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义词语辨析1.按照、依照、遵照“按照”重在引进动作行为的凭借和根据,如“按照事实说话”;“依照”重在强调以某事物为根据完全照办,法律条文多使用“依照”,如“依照原样复制一件”;“遵照”多用于介绍行为依据的重要原则、指示或精神,如“遵照上级的指示办事”。2.爱好、嗜好这两个词都有“对某种事物很喜欢”的意思,但“嗜好”比“爱好”意义更深一层,不仅是喜欢,而且还有了瘾,成了习惯,喜欢到无法与之分离的地步,多指不良的爱好。下面例句中“嗜好”该用“爱好”。供应人民嗜好的日用品是我们的职责。3.暗淡、黯淡“暗淡”指(光线)昏暗,不明亮;(色彩)不鲜明;(前途)不光明;没有希望。“黯淡”多用于心理方面,如“心情黯淡”。下面例句中的“暗淡”该用“黯淡”。那一段心情暗淡的日子,也不知怎么挨过来的。4.安宁、安谧、安静“安宁”,强调因没有骚扰而使人安心。多用于社会秩序,也用于人的心情。“安谧”,多用于具体环境,书面语。例如“安谧的小山村”。“安静”,用于形容环境、心情或人的状态。下面例句中“安谧”该用“安静”或“安宁”她过了几年安谧的生活。5.保障、保证“保障”指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权利等,使之不受侵犯和破坏;“保证”,担保做到。a.我们保证完成任务。b.只有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才能保障社会主义的文化科学艺术事业不断发展和繁荣。6.报怨、抱怨二者都与“怨”有关。“报怨”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下面例句中“报怨”该用“抱怨”。做错事只能怪自己,不能报怨别人。7.颁布、公布“颁布”的内容常是法令、条例等。“公布”的内容常是法律、命令、文告、通知事项等。下面例句该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已正式公布了。8.不止、不只“不止”,①指继续不停,如“他的一句话引得伙伴大笑不止”;②指超出某个数目或范围,如“他恐怕不止60岁了”。“不只”有“不但”之意,如“河水不只可以用来灌溉,还可以用来发电”。下面例句该用“不止”。同去的不只他一个人。9.布置、部署“布置”指在一个地方安排和陈列各种物件使这个地方适合某种需要,如“布置会场”。也指对具体活动做出安排。所安排、处置的事要小一些,具体一些。“部署”指对一些大事做出安排处置,如“战略部署”。所安排、处置的事要大一些,宏观一些,并多带郑重色彩。10.必须、必需都含有“必要”的意思。“必须”是副词,有强调语气的作用,多作状语。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后面带动词或形容词,有时还可以用在分句前;②加强命令语气;③“必须”的否定形式是“无须”“不必”。“必需”是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少,作定语或谓语。凡是“不得不”的行为就用“必须”,凡是不可少的东西就用“必需”。下面两句“必须”和“必需”应对调。a.这事必需你去办,才能办好。b.这是生存必须的本领。11.毕竟、究竟“毕竟”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强调事实或原因。“究竟”,①副词,毕竟;到底。②结果;原委。③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表示追究事情的本相,而“毕竟”不能。下面两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a.旧历年底毕竟最像年底。b.她究竟是经验丰富。12.辨别、鉴别“辨别”侧重于把事物区分开,“鉴别”侧重于辨别真伪或好坏。下面例句该用“鉴别”。这是辨别青铜器的最好方法。13.暴发、爆发“暴发”有两个意思:第一是指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如“暴发户”,这一点与“爆发”不会混淆;第二是指突然发作,多指自然的、具体的现象或事物发作,如“山洪暴发”。“爆发”当“突然发作”讲时,多指人为的、抽象的现象或情况,如力量、情绪、事变等突然发作或发生,如“爆发力”“爆发战争”等。另外,“爆发”还可特指火山爆发。下面两句中的“暴发”和“爆发”应对调。a.他的话音刚落,会场上就暴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b.他很善于走上层路线,没几年就爆发起来了。14.不齿、不耻二者读音相同,但意义不同。“不齿”指不与同列;不看作同类,表示鄙视;“不耻”指不感到羞耻。下面例句该用“不齿”。出卖师友者,君子不耻。15.