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系统检测大全_第1页
智能化系统检测大全_第2页
智能化系统检测大全_第3页
智能化系统检测大全_第4页
智能化系统检测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数字会议系统检测1.1.1系统检测应从系统开通、试运行后开始。系统试运行时间应不少于1个月。系统效果质量测试a.音频部分;b.视频部分。c.控制部分。1.1.2功效性指标会议控制、扩声、显示功效;MCU组网方式;系统管理功效;1.1.3系统功效检验一)数字会议系统经过设置主席、代表机,查看主席机优先控制权是否启用;摄像自动跟踪系统可查看任意代表机按下讲话按钮,摄像头是否自动对准讲话人,将图像摄录下来并在显示系统上给予反应,同时有一台摄像机进行全场景拍摄;同声传译是否具备多个不一样语种即时翻译功效,接收耳机接收效果怎样等测试;二)音响扩声系统线路检测:用欧姆表检测音响线等线路,看有没有开路、短路或相互粘连现象;系统检测:音响系统包含建声和电声两个基本点,建声属于装修范围,不在智能化施工范围内,此次检测从电声学(扩声设备)测试指标进行,包含平均声压级(大于或等于93db,125~4000hz)传输频率特征(平均声压级0db,允许4~-10db,125~4000hz)传输增益(平均值大于或等于-12db,250~4000hz)声场不均匀度(小于或等于8db,1000hz~4000hz)总噪声级(小于或等于NR30)三)视频显示系统播放DVD、摄像机或PC机等视频信号源,同时打开投影机,查看显示效果;经过遥控器选择播放信号,投影屏幕显示播放画面效果;图像同时录音、录像功效检测四)中央控制系统为会议系统全部设备打开电源,经过彩色触摸屏对各类设备进行分别操作和控制:能够实现对CD、DVD、投影机、,如播放、暂停、停顿、快进、快退、上下曲、菜单等;AV/RGB矩阵选择、控制操作;对会议音量进行遥控控制;控制灯光启停、亮度调整、灯光场景变换;控制电动屏幕、投影机升降;控制电动窗帘开闭等等五)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经过视频会议终端可连接至市政府远程视频会议主会场中,采取H.323视频会议协议,首先需要对传输通道方式进行确定,通常采取全数字电路SDH组网,它具备高速稳定传输特征,速率有确保,网络时延小,实时性强,支持数据、图象、语音等多个业务,对客户通信协议没有任何要求,性价比优等特点。我们能够对连接在视频会议终端上音、视频功效及控制功效进行以下测试:视频帧传输其余会场时画面效果是否达成佳;经过组播方式向整个IP网多点实时广播会议现场,进行图文数据传输能力;音量大小、声场均匀度等在传输到不一样会场效果检测;查看会议终端同时发送数据、视频功效效果;主会场可控制任意分会场讲话、视像、扩声、显示等系统功效;系统监测如网络速率、通信协议、误码率等检测六)系统接地要求会议系统全部设备采取星型单点接地方式,集中连接于音控室一点,并经过扁平端子排引至弱电井接地铜排,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欧姆。1.2卫星数字电视及有线电视系统检测1.2.1系统试运行时间1个月以上,方可进行验收检测。1.2.2检测仪器仪表电视场强仪频率范围:5MHz~870MHz测量范围:30dBμV~120dBμV测量精度:±2.5dB视频波形示波器应依照视频信号制式选取适用PAL制或NTSC制电视视频信号波形示波器。要求:通常应可选单场、双场、单行、双行及场行扩展显示;除可显示全电视讯号外,还应单独显示亮度或色度信号;1.2.3检测抽样规则系统规模分类有线电视系统规模按所容纳输出口数分为4类,输出口数在10000点以上为A类,输出口数在~10000点之间为B类,输出口在300—点之间为C类,输出口在300点以下为D类。测试点选择作为系统主观评价和客观察试用测试点称为标准测试点。标准测试点应是经典系统输出口或者等效终端。所谓等效终端其信号必须和正常系统输出口在电性能上没有任何改变,而其电平为了适应特殊要求能够较高一些。测试点应是噪声、互调失真、交流声调制以及本地台直接串入等影响大点。不一样类别系统,标准测试点小数量,对于A类和B类系统,每1000个输出口中应有1~3个测试点,而且最少1个测试点是位于系统主干线后一个分配放大器之后;对于C类系统,最少应有2个测试点,其中一个或几个测试点应靠近主干线或分配器终点;对于D类系统,最少有1个具备代表性测试点。1.2.4检测项目性能指标①系统质量主观评价。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图像和伴音(包含调频广播声音)质量损伤主观评价:载噪比、载波互调比、交流调制比、回波值、色/亮度时延差、载波交流声、伴音和调制广播声音。②系统质量客观察试。a.检测前端光机、放大器和标准测试点各频道图像和调频载波输出电平;b.检测用户端系统输出电平;c.对不一样类别系统进行载噪比(C/N)、载波互调比、交流调制比、数字频道误码率(MER/BER)、回波值等参数测试。功效性指标1)HFC网络和双向数字电视系统正向测试调制误差率和相位抖动,反向测试侵入噪声、脉冲噪声和反向隔离度参数指标。2)检测其数据通信、VOD、图文播放等双向互动功效。1.2.6检测方法及质量评价系统质量主观评价1、图像质量主观评价采取五级损伤标准,五级损伤标准见表4-4。图像质量五级损伤标准表4-4序号评分分级图像质量损伤主观评价15分(优)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24分(良)图像上有稍可觉察损伤或干扰,但不令人讨厌33分(中)图像上有显著觉察损伤或干扰,令人讨厌42分(差)图像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51分(劣)图像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2、图像和伴音(包含调频广播声音)质量损伤主观评价项目见表4—5。