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8c48c4c3035051f399f04a4882b23a5/b8c48c4c3035051f399f04a4882b23a51.gif)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8c48c4c3035051f399f04a4882b23a5/b8c48c4c3035051f399f04a4882b23a52.gif)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8c48c4c3035051f399f04a4882b23a5/b8c48c4c3035051f399f04a4882b23a53.gif)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8c48c4c3035051f399f04a4882b23a5/b8c48c4c3035051f399f04a4882b23a54.gif)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8c48c4c3035051f399f04a4882b23a5/b8c48c4c3035051f399f04a4882b23a5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解决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下面有准备精心为你准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就让我带你一一讲解吧!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1
要谈这一学期的课程体会我觉得挺难的,因为对选修课向来不重视的我根本不可能把每一节课的内容都记住。基本上是学一点忘一点,顶多是在课堂上听一点,参与下课堂活动,大多数学生都是这样吧!为了补充心理的知识和完成这项作业我去图书馆看了些书籍,看似有点不相关但是加上我自己的理解又有些关联。
以前认为心理健康就是自己的健康,具体的说就是像公式似的,热爱生活、保持乐观的情绪、派出自己的不良情绪对对别人讲出自己的情绪等等,都是属于自己的心理。但是现在对心理健康有了新的认识。一个人的所有社会活动全在于他的心理情况,病态的心理可能导致犯罪和死亡。
我借了两本书一本叫《古墓迷途》另一本叫《心理罪画像》。两本都是小说因为我好像只能看进小说去把自己投入其中。《古墓迷途》顾名思义就是讲的盗墓的事情,写的画面不算可怕因为我记得看过《盗墓笔记》那上面的画面描写比这本要强很多。这本书也很短我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读完了。上边描写了骇人的画面,同伴之间的信任帮助,攻克难关的喜悦,迷雾拨清后的光明,很精彩让人回味无穷。但是如果我们找一下它的本质或者说根源呢?是什么?还是人性的贪婪和对利益的渴望。终究还是为了两个字:利益。本身这两本书是小说,小说就有一定的虚幻性。那请允许我以一种较极端的眼光去看待它去分析一些问题。人们都说父母是无私的,我的父母从结婚到生下我把我养育这么大。难道就没有利益的存在吗?不。我就此问过我的妈妈,她曾经就坦言,我养你为了等我老了你能养我。在某一方面讲。就是一种利益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她在"养'着我。有人说,父母在危难的时候不总是护着我们不让我们收到伤害,在汶川大地震中有多少父母因保护自己的孩子而死去。我觉得他们不是在保护你而是在保护他们的基因和DNA能够得到繁殖,不被自然破坏掉。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是因为我看过一本书(不好意思,忘了书叫什么名字),上面就写了人与性的关系,人,生来一切活动都是为了自己优秀的基因能更好更有力的传承下去。是个社会学家。而当你娶妻准备和她共度一生的时候,难道就没有利益的存在。当你老了她的存在就是照顾你、陪伴你。这只是用极端的利益存在眼光去看待社会。然而在这种极端以里不就是正常人所能接受的吗?我并不否认人与人之间的爱,只是从我认识到的人性去分析的问题。人与人之间的爱必须存在,我们在处理情感的时候不能只考虑利益,要以爱为基础。现在社会问题频发例如:车与车发生剐蹭,一司机下车打另一个司机。老人摔倒讹诈路人等等。都是只考虑到了个人利益暴露出了本性,忽略了爱。这是社会的病态化,是导致全社会的人发生心理问题的导火索,有人得管。在小说中最以自身利益为出发点的人往往死的越惨。
在(说说)另一个《心理罪画像》,这个比较贴近现代生活了,也比较突出心理,病态的心理。写的是一系列的杀人案,模仿国内外残忍的杀人手法。共有15个人被直接或间接杀死,这个罪犯原本是个优秀的心理画像师同时又是一个心理治疗师,这个人却因为嫉妒而开始杀人,证明自己比主角的心理罪画像优秀,最终伏法。有知识的人杀起人来比屠夫干净利落,比战争更可怕。一个心理医生却治不了自己的心理疾病。这让我想起了最后一节心理课上,老师教给我们分析自己内心的冰山分析图。露出水面的是个人行为,藏在内心水下的是应对方式、感受、观点、期待、渴望和自我。如果我们在心理不平衡时能深刻的分析一下自己,是不是能有一种更好的处理(方法)呢?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心得体会篇2
曾经也很迷茫地看待心理健康问题。有时候甚至会想只要我自己活得开心快乐就好,别人怎么样那是人家的事。可是,现在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面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由于心理不健康而发生的各种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件,让我们充分认识到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将迫在眉睫。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我才发现自己是多么的肤浅,才发现自己快乐是不够的,当别人因为我而快乐的时候,那会是一种从心底升起的欣慰和满足。而这几天的心理培训,更是让我受益匪浅。
