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区自然状况调查_第1页
番禺区自然状况调查_第2页
番禺区自然状况调查_第3页
番禺区自然状况调查_第4页
番禺区自然状况调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位置番禺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中部河网地带,在北纬22°26,至23°05、东经113°14,至113°42,之间,处于穗港澳“小三角”的中心位置。东临狮子洋,与东莞市隔洋相望;西及西南以陈村水道和洪奇沥为界,与南海区、顺德区、中山市相邻;北隔沥(滘)水道,与广州市区相接;南滨珠江出海口,距香港8海里,距澳门42海里,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番禺四周江环水绕,境内河网纵横,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巳成为沟通珠江三角洲东西两岸和连接广州、深圳、香港、珠海、澳门等大中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莲花山港和南沙港每日来往香港的客轮九进九出,航程一个多小时。南沙港是天然良港,巳兴建1个万吨级码头和两个2.5万吨级综合货运码头。十多年来交通建设,使地处珠江三角洲中部的番禺,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逐步显现出来。番禺区南辖市桥、沙头、东环、桥南等4个街道,大石、南村、石基、沙湾、钟村、新造、化龙、石楼、榄核、灵山、大岗、东涌、鱼窝头、黄阁、横沥、万顷沙、等16个镇和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人民政府设在市桥,全区总人口94.4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5.1万人。2001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332.5亿元,全区农业总产值44.45亿元,工业总产值596.65亿元,全区完成税收66亿元(含海关税),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8.03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1.5亿元。全区经济运行特点是:经济增长由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经济规模跃上一个新台阶,国内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的绝对值和人均数,分别达到全国县(区、县级市)的先进水平;经济增长势头强劲,GDP增长创近几年新高,财政收入更是创历史最好水平;审批立项的项目数、计划投资额、实际投资额都超历史记录。自然地理区内地势由北、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主要是50米以下的低丘,南部是连片的三角洲平原。现境域构成的比例,低丘约占10%,河滩水域约占35%,冲积平原约占55%。一、地貌发育简况珠江三角洲原是浅海湾,海水汪洋,岛丘错落。后来经过海洋平面的巨大变化,沙泥淤积,逐步发展形成三角洲。番禺冲缺三角洲的发育形成,主要是西、北江干流在通过顺德与市桥丘陵间缺口后,沿丘陵向四面扩延,自西北向东南伸展。区内三角洲多有蚝壳层。灵山、东涌、鱼窝头一带淤泥中的蚝壳层,经C14测定为1680±90年,即约在晋代该处仍是水深6〜7米的浅海。