图像和伴音质量损伤主观评价项目表4-5序号项目损伤主观评价标准1载噪比噪波,即“雪花干扰”2载波互调比图像中垂直、倾斜纹或水平条纹,即“网纹”3交扰调制比图像中移动垂直或倾斜图案,即“串台”4载波交流声比图像中上下移动水平条纹,即“滚道”5回波值图像中沿水平方向分布在右边一条或多条轮廓线,即“重影”6色/亮度时延差色、光信号没有对齐,即“彩色鬼影”7伴音和调频广播声音背景噪声,如丝丝声、哼声、蜂声和串音等3、系统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要求(1)进入前端射频信号源质量不得低于4.5级,当信号源质量在4.5级以下时,能够采用标准发生器或高质量录像信号代替。(2)系统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3)电视接收机应是彩色、全频道、符合国家标准。(4)观看距离为荧光屏面高度6倍,室内照度适中,光线柔和。(5)视听人员最少5名,现有专业人员,又有非专业人员。视听人员首先在前端对信号源进行主观评价,然后在标准测试点独立视听,评价打分,取平均值为评价结果。(6)信号源质量符合设计要求时,各主观评价项目在每个频道得分值均不低于4级标准,则系统质量主观评价为合格。4、采取主观评测检验有线电视系统性能,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6。有线电视主要技术指标表4-6序号项目名称测试频道主观评价标准1用户系统输出电平(dBμV)系统内全部频道62~752系统载噪比系统总频道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高、中、低段。无噪波,即无“雪花干扰”3载波互调比系统总频道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高、中、低段。图像中无垂直、倾斜纹或水平条纹4交扰调制比系统总频道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高、中、低段。图像中无移动、垂直或倾斜图案5载波交流声比系统总频道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高、中、低段。图像中无上下移动水平条纹,即无“滚道”现象6回波值系统总频道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高、中、低段。图像中无沿水平方向分布在右边一条或多条轮廓线,即无“重影”7色/亮度时延差系统总频道10%且图像中色、光信号对齐,即无“彩色鬼影”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高、中、低段。8伴音和调频广播声音系统总频道10%且不少于5个,不足5个全检,且分布于整个工作频段高、中、低段。无背景噪声,如丝丝声、哼声、蜂声和串音等系统质量客观察试使用数字场强仪或专用设备测试前端光机、放大器和用户端标准测试点各频道(数字、模拟)图像和调频载波输出电平;对不一样类别系统进行载噪比、载波互调比、交扰调制比、误码率、载波交流声比等参数测试;在主观评价中,确认不合格或争议较大项目,可进行客观察试,以客观项目测试为准。系统质量客观察试参数要求和测试方法应符合《30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电缆分配系统》GB6510—1986要求。HFC网络检测HFC网主要由馈线网、配线网和用户引入线三部分组成。从前端至光节点之间部分为馈线网,相当于传统CATV干线段,实现从前端至光节点无源光纤干线联络;HFC系统采取64QAM(正交幅度调制)或QPSK(正交相移键控)等调制方法,形成宽带多媒体网络,支持VOD等双向互动业务内容.HFC网络检测技术要求:(1)HFC用户分配网应采取中心分配结构,具备可寻址路权控制及上行信号聚集均衡等功能;(2)检测系统频率配置、抗干扰性能;(3)HFC网络和双向数字电视系统正向测试调制误差率和相位抖动,反向测试侵入噪声、脉冲噪声和反向隔离度参数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4)检测其数据通信、VOD、图文播放等双向互动业务功效;(5)检测用户系统输出端电平,输出电平应为60~75dBμV。1.3公共广播与紧急广播系统检测1.3.1系统试运行时间1个月以上,方可进行验收检测。1.3.2检测项目性能指标①广播系统音质主观评价。②输出电平、输出信噪比、声压级和频响特征。功效性指标业务宣传、背景音乐和寻呼广播插播功效;系统分层、分区广播功效;紧急广播功效:优先广播权功效;选区广播功效;强制切换功效;消防值班室紧急广播分控台功效。功放冗余配置功效;控制主机、主功放等关键设备后备电源功效;1.3.3检测方法及质量评价广播系统音质主观评价1、主观评价性能良好扩声系统其主观评价应能达成:低音:150Hz以下应是丰满、柔和而富有弹性;中低音:150Hz~500Hz,应是浑厚有力而不混浊;中高音:500Hz~5000Hz,应是明亮透彻而不生硬;高音:5000Hz以上,应是纤细、圆润而不尖锐刺耳。2、音质主观评价条件主观评价专用节目源。GSBM-6001《主观评价节目源实物标准样品(CD片)》。按评价规则组成5~7人评价人员并制订评价统计方法。系统声特征测量方法广播系统声特征指标和测量方法参考关于部门国家现行标准规范执行。功效检测及技术要求公共广播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各项功效和技术要求:1、系统输入输出不平衡度、音频线敷设、接地形式及安装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之间阻抗匹配合理;高输出电平、输出信噪比、声压级和频宽技术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经过对响度、音色和音质主观评价,评定系统音响效果;2、播放背景音乐和插播寻呼广播背景音乐节目通常应设有5套节目可同时放送。背景音乐服务区平均声压级要求不高,在60dB~70dB左右,但声场要求均匀,频响为100Hz~6000Hz左右。可满足不一样分区音乐播放或全区播放功效要求。因为各服务区内环境噪声不一样,所以要求背景音乐声压级也应不一样,为此在各服务区应设有各自音量控制器,可供方便调整。