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赤壁赋学案_第1页
后赤壁赋学案_第2页
后赤壁赋学案_第3页
后赤壁赋学案_第4页
后赤壁赋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后赤壁赋

苏轼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gāo)。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bǎn,斜坡,山坡)。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边走边唱)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可是)安所(在哪里)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大海无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

予乃摄衣(提起衣襟)而上,履(踩,踏)巉(chán

)岩(险峻山石),披蒙茸(分开乱草),踞虎豹(形似虎豹山石),登虬龙(枝柯弯曲形似虬龙树木),攀栖鹘(hǔ)之危巢,俯冯夷(水神)之幽(深)宫。盖二客不能从(跟随)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cháng)缟(gǎo)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语首助词,无实义)昔(昨天)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道士顾笑,予亦惊寤(wù,

醒)。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内容简析

第一段写初冬月夜之景与踏月之乐。“月白风清”、“如此良夜”短短几行文字,既隐伏游兴,又自然地引出了主客对话,融写景、叙事、抒情为一体。“归而谋诸妇”几句,不但给文章增添了生活气息,而且使整段铺垫文字更显异采。

第二段是全文重心,写苏子独自登山情景,句句似诗如画,经过夸大与渲染,使人如临其境。“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西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这些峭拔、奇异惊险情景,使苏轼产生了凄清之情、忧惧之心,不得不返回舟中。午夜时分,一只孤鹤“横江东来”,“戛然长鸣”擦舟西去,使孤寂作者再添悲悯。奇景抒怀,使文势跌宕起伏,并为下文写梦埋下了伏笔。

第三段写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化作孤鹤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神秘幻觉中,反应出作者在出世和入世问题上矛盾心情。政治上频频失意苏轼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事与愿违。结尾“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有双关含义,表面上是梦中道士倏然不见,深层内涵却是自己对前途、理想、追求、理想感到渺茫。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比较

1.前赋主要是谈玄说理,后赋却是以

为主;

2.前赋描写是初秋江上夜景,后赋则主要写江岸上活动,时间也移

3.两篇文章均以“赋”这种文体写记游散文,一样赤壁景色,境界却不相同,然而又都具诗情画意。前赋是“

”“

”,后赋则是“

”。不一样季节山水特征,在苏轼笔下都得到了生动、逼真反应,给人以壮阔而自然美享受。(用文中原句填空)

积累下面含有“鹤”成语,体会“鹤”含义。结合“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意义,就苏轼在《后赤壁赋》中借“鹤”与“道士”所寄托情感,谈谈你认识。(不少于150字)

(1)鹤鸣之士:指有才德声望隐士。

(2)驾鹤成仙:中国古代常把鹤作为长寿象征,

鹤作为一个吉祥灵鸟,更是与神仙相伴。因而离开人世称“驾鹤成仙”或“驾鹤西归”。

(3)闲云野鹤:飘浮云,野生鹤。旧指生活闲散、脱离世事人。

(4)鹤鸣九皋:九皋,深泽。鹤鸣于湖泽深处,它声音很远都能听见。比喻贤士身隐名著。

(5)鹤立鸡群: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6)煮鹤焚琴:把琴当柴烧,把鹤煮了吃。比喻糟践美好事物。

(7)云中白鹤:像云彩中白鹤通常。比喻志行高洁人。

参考

1.叙事写景

2.孟冬(初冬)

3.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江流有声,大海无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苏轼诗文中,很多地方都写到了鹤,如《放鹤亭记》、《鹤叹》等都有对鹤生动描写与赞美。我们知道,鹤在古代是放达隐逸象征,是超脱不群象征,是超然尘世象征。所以,游赤壁后入睡苏子在梦乡中见到了曾经化作孤鹤道士,在“揖予”、“不答”、“顾笑”神秘幻觉中,表露了作者本人出世入世思想矛盾所带来内心苦闷。政治上频频失意苏轼很想从山水之乐中寻求超脱,结果非但无济于事,反而给他心灵深处创伤又添上新哀痛。南柯一梦后又回到了令人压抑现实。结尾八个字“开户视之,不见其处”相当迷茫,但还有双关含义,表面上像是梦中道士倏然不见了,更深内涵却是“苏子前途、理想、追求、理想又在哪里呢?”

鹤象征义:形貌出众,有高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特征,有高人隐士之风,被视作仙禽和长寿之物。传说中鹤能翩翩于仙凡之间,不受任何拘束。传说中修道之人能够化而为鹤。所以鹤是超然物外,随缘任化道家精神象征。

作者写了梦见所遇道士为鹤化身这一情节暗示作者希望在精神上升腾入自然,将自己升华而与大自然合为一体旷达之思。此时孤鹤、道士、作者已经三位一体。这种想法与道家文化对苏轼影响密不可分。(年少时苏轼读《庄子》曾言:“吾昔有见于心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可见庄子所讲之理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