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化学教学设计方案篇_第1页
策划化学教学设计方案篇_第2页
策划化学教学设计方案篇_第3页
策划化学教学设计方案篇_第4页
策划化学教学设计方案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策划化学教学设计方案7篇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讨论物质的性质、组成、构造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知道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进展关系亲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详细的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进展的亲密关系,熟悉学习化学的价值。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争论沟通,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喜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培育学生亲近化学、喜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知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讨论物质的性质、组成、构造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四、教学预备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教学课件。

试验用品:事先用酚酞溶液写好“化学”字样并晾干的滤纸,事先用酚酞溶液画好“小笑脸”并晾干的滤纸,稀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浓氨水。

筹划化学教学设计方案篇2

一、熟悉你的试验室;

二、切记试验室安全规章

(1)、请同学宣读自己拟定的试验室规章。

【说明:学生在进入化学试验室之前,已经进过生物试验室和物理试验室做过屡次试验,对试验室的要求和规章比拟熟识,因此,要求他们自己拟定一份试验室规章,即让他们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感觉,又让他们体会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也让他们体会到编写这些规章的良苦专心。】

(2)、教师出示化学试验室规章。

【说明:没有必要念了,只需要把学生没有留意到的地方或疏忽的地方强调一下,并提示学生留意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

(3)、展现危急品图标,万一发生危急怎么办?【说明:用问题使学生动脑思索,得出结论。】

其次板块:详细学习内容

1、药品的取用

(1)、提问家中盐、味精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油、醋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说明:用生活常识引入,既有兴趣又使学生感到熟识亲切。】

(2)、观看桌上的碳酸钠粉末、锌粒、石灰石等固体药品和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液体药品。【说明:用事试验证学生的猜测。】

(3)、一位同学现场演示“向试管中倾倒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其它同学挑毛病,取得共识后分组进展这两个试验操作。重点放在从细口瓶向试管倾倒液体上,并由学生充分争论后小结留意事项。

【说明:把学生相互评价这一重要过程通过试验操作详细化,并使学生亲眼看到评价的价值所在:使结果更完善。】

(4)、药品取用学问的小结。

【说明:必需由学生经过思索自己做出小结,这一步是学生把阅历学问提升为规律学问的一种认知的升华。】

2、物质的加热

(1)、观看酒精灯的构造,提问为什么有三个“肯定制止”?

【说明:学生在物理试验中已知,在此仅强调,即用复习作为学习方法,且使学生体会到不同学科间的整合】

筹划化学教学设计方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化学,熟悉到通过化学学问的学习进一步熟悉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爱护自然,熟悉到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进展的关系特别亲密。

2、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争论沟通、实践活动等详细探究行为,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亲近、喜爱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奇怪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喜爱之情、探究之欲。

【教学难点】

了解什么是化学。

【教学预备】

教师预备:1、多媒体课件(内容包括“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视频录像、拓展教学内容的相关素材及供应给学生自主探究的Internet超级链接)2、试验相关器材及用品:试管、烧杯、玻棒、白纸(用NaOH溶液书写“变化中学、探究中学”后晾干)、NaOH溶液、酚酞试液、澄清的石灰水、稀盐酸等。

学生预备:收集一些常见或不常见的材料、用品、食品、药品等实物和相关的说明书、商标等,以及相关的现代高科技信息资料。

【教学设计】

1、教学方法:收集资料、指导阅读、试验展现、争论沟通、拓展探究

2、教学步骤:

3、活动与作业:

请你参考以下主题(任选一个或多个)或自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查询相关材料或自主上网搜寻(可参考课件)、,完成一篇小论文或自办、合办一期小报(报题目自拟,突出共性、特色)进展沟通:

①有关化学学科形成的历史

②化学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举例

③探究学好化学学问的方法

④你最感兴趣的化学前沿学问

⑤你在日常生活中发觉的化学学问

⑥其它(自拟)

【点评】

本课题是九年级学生系统地学习化学的第一课。谭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展现了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魅力,“视频导入”抓住了学生眼球,物质世界绚丽多彩的第一印象,浓缩了历史的变迁、拓展了求知的视野。

教学中留意发挥教科书“图文并茂、以图代文”的特色,培育学生“解读图文”的自学力量,通过互动实践的探究突出化学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展现学生课前调查的信息,能较好到达资源共享的目的。如此坚持下去,其深层次的教学意义还在于让学生通过互动实践活动、资源共享展现等环节培育他们的“合作”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表达了让学生“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理念。更珍贵的是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践第一性的观点向学生推介出学习化学的根本方法————变化中学、探究中学。