背景音乐中插播寻呼广播时,应设有“叮咚”或“钟声”等提醒音,以提醒公众注意.分别对各类呼叫站进行单区呼叫,编程呼叫和群区呼叫,并在对应分区进行监听,观察其结果是否正常。在主机设置广播控制室呼叫站为高优先级别,服务台呼叫站为次级优先级别,然后进行操作,观察其结果是否正常3、紧急广播紧急广播系统必须具备以下功效:(1)优先广播权功效发生火灾时,消防广播信号具备高级优先广播权,即利用消防广播信号可自动中止背景音乐和寻呼找人等广播,它分为全楼层中止或对应楼层中止背景音乐等信号。(2)选区广播功效当大楼发生火灾报警时,为预防混乱,只向火灾区及其相邻区域广播,指挥撤离和组织救火等事宜,即向n土1层选区广播。公共广播系统应分区控制,分区划分不得与消防分区划分产生矛盾。(3)强制切换功效播放背景音乐时各扬声器负载输入状态通常各不相同,有处于小音量状态,有处于关断状态,但在紧急广播时,各扬声器输入状态都将转为大全音量状态,即经过遥控指令进行音量强制切换。消防值班室必须备有紧急广播分控台,此分控台应能遥控公共广播系统开机、关机,分控台话筒具备优先广播权,分控台具备强切权和选区广播权等。4、其余功效检测内容功率放大器应冗余配置,并在主机故障时,按设计要求备用机自动投入运行。控制主机、主功放等关键设备应配置UPS后备电源,在市电电源故障时,应能继续待机使用超出24h。对功放等设备应采取时序电源,按次序逐一开关机。1、4综合布线系统检测1.2链路检测方案1.2.1全部检测:系统中全部链路按100%进行检测。光缆布线必须采取此方案,双绞线链路也可采取此方案。1.2.2抽样检测:双绞线电缆布线允许以不低于10%百分比进行随机抽样检测,抽样点应包括远布线点。2.1检测项目本节所要求检测项目及指标,适适用于100Ω4对非屏蔽(屏蔽)双绞线电缆水平布线,100Ω大对数非屏蔽(屏蔽)双绞线电缆垂直布线,以及多模和单模光缆水平、垂直布线和建筑群间布线。150Ω双绞线电缆布线可参考执行。2.1.1系统性能检测综合布线系统电气性能测试内容应依照布线链路或信道设计等级、布线系统类别制订测试项目。1、电缆系统电气性能测试项目应包含以下内容:(1)连接图;(2)长度;(3)插入损耗/衰减;(4)近端串扰;(5)回波损耗;(6)衰减对近端串扰比值;.(7)等效远端串扰;(8)综合功率近端串扰;(9)综合功率衰减对近端串扰比值;(10)综合功率等效远端串扰;(11)屏蔽层导通;(12)设计中要求特殊测试内容。2、光缆检测项目应包含以下内容:(1)连通性检测;(2)对整个光纤信道(包含光纤和连接器)衰减测试;(3)光纤链路反射测量以确定链路长度及故障点位置长度。2.1.2系统功效检测综合布线管理系统功效检测。2.2检测方法2.2.1双绞线水平布线测试测试模型依照不一样测试需求,定义了以下两种测试模型,供测试者选择。1、永久链路模型(PermanentLink):永久链路又称固定链路。其方式供工程安装人员和用户用以测试所安装固定链路性能。永久链路连接方式由90m水平电缆和链路中相关接头(必要时增加一个可选转接/汇接头)组成,永久链路不包含现场测试仪插接线、插头,以及两端2m测试电缆,电缆总长度为90m,永久链路测试方式排除了测试连线在测试过程中本身带来误差,使测试结果更准确、合理。在实际测试应用中,选择哪一个测试连接方式应依照需求和实际情况决定。通常工程验收测试提议选择永久链路方式进行。2、信道模型(Channel):在永久链路模型基础上,包含了工作区、交接间设备缆线和跳线在内整体通道性能。信道包含:长90m水平线缆、信息插座、可选转接/汇接点、交接间配线设备、跳线、设备缆线在内,总长度不得大于100m。测试指标1、接线图双绞线线对必须正确端接于信息端口,不允许有任何形式错接。从水平配线区至信息端口之间双绞线必须保持连通,线对间不能短路。对于带屏蔽双绞线链路,要求以下:(1)屏蔽在整个信道上不间断;(2)综合布线全部电缆及连接硬件都应具备屏蔽,无显著电磁泄露;(3)工作区电缆和设备电缆及关于连接硬件也应满足屏蔽连续要求;(4)全部电缆及连接硬件应正确安装,在操作上应尤其注意连接硬件屏蔽和电缆屏蔽端接。2、长度永久链路物理长度不应超出90m。信道物理长度不应超出100m(包含设备电缆和交叉连接电缆)。3、插入损耗(衰减)永久链路和信道插入损耗应分别小于或等于规范值要求4、近端串扰永久链路和信道近端串扰应分别大于或等于规范值要求5、回波损耗永久链路和信道回波损耗应分别大于或等于规范值要求6、衰减串扰比永久链路和信道衰减串扰比应分别大于或等于规范值要求7、等效远端串扰永久链路和信道等效远端串扰应分别大于或等于规范值要求8、综合近端串扰永久链路和信道综合近端串扰应分别大于或等于规范值要求9、综合衰减串扰比永久链路和信道综合衰减串扰比分别大于或等于规范值要求10、综合等效远端串扰永久链路和信道综合等效远端串扰应分别大于或等于规范值要求11、传输时延永久链路和信道传输时延应分别小于或等于规范值要求12、时延偏移永久链路和信道时延偏移应分别小于或等于规范值要求13、链路脉冲噪声电平因为大功率设备间断性开启,给布线链路带来了电冲击干扰,布线链路在不连接有源器件和设备情况下,对高于200mV脉冲噪声发生个数统计。因为布线链路用于传输数字信号,为了确保数字脉冲信号可靠传输,依照局域网安全,要求限制网上干扰脉冲幅度和个数。测试2min,捕捉脉冲噪声个数小于lo。该参数在验收测试中,只在整个系统中抽样几条链路进行测试。14、背景杂讯噪声即由通常电器工作带来高频干扰、电磁干扰和杂散宽频低幅干扰。综合布线链路在不连接有源器件及设备情况下,杂讯噪声电平应≤一30dB。该指标也应抽样测试。15、综合布线系统接地测量综合布线接地系统安全检测。接地自成系统,与建筑物地线系统应接触良好,并与建筑内地线系统联成一体,组成等压接地网络。接地导线电阻≤1,(其中包含接地体和接地扁钢,在接地汇流排上测量)。16、屏蔽线缆屏蔽层接地两端测量链路屏蔽线屏蔽层与两端接地电位差<1Vr.m.s。对于开放式办公室布线系统,允许开放办公室空间频繁重组而不破坏原来水平布线路由,在配线架与信息插座之间加入了集合点或多用户中间插座。对于集合方式,其集合点位置应最少远离配线间15m,对于多用户中间插座方式,从中间插座至设备终端工作区电缆大长度不可大于20m。对于这类系统进行检测时应选取“信道”检测模型。2.2.2双绞线垂直主干布线测试连通性从大楼配线区至对应楼层配线区之间线对必须确保连通,相互间不能短路,不允许有任何形式错接。