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生物知识点全面
高三生物复习宝典
班级:姓名:
1
必修一
第一章走近细胞
1胞结构的生物,也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
2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3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植物的生命
系统中没有系统这一层次。
4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
5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多细胞生物体内,由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分化,构成生物体的
细胞也呈现多样性。
6和原核细胞两类。真核生物如植物、动物、真菌等,原核生物如蓝藻、细菌。细菌分为
球菌,杆菌和螺旋菌。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自养生物,
绝大多数细菌属于异养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水绵等丝状绿
藻属于真核生物。
7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位于无明显边界的区域,这
个区域叫做拟核。真核细胞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
8、细胞学说的内容有: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
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德国的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修正,提出细胞
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9、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的操作要点:央——旋转物镜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通过改换
反光镜和光圈调节视野亮度——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视野中有一个细胞在视野的
左上方,应该朝左上方移动玻片。
10、细胞有着相似的基本结构,的核物质。
2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1、组成细胞的大量元素有等;微量元素有Fe、Mn、Zn、Cu、B、Mo等。C、II、0、N称
为基本元素;C是最基本元素。
2、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含量最多的有机化合物是蛋白质;占细胞中含量前三
位的是水>蛋白质>脂质。
3产生砖红色Cu20沉淀;脂肪被苏丹HI染成橘黄色,被苏丹IV染成红色。
4、斐林试剂中CuS04浓度为0.05g/mL;双缩版试剂的CuS04浓度为NaOH浓度均为。
5、使用双缩胭试剂的正确方法是先向装有待测样液的试管内注入NaOH溶液1mL,摇匀造
成碱性环境,再加4滴;使用斐林试剂则应该先取一支洁净试管,等量加入Cu(0H)2溶液
后再加入到装有待测样液的试6、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残留的苏丹1H染液用体积分数为
酒精溶液洗掉。
7、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这一事实主要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但生物
体内元素的含量和非生物界差别很大,这又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8利
用,可见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其结构的
共同点是分子中至少由一个氨基和一个竣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9、氨基表示为肽键表示为,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表示为,写出一分子二肽的表示
式。
10、同时脱去一分子水形成二肽化合物。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中间连接的化学
键叫做肽键。
11、顺序以及肽链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功能也具有多样性:结构蛋3
白,如肌肉、羽毛等;催化作用,如淀粉的;运输载体的作用,如血红蛋白;调节作用,
如胰岛素;免疫作用,如抗体。
12、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担者。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
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3、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简称;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
14、DNA也有少量DNA;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原核生物的DNA分布于拟核。
15、甲基绿与DNA的亲和力强,使DNA呈现绿色;毗罗红与RNA的亲和力强,使RNA
16、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
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17、观察DNA和RNA一染色。
18、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根据五碳糖的不同可将核甘酸分为脱氧核甘酸和核糖核甘酸
两大类。
19、DNARNA分子是由一条核糖核甘酸构成的。
20、DNA和RNA(C)、鸟噂吟(G)。DNA分子特有的碱基是胸腺喀咤(T);RNA特有的
碱基是尿喀嚏(U)O
21、RNA病毒的遗传信息直接储存在如;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信息贮存在DNA分子中。DNA
分子中脱氧核甘酸排列顺序多样化导致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22、RNA病毒仅仅含有其遗传信息就储存在RNA分子中;其他生物(包括真核生物、原核
生物、DNA病毒)遗传信息都储存在储存于DNA分子中。
23.要能源物质,常被形容为“生命的燃料";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淀粉是植物细胞
内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内的储能物质。
24中属于还原糖的是葡萄糖和果糖。核糖是组成RNA的成分;脱氧核糖是构成DNA的成
分。
254
萄糖和一分子果糖组成;一分子乳糖由一分子葡萄糖和--分子半乳糖组成。其中麦芽糖和
蔗糖属于植物二糖;乳糖属于动物二糖。
26成分;动物多糖是糖原,主要分布于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组成纤维素、淀粉和糖
原的单体都是葡萄糖分子。
27、组成脂质的化学元素主要是有些脂质还含有C、H、0。
28素和维生素D等。
29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以及生殖细胞的形
成;维生素D能有效地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
30成多糖的单体是单糖。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31、水分子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存在状态,其中绝大部分
水以自由水形式存在。生物体内自由水含量越多,代谢越旺盛。
32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哺乳动物
的血液中血钙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
1
2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3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4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的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②相
邻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
别和结合);③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
(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55
6、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
用。
7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代谢越旺盛的细胞含的线粒体越多。
8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
9有的游离于细胞质中,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内质网是由膜连接而成的网状结
构,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合成的“车间”。
10、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的“车间”及“发送站”。
