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命题2019年高考作文模拟金题(命题人:语文特级教师欧阳昱北)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明人黄凤池辑有画谱《梅竹兰菊四谱》,画谱小引中说:“文房清供,独取梅竹兰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四君子各有其特色。梅,雪中吐蕊;竹,山间伴月;兰,谷底播芳;菊,野外凌霜。今天,人们对梅竹兰菊的感受,总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精神为背景,称梅竹兰菊为“四君子”,用来标榜君子的美好德行,或喻其高洁,或赞其谦逊,或美其清雅,或称其飘逸,四君子之美之贤而全无世俗之态。中华优秀文化包括“梅竹兰菊四君子”独一无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青年。也许你喜爱四君子,也许更喜爱其中一种,为什么呢?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命题解析这个命题,写作当不存在偏题。但扣准“四君子”独有品格行文,或许并非容易。一般来说,写其一方能深透,即便“四君子”都“喜爱”,但行文难免蜻蜓点水,不易出彩。一个事例对应一“君子”的写法,多有失切。怕主要是在认识积累和思维品质上见高下。从命题看,谈“喜欢”的原因(“为什么呢”),有形无形,“自我”必在其中。也就是说,重在“我”的独特感受,脱离自我感受泛泛而谈,或只取他人事例以印证“君子”特征,是不切合题意的。实际上,应该是写人生态度、生命取向。“高洁”“谦逊”“清雅”“飘逸”,对梅竹兰菊的品格概括是不够精准不够全面的,写作时可发挥,但必须切合其特征。3阅卷概况从阅卷情况看,基本上没有偏题情况,8%的不及格,主要问题如下。.对“喜欢”或“更喜欢”没有落到实处,东拉西扯,旁逸斜出,导致主题不明确。.缺乏对梅兰菊竹的认识积累,所谈某一“君子”并非其独有品格。.均写四君子,蜻蜓点水,文意割裂,不深不透不丰富。.对梅兰菊竹品格缺乏分析,而以一个个品格高尚的人作例印证。.全文只是以“四君子”之一作个引子,然后脱离此一君子泛泛而谈君子之风。.重点讲讲文体特征不鲜明的问题,或议论文的框架,中间大段叙事;或记叙文的主体,来个引述材料提出观点的开头,或议论文的主体,来个记叙文情境叙事的开头,这类情况都在本次作文中存在。 “淡化文体”不是“四不像”,议论文不能少于七成的议论性文字。不要忘了命题有“明确文体”的要求。本次作文平均分45.09,比上次平均分43.98高一分多,不及格比例比上次的14%也大为降低。另外,有三点阅卷情况需要说明一下。.关于“题意为先”,为了防止宿构、套作得高分,高考阅卷先看是否“符合题意”,如果“偏离题意”,无问“内容”中其它项,一律判为四等(最高5分),“表达”项也无论言辞结构多好,都不能跨等打分,最多只能判为三等最高分10分,“发展等级”不给分(有几年可给4分),也就是说,“偏离题意”的文章撑死不到20分。不然的话,写作基础差的同学,可考前背两篇文章,只是不符合题意,其它都好,仍然可得较高分。.关于“发展等级”,设置“发展等级”的初衷,是为了让在某一方面有写作发展潜能的考生冒头,以拉开距离利于选拔,因而“发展等级”不是“大锅饭”。虽然“发展等级”与“基础等级”一般会有相当程度的匹配,但非按照“基础等级”得分成比例给“发展等级”分。即便“基础等级”不是满分,但只要在“发展等级”四个项中有一项突出,就可以给满分,而“基础等级”较低的文章,“发展等级”得分会更低。.高考阅卷每篇文章不少于两评(阅卷者不知道另一评的评分),两评得分差距在所给阈值内,取平均分;两评超过阈值,系统自动打给三评,三评中有其中两评得分差距在所给阈值,取此两评平均分(也可能出现两个坏人打死一个好人的情况);如果都不在阈值内,系统交由组长仲裁。但我们“直通车”阅卷没有这个制度,都是一评定分,故而或有评分偏差情况。4佳作展示竹中窥人[标题仿得新意。很好。]梅兰竹菊乃花中四君子,若说梅令人洁、兰令人幽、菊令人淡,那么竹,便是集山川秀丽于一身,涤人之秽肠而澄莹其神骨。 [较之出观点。很好。]静观一支竹的生长,不似别的花那般肆意,却将一腔清气留在一生中。透过竹翠绿的外表,窥得的是一个个人,以及一个民族的脊梁。 [一腔清气,正是本文的中心。]