同治版县志引《水经》郦注云:“海在郡城南,沙湾、菱塘两司,地多边海。”唐《元和郡县志》载:“大海在府城正南七十里。”这些文字记载亦表明,1000多年前,沙湾以南的灵山至东涌一带仍是浅海。宋代以后,淤积伸延。明代以来,沙坦更不断浮生,相连成片,沙田巳移至大岗、黄阁一线以南。至清代,旧称鸟珠大洋的万顷沙,洲坦出露,开垦成田。据推算,从沙湾紫坭到万顷沙,唐代每年南延约30米,宋代每年南延约35米,明、清每年南延约38米。从1930年至1959年这30年间,向东南伸延2.5公里,年均约延85米,增地约800亩。80年代中期以来,有组织地较大规模围垦,年均增地9000亩。二、地貌类型的特征区内地貌大体可分为市桥台地、南部三角洲、海涂、平原残丘四类。(一) 、市桥台地即区内北部低丘地区,包括大石、钟村、化龙的大部分,还有石基、石楼、沙湾的一部分。台地的地质岩层,大都是下古生代变质岩及侏罗系砂岩、页岩构成。台地久经侵蚀、风化壳厚,以低丘岗地为主,方圆数十里,蜿蜒起伏,乍断犹连。较高的有大乌岗(海拔226.6米)、青萝嶂(海拔198.2米)、浮莲岗(海拔116.6米)、莲花山(海拔105米)。山包多呈平圆,坡地大都平缓。建国后,近村缓坡多开发耕作,梯田约占30%。80年代,大石至市桥、市桥至莲花山、市桥至南村和新造沿公路线的低丘,不少经人工推平,兴建厂房。(二) 、南部三角洲平原市桥至莲花山公路以南的大沙田区,包括榄核、灵山、大岗、横沥、万顷沙、南沙、黄阁、东涌、鱼窝头全部及石基、石楼、沙湾的大部分。本区地面平坦,由北、西北向东南降低。平原水网密布,连片的耕地,或蔗或稻,一望无际,间有丘陵残山点缀,较高的有黄山鲁(海拔295.3米)、大山乸(海拔224.6米)、十八罗汉山(海拔127.3米)。本区主要是沙田,还有围田和少量岗地。围田是指耕作较早的老围田,沙田是指近期开垦耕作的新围田。老围田田块小,一般有50亩。老围田处三角洲顶部,田面较高,靠河水灌溉,潮灌天数每月少于8天。新围田即沙田,分高、中、低沙田。高沙H田面高程0.6至1米),月潮灌天数少于10天,以灌溉为主;中沙田(田面高程-0.2至0.5米),每月可上水20天,排灌自如;低沙田(田面高程-1.9至-1米)地势低,易受渍。(三) 、海涂集中分布在县境东南的万顷沙、南沙、新垦的沿岸,其范围东起伶仃洋,西至洪奇沥,北接虎门口,南抵淇澳岛。按一5米以上高程计,海涂面积近30万亩,约占全省海涂面积的12%。海涂地形呈带状,北西—南东向,与海岸平行延伸,宽广平缓。(四) 、平原残丘原为古海湾的岛屿,经过三角洲的沉积,留下平原残丘。主要有灵山龟岗、大岗客家村龙头石、黄阁乌洲岗等,均有海蚀遗迹。70年代前,区内被河流水道分隔为大小岛陆30多个,80年代至90年代初,筑建了公路桥梁140多座,过去各洲岛间靠水路相通,而今多可桥路相连。,-、,口土-历史沿革番禺为秦置古县。秦以前,对番禺及岭南一带,有多种称谓。《元和郡县志》“岭南道”下记:“广州,春秋百越之地。”春秋时泛称百越,战国时称“扬越”,《史记•南越列传》载:“秦时巳并天下,略定扬越,置桂林、南海、象郡。”张晏“扬越”下注云:“扬州之南越也。”又“索隐”引《战国策》云:“吴起为楚收扬越气战国时的“扬越”,大致包括今两广及两湖、江西部分地方。而岭南交通不便,地广人稀,并未成为楚国的势力范围。秦时又称岭南“陆梁”,《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三年。......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正义”注:“岭南之人多处山陆,其性强梁,故称陆梁”。“扬越”为较古之名,地域较广;“陆梁”之名后起,专指岭南。“番禺”之名,战国时巳有。《水经注耘艮水篇》:“¥艮水东别经番禺,《山海经》谓之贲禺者也。”