11、溶酶体是“消化车间”。内含多种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吞噬并杀
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
12、直排列的中心粒及周围物质组成,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13、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内有细胞液,含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物
质,可以调节植物细胞内的环境,充盈的液泡还可以使植物细胞保持坚挺。
14、态。由水、无机盐、脂质、糖类、氨基酸、核甘酸和多种酶组成。
15、与细胞运动、分类、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
关。
16、分泌蛋白——是指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如消化酶、抗
体和一部分激素。
17、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内质
网鼓出由膜形成的囊泡,包裹着要运输的蛋白质,离开内质网,到达高尔基体,与高尔基
体膜融合,囊泡膜成为高尔基体膜的一部分。高尔基体还能对蛋白质做进一步的修饰加
工,然后形成包裹着蛋白质的囊泡。囊泡移动到细胞膜,与细胞膜融合,将蛋白质分泌到
细胞外。在此过程中所需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18、结构共同构成。这些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很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
19、对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6
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②广阔的膜面积为多种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
点;③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化学反应互不干扰,顺利进行。
20、
21、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22、制中心。被比喻为细胞的“大脑”,细胞的“控制中心”。
23、双层膜。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DNA载体。
24、细胞分裂时,细胞核解体,细丝状的染色质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成为染色
体;分裂结束时,染色体解螺旋,重新成为细丝状的染色质,被包围着新形成的细胞核
中。因此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样的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
25、DNA细胞分裂时,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子代细胞,保证了亲子代细
胞在遗传性状上的一致性。
26、的基本单位。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1;②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
2、间的细胞质。植物细胞在生活状态下其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是全透性
膜。
3、当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由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比细胞壁大,当细胞不
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发生质壁分离现象。
4、质壁分离现象发生的条件:①②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③原生质层的伸缩性
大于细胞壁。用紫色洋葱是因液泡有颜色便于观察。
7
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
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6、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本支架,且具有流动性;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份子层表面,
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且大多数蛋白质分子也
是可以运动的。
7、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有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糖被。有保护
和润滑作用,与细胞的识别有关。
8、顺浓度差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进出细胞叫做自由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
白的扩散叫做协助扩散。逆浓度差的运输称为主动运输,是指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
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9乙醇、苯等物质;通过协助扩散出入细胞膜的物质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
出入细胞的如K+、Ca2+、Mg2+、小肠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
10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
有害的物质。
11、胞膜。
12、不需要能量;主动运输需要载体,也需要能量。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1、酶--白质,少数酶属于RNA。无机催化剂和酶都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
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酶的催化效率高于无机催化剂。
2、酶的特性有一一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3、ATPA—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结构简式为
。ATP放出大量能量。Pi-一代表磷酸。
8
4、生物体内能量供应机制--不是依靠有大量ATP,而是通过与ADP的快速相互转化。这
种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并且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5、ADP转化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一一
对于动物、人、真菌和大多数细菌来说一一来自呼吸作用时有机物分解所释放的能量。
对于绿色植物来说-----来自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利用光能。
6、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
蛋白质一一双缩服试剂——紫色
脂肪一一苏丹III一—橘黄色
脂肪--------苏丹IV--------------红色
DNA-------甲基绿---------绿色
RNA---------毗罗红----------红色
线粒体--健那绿-------蓝绿色
酒精一一重铭酸钾的酸溶液一灰绿色
C02----------澄清石灰水一一变混浊
C02-----------------溟麝香草酚蓝——由蓝变绿再变黄
7、认真学习教材93页有氧呼吸图解
8是线粒体。线粒体的内膜上和基质中含有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9、量能量,大部分能量存留在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或乳酸中。
10、酸;马铃薯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动物和人无氧呼吸产物是乳酸。
11、有氧呼吸过程中,C02是第二阶段产物;H209
参加反应;H20是第三阶段产物;[11]是第一、第二阶段产物;
研磨色素时加入Si02是为了研磨充分;CaC03是为了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加入无水
乙醇是为了溶解色素。13、解度不同。橙黄色的胡萝卜素的溶解度最高,其次是黄色的
叶黄素;然后是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黄绿色的叶绿素bo
14、叶绿素a利叶绿素b主要吸收蓝紫光利红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15、叶绿体色素分子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在类囊体和基质中含有多种进行光合作用
的配。其中参与光反应阶段的成分布于类囊体薄膜上;参与暗反应阶段的能分布于叶绿体
基质中。
17、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必须有光才能进行,暗反应阶段有光无光均可。
18、光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有----------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有-----------CO的还原
