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卡病毒病的培训课件_第1页
寨卡病毒病的培训课件_第2页
寨卡病毒病的培训课件_第3页
寨卡病毒病的培训课件_第4页
寨卡病毒病的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寨卡病毒病的培训课件第一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寨卡病毒病Zika病毒最早于1947年从乌干达的寨卡丛林中的猕猴中分离。1952年确认人类感染;1954年首例病例报告,并分离到病毒。4年后东南亚散发。2007年第一次在雅浦岛爆发流行。截至2016年1月,在非洲、亚洲、美洲和一些太平洋岛屿至少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的证据。以巴西疫情最为严重。第二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Currentepidemic截止到2016年1月,本土居民感染Zika病毒的美洲国家包括巴巴多斯、玻利维亚、巴西、佛得角、哥伦比亚、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萨尔瓦多、法属圭亚那、瓜德罗普岛、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底、洪都拉斯、马提尼克、墨西哥、巴拿马、巴拉圭、圣马丁、摩萨亚、苏里南和委内瑞拉.第三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寨卡病毒病由寨卡病毒引起的一种自限性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埃及伊蚊叮咬传播。临床特征主要为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极少出现死亡。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后可能导致胎儿小头畸形甚至死亡。第四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病原学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单股正链RNA病毒,直径40-70nm;10794个核苷酸,编码3419个氨基酸。基因型:非洲型、亚洲型,本次美洲流行的为亚洲型。常用消毒方法可灭活。第五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流行病学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寨卡病毒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可能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最主要的途径:伊蚊叮咬。传播媒介主要为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黄头伊蚊也可传播该病毒。母婴传播,包括宫内感染和分娩时感染。罕见血源传播和性传播。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曾感染过寨卡病毒的人可能对再次感染具有免疫力。第六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埃及伊纹白纹伊纹胸部背侧有一对弯曲的白线,中间有两条纵形白线胸部背面有一条白线脚上都有黑白相间的条纹称为花斑蚊第七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流行病学非洲、美洲、亚洲可能有45个国家有寨卡病毒传播。我国有与传播寨卡病毒有关的伊蚊种类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其中埃及伊蚊主要分布于海南省、广东省雷州半岛以及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则广泛分布于我国河北、山西、陕西以南广大区域。第八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MarkR.Duffy,D.V.M.,M.P.H.,Tai-HoChen,M.D.,第九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临床表现潜伏期:现有资料显示为3-12天。仅20%出现症状,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发热(多为中低热)、皮疹(多为斑丘疹)。可伴有非化脓性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主要是手、足等小关节)、全身乏力以及头痛。少数病例可有腹痛、恶心、腹泻、粘膜溃疡、皮肤瘙痒等。持续2-7天缓解,预后良好,死亡病例罕见。第十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1954年首次病例报告1.男性,24岁;发病第2天。主诉发热、头痛、眼眶痛,关节痛,食欲好。就诊时体温38℃,有黄疸,血中可见微丝蚴,但未见疟原虫;血红蛋白10g/dl;凝血时间正常,尿蛋白+;第5天,尿蛋白3+;第4、5天尿中可见有尿色素。6周后康复。2.女性,10岁;主诉头痛、发热,发病第5天就诊体温382C,黄疸。血中发现大量疟原虫,血色素9g/dl;凝血时间正常。尿中无蛋白。6周后康复。第十一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第十二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MarkR.Duffy,D.V.M.,M.P.H.,Tai-HoChen,M.D.,第十三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MarkR.Duffy,D.V.M.,M.P.H.,Tai-HoChen,M.D.,第十四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临床表现小儿感染病例还可出现神经系统、眼部和听力等改变。孕妇感染寨卡病毒可能导致新生儿小头畸形甚至死亡。有与寨卡病毒感染相关的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例的报道,但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不清楚。第十五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

巴西卫生部2016年1月12日通报,

可能与寨卡病毒感染有关的小头畸形病例356例。

第十六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小头畸形巴西35例小头畸形的新生儿的头颅CT及头颅超声提示存在弥漫的脑组织钙化,主要发生在侧脑室旁,薄壁组织旁和丘脑区域、基底节区域。皮质和皮质下萎缩造成的脑室萎缩也很常见。小部分婴儿出现关节挛缩,提示周围和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第十七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实验室检查一般检查。血常规:部分病例可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病原学检查。核酸检测:RT-PCR等核酸扩增方法,检测寨卡病毒RNA。阳性窗约3-7天。病毒抗原检测:免疫组化法检测寨卡病毒抗原。病毒分离培养:将标本接种于蚊源细胞(C6/36)或哺乳动物细胞(Vero)等方法进行分离培养第十八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查。寨卡病毒IgM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免疫荧光法等进行检测。寨卡病毒中和抗体检测:采用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检测血液中和抗体。应尽量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开展检测。寨卡病毒抗体与登革病毒、黄热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等有较强的交叉反应,易于产生假阳性,在诊断时应注意鉴别。第十九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诊断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发病前12天内在寨卡病毒感染病例报告或流行地区旅行或居住。临床表现:难以用其他原因解释的发热、皮疹、关节痛或结膜炎等。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且寨卡病毒IgM抗体检测阳性。第二十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诊断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以下之一者:寨卡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出寨卡病毒。恢复期血清寨卡病毒中和抗体滴度较急性期呈4倍以上升高或阴性转为阳性,同时排除登革热病毒、黄热病病毒感染。第二十一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鉴别诊断主要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进行鉴别诊断。其他:与西尼罗热、黄热病、微小病毒、风疹、麻疹、肠道病毒、立克次体病等相鉴别。第二十二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鉴别诊断(登革热)1779年首次报道该病。命名为关节热和骨折热,1869年由英国伦敦皇家内科学会命名为登革热。1943年发现登革病毒。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分Ⅰ~Ⅳ型。主要通过白纹伊蚊或埃及伊蚊叮咬后传播。约有一半世界人口面临登革热的危险。全球每年可能有5000万至1亿登革热感染病例。在非洲、美洲、东地中海、东南亚和西太平洋100多个国家呈地方性流行。2013年云南地区暴发流行。2014年广东地区爆发流行。第二十三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鉴别诊断(登革热)潜伏期:5~8d。发热:100%,起病急,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一般持续5~7d,然后骤降至正常,热型多不规则,部分病例于第3~5d体温降至正常,1日后又再升高,称为双峰热或鞍型热。儿童病例起病较缓、热度也较低。全身毒血症状:头痛、腰痛,尤其骨、关节疼痛剧烈,似骨折样或碎骨样,严重者影响活动,但外观无红肿。消化道症状可有食欲下降,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脉搏早期加快,后期变缓。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衰竭状态。

第二十四页,共二十六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六鉴别诊断(登革热)皮疹:病程3~6日出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也有猩红热样皮疹,重者为出血性皮疹。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