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唐诗三百首全集登高_第1页
儿童唐诗三百首全集登高_第2页
儿童唐诗三百首全集登高_第3页
儿童唐诗三百首全集登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唐诗三百首全集:登高《登高》在杜甫的律诗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清代的学者杨伦赞扬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明代的胡应麟在《诗薮》中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原文】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注解】

⑴诗题一作《九日登高》。古代农历九月九日有登高习俗。选自《杜诗详注》。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秋天的重阳节。

⑵啸哀:指猿的叫声凄厉。

⑶渚(zhǔ):水中的小块陆地。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飘舞回旋。回:盘旋。

⑷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⑸万里:指远离家乡。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⑹百年:这里借指晚年。

⑺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其圆满。苦,极。繁霜鬓:形容白发多,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⑻潦倒:犹言困顿,衰颓,失意。这里指年轻多病,志不得伸。新停:刚刚停顿。杜甫晚年因病戒酒,所以说“新停”。

【韵译】

天高风急秋气肃煞,猿啼非常悲凉;清清河洲白白沙岸,鸥鹭低空飞回。

落叶飘然无边无际,层层纷纷撒下;无尽长江汹涌澎湃,滚滚奔腾而来。

身在万里作客悲秋,我常处处漂泊;有生以来疾病缠身,今日独登高台。

时世困难生活困苦,常恨鬓如霜白;困顿潦倒精神衰颓,我且戒酒停杯。

【写作背景】

杜甫的《登高》作于公元767年(唐代宗大历二年)秋。当时安史之乱已经完毕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呆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看,他也不行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旧很困苦,身体也特别不好。这首诗就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这极端困惑的状况下写成的。那一天,他单独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风光,引发了他身世飘落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伤。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旷世之作。

【作品评价】

《登高》在杜甫的律诗里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清代的学者杨伦赞扬此诗为“杜集七言律诗第一”(《杜诗镜铨》),明代的胡应麟在《诗薮》中更推重此诗精光万丈,是古今七言律诗之冠。

胡应麟云:杜“风急天高”一章56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气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诗薮》)胡以梅云:对起对结,浑厚悲壮,大家数。此在夔州所作。江山境地,能助诗神。“风急天高”,极得登高之神情。(《唐诗贯珠》)

沈德潜云:昔人谓两联俱可截去二字,试思“落木萧萧下,长江滚滚来”,成何语耶?

李瑛云:前四句凭空写景,突然而起,层叠而下,势如黄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