以及
19、光合作用中的能量变化是:光能一等有机物中稳定化学能。
20、C02光能转化成ATP活跃的化学能发生在光反应阶段;C3的还原发生在暗反应阶段;
ATP的生成发生在光反应阶段;叶绿体基质中发生的是暗反应阶段。
10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
1、单细胞生物通过细胞增殖而繁衍;多细胞生物从受精卵开始,要经过细胞的增殖和分
化逐渐发育成成体。因此,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
殖、遗传的基础。2、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在分裂之前必须进行一定的物质
准备。细胞增殖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整个连续的过程。3、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
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主要的方式。4、有丝分裂的一个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包括
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所占时间比较长。5、质的合成。此期细胞结构完整。
6、有丝分裂前期的变化包括:①核仁逐渐解体,②核膜逐渐消失,③形成纺锤体;④
出现染色体同每条染色体包括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并连在同一个着丝点上。染色体散乱地
分布在纺锤体的
11
中央。
7、植物细胞由细胞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
纺锤体。
8、有丝分裂中期的主要特征: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
(此期染色体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9、有丝分裂后期的主要特征:①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此期染
色体数目加倍)②两套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10、有丝分裂末期的主要特征:①染色体解螺旋成染色质;②纺锤体消失;③核膜核仁
重现;④通过一定方式分裂成两个细胞。
11、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的复制)之后,精确
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由于染色体上有遗传物质DNA,因而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之
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可见,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生物的遗传有重要意义。
12、有丝分裂间期染色体复制后染色体数目不变,DNA数目加倍。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
裂后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目不变。
13、染色单体形成发生在间期;细胞中最先出现染色体是在前期;染色单体消失是在后
期;染色体消失是在末期;
14、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如蛙的红细胞。
15、在高等植物细胞体内,有丝分裂常见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区细胞。
16、制作有丝分裂的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17、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对根尖进行解离,其目的是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来。
18、解离后的根尖要进行漂洗是为了洗去药液防止解离过度。
19、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对根尖进行染色,是为了让染色体着色便于观察。
20、用显微镜观察要先找到分生区细胞: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视野中处于间期的细
胞最多。
21、多细胞生物体体积的增大既靠细胞生长增大细胞的体积,还要靠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
数量。
12
22、限制细胞长大的因素有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还有细胞核。细胞体积越大,其相
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就越低。
23、多细胞生物体从小到大不仅有细胞数量的增加,还有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分化。细
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有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稳定性变化,•般是不可逆的。是生物个
体发育的基础。
24、细胞向不同方向分化的实质是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25、细胞的全能性是指一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高度分化的植物
细胞具有全能性,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
26、衰老细胞具有以下特征:①水分减少,新陈代谢的速度减慢;②多种醐的活性降低;
③色素积累;④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⑤
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27、细胞凋亡是指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
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又叫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与细胞坏
死不同。
28、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各种
因素的干扰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29、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机体控制
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
30、癌细胞具有以下特征:①在适宜的条件下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②癌细胞的形态结构
发生显著变化;③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细胞间黏
着性降低,容易分散、转移。
31、致癌因子分为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32、人和动物细胞的染色体上存在着与癌有关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致癌因子会损伤细
胞中的DNA分子,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
成癌细胞。
必修二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1、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的表现类13
2,
3、
4、
5、
6、
7、
8、型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显性性状------对相对性状的纯和亲本杂
交,其后代F1显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的纯和亲本杂交,其后代F1未显现出来的性
状。性状分离一-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纯合子一一遗传因
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例如AA。纯合子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一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例如Aa.杂合子不能稳定遗传,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孟
德尔用纯合的高茎豌豆和纯合的矮茎豌豆做亲本杂交,杂交后产生的子一代全部是高茎
的:然后用子一代自交,产生的子二代发生性状分离,不仅有高茎的,还有矮茎的,并且
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在一对杂交性状的试验中,如果后代全部表现为显性性
状,则亲本之一一定是显性纯合子;如果后代表现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3;1,则双
亲一定是全部杂合子;如果后代表现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是1:1,则一定是测交,
则双亲之一一定是杂合子,另个是隐性纯合子。在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孟德
