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导学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导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第一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是什么时间11年—月—日,周—

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编写8年级物理组

…“【课标解读]........................

【目标】(1)通过科学探究,知道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

(2)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初步了解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能量。

(4)知道空气中声音传播速度,掌握声速相关的计算。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能描述发声体的主要特征。

【难点】设计探究实验,能分析解释简单的声现象,进行声速的计算。

[学习探索].......................

【要点1】声音的产生

K活动』利用一张纸、一杯水,一个笔帽、一根橡皮筋等身边物品,使它们发出声音。试试

看,你有多少种方法?

1方案F⑴»

(2)。

(3)c

(4)o

工分析】物体在发声时和不发声时有什么不同?。

物体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只有固体能发声吗?液体和气体呢?o

工质疑](1)我们说话时,声带在振动吗?如何论证?

(2)敲击后依然发声的音叉在振动吗?如何论证?

(3)敲击鼓面发声时,鼓面在振动吗?如何论证?

(4)能不能列举出一些发声体不振动的事例呢?

R总结R

1.声音是由于物体的而产生的,停止,发声停止。

2.发声的物体叫做o

3.固体、、都能成为。

4.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这种

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法。

【要点2】声音的传播

工活动】(1)将衣架挂在细绳中央,用铅笔敲击衣

架时,仔细聆听。再用绕有细绳的食

指堵住双耳,你又听到了什么?

(2)把耳朵贴在盛水鱼缸外面,把石头放

在水中敲击,你听到了什么?

K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在中传声效果好。

举一些气体、液体、固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

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气体、液体、固体统一称为

K质疑》离开介质声音一定无法传播吗?如何论证?

K方案R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

1.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传声。

2.在观察客观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想,从而认识事物本质,这种研

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___法。

【要点3】声音是一种波声能

K思考】声音传播为什么一定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又以什么形式传播呢?

K活动U(1)阅读:课本9T0页。

(2)观察:一滴水滴入水中引起的水波和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引起的水波。

(3)观察:水波遇到小障碍物和大障碍物的现象。

(4)观察: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收录机的喇叭前方时烛焰的变化。

R总结》

1.声音是一种________的波,声音在空气是以_________的形式传播的。

2.声波向____方向传播,能绕过__________障碍物。

3.声音遇到高大障碍物会______回来,这种现象叫_________现象。

4.声具有能量,这种能量叫___________»

5.在物理学中借用直观、容易理解的东西来掌握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东西,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法。

K应用》声音在传播过程中不仅传输信息,同时还传播能量,试举一些应用实例:

传输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传输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4】声音传播的快慢声速

K思考》(1)为什么我们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听到自己的回声呢?

(2)为什么我们有时能听到回声,有时听不到回声呢?

K猜想Fo

R活动』(1)阅读:课本10页。

(2)整理:声音—传播的叫做声速。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

度是m/s;水中传播速度为m/s;钢铁中传播速度为m/so

(3)试利用秒表、尺子、人耳设计实验方案,估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步骤:0

评估:o

K总结1---------------------------------------------------------------------------------------------------------------

1.通常情况下,空气中的声速:340m/s,同时随温度的升高而o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vaV$P气。

3.一般而言,人耳区分原声和回声的反应时间为0.1s左右。

4.一般而言,人与障碍物至少相距m才能听到自己的回声。

K应用】测定了各种介质中的声速,在生产生活中进行了大量应用,试举一些应用实例:

•……[课堂达标]........

