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最苦与最乐》 【核心知识精讲精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_第1页
第16课《最苦与最乐》 【核心知识精讲精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_第2页
第16课《最苦与最乐》 【核心知识精讲精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_第3页
第16课《最苦与最乐》 【核心知识精讲精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_第4页
第16课《最苦与最乐》 【核心知识精讲精思】 七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苦与最乐梁启超1.学习略读的阅读方法,把握作者观点。2.深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论证思路。学习目标议论文概念及分类议论文小课堂123议论文三要素议论文论证方法议论文论证方式456议论文结构层次议论文语言风格【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物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文体知识三要素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率。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严密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作者作品介绍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教育家。广东新会人,著有《饮冰室全集》。契约

监督

揽悲天悯人

lǎnqìdūmǐnxiè字词积累最苦与最乐看标题做判断:1、标题即中心论点2、标题是论题,即探讨的话题本文中心论点:人生最苦的事是未能尽责,人生最乐的事是尽到责任。分析标题第一部分(1-3)论述人生最苦的事是未能尽责。第二部分(4)论述人生最乐的事是尽到责任。第三部分(5-6)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任,而不能逃避责任,进一步阐述尽责才能获得快乐。文章结构

议论文的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本文的论据是否具备这两种类型,请举例说明。①事实论据如:②道理论据如:A、“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A、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B、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C、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D、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B、“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C、“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论证未尽责任最苦论证人生当勇于负责论证人生当勇于负责论证尽责任最乐论证人生当勇于负责论述人生当勇于负责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证明了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的论点,告诉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