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时区时教学设计及学案_第1页
地方时区时教学设计及学案_第2页
地方时区时教学设计及学案_第3页
地方时区时教学设计及学案_第4页
地方时区时教学设计及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地球运动—地球自转意义》教学设计【课时安排】1课时【课标要求及分析】本节课标要求为“分析地球自转地理意义”,活动要求是“利用教具、学具,或经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原因;观察某种天文现象(观察故乡所在地,二分二至日日出、日落时刻和正午太阳高度),并查阅关于资料,说出自己观察结果及体会”。本节内容中地方时相关内容是教学难点,知识抽象,学生不易了解,所以教学中应多展示相关图片,并广泛结合生活实际,表现“学习身边有用地理”课标精神。【教材及学情分析】地球运动是地理环境形成,及地理环境各要素运动改变基础,是高中阶段地理学习基础,“认识地球运动特点及其地理意义”是高中地理主要学习目标之一。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但要求比较低,其学习目标为“认识地球运动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即只要求了解现象。高中阶段在此基础上深化,强调现象本身规律性及其成因。本节课内容需要学生有丰富空间想象能力及逻辑思维,因为我校生源较差,学生这些能力普遍较差,所以教学中应降低教学难度,并多经过图像材料及生活中事例帮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地理意义。掌握水平运动物体偏转规律。方法与过程1、经过读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将书本上知识与生活相联络,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过地球运动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物质是运动改变,探索事物运动改变规律必须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无神论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兴趣和理论联络实际思维方法【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分析地球自转地理意义,重点是掌握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方法掌握水平运动物体偏转规律。教学难点:地方时及区时计算,水平运动物体偏转规律【教学方式与方法选择】主要教法: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读图,讨论、探究等。主要学法:观察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设计思绪】地球自转意义包含昼夜更替、地球自转与时差、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本节课选取是地球自转与时差、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对于该部分内容教学处理,直接按照教材次序。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一是产生了昼夜交替,该内容在第二课时已经讲解;二是产生了地方时差,对于时间计算问题,需要结合时区分布图、经线分布来讲清基本概念,尤其是近似概念,如:时区与区时、区时与地方时、北京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等。在讲授计算方法之后,能够经过设计一些情景进行教学,如乘坐国际航班抵达目标地要“倒时差”等,首先提起学生兴趣,另首先提升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对于国际日界限两侧时间与日期差异,能够从180°经线东、西两侧分别是地球上时间最晚和最早地方,并结合例子(如双胞胎出生时间问题)来说明;三是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能够利用现实生活中一些现象,如:河水中漩涡旋转方向、导弹发射中方向确实定等,因为学生对地转偏向力产生原因难以了解,所以该部分内容教学中主要是讲清偏转规律,并使学生认识到促使水平运动物体偏向力是地转偏向力。【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步骤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史蒂夫乔布斯吗?他是iphone、ipad、itouch等风靡世界电子产品创造者,很遗憾,这个伟大人前段时间与世长辞了,他离世震惊世界,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一些媒体报道他离世时间是当地时间10月5日下午三时,有些媒体报道时间却是北京时间10月6日凌晨,这两个时间不一样,是不是哪个报道错了呢?还是两个都对?相信经过本节课学习你就会有答案了。利用学生有兴趣时事材料,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教学过程一地方时、时区与日期更替地方时在上节课我们了解到地球是个不透明球体,同一时刻,同一纬度上东边地方更早看到日出,这么同一纬度就有了时间差异,我们把因为经度不一样而不一样时刻叫做地方时。经度相同,地方时就相同,经度不一样地方时就不一样。地球自转角速度是15°/小时,那么经度差15°,地方时差多久?(投影总结)地方时计算方法(1)经度不一样,时刻不一样,地方时不一样。同一条经线上面地方时相等。(2)东边经线地方时总是比西边早(3)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学案例题】北京经度是116°,东京(141°)地方时与北京相差多久?【总结】同为东(或西)经,经度相减,反之则相加。【设问】我们地球上有多少条经线?(无数条)有多少个地方时?(无数个)那地方时使用起来方便吗?