对于屏蔽双绞线电缆垂直布线,必须确保屏蔽层全程连续(包含水平布线部分),屏蔽层应与布线系统接地良好连接。长度当三类双绞线电缆用于5~16MHz,超五类双绞线电缆用于20~100MHz,六类双绞线电缆用于40~250MHz应用时,布线物理长度不应超出90m(设备电缆长度与交叉连接电缆长度之和不应超出10m)。2.2.3光缆布线链路测试水平光缆布线测试连接模型测试模型主要由光功率计、光源、光纤跳线以及被测链路组成。光缆布线链路测试指标1、光缆布线链路信道衰减指标应符合要求2、链路衰减指标应符合要求3、多模光纤模式带宽指标应符合要求2.4质量评价及合格判定2.4.1传输性能检测单项合格判据对绞电缆布线某一个信息端口及其水平布线电缆(信息点)按接线图、长度等指标要求,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则该信息点判为不合格;垂直布线电缆某线对按连通性,长度要求、衰减和串扰等进行检测,有一个项目不合格,则判该线对不合格;光缆布线测试结果不满足指标要求,则该光纤链路判为不合格;允许未经过检测信息点、线对、光纤链路经修复后复检。2.4.2综合合格判定光缆布线检测时,假如系统中有一条光纤链路无法修复,则判为不合格;对绞电缆布线抽样检测时,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百分比小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经过;不合格点(线对)必须给予修复并复验。被抽样检测点(线对)不合格百分比大于1%,则视为一次抽样检测不经过,应进行加倍抽样;加倍抽样不合格百分比小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经过。假如不合格百分比仍大于1%,则视为抽样检测不经过,应进行全部检测,并按全部检测要求进行判定;对绞电缆布线全部检测时,假如有下面两种情况之一时则判为不合格;无法修复信息点数目超出信息点总数1%;不合格线对数目超出线对总数l%;全部检测或抽样检测结论为合格,则系统检测合格;不然为不合格。1、5机房工程子系统检测室内装饰装修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室内装修应包含吊顶、隔断、地面处理、活动地板、内墙和顶棚及柱面处理、门窗制作安装及其余作业施工及验收。吊顶吊点固定件位置应按设计标高及安装位置确定。吊顶吊杆和龙骨材质、规格、安装间隙与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预埋吊杆或预设钢板,应在吊顶施工前完成。未做防锈处理金属吊挂件应进行涂漆。吊顶上空间作为回风静压箱时,其内表面应按设计做防尘处理,不得起皮和龟裂。吊顶板上铺设防火、保温、吸音材料应包封严密,板块间应无缝隙,并应固定牢靠。龙骨与饰面板安装施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有关要求执行,并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吊顶装饰面板表面应平整、边缘整齐、颜色一致,板面不得变色、翘曲、缺损、裂缝和腐蚀。吊顶与墙面、柱面、窗帘盒交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严密美观。安装吊顶装饰面板前应完成吊顶上各类隐蔽工程施工及验收。隔断墙隔断墙应包含金属饰面板隔断、骨架隔断和玻璃隔断等非承重轻质隔断及实墙工程施工。隔断墙施工前应按设计划线定位。隔断墙主要材料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1.饰面板表面应光滑、边缘整齐,不应有污垢、缺角、翘曲、起皮、裂纹、开胶、划痕、变色和显著色差等缺点;2.隔断玻璃表面应光滑、无波纹和气泡,边缘应平直、无缺角和裂纹。轻钢龙骨架隔断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隔断墙沿地、沿顶及沿墙位置应准确,固定应牢靠;2竖龙骨及横向贯通龙骨安装应符合设计及产品说明书要求;3有耐火极限要求隔断墙板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竖龙骨长度应小于隔断墙高度30mm,上下应形成15mm膨胀缝;2)隔断墙板应与竖龙骨平等铺设,不得沿地、沿顶龙骨固定;3)隔断墙两面墙板接缝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安装双层墙板时,面层与基层接缝亦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4隔断墙内填充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充满、密实、均匀。装饰面板非阻燃材料衬层内表面应涂覆两遍防火涂料。粘接剂应依照装饰面板性能或产品说明书要求确定。粘接剂应满涂、均匀,粘接应牢靠。饰面板对缝图案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饰面板隔断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金属饰面板表面应无压痕、划痕、污染、变色、锈迹、界面端头应无变形;2隔断不到顶棚时,上端龙骨应按设计与顶棚或梁、柱固定;3板面应平直,接缝宽度应均匀、一致。玻璃隔断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玻璃支撑材料品种、型号、规格、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应光滑、无污垢和划痕,不得有机械损伤;2隔断不到顶棚时,上端龙骨应按设计与顶棚或梁、柱固定;3安装玻璃槽口应清洁,下槽口应衬垫软性材料。玻璃之间或玻璃与扣条之间嵌缝灌注密封胶应饱满、均匀、美观;如填塞弹性密封胶条,应牢靠、严密,不得起鼓和缺漏;4应在工程完工验收前揭去骨架材料面层保护膜;5完工验收前在玻璃上应粘贴显著标志。