一支竹,一生中许多的时光都是在黑暗中度过的,要忍耐多少无边的黑暗,度过多少没有太阳的日日夜夜,30cm,对于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一个微小得不能再小的长度单位,但竹子,却要花4年的时间,才能冲破固土,而以后的每天以30cm的速度疯狂生长,迅速成长。[生活中竹子的特征,也是议论的切入点。选得很好。]事实上,前四年的竹没有徒徒等待,而是默默将在土壤里的根延伸了数百平米,最终付出得到了回报,在生长的竹身上,我窥得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崛起所需要的坚持与坚毅。 [品质概括准确。]就如茶水姐杨蓉莲那般,默默奉献在自己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几年,最终也如竹一般冲破固土,被人们所熟知和认可,回报了社会,也成就了个人的伟大。[素材议论语言结合竹的生长特点,扣得很牢。] 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有无数个的杨蓉莲在自己的岗位上,如竹般默默扎根,咬牙坚持,为那破土的三厘米储备力量,他们,不应被人遗忘。 [议论附丽思想。做得不错。]你看那竹,现在已长成直插云霄的竹,它的生命仍在继续,它正将自己给出去。[前段破土而出,这里继续生长,行文自然。] 竹笋带给人们味蕾的享受,竹衣供给人们做布鞋的好料,竹竿劈开来是为人们引来清澈山泉的通道,而竹筏、竹帘、竹筷等这些卑微的用途中,却有着一种质朴的奉献,从竹中我窥得的是那种将自己给出来的无私奉献与伟大。 [第二层议论点。奉献与伟大。来得好!]退休军医吴孟超正是以如竹般的无私奉献精神感动了整个中国,吴老一生总是以无尽赤诚善待病人,以赤子之爱对待肝脏外科事业,医者仁心,一个伟大的医者,不仅凭医术,更凭仁爱感动世人,他掏出自己燃烧的心脏如火炬般照亮了许多肝病患者的心;他如竹般,默默奉献,更舍得把自己给出去。[整个议论始终有立有据,不空洞,不偏颇。]你看那竹,不管风吹雨打,长成后便一直坚挺在那里。品味一支竹的生长,探得的不仅只有对生命韧性的感动,更多的是感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脊梁。[不仅是竹的特性,也是人的特性,两者交相辉映。] 竹中窥人,窥得的是竹的傲骨、高洁,窥得的是如竹一般民族的脊梁。若每个我们,都能有成为一支竹子的觉悟,那我们身处的社会,是否将更加澄莹?试想,若哪个民族能拥有更多的“竹林”,是否,这个民族的“一园春色”也会格外的不一样些?[由竹及个体,由个体到社会,推而广之,有深意。]修竹千竿,情牵万千国人,丹管一枝,写尽人间春色,竹之爱,应从当代盛,竹之质,应由当代学,在中通外直的竹节后窥得的,也应是一个民族美好的未来。[立足当代,把握精神,乃竹之大品格!]总评:内容:文章由竹窥人,窥见人之坚毅与奉献;由竹写人,写社会,写中华民族;结合竹的生长特点,层层递进,较有说服力;计20分。表达:语言自然,衔接巧妙;无刻意议论,却流露个人见解; 20分。发展等级:可在“丰富”“创意”着眼计20分。计分:20+20+20=60(傅文靖置评)傅文靖,曾参加高考作文评卷工作,获得优秀评卷员称号。君子当如竹竹发几枝,立于山间,烈风袭之以飞沙而守其不变之劲节,美月赞之以白华而持以向下青叶。竹,君子之物也,守节而虚心,君子之道也。 [开篇由竹之形而入其神,立意准确深刻。]《三国演义》曾谓叹:“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回扣开篇的论点“守节”。]有乡野生活经验的便知:竹经历野火焚燃,往往断成长片。可哪怕烧成炭色,那突出的竹节永不会被炙磨。不怕外界之猛虎狂啸,不受荣贵之潮水吸涌,坚定地保持内心的气节。为人也与此相似,或处于僻远大漠独自牧羊却仍保留使杖一心归国,或望零丁洋水而愤叹面对高官厚禄一死示忠心,或沉隐山林不削前朝发。你不是苏武,却也应在心中升起国旗,非文天祥也应把祖国山川纳入心田,不做张岱也要宁死不食“周粟”。没有国,哪有家?身为民族国家的一份子,国家公民的首要义务便是热爱她,热爱这个历尽沧桑的国家。[用大家熟悉的事例,概括举例,句式灵活。很好。] 无论身在何处,无论走在几时,国家一一山川、土地、人民,早已虚化成每日共处的周遭,变成了生活必需品,一点一点地浸润你的身心,铸就支撑你前行的魂。而一个人是绝不能失了魂的,爱国之心,君子之基也。奥斯卡•王尔德说“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君主,但大多数都在流亡中死去”,顾城也曾论道:“人可以生如蚁而美如神”。竹生于乱石嶙峋之中,却不改青云之志,仍旧向往头顶的天空。