尔用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与纯和的绿色皱粒豌豆做亲本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一代全部是黄
色圆粒的,这说明黄色和圆粒都是显性性状,绿色和皱粒都是隐性性状;然后用子一代自
交,产生的子二代发生了性状分离,不仅有亲本所表现的黄色圆粒和绿色皱粒(亲本
型),还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性状组合绿色圆粒和黄色皱粒(重组型),并且黄色圆粒(双
显性)、绿色圆粒(单显性)、黄色皱粒(单显性)和绿色皱粒(双隐性)的比例接近
9:3:3:1.其中亲本型占10\16,重组型占6\16;纯合子占4\16,四种表现型各有一
分;单杂合子8/16,各有2分;双杂合子占4/16,即YyRr。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
(Dd)减数分裂时产生两种配子(D和d),自交后代有三种基因型(DD、Dd、dd),比例
为1:2:1;表现性有两种(显性和隐性),比例为3: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双杂合子
(YyRr)减数分裂时产生四
种配子(YR、Yr、yR、yr、),自交后代有九中基因型;表现性有四种(双显性、两种单
显性、双隐性),比例为9:
14
3:3:1.
9、分离定律一一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
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
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
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10、生物体的表现性受基因型的控制,又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11、减数分裂指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有
丝分裂产生体细胞。
12、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睾丸、卵巢、雄蕊和雌
蕊)。里面有很多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卵原细胞),他们里面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
中的相同,这些细胞本身通过有丝分裂来增殖。
13、一个精原细胞中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体积增大,成为初级
精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大小相同的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目是原来
的一半),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大小相同的精细胞。再经过精细胞的变形,就
形成四个成熟的精子。
14、同源染色体--配对后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
同,一条来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联会一-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
象。
四分体-一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单体,叫做四分体。
交叉互换一-四分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缠绕,并交换一部分片段。
15、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又叫做四分体时期,
并发生交叉互换。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的分裂(姐妹
染色单体的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16、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
体,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既没有同源染色体又没有染色单体。
1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15
18、一个卵原细胞中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体积增大,称为初级
卵母细胞,再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和一个小的第一极体(染色
体数目是原来的一半)。再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大的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成一个大的卵细
胞和一•个小的第二极体(种类相同),小的第一极体分裂成两个大小相同的第二极体(种
类相同)。最后三个极体都退化消失,这样,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
细胞。
19、一个精母细胞经过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
两两相同,即两种精细胞。再经过变形,形成四个精子。
20、一个卵原细胞经过一次完整的减数分裂形成一个卵细胞和
三个第二极体(最后退化消失),两两相同。这样,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
一个卵细胞。
21、同一个体可产生多种后代的原因有:四分体时期四分体中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减数第一次分裂非同源染色体发生自由组合;精子与卵细
胞的随机组合。
22、受精时精子的头部和卵细胞结合,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般来
自精子,•半来自卵细胞。
23、对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数
目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4、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基因位于染色
体上。
25、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有XY型和ZW型,人和果蝇的性别决定
方式属于XY型。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
26、XY型性别决定方式中,雄性个体具有两条异型性染色体,表示为XY;雌性个体具有
两条同型性染色体,表示为XX
27、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许多基
因。
28、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
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
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9、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
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
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6
30、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所控制的性状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31、白化病--常隐;并指--常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X显色
盲、血友病一X隐
32、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这种遗传特点叫做交叉遗传。
33、对于伴X隐性遗传病来说,•个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全表
现为患者。对于伴X显性遗传病来说,•个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全为患者。
34、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的原因是:男性只要一条X性染色体上有色盲基因就表现为色
盲,而女性必须两条X性染色体上都是色盲基因才患病。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35、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有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
R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烟草花叶病毒重建实验。绝大所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6、R型肺炎双球菌无多糖荚膜,菌落粗糙,无毒性,不会是小
白鼠死亡;S型肺炎双球菌有多糖荚膜,菌落光滑,有毒性,可能导致小白鼠死亡。
37、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两条链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脱氧核糖和磷
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测;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