类型一、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1例1】在“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声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敲击产生_______而

发声的二胡是靠振动发声,军号是靠振动发声,“黄河在咆哮”是

的振动发出声音的。

R例22下列各事物中,不属于声源的是()

A.“声呐”探测敌方潜艇B.蝙蝠在黑夜中飞行

C.挂在胸前的哨子D.手臂振动

(例31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I).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1例41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敲击后,

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经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类型二、固体、液体、气体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K例5》正要咬饵上钩的鱼,突然听到脚步声受惊逃走,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大地----空气----水----鱼B.空气——水——鱼

C.大地----水----鱼D.水----鱼

1例6』如图所示,在教室里,小明敲响A音叉时,与B音叉的叉股接触的乒乓

球,这一现象既可以说明发声的物体在,也能

说明声音叮以在:____'11传播:还能说明小肯在空气中是以,打波

的形式传播的,声波具有。若在月球表面上进行此实验,

则(选填“还能"或"不能”)观察到上述现象,这是因为

K例7』如图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⑴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

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o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

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选填

“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理由是:

类型三、声音是一种波声音具有能量

R例82以下实例中不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的是()

A.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检查螺栓是否松动B.牙医用超声波洁牙

C.医生用听诊器了解病人心肺工作状况D.利用声呐测海深

K例9』如图所示,用高压放电的电火花产生一个冲击波,再用椭球

形凹面镜使声波反射后集中到胆结石上,就能使胆结石粉

碎。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声音是一种波B.只有用凹面镜才能反射声波

C.声波具有能量D.只有把声波集中起来,它才具有能量(例9)

类型四、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工例10》在影片《铁道游击队》中,为了伏击日军火车,侦察员常用耳朵贴着铁轨来提前判断

是否来了火车.这是利用声音在铁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例11》在一根较长的钢管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耳朵紧贴钢管的同学可以听到次

声音,第一次声音是通过传播的,第二次声音是通过传播的。若某

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另一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

贴着水管听声,则他可以听到声音的次数是

I1例12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提质的不同而不同

《例13》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C-20-100102030

声音速度/m•S-1318324330336342348

(1)请你在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速度/ffl-S

(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15℃时声速

为m/So348

342

K例142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336

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330

形图。若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如图所324

318

示,经过4s后收到回波.此处海底的深度为m»-20-100102030温度.c

(例13)一'

(已知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

[质疑反思].......................

还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的问题

课题第一章声现象第二节声音的特征时间11年—月—日,周—

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编写8年级物理组

—【课标解读]........................

【目标】(1)知道声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响度、音调的影响因素。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4)会根据声音的波形图分析声音的三要素.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声音三要素及相关影响因素。

【难点】正确区分音调和响度。

•…”[学习探索]........................

【栗点1】声音的响度

R活动》试利用不同的力量击打桌面发出声音。听听看,两次声音有什么不同。

工演示F敲鼓,怎么使鼓的声音更响?.

(讨论]此时鼓面的振动有什么变化?.

用什么方法显示鼓面振动的幅度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思考》(1)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什么关系呢?

(2)除了振幅,声音的响度还与哪些因素有什么关系呢?举例论证?

R总结》

1.声音的叫做响度。

2.声源振动的幅度叫做。

3.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

4.人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还与有关。

【要点2】声音的音调

工活动1(1)聆听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的声音,区分这两中声音有何不同?

(2)用一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齿,仔细听卡片发出的声音高低有什么不同?

K猜想』声音的高低可能与有关。

K方案》器材:

步骤:

现象:

结论:

k总结】

1.声音的高低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O

2.振动的快慢常用振动的次数——来表示,其单位是。

3.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反之,越。

4.通常女生比男生的音调______。女高音、男中音就是指________的高低。

K活动】(

(2)聆听吉他弹奏不同音调的声音,思考弦乐器是如何改变发声音调的呢?

(猜想1可能是通过改变弦的,

K方案]器材:,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弦乐器的发声音调与弦的、、有关。

2.当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长,音调越—_______________O

3.当弦的长短、松紧相同时,弦越粗,音调越—_____0

4.当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松,音调越—_______________O

工应用】由此类比,你能分析管乐器、打击乐器发声音调的变化规律吗?

【要点3】声音的音色

R活动》聆听多媒体播放的不同乐器演奏的同一首乐曲,说出每种声音对应的是哪种乐器?