变换、变幻二者都是动词,都有“变化”之意。“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多指具体的事物;“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多指抽象事物。世界上的政治风云变幻莫测。16.传颂、传诵“传颂”意为辗转传布颂扬。“传诵”意为辗转传布诵读。下面两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a.全村的人传颂着他英勇救人的事迹。b.这首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17.充分、充足“充分”大多与比较抽象的事物搭配,如“理由充分”“条件充分”。“充足”大多用于比较具体的事物,如“光线充足”“经费充足”。下面例句该用“充分”。我们必须充足发挥群众的智慧和力量。18.摧毁、摧残“摧毁”和“摧残”,都有加以破坏的意思,但“摧毁”的含义比“摧残”的重。“摧毁”表示从根本上加以破坏,以至于毁灭;“摧残”仅指伤害或破坏人、物的部分,使之残缺不全,不一定到毁灭的地步。下面例句中该用“摧毁”。我们用大炮摧残了敌人的阵地。19.窜改、篡改二者都有“改动”的意思,但改动的对象和动机不同。“窜改”指改动文件、成语、古书中不应该改动的部分,单指文字改动,不含贬义:“篡改”指用作伪的手段改动或曲解(经典、理论、政策等),不限于文字的,含贬义。下面例句该用“篡改”。窜改历史的人不会有好下场。20.处事、处世“处事”指处理事务;“处世”指在社会上活动,跟人往来相处。下面例句该用“处世”。他闯荡江湖多年,有着丰富的处事经验。21.查看、察看“查看”指检查、观察(事物的情况),如“查看货物”。“察看”指为了了解情况而细看,如“察看地形”。22.充斥、充溢“充斥”指到处都塞满,带厌恶色彩,贬义词。“充溢”指充满,洋溢,多指表情。下面两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a.这首诗里充溢着江南的田园情趣。b.不能让质量低劣的商品充斥市场。23.大概、大约“大概”多用于情况的推测,重在猜测。“大约”多用于时间、数量的估计。下面两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a.这个问题大概要在领导的指导下才能解决。b.这次考试的及格率大约是60%。24.度过、渡过“度过”用于与时间推移有关的情况,如“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渡过”指由此岸到达彼岸,有“通过”的意思,与空间有关,如“渡过了长江天险”“渡过难关”。下面例句中该用“渡过”。我们必须同心协力来度过危机。25.对立、对比“对立”是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中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相互斗争;也有敌对的意思。“对比”指两种事物相对比较。下面例句该用“对比”或“对照”。集团公司成立前与集团公司成立后两个局面恰成对立。26.兑换、对换“兑换”指用证券换取现金或用一种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对换”指相互交换;对调,如“对换工作岗位”。27.遏止、遏制“遏止”指用力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指制止,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下面例句中该用“遏制”。政府官员的腐败现象现在还没有得到很好的遏止。28.发展、增加“发展”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扩大(组织、规模等)。“增加”指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多。例句说“数量发展”,有点小题大做,用“增加”更合乎习惯。教师用书的出版数量正在逐渐地发展。29.发明、发现创造一种新的事物叫“发明”。有些事物原先就存在,只是大家不知道,现在找出来了,叫“发现”。下面两个例句里的“发明”和“发现”用错了,应对调。a.居里夫妇发明镭。b.火药是中国最早发现的。30.分辨、分辩“分辨”指分清辨明,如“分辨香花和毒草”。“分辩”指用言语辩白。下面两个例句里的“分辨”和“分辩”使用正确。a.天下着雨,连方向都分辨不清了。b.随他怎么说吧,我也不想分辩了。31.丰满、丰富“丰满”一般只用来形容有形体的东西。“丰富”一般形容(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下面例句该用“丰富”。