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38、DNA分子的复制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的间期。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
39、DNA分子复制的模板--亲代DNA分子解开的两条母链。原料一-四种脱氧核甘酸分
子。
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特点--边解旋边复制
条件--能量和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结果---合成两条子代DNA分子。
方式--半保留复制
子代DNA分子两条链的特点——条是母链,一条是子链
40、DNA分子复制的意义--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从而保持了遗传信息的
连续性。
17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
1、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
件。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保证了
复制能够准确的进行。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DNA分子的多样性: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DNA分子的特异性:碱基对特定的
排列顺序。
4、DNA分子储存的遗传信息就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
的过程。
翻译一一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
原料,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
7、遗传密码子: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密码子有64种,决定氨基酸
的密码子有61种,转运RNA有61种。
18
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9、中心法则一一O
2也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复制;O
3从RNA流向RNA,4从RNA的转录和翻译;O即RNA的自我复制;O
流向DNA,即逆转录。
10、遗传信息不能从蛋白质传递到蛋白质,也不能从蛋白质流向RNA或DNA。
1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11、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途径——O
2通过控制蛋白质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O
的结构宜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囊性纤维病。
12、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简单的一-对应关系:有些性状是由多个基因共同决定的;有的
基因可以决定或影响多种性状。
13、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五章突变及其他变异
1、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2、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做
基因突变。
3、基因突变的结果是:形成突变前基因的等位基因。
4、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是: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DNA分子复制的过
程中。
5、基因突变的意义:形成新的基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6、基因突变的特点:(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突变与诱发突变)
(2)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3)在自然状态下,对一种生物来说,基因突变的频率是
很低的。(4)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有害的。(5)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
7、基因突变的原因:(1)外界因素引起
1物理因素:各种射线和激光等;O
2化学因素:能够与DNA分子起作用而改。
变DNA分子性质的物质,如亚硝酸、碱
基类似物等;
3生物因素:包括病毒和某些病菌等。O
(2)自身原因引起
1DNA复制偶发错误;O
2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O
8、基因重组的概念: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
组合。
19
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形成配子时9、基因重组的原因:O
2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会随着非
3基因工程(DNA重组)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O»
10、基因重组的意义:为生物变异提供了丰富的来源,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
O
11、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基因,新的性状。
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不能产生新的性状,只能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和性状组合。
12、诱变育种的理论依据是基因突变;
杂交育种的理论依据是基因重组;
单倍体育种和多倍体育种的理论依据是染色体变异。
13、人工诱变的原理: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线、射线、紫外线、激光等)或者化学因
素(如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14、人工诱变的优点:可以提高突变频率;可以大幅度改良某些
性状。
人工诱变的缺点:有利的突变较少,育种工作量大。(突变的不定向性导致育种的盲目
性)
15、染色体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区别是:染色体变异光学显微镜可以观察;基因突变光学显
微镜不可以观察。
16、染色体变异的类型有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包
括缺失、倒位、重复、易位;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包括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
形式成倍增加或减少。
17、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
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的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
个染色体组。
18、染色体组的确认方法有两种:(1)根据染色体的形态来判断:
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2)根据基因型判断:在细胞
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即读音相同的字母出现几次,就含有几个染色
体组。
19、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
体叫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叫做多倍体。
20
20、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由精子和卵细胞直接发育
成的个体,不管含有儿个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21、单倍体的特点:植株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多倍体的特点:植株的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的含量都有
所增加。
22、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经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后,必须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才
能形成正常植株。
23、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24、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放入卡诺氏溶液浸泡是为
了固定细胞形态。
25、常见的遗传病类型有: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26、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X染色
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苯丙酮尿症、白化病);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色盲、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伴Y遗传(外耳道多毛
