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知识精讲+备课精思+拓展提升 】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识图知史

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简述三幅图片中主要内容变化的表现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一、辽、西夏、金的政治统治根据材料归纳

辽、西夏、金的政治制度史料实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民族政权辽西夏金民族及活动区域政权的建立与发展政治制度与两宋的关系战争议和灭亡契丹族辽河上游916年,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定都上京“藩汉分治”制度为夺回幽云十六州,北宋多次与辽用兵“澶渊之盟”北宋贡”岁币“1125年金灭辽党项族陕北、宁夏一带1038年元昊建大夏,定都兴庆(银川)制度基本模仿北宋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与北宋多次交战,互有胜负西夏向北宋称臣,北宋““岁赐”1227年亡于蒙古女真族黑龙江、松花江流域1115年完顔阿骨打建金,定都会宁(阿城)基本沿袭唐宋制度猛安谋克制(兵农合一)1127年灭北宋南宋岳飞抗金1141年“绍兴和议”南宋贡“岁贡”1234年亡于蒙古知识梳理

1、辽、西夏、金制度建立

自主完成下列表格)辽文字

西夏文字金文字

文字

辽朝南面官员

宋朝官员识图知史

观察下列两组图片

回答:分析两组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对我国历史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第一组

文字系列

第二组

朝服系列2、辽、西夏、金制度建立的影响①说明:

辽、西夏、金不同程度地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容②影响:辽、西夏、金创建本民族制度和文化的同时,又加深了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民族交融,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贡献。1.(2022天津高考)辽都上京城由北部的皇城和南部的汉城组成,皇城是契丹皇帝

和贵族理政、生活之地,皇城内除宫城外还有官署、孔庙和佛寺;汉城为汉人、商人、使节等居住之所。这样的都城布局体现了()A.因俗而治的统治思想

B.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C.儒家文化的全面影响

D.称霸中原的强盛国力A学以致用2.金世宗时创建女真进士科,金章宗时加试骑射。河南发现的《女真进士题名碑》用女真文学记录“十五日试策,十七日试论、诗”。这表明金朝科举制度A.由女真人独创后来推广至中原

B.推动汉人学习和使用女真文字C.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作答题标准

D.模仿汉制但是保留其民族特色学以致用D二、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120612601271127612791368(一)建立统一政权

此后半世纪知识梳理

自主完成时间轴对应的填框120612601271127612791368(一)建立统一政权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灭西辽、西夏、金朝,收服吐蕃诸部,兼并大理,蒙古西征定国号为大元,元朝建立。定都大都,四大汗国在名义上尊元朝为宗主国。忽必烈即位,推行汉法,兴建大都灭南宋,元朝统一明军攻占大都,元朝灭亡占领临安此后半世纪知识梳理

自主完成时间轴对应的填框知识拓展

元统一的意义①结束分裂,奠定了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步发展奠定

了基础。②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民族交融,促进边疆地区的开发③加速了蒙古族封建化进程。④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⑤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识图知史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1、结合图片比较宋元中央机构设置的不同2、结合材料和所学分析宋元机构设置的各自的利弊1、不同

宋代二府三司制;元朝一省制2、利弊

①宋代二府三司,严重削落了相权,使皇权进一步加强。但是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使行政、军事和财政无法协调,以致行政效率偏低。由于部门繁多,出现了冗官、冗费和腐败现象,制约了社会的发展。

②元朝一省制,简化了行政机构,提高了行政效率。但是,宰相权力过于集中,导致权贵专权,内乱频繁,严重冲击了元朝政府的统治。

参考答案角度措施意义中央

地方交通

知识梳理

(二)巩固统一政权

(自主完成表格内容)

角度措施意义中央设中书省,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御史台

提高了行政效率地方1.行省制度,地方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在地方的派出机构。2.对吐蕃(西藏):中央直属宣政院3.对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4.对台湾:澎湖巡检司,行政管理经略台湾5、对西南:实行土司制度交通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设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知识梳理

(二)巩固统一政权

(自主完成表格内容)

便于政令传达,物资运输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③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有深远影响。④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⑤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主性,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3、(2022浙江高考)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城广大、民族众多、推进了新的民族融合。下列关于元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举措,叙述正确的是A.首次设立枢密院主管军事

B.在西南地区实行土司制度C.确定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依次为道、州、县

D.设理藩院管辖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学以致用B材料一: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百官志》材料二: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得调动军队——人民版教材必修一材料三:行省制划分一改以往以山川形便为依据的行政区划,以犬牙交错为主导,使各省无山川险阻可依,目的是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一方民众之心,便于中央进行政治控权和军事镇压。这在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史上具有转折意义。

合作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根据材料归纳元朝行省制的特点2、根据材料和所学简述行省制的意义1、特点①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②权大而不专,受制于中央③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④地理分布上:“犬牙交错”,以北制南2、意义①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提高了行政效率②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促进民族交融和边疆开发④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影响深远。

参考答案4、(2018·天津高考·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学以致用A5、(2021海南高考)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此举意在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

B.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恢复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B学以致用蒙古部落蒙古族波斯人阿拉伯人汉人畏兀儿蒙古人回回材料一材料二1、依据所学,概括材料一中体现出的主要内容2、写出材料二元朝民族政策,分析有何影响?对此有何启发和认识?

杨氏---西夏“唐兀公碑”(1356年)河南省濮阳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蒙汉融合的见证)识图知史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民族关系各民族之间相互交往交流,促进了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交融2、民族政策①四等人制的民族分化政策,②造成了民族之间的隔阂,激化了民族矛盾,成为元朝灭亡的重要因素。3、认识和启发:

要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民族关系6.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58%人的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了元朝A.奉行民族歧视政策 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C.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