我的生活经验比以前丰满了。32.法制、法治“法制”指法律制度体系,名词。“法治”可以指先秦时期法家的政治思想,主张以法为准则,统治人民,处理国事,名词;也可以指根据法律治理国家和社会,动词。a.我国已经逐步走上了社会主义法制的轨道。b.我们要建立健全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33.反应、反映“反应”多指由外界刺激(包括言论、事物或纯粹的物理刺激)而引起的主体的相应活动,带有某种“被动”色彩。如“反应十分强烈”。“反映”,①指主体把客观存在的情况(包括言论、意见或某种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原封不动地表现出来;②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下面例句该用“反映”。他把群众的意见反应到县里。34.肤浅、浮浅二者都表示浅,不深。“肤浅”主要用于认识、理解等,局限于表面,常指学识浅薄,理解不深刻;“浮浅”主要用于作风、学识等,着重于浮在表面,指认识浅薄,不扎实。下面两个例句中的“肤浅”和“浮浅”应对调。a.努力克服脱离群众、作风肤浅的官僚主义作风。b.我对戏曲了解得很浮浅。35.抚养、赡养“抚养”指关心爱护并教育培养,一般用于长辈对子女或晚辈。“赡养”指供给生活所需,特指子女对父母在物质上和生活上进行帮助,如“赡养父母”。下面例句该用“抚养”。他用微薄的工资赡养了两个孤儿。36.贯串、贯穿从头到尾穿过一个或一系列事物叫“贯串”。“贯穿”是穿过、连通的意思。下面两例句中“贯串”和“贯穿”应互换。a.这部小说的各篇各章都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b.这条公路贯串本省十几个县。37.沟通、勾通二者都有连通之意,不同的是“沟通”指使两方能通连,褒义词,如“沟通感情”。“勾通”指暗中串通;勾结,贬义词。下面例句该用“勾通”。他经常沟通土匪来村里骚扰村民。38.国是、国事“国是”指国家大计,书面用语,如“人大代表在京共商国是”。“国事”指国家大事,可以用于口语,如“每个公民都应该关心国事”39.何曾、何尝“何曾”指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而“何尝”指用反问语气表示未曾或并非。下面两个例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a.我何曾忘记过家乡的一草一木?b.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时间罢了。40.何况、况且“何况”常用在反问句里,即表示甲事物已是如此,乙事物当然更是如此,相当于口语里的“甭说、甭提”这一类用法。如“他连最基本的字都不认识,更何况写文章了”。“况且”用在后一分句前面,表示更进一层,多用来补充说明理由。如“上海地方那么大,况且你又不知道他的地址,一下子怎么找到他呢?”a.何况+名词。例:一项改革都会经过不少曲折,更何况一场革命。b.何况+动词。例:在沙漠里行走本来就够艰难的了,何况又碰上这么大的风。41.化验、检验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来检验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叫作“化验”,否则只能说“检验”。下面例句该用“检验”。以“血色素”对照化验,可以知晓他的身体已经到了严重的贫血状态。42.化装、化妆“化装”本指演员修饰外貌,使变得像所扮演的角色;也指从容貌、衣着等方面假扮成另一种人,目的在于欺骗对方。如“他不断化装,敌人无法发觉”“他化装成一个收酒瓶的小商贩,到处打听情况”。“化妆”专指用脂粉等修饰容貌,使容貌美丽。下面例句该用“化妆”。她不化装脸倒好看些,越化脸越难看了。43.汇合、会合二者都有聚合的意思。“汇合”指水流聚集,会合。“会合”指聚集到一起,用来指除水流以外的事物。下面两个例句里的“汇合”和“会合”应对调。a.潺潺小河会合成湖泽。b.两军汇合后继续向前挺进。44.价值、价格“价值”的意思比较抽象,除了表示生产某一商品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的多少,还包括用途或积极作用的含义。说一件事物“有价值”,往往说它有用处,有重要性,或有意义。而“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意思比较具体。下面例句该用“价格”。由于会计的精确计算,我们确定了推销的价值。45.机敏、敏锐“机敏”指“机警灵敏”。“敏锐”指“(感觉)灵敏;(眼光)尖锐”。46.交代、交待“交代”,①指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②嘱咐。