K思考》(1)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2)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为什么不同?

(3)物理学中又如何形象地区分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这种不同呢?

(4)阅读:课本14页

R总结》

1.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各有自己的特色,称为。

2.音色是由发声体_______决定的,反映声音的品质。

3.影响发声体音色的因素:

(1)构成发声体的________不同,音色不同;

(2)构成发声体的_________不同,音色不同;

4.音色不同声音,声音的波形_________o但声波的波形都__________.

5.声音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应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试举或设计一些这一特点的应用实例:

【课堂达标]........................

类型一、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幅的关系

1例用手轻按自己喉咙,张开嘴小声发出“啊”,手感觉叫喉部振动幅度小,再大声“啊…”

时手感觉喉部振动幅度大,为说明了。

K例2』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

A.频率很高B.传播速度大C.响度很大D.振动时间长

k例3』在探索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丽作以下实验,但忘了记录,请你帮她把记录填写完

整:(1)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时,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是不同的,说明响度与

有关;(2)使音叉发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不同时,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

度不同,说明响度与有关;(3)使用听诊器和不用听诊器在同样远近听

心脏跳动声音的响度不同,说明响度与声音还与有关。

类型二、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的振动频率的关系

K例4』猪的叫声与小鸡的叫声是不同的:叫声的响度小,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

的一较小;—的叫声的音调低,说明它的发声部位振动——较小。

R例5』新年联欢会上,小王在演出前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他是在调()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K例6』图中,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伊由一,〃

他在研究声音的():“'寸"6

A.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B.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D.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例6)

K例71男同学一般比女同学的声音沉闷、噫亮,这是因为男同学发声时()

A.频率高,振幅大B.频率低,振幅小C.频率低,振幅大D.频率高,振幅小

类型三、音色是由发声体自身决定的

K例81很多人喜欢听宋祖英唱的民歌,只要听到广播播放她的歌声就能知道这是宋祖英唱的,

他们是根据声音的来分辨的。

K例9》弦乐器与管乐器发出的音乐有可能相同的是()

A.音调B.音色C.响度和音色D.响度、音色和音调

(例10』有甲、乙两个音叉发声时,用同一个麦克风接收声音,

将声音转变为电信号输入到同一个示波器中,其声波图

形如右图的甲和乙。对甲和乙音叉发声的振幅和频率的

分析中正确的是()

A.甲、乙音叉的响度、音色和音调都相同

B.两音叉的响度、音色相同,但乙音叉的音调较大

C.两音叉的音调、音色相同,但甲音叉的响度较大

D.甲、乙音叉的响度、音色和音调都不同(例10)

[质疑反思].......................

还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的问题

课题第一章声现象第三节令人厌烦的噪声时间11年—月—日,周—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编写8年级物理组

[课标解读]..........................

【目标】(1)从物理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认识噪声。

(2)知道的来源及危害。

(3)知道减弱噪声的途径和方法。

【重点】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难点】分辨乐音与噪声。

…””[学习探索]..........................

【要点1】噪声噪声的来源

K活动1(1)聆听多媒体播放的小溪流水、森林中鸟鸣声、配乐诗朗诵、机器的轰鸣声、公

路汽车过路声、建筑工地上的打桩声等,说说听到各种声音的感受。

(2)观察多媒体所呈现的上述声音的波形,说说各种波形的区别。

(3)阅读:课本16页

1.从主观感受角度讲:

(1)乐音:通常是指哪些_______的,令人____________的声音。

(2)噪声:通常是指哪些_______的、令人____________的声音。

2.从物理学角度讲:

(1)乐音:发声体做______—的振动发出的声音,波形是_________的。

(2)噪声:发声体做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波形是________—的。

3.从环保角度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_______________一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K讨论1(1)如果我们正在上课而旁边有人在欣赏音乐,那么这“动听的音乐”对我们来说

需不需要呢?而对于欣赏音乐的人来说是否也不需要呢?

