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粘膜病第二章感染_第1页
口腔粘膜病第二章感染_第2页
口腔粘膜病第二章感染_第3页
口腔粘膜病第二章感染_第4页
口腔粘膜病第二章感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口腔粘膜病第二章感染第一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单纯疱疹病毒(HSV)概述病因---单纯疱疹病毒,DNA病毒组成---核心:由双链DNA组成,含病毒的遗传信息外包:蛋白质衣壳再外层:包膜(可溶的糖蛋白)分型---:HSV—l(腰部以上)

HSV-2(腰部以下)天然宿主:人类侵犯的部位:口腔、皮肤、眼、会阴、神经系统等

第一节单纯疱疹第二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发病机制感染HSV(飞沫,唾液,疱疹液)→HSV吸附于细胞表面→HSV与细胞膜融合→HSV脱壳→HSVDNA进入宿主细胞核→复制与转录→装备扩散→急性发作→原发性单纯性疱疹。感染过疱疹病毒后,病毒会潜伏在人体的细胞内,当人体全身状况改变影响免疫系统功能时,或局部受到外伤,过度日照等的刺激时,会激活病毒,引起复发性疱疹损害。单纯疱疹第三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临床特点原发性疱疹性口炎(primaryherpeticstomatitis)(最常见)(1)好发人群

多见于6个月至2岁的儿童(2)病程分期1)前驱期:接触史、发热、疲乏、不适、淋巴结肿大2)水疱期:口腔黏膜任意部位(包括牙龈)成簇小水疱3)糜烂期:融合破溃,黄白色假膜4)愈合期:自限性、整个病程约7-10天(无感染)

@急性合并牙龈者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单纯疱疹第四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五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六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临床特点2.复发性疱疹性口炎(recurrentherPeticstomatitis)

(原发性疱疹愈后30%-50%可能发生)(1)复发部位多数--在口唇或近口唇处(复发性唇疱疹)少数--牙龈和硬腭(2)病损特征

a:多个成簇的针尖样小水疱→破溃→糜烂→结痂、愈后无瘢痕,有色素沉着

b:复发位置:在原发或邻近位置

c:诱因:免疫力降低、阳光、损伤、发热、情绪因素

d:自然病程:7-10天(3)症状特点:前驱期:症状不明显轻微不适局部:自发痛、灼痛、痒感、胀麻

单纯疱疹第七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八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病理特殊的细胞学改变:核包涵体、多核巨细胞、细胞破坏

诊断

根据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年龄、病史、诱发因素、病损特点)1.形态学诊断

⑴涂片查找包涵体

⑵电镜查受损细胞是否含有不成熟的病毒颗粒2.免疫学检查

:抗原检测;抗体检测。3.

病毒分离4.基因诊断:近年来采用核酸杂交,酶切图谱以及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单纯疱疹第九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鉴别诊断

1.口炎型口疮(疱疹样口疮)2.三叉神经带状疱疹3.手足口病:

4.疱疹性咽峡炎:5.多行性红斑:单纯疱疹第十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治疗(一)全身治疗1.支持治疗(1)维持水盐电解质平衡(2)补充维生素B,C

(3)高蛋白、低脂肪饮食2.抗病毒

(1)无环鸟苷(阿昔洛韦ACV、克毒星)高选择性(2)病毒唑(利巴韦林)广谱抗病毒-(3)干扰素抗病毒、抗增殖、免疫调节聚肌孢诱导细胞产生干扰素(4)疫苗和免疫球蛋白(5)板蓝根冲剂儿童患者用单纯疱疹第十一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2.免疫调节剂转移因子、胸腺素3.中医中药清热解毒、辨证施治(二)局部用药:

(1)黏膜:10%硝酸银+碘制剂(2)皮肤:丁香油+氧化锌5%无环鸟苷软膏、5%碘甙(疱疹净)

单纯疱疹第十二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带状疱疹(herpeszoster)是由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皮肤黏膜病