③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人员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交待”,同“交代”③;完结(指结局不如意的,含诙谐意)。下面例句该用“交待”。要是飞机出了事,我这条命就算交代了。47.节余、结余“节余”是指因节约而剩下。“结余”是指结算后余下。下面例句该用“节余”。我每月能结余三五百元。48.径自、径直“径自”,自己直接行动(自作主张,擅自行动,多含贬义)。“径直”,直接向某处前进,不绕道,不在中途耽搁。下面例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a.他没等下课,就径自走了。b.他出了校门,就径直回家了。49.焦躁、浮躁“焦躁”指“着急而烦躁”,一般用于心理;“浮躁”指“轻浮急躁”,一般用于性情。50.及时、即时“及时”指正赶上时候;不拖延。“即时”指立即。a.迁移到本市的外来人口应即时办理相关手续。b.你来得真及时。51.积淀、积聚积淀:积累沉淀。积聚:(事物)逐渐聚集。52.简捷、简洁“简捷”表示直截了当,干脆利落,多用来形容速度快;“简洁”指说话、写文章等简明扼要,没有多余的内容。下面两个例句里的“简捷”和“简洁”应对调。a.这篇论文简捷有力。b.这种算法十分简洁。53.矫正、校正二者都有改正之意。“矫正”指改正、纠正,主要用于工作偏差、视力等,如“矫正工作中的偏差”。“校正”指校对订正,多用于语言文字或数据等,如“校正错别字”。54.界限、界线“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尽头处,限度。意义较抽象。“界线”指不同事物的分界,或某些事物的边缘,两个地区分界的线,意义较具体。下面两个例句里的“界限”和“界线”应对调。a.截至目前,全国共勘定县级界限三万多公里,其中新疆的勘界工作已基本完成。b.这些人利令智昏,他们的私欲是没有界线的。55.苦楚、苦处二者都有“受苦”的意思。“苦楚”表示痛苦,多指生活上受折磨或精神上受打击;“苦处”指所受的痛苦。下列例句该用“苦楚”。他忍受的苦处,三天三夜也说不完。56.款待、宽待“款待”指亲切优厚地招待,如“俄罗斯政府有关部门盛情款待了我国政府代表团”。“宽待”指宽大对待,如“宽待俘虏”。57.流失、流逝二者都有“失去而不复存在”的意思,都是动词。“流失”指有用的物质,如矿石、土壤等自己散失或被水、风力带走,也指河水等白白地流掉;或者指有用的东西、人才流散失去。“流逝”指像流水一样消逝。下面例句该用“流逝”。时光在不知不觉中流失了。58.流传、留传二者都有“传下去”的意思,都是动词。“流传”指事迹、作品等传播开或传下来;“留传”指物品遗留下来传给后代。下面例句里的“流传”和“留传”应对调。a.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留传到今天。b.这把茶壶是祖上流传下来的。59.留恋、流连“留恋”指不忍舍弃或离开;“流连”指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60.曼延、蔓延二者都有“延伸”的意思,都是动词。“曼延”指连绵不断;“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地向四周扩展。下面两个例句里的“曼延”和“蔓延”应对调。a.流感病毒已经曼延到每个州,死于肺炎和流感的人数直线上升。b.太行山脉蔓延千余里。61.谋取、牟取二者都有取得的意思。但适用的范围有所不同。“谋取”指设法取得,一般为中性词,无褒贬之义。“牟取”专指谋取名利,一般为贬义词,尤指以不正当的或非法的手段取得钱财和私利,如“牟取暴利”。下面两个例句里的“谋取”和“牟取”应对调。a.他欺骗着市议会,从合同里谋取大量的利润。b.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感觉到什么,最重要的是他们如何运用这些见解为公司牟取利益。62.面世、面市“面世”指作品、产品与世人见面;问世。“面市”指(产品)开始供应市场。63.拟订、拟定二者都有“起草一种规划”的意思,但起草的结果不同。“拟订”指初步草拟,属于初步意见。“拟定”含有“定下来”的意思:①表示起草制定;②表示揣测断定。下面两句使用正确。a.我赞成试验这个新的教学方法,王老师跟李老师可以先拟订一个教学方案,经教研室讨论、修改后,报校领导批准。b.这是我们县最近拟定的今年养殖业的发展规划,请上级有关部门尽快审查批准,以便广大农户在今春开始操作。64.品位、品味“品位”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用作名词,如“作家只有深入社会生活,才能写出高品位的作品”。“品味”指品尝,欣赏,多用为动词,如“这篇散文含意隽永,值得仔细品味”;只有解释为“(物品的)品质和风味”时,才用作名词,如:“由于吸收了异味,茶叶品味大受影响”。