讲座开始时,气氛相当轻松的,老师给我们看了几幅和心理学有关的图片,这些图片中的东西很简单,就一个黑点,可当老师把背景换为黑色,黑点变成了白点时,那就是一个亮点。为什么我们不换个角度看一下呢?所以老师得出结论:心理学,就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待问题。随后老师又列举了几十起大学生以上的自杀案件。通过这些事件,更进一步体现了心理学的重要性,不论是成绩优异的,还是不怎么样的学生心理或多或少都有些心理障碍。如得不到及时疏导,便会更加严重,这时就会产生些极端的想法,做些很极端的事,令我们警示。心理学究竟为何如此重要呢?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价值,既能了解自己,又接受自己,有自知之明,即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都能作出恰当的、客观的评价;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的、非份的期望与要求;对自己的生活目标和理想也能定得切合实际,因而对自己总是满意的;同时,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也能安然处之。一个心理不健康的人则缺乏自知之明,并且总是对自己不满意;由于所定目标和理想不切实际,主观和客观的距离相差太远而总是自责、自怨、自卑;由于总是要求自己十全十美,而自己却又总是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于是就总是同自己过不去;结果是使自己的心理状态永远无法平衡,也无法摆脱自己感到将已面临的心理危机。
心理健康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即人对内部环境具有安定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上的任何形式去适应,也就是说,遇到任何障碍和因难,心理都不会失调,能以适当的行为予以克服,这种安定、适应的状态就是心理健康的状态。衡量心理是否绝对健康是非常困难的。健康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分界线。一般判断心理是否正常,具有一下三项原则:其一,心理与环境的统一性。正常的心理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客观环境具有一致性。其二,心理与行为的统一性。这是指个体的心理与其行为是一个完整、统一和协调一致的过程。其三、人格的稳定性。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个性心理特征的具体体现。而心理障碍是指心理疾病或轻微的心理失调。它出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大多数是因心身疲乏、紧张不安、心理矛盾冲突、遇到突如其来的问题或面临难以协调的矛盾等出现,时间短、程度较轻微,随情境的改变而消失或减缓;个别则时间长、程度较重,最后不得不休学甚至退学。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表现在心理活动方面如感觉过敏或减退、体感异常、错觉、幻觉、遗忘、疑病妄想、语词新作、意识模糊、紊乱的心理特点和难以相处等等。行为方面和焦虑、冷漠、固执、攻击、心情沉重。心灰意冷,甚至痛不欲生等。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包括个人的精神面貌、气质、性格和情绪等心理要素,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水平不
断提高的过程。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学生各种素质的形成,要以心理素质为中介,创造意识、自主人格、竞争能力、适应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要以心理素质为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
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一方面是与他们自身所处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同时也与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分不开。大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二、三岁,正处在青年中期,青年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课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自尊与自卑的冲突、求知与辨别能力差的冲突、竟争与求稳的冲突等等。这些冲突和矛盾若得不到有效疏导、合理解决,久而久之会形成心理障碍,特别是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在学习、生活、交友、恋爱、择业等方面小小的挫折足以使他们中的一些人难以承受,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离校出走、自杀等。从环境因素看,竟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速,使人产生了时间的紧迫感和压力感;个人对生活目标的选择机会增多,难以兼顾的矛盾加剧了内心的冲突,产生了无所适从的焦虑感。凡此种种,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区生态农业与环保意识的提升
- Unit12 Weather(Period 2)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沪教牛津版(深圳用)英语四年级上册
- 七年级下册文言文重点实词
- 兰州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2017入学考试复习资料语文单选
- 班级APP在家校互动中的应用
- 电动汽车智能安全驾驶技术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 环保技术创新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 社会关爱网络在老年人心理健康中的重要性
- 班级德育工作成效评估与未来规划
- 春节假期安全工作汇报
- 杭州湾跨海大桥项目案例ppt课件
- (完整版)光荣榜25张模板
- 工业催化剂作用原理—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优秀教材推荐意见(真实的专家意见)
- 新教科版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第2单元《船的研究》全部PPT课件(共7节)
- QTD01钢质焊接气瓶检验工艺指导书
- 辛弃疾生平简介(课堂PPT)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册英语单词默写直接打印
- 《炉中煤》课件.ppt
- 公共卫生服务考核评分标准(新)
- 《乒乓球》体育课教案(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