防火玻璃隔断应按设计要求安装,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1.3.7条要求外,尚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隔断墙与其余墙体、柱体交接处应填充密封防裂材料。实体隔断墙砌砖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关于规定,抹灰及饰面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关于要求。地面处理地面处理应包含原建筑地面处理及不安装活动地板房间地面砖、石材、地毯等地面面层材料铺设。地面铺设宜在隐蔽工程、吊顶工程、墙面与柱面抹灰工程完成后进行。潮湿地域应按设计要求铺设防潮层,并应做到均匀、平整、牢靠、无缝隙。地面砖、石材、地毯铺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关于要求。在水泥地面上涂覆特殊材料时,施工环境和施工方法应符合产品技术文件要求。活动地板活动地板铺设应在机房内其余施工及设备基座安装完成后进行。铺设前应对建筑地面进行清洁处理,建筑地面应干燥、坚硬、平整、不起尘。活动地板下空间作为送风静压箱时,应对原建筑表面进行防尘涂覆,涂覆面不得起皮和龟裂。活动地板铺设前,应按设计标高及地板布置准确放线。沿墙单块地板小宽度不宜小于整块地板边长1/4.活动地板铺设时应随时调整水平;碰到障碍物或不规则墙面、柱面时应按实际尺寸切割,并应对应增加支撑部件。铺设风口地板和开口地板时,需现场切割地板,切割面应光滑、无毛刺,并应进行防火、防尘处理。在原建筑地面铺设保温材料应严密、平整,接缝处应粘接牢靠。在搬运、储备、安装活动地板过程中,应注意装饰面保护,并应保持清洁。在活动地板上安装设备时,应对地板面进行防护。各智能化系统防雷与接地应全部检测。全部符合要求为检测合格。检测项目机房接地电阻要求:1、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Ω;2、安全保护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Ω;3、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电子设备、系统详细要求确定;4、防雷保护接地,按《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执行。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等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其接地电阻值应≤1Ω。性能指标1、接地电阻功效性指标防雷与接地系统引接;智能化系统等单位连接及共用接地系统,包含接地装置与等电位接地连接导体规格和连接方式、接地干线规格和敷设方式,金属管道与接地线直接连接、等电位连接接地带材料规格和连接方式等;智能化系统增加人工接地体装置;智能化系统屏蔽接地及布线,包含进出建筑物线缆安装和屏蔽、进出机房线缆安装和屏蔽等;智能化系统防雷与接地,包含防浪保护器选型是否适配、安装位置、连接方式、连接导线规格、接地线规格和连接方式等;智能化系统接地线缆敷设。检测方法智能化系统等电位连接及共用接地系统检测1、检验智能化系统监控室等电位连接网络,电气和电子设备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金属线槽、屏蔽线缆外层、设备防静电接地、安全保护接地、防浪涌保护器(SPD)接地端等均应以短距离与等电位连接网络接地端子连接。2、检验室内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监控室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设置情况,包含安装位置、环境及连接点机械强度和电气连续性。3、检验共用接地装置与室内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接地装置应在不一样处采取两根连接导体与总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连接,其连接导体截面积,铜质接地线大于35mm²,钢质接地线大于80mm²。4、检验接地干线引至楼层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和监控室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与预留楼层主钢筋接地端子连接情况,接地干线采取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时,其截面积大于16mm²,并检验接地干线敷设情况。5、检验楼层配线柜接地情况,楼层配线柜接地线应采取绝缘铜导线,截面积大于16mm²。6、检验在电气竖井中接地干线敷设,接地干线宜采取铜带明敷,截面积大于6mm²,并与楼层主钢筋做等电位连接。7、检验暗敷等电位连接线及其连接处隐蔽工程统计,以及完工图上注明实际部位走向。8、检验等电位接地端子板、接地线安装情况,等电位接地端子板表面应无毛刺、无显著伤痕、无残余焊渣,安装应平整端正、连接牢靠;接地绝缘导线绝缘层无老化龟裂现象。9、采取便携式数字接地电阻计实测或检验接地电阻测试统计,检验接地电阻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智能化系统人工接地体装置检验接地装置测试点设置,人工接地体装置必须在地面以上按设计要求位置设测试点。采取便携式数字接地电阻计实测或检验接地电阻测试统计,检验接地电阻值,新建工程可用建筑物共用接地电阻测试汇报。查验接地模块埋设深度、间距和基坑尺寸等验收统计。检验隐蔽工程部分验收合格统计。智能化系统屏蔽接地1、检验监控机房设置及设备安放位置,应满足设置在雷电防护区高级别区域内要求。2、检验金属导体、电缆屏蔽层及金属线槽等进入监控室等电位连接要求。3、检验非金属外壳电子设备设置金属屏蔽网或金属屏蔽室时,与等电位接有连接情况。