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_第1页
大豆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_第2页
大豆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_第3页
大豆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_第4页
大豆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扎兰屯市大豆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扎兰屯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六扎兰屯市大豆高产创建项目实施方案为深入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整合资源、部门协作”总体思绪,围绕“依靠科技,挖掘单产潜力,促进增效”目标,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农民等各方面主动性,聚集科技、人力、资金等多个资源,以万亩示范片建设为关键,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载体,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方法,逐步把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成为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骨干区、发展当代农业先行区、促进农民连续增收示范区。不停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全方面提升我区农业综合生产水平。扎兰屯市2片大豆被列为国家级高产创建示范区,这是国家深入促进粮食连续稳定发展,保障粮食有效供给,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又一重大举措。是集高产优质良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及优质高效投入于一体科技结果转化与推广活动,是粮油生产先进科技集成、配套与推广主要载体,并经过一系列转化最终形成高产、稳产综合技术标准、规范有效路径。扎兰屯市位于大兴安岭东麓丘陵浅山区及过渡平原区,属于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处东经120°29′—123°17′,北纬47°06′—48°36′之间。在东北经济区内是东北大豆主产区之一。全市辖9个乡镇,耕地面积319万亩,农村水源井总数达6500眼,水浇地总面积56.3万亩,大豆常年种植面积9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通常稳定在5亿千克以上,是粮食生产大市。扎兰屯市自然地理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很好。无霜期100—125天,年≥10℃有效积温1900—2300℃,年日照时数2700—3000小时,年降雨量在450—550mm。降雨多集中在6—8月,雨热同季,光照充分,昼夜温差大,能够满足大豆生长发育需要。土壤以黑土、草甸土、暗棕壤为主,土层深厚,通常在扎兰屯市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卧牛河、雅鲁河、音河、绰尔河、济沁河等大小河流五十余条,而且河流分布合理,遍布全市。而且交通便利,滨洲铁路、111国道、301国道贯通全市,还有四通八达乡间公路,中国网通、中国移动通讯、中国联通通讯网覆盖全市各乡镇,为全市大豆科研、生产、销售提供快捷信息。接到通知后,我们本着及早安排、及早动手、及早实施标准及早进行布署。一、项目指导思想深入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因地制宜、突出优势、整合资源、部门协作”总体思绪,围绕“依靠科技,挖掘单产潜力,促进增效”目标,调动各级政府、部门、农民等各方面主动性,聚集科技、人力、资金等多个资源,以万亩示范片建设为关键,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载体,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方法,以创新机制与优化资源配置为突破口,形成各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协调一致目标支撑体系,构建政策、投入长久有效机制,逐步把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成为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骨干区、发展当代农业先行区、促进农民连续增收示范区。不停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全方面提升我区农业综合生产水平。二、项目实施标准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活动要遵照以下标准:1、坚持普遍开展,突出优势区域、优势作物和产粮大县标准,把握重点区域;2、坚持农田基础好、农民热情高、辐射带动强标准,落实创建地块;3、坚持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共建,以旗县(农场)为主标准,共同组织实施;4、坚持项目整合、部门联合、协力推进标准,集中力量建设;5、坚持良种良法相配套,试验、示范、推广相结合标准,提升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6、坚持因地制宜、正确引导、规范工作、职责明确标准,严格加强管理;7、坚持领导与组织到位、技术人员到位、技术要领与方法到位、测产验收与总结到位标准,提升服务水平;8、坚持明确地块、明确责任、明确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明确技术人员标准,确保项目落实。三、项目标落实1、确定示范区依照要求,本市两个万亩项目区分别落实在蘑菇气镇宫家街村和三合村。