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再塑生命的人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再塑生命的人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再塑生命的人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再塑生命的人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再塑生命的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伦·凯勒(HelenKeller,1880年6月27日-1968年6月1日)。著名的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在出生后第十九个月时因患急性胃充血、脑充血而被夺去视力和听力。在无光、无声的世界里,先后完成了14本著作。其中最著名的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人生故事》《石墙故事》。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1964年荣获“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二十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海伦的学习:三小时自学。两小时默记。一小时默写。剩下的时间练习写作。在学习与记忆的过程中,她每天坚持学习10个小时以上,到后来,一本20万字的书,她用9个小时就能读完,并能记忆下来,说出每章每节的大意,还能把书中精彩的句、段、章节和自己对文章的独到见解在2小时之内写出来。海伦的记忆力已经大大超过了普通人的正常水平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写道:啊,如果我有三天视力的话,我该看些什么东西呢?

第一天,我要看到那些好心的、温和的、友好的、使我的生活变得有价值的人们。首先,我想长久地凝望我亲爱的教师,安妮.莎莉文.麦西夫人的脸。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她就来到我家,给我打开了外面的世界。为了将她珍藏在我的记忆中,我不仅要看她脸部的轮廓,还要仔细研究那张脸,找出同情心的温柔和耐心的活生生的例子,她就是靠这些完成了教育我的困难任务。我想从她的眼睛里看出使她能坚定面对困难的坚强个性和她经常向我展露出的对于人类的同情心。

字音识记截然不同()搓捻(

)绽开()小心翼翼()惭愧()恍然大悟()拼凑()譬如()浸满(jìn)花团锦簇()企盼()暖和(nuǎnhuo)jiécuōniǎnzhànyìcánkuìhuǎnɡcòupìcùqǐ字形辨析慨(kǎi)感慨概(ɡài)大概悔(huǐ)悔恨诲(huì)教诲词语集注截然不同: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疲倦不堪:指疲乏到了极点。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不求甚解:语出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原指领会大意。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油然而生:指某种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簇,丛集、聚集。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莎莉文老师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快速默读课文,思考:本文题目是《再塑生命的人》,说一说,谁再塑了谁的生命?整体感知(一)找出文中哪个句子明确指出莎莉文老师对“我”的重要性文章的纲领句是: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人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整体感知(二)整体感知(三)文章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请分别概括其内容。第一部分(第1—4段):概述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心理变化。第二部分(第5—13段):写莎莉文老师走入“我”的生活,“我”初步感受到人生的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再塑生命”本意是“重新塑造、获得生命”的意思。文中是指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海伦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了“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我们应如何理解标题“再塑生命的人”的含义?梳理全文第三段描写我在认识莎莉文老师之前的生活状态运用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将莎莉文老师到来之前我的痛苦、愤怒、疲倦不堪的状态与下文我获得光明、希望、快乐的状态相比较,形成强烈反差,突出强调了莎莉文老师对我影响深刻,以及“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作铺垫。烘托出老师对我的重要性,给读者留下阅读期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急于了解莎莉文老师是如何教导“我”学习的。

第四段“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作者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我”坠入寂静而黑暗的世界的心理状态,表现“我”在黑暗、沉寂的世界中的焦躁、恐惧。

然后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受教育前对光明的渴望。

主要写了三件事:学生自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我和莎莉文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1、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2、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3、老师教我理解“水”的含义。第二部分:5—13段再读课文5-13段、深入探究1.莎莉文老师怎样教海伦认识具体事物的?试举例子说明。2.在认识具体事物时,有没有产生什么问题?概括出来?3.在文中划出“我”学有所获后的动作或心理活动的语句。布娃娃:玩耍、摔破———捡、拼凑

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悔恨莫急

玩具———有生命的

再塑生命的过程4.在莎莉文老师的教导后,以我对布娃娃的态度来分析我的心路历程的转变。精读赏析:1.

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水”使“我”有了自己的思想,激起了“我”强烈的求知欲。“我”不再仅限于模仿学习,而是能够敞开自己的心灵,感受到人间的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也因为有了求知欲,“我”就更能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聪明的海伦不仅对水有了新的认识,而且她对世界万物都有了新的认识。水让海伦获得生命的意识和情感,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好的感受

2.我想起了那个被我摔碎的洋娃娃,摸索着来到炉子跟前,捡起碎片,想把它们拼凑起来,但怎么也拼不好。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

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运用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生动写出我的悔恨之情,同时也写出“我”在莎莉文老师的教导下发生的变化,从侧面写出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方式3.“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直抒胸臆。写出了“我”内心浓烈的幸福感,说明莎莉文老师为“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我”学会很多文字后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感到了世界的美好。莎莉文老师是一个充满爱心,有耐心,讲究教育方法,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出色的教育家。沙莉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老师?具体可以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来。人物分析概括说说海伦是一个怎样的人。海伦是一个好学、聪明、坚毅、情感丰富、有强烈的求知欲的女孩。莎莉文老师开启了海伦智慧和情感的大门,使她走出了心灵的阴霾,认识到了人间的温情及生命的存在,使她变得快乐、幸福,对未来充满希望。回顾课文,想一想,莎莉文老师走进了海伦的生活后,给海伦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明确主题马克·吐温说:“19世纪出了两个杰出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海伦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既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密不可分,也是海伦主观努力的结果。我们要从老师身上学习其爱心,从海伦身上学习她好学自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对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执着。身残志坚人物故事1920年秋天在战斗中负重伤,23岁时全身瘫痪,24岁时双目失明、脊椎硬化,但他的毅力惊人,他口述由妻子整理在1933年写成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我屈服。这绝对办不到。——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vanBeethoven贝多芬一生创作题材广泛,重要作品包括9部交响曲、1部歌剧、32首钢琴奏鸣曲、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等。因其对古典音乐的重大贡献,对奏鸣曲式和交响曲套曲结构的发展和创新,而被后世尊称为“乐圣”、“交响乐之王”。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ALS患者,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患者,全身瘫痪,不能发音。

霍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论和黑洞,证明了广义相对论的奇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