症)。
27、常见的多基因遗传病:冠心病、哮喘病、青少年型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
28、常见的染色体遗传病:常染色体病(猫叫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性染色体病(性
腺发育不良)。
29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测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以及Y染色体)。
第六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DNA重组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
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和改造,然后放到另一个生物的细胞里,定向
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2、基因工程里的“剪刀”——是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称限制酶)。
基因工程的“针线”——DNA连接酶
基因工程的“运载体”——常用的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等。
21
3、运载体的作用——将目的基因送入受体细胞
限制酶的特点------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甘酸序
列,并在特定的位点上切割DNA分子。
工程的操作步骤——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
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必修三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人体内的体液包括和其中细胞内液约占2/3
2、细胞外液包括的液体环境,被称为内环境。
3直接生活的环境,组织液是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
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
4、血浆的成分:90%为,其余10%分别是及血液运送的物质。其中血液运送的物质有各种
营养物质、各种代谢废物、气体和激素等。
5、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但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
织液和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
6、衡量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有温度。
7、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由+-调节。
8、血浆的PH能保持稳定与-2-等有关。
9;同一人的体温在一日内也有变化,但一般不超过一摄氏度。
10、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作用,是各个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
态。这种稳定状态是通过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实现的。
11、细胞的代谢过程是由细胞内众多复杂的化学反应组成的,完成这些化学反应需要的各
种物质和条件:细胞代谢离不开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内环
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2
12、健康人的内环境的每一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这种动态平衡是通
过机体的调节作用实现的。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它是指在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以及它所支配的
肌肉和腺体)组成。
3、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
活跃状态的过程。
4、神经纤维在未受刺激时处于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5、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该部位产生兴奋,膜两侧电位由负变为外负内正,临近未兴奋部
位表现在外正内负。那么在兴奋部位与未兴奋之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
局部电流。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传到奋部位。
7、局部电流的方向(膜内):(膜外):由未兴奋部位传导兴奋部位。
8、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这种电信号叫做神经冲动。
9、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的部分形成经元的细胞体或者树突相接触,形成突触,突触包
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组成。
10、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完成的。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
的突触小泡受到刺激,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胞吐到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
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即引发一次新的冲动——兴奋或抑制。
11、神经递质只存在于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
是单方向的。
12、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位于颅腔内的椎管内的脊髓。
13、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调节躯体运动的23
低级中枢是脊髓。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14、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性等的控制有关;小脑有身体平衡的中枢;脑干有许多维持生
命必要的中枢(呼吸中枢)。
15、大脑皮层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
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16、大脑皮层语言区的区受损伤,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说
话,不能用言语表达思想,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H区受损,能听见,但是听不懂,称为听觉性失语症。
17、激素调节是指——由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方式。
18、甲状腺分泌和生长激素;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19、血糖正常维持在。血糖的来源有三种: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和吸收(主要)、肝糖元的
分解、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
20元和肌糖元、转化成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1、胰岛分泌和。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血液中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
糖水平降低;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元分解,并能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
使血糖水平升高。
22、在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
节方式叫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文坛具
有重要意义。
23、激素调节的特点:器官、靶细胞。
24、体液调节------活动进行的调节。
25、
24
1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受中26、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O
2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O
统的发育和功能。
27、人体体温和水盐平衡的调节都是神经-一体液调节协调•
致作用的结果。
28、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尤以骨骼肌和肝脏产热为多。
29、人体热量的散出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
尿和排便等。
30、当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通过神经-一体液的调节,使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