生活是一场苦难的修行,当我们偶遇挫折,痛苦,也要坚持自我,相信雨是日出的使者,相信自己能笑迎挑战。君主是高高在上的,可人人皆可为君主,你的成功并不取决于你的地位,而是你的决心与坚守,自信与顽强。[此段在上一段的基础上推进,分析中肯,前后勾连。]李白自为“酒中仙”,可他的经历不可谓不波折,正因他天子呼来不上船,才有了狂放的诗仙;李雪健拍摄水浒传中宋江提词一章,苦心求练书法,最终完美展现了宋江临毫的洒脱豪情;《中国诗词大会》中的外卖员,身为平庸,以对诗词的热爱,自我的坚守,自信地走上了赛场,成为了最草根的诗词冠军。“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采于夏月”,洁本从污来,明本由暗生,我自有本心。郑板桥则赋:“虚心竹有低头叶。”成熟的麦子常低头,内心的富足与精神上的滋养使人个更加理智成熟。[回扣首段中心论点“守节而虚心”。]虚心,即不恃才傲物,以清净心看世界,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圆润而不逆耳的声响。这不仅让你拥有对于才华的溢美之词,还增添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俗语言:“虚心使人进步。”古有云,“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古之圣贤,孔子通六艺精诗书,却还在向他人学习,此等虚心成就了孔子。正是这种虚心叫孔子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愈加接近圣贤之道。孔子以他不断习得的知识,成就了今天的儒家文化。所以“虚心成大器,劲节见奇才。”君子只有不断的虚心学习,请教他人,才会有进步。不然一味的认为自己已成“圣贤”,就只能不进则退。静下心来、平视万物,才能发现新世界,创造新的契机。以平常心生情味,不须伸张你的厚实,一个不理会哄闹的微笑足矣。人生当低头做事抬头做人,一张一弛,便得君子之道,使其精神坚韧而行为逊达。君子当如竹,以虚心成大器,以劲节见奇才。 [照应与升华。]总评:内容:以“竹”为写作对象,凸显其“守节而虚心”之“君子之道”,深入其人生态度、生命取向,审题可达到“符合题意”的一类;在论述过程中,围绕“守节而虚心”层层深入,中心突出;旁征博引,诗词名句信手拈来,内容充实。计20分。表达:符合文体特征,句式灵活,语言流畅,文采斐然;逐层深入、环环相扣突显作者思维之严谨。计20分。发展等级:可在“文采”“丰富”“深刻”方面计20分。计分:20+20+20=60(谢雀飞置评)谢雀飞,全国语文优秀教师,长期担任湖南省高考语文阅卷作文组组长。润物细无声[标题“物”改为“心”。:I记得林逋爱梅,陶潜喜菊,魏晋时名士犹爱竹,而我独怜兰一抹香 [删除。想想理由。]。[漂亮,精神,可谓“凤头”。]淡雅的色彩,幽静清淡的花香,冷艳而芬芳。它虽不艳丽也不张扬,却像谦谦君子,似乎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对兰的印象多来自屈子辞。他[承前宾语省的话,是“屈子辞”,这里主语当明确为“屈子”。]真能称得上是千古慕兰第一人,一部《楚辞》读下来,满目皆是兰草芳。他爱兰“节幽而独芳”,为国效力的夙愿被昏君打破,他所做的也都是“步余马于兰皋”、“结幽兰而延伫”,真是毫不掩饰对兰的喜爱。他植兰、颂兰、怜兰、佩兰,大约是希望自己能像兰一般高洁清幽,可惜却受了时代的束缚,到头来长眠于汨罗江底,只留下大段大段的文字供后人遐想出一个兰花开遍的世界。 [屈子于兰,精当。可见积淀,可见文采。]除去诗文书画里的兰,我也曾在居室中养过三两盆兰。长得不怎样打眼,细长的叶,素白瓣,若非细嗅闻不出什么香味来。只有独坐桌前夜读到疲累时方有一缕幽香,细细的,却能盈满鼻,使人顿觉清醒。我靠着这抹香度过春日里无数个月朗星稀的夜,一日读着书,香味又飘来,颇有感于怀:君子的品质也应如兰花,是能化人于无形的。 [高蹈,此怀。]古人说兰有四清:气清、色清、神清、韵清,真将兰的清隽[用词精准。]说得淋漓尽致。人们爱兰,不仅爱其本身,更爱它的精神,格其形而取其意。[深一层。]兰花形逸香幽,素雅淡然,被人冠以花中君子的名号,这样的兰花有了人性,便不只是简单的挂着朝露散播清香的植株,也不再只是停留在宣纸间寥寥数笔拉出的几条墨色长叶与几星淡兰色的花,而是具有了君子的品格。“与善人居,犹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即是将君子比作兰;孔子言“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也是说君子与兰相仿。