的城市。5000多年的红山文化、1000多年的辽金文化和300多年的清文化在这里融合碰撞。亭台楼阁,山水相依,林海绵延,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在这里__________。一墙一瓦都是文化,山水之中皆有故事。在这里,林海与草原相接,山庄与古刹辉映,城镇与乡村共荣,人们漫步在青石小路,轻抚红色宫墙,恍然间与历史打了一个照面……

才感盛夏,忽而已秋,避暑山庄正门前却__________,热度不减,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游客们越来越关注这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对每一件文物都__________。文物保护是“留根”,更是“护魂”。避暑山庄正以科技赋能文物保护,以文化传承赓续民族团结根脉,以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保护好历史资源,传承好、利用好优秀传统文化?承德市按照首先开展文物调查、建立古建筑保护信息库,然后组建由文物管理和古建施工等单位组成的文保团队,最后保护利用文物、让古建筑焕发新光彩的规划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承德全力抓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向全国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

24.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5.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五、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常言说,长江后浪推前浪。意思是比喻人或事物不断发展更迭,新陈代谢;多指新人新事代替旧人旧事。现在,“前浪”与“后浪”等词语经常见诸报章。前浪,特指历史进程中的前人与前辈;后浪,多指在时代大潮中的年轻一辈。

有人说,要把前浪打在沙滩上;还有人说,世界就是要靠我们后浪。还有人说,前浪也曾经是后浪,现在的后浪也会是下一辈的前浪;后浪只有继承前浪的经验、吸取教训,不负自己的使命与担当,才能代代相传。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观点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期末答案

1.C【解析】A.因果倒置,同时“而且具有民俗文化价值”错误,原文“又具有民俗文化价值”是并列关系,选项是递进关系。B.“因为其全都是明朝现实生活的完美复刻”错误,原文“《儒林外史》中的服饰描写多为现实生活的写照”,选项所说过于绝对。D.“服饰制度在明代已经没有了约束作用”扩大范围,说的是“明代后期服饰的僭越现象”。结合原文“明初洪武年间对服饰的颜色、款式、尺寸等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明代早期严格的服饰制度已经没有了实际的约束作用”,可知明朝早期服饰还是有严格的制度区分的;“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地位”错误,原文表述为“挑战”。

2.B【解析】“直接说明”错误,鲍文卿对黄老爹服饰的调侃是从侧面说明明朝后期服饰的僭越。

3.A【解析】A.“青衫”指黑色的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此处服饰体现社会地位。其余选项多为表现人物性格和心理,不象征身份。

4.B【解析】“这也使它在传统工业经济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条件关系不当,数据在数字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并不就能使它在传统工业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且原文没有数据在传统工业经济领域中举足轻重的意思。

5.C【解析】A.“它们经过替代、超越和发展”错误,文中有“这并不意味着数字经济对后两者的替代和消灭”,可推知“替代”说法错误。B.“2017-2020年经济总体规模增长逐年降低”错误,从材料二看,2017-2019年经济总体规模增长是逐年升高的。D.“在前两届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峰会预热的基础上”错误,2022年是数字经济发展峰会,前两届是集成电路和软件业峰会,不是2022年峰会的预热。

6.①产业发展上,使基础能力跃升,特色产业集聚,传统工业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应用不断深入。②政策推动上,在数字经济方面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数字经济发展。③科技创新上,促进各类研发机构、企业开展创新研究与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7.A

8.①陈放的乖巧与陈德广的暴躁相互映衬。陈放“一向听话”“大气不敢喘”,陈德广“吊着一张苦瓜脸,在屋里不停地兜圈,嘴里嗫嚅着:‘儿大不由爹,要翻天了。’”②陈德广的好胜与钟一鸣的沉稳相互映衬。陈德广吹唢呐花样多,比赛时拼尽全力,最后晕倒;钟一鸣不急不躁,渐入佳境。③陈德广的简单粗暴与钟一鸣的耐心细致相互映衬。陈德广撕毁陈放的录取通知书,导致陈放没法上学;钟一鸣教授陈放唢呐,并复制录取通知书。

9.①小说整体上采用顺叙的叙述方式,写陈放考上音乐学院后的故事,思路清晰,故事紧凑。②中间插叙陈德广与钟一鸣因比唢呐结怨、陈放与钟一鸣学唢呐两段故事,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交代了人物之间的关系。③顺叙和插叙两种叙述方式的使用,拓展了小说的时间和空间,有助于情节的展开,丰富了人物形象,强化了小说的主题。

10.A11.C

12.B.“这是苏秦能够说服楚王的最根本原因”错误,原文只说“楚,天下之强国也。……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文章并没有涉及“苏秦能够说服楚王的最根本原因”,选项于文无据。故选B。

13.(1)现在您放弃称王、称霸的大业,蒙受侍奉别人的丑名,我私下认为大王这种做法不可取。(“释”,放下;“事”,侍奉;“窃”,私下。)

(2)对于这两个谋略,大王如何取舍(占居哪一个)呢?因此,敝国的国君赵王,特派我来献上这个愚计,奉上盟约,听凭大王的选择。(“弊”,通假字,通“敝”;“效”,献上;“命”,指派,发出命令,引申为“选择”。)

参考译文:

苏秦为赵国推行合纵联盟,去游说楚威王说:“楚国是天下强国,大王是天下的贤主。全国土地方圆五千里,甲兵百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粮食可供十年,这是建立霸业的资本。凭楚国的强大,大王的贤能,天下无人能够抵挡。可现在您却打算听命于秦国,那么天下就再没有哪个诸侯不西面拜服在秦国的章台之下了。秦国最大的忧患莫过于楚国,楚国强盛则秦国削弱,楚国衰弱则秦国强大,楚、秦两国势不两立。所以为大王考虑,不如六国结成合纵联盟来孤立秦国。大王如果不合纵联盟,秦国必然会派出两路军队进军楚国:一路从武关出发,一路从黔中而下。这样,楚国鄢、郢必然会引起震动。我听说平定天下,在它还未混乱时就要着手;做一件事在未开始时就要做好准备;祸患临头,然后才去发愁,那就来不及了。所以,我希望大王及早谋划。

“大王如果真的能听取我的建议,请允许我让崤山以东的各国奉上四时贡品,将国家和宗庙委托给楚国,训练士兵磨砺兵器,听凭大王使用他们。如果大王真的能听从我的愚计,那么,韩、魏、齐、燕、赵、卫各国的音乐和美人必定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