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普通用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广西贺州市八步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ㅤㅤ新时代的闪耀的星空中,不仅有鞠躬尽瘁的袁隆平、家喻户晓的杨振宁、力挽狂lán的钟南山、对如老王般不幸者心怀愧怍的学者杨绛等大人物,还有那些鲜为人知的小人物:他们有的扎根基层,奉献青春;有的逆风而行,守护万家;_______,_______。他们身上闪耀着的人性光辉,宛若一轮红日,温暖着每一个中国人。(1)阅读以上两段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鲜______

②lán______(2)以上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3)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

家喻户晓:______

愧怍:______(4)请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其与前面两句形成一组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邓稼先在一次实验中,受到核辐射,身患肠癌,不幸在北京于1986年7月29日逝世,享年62岁。

B.闻一多纪念馆坐落在闻一多故乡凤栖山麓的清泉寺遗址上,占地约15亩左右。

C.通过发奋勤学,使吕蒙成为了谋略过人,勇冠三军的一代名将。

D.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3.按要求填写相关的内容。

ㅤㅤ文人眼中的“光”是动人心弦的优美风光:王湾诗中有“潮平两岸阔,(1)______”的开阔景色;李白笔下有“两岸青山相对出,(2)______”的如画美景;(3)______(作者)笔下有“草树知春不久归,(4)______”的晚春风情。

ㅤㅤ文人眼中的“光”是那一抹靓丽的身影:是《卖油翁》中“我亦无他,(5)______”的卖油翁;是《木兰诗》里“(6)______,关山度若飞”矫健雄姿的花木兰。

ㅤㅤ文人眼中的“光”还常投射到故土家园:岑参《逢入京使》中的“(7)______,(8)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的“(9)______,(10)______”都凝聚着对故土的万千思念。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ㅤㅤ材料一:

ㅤㅤ黄旭华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国核潜艇之父”——中船重工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前不久,老人还荣获了2017年度何梁何利基金最高奖——“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黄旭华的颁奖词是这样写的——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ㅤㅤ1988年,在完成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深潜试验和水下运载火箭发射试验后,黄旭华把这个使命般的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此后的20多年里,黄旭华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还在延续。这位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天8点半走到办公室,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

ㅤㅤ黄旭华少年时期曾在聿怀中学读书。2017年9月29日,聿怀中学举办建校14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黄院士携夫人精神矍铄地回到母校出席活动,寄望同学们立自强之志,迈坚实步伐,成为新一代国家栋梁。(摘编自《汕头日报》)ㅤㅤ材料二:

ㅤㅤ1958年,中国的核动力潜艇完全白手起家。核潜艇技术复杂,配套系统和设备成千上万。其中,核动力装置、艇体结构及艇型等7项难题号称“七朵金花”。

ㅤㅤ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动力潜艇艇型是“水滴型”,美国为实现水滴型构造,谨慎走了三步。中国该怎么办?黄旭华大胆提出,“必须三步并作一步走”。既然国外已成功地将水滴型艇和核动力结合,就说明这条路切实可行。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国国力薄弱,核潜艇研制时间紧迫,只能少走弯路……”纸上得来终觉浅。要使想法变成现实,除了大胆,还要苦干。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反复论证,黄旭华带领同事仅用3个月就提出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方案一出,黄旭华又一头扎进上海交大的试验室。

ㅤㅤ黄旭华至今还珍藏着一把“前进”牌算盘。在没有计算机之前,研制核潜艇的许多关键数据,就是从这把算盘上跳出来的。黄旭华说,为了保证数据准确,常常是两拨人一起算,结果一致还好,不一致两边都要重新算。

ㅤㅤ除此之外,黄旭华还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核潜艇体积狭窄,而装艇设备和管线数以万计,如何知道艇体和设备的精确重量、确保重心稳定?黄旭华要求,所有设备都要过秤。在之后数年的建造过程中,大小设备件件如此、天天如此。“斤斤计较”使得排水量达4000多吨的核潜艇在下水后的试潜、定重测试值和设计值完全吻合。

ㅤㅤ为了艇上千万台件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网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牵涉面广,难度可想而知。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送走了一个个不眠之夜……终于,中国的核潜艇搞出来了。(摘编自《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曾拿着算盘算数据》)ㅤㅤ材料三:

ㅤㅤ下潜的深度,决定了核潜艇能否躲过对手的监视而成功攻击目标。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在深潜试验中葬身大海,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难。

ㅤㅤ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也要做深潜试验。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为了稳定军心,黄旭华在和潜艇的官兵们开会时,大胆提出了要一同下水的决定。时年62岁的黄旭华随着核潜艇下潜至水下300米,在这一深度,一张扑克牌大小的核潜艇艇壳要承受1.5吨的压力,黄旭华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并获得成功,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摘编自臧江江、吴夏曦《核艇之父黄旭华人间蒸发30年成就赫赫之功》)(1)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材料一中的颁奖词赞颂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深潜人生。这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为第一代核潜艇研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直至耄耋之年仍延续着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

B.材料一写黄旭华93岁仍坚持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还到校园参加活动,为了国家和地方的科技人才培养奔走操劳,贡献余热。

C.材料二中,中国早期核潜艇科研手段一片空白。黄旭华只能带领同事拿着算盘算数据,用此手段提出了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原有的尖端技术问题就都迎刃而解。

D.材料三写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在深潜试验时,下去后再没有上来,艇上人员葬身海底。一是证明科学研究总是存在危险的,二是为写黄旭华作铺垫。(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用了比较生动的语言含蓄地使读者感受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浑金璞玉般的品质,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情感力度。

B.材料二和材料三通过列举一系列数据,对黄旭华的事迹进行了报道,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C.材料三中,作者写到黄旭华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说明黄旭华的成就和贡献远比其他做此研究的科学家要大得多。

D.这三则材料运用了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就黄旭华的事迹做了客观、真实的报道。(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原因。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ㅤㅤ①李忠义是一个工人。

ㅤㅤ②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花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

ㅤㅤ③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ㅤㅤ④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

ㅤㅤ⑤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绿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

ㅤㅤ⑥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

ㅤㅤ⑦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随风飘洒。

ㅤㅤ⑧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

ㅤㅤ⑨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

ㅤㅤ⑩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选文有改动)(1)文章③④⑤段分别写了李忠义做的哪几件小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结合具体语境,说说加点词“笨拙”的含义。

①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

②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3)为什么作者说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4)你是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的?6.古代诗歌阅读。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首句写诗人活动的环境幽静,“幽篁”指幽深的竹林。

B.次句中的“长啸”指拖长声音大声吟唱,诗人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情感。

C.第三、四句写诗人的内心世界没人能理解,即使有明月相伴,也倍感孤独。

D.这首诗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2)苏东坡评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表现出来的画面。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甲】ㅤㅤ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御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司马光《孙权劝学》)【乙】ㅤㅤ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1)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A.但当涉猎但:但是B.肃遂拜蒙母遂:于是,就C.是使为善者惧是:这D.相寿流涕而去去:离开(2)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______

A.蒙/乃始就学

B.非复/吴下阿蒙

C.蒙辞/以军中多务

D.见/往事耳(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自陈尝在秦王幕府。(4)【甲】文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文中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5)请联系实际,谈谈你从这两则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8.学校开展“寻找最可爱的人”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会起草了一份倡议书,请你帮他们完善。“寻找最可爱的人”倡议书ㅤㅤ同学们:

ㅤㅤ习总书记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青年的进步在于向榜样学习,本学期我们在课文中认识了众多“最可爱的人”。他们有的是杰出人物,让我们感受到非凡的气质,如锲而不舍的闻一多,矢志爱国的邓稼先……他们有的是平凡人物,身上闪现优秀品格的光辉,如浮朴善良的长妈妈,老实厚道的老王……这些“最可爱的人”引导着我们向善、务实、求美。

ㅤㅤ在我们的身边,也不乏像他们这样“最可爱的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去寻找“最可爱的人”吧!让我们书写、歌颂他们吧!2023年3月20日XXX中学学生会(1)倡议书的格式有两处不正确,请你指出。

第一处:______

第二处:______(2)疫情期间的医务人员给小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是小红心中“最可爱的人”,她画了一幅画送给了这些“大白”们,请你根据画面的内容为它配上几句话,表达心意。