兰花这润物细无声的品质不止能感染身边的人,芳名远播,也有教化世人之功。不然,苏轼又怎会在“蓬艾深不见”的地方,也能“时闻风露香”呢?[更深一层。](余独怜兰,良有以也。)[加此一句,作结全文。]总评:内容:由兰之形而意,写兰之“润心”“化人”,中心突出,立意高致;文章虚实相生,物我相融,遣例用意,文化味颇浓;可惜标题略有瑕疵; 19分。表达:语言漂亮,文采斐然;逐层深入是“结构”上高出一般之处,但似乎少了一个全文的结尾;文体视为议论性散文(或文化散文);计19分。发展等级:可在“文采”“丰富”“深刻”方面计 20分。计分:19+19+20=58(汤正良置评)5参考标杆(51、47、39、33)竹之爱,同予者何人?“文房清供,独取梅兰竹菊四君者无他,则以其幽芳逸致,偏能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梅,雪中吐蕊;竹,山间伴月;兰,谷底播芳;菊,野外凌霜。而我却独爱竹那“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置此总冒,下文需抓住“苦节”(节操)“虚心”两点行文才好。不如“而我独爱竹之神骨”,虚一点,下文才好发挥。并且,这两句诗,是说的苦竹出笋状态。不如“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仍虚心”,这样,第五段才切。]的模样。记得老家的后山上便有一块茂密的竹林,春夏秋冬四季变换,它似是活在时间之外,只顾活出自己的模样。“一节又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这是属于竹的一份傲然。梅虽在雪中风姿绰然,却总有着一股“生人不得近”的冷漠,惟有惺惺相惜者才可与它有发自内心的共通之处;兰虽悠悠播芳,但却极易成为无聊文人的附庸风雅之物;而菊,虽是隐逸之人的代表物,却也多少有着一丝傲慢的气味,让人有些不想靠近。可到了竹这儿,似乎万事都变得不同起来:它有风姿,是藏于内的风骨;它有芳香,是清新自然,沁人心脾的幽香;它也有着傲然,但它的傲然,却是使人受到触动从而做出改变的傲然。这样的竹,让人如何能不爱?[通过对照,写出了竹的特征。]吾尤爱竹之谦逊。“轻筠抱虚心”,谁说谦逊就代表着软弱?竹节中空,仍然向上生长,直冲霄汉气势凌云, [不是“轻筠”状态。]有着常物不可及的遒劲风骨。谦逊的力量,是由内而外迸发出的雄厚的力量,是蕴藏在身体内支撑着人们砥砺前行,实现自我的力量。竹之谦逊,对于现代的许多人来说,都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吾也爱群竹之意蕴。无论你在何时何地看到竹,若是一株,是定然不能提起你的兴趣的,但若是一片竹林,心内的宁静便会因此而引出。竹似乎是知晓自己的特点,却也不刻意而为之,只是任其生长,为动物带来栖息之地,为农夫带去一片阴凉,为焦躁之人带去一阵宁静。反观当下,[这一段有必要,但因常识之失,没写好。] 现代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本性的纯真被物质利益蒙上了厚厚的一层灰,就连竹,也在名字前加上了“富贵二字”[外来物种。]功利之心由此便可看出。可惜—的是,竹并不曾在城市里落户,城中环境让它不得不离开,而城中功利浮躁之人也让它急于离开这片是非之地。[但凡公园,当都有竹。(只是少楠竹。)]然而,我们这些人又是确确实实需要一片竹林来滋养自身的,不仅是欣赏竹之美景,还是感悟竹之意蕴。茫茫众生,竹之爱,同予者何人?总评:内容:文章主体写竹之“傲然”“谦逊”“意蕴”,是抓住了竹之特征的,但没有紧扣“总冒”行文;文章虚实相生,“内容丰富”;计17分。表达:语言流畅;“尤爱”“也爱”可见作者结构意识; 17分。发展等级:可在“文采”“丰富”着眼计17分。计分:17+17+17=51(汤正良置评)人也,如兰,方能芳也[从事理说,梅菊亦呐能芳;从文章看,事例多默默播芳的草根;故标题不如用“人也如兰,谷底播芳”,这样也更整饬简洁。]梅竹兰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一直为世人所钟爱,被多少文人墨客赏识推崇,或诗词咏之,或笔墨绘之,流诵至今。而吾,更爱兰也。[入题简洁,迅捷。]春意离离,凉风向晚,漫野绿丛,杂合着淡白兰花,随风拂过,散开淡淡清香,不经意间,让人心气神宁。人也,亦当如兰,不骄不躁,谷底播芳,用最平凡的姿态成就最不平凡的梦想。人也,如兰,亦如其脚踏实地。