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解析】唐代名相主题图集_第1页
【知识解析】唐代名相主题图集_第2页
【知识解析】唐代名相主题图集_第3页
【知识解析】唐代名相主题图集_第4页
【知识解析】唐代名相主题图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中国古代的官僚政治体制中,宰相制度长期居于核心地位。任命宰相上对君主负责,下揽一切日常政务,这是中国封建君主的一大发明。唐朝是历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不仅文化繁荣,涌现出了不少大家诗人,同时也开创了不少盛世景象,“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少不了唐朝名将名相的参与,下面我们将向大家介绍唐朝十大名相,他们个个能力非凡,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备注:唐代以三省首长“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新唐书》卷46《百官志》)唐朝三省位置图唐代名相主题图集唐代名相主题图集杜如晦杜如晦,字克明,京兆郡杜陵县(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年名相,襄州刺史杜吒(zhà)之子。

晋阳起兵后,成为秦王李世民幕府谋臣,授兵曹参军。迁陕州长史,从平薛仁杲(gǎo)、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迁秦王府从事中郎,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立后,位列十八学士之首。唐太宗即位后,拜太子左庶子,册封蔡国公,历任兵部尚书、检校侍中、吏部尚书,迁右仆射,配合房玄龄同心辅政,负责选拔人才、制定法度等,并称“房谋杜断”。

贞观四年(630年5月6日),病逝,时年四十六岁,追赠司空、莱国公,谥号为成。贞观十七年(643年),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三位。

(备注:唐太宗曾对杜如晦有评——识量清举,神彩凝映,德宣内外,声溢庙堂。材推栋梁,谋猷经远,绸缪帷帐,经纶霸图;学综经籍,德范光茂,隐犯同致,忠谠日闻。)杜如晦(585-630)清殿藏本唐代名相主题图集魏征

魏征,字玄成,下曲阳县人,唐朝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魏征因直言进谏,辅佐唐太宗共同创建“贞观之治”的大业,被后人称为“一代名相”。

魏征早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但不得重用。武德元年(618年),归降唐朝,并说服李密旧部李勣献地归唐。后授太子洗马,辅佐太子李建成,献策平定刘黑闼和山东地区。

玄武门之变后,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初授谏议大夫、检校尚书左丞,安抚河北。贞观三年(629年),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贞观七年(633年),改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封郑国公。他多次直言进谏,推行王道。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李世民的行动及施政给以极有益的影响,辅佐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

贞观十七年(643年),魏征去世,享年六十四岁。获赠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魏征曾参与修撰《群书治要》及《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今存《魏郑公文集》与《魏郑公诗集》。魏征(580-643)清殿藏本唐代名相主题图集房玄龄房玄龄,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隋朝泾阳令房彦谦之子。

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唐太宗即位后,拜中书令,封邢国公,负责综理朝政,兼修国史、编纂《晋书》。

执政期间,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成为良相典范。迁尚书左仆射、司空,封梁国公,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赠太尉,谥号文昭,配享太宗庙廷,陪葬昭陵。

(备注:吃醋小故事据说源自贞观年间房玄龄夫人。唐太宗要赐美女给房玄龄,他再三推辞而不接受。长孙皇后召见房玄龄夫人,晓之以情,但他夫人并不买账。太宗皇帝指着一杯毒酒让她喝下去,谁知道她一饮而尽,事后才知道是一杯醋,“吃醋”就是这么来的。)房玄龄(579—648)清殿藏本唐代名相主题图集马周马周,字宾王,清河茌平(今山东茌平县茌平镇)人。唐朝宰相。

贞观五年(631年),马周上书谏言有功,拜门下省值班侍奉,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谏议大夫。

马周接续郑国公魏征的风骨,屡次直言进谏,匡正朝政得失,为贞观年间的政治改良以及“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积极作用,后迁中书侍郎、中书令、太子右庶子、代理吏部尚书、银青光禄大夫等一系列重要职务,深得唐太宗爱重。

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逝世,终年四十八岁,追赠幽州都督,陪葬昭陵。唐高宗即位后,追赠尚书右仆射、高唐县开国公,配享高宗庙庭。

(备注:马周在贞观年间,针对当时存在的诸多重大问题进行利弊分析,并及时上书唐太宗,或者使已经出现的失误得到纠正,或者见微知著,提示了对将要发生的事情进行干预的原则和方法,从而为贞观年间的政治改良乃至“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延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周晓瑜)马周(601—648)唐代名相主题图集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字辅机,河南洛阳人,鲜卑族。唐朝初期政治家,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为北齐乐安王高劢(mài)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长孙无忌幼年丧父,由舅父高士廉抚养成人。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与唐太宗是布衣之交,进而结为姻亲。

晋阳起兵后,前往谒见投效,跟随唐太宗征战四方,成为心腹谋臣,封上党县公。

永徽年间,长孙无忌在《贞观律》基础上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冤杀吴王李恪(kè),反对“废王立武”。

显庆四年(659年),为许敬宗所诬,削爵流放黔州(今重庆市),自缢而死。

上元元年,追复官爵,陪葬昭陵。(备注:长孙无忌历仕三朝,做宰相三十多年,有文武之才,为唐初有名的政治家。他身为贵戚,权重而不专,对大唐皇室忠心耿耿,尽智尽力,为唐朝的典章制度的制定作出了贡献。)长孙无忌(?—659)唐代名相主题图集狄仁杰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并州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时期杰出政治家。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为酷吏来俊臣诬害,贬为彭泽县令。营州之乱时,得到起复。