9.老舍先生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他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表达了他对罪恶旧社会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请你认真阅读《骆驼祥子》这本小说,填写阅读记录卡的空缺处。阅读策略内容呈现阅读记录关注人物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这个人是(1)______关注情节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祥子“几乎要哭出来”的原因是(2)______关注评价有人评价道:“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城,可是变成了走兽。”(3)对此评价,请你说说祥子的性格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0.谁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呢?是阳光向上的同学,是默默付出的家长,是爱岗敬业的工作人员,是遇到困难和迷惑的时给我方向和力量的人……请以“你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ㅤㅤ要求:

①文体不限。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不少于600字。

答案和解析1.【答案】【小题1】xiǎn【小题2】澜【小题3】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尽人皆知。【小题4】惭愧【解析】答案:

(1)①xiǎn

②澜

(2)示例:鞠躬尽瘁、家喻户晓、力挽狂澜

(3)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尽人皆知。惭愧

(3)示例一:有的穿梭社区

传递温暖

示例二:有的无私奉款

拯救生命

(1)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根据字词积累,“鲜为人知”中的“鲜”读作“xiǎn”,“力挽狂lán”写作“力挽狂澜”。

(2)本题考查成语。文段中的成语有:鞠躬尽瘁、家喻户晓、力挽狂澜、鲜为人知。解答时,写出三个即可。

(3)本题考查词语含义。根据词语积累可知,“家喻户晓”指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尽人皆知。“愧怍”指惭愧。

(3)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解答此题,要注意例句的句式特点。例句是“有的……,……”的形式,仿写的句子要和例句保持一致,符合语境。

解答仿写类题目,要注意分析例句的结构特点,抓住语境中陈述对象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倾向,组织答案即可。

2.【答案】D【解析】A.有误,语序不当,将“在北京”调至“29日”后面;

B.有误,表意重复,可将“约”或“左右”删去;

C.有误,成分残缺,可将“通过”或“使”删去;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题,可先通读所给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通过压缩句子,分析主要成分之间的搭配情况,来找出病因。

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3.【答案】风正一帆悬,孤帆一片日边来,韩愈,百般红紫斗芳菲,惟手熟尔,万里赴戎机,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解析】答案:

(1)风正一帆悬

(2)孤帆一片日边来

(3)韩愈

(4)百般红紫斗芳菲

(5)惟手熟尔(注意“熟”的书写)

(6)万里赴戎机(注意“戎”的书写)

(7)马上相逢无纸笔

(8)凭君传语报平安

(9)此夜曲中闻折柳

(10)何人不起故园情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4.【答案】【小题1】C【小题2】B【小题3】【解析】(1)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ABD.正确;

C.有误,“黄旭华只能带领同事拿着算盘算数据,用此手段提出了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案,原有的尖端技术问题就都迎刃而解”说法以偏概全,与原文不符,根据材料的内容,黄旭华除了带领同事拿着算盘算数据,还将所有设备都过秤,才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

故选:C。

(2)本题考查筛选整合文本信息,分析概括内容要点能力。

A.有误,“材料一和材料二都用了比较生动的语言”分析错误,材料二用的是平实的语言,朴实的事迹,使读者感受到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高贵品质;

B.正确;

C.有误,“说明黄旭华的成和贡献远比其他做此研究的科学家要大得多”说法属于无中生有,黄旭华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说明的是黄旭华具有为科学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原文并未将之与其他做同样研究的科学家比较的意思。

D.有误,“这三则材料运用了引用、正侧结合、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等手法”分析错误,三则材料都没有涉及心理描写。

故选:B。

(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通读材料,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题目所给三则材料,仔细阅读这三则材料,可以从中筛选出“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纸上得来终觉浅。要使想法变成现实,除了大胆,还要苦干。通过大量的计算和反复论证,黄旭华带领同事仅用3个月就提出5个弹道导弹核潜艇艇型方室”“除此之外,黄旭华还用最‘土’的办法解决了许多尖端技术问题”“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黄旭华把这个使命般的接力棒传给了第二代核潜艇研制人员。此后的20多年里,黄旭华与核潜艇的不解之缘还在延续。这位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每天8点半走到办公室,整理几十年工作中积累下的几堆1米多高的资料,希望把它们留给年轻一代”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分条整合概括黄旭华被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原因。

答案:

(1)C

(2)B

(3)①为中国核潜艇试验默默奉献一生,是中国核潜艇试验的中流砥柱;②大胆开拓核潜艇研制事业;③扎实苦干换来研制硕果;④为科学义无反顾。

材料一中的颁奖词赞颂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深潜人生;材料二写黄旭华带领同事克服困难把中国的核潜艇搞出来;材料三写黄旭华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有时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就需要把几个意思联结,归纳出一个主要意思;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者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其次还可以抓住关键的标志词寻找要点,如“除了”“还有”“另外”等。

5.【答案】【小题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结合“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概括为:每日出黑板报;结合“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概括为:背生病工友看病并陪护;结合“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概括为:风中拉平银幕。

(2)本题考查词语理解。

①写出了他文化水平不高,字也写得不美观,“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突出了他为工友们服务的热情。

②写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很大,把银幕掀落,他蹬着梯子攀上柱顶,把银幕重新拉好时的吃力和艰难,表现了他不辞辛苦,无私地为大家服务的优秀品质。

(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分析。本文是对李忠义的美德和善举的歌颂,因此“山”和“河”是比喻这种美德和善举在工友们心中的影响。指李忠义的善举和美德,使他的形象像山一样高大,使他的影响更加深远,像河水一般长流。

(4)本题考查标题理解。本文叙述了李忠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是“平凡”的,结合题目中的“星星”,作者把李忠义比作“星星”,星星是常见的,是平凡而普通的。从“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和“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分析,他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在社会大家庭中,他认真工作生活,热情、真诚地为他人拂去,就会受到工友们的尊重和敬佩,他就有自己的存在价值。

答案:

(1)每日出黑板报;背生病工友看病并陪护;风中拉平银幕。

(2)①他的字写得不美观,表现了他为工友们服务的热情。

②写出了他爬上柱顶拉银幕时的吃力和艰难,表现了他不辞辛苦,无私地为大家服务的优秀品质。

(3)李忠义的善举和美德,使他的形象像山一样高大,使他的影响更加深远,像河水一般长流。

(4)天空中每颗星星都有自己的位置、价值。一个人不管多平凡,但在社会大家庭中,只要他认真地工作生活,就会有自己的存在价值。【小题2】【小题3】【小题4】【解析】本文叙述了李忠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每日出黑板报;背生病工友看病并陪护;风中拉平银幕。李忠义的善举和美德,使他的形象像山一样高大,使他的影响更加深远,像河水一般长流。文章赞美了像李忠义一样普通、平凡的工作者。

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文章时要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即初读文章,了解大意后,再理解字词,读懂每句话,给文章分段和归纳段意,最后回到文章整体上来,进而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只有掌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6.【答案】【小题1】C【小题2】【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的意境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我们对每一首诗歌的背景、内容、意境、感情都要充分理解,强化记忆。

ABD.正确;

C.有误,王维的《竹里馆》告诉我们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竹林深处清幽寂静无人知晓,只有明月相伴。借“独坐”“弹琴”“长啸”“明月”来写出了诗人安闲自得、清幽澄澈的心境。而非孤独之感。

故选:C。

(2)本题考查诗歌所展现的意境,解答时明确全诗的每一句话的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联想让画面更具体生动。本诗的意思是: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回答本题时要抓住几处景物:“幽篁”“深林”“明月”,还要抓住几处动作“独坐”“弹琴”“长啸”,更要抓住作者的心境。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谈着琴弦,一边发出长长地啸声。诗人僻居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一轮皎洁的明月还时时照耀着自己,那轮明月就如同自己的知己。

答案:

(1)C

(2)示例:月夜,独坐在幽深静谧的竹林里,又是弹琴又是高声呼啸。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诗人在这里,只有皎洁的明月透过茂密的竹林照射过来,洒在诗人的身上,也酒在诗人的琴上。

《竹里馆》当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正如他自己所说:“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因而常常独自坐在幽深的竹林之中,弹着古琴以抒寂寞的情怀。诗人是在意兴清幽、心灵澄净的状态下与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净的属性悠然相会,而命笔成篇的。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

7.【答案】【小题1】A【小题2】C【小题3】【小题4】【小题5】【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有误,句意: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但,只是。