环卫工人“晨兴清扫,戴月归家”,认真对待每一条受他负责的街道;快递小哥穿梭五尺小巷,细致对待每一份受他负责的包裹;其美多吉往返在雪线邮路29年,以生命为担保,踏实做好每一次寄邮工作……所谓兰花者,人敬其扎根泥土却吐露芳香;而人也, “敬业者,人恒敬之”,岂不有“异曲同理之妙”耶?他们都是平凡岗位上的平凡的人,却因脚踏实地,成就了看似“平凡”的不平凡。人也,如兰,亦如其不懈努力。兰花开花前,要经历绵绵寒冬,方能盛开,可它盛开后,却不与百花争艳,侍宠骄纵,而是继续潜心成长,满溢淡香。曾记否,泰戈尔一举拿下诺贝尔奖,却逃离镜头,继续关门搞创作,这才有了之后如《纠纷》等大作;曾记否,耶鲁村官秦玥飞荣获“感动中国人物”后,放下光环,再次主动选择申请调往更远更偏更穷的乡村,为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富强奉一己洪荒伟力。 [不是兰的特征。]而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沉潜,他们的不断奋斗,才使得这个有些浮躁的社会多了一丝清雅之风,多了一些持续发展的曙光。他们都在努力奔跑,他们都在成就伟大。人也,如兰,亦如其坚定信仰。王继才、王仕花夫妇苦守孤岛 32年,坚守自己为国守土的信仰,纵使自己整天与荒草大海朝夕相处年复一年;纵使自己的青春付诸孤岛一去不复还;纵使自己积劳成疾,甚至献出了生命仍无怨无悔。他们如兰花一般,因其坚定的信仰,所有的付出都被赋予了高贵灵魂的香气,在不平凡的时代发展中,被世人认可、赞扬,引领当代有志之士坚持信念追求。处于新时期的我们,是时代浪潮中的一朵浪花,是浩渺历史中的一粒微尘,我们也应该拥有兰花般清雅谦逊的品质,从小事做起,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坚定自己的信仰,不懈努力,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助力续写中国梦,(、)[必须顿号。]世界梦的精彩华章![能落实到自我(自我群体),提升文章价值。]“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人也,如兰,幽谷播芳香,不骄不躁,社会方能沁脾,时代方能超凡!总评:内容:文章事例多“谷底”之“浪花”“微尘”,倘能抓住“谷底播芳”行文,则“中心突出”,而所论“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坚定信仰”,于四君子中,非独兰的特征;计15分。表达:语言通顺,结构完整,但内在逻辑不够畅达;计 17分。发展等级:可在“文采”“丰富”着眼计15分。计分:15+17+15=47(汤正良置评)梅之魂梅花被誉为花中“四君子”之首,也是“岁寒三友”之一,因其所处环境恶劣,却仍在凌厉寒风中傲然绽放于枝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最有骨气的花,是民族魂代表。梅的傲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前进、百折不挠。我们更加熟悉那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它的品格与气节就是民族精神的写意。 [“品格与气节”是指“傲骨”还是“那句”诗?这句诗中形象,不是傲骨。]梅花是中国的傲骨之花,坚强、高洁、谦虚的品格为世人所敬重。 [如果此即标题所言“梅之魂”,全文应扣此行文。] 古往今来。引来无数人对梅的赞叹与追捧。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卜算子•咏梅》所写到的“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写出了梅花的傲气与隐忍。 [怕也不是“隐忍”。]又如黄蘖禅师的《上堂开示》中写道:“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提醒我们不经历刻苦的努力,怎么会有美好的成功?为了使祖国摆脱凌辱、人民得到解放的鲁迅。他一生毫不懈怠地进行战斗,一直站在时代潮流的最前列。彻底的爱国主义精神,使他坚决背叛所出身的封建士大夫阶级,看清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坚信只有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才能拯救祖国。