下面例句里的“品味”和“品位”应调换位置。这部小说品味很高,值得我们细细品位。65.徘徊、踟蹰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比喻犹疑不决;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波动、起伏。踟蹰:心里迟疑,要走不走的样子。66.期望、希望“期望”是对别人的,如父母对子女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希望”可以对自己,也可以对别人。下面例句该用“希望”。每一个社会工作者也必然热烈地期望担负起这个条文所指示的任务。67.气氛、印象“气氛”指在一定环境中给人某种强烈感觉的精神表现或景象。“印象”指客观事物在人的头脑里留下的迹象。能够给人留下的是“印象”,不是气氛。下面例句该用“印象”。这种场面给人一个全厂都投入生产高潮的气氛。68.确切、确实“确切”是“准确”“恰当”的意思。“确实”指真实可靠,对客观情况的真实性表示肯定。下面例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a.把蒋介石比作运输队长是非常确切的。b.他最近确实有很大的进步。69.祈求、乞求二者都有“向别人有所求”的意思。“祈求”,恳切地希望或请求;“乞求”多指请求别人给予。下面两个例句里的“祈求”和“乞求”应对调。a.他祈求有关部门给他一次再就业的机会。b.每逢春节,这里的百姓有向神灵乞求降福的习俗。70.起用、启用“起用”多指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支配的对象一般是某类人物;“启用”多指设备、设施的开始使用,陈述对象一般是某类事物。陈凯歌在主题严肃的历史片中,起用喜剧演员,一些人认为不适当,提出了批评。71.牵扯、牵掣二者都有“牵连”的意思。“牵扯”指牵连,有联系;“牵掣”一是指因牵连而受影响或阻碍,二是指牵制。72.祛除、驱除二者都表示除去,都是动词,但除去的对象不同。“祛除”指除去疾病、疑惧、邪祟等;“驱除”指赶走,除掉,主要用于入侵的人或事物等。下面两个例句里的“祛除”和“驱除”应对调。a.祛除鞑虏,还我中华。b.端午节,民间有在身上挂荷包的习俗,据说这样可以驱除灾难。73.劝解、劝诫二者都有“劝说”的意思。“劝解”指劝导宽解,劝架;“劝诫”指劝告人改正缺点错误,警惕未来。74.日益、日渐“日益”强调过程和结果,表示“一天比一天更加(好)”。“日渐”强调过程,表示“一天一天慢慢地”。a.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日益改善。b.在老师悉心辅导下,他的成绩日渐进步。75.融化、熔化、溶化“融化”指冰、雪等变成水,也作“溶化”;“熔化”指固体加热到一定温度变成液体;“溶化”指固体溶解。下面例句对这三个词的使用恰当。a.流浪儿童冰冷的心终于被福利院阿姨的爱融化了。b.铁加热到熔点就会熔化成铁水。c.食盐在水中,很快就溶化了。76.深入、深刻“深入”多与表动作行为的词搭配,如“必须进行一场深入的批判”“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有透过外部,达到事物的内部或中心的意思。“深刻”则多与表示抽象事物的词搭配,如“深刻的印象”“深刻的内容”。“深刻”有接触到问题的本质的意思,又有内心感受程度很深的意思。下面例句该用“深入”。我们党的政策已经深刻人心。77.十足、实足“十足”,①指物品成色纯;②指十分充足。如“十足的黄金”“神气十足”。“实足”指确实足数的,如“实足年龄”。78.始终、一直①用“始终”的句子都可换用“一直”。②“一直”后的动词可以带时间词语,“始终”后的动词不能。如“大雪一直下了三天”。③“一直”可以指将来,“始终”不能。如“我打算在这儿一直住下去”。79.事情、事件、事故不论大事儿、小事儿,如何发生的事儿,都可以叫“事情”,概括的范围最大。“事件”指由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平常的重大事情,概括的范围小。“事故”则专指偶然发生的不幸事情,概括范围最小。下面例句该用“事故”。我们要防止意外事件发生。80.事实、事态“事实”指既成的事,不能扩大。能扩大的是“事态”。下面例句该用“事态”。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一定要冷静,千万不要把事实再扩大了。81.收集、搜集“收集”和“搜集”,都有把不在一起的事物集中起来的意思,但两者意义侧重的方面不同。“收集”侧重于“收”,即收拢,对象是现成的事物;“搜集”侧重于“搜”,即搜寻,对象是需到处寻找的事物。下面例句该用“搜集”。他多年来潜心于收集文物。82.