缩;同时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增多。(减少散热、增加产热)
31、当体温高于正常体温时,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使汗腺分泌增加,毛细血管舒
张;同时肌肉和肝脏等产热减少。(增加散热、减少产热)
32、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可促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此激素可促进肾小管和集合
管重吸收水分,进而使尿量减少。
33、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后,可将兴奋上传至大脑皮层,从而使人体产生渴觉就主
动通过饮水补充水分。
34、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后,将兴奋上传至大脑皮层,同
时促进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
35、人体的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其中的免疫细胞包括
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
36、免疫器官有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和骨髓。
37、免疫活性物质有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38、T淋巴细胞在胸腺内发育成熟;B淋巴细胞在骨髓内发育
成熟。
39、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皮肤、粘膜是保卫人
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40、抵御病原体的前两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
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41、第三道防线针对某种特定病原体,属于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主要是淋巴细胞起
作用。
25
42、B淋巴细胞主要通过产生抗体参与免疫称为---------体液免疫T淋巴细胞主要靠
直接接触靶细胞参与免疫称为一一细胞免疫
43、体液免疫的大致过程-----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
种病原体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
激B细胞,B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
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
44、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在多数情况
下,抗原、抗体结合后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
噬消化。
45、当机体再一次接触相同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
抗体。
46、病毒和某些致病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寄生于宿主细胞内。这些病原体需
通过细胞免疫消灭。
21、细胞免疫--------T细胞在接受抗原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
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
22、参与体液免疫的淋巴细胞是T细胞和B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的淋巴细胞是T细胞。
23、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
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
24、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
或功能紊乱。引起机体发生过敏反应的外来物质称为过敏原。
25、过敏反应的特点——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②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
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26、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27、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引起的。HIV侵入人体后与T淋巴细胞相结合,破坏T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
到抑制,并逐渐使人体的免疫系统瘫痪。
28、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二种途径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和性滥交是传播
艾滋病的主要危险行为。
26
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29、向光性------------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30、产生生长素的是胚芽鞘的尖端;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的尖端;弯曲生长的是胚
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
31、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32、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
的。
33、温特的实验进一步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之命名为
生长素。
34、植物体内的生长素有口引噪乙酸、叫I味丁酸和苯乙酸等。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有a-
-蔡乙酸和2,4—D等。
35、植物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侧生长素含
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36、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
列反应可转变为生长素。
37、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
地运输,称为极性运输。
38、生长素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
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
39、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力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
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40、生长素发挥的作用与浓度的关系——般情况下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则
会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
41、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输到侧芽导致侧芽部位因生长素浓度过高而发育受抑制——
——此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42、促进细胞伸长一一赤霉素
促进细胞分裂一一细胞分裂素
促进果实成熟--乙烯
促进果实发育一一赤霉素和生长素
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脱落酸
防止叶和果实的脱落--生长素
27
43、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44、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选修三
专题一基因工程
1、基因工程一一是在因此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2、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工具一(又称酶)、DNA连接酶和载体。
3、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甘酸
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
4、限制酶切割DNA分子后可产生末端和末端。由同一种限制酶切割后产生的黏性末端相
同。
5
6通常用质粒作为载体。
7、质粒------是一种裸露的、结构简单、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复制能
力的很小的双链环状DNA分子。
8、基因工程的载体具有的条件-----①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供目的基因插
入)②能在宿主细胞内自我复制③有特殊的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