《山海经》载“桂林八树在贲禺东”,郭璞注:“今番禺。”汉初的史料亦多处提到“番禺”,或亦书作“蕃禺(隅)”,即指今广州番禺一带,是当时岭南最为重要的聚落,巳形成地区性的政治、经济中心,亦是广东境内最早见于古史的地名。“番禺”之得名,历来说法不一。主要有三:一是“二山”说。《后汉书•地理志》、唐《元和郡县志》及《初学记》等,均认为县治有番山、禺山,因以为名。明朝黄佐《广东通志》载:“番禺县治东南一里曰番山,其山多木棉,其下为泮宫;自南联属而北一里曰禺山,其上多松柏。”又黄佐《番禺二山记》云:“二山相连如城,南汉时刘凿平。”番禺因二山而得名之说,相沿巳久。二是“一山”说,即番山之隅说。郦道元《水经注》载:“今入城东南偏,有水坑陵,城倚其上,闻此县人名之为番山;县名番禺,谓番山之禺也。”禺,即隅,指附近的地方。三是“蛮夷之地”说。1953年在广州西村石头岗一号西汉前期墓中出土有烙印“蕃禺”二字的漆盒,1983年在广州象岗南越王墓出土有铸上“蕃禺”二字的汉式铜鼎。考古学家麦英豪在《广州城始建年代考》中据出土文物认为,秦至汉初,番禺的“番”,写作“蕃”,与“藩”通。即番蛮、蛮夷之意。《周礼•秋官》云:“九州之外谓之蕃国”。禺,犹隅,指区域、边远之地。秦汉之前,番禺一带僻处一隅,中原汉人视之为边远的蛮夷之地,因以为名。以上三说,未有定论。历代省志、府志、县志,多持,二山”说。我国不少地方有因山川而命地名的惯例,多数人相承古说,认为番禺是因番山、禺山而得名。此外,还有认为“番禺”是黄帝曾孙之名,因以为名;亦有认为番禺源于南海神或番禺即盘古;还有“番禺”乃俚人(黎族人)语,即“盐村”等说法。期增长9.5%。主要山脉番禺区有少量丘陵残山,较高的有黄山鲁(海拔295.3米)、大夫山(海拔222.6米)、十八罗汉山(海拔127.3米)。大夫山大夫山森林公园位于番禺区市桥镇城区以西三公里处,跨市桥、钟村两镇,毗邻顺德碧桂园,北与祈福新村相接,总面积约9000亩。公园内连绵不断的群山环抱着海拔222.6米高的番禺第二高峰大夫山,还有大小山塘和多个人工湖,独具匠心的亭台楼阁,使山青水秀的公园环境增添色彩。园内湖光山色,参天树木,绿草如茵,繁花似锦,鸟语花香,多种棕榈科植物营造了热带风情景象。水文状况地下水地下水资源有低丘台地区的浅层地下淡水,沙围田区及低丘台地深层的地下咸水。市桥台地包括市桥、新造、化龙、石基、钟村、石楼、南村、沙头等部分地区,另蕉东联围的黄阁、南沙部分地区,均有浅层的地下淡水。历史上,居民多在沿山丘边缘掘井,深1.5〜3.0米,即可汲水。在降雨量较多的平水年,井水可供生活饮用;在降雨量较少的枯水年,特别是冬春旱季,部分井水涸竭。总的情况是浅层地下淡水贫乏,不能作为农业、工业和生活供水的主要来源。沙围田和低丘台地外缘较深层的地下水为咸水。番禺地处西、北江三角洲咸地下水区的中部,咸地下水范围东至东莞市,西至江门新会,北至广州长堤,南至万顷沙。在11000年至37000年前,第四纪冲积层厚度40多米,经历海水进退,形成咸地下水。据钻孔测定,最咸地下水(含氯1000毫克/升)分布在潭洲镇新联、横沥镇义沙和珠江农场东北部。中等咸地下水(含氯在100〜1000毫克/升)分布在石楼莲花围东部、海鸥东部、清流、石基镇低涌、沿市桥河一带,以及大岗西南沿洪奇沥、潭洲沥、灵山镇庙贝沙尾、横沥沿界河1000多米长条地带和万顷沙、新垦大部分地区。轻咸地下水分布在其他围田地区。咸地下水上层深23〜42米,下层深62〜69米。蕴藏量很大的咸地下水,既不能直接用于工业和农业,也不能供人畜饮用。地表水一、 河流区内有珠江干、支流21条,总长351.4公里,多自西北流向东南。支流宽约100至250米,河深在一2至一6米之间;干流宽多在300至500米,河深在一4至一9米左右。干支流均属平原河流,水流平缓,潮汐明显,潮差平均为2.4米,各河流年均径流总量1377亿立方米,占珠江年径流总量的42.2%。二、 口门泄洪和进退潮量西、北江洪水经区内和边界4个口门泄量占珠江八个口门总量的59.4%。