树立、竖立“树立”是建立的意思,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竖立”是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面。下面例句应该用“竖立”。宝塔树立在山上。83.宿怨、夙愿“宿怨”指旧有的怨恨;“夙愿”也写作“宿愿”,指一向怀着的愿望。下面例句使用恰当。澳门回归,老人夙愿得偿。84.势力、势利“势力”指威势,具体指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力量。“势利”,①权势和钱财,如“惑于势利”;②指对有财有势的人趋奉,对无财无势的人歧视的恶劣作风,含贬义,如“势利眼”“势利小人”。下面例句该用“势利”。这是一个势力小人。85.圣地、胜地二者读音相同,词性也相同,但意义不同。“圣地”主要有两种意义,一种指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一种指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胜地”指有名的风景优美的地方。86.实物、什物、事务“实物”指真实的、具体的东西,如“滥发奖金或实物”。“什物”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的用品,如“屋里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什物”。“事务”,①指所做的或要做的事情,如“事务繁忙”;②指总务,如“分管事务工作”。87.突然、猛然“突然”和“猛然”都有变化快的意思。“突然”指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出乎意料;“猛然”指忽然,骤然。下面两句都该用“突然”。a.情况很猛然,我们谁也没有反应过来。b.这件事情让我们感到太猛然了。88.推求、推敲“推求”指根据已知的条件或因素来探索(道理、意图等)。“推敲”比喻斟酌字句,反复琢磨。下面例句该用“推求”。对文学作品中的许多知识内容,同学们不必从概念上去推敲,而应重在感受和体会。89.通过、经过“通过”,以人或事物为媒介或手段而达到某种目的。“经过”,引进某个过程,说明由于这个过程的完成使得其中情况发生变化。下面两句对这两个词的使用恰当。a.通过学习,大家统一了认识。b.经过打扫,屋子干净多了。90.退化、蜕化“退化”,①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功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如“经过退化,海豚的四肢变成了鳍”;②泛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如“智力退化”。“蜕化”指虫类脱皮,借指事物向坏的方面变化,多指腐化堕落,如“这个干部贪污受贿,最后蜕化为人民的敌人”。下面两个例句里的“退化”和“蜕化”应对调。a.鸡的翅膀逐渐蜕化,不会在空中飞行了。b.仅仅经过一代人,他们便从自豪的工人阶级退化成道德败坏的社会底层分子。91.推托、推脱“推托”专指借故不接受,即婉言表示拒绝,后面带上托词或拒绝的原因。“推脱”是企图推卸,如“推脱责任”。两词的区别在于:“推托”的对象是别人请求的事;“推脱”的对象是与己有关的事,多为责任、错误等。下面两个例句里的“推托”和“推脱”应对调。a.这个责任他是无法推托的。b.他推脱身体不舒服,不肯上台表演。92.污辱、侮辱“污辱”指侮辱,玷污,指当面的,也指背后的;“侮辱”指用欺辱、轻慢的言行,使对方的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一般是当面的。93.枉然、惘然二者读音相同,但表达的意思不同。“枉然”指得不到任何收获,徒然;“惘然”指失意的样子,或心里好像失掉了什么东西的样子。下面的例句该用“枉然”。财物既然失去,烦恼也是惘然。94.违反、违犯二者所指的对象不同。“违反”表示不符合法则、规程等,如“这样做会违反操作规程”;“违犯”指违背和触犯(法律等),如“违犯禁令”。a.医生把病人的私人资料透露出来是违反职业道德的。b.中学生要提高文化修养,不违反校规校纪,更不要违犯党纪国法。95.委屈、委曲“委屈”可以指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也可以指让人受到委屈;“委曲”指事情的底细和原委,也指勉强服从。96.心理、心情“心理”指人的思想、感情等内心活动;“心情”指感情状态。下面例句该用“心情”。可是大家的心理却显得更加沉重。97.形迹、行迹“形迹”指举动和神色;痕迹,迹象;礼貌。“行迹”指行动的踪迹。下面两句“行迹”和“形迹”应该互换。a.那人东张西望,神色慌张,行迹十分可疑。b.这就是那个形迹不定久未抓到的犯罪嫌疑人张某。