BCD.正确。

故选:A。

(2)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

ABD.正确。

C.有误,这个句子的大意是: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据此断句为:蒙/辞以军中多务。

故选:C。

(3)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

①中重点词语有:欲,想要;治经,研读经书。句意为: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

②中重点词语有:陈,说;尝,曾经。句意为:自己陈述说曾经在秦王府工作过。

(4)本题考查写法分析。从“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可知,本文通过鲁肃和吕蒙的对话和二人结友,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见解阐述。甲文中,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学“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这说明怀有一颗谦虚的心,勤奋好学就会受益颇丰。乙文写唐太宗李世民欣然采纳了魏征的意见,赐给庞相寿丝织品打发他走,成为一代明君而名垂青史的故事。根据选文内容,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可以围绕“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广泛听取他人良好的建议”来谈感悟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A

(2)C

(3)①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

②自己陈述说曾经在秦王府工作过。

(4)通过鲁肃与吕蒙对话和“结友”,侧面表现吕蒙学识进步。

(5)示例:怀有一颗谦虚的心,就会受益颇丰。唐太宗正是听取了魏征的建议,终于成为一代明君而名垂青史。因此,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应广泛听取他人有益的建议,并把这些建议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不断进步。

参考译文:

【甲】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犯贪污罪被解除官职。自己陈述说曾经在秦王府工作过。皇上李世民怜悯他,想听从他的申说恢复他原来的职务。魏征规劝说:“在您做秦王时身边的人,朝廷内外十分多,恐怕人人都依仗恩宠偏爱,这足以让好人害怕。”皇上欣然采纳了他的意见,对庞相寿说:“我过去为秦王,只是一个王府的主人;现在处于皇上的高位,是天下的主人,不能独自偏袒老朋友,大臣所执行的法令是这样,我怎么敢违反呢!”于是赐给他丝织品打发他走。庞相寿流着眼泪走了。

文言文内容理解分析题,解题方法:

1.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2.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3.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8.【答案】【小题1】称呼没有顶格。【小题2】落款时间和落款单位位置不对。【解析】答案:

(1)称呼没有顶格。

落款时间和落款单位位置不对。

(2)示例:你们的辛苦付出,我们不会忘记,谢谢你们应用无畏的奋战,向你们致敬。

(1)本题考查倡议书。

第一处:称呼没有顶格;

第二处:落款时间和落款单位位置不对。

(2)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表达能力。学生需根据画面要素和主题作答。

画面上,“大白”全副武装,高举左手,用一个“V”字手势告诉我们“抗疫”必胜。因此,可配文:你们的辛苦付出,我们不会忘记,谢谢你们应用无畏的奋战,向你们致敬。

解答综合性学习问题,关键在于平时重视语文知识的学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语文知识,养成从生活中随时随地学习语文的习惯,在语言的运用中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9.【答案】刘四爷,祥子买上了属于自己的第一辆车。【解析】(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联系“快七十了,腰板不弯,拿起腿还走个十里二十里的,两只大圆眼,大鼻头,方嘴,一对大虎牙,一张口就像个老虎”可知是刘四爷(刘四)。

(2)本题考查名著情节。本选段节选自《骆驼祥子》第一章;联系原文“‘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可知,这是祥子苦干三年,省吃俭用,讨价还价买来的第一辆车时的动作与心理描写;用一句话可概括为:祥子第一次买车。

(3)本题考查名著评价。从农村来到城市的祥子淳朴善良,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祥子在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一起:来到北平当人力车夫,苦干三年,凑足一百块钱,买了辆新车;一落:有一次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理想第一次破灭;二起:卖骆驼,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买新车;二落:干包月时,祥子辛苦攒的钱也被孙侦探骗去,第二次希望破灭;三起:虎妞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祥子又有车了;三落:为了置办虎妇的丧事,祥子又卖掉了车),他开始丧失了对于生活的任何企求和信心,再也无法鼓起生活的勇气,不再像从前一样以拉车为自豪,他厌恶拉车,厌恶劳作,被生活捉弄的祥子开始游戏生活,吃喝嫖赌,为了喝酒,祥子到处骗钱,堕落为“城市垃圾”;最后,靠给人干红白喜事做杂工维持生计。他以前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健壮的”),而后来变得麻木潦倒、偷奸耍滑、自暴自弃,成为了“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