其比例西江占64%,北江占36%。建国以来最大洪水是1968年6月27日,区内3个口门泄洪流量为25952立方米每秒。其中蕉门占9220立方米每秒,洪奇门占8610立方米每秒,虎门占8112立方米每秒。由于洪奇沥水道萎缩衰退,增大蕉门凫洲水道水沙宣泄量,使黄埔港出海航道受泥沙淤积影响。建国以来较高的台风暴潮水位是1964年、1974年、1983年三次。其中以1983年最高,南沙站2.61米,虎门口舢板洲站为2.65米。涨潮最大潮差是灵山站为3.35米(1979年8月2日),落潮最大潮差2.91米(1979年8月9日)。涨潮历时最长的是三善站为13小时。最大涨潮量虎门为4.7亿立方米,蕉门为1.26亿立方米,洪奇门为0.33亿立方米(1978年7月21日)。最大落潮量:虎门为7.4亿立方米,蕉门为2.6亿立方米,洪奇门为0.96亿立方米(1976年6月23日至25日)。含沙量:虎门涨退潮相同,为0.16〜0.13公斤/立方米,蕉门涨潮小于落潮,分别为0.098公斤/立方米和0.13公斤/立方米,洪奇沥为0.099公斤/立方米和0.15公斤/立方米。实测资料表明,洪奇沥和蕉门淤积较大。3个口门年均排泄泥沙364多万吨,海滩淤高约2.5厘米,万顷沙尾年均延伸110米。三、山塘水库现有小型塘库184宗,共控制集雨面积44.9平方公里,有效库容1038.8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9762亩,堵涌蓄水塘工程6宗,蓄水面积3745亩,库容716万立方米。这些塘库面积小,在抗咸防旱方面虽起一定作用,但不是解决农田灌溉的主要设施。水资源总量和水质一、 水资源总量区内各种水资源,包括境内陆地产水量(含集雨水和地下浅层淡水),西、北江径流量,年潮流量(减除枯水季节咸潮)等三方面的水资源总量,在丰水年为1407.87亿立方米,平水年为1323.96亿立方米,枯水年为879.1亿立方米。1979年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总量估算约11亿立方米。西、北江枯水年的径流量,为全区年需水总量的70多倍。二、 水质(一)、污染境内河流、海域的水质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日趋严重。珠江水系,从区内外广州、佛山、惠州、黄埔、东莞等工业城市和中小城镇,携带排放到河流中的有害有毒物质,流经番禺入口门出海;每天两次涨潮,又将污染物涌入境内河道。污染物有工业排放的有毒有害固体悬浮物、挥发性酚、六价铭、硫化物、氨氮、有机磷、碑、石油类等。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废水。此外,机动船舶、使用农药、城乡粪便、生活废水等也是污染源。区内主要水道按等级污染负荷从大到小依次是沥水道、市桥水道、沙湾水道。三大口门的等标污染负荷分别为:虎门3590.22,蕉门478.83,洪奇沥2.07。(二)、咸潮期水质区内东南地区每年10月至次年3月,因上游枯水,咸潮上涌,常有1%。以上含盐量的海水倒灌,最高含盐量达2%。以上。1963年3月25日,含盐量1%。的咸潮到达市桥、沙湾、新造、榄核和大岗的大陇附近;含盐量3%。的咸潮到达雁洲、高新沙、南顺尾、西樵头和万顷沙九涌一带。4月至10月上旬,潮水皆为淡水。选择浏气候状况一、四季特点春季(2〜4月)气温回升,冷暖交替,雨水逐增,前期常有低温阴雨。本季各月平均气温从14.6°C逐月上升至22.0C。全季雨量303.7毫米,占年雨量18%。日照时数全年最少,雾日则最多。各月日照<勿、时的天数达14.4〜17.5天。低温阴雨天气对春播、春收和春种有一定影响。夏季(5〜7月)初夏温暖,盛夏炎热,高温强光,雨量集中,间有台风。