神功元年(697年),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迁纳言。勇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复立庐陵王李显为太子,培植举荐忠于唐朝的大臣进入朝廷,成为大唐社稷光复的重要支柱。

久视元年(700年),拜中书令,卒于任上,追赠文昌右相,谥号文惠,累赠司空、太师、梁国公,配享唐中宗庙廷。

(备注:说起狄仁杰,他不仅是护国良相,而且是刑狱专家。从兴修水利到统兵征战,从为民请命到替主分忧,几乎无所无能。在百姓看来,他不但智慧过人、明察秋毫,而且秉公办案、直言敢谏。在大理司第一年就处理前任积案无数,他明察秋毫,循律准确,无一冤狱,被长安人比作戴胄,这是一个难得的殊荣。)狄仁杰(630—700)唐代名相主题图集张柬之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唐朝名相、诗人。涉猎经史,进士出身,授清源县丞。以贤良方正科入试,擢监察御史、中书舍人。论事得罪武则天,出任合州刺史、蜀州刺史、荆州长史。

后得到宰相狄仁杰举荐,迁洛州司马。狄仁杰再荐之,拜刑部侍郎。再得姚崇推荐,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成为宰相。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联合桓彦范、敬晖等人,乘着武则天生病,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复辟唐朝。拜吏部尚书,封汉阳郡公,累封汉阳王。

因除恶不尽,张柬之不久遭韦后和武三思的排挤,贬流放泷州(在今广东罗定),气愤致死,时年八十二。追赠司徒、中书令,谥号文贞,配享唐中宗庙庭。

(备注:张柬之年轻时涉猎经书史籍,补缺为太学生。国子祭酒令狐德棻fēn认为他是奇才,对他给予厚望。考中进士后,起初调任清源县丞。永昌元年,张柬之六十四岁时,朝廷以贤良科目召试千余人,张柬之名列第一。授官监察御史,后累迁为凤阁舍人。)张柬之(625—706)唐代名相主题图集姚崇姚崇,本名元崇,字元之。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唐朝名相、著名政治家,嶲(xī)州都督姚懿之子。

曾任武后、睿宗、玄宗三朝宰相常兼兵部尚书。提出《十事要说》,力主实行新政,推行社会改革。兴利除弊,整顿吏治,淘汰冗职,选官得才;抑制权贵,发展生产,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政治基础和经济基础。

执政三年,誉为“救时宰相”,与房玄龄、杜如晦、宋璟并称“唐朝四大贤相”,以开府仪同三司致仕。

开元九年(721年),去世,终年七十一,追赠太保、扬州大都督,谥号文贞。

(备注:《新唐书》对姚崇的政绩有如下总结:“崇尤长吏道,处决无淹思。三为宰相,常兼兵部,故屯戊斥候、士马储械,无不谙记。崇常先有司罢冗职,修制度,择百官各当其材,请无广释道,无数移吏。繇是天子责成于下,而权归于上矣。”)姚崇(651—721)《十事要说》包括:“为政先仁义”“不求边功”“中官不预公事”“国亲不任台省官”“行法治”“租庸赋税之外杜塞贡献”“寺庙宫殿止绝建造”“礼接大臣”等。这事被史家称为“十事要说”唐代名相主题图集宋璟宋璟,字广平,邢州南和(今河北邢台市南和县阎里乡宋台)人。唐朝名相,北魏吏部尚书宋弁七世孙。博学多才,擅长文学。考中进士,授上党县尉,迁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吏部侍郎,官至吏部尚书、刑部尚书。

开元十七年(729年),拜尚书右丞相、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进爵广平郡公。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卒于洛阳,享年七十五,追赠太尉,谥号文贞。

先后历仕武后、唐中宗、唐睿宗、唐殇帝、唐玄宗五朝,一生为振兴大唐励精图治,与姚崇同心协力,辅佐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与房玄龄、杜如晦、姚崇并称唐朝四大贤相。

(备注:宋璟同姚崇一样,是唐代历史上著名政治重臣。唐朝三百年间,素有“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之说。朝野赞誉宋璟为“有脚阳春”。意言宋璟如一缕春风,趟到哪里哪里似春风煦物,倍感温暖,不为自己争名谋利;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均体现了他爱民恤物的高尚品德。

玄宗和宋璟等重臣连续保持了稳定的关系,这不仅使得寒门士子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也使得整个社会表现出积极乐观,刚健进取的人文氛围。)宋璟(663—737)唐代名相主题图集张说张说(yuè),字道济,河南洛阳人,唐代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武则天晚年时,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唐中宗复位后,张说返回朝中,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颈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顾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张说(667-730)唐代名相主题图集张九龄张九龄,字子寿,号博物,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唐朝开元名相、政治家、文学家、诗人,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

张九龄聪明敏捷,善于属文。景龙初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唐玄宗即位,迁右补阙,得到宰相张说奖拔,拜中书舍人,迁中书侍郎、同平章事,迁中书令,开元盛世的最后名相。

他举止优雅,风度不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