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国运兴衰系于教育》_第1页
岳麓《国运兴衰系于教育》_第2页
岳麓《国运兴衰系于教育》_第3页
岳麓《国运兴衰系于教育》_第4页
岳麓《国运兴衰系于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标要求:

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8课国运兴衰,系于教育(1)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2)提高人民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3)识字是公民最基本的人权.2.措施:3.结果:摘掉了世界头号“文盲大国”的帽子。1.含义:(1)是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关键和发展高等教育的基础工程.(2)基础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未来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形象和国际地位的提高。3.措施:①1986年通过…②提出…加紧…4.结果:到2001年实现了……1、1952~1958年:(1)措施(2)结果2、1958~1960年:(1)措施(2)结果3、1960~1963年:(1)措施(2)结果4、文革时期:(1)措施(2)结果5、文革结束后:(1)措施(2)结果5.存在问题:1.52~58年3.60~63年:(1)措施:基本参照……,对……改造、调整。(2)结果①为国家建设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

②出现了……等问题.2.58~60年(1)措施:实施“教育大革命”,即以……核心。①利:学校数目、学生人数大增;②导致高校质量良莠不分,教育质量下降;③违反教育规律的改革造成混乱。(1)措施①大学停止招生,教师被批斗、迫害.②“四人帮”鼓吹“读书无用”论。(2)结果①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②导致……滑坡。①对……拨乱反正;②恢复高考制度;③加快改革步伐,扩大办学自主权;④逐步放宽高等教育政策。①高等教育迅速发展;②少数民族教育得到长足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了各类人才。3.各抒己见:你认为现行的义务教育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吗?你有什么建议?阅读“义务教育”深入课本落实双基补充:存在的问题

法规贯彻不力,法规体系不完备;义务资金短缺;地区发展不平衡;学生(女生)辍学率较高;师资队伍不稳定。1、“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地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哪部法律的规定:

A、《宪法》B、《义务教育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D、《教师法》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其体现在①第一次提出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和创造能力理论②实行了九年制义务教育③完善了教育立法④形成初等、中等、高等三级教育体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对目前中学生学习和生活影响最大的高新科技是

A.投影技术的发展B.电脑多媒体技术

C.电灯的使用D.电话的普及4、“文化大革命”时期,对中国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A、“教育大革命”B、大学停止招生

C、“读书无用”论D、大批专家、教授被批斗5.“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是()

A.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B.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就越多发展需要超前性6、建国初期“扫盲”教育的中心是()

A、识字B、算数C、生产知识D、生活知识7、对整个民族素质影响最大的是()

A、学期教育B、基础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教育8、新中国成立以来,对教育破坏最为严重的是

A、1957年的反右运动B、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

C、1959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D、十年“文革”运动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研是靠教育输送人才的,一定要把教育办好。

——邓小平的《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

材料二:我知道科学、教育是难搞的,但是我自告奋勇来抓。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

——邓小平的《教育战线的拨乱反正问题》

材料三: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回答,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2)依据材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3)简要概括上述三则材料的相同观点。(4)从20世纪末以来,国家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做法主要有哪些?答:①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②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答: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答:把发展教育看成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答:①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②鼓励社会办学。③推动农村义务教育,促进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实施素质教育。⑤加快课程教材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1)据材料一、二回答,邓小平是如何看待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的?(2)依据材料三,归纳、江泽民报告的主要观点。(3)简要概括上述三则材料的相同观点。(4)从20世纪末以来,国家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具体做法主要有哪些?2.近代以来,留学生的派出与回归,与落后国家和地区救亡图强、变革发展的近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

材料一日本,小国耳,何兴之暴也?伊藤、山县、木夏木、陆奥诸人皆20年前出洋之学生也。愤其国为西方所胁,率其徒百余人,分谐德、法、英诸国,或学政治、工商,或学水、陆兵法,学成而归,用为将相。政事一变,雄视东方。——1898年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1916年各省派遣留学欧美生定额表:广东、福建、浙江、北京、湖北等等地区占79%,河南、河北、山西、四川等地区占21%。

材料三从1909年至1929年,清华留美生生源情况为:江苏274人,高居榜首,占21年派遣留学生总人数的21.59%。以下依次为广东185人,浙江157人,福建92人,河北81人。而甘肃、新疆、辽宁、吉林等省份,则寥寥无几。——《清华大学史料选编》

材料四胡适,这样热心倡导西化的人,在1914年的《留美学生年报》中居然发表了一篇《非留学篇》,发出这样的惊人之语:“留学生,吾国之大耻也!留学者,过渡之舟楫而非敲门之砖也;留学者,费时伤财事倍功半也;留学者,救急之计而非远久之图也。”

材料五文革结束以后,邓小平提出:“中国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要扩大派遣留学人员”,“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要研究一下,花多少钱都值得”。

材料六

1978年底,中国政府派出了首批赴美的50名留学生,赶在中美建交之前前往美国。从此,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留学大潮。一些媒体称:“越来越多留学人员的回国,将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动力。”(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学生出洋留学的主要目的和效果。(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试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3)结合背景,概括指出胡适和邓小平对留学问题产生不同认识的原因。(4)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留学大潮”的基本原因有哪些?有何意义?②意义:促进中外友谊和交流;推动中国现代进程。参考答案:(1)答:①主要目的:全面学习西方,挽救民族危机。②效果:推动明治维新,迅速成为亚洲强国。(2)答:①现象:沿江沿海省份留学欧美生较多,内陆省份留学欧美生较少。②成因:鸦片战争后,这些地区最早接触西方;经济比较发达;文化、教育水平较高。(3)答:①胡适立论基于中国由文明古国沦为半殖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现实。②邓小平立论出于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需要。(4)答:①基本原因: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改革开放政策;邓小平的推动。阅读“高等教育的发展”深入课本落实双基2.思考讨论:阅读《1957-1997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①1957-1960年高校数量显著增多,原因是什么?②1960-1977年高校数量大幅度减少,原因又是什么?③1977-1997年高校数量又大幅度增加,原因何在?④对我国高等教育所经历的曲折发展,你有何感想?年份1957196019771997学校229所1289所328所2170所④重视教育,还要按教育规律办事。答案:①“教育大革命”、“大跃进”造成.②“文化大革命”的影响;③“文革”后,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推进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阅读与思考(参考答案):(1)科技、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社会经济的需求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有社会经济发展才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各种物质条件,科学技术只有同经济密切结合,其价值和作用才能充分显示出来。教育也离不开经济建设,经济投入的多少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改革要适应经济的发展,适时作出调整。(2)教育必须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教育内容的更新、教育手段的改进依赖于科技进步,科技要发展,必须培养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