(2)结合家庭、学校周围环境,在生活中,有哪些声音属于噪声?

【要点2】噪声的等级及危害

工活动》(1)测量并对比一下安静的环境下和嘈杂环境中自己脉搏的跳动次数

(2))阅读:课本17页“生活•物理•社会”

R总结』

1.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是、、、。

2.人们用单位_____来表示声音的响度,人耳能听到的最小声音为______O

3.人类理想的声音环境为__________________.

4.通常白天超过_________,晚上超过_________的声音,就可界定为噪声。

【要点3】噪声的控制

K思考》(1)噪声从产生到对人产生危害要经过哪些环节?

(2)如何有效地控制噪声?

(3)阅读:课本19页“生活•物理•社会”

(总结R

1.在处减弱。如:O

2.在中减弱。如:O

3.在处减弱。如:O

K应用》向区环保部门建议一些减弱城市噪声污染的具体措施::

………【课堂达标].......................

类型一、区分乐音与噪声及噪声的来源

K例12有人说音乐是乐音,因此音乐声不会成为噪声,你认为这一观点对吗?

K例2》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

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D.声音的三要素都是对乐音而言的

K例33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①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②剧

场京剧表演的演奏声③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④装修房子时的电钻声

⑤婚庆时的爆竹声⑥山间小溪潺潺的流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

A.①③④B.①②⑤C.①④⑤D.①©⑤⑥

类型二、噪声的控制

R例4》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B.学校将高音喇叭换成许多小音箱

C.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D.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R例53如图所示.为了使道路交通更加通畅,厦门市几条主干道架

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部分路段

两侧设有高3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

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

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例5)

K例6』夜间学生已入睡,校外的卡拉0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甲同学起身

关上了窗户,乙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住睡,丙同学到歌厅去要求将音量放小。他们

减弱噪声采取的途径分别是:甲在______减弱,乙在减弱,丙在_______减弱。

[质疑反思].......................

还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的问题

课题第一章声现象第四节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时间11年—月—日,周—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编写8年级物理组

[课标解读]..........................

【目标】(1)了解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2)知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3)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运用。

【重点】知I道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难点】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征及应用解释。

…””[学习探索]..........................

【要点1】人与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K活动』观看科普影片中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引颈倾听,然后立即四处逃散

的片断。

K猜想1(1)火山、地震爆发前夕,自然界的动物有什么异常反应?

(2)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种信息的呢?人为什么不能?

K活动』(1)用一台音频发生器由低到高发出不同频率的声音,你先闭上眼睛仔细听,当听

见声音就兴起手,直到听不见声音就放下手臂,另一些同学根据你的动作记录

相应的声音频率的数值,这就是你能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以同样方式测一测

其他同学的听觉频率范围。

(2)阅读:课本P21页

1.可听声:频率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2.超声波:频率高于_______________Hzo

3.次声波:频率低于_______________Hzo

4.人耳听到声音的条件:

(1).(2)。

(3)________________o(4)__________________o

(5)o

[要点2]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工活动》阅读:课本P22-23页

[7容夕上51........

"1.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1)好,用于:O

(2)强,用于:.

(3)易于获得集中的,用于:»

(4)有明显的效应,用于:.

2.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传播距离,不容易被.主要产生于

所以人类建设检测次声波。

•……”【课堂达标]..........................