9、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包括四个步骤: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
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10、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技术扩增;直接人工合成。
28
11、基因文库包括-------------------含一种生物所有基因的基因组文库和含一种生物
一部分基因的部分基因文库(如cDNA文库)。
12、从基因文库中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根据基因的核甘酸序列、基因的功能、基
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基因的转录产物mRNA、基因的表达产物蛋白质。
14、基因表达载体---------含有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
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最终获得所需要的蛋白质。
16、转化--------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
17、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方法---------法和花粉管通道法。最常用的是农杆菌转化
法。受体细胞为体细胞。
18、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农杆菌中的Ti质粒的T—DNA上。则目的基因可
随着Ti质粒的T—DNA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的DNA上。
19、W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方法------招含有目的基因的载体通过显微注射技术注射
到动物受精卵。
20、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方法-------用2+处理细胞,使细胞成为感受态细胞。微
生物繁殖快、多为单细胞、遗传物质相对较少。
29
达的菌类细胞株系。
23、基因治疗---------是指把正常基因导入病人体内,使该基因的表达产物发挥功能,
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4、基因探针-------具有特定脱氧核甘酸序列的DNA片段。
25、基因工程实质——将一种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另一种生物体内,后者可产生它本不能
产生的蛋臼质,进而表现出新的性状。蛋白质工程目标——根据人们对蛋白质功能的特
定需求,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子设计。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设计改造,最终还必须通过
基因来完成。
蛋白质工程途径-----从预期的蛋白质功能出发-一设计预期的蛋白质结构-一推测应有
的氨基酸序列-一找到相对应的脱氧核甘酸序列
专题二细胞工程
1、细胞工程——法,通过细胞水平或细胞器水平上的操作,按照人的意愿来改变细胞
内的遗传物质或获得细胞产品的一门综合科学技术。
细胞全能性——具有某种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任何一个细胞,都具有发育成完整生物体
的潜能。
30
2、在生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细胞并不会表现出全能性,而是分化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这是因为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细胞中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
宜的培养条件,诱导其产生愈伤组织、丛芽,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4、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过程------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一
f脱分化成愈伤组织ff再分化成胚状体或丛芽--继而形
成根、芽-一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
5、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原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原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
的全能性
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过程分为两个步骤:①将不同种的植物体
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②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新的植物体
6、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过程----------用酶解法去细胞壁获得原生
质体f-诱导原生质体融合一再生出新的细胞壁形成杂种
细胞——诱导杂种细胞形成杂种植株
7
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一一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
等化学法:聚乙二醇。
10、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意义-----大大扩展用于杂交的亲木组合范围。
1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用于快速繁育优良品种的优点有——保持
优良品种的遗传特性;高效快速地实现种苗的大量繁殖。
12、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无毒植株时应取植物分生区附近,如根尖、茎尖。
13、人工种子——芽和腋芽等为材料,经过人工薄膜包装得到的
种子。
天然种子——经有性生殖得到,后代性状易变异;
人工种子——经无性生殖得到,保留亲本性状。
14、植物细胞工程-------包括植物组织培养和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工程-------包括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核移植、动
物细胞融合、生产单克隆抗体等,其中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
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基础。
31
15、动物细胞培养-------就是从动物机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
后放在适宜的培养基中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
16、动物细胞培养过程------取出组织块-一剪碎、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
分散成单个细胞--►用培养液稀释成细胞悬液放入培养瓶中培养—分瓶传代再培养。
17、细胞贴壁——悬液中分散的细胞很快就贴附在瓶壁上称为细胞贴壁
细胞的接触抑制-----贴壁细胞分裂生长到表面相互接触时细胞就会停止分裂增殖的现
象。
18、原代培养-------将动物组织消化后的初次培养
传代培养--------培养。
19、目前使用的或冷冻保存的正常细胞通常为10代以内,以保持细胞正常的二倍体核
型。
20、一般来说细胞在传至10~50代左右时增殖会逐渐缓慢,以至于完全停止,这时部分细
胞的细胞核型可能会发生变化;当继续传代培养时少部分细胞会克服细胞寿命的自然极
限,获得不死性。
21、动物细胞体外培养所需的条件・温度和PH;气体环境。
22、保证被培养的细胞处于无菌、无毒的环境,采取以下措施:①对培养液和所有培养用
具进行无菌处理;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培养过程中的污染;③定期更换培养液,
以便清除代谢产物。
23、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需加入的营养有一-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要加入血清、
血浆等一些天然成分。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开展新员工培训工作总结
- 消防安全主题演讲竞赛
- 眼科手术室布局要求
- 瓣膜病的护理常规
- 二零二四年城市供水工程合同:新建住宅小区的供水系统设计与施工3篇
- 2024年度演出经纪合同的服务内容2篇
- 2024年度教育培训合同职业技能提升3篇
- 抖音直播大学培训
- 《家畜传染病的总结》课件
- 2024年度环境监测与评估外包服务合同3篇
- 《师说》 全省一等奖-完整版课件
- 中粮集团供应商质量安全通用评估标准
- 《简爱》课本剧剧本
- 新人教精通版四年级上册小学英语期末测试卷
- 中国传统文化-点茶课件-高中主题班会
-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全书教案全套教学单元设计
- DB32-T 3916-2020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程-(高清现行)
- 德克士员工训练手册
- 雅马哈MG166CX说明书
- 深信服上网行为管理系统用户手册
- 护患纠纷预防以及处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