筹划化学教学设计方案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酸、碱、盐、氧化物概念的复习进一步把握有关物质分类的学问。

2.通过对酸、碱、盐、氧化物性质的复习进一步把握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3.稳固有关重要反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在此根底上进一步总结某些化学反响的规律。学会运用金属活动挨次表推断某些置换反响能否发生;学会运用酸、碱、盐溶解性表推断复分解反响能否发生。

4.运用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解决一些详细问题。

教学重点

1.物质的分类。

2.各类物质的通性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综合利用本章学问解决一些详细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总结物质的分类、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其次课时:综合运用本章学问解决详细问题的思路、方法。

教学过程

一、物质的分类

(提问)请学生小结有关物质的分类(详细见板书设计),并复习有关的概念。

(练习)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并将其分类。

氢氧化钠、氧化铁、硫化锌、盐酸、硫酸钠、胆矾、氢氧化铜、三氧化硫、生石灰、硝酸、碳酸氢钠、碱式碳酸铜、氢氧化钙、硫酸亚铁。

二、各类物质的性质及其相互关系

(提问)请依次说出酸、碱有哪些通性?盐有哪些化学性质?氧化物有哪些化学性质?

(教师)可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板书,用图示法找到物质间的相互联系。(详细见板书设计)

(练习)请学生对每一个详细反响举一个典型的化学反响。(口述)

三、运用金属活动挨次表推断某些置换反响能否发生,正确书写金属跟酸、金属跟盐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练习)推断以下反响能否发生?写出能发生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不能反响的说明理由。

(1)Mg+H2SO4

(2)Fe+HCl

(3)Ag+H2SO4(稀)

(4)Zn+HNO3

(5)Zn+CuSO4

(6)Ag+ZnSO4

(7)Cu+AgCl

(8)Cu+Hg(NO3)2

(争论)可进展分组争论,并小结置换反响能否发生的条件。

(小结)

1.金属跟酸:

(1)在金属活动性挨次表中,排在氢前的金属可置换出酸中的氢,排在氢以后的金属则不能置换出酸中的氢。因此(1)、(2)可发生置换反响,生成相应的盐和氢气。而(3)则不能发生置换反响。

(2)金属跟硝酸起反响时,由于硝酸的氧化性很强,一般不生成氢气。如(4)不能发生置换反响。

2.金属跟盐:

(1)在金属活动性挨次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因此(5)、(8)可以发生置换反响生成相应的盐和新的金属。而(6)的反响中,Ag排在Zn的后面,反响不能发生。(7)的反响不能发生是由于AgCl不溶于水。

筹划化学教学设计方案篇5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能了解乙醛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能把握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响。(主要目标)

能把握乙醛银镜反响和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响。(主要目标)

把握醛类的通式。(主要目标)

过程与方法:

培育学生的学问迁移力量和试验操作力量。(同时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构造打算性质,性质反映构造及实事求是的观点。(同时目标)

对学生进展严谨求实、仔细认真的科学态度教育。(同时目标)

[教学内容:

1、乙醛的构造

2、乙醛的物理性质: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3、乙醛的化学性质:加成反响,

氧化反响:a.乙醛的银镜反响

b.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响

4.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CnH2n+1CHO或CnH2nO

教学重点:

乙醛的加成反响和乙醛的氧化反响。

教学难点:

乙醛银镜反响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材料:

“软”

1、导入材料:写出化学方程式:(引出乙醛)

H2C═CH2C2H5OH→CH3CHO2、提醒材料:乙醛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PPT)

乙醛的构造式

3、强化材料:a.乙醛的样品(物理性质)

b.乙醛与氢气的反响:

c.乙醛的银镜反响: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d.乙醛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响: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4、延长材料:甲醛

醛类: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

5、回归材料:

6、检测材料:写出乙醛分别与银氨溶液和新制Cu(OH)2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硬”

1、教材、黑板、PPT等

2、仪器:试管、烧杯、酒精灯、试管夹等

3、试剂:乙醛、2%AgNO3溶液、2%稀氨水、10%NaOH溶液、2%CuSO4溶

[教学过程设计

I.导入学问点

[复习练习:写出以下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H2C═CH2C2H5OH→CH3CHOII.分析学问点

[引出:乙醛

[展现:乙醛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板书:乙醛的构造式:

简式:CH3CHO

[讲解:乙醛主要用于制取乙酸、丁醇、乙酸乙酯等,是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设问:乙醛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详细地来熟悉一下。

[板书:一、乙醛的性质:

1、乙醛的物理性质:

[展现:乙醛的样品。

[探究式提问:乙醛具有哪些物理性质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让学生拿起各自桌上的乙醛试样,观看其颜色、状态,并嗅其气味等。

[阅读:书上Page171第一段内容。

[小结:学生自我整理:乙醛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沸点是20.8℃),能与水、乙醇、氯仿等互溶。

[板书:2、乙醛的化学性质:

[探究式提问:乙醛有哪些化学性质呢?