5〜6月平均气温25.5C〜27.1C,有利于作物正常生长。7月平均气温28.5C,为全年最高。极端最高温为37.2C。日照241.8小时,为全年最多。全季雨量730.7毫米,占全年降雨量45%,为各季之冠。由于雨日多,雨量大,可影响早稻抽穗扬花。秋季(8〜10月)早秋炎热,晚秋凉爽。常有台风。台风8月平均1.2次,9月平均0.5次。气温8月平均28.1C,日照222小时,分别为全年次高和次多月份。9〜10月,气温从26.8C下降到23.6C,秋高气爽,日夜温差较大,有利于作物后期生长。全季雨量504.3毫米,占年雨量的31%。多数年份雨季结束,间有秋旱。10月上旬后期开始有不同程度的寒露风,14日起明显增加,可影响晚稻开花结实。冬季(11月〜次年1月)气温较低,雨量稀少,寒潮南下,低温霜冻。平均气温从11月的19.2C逐月下降,1月为13.5C。极端最低温为一0.4C。平均霜日2天。全季雨量只有97.4毫米,占年雨量6%。二、气温区内气温,冬无严寒,夏不酷热。由于受地形和季风影响,南北气温稍有差异,北部比南部稍高1C左右。年均积温在7900C〜8100C之间。最多为8214.3C(1960年),最少为7769.0C(1969年),变幅445.3Co从5月中旬至10月中旬,气温变化最小,平均在25C〜28C之间,最适宜作物生长。2月份温度变化最大,乍暖还寒,忽冷忽热,相差可近一倍。高低温差15.2C。日夜温差不大,在6C〜9C之间。低温期短,无霜期长。最低气温>5^,历年平均约8天,主要出现在1月份。约有一半年份出现霜冻。平均初霜1月6日,终霜1月20日。最早初霜是1962年12月3日,最迟终霜为1974年2月27日。无霜期年约352天。在低温霜冻时段,种植不耐寒作物要注意防寒。三、 降雨区内雨量充沛。年均降雨量为1635.6毫米,最多是1965年的2652.8毫米,最少是1963年的1030.1毫米。南部降雨稍多,年均1600〜1700毫米,北部与中部稍少,年均1400〜1600毫米。全区陆地面积年均降雨总量12.94亿立方米。降雨量的季节分配不均,旱季雨季分明。降雨集中在4〜9月,这6个月的降雨量平均达1323.4毫米,占全年的81%。10月至次年3月的降雨量只占全年的19%。区内各地的降雨强度,由于地势高低不同,受季风影响程度不一,以及台风路线关系,造成降雨强度不一。总的情况是南部大雨暴雨的天数略多于北部。历年统计,中雨(>15毫米)日数年均33天,>40、>80、>150毫米降雨日数年均分别为17.4天、5天和1.3天。偶有一日降雨超过300毫米的。大雨、暴雨时段为5〜9月,尤其是台风带来的大雨暴雨。遇大雨暴雨,在水利条件差的地区,出现内涝。四、 气压年均气压为1012.4百帕。夏季气压最低,7月份为1004.4百帕。冬季气压最高,12月和1月为1020.1百帕。年中气压高低相差15.7百帕。春秋二季,气压居中。五、风区内是沿海平原地区,风向以偏东风或东南风为主,年均风速2.4米/秒。冬季1月,风向以偏北风为主;春季4月,风向不甚稳定,以南或东南风为主;夏季7月,盛行风向是东南风;秋季10月,以偏北风为主。全年少吹西风。各季的平均风速,相差不大。由于太平洋热带气团和印度洋赤道气团的影响,每年在西太平洋及南海生成的台风约40次,1960〜1987年在珠江口附近登陆,对区内有较大影响的有22次。区内台风较集中在7〜9月,台风带来大雨暴雨,若遇海潮上涌,风狂浪急,惊涛拍岸,可使堤围崩塌,给工农业生产带来损失。六、 湿度相对湿度一般是81%〜84%。其季节变化,1月份约为73%,4月偏南气流活跃为86%,7月约为84%,10月约为79%。七、 日照年均日照2000小时左右,南部比北部约多100小时。中部市桥年均1946.5小时,最多的1963年为2449.5小时,最少的1961年为1567.4小时。日照月份分布,5〜12月各月份均在150小时之上,其中7月最多达238.3小时。8月次之,为222小时。