4、检验采取屏蔽线信号线缆屏蔽层等电位连接并接地情况。5、检验敷设电缆金属管道应电气导通,并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6、检验建筑物之间互联屏蔽电缆,电缆屏蔽层应能承载可预见雷电流。7、检验光缆金属接头、金属挡潮层、金属加强芯在人户处直接接地。智能化系统防雷与接地1、检验智能化系统设备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配电线路必须采取TN—S系统接地方式。2、检验配电线路各级设备防浪涌保护方法,选配防浪涌保护器数量、参数及安装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检验进出建筑物信号线缆所采取屏蔽方法、等电位连接和接地方法;检验从室外进入设备机房信号线缆防浪涌保护器参数选择及安装情况。4、检验天馈线路防雷与接地情况,架空天线必须置于直击雷防护区(LPZ0B)内;检验天馈线路防浪涌保护器选择与安装。5、检验程控数字交换机及其余通信设备信号线路防浪涌保护器选择和安装;信号线路防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应与配线架接地端相连,配线架接地线应采取截面大于16mm²多股铜线,配线架及程控交换机金属支架、机柜均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6、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与接地1)检验进出建筑物传输线路上防浪涌保护器设置和安装。2)检验计算机设备输入/输出端口处信号防浪涌保护器设置;机房内信号防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导线单点应连接至机房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3)计算机机房安全保护地、信号工作地、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和防浪涌保护器接地等均应连接到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上。4)检验多个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组合型等电位连接网络。7、安全防范系统防雷与接地1)检验置于户外摄像机信号控制线输入、输出端口防浪涌保护器设置。2)检验与户外设备有连接矩阵控制器(或控制计算机)、分控机信号控制线、通信线、各监控器报警信号线防浪涌保护器设置。3)检验系统户外供电线路、视频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金属屏蔽及穿钢管敷设接地与敷设。4)检验系统共用接地情况。8、建筑设备监控系统防雷接地1)检验建筑设备监控系统各种线路,包含电源线、通信线、控制线等在建筑物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B)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浪涌保护器设置。2)检验控制室内等电位连接网络,控制室内全部机架(壳)、金属线槽、保护接地和防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并接地。3)检验共用接地情况,接地干线截面积应为大于16mm²铜芯绝缘导线,并穿管敷设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9、有线电视系统防雷与接地1)检验有线电视系统进出建筑物信号传输线,在人、出口端防浪涌保护器设置。2)检验进出前端设备机房信号传输线防浪涌保护器设置情况;设备机房应设匡置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采取截面积大于16mmz铜芯绝缘导线并穿管敷设,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端子板。10、通信基站防雷与接地1)检验通信基站天线必须设置于直击雷防护区(LPZ0B)内。2)检验基站天馈线引接方式和同轴电缆屏蔽层接地情况。3)检验信号电缆进人机房时,人口配线架处防浪涌保护器设置、电缆空线保护接地、光缆线缆金属接头接地处理。4)检验机房电源线路引入及进线处防浪涌保护器设置。智能化系统接地线缆敷设1、检验接地线截面积、敷设路由、安装方法。2、检验接地线在穿越墙体、楼板和地坪时加装保护管。机房综合布线、安防等系统检测见各分项检测1、5安全防范系统检测一、入侵报警系统检测检测数量及合格判定。探测器和前端设备抽检数量不低于20%且不得少于3台,不足3台时全部检测。被抽检设备合格率为100%时为合格。系统功效、联动功效和报警数据统计保留等全部检测,功效符合设计要求时为合格,合格率为100%时为系统功效检测合格。检测项目1.1入侵报警功效检验各类入侵探测器报警功效检验。各类入侵探测器应按对应标准要求检验方法检验探测灵敏度及覆盖范围。在设防状态下,当探测到有些人入侵发生,应能发出报警信息。防盗报警控制设备上应显示出报警发生区域,并发出声、光报警。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防范区域应在入侵探测器有效探测范围内,防范区域内应无盲区。部分探测器检测方法:1、被动红外、微波、超声及双鉴探测器。采取步行法进行现场测试,目标(双臂叉在胸前)在探测范围边界上分别以0.3、1、3m/s三种速度移动,在3m或大探测距离30%以内(二者取其小值),应产生报警状态。本试验应在大探测范围内最少选3点进行。2、主动红外、微波探测器。用一直径200mm圆柱体,其长度应能充分遮断光束,以大于10m/s速度垂直于射束轴线方向经过射束,探测器不应产生报警,当物体以小于5m/s速度经过射束时探测器应立刻产生报警,本试验应在大探测范围内最少选3点进行。3、磁开关探测器。逐步打开装有磁开关入侵探测器门、窗,开启门隙大为60mm,磁开关入侵探测器应产生报警。