病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a、儿童--水痘b、成年人及老年人-----带状疱疹

第二节带状疱疹第十三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临床表现

1.夏秋发病、前驱期表现为低热2.单侧(不越中线)、沿神经走行、带状分布、群集分布水疱、3.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出现牙痛,疼痛较剧烈,有的愈后疼痛还可延续,4.可以累及眼角膜,甚至失明,进入膝状神经结可出现外鼓膜疱疹5.60岁以上老年人易患,病程4-6周带状疱疹第十四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五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六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七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十八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病理皮肤黏膜为单房性水疱,疱底可见变性上皮细胞----气球样细胞

诊断和鉴别1.诊断:单侧皮肤-黏膜疱疹;神经支分布及剧烈疼痛。2.鉴别:单纯疱疹;疱疹性咽峡炎。

治疗1.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非特效);阿糖腺苷;2.免疫调节药物3.止痛

4.神经营养药物

5.糖皮质激素

6.局部用药

7.中药

8.理疗:

微波,氦氖激光,紫外光局部照射。带状疱疹第十九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以手足和口腔黏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特征。

病因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为柯萨奇A-16型病毒与肠道病毒71型。

流行病学1.粪-口和呼吸道飞沫传播2.接触患者皮肤、黏膜疱疹液而感染

第三节手-足-口病

第二十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临床表现易感人群:3岁以下幼儿流行时间:以夏秋为多

1.潜伏期为3~4天,多无前驱期症状,

可有低热

2.发疹多在第二天,多见于手指,足趾背面及甲周。开始为玫瑰红色斑丘疹,1天后形成小水疱。流涎、拒食、哭闹。

3.发生于口内时极易破溃形成溃疡面,覆灰黄色假膜。

4.病程5-7日手-足-口病第二十一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十二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十三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夏秋季多见于托幼单位群体发病,患者多为3岁以下幼儿;手、足、口部位的突然发疹起疱,皮肤的水疱不破溃;全身症状轻,可自愈。2.

鉴别:(1)水痘(2)单纯性疱疹性口炎(3)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预防、治疗预防及时发现疫情和隔离患者1周、消毒,密切接触的婴幼儿可注射1.5-3ml丙球蛋白

治疗对症治疗:注意休息和护理。

抗病毒治疗:口服病毒唑。

中医中药治疗:板蓝根冲剂

局部用药:糊剂及含片手-足-口病第二十五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病因1.由于口腔念珠菌(oralcandidosis)感染所引起的口腔黏膜疾病。其中白色念珠菌的致病力最强,它所引起的雪口病是最常见的口腔念珠菌病。2.白色念珠菌为酵母样菌,孵圆形,革兰染色阳性,不耐热,喜酸恶碱,生长最适Ph4~6。

第四节口腔念珠菌病第二十六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发病机制条件致病菌1.

病原菌的毒力⑴菌体形态:孢子型,菌丝型⑵黏附力⑶侵袭酶⑷表面受体

2.

宿主的防御功能:(1)免疫功能:(2)血清铁锌代谢:(3)血清抑制因子:血清抑制因子是存在于正常人血清中对抗念珠菌的一种非抗体调理素,能使念珠菌聚集。易被吞噬细胞杀灭。(4)葡萄糖和维生素A:(5)机械屏障:

3.

医源性因素:(1)抗生素:(2)皮质类固醇激素:(3)免疫抑制剂:

@注意白念与白斑的关系

白色念珠菌病第二十七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临床表现病变部位1.念珠菌性口炎(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新生儿鹅口疮(2)急性红斑型:(抗生素口炎)萎缩型念珠菌病,菌群失调所致(3)慢性红斑型:义齿性口炎(4)慢性肥厚型:慢性增殖型念珠菌口炎,易癌变白色念珠菌病第二十八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二十九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急性红斑型慢性红斑型慢性增殖型第三十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2.念珠菌性唇炎:多发于老年患者,好发于下唇,有糜烂型和颗粒型两种。

3.念珠菌口角炎:本病特征为双侧发病,口角区发生皲裂,有糜烂和渗出,好发于儿童、身体衰弱的病人和血液病患者。4.慢性黏膜皮肤念珠菌病(CMCC):分为四种类型:家族早发型;弥漫型;多发性内分泌型;迟发型。与自身免疫调节基因缺陷有关。5.