最少是2、3月,每月日照100小时左右。自然资源动物一、 兽类虎,30年代初和50年代初,报章曾载在莲花山和南村发现有虎,系游水窜入区内,今巳无。野猪,曾有发现,今巳无。水獭、穿山甲(食蚁兽)、山猫,罕见。鼠,主要有褐家鼠、小家鼠、田鼠,遍区皆有。蝙蝠(飞鼠、蝠鼠)亦遍区皆有。二、 鸟类候鸟主要有燕子、禾花雀、鹤等。留鸟主要有麻雀、乌鸦、喜鹊、鹧鸠、鹤鹑、鹰、鸥、伯劳、鸬鹚、翡翠(钓鱼郎)、猫头鹰等。还有供观赏的画眉、了哥等。三、 鱼类全区围内水面32万亩左右,约有一半属咸淡水交界水域。独特的水文形态,繁育着众多鱼类。区内水域

的鱼种约1万多,第一类为随咸水上涌到海口附近繁殖的棘头梅童鱼(黄皮)、刀鲚(黄鲚)、黄鲫、黄姑、青

鳞、狼虾虎鱼(乃鱼)、马鲅、曹白、鲻鱼、蚬锻、鲶鱼(暗丁)、白春;第二类为从咸水溯江作回游产卵的鲥

鱼(三黎鱼)、斑锻(黄鱼);第三类如从江河入海回游产卵的河鳗(风鳍);第四类为常年在江河附近繁殖的

七丝鲚(青鲚)、鲈鱼、银鱼、边鱼、挞沙(比目鱼类)、花鱼、和顺、鱼、鲤鱼以及自然生长的鳙、鲢、鲮、

鲩等。80年代初统计,年产量超过1000担的有黄皮鱼、马鲚鱼(青鲚与黄鲚的统称)、乃鱼、青鳞、鲈鱼、鲥鱼珠江口常有剧毒的河豚(鸡脯鱼)。1968年11月有一鲸鱼窜至石楼联围浅滩,捕获后拖至市桥宰剖,重约7吨,据云前所未有。鱼中味道鲜美的,旧谓“头鱼仓、二鱼亡、第三马鲛鱼郎(马头鱼广。又有云“春、秋鲤、夏三黎”,或说“冷鲚热鲈”。亦有认为风鳍、挞沙、石斑乃席上珍品。四、甲壳、两栖、爬行类虾主要有河虾、对虾、九节虾、白虾、沙虾、银虾、基围虾、罗氏沼虾。蟹有青蟹、绒螯蟹(毛蟹)、蟛螟。虾、蟹年产均有1000担以上。贝类主要有河蚬、虫雷、白蚬(年产1000担以上),还有田螺、螺狮、东风螺、蜗牛等。两栖动物有青蛙、虎纹蛙、青背蛙、树蛙、蟾蜍等。爬行动物主要有龟、鳖(水鱼、甲鱼)、蛇(草花蛇、白花蛇、青竹蛇、银环蛇、蟒蛇、水蛇、水律、广蛇、过树榕、原步蛇等)。蛇被作为佳肴和滋补珍品,近年有人工养殖。还有壁虎、蜥蜴等。虾春(水生生物,为重要饵料,近年禁止装捕),采者以网装得,为本地特产,别具风味。还有环节动物蚯蚓、水蛭(蚂蝗)等。禾虫亦为地方特产,可制作为别具风味的佳肴。五、昆虫主要有蜂(种类较多,唯蜜蜂家养采蜜,赤眼蜂放养以防治甘蔗虫害),龙虱(龙虱可作佳肴或浸制药酒)、

蚕、蝉、蜘蛛、蚂蚁(黄蚁、黑蚁、白蚁)、蜻蜓、苍蝇、蟑螂、螟虫、蚊、蜈蚣、粘虫、稻飞虱、稻铁甲

虫、稻秆潜蝇、稻螟蛉、金龟子、飞蝗、蚱蜢、螃、蛾、椿象、地老虎、蟋蟀、红蜘蛛、毛虫、瓢虫等,

多是害虫。植物一、树、竹类林木主要有松、水松、杉、落羽杉、池柏杉、柏、木麻黄、银桦、乌柏、苦楝、木棉、榕、大叶相思、台湾相思、桉、红荷木、玉兰树、木芙蓉、杨柳、桂、夹竹桃、枫、凤凰树(影树)、梧桐、槐、茶树等。竹主要有青竹、黄竹、大头竹、马蹄竹、吊丝竹、观音竹、佛肚竹等20多种。区内古树,树龄500年以上者极少。树龄百年以上者多为榕树、木棉树和乌榄树。榕树多栽村前,旧时

视为“风水”树,枝繁叶茂,婆娑成荫,枝生气根,连绵拂地,如千百垂藤,或分或合。其根盘错苍劲,大

者形如岩洞。树荫覆盖数十平方米,村民常在榕荫下倚根憩息,谈古论今,故又称“夏榕乙木棉树多栽于

村前村后,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