本试验以不一样速度进行,最少重复3次。4、玻璃破碎探测器。(1)单技术玻璃破碎探测器;在设计探测范围内以玻璃破碎模拟器发出玻璃破碎模拟声音信号,探测器应立刻产生报警。(2)声音振动玻璃破碎复合探测器:在设计范围内,以玻璃破碎模拟器发出玻璃破碎模拟声音信号,同时用力击打探测器安装位置同侧墙壁,探测器应立刻产生报警。本试验在大探测范围边界上进行,不少于5次5、振动入侵探测器。(1)建筑物入侵探测器:在设计范围内,用0.5kg钢制测力锤,以大于100N力连续对装有振动探测器墙壁进行敲击,探测器应产生报警。本试验应在探测器不灵敏方向及设计大范围边界上进行,不少于3次。(2)地音振动入侵探测器:人体质量大于40kg单人行走在装有地音振动入侵探测器地面上以0.75m/s速度行走,探测器应产生报警。本试验应在设计大范围边界上不一样点进行,不少于3人次。急报警功效检验系统在任何状态下触动紧急报警装置,在防盗报警控制设备上应显示出报警发生地址,并发出声、光报警。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紧急报警装置应有防误触发方法,被触发后应自锁。当同时触发多路紧急报警装置时,应在防盗报警控制设备上依次显示出报警发生区域,并发出声、光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报警信息应无丢失。多路同时报警功效检验当多路探测器同时报警时,在防盗报警控制设备上应显示出报警发生地址,并发出声、光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报警信息应无丢失。报警后恢复功效检验报警发生后,入侵报警系统应能手动复位。在设防状态下,探测器入侵探测与报警功效应正常;在撤防状态下,对探测器报警信息应不发出报警。防破坏及故障报警功效检验2.2.1入侵探测器防拆报警功效检验。在任何状态下,当探测器机壳被打开,在防盗报警控制设备上应显示出探测器地址,并发出声、光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2.2.2防盗报警控制器防拆报警功效检验。在任何状态下,防盗报警控制器机盖被打开,防盗报警控制设备应发出声、光报警,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2.2.3防盗报警控制器信号线防破坏报警功效检验。在有线传输系统中,当报警信号传输线被开路、短路及并接其余负载时,防盗报警控制设备应发出声、光报警信息,应显示报警信息,报警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2.2.4入侵探测器电源线防破坏功效检验。在有线传输系统中,当探测器电源线被切断,防盗报警控制设备应发出声、光报警信息,应显示线路故障信息,该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2.2.5防盗报警控制器主备电源故障报警功效检验。当防盗报警控制器主电源发生故障时,备用电源应自开工作,同时应显示主电源故障信息;当备用电源发生故障或欠压时,应显示备用电源故障或欠压信息,该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2.2.6电话线防破坏功效检验。在利用市话网传输报警信号系统中,当电话线被切断,防盗报警控制设备应发出声、光报警信息,应显示线路故障信息,该信息应能保持到手动复位。统计、显示功效检验显示信息检验系统应具备显示和统计开机、关机时间、报警、故障、被破坏、设防时间、撤防时间、更改时间等信息功效。3.3.1统计内容检验。应统计报警发生时间、地点、报警信息性质、故障信息性质等信息。信息内容要求准确、明确。3.3.2管理功效检验。具备管理功效系统,应能自动显示、统计系统工作情况,并具备多级管理密码。系统自检功效检验4.4.1自检功效检验。系统应具备自检或巡检功效,当系统中入侵探测器或报警控制设备发生故障、被破坏,都应有声、光报警,报警信息应保持到手动复位。4.4.2设防/撤防、旁路功效检验。系统应能手动/自动设防/撤防,应能按时间在全部及部分区域任意设防和撤防;设防、撤防状态应有显示,并有显著区分。系统报警响应时间检验检测从探测器探测到报警信号到系统联动设备开启之间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从探测器探测到报警发生并经市话网电话线传输,到报警控制设备接收到报警信号之间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通常小于20s)检测系统发生故障到报警控制设备显示信息之间响应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报警响应时间:通常小于4s(1、2级风险工程小于2s)。报警复核功效检验在有报警复核功效系统中,当报警发生时,系统应能对报警现场进行声音或图像复核。报警声级检验。用声级计在距离报警发生器件正前方1米处测量(包含探测器当地报警发声器件、控制台内置发声器件及外置发声器件),声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报警优先功效检验。经市话网电话线传输报警信息系统,在主叫方式下应具备报警优先功能。检验是否有被叫禁用方法。检测方法惯用探测器工程检测方法:用观察法检测探测器安装位置、高度和角度,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要求。检验探测器防破坏功效人为模拟使探测器外壳打开;传输线路断路、短路或并接其余负载;检验监控中心主机应有故障报警信号并指示故障部位,直至故障排除。故障报警时对非故障回路报警无影响。检验探测器报警功效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室内用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室内用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室内用微波多普勒探测器、微波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超声和被动红外复合入侵探测器等,采用步移测试探测器报警功效。