这两个村地处扎兰屯市西南,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积温2200~2350℃,年降水450~500mm,年日照2500~3000h,有机质含量高,浇灌、生产条件良好,耕地肥沃、集中连片,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又有农业开发和当代农业项目建设水利配套设施,十分利于开展大豆高产创建示范项目,当地民风上进,对科技知识渴求强烈,又为项目标实施打下坚实群众基础,所以把示范项目区落实在这里必能起到辐射带动和关键示范作用。2、确定责任区,明确责任人两个项目区任务面积均为1万亩。由扎兰屯市农牧业局负责,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详细组织实施,因地制宜制订工作和技术方案,专员负责,做好试验示范系统连续设计、布置、统计、观察和总结工作。要明确详细实施目标、内容和方法等,切实突出“三强”,即针对性强、操作性强、创新性强。由市农牧业局牵头组织农业科研、教学、推广、种子、土肥、植保等部门业务骨干参加组建技术教授指导组。教授联络办公室设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详细负责组织教授制订全市粮食高产创建技术方案,对技术骨干进行技术指导、培训、检验、督促等技术方法落实,及技术人员考评和高产经典测产验收。同时,在各农作物生长关键时期深入各项目乡镇,巡回开展政策宣传、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采取技术人员直接到村、技术培训直接到户、技术指导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四直接”形式,由科技人员直接驻村包户,每个示范片安排6名以上技术指导员,重点进行技术培训、指导和服务,真正实现万亩有技术教授、千亩有技术骨干、百亩有技术标兵高产创建要求。3、细化目标,完善技术方法扎兰屯市共安排国家级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2个。示范区内实现“三个百分之百”,即实现100%良种覆盖,100%推广测土配方施肥,100%病虫专业化防治。创建目标:万亩示范片亩产140千克。示范片较上年增产5%以上。辐射带动示范市均衡增产。示范区坚持良种良法配套实施标准,切实加大配套技术推广力度,实现良种和技术累加效应,提升适用技术覆盖率和到位率。重点推广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技术和垄三栽培技术及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并主动开展大豆品种对比示范、大豆肥料对比试验、大豆垄上三行栽培技术等多项示范。两片示范区所用豆种均为蒙豆30原种,用“绿普安”按1:150百分比统一包衣。施肥均在测土配方施肥基础上,对项目区内全部地块进行了取土化验,依据化验结果,进行配方生产,实施平衡施肥,亩施“扎兰”牌复混肥15千克。全方面满足项目区用肥需求。为了补充大豆生产中极易缺失硼钼微肥,每亩地增施持力硼200克随肥施入,并每百斤种子拌种施入钼酸铵30克;项目区亩增施筑田菌剂1千克在示范区建设过程中以突出抓好当代农业示范点为重点,采取“规模种植、统一管理、分户经营”技术推广模式,由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项目区进行全程技术和物资投入,统一灭茬、统一供种、统一施肥、统一播种、统一喷灌、统一除草防虫、统一机械收获,分户管理。最终实现发展当代农业目标。4、与重点项目相结合在细化实施过程中,有机地结合了国家良种推广补助项目、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科技入户工程项目、测土配方施肥工程项目、农业部行业科技项目等,充分发挥其余已经实施项目投入优势,中心加大项目区人力、物力投资力度,强化高产稳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做到看有样板、学有经典,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四、高产试验示范工作在项目实施中,应用科学,依照我地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安排了多点次试验示范,在实践中探索出先进技术与经验,方便愈加好地指导以后农业生产发展,详细以下:1、大豆垄上三行栽培技术2、大豆窄沟密植技术3、大豆品种对比示范4、大豆不一样肥料对比试验5、大豆不一样种衣剂对比试验6、大豆不一样除草剂对比试验。不一样试验与示范有详尽方案,有专业人员在田间设计实施,有齐全数据资料形成完整试验总结,为本市农业生产发展提供科学详实依据。五、加强宣传力度1、加强动员和宣传工作,经过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高产创建项目标政策方法、成功经验、先进经典和实施效果,营造良好社会气氛;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高产创建项目要求,经过举行培训班、现场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个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达成万亩片有技术教授、百亩片有技术骨干;要切实组织教授深入创建点,开展各作物情况调查,及时采取田间管理方法,分区域、分季节、分层次抓好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升项目区农技人员和农民科学种田水平。2、加强关键示范片建设和技术培训,辐射带动示范区,将工作中心放在关键示范区建设上来,重点抓好百亩关键攻关田、千亩高产示范田、万亩辐射带动田落实工作。关键示范田必须充分表现项目、技术、资源“三集成”,突出良种良法相配套和农艺农机相结合。百亩关键攻关田、千亩高产示范田建设内容要结合各地实际,有科技含量、易推广,带动万亩高产辐射区建设。每个示范片都要设置醒目标标牌等标志,示范区要分片落实技术责任人,详细负责对农户技术培训和指导,要对示范田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做好示范田档案建立、关键时期农事方法、技术培训指导情况、上级部门检验指导情况及投入产出分析等工作,并保留影像资料归档。3、组织召开现场会,在作物生长关键季节,组织乡镇干部、农技人员、示范农户,选择有代表性高产创建关键区、展示区、示范田进行现场观摩,开展技术交流,总结先进组织方式和生产技术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