艾滋病相关性白色念珠菌病。

白色念珠菌病第三十一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三十二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诊断1.

病史+临床特征。2.

实验室检查:涂片法:直接涂片;革兰染色;PAS染色。

鉴别诊断1、

球菌性口炎:球菌感染引起,黏膜充血水肿,有成片不易擦去的灰黄色假膜,淋巴结肿大,有全身反应。2、

过角化性的白色病变:病程慢,白色损害不能试去白色念珠菌病第三十三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治疗1.

局部治疗:⑴2%~4%碳酸氢钠溶液

⑵甲紫溶液

⑶氯已定

⑷西地碘又名华素片

⑸咪康唑

又名达克宁

⑹其他:西瓜霜、冰硼散。2.

全身抗菌治疗:酮康唑;氟康唑。3.

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4.

手术治疗白色念珠菌病第三十四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休息!休息一会儿!第三十五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深部真菌病:致病性真菌侵犯皮下组织、黏膜和内脏,感染器官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性疾病。与广谱高效抗菌药的广泛应用有关。

病因真菌感染。包括念珠菌、酵母菌、曲霉菌等。

第五节深部真菌病第三十六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发病机制易感因素有:①老年患者②严重的基础疾病③大量、长期或多联使用广谱或高效抗生素④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⑤器官移植⑥气管插管和导尿管等各种导管介入治疗⑦放疗、化疗感染途径有:

血行播散和上行感染深部真菌病第三十七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临床表现口腔溃疡,口腔疼痛,有白色假膜,影响进食,黑毛舌、恶心、食欲减退。

X线检查:真菌性肺炎:两肺可见散在或棉团样密度增高边缘不清的阴影,病灶以两肺中、下叶居多.深部真菌病第三十八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诊断临床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应考虑深部真菌的可能:(1)伴有各种诱发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

(2)存在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临床症状

(3)患者出现新的发热或持续发热伴有中白细胞上升

(4)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

(5)高危患者痰液、尿液中发现真菌菌丝

(6)高危患者采取同一标本,如血、尿、痰、分泌物或引流物等,经连续2次以上培养出同一种真菌,或多次涂片查出大量真菌孢子或菌丝.深部真菌病第三十九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治疗1.两性霉素B2.5-氟胞嘧啶3.咪康唑4.酮康唑5.伊曲康唑6.氟康唑--首选药物

预防1.合理使用抗生素;2.提高机体的免疫力;3.预防性使用抗真菌药物.深部真菌病第四十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口腔软组织的结核病损包括:口腔黏膜结核初疮;口腔黏膜结核性溃疡;口腔寻常狼疮。

病因感染结核杆菌黏膜受损

第六节口腔结核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临床表现1.

结核初疮:多发于儿童,临床不多见2.

结核性溃疡:最常见,舌部,边界清楚呈线形、鼠食状,基底少许脓性渗出,暗红色桑葚样肉芽肿。3.

寻常狼疮:好发于无结核病灶且免疫功能较好的青少年或儿童。早期损害为一个或数个绿豆大的结节,以玻璃片压诊时,结节中央呈圆形苹果酱色,周围皮肤苍白色。若合并继发感染,可发生坏死,造成组织缺损,形似狼噬,故名狼疮。口腔结核第四十二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结核初疮结核性溃疡寻常狼疮第四十三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病理由小的结核结节构成,并且密集的炎细胞浸润。结节中央由组织细胞和朗格汗斯细胞组成。

口腔结核第四十四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诊断临表+结核史、结核素试验、胸透或X线片等。

鉴别诊断1.创伤性溃疡;有创伤史。2.恶性肿瘤:基底有硬结,淋巴结肿大、粘连。3.梅毒:梅毒血清试验,结核菌素试验。4.深部真菌感染:真菌培养、活体组织检查。口腔结核第四十五页,共五十一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治疗

1、抗结核治疗;

2、对症治疗:

采取支持疗法,摄入富于营养的食物

3、局部封闭治疗:链霉素,异烟肼口腔结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