[理论猜测:首先让我们从乙醛的构造来猜测一下乙醛可能的化学键的断裂方式,从而可能会发生哪些反响

[争论分析:

[讲解:试验证明,乙醛的确能在①处断裂而发生与H2加成反响。

[板书:1、乙醛的加成反响:

该反响还属于复原反响(Page171)

[讲解:1、醛基与H2的加成反响,是分子中引入羟基的一种方法。

2、工业上不用该反响来制取乙醇。

[设问:那么②处的断裂实际也存在吗?

[讲解:试验证明,乙醛的确也能在②处断裂而与O2发生氧化反响。

[板书:2、乙醛的氧化反响:

[试验验证:采纳教师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边试验边争论的方式进展,由学生亲自试验验证。

[试验:乙醛的银镜反响。

[板书: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弱氧化剂银镜

[讲解:1、银镜反响:Page172

2、该反响可用来制镜或保温瓶胆。

[试验:乙醛与新制Cu(OH)2溶液的反响。

[板书:Cu2++OH—==Cu(OH)2↓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弱氧化剂红色

[讲解:1、上述两个反响均可用来鉴定醛基的存在。

2.该反响原理可用于医院检查糖尿病。

III.学问点延长

[引入:还有一种常见的物质,叫甲醛,构造式为,它也能与H2发生加成反响,也还能发生氧化反响,与乙醛性质很相像,你们想这是为什么呢?

然后引导学生比拟甲醛与乙醛的构造的相像性,得出结论。我们把这类物质叫“醛类”。

[争论:你们能依据同系物的`学问,写出甲醛、乙醛后面的几个醛类物质吗?并进而写出它们的通式吗?

[学生板演:写出HCHO、CH3CHO、CH3CH2CHO、CH3CH2CH2CHO、……

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

[板书:1、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

[争论:请分析醛类与其它有机物的关系。

[板书:2、(为下节内容埋下伏笔)

IV.学问点回归

[小结:1、醛类物质具有较强的复原性及较弱的氧化性。

2、醛基是乙醛的官能团,也是醛类的官能团。

3、醛类物质在有机合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V.学问点检测

[作业:Page173习题。

[讨论性试验:用葡萄糖代替乙醛做与新制Cu(OH)2反响的试验。该试验的结果可说明什么?

[板书设计

一.乙醛的构造式:

简式CH3CHO

二、乙醛的性质:

1、乙醛的物理性质

2、乙醛的化学性质:

a、乙醛的加成反响:

b、乙醛的氧化反响:

CH3CHO+2Ag(NH3)2OH→CH3COONH4+2Ag↓+3NH3+H2O

弱氧化剂银镜

Cu2++OH—==Cu(OH)2↓

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

弱氧化剂红色

二.饱和一元醛的分子通式为CnH2n+1CHO或CnH2nO。

筹划化学教学设计方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了解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

(3)初步熟悉纯洁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些常见的纯洁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试验的操作、观看、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拟,了解混合物和纯洁物的概念;

(3)通过对空气污染状况的调查,知道空气污染的危害,学会一些简洁的防治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严峻危害;

(2)知道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

(3)养成关注环境、喜爱自然的情感。

【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大类物质。空气是人人都离不开的物质,由于看不见,摸不着,学生只知其重要,却又不非常清晰空气究竟是什么。

本单元选择空气和氧作为初中化学中接触详细物质学问的开端,不仅由于小学自然课中对空气和氧气的学问已有过介绍,如空气有体积、有质量、形成大气压、空气流淌就形成风等;更重要的是由于它们在自然界分布极广、是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条件、是化工生产的廉价资源;它与人类的生活关系最为亲密,是人类须臾不行离开的自然物质;还由于氧气是化学性质比拟活泼的元素,它能与多种金属和非金属元素化合形成氧化物或含氧化合物。通过对它们的熟悉和了解,可以比拟顺当地引导学生进入化学世界来探究物质的神秘。

