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解析】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_第1页
【知识解析】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_第2页
【知识解析】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_第3页
【知识解析】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_第4页
【知识解析】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位于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通称江东门纪念馆,选址于南京大屠杀江东门集体屠杀遗址及遇难者丛葬地,是中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也是国际公认的二战期间三大惨案纪念馆之一。

截至2015年,纪念馆占地面积120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1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近18000平方米,馆藏文物史料20万余件。自1985年8月15日建成开放至2015年8月15日参观总人数6072.79万人次,在全世界博物场馆中仅次于故宫博物院。2014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首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仪式。2015年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与国家公祭日宣传海报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南京沦陷

1937年11月12日,国民党军撤出上海,国民政府即于11月20日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将政府机关、学校、工厂陆续迁往内地,以重庆为“陪都”。同时,蒋介石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官,命其作“短期固守”或相机撤走。

原有100多万城乡居民的南京,至1937年12月初只余约46至56万人。12月8日,日军占领南京外围阵地,10日对城垣阵地展开猛攻。12日,南京卫戍司令部下令弃城突围撤退。13日,日军攻入南京。

1937年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下达《大陆军第八号令》,其中明确要求进攻南京1937年12月17日下午,日军举行南京入城仪式。最前者为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

1937年12月14日,日军战车通过中华门。城墙上是孙元良88师官兵书写的标语“誓复国仇”1937年12月13日,日军突破中华西门攻入南京,这是第6师团在秦淮河上搭建的木桥1937年12月13日下午,日军占领总统府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从1937年12月13日起,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抢劫、放火等血腥暴行,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遇难人数超过30万。这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的最有代表性的暴行之一。

松井石根(1878—1948)日本陆军大将,甲级战犯,南京大屠杀的主要责任人之一,1948年11月12日被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处绞刑,12月23日零时在东京巢鸭监狱伏法事件概况谷寿夫(1882—1947)

日本陆军中将,乙级战犯,南京大屠杀主犯之一。1947年2月6日在南京军事法庭公审,3月10日法庭宣判处死刑,4月26日在南京雨花台被依法枪决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轰炸日军早在攻入南京之前就开始对南京周边地区的狂轰滥炸。1937年9月19日,日军第三舰队司令官长谷川清下令对南京等实行“无差别级”轰炸。一部分历史学家认为,这是更广义的南京大屠杀的起始日期。同年11月,日本陆军航空本部通过了《航空部队使用法》,其中第103条规定:“战略攻击的实施,属于破坏要地内包括政治、经济、产业等中枢机关,并且重要的是直接空袭市民,给国民造成极大恐怖,挫败其意志。”

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第一次明文规定可以在战争中直接以平民和居民街道为目标实施空袭,突破了战争伦理的底线。南京市区被日机“无差别级”轰炸后的惨景日军飞机轰炸南京航拍图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日军进城兵力约50000人,执行军纪维持的宪兵却仅有17人的日军除了个别地或零散地对南京居民随时随地任意杀戮之外,还对中国人,特别是解除了武装的军警人员进行若干次大规模的“集体屠杀”。大规模屠杀方法有机枪射杀、集体活埋等,手段极其残忍。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大规模集体屠杀日军在集体刺杀、

活埋中国士兵俘虏与平民12月18日(日军占领的第6天)夜,下关草鞋峡。日军将从南京城内逃出的中国难民男女老幼共57418人,除少数已被饿死或打死,全部用铅丝捆扎,驱集到下关草鞋峡,用机枪密集扫射,并对倒卧血泊中尚能呻吟挣扎者以乱刀砍戮。事后将所有尸骸浇以煤油焚化,以毁尸灭迹。此次屠杀仅有伍长德一人被焚未死,得以逃生。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

1937年12月的《东京日日新闻》刊登了一幅两名手执军刀的日本军官照片,标题是“百人斩之超纪录”。照片左侧有“百人斩竞争之两将校”的图片解说,报道了这两名日本军官如何在中国南京紫金山麓进行一场杀人竞赛。

日本投降后,这两个战犯终以在作战期间,共同连续屠杀俘虏及非战中人员“实为人类蟊贼,文明公敌”的罪名在南京执行枪决。杀人竞赛两名竞赛杀人的日本军官:向井敏明(左),杀106人;野田毅(右),杀105人日军屠杀暴行记录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抢劫和纵火给南京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南京国际救济委员会的报告称:“南京31%的建筑被烧毁;店铺被毁比例更高;日军损毁及抢劫造成高达1亿法币的直接损失;南京周边公路沿线的农村地区被洗劫几尽,并陷入缺少种子、牲畜、劳力和工具的困境中,播种的粮食作物仅为平常年份的10%。日军第六师团师团长谷寿夫(左)因在侵华战争中有特殊表现,于1938年1月回国“述职”时受到嘉奖抢劫纵火日军劫掠的物品一位中国老人正在哀悼她

死在日军手中的亲人1937年12月28日,被日军

蹂躏的六朝古都南京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据查,日本侵略者占领南京以后,派出特工人员330人、士兵367人、苦工830人,从1938年3月起,花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搬走图书文献十几卡车,共抢去图书文献88万册,超过当时日本最大的图书馆东京上野帝国图书馆85万册的藏书量。日军在南京市内用卡车、马车、自行车、独轮车甚至儿童车等装载抢劫的财物文化掠夺金陵大学中国文化学院被日军劫掠后的情形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

1930年代英国《曼彻斯特导报》驻华记者田伯烈1938年初撰写了《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第一次向世人完整公布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真相,痛斥日军制造了“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暴记录”。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记者蒂·德丁发自南京的首篇报道《屠戮意味着占领南京—俘虏全部被杀》,指责日军“大规模的抢劫,对妇女施暴,杀戮平民,把中国老百姓从家中赶出来,大批处死战俘与强迫征集壮丁,把南京变成恐怖城市”公开揭露了日军的暴行。日本《朝日新闻》刊载的报道,日军攻陷南京后在长江边大批屠杀中国俘虏文字资料《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

图书封面及部分内容最早报道南京大屠杀的《纽约时报》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1946年5月3日至1948年11月12日,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日本东京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首要甲级战犯的国际大审判。中国委派法学家梅汝璈为法官。由11国检察官组成的委员会于1946年4月29日向法庭提出起诉书。

审判论定:日军入侵并占领南京是事先预谋的;在日军占领后六个星期内,南京及其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20多万人。(这个数字还没有将被日军烧弃了的尸体,投入到长江,或以其他方法处分的人们计算在内);日军在占领南京期间对南京进行了强奸、抢劫、毁房屋等战争行为。

1946年,中国军事法庭庭长石美瑜等人检验雨花台荒草中的被害人尸骨战后审判1946年,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全景及受审的25名日军甲级战犯1947年4月26日,南京大屠杀案的主犯谷寿夫被押赴雨花台刑场,执行死刑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2014年12月1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备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

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的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的卫国战争纪念馆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活动。)纪念活动南京大屠杀主题图集2014年2月,南京市下发通知明确“南京大屠杀史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申遗工作由市申遗工作办公室总负责,由市档案局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牵头。同时,南京市档案馆首次向媒体公开了一批珍贵档案,这批档案形成于1937年至1947年,共183卷,详细记载了侵华日军在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的罪恶事实和日军侵占南京期间犯下的大量罪行。2015年10月4号到6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在阿布扎比召开会议,审议南京大屠杀申遗,10月9日,《南京大屠杀史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世界记忆名录《南京大屠杀档案》纪念碑申报世遗《南京大屠杀史档案》包括:身处国际安全区的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