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到韶山导学案_第1页
七律到韶山导学案_第2页
七律到韶山导学案_第3页
七律到韶山导学案_第4页
七律到韶山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律到韶山》教案备课人张凤云学科语文年级六年班课题名称七律到韶山课型讲读课文课时第(1)课时教学设计步骤内容时间分配引课组织教学1韶山介绍。2.介绍《到韶山》写作背景和作者。从而引出新课,激发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分钟交代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诵课文能力。2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示、抒发情感方法。3了解并学习作者表示、抒发情感方法。感受字里行间所流露出革命精神与英雄气概。1分钟检验学案了解情况教师检验各小组导学案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存在哪些疑惑。2分钟问题展示合作探究一情境导入

二听朗诵,感知诗句内容,指导朗诵。三小组内自学古诗,了解重点词,了解古诗大意。四组织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诗大意。15分钟教师讲解、点拨形成知识网络教师在学生共性疑难上进行指导,是学生了解诗意思,体会作者写法及思想感情形成知识网络系统。2分钟学以致用巩固提升1本步骤用课后习题从“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四句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和找出主旨句作为拓展提升问题2学生经过探究,了解了解并学习作者表示、抒发情感方法。感受字里行间所流露出革命精神与英雄气概。3最终.阅读12页——《为革命献身亲人》深入了解伟大领袖毛泽东。10课堂小结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学习过程中收获,增强学生参加意识,对所学知识形成完整体系。3分钟当堂检测梳理过关1默写古诗。2诗第二句是一句很好对联,找出红旗对()卷起对()农奴戟对()3说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意思。5分钟教学反思导学案:《七律到韶山》第(1)课时导学案(镇二小)小学教师:张凤云教材分析教学提议本课是毛泽东同志在阔别故乡三十二年后,于1959年6月重返故乡时写下一首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中国当代革命史,赞颂了中国人民前赴后继、继往开来革命精神和豪迈气概。课时安排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有感情朗诵课文能力。过程与方法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示、抒发情感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并学习作者表示、抒发情感方法。感受字里行间所流露出革命精神与英雄气概。重点品读体会课文,了解并学习作者表示、抒发情感方法。

难点体会作者抒情方法。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新课学习知识链接1韶山介绍韶山在湖南湘潭县西北与湘乡、宁乡交界处,距湘潭45公里,是一条山峦绵亘山冲,四面峰峦耸峙,林木葱笼,风景秀丽,相传舜南巡至此而奏“韶乐”以得名。韶山是毛泽东故乡,是他早年开展革命斗争地方,是当初中国农民运动开展最早地域之一。2.介绍《到韶山》作者和写作背景。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主要创建者。从1949年到1976年,毛泽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毛泽东担任过主要职务几乎全部称为「主席」,所以被尊称为毛主席。毛泽东被视为当代世界历史中最主要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写作背景1959年6月25日至27日,毛泽东巡视全国各地后,在罗瑞卿和周小舟陪同下,从长沙回到阔别32年之久故乡。6月25日下午5时许抵达后,下榻于卢家湾一号楼(现改为韶山宾馆松山一号楼),即与当地干部谈粮食、水利等情况,批阅文件至深夜。翌日拂晓即去楠竹坨参拜父母墓地,访问邻里、旧居,视察韶山学校,并与师生合影留念。下午,访毛氏宗祠,到滴水洞附近韶山水库游泳,岸上围了许多群众,毛泽东游泳上岸后,还与农民群众合了影,又沿途视察生产情况。晚上自费设便宴请亲戚、烈属、老地下党员、老农协会员与老赤卫队员50余人叙旧言欢。客人散去,毛泽东回到韶山宾馆松山住房后,诗思如潮,浮想联翩,夜深不眠,一会儿往返踱步,一会儿躺下沉思,一会儿凭窗凝望。据身边工作人员说,毛泽东激动几乎通宵未眠,日后靠在床栏和被子上,用报纸垫底,上面放一张白纸,用铅笔在上面写了涂,涂了又写,嘴里念念有词,哼来哼去,两个多小时后,停住笔,抑扬顿挫地吟诵着,吟罢,又拿笔写了一行字,于是这首《七律·到韶山》问世了。预习要求1、熟读故事。2、结合注释了解诗句意思。预习自测1.正音字:川()戟()菽()

2区分字:咒()皱()霸()靶() 骂()披()霹()把()

3.解词:

稻菽:_______________牺牲:_______________逝川:_____________农奴戟:_______________夕烟:_______________霸主鞭:_______________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情景导入1、边出示图片,边谈话:有这么一个人,他17岁离开故乡,写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诗句表示自己雄心壮志。他脚步急忙,四处寻觅,担负使命人,总不免五味遍尝,一路艰辛他,终于走出一个别样人生风色,走出了辽阔一片天地。引导学生融入情境,说说他是谁,导入新课。2、师小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近毛泽东,学习新课,投影出示标题。二、听朗诵,感知诗句内容,指导朗诵:听读之时,思索:诗人营造出来意境给你什么样感受?能够这么说:我从_______中感受到了_______________(意境∕情感),所以我以为朗诵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节奏∕语气∕轻重音等)。

三、小组内自学古诗,了解重点词,了解古诗大意。1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1)逝川:()咒逝川:()(2)大意:2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1)红旗:()农奴戟:()黑手:()霸主鞭:()(2)大意:3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1)为:()日月换新天:()(2)大意:4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1)稻菽:()英雄:()夕烟:()(2)大意:四组织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把握诗大意。作者回到故园,想起了当年那些情景?看到了今天哪些改变?三、拓展提升1从“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这四句诗中,你能体会到作者什么样思想感情?2.诗词主旨句是哪句?3全诗总结:这首诗写得大喜大悲,气势宏大豪放。全诗以人民英雄为主角,必定了人民创造历史真理。在内容上可谓博大精深,在艺术上也独具匠心。它融记叙、抒情和议论为一体,同时利用了多个对比艺术手法,如时间上昔与今对比,色彩上红与黑对比,感情上咒与喜对比等等,经过对比在总体格调上形成了从昏暗凝重到明朗欢快旋律,使诗境界大为开阔。3.阅读12页——《为革命献身亲人》四、达标检测1默写古诗。 2诗第二句是一句很好对联,找出红旗对()卷起对()农奴戟对()3说说“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意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