选择以空气为题,开头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是符合“从学生熟识的事物入手,进展科学教育”的原则的。学生对空气已有肯定的学问根底,因此内容的安排既不能与小学自然课中的学问重复,又应以此为根底。本课题包含了三局部,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资源”、“爱护空气”。

这三局部内容相互亲密联系,并逐步深入。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空气是一种珍贵的资源(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爱护空气(污染与爱护)总的看来,本课题教学是很简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可以说不存在什么教学难点。

本课题主要讨论空气的成分及空气污染的有关学问。小学自然课中学过有关空气的学问,学生有肯定的学问根底。“从熟识的事物入手”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兴趣。把“空气”作为较系统地学习和讨论化学的开头,有利于引导学生进入化学殿堂。

【教学模式】

调查与争论,试验探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课题:

利用电脑播放一段身边漂亮的自然环境,蓝天、白云、溪水、绿树、阳光,引出我们须臾离不开的空气

请大家做个深呼吸,你能用一个简洁的试验或实例来说明无色无味不易发觉的空气的确存在吗?

争论发言:

能够说明空气的确存在的试验或实例。

学生相互评价。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松心情,示意化学与生活严密联系。

引导学生探究,激发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

试验导学探究原理

(过渡)出示拉瓦锡的照片以及拉瓦锡讨论空气成分所用装置的图片,并叙述拉瓦锡发觉空气组成的故事。

仿照这个着名试验的原则,我们也来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试验2—1]所需的仪器,并组织学生抢答以下问题:

1、有关仪器的名称;

2、集气瓶中有物质吗?

3、谁能说出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要求学生按教材中图2—3连接装置并试验,适时指导学生观看试验现象、记录试验结果。

听故事、思索问题:

拉瓦锡在试验过程中是如何发觉气体削减了1/5的?

抢答有关问题。

连接装置,进展试验,观看现象并准时记录。

通过抢答,稳固旧知,为新学问的学习奠定根底。同时活泼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知道试验是学习化学的根底。通过学生自主的试验探究过程,体验试验过程中的胜利与失败。

观看记录分析争论

你在试验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分析缘由吗?请把看到的现象及你的分析与同组的同学沟通一下。

引导学生从两方面来分析:

1、试验胜利,描述现象;

2、试验失败,查找缘由。

(小结)

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因而水倒流。

1、描述试验现象;

2、小结并沟通胜利的阅历;

3、查找并分析失败的缘由。

让学生在观看与争论中发觉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培育科学观看、标准表达和分析问题的力量。树立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

分析争论

1、依据拉瓦锡的讨论结果,氧气约占1/5,而我们在试验中,为什么气体削减的体积小于1/5?可能的缘由有哪些?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剩余的氧气?

分组争论、沟通结果:

1、水面上升不满1/5的缘由有:

①装置漏气或红磷缺乏等;

②当氧气含量低时,红磷不能连续燃烧。

2、没有对试验现象作进一步的分析、探究,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

形成归纳总结概念:

在上述探究活动的根底上,师生共同归纳空气的主要成分:由与红磷反响的气体(氧气)和与红磷不反响的气体(氮气)组成。

阅读教材的有关内容,归纳空气的组成成分,形成反响的文字表达式、化学符号。

引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事实与证据进展归纳,得出结论。培育学生的标准表达力量。

观看课件

播放课件空气的成分测定

观看思索

通过课件,加深学生对空气成分的测定的熟悉

收:

分析争论

合:

得出结论

(比拟)氮气、二氧化碳、红磷、空气、河水、矿泉水等物质,哪些是混合物,哪些是纯洁物?(小结)

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这样的物质叫混合物。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它属于纯洁物。

比拟各物质的异同,归纳混合物和纯洁物的概念。

让学生学会运用比拟的方法,通过比拟,可以清楚地把握概念。

总结

回忆归纳总结本课题知道了哪些学问?

引导总结本课题内容要求。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

筹划化学教学设计方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

⑴、熟悉溶解现象,从微观的角度了解溶液形成的两种变化过程和吸热、放热现象。

⑵、知道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溶剂。

⑶、了解乳浊液的形成,知道几种常见的乳化现象,并能简洁地区分“溶液”和“乳浊液”、“溶解”和“乳化”现象。

2、过程与方法

⑴、通过试验介绍和思索,学会对试验进展简洁的描述,并进展简洁的分析。

⑵、学习科学探究和科学试验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与生活、生产的严密联系,熟悉到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熟悉溶解现象及其和“乳化”的区分。

课时安排:

1课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