中国知识分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中国人民决不甘受外人凌辱、为维护民族尊严而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荣传统,在鲁迅身上得到集中体现,后来又由于共产主义世界观的指导而得到升华,获得了全新的性质和时代内容。他无私无畏,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是冲锋陷阵的模范,是彻底为人民服务的模范。这难道不是梅花那种“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伟大精神吗?[不是。][且不说对鲁迅的理解是否准确,单是一个事例占用三分之一的篇幅,也很不妥当。]梅花是我们中华民族与中国的精神象征,具有强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动力。梅花象征坚韧不拔,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迎雪吐艳,凌寒飘香,铁骨冰心的崇高品质和坚贞气节鼓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开拓,创造了优秀的生活 [搭配不当。]与文明。国人赏花,不仅赏花的外表,更欣赏花中蕴含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不要畏惧苦难,人的成长需要磨炼,守得云开见日明,历经磨炼后,方显英雄本色。总评:内容:写“梅之魂”,立意当然是很好的,但文章观点既出,却没有很好地论证;标题“梅之魂”,但似乎多在写“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启示,主题不够明确;一个例子占三分之一的篇幅,“内容充实”必然打了折扣;计15分。表达:可视为“语言通顺”,但表达多疙瘩;文章逻辑层次不大清楚;结构完整,但不合理;计13分。发展等级:可在“文采”“丰富”着眼计11分。计分:15+13+11=39(汤正良置评)就是林中偏爱竹寒假,从长沙回到老家,刚下车,便与老朋友一一“竹”相见。”哼,都这么冷的天了,也就你们还犟着不变色。”我瞥了一眼立在屋后的竹林,旁边的树儿早已光秃秃的了,唯独这片竹林俨然士兵一般挺直着身子骨,身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9古诗三首《雪梅》(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2025至2030年中国水性三色印刷开槽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去图书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2025年红烧狗肉罐头香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橡套电焊机电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0 我们不乱扔(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探究·实践 建立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 2025年染色服装面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折盖光盘药袋糊合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SH∕T 3097-2017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 基础构成设计全套教学课件
- Python程序设计基础PPT(本科)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全国通用)三甲人民医院诊断证明书请假条模板(广东佛山)
- 表面工程学课件-全
- 《XX医院安宁疗护建设实施方案》
- 电源线检验报告RVV
- 体育训练队队规
- 八字命理漫画版
- 电梯工程开工报告(直梯)(共1页)
- 复件德力西质量奖自评报告2战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