(不方便)【过渡】在国际交往日益亲密当代社会,地方时使用会给人们带来极大不便,为了处理这个问题,国际上采取是划分时区、分区计时方法。(二)时区1时区划分投影上述图片,讲解时区构建【讲解】划分方法: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向东西各7.5°,经度跨度15°,划分为一个时区,叫做中时区或者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东二区……,东十二区经度跨度为7.5°;在中时区以西每隔15°划分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西二区……,西十二区经度跨度也是7.5°。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叫做东西十二区。这么,全球就划分出24个时区。【设问】每个时区时间怎样统一呢?【讲解】每个时区中央经线,是该时区“标准经线”,中央经线地方时便是整个时区“区时”。世界时就是中时区区时。【过渡】我们中国疆域辽阔,领土最西端位于新疆帕米尔高原(73°E),领土最东方端位于黑龙江黑瞎子岛(135°E),同学们知道这两个地方各在哪个时区吗?【板书】3区时相关计算①计算某地所在时区边板演边讲解计算方法: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商……余数余数>7.5,商进1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余数<7.5,商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设问】116°÷15商为7,余数11,时区数就是7+1,即东八区,为何余数>7.5商就要进一呢?【板图】112.5°E120°E127.5°E假如要计算120°E在哪个时区,我们用120÷15,商为8,再向东7.5°,刚好到该时区边界,再继续向东则超出该时区范围进入东九区,其余时区也是相同道理。【设问】我国领土最东端和最西端区时相差几个小时?(4小时)怎样计算?学生回答9-5=4,继续设问(学案上例题),假如要计算北京和纽约时差呢?还是用8-5吗?(学生回答不是)【板书】②计算两地时差投影上述图片,刚才计算东5区和东9区同在东时区,现在西5区和东八区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经过时区分布图我们知道西5区与中时区时差5小时,中时区与东八区时差8小时,所以两个时区时差应该当是5+8=13小时。【讲解】经过上面计算,我们发觉中国领土境内有四个小时时差,为了统一全国时间,我们统一采取首都北京所在东8区区时作为全国统一时间,我们称之为北京时间,即北京所在东8区中央经线上地方时,所以北京时间和北京地方是是不一样。【总结并板书】两地时差=A地时区数±B地时区数(A,B两地以0时区为参考,同区相减异区相加)。【设问】已知北京时间是10月1日9:00,请问东京区时是?纽约(西五区)呢?【讲解】先计算两个时区时差,再依照两个时区相对位置确定符号【板书】③已知一地域时,求另一地域时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时区)【讲述】a.符号使用方法:东“+”西“-”。b.该计算中东西方向确实定:我们认为东时区西时区东边(此处不考虑劣弧标准);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在东边;西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在西边。【设问】时区和区时都要求好了,这么时间计量还有没有问题?投影下列图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时差多久?(学生简单计算,二十四小时)经过前面学习我们知道二者在同一个时区,区时应该是相同,这么时间还是有混乱。为了处理这个问题,我们东西十二区中央经线180°要求为日界限,即国际日界限。【板书】4日界限(1)概念:国际上要求,把东西十二区之间180°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限。【讲述】投影下列图我们来看看过日界限日期变更情况,在任何时刻,东十二区总比西十二区早二十四小时,即一天,所以自东十二区向西进入西十二区,日期减一天;自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日期要加一天。我们能够这么简单记忆: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经过日界限,日期减一天,反之则加一天。为了方便附近国家居民生活,日界限防止经过陆地,于是就有了几处弯折,所以我们发觉日界限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思索】给同学们讲个小故事,有个孕妇她坐飞机自西向东飞行,就在穿越日界限之前她生了个女孩,穿越日界限之后她又生了个男孩,若干年之后,男孩长大了,他说:“我出生日期早,我应该是哥哥。”同学们可下思索他说到底对不对,为何?接下来给大家看一些有趣现象。【投影】请同学们看教材20页最下面内容,思索、自由组合讨论并回答以下问题:1在我国河流沿岸建房,为何人们通常选择左岸还而不是右岸?2南半球某国一条河流中沙金含量较多,许多人在河中淘金,有些人在左岸,有些人在右岸,谁收获会大些?3为何深圳地铁龙岗线益田往双龙方向铁轨总是右侧比左侧磨损严重?【总结并板书】二、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1偏转原因及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地转偏向力赤道上:不偏转南半球:向左偏【提问】前面那个淘金问题,同学们说应该选择在哪一岸?【讲解】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南半球河水会向左偏转,于是河流左岸水流冲刷较强,水流速度较快,反之,右岸水流速度较慢,利于泥沙沉积,也就有利于沙金沉积,所以右岸沉积沙金较多,在右岸人收获更大。以上是偏转规律,那么我们怎样简单地判断物体偏转方向呢?【板书】2偏转方向判断方法投影展示顺物体运动方向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可利用手势辅助判断,伸开手掌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水平运动方向,拇指指向就是物体偏转方向。