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宗祠倡议书_第1页
重修宗祠倡议书_第2页
重修宗祠倡议书_第3页
重修宗祠倡议书_第4页
重修宗祠倡议书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修宗祠倡议书重修宗祠建议书1

各位陈氏宗亲、乡亲、社会各界人士:

木有本,水有源,寻根问祖,人之常情。追溯小塘陈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间,历史悠久,现已定为广东省文物爱护单位。解放前夕,小塘村民在小塘陈氏大宗祠内兴办起小塘学校,自此小塘陈氏大宗祠始终作为小塘村的教育基地。几十年来,小塘学校为小塘村培育出不少各行各业的精英人才。为了教育事业,小塘陈氏大宗祠付出了不朽的奉献,因学校教育事业所需已几经改建,如今小塘陈氏大宗祠仅剩下前门大厅,随着岁月的'消逝,也因年久失修,面貌破败,风光不再。

小塘学校在今年九月搬迁到新校舍,原址归还给陈氏大宗祠。所谓得天地人和之利,重修陈氏大宗祠,势在必行。经小塘村两委会及乡亲父老商讨议定:

在原址上重修小塘陈氏大宗祠,恢复其原貌,如之共缅圣祖,光大先辈之业绩,以彰其德;再之美化人文环境,福延后代,惠泽乡里,庇佑子孙。修祠建堂业之崇高,行之艰难。要修好陈氏大宗祠,希得到各位陈氏宗亲及社会各界人士支持,更需建议全体乡亲、族人鼎力相助捐资,随缘乐助,广种福田,共襄善举,筹集资金。恳切期望陈氏子弟及各乡亲主动行动起来,能力不分大小,出钱出力,齐心协力,尽心倾力诚孝,众志成城,完成重修小塘村陈氏大祠堂之大业。捐款数量不限,捐款叁佰元以上者,刻名铭志留念。我村两委会将特地成立筹备组,统筹资金及修建工作。欢迎热心人士亲临垂询、监督、指导,共同搞好小塘陈氏大宗祠重修工作。

恳请社会各界人士、乡亲、族人踊跃参加。

祖德泱泱,祖祠煌煌;

万世永垂,方土永康!

重修宗祠建议书2

xxxx大宗祠,是我xxxx的象征,亦是我族根之所在!宗祠稳固,始祖公安坐其中,佑我族人长安,是我族人的共同夙愿。

追溯xx大宗祠,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即公元1838年〕,距今已历172载!翻开族谱的扉页,从字里行间渗出馨香,当年我们的先贤,经过多番的努力,筹备近五十年,才完成族人的心愿,兴建起xx大宗祠,过程可谓艰辛重重。随着岁月的消逝,宗祠已经变得木朽墙残,加上白蚁的蛀蚀,后座祖堂的上盖,已于上世纪80年月坍塌,后用锌铁瓦重盖,始终沿用至今。宗祠的前座金中架杉桁等,亦惨遭白蚁、水渍的遗祸,居左边的金中架现已约莫下沉十几公分,凡落雨天,杉桁俱湿,墙体剥落,整座xx大宗祠,大有不胜岁月的重负,行将倒塌之虞!

xx大宗祠曾在上世纪20~40年月间用作办学,培育村中子弟,校名唤作“崇德学校〞,而当年上学最年幼的学子,现如今已是两鬓花白的八旬老翁了。曾记得XX年8月,旅居加拿大的我族宗亲古大彦先生〔版画家古元之子〕回到家乡,第一件大事就是上大宗祠向始祖进香。步入祖祠,醒目的“崇德堂〞牌匾三个大字映入眼帘,他眼眶都濡湿了,好像怅然若有所思。后来古大彦先生告知我们:“父亲古元曾告诫他,家乡的‘崇德学校’就是他当年的启蒙学校。〞虽事隔数十年,古大彦先生始终将这番说话牢记于心。今日有幸目睹父亲的启蒙摇篮,更是思绪万千,对“崇德〞二字有进一步的.理解。如今和那些硕果仅存经已是凤毛麟角的当年学子闲谈家常,说起崇德学校的旧事,他们都会像一个老顽童一样兴致勃勃地告知你:当年的后门山古树参天,有两人合抱不过的大松树,林中茂密,四时水果一应俱全,生态盎然。更是雀鸟繁衍的理想场所。他们一下课,就抓紧时间去掏鸟蛋、捉雀仔、采野果,然后又结伴偷偷去大碑沟冲凉,捉鱼摸虾,后来又不知怎样被老师、父母知道,又如何惩罚他们,忆述起来事情恍如发生在昨日,但一讲起现今的大祠堂,却残缺不堪,修缮乏力,一个个都黯然伤神,嗟叹不已!他们更担忧的是,随着他们逐一的物故凋零,大宗祠亦跟着灰飞烟灭,不复存在!繁衍六百多年的xxxx,到底何处是根,何处是家?漂泊海外的游子,午夜梦回,魂归故里时,他们又情系何处?

去年大寒,我们几叔侄萌生奇思妙想,回家乡古劳寻根问祖。早上七时驾车上路,约两个钟头的车程,回到魂牵梦萦,阔别已六百多年的古劳围。踏进故土,思潮起伏,内心的疑问却越来越多———家乡如今还有些什么亲人?他们如今的生活环境又如何?他们讲何种方言?广府话抑或客家话?还能认我们作兄弟吗?真是思绪万千,不敢想象。后来我们确定:先找xx大宗祠、再找大宗祠属下的理事会,取出我们一起裹带去的《xxxx族谱》,说明我们的始祖叫做瑜保公,6XX年前从鹤山古劳迁居到香山,对方新、旧理事长古伟明、古裕章二先生一一耐烦听我们细说缘由,认为切合情理,遂相互称作兄弟。继而在祖祠,向我们的先祖都禄公上香,并于大宗祠门前摄照留念,并商定明年农历九月,回祖家古劳参与三年一度祭祖活动。已近响午,古劳方面的宗亲在西江河边,设宴款待我们一行。大家举杯畅饮,互询近况,共叙祖德,此情此景,令人难以忘记。酒酣之际,我凝视着滔滔东去的西江水,思绪漂得很远,一千多年前,我们的先祖都禄公,亦是经此水系,带上祖先灵牌,由南雄举家漂流至此,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传承千年。通过这些故事,我们深深体会到:祠堂、祖墓、族谱在一个家族中,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它能找回你无价的历史,亦是我中华民族其中一部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尊祖敬宗,是做人之本,为人子孙,理应时刻紧记。现眼见我们的xxxx大宗祠日渐颓败,我辈又岂能坐视不顾?大家有否想过,百年之后,我们预备留下一些什么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一座大宗祠,一本完好的族谱,使我xx万代流传,不是很美妙的事情吗?兄弟们,历史的重担已经昭然落在我们的肩上,假如我们不行动起来,谁又能够给我们完成此一历史任务呢?今有古族裔孙:古根和、古耀源、古庆伟、古志强、古国祥严肃向外界发出建议,举阖族之力,重修xx大宗祠、继修《xxxx族谱》,功成之日,上慰祖先,下抚耆老,免却xx古族百年之忧,诚虔哉,快哉!

去年清明节,在大祠堂的祭祖晚宴上,宗亲古根和、古耀源二先生就抢先提出重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