类型一、超声波与次声波

1例蝴蝶飞行时翅膀每分钟振动300—400次,蜜蜂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为

什么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

[例2』有时在你认为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

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

K例3》当大象进行交流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

A.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

C.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D.一般来说,人耳不能感觉到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K例4』海豚有完善的声纳系统,它们能在黑暗的海水中准确而快速地捕捉食物,避开敌害,

远远优于现代的无线电定位系统,这是它利用了自身发出的()

A.次声波B.超声波C.电磁波D.红外线

K例51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

B.我们听不到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

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

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大时,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类型二、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应用

K例63下列不是超声波应用的是()

A.用声呐系统探测潜艇B.动物感知地震前的声音

C.海豚用来判断方位而发出的声音D.蝙蝠捕捉蚊虫时发出的声音

k例71医院里的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

因为()

A.声音太小B.声音太大

C.声音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D.声音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K例8』下列现象或做法中不能说明利用声波可以传递能量的是()

A.蝙蝠靠超声波捕食

B.利用超声波消除肾结石患者的结石

C.用声波清洗精细的机械

D.人突然暴露在150dB的噪声环境中,鼓膜会破裂出血

[质疑反思].......................

还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的问题

课题第一章声现象单元复习时间11年—月—日,周—

课型复习课课时2课时编写8年级物理组

[课标解读].........................

【复习目标】

1、通过复习,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了解乐音的特性。

2、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应用,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知识梳理】

1.声音的产生:由物体而发生,停止,发声停止。

3.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几种物质中的声速v/(m-s-i)

为o空气(15C)340海水(25C)1531

空气(25C)346铜(棒)3750

音在金属中和液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它在空软木500大理石3810

煤油(25C)1324铝(棒)5000

气中的要。蒸幅水(25C)1497快(棒)5200

4.声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表示声音的,是由声响度表示声音的,是由

源振动的决定的。声源振动的决定的。

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音色不同,

声波的______也不同。

5.令人厌烦的噪声

(1)噪声和乐音的区别

乐音是指通常是指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的0

噪声是指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的°

(2)噪声的来源和分类:阅读课本P16页回答问题。

(3)噪声的级别和危害:人们用(符号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

(4)噪声的控制:减小噪声对人们干扰的主要途径有:;

O(在图中指出说明是哪一种。)

6.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阅读图并回答问题

把频率范围在_____Hz至______Hz之间的声波叫

做可听声。

频率高于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

频率低于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

(2)超声波的应用

利用超声波的、

、等特点制成,

(3)

次声

波及

其危

害:

次声

波的

特点

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的特点粉碎结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严重危害,强大的次声波还会对等造成破坏。

【例题分析】

1.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及声音在其中传播的速度

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

物质的密度(kg/m3)1.291.4327007900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m/s)330316510050001300

根据上表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2.演奏同一乐曲时,人能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节奏不同

3.声音以形式传播,声音靠来传播,而且声音在固体、液体和空气中传播的速度

(填“相同”或“不同”),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在真空中(填“能”或“不

能”)传声。

4.用刻度尺设计实验

(1)探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2)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5.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做了以下几个实验:

(1)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2)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3)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4)在吊着的大钟下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敲响钟后,把纸在笔尖下迅速拖过,纸上便画出一条

来回弯曲的细线。

请你想一想,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实验现象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6.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的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

干扰,小华采取了三种方案: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

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______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___________中

减弱;第三种是在处减弱噪声。

【反馈练习】

1.小华在学习了“声音是什么”后,总结出以下四点,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声音是靠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小于340m/sD.声具有能量

2.小明在观看学校管乐队排练时,听到钢琴和胡琴都发出C调的“1”,小明能区分开是钢琴还是胡琴

的声音,这是依据()

A.它们的声音的高低不同B.它们的音调不同C.它们的响度不同D.它们的音色不同

3.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噪声一定会致人伤害B.在家里,几位同学旁若无人地引吭高歌不是噪声

C.与环境需要不相符合的声音都是噪声D.控制噪声只能从声源和人耳处减弱

4.医用的B超机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但人耳听不到它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的响度太大B.声音的音调太低

C.声音的频率低于人耳能听到的频率范围D.声音的频率太高,人不能觉察到

5.在物理学里对声音特征的描述有音调、响度、音色等物理量,请在下列各小题中选填相应的物理

量:“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脆如银铃”说明声音的—。

6.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高速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两侧立有

一定高度的隔声板,这种减弱噪声的措施属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