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如图:布置学生讨论完成学案课堂练习地转偏向力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生活地球施加影响【板书】3地转偏向力对地理环境影响主要表现在:河流与港口,大气运动,三角洲形成,洋流运动;【投影】长江三角洲形成热带气旋来说明除了这些之外,同学们课下能够观察一下家庭中抽水马桶水流或者小河里漩涡,看一看验证一下是不是向右偏转。以前我们学过,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稍鼓不规则球体,这是因为地球自转产生了惯性离心力,在这个力作用下,地球才呈这种形状。学生回答学生计算并回答学生齐答学生齐答采取中央经线上地方时学生计算并回答学生计算,单个回答学生自行计算,教师提问结果及思绪学生思索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是地转偏向力作用结果,学生回答学生讨论完成学案练习将地方时差与自转联络起来,凸显地方时产生是自转意义之一规律与练习相结合,利于知识掌握利用图像讲解清楚明了,易于了解讲明原因,利于了解记忆用计算结果使学生知道中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时差4小时,激发他们爱国情感投影时区分布图,形象直观总结规律,利于学生掌握展示一些跟现实相关例子,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有趣实例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图片展示,形象直观,易于掌握及时巩固,检测掌握情况图片展示,形象直观理论与实际结合重视知识前后联络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自转另外两个地理意义地方时、水平运动物体偏转规律,这是我们本节及本章重点、难点,希望同学们课下及时巩固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上课后练习【板书设计】§1.3地球运动(三)—地球自转意义一地方时、时区与日期更替(一)地方时1地方时产生2概念3地方时计算方法(二)时区1时区划分2区时3区时相关计算4日界限二、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1偏转原因及偏转方向2偏转方向判断方法3地转偏向力对地理环境影响【课后反思】本节内容为整个高中阶段难点,学生学习困难较大,既要符合新课改要求,又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它,只有从生活中入手,这些源于生活中事例对他们来说比较熟悉,所以相对降低了学习难度。地球运动【课程标准】分析地球运动地理意义第3课时地球自转地理意义一、地方时1.地方时: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地域东面地点总是比西面地点时刻,这种因经度不一样而不一样时刻,叫做。地球自转大约需要24小时,所以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2.时区和区时: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按统一标准划分、方案。每个时区都以其地方时作为该区区时。我国是以中央经线(东经线)地方时作为北京时间。二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赤道上。地转偏向力:使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力。地球椭球体形状形成与地球关于,其产生力,使得赤道略凸,两极稍扁。1地方时计算方法(1)经度不一样,时刻不一样,地方时不一样;同一条经线上面地方时相等。(2)东边经线地方时总是比西边早(3)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例北京经度是116°E,那么东京(141°E)地方时与北京差多久?2区时相关计算①计算某地所在时区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商……余数余数<7.5,商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余数>7.5,商+1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例计算116°E、90°E所在时区②计算两地时差两地时差=A地时区数±B地时区数(A,B两地以0时区为参考,同区相减异区相加)。例北京(东八区)与东京(东9区)、纽约(西5区)各几个小时时差?③已知一地域时,求另一地域时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两地时区差×1(小时/时区)。说明:a.符号使用方法:东“+”西“-”。 b.该计算中东西方向确实定:东时区当做西时区东边;东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在东边;西时区,时区数越大越在西边。例已知北京时间是10月1日9:00,请问东京(东9区)区时是?纽约(西五区)呢?3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判断顺物体运动方向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可利用手势辅助判断,伸开手掌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水平运动方向,拇指指向就是物体偏转方向。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以下列图1密西西比河下游大致是从北向南流动,如要在河口建一大型港口,应选择在()A东岸B西岸C南岸D北岸2以下河流特征描述正确是()3位于赤道和180°经线交点上某舰艇,向正北方发射炮弹,炮弹应落在()A.180°经线上B.180°经线以东C.180°经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