98.学历、学力二者都与学问有关,但所指有所不同。“学历”指学习的经历,即曾在哪些学校毕业或肄业;“学力”指在学问上达到的程度。99.修养、休养二者都有“养”的意思,但所“养”的又有所不同。“修养”,①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如“他是一个很有修养的艺术家”;②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如“这人不讲礼貌,真没修养”。“休养”,①指休息调养,如“放假后,他们到度假村休养去了”;②指恢复并发展国家或人民的经济力量,如“休养生息”。100.泄露、泄漏二者都表示有所外泄,但所泄的内容有所不同。“泄露”指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泄漏”指液体、气体等因有漏洞而排泄出去。下面例句该用“泄露”。泄漏国家机密。101.辛酸、心酸二者都有苦难、悲痛的意思。“辛酸”指辣和酸,比喻痛苦悲伤的遭遇,如“他饱尝过旧社会的辛酸”。“心酸”指心里悲痛,悲伤。下面例句该用“心酸”。妈妈忍着辛酸讲述了过去的事情。102.淹没、湮没“淹没”是指大水漫过,盖过。“湮没”是埋没的意思,词义比较抽象。下面例句该用“淹没”。黄河决口,湮没了许多村庄。103.用心、匠心用心:集中注意力,多用心力;怀着的某种念头。匠心:巧妙的构思。(2014江苏,1)104.以至、以致“以至”,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有“直到”“一直到”之意;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表示后一分句的情况是由前一分句所说的情况程度加深而形成的。“以致”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下面两句中的“以致”和“以至”该对调。a.他非常用心地写生,以致野地里刮起风沙来也不理会。b.他事先没有充分调查研究,以至得出了错误的结论。105.隐晦、隐讳二者都有“不明显”之意。“隐晦”指意思不明显;“隐讳”指有所顾忌而隐瞒不说。下面两句中的“隐讳”和“隐晦”应该互换。a.这些诗写得十分隐讳,不容易懂。b.他从不隐晦自己的缺点和错误。106.意气、义气“意气”指意志和气概,也指志趣和性格,还可以指由于主观和偏激而产生的情绪。“义气”指由于私人关系而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名词;也指有这种气概或感情,形容词。107.遭受、受到“遭受”比“受到”的范围窄一点,只能用于不幸或不利的事。下面例句该用“受到”。慰问团遭受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108.争论、争执两者都有“各抒己见”的意思。“争论”指各执己见,互相辩论;“争执”指争论中固执己见,不肯相让。109.综观、纵观都有从整体上看的意思。“综观”指综合观察,侧重于多角度观察;“纵观”是指放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沈阳理工大学《产品创新设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合同到期了单位不续签通知模板
- 2024年拉萨驾驶员客运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及答案详解
- 2024简单版机动车借款抵押合同
- 2024服装制作合同
- 2024防水材料采购合同
- 2024深圳建设工程技术咨询合同样本
- 2024光伏发电安装合同范本光伏发电安装合同范本
- 2024教师聘用合同
- 2024幼儿园装修改造工程施工合同
- 幼儿园绘本故事:《老虎拔牙》 课件
- 2021年上半年《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真题
- 一个冬天的童话 遇罗锦
- GB/T 706-2008热轧型钢
- 实验六 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
- GB/T 25032-2010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
- GB/T 13610-2020天然气的组成分析气相色谱法
- 《彩虹》教案 省赛一等奖
- 2023年湖南建筑工程初中级职称考试基础知识
- 沈阳机场航站楼扩建工程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 司法考试:证据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