对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碎探测器采取模拟方法检测。在玻璃破碎探测器探测范围(依照产品技术指标确定)内,用信号发生器模拟玻璃破碎声音频率(4~5kHz)信号,检验探测器是否有报警信号输出。对振动入侵探测器,采取人为模拟步行、用钢锤敲击建筑物或保险箱等探测器是否有报警信号输出。对磁开关探测器,采取人为开、关门和窗等方法,监测探测器是否有报警信号输出。对可燃气体泄漏探测器可用打火机进行模拟检验:在报警器进入工作状态后,用打火机连续向探测器气孔喷入可燃气体(使打火机不点火方式)5s左右,探测器正常时应在5~8s左右发出报警信号。在检测探测器报警功效同时,应在监控中心主机检测以下几项:报警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从现场探测器报警指示灯亮起,到监控中心报警主机接收到报警信号为止这段时间;监控中心报警信号声、光显示;报警信号在CRT或电子地图上显示;报警信号连续时间,应保持到手动复位;在其中某一路报警时应不影响其余回路报警功效。报警控制主机检测检验布防/撤防功效:就地布防/撤防、远距离布防/撤防、定时布防/撤防、各防区分别设置、分区设置;检验报警信息显示检验报警信号纪录;检验报警控制主机与管理计算机联接;检验报警信号传输:向固定电话传输,无线传输,向手机传输等。在监控中心检验从现场报警至报警控制器输出报警信号响应速度。在监控中心模拟市电停电时检验备用电源自动投入和来电时自动恢复功效备用电源连续工作时间:按《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1990)规定,备用电源应保持系统能连续工作24h。当市电恢复供电时,系统能自动切换到市电供电。系统应有断电事件数据记忆功效。采取现场模拟报警状态,在监控中心控制器、管理计算机上检验系统间联动效果。在监控中心管理计算机上检验各项软件功效和报警事件纪录,报警事件数据统计应为不可更改统计。经过运行统计检验系统工作稳定性:系统处于正常警戒状态下,在正常大气条件下连续工作7天,不应产生误报警和漏报警。二、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测1、检测数量及合格判定。前端设备(摄像机、镜头、护罩、云台等)抽检数量应不低于20%且不得少于3台,不足3台时全部检测。被抽检设备合格率为100%时为合格。系统功效、联动功效和图像统计保留等全部检测,功效符合时要求时为合格。2、检测项目2.1系统前端设备功效检测安装质量检验1、检测数量及合格判定。现场设备安装质量应符合《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第六章及第七章设计文件和产品技术文件要求,检验合格率达成100%时为合格。现场安装摄像机设备:抽检数量不应低于20%,且不得少于3台,不足3台时全部检测;被抽检设备安装合格率为100%时为合格。监控中心安装设备全部检测,安装合格率为100%时为合格。2、检测项目现场设备安装质量摄像机(包含镜头、防护罩、支撑装置、云台)安装位置、外观、视野范围、安装质量及紧固情况。辅助电源安装位置和安装质量。现场设备接线标志、排列、固定、绑扎质量,接插头安装质量,接线盒接线质量。接地线材料、焊接质量和接地电阻。2.2监控中心设备安装质量监视器、电视墙安装位置、安装质量。控制台与机架安装垂直度、水平度,控制台与电视墙距离是否合理等。设备安装(包含视频矩阵、报警控制器、统计设备)安装位置、质量及外观。开关、按钮位置是否合理,操作是否灵活、安全。监控中心支架、线槽安装质量;缆线敷设、排列、绑渣、标志及接插头安装质量。设备接地线材料、焊接质量和接地电阻。电源和信号防雷方法。3、检测方法现场实地目测检验设备安装位置是否合理、安装方式是否规范,以及安装观感质量检验。摄像机:摄像机选配是否与被监视环境相匹配;分辨率及灰度是否符合要求(黑白≥350线,彩色≥270线,灰度≥8级);视频电信号是否符合要求(1V(p-p)±20%,75Ω复合视频信号);照度指标是否与现场条件相匹配。镜头:是否满足被监视目标距离及视角要求;镜头调整功效包含光圈调整、焦距调整、变倍调整是否正常。云台:摄像机云台水平、俯仰方向转动是否平稳、旋转速率是否符合要求;旋转范围是否满足监视目标需要,有没有盲区;一体化球机转动功效检验。护罩、支架:摄像机护罩选配是否符合要求,尤其是室外用摄像机护罩是否符合全天候要求;固定摄像机支架是否符合要求。解码器(箱):解码器功效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支持对摄像机、镜头、云台控制;是否为云台、摄像机供电;是否为雨刷、灯光、电源提供现场开关量节点。前端设备是否具备现场脱机自测试和现场编制功效。2.2图像质量检测监视器与摄像机数量百分比是否符合要求;检验视频信号在监视器输入端电压峰值,应为1Vp-p±3dB;图像应无损伤和干扰,达成4级标准;图像清楚度是否符合要求,黑白电视系统不应低于350线,彩色电视系统不应低于270线;系统在低照度使用时,监视画面应达成可用图像要求;数字式视频监控系统图像质量(包含实时监视图像质量与录像回放图像质量)是否符合要求。2.3系统控制功效检验2.3.1编程功效检验。经过控制设备键盘可手动或自动编程,实现对全部视频图像在指定显示器上进行固定或时序显示、切换。2.3.2遥控功效检验。控制设备对云台、镜头、防护罩等全部前端受控部件控制应平稳、准确。2.4监视功效检验监视区域应符合设计要求。监视区域内照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如不符合要求,检验是否有辅助光源;对设计中要求必须监视要害部位,检验是否实现监视、无盲区。2.5显示功效检验。单画面或多画面显示图像应清楚、稳定。监视画面上应显示日期、时间及所监视画面前端摄像机编号或地址码。应具备画面定格、切换显示、多路报警显示、任意设定视频警戒区域等功效。2.6统计功效检验。对前端摄像机所摄图像应能按设计要求进行统计,对设计中要求必须统计图像应连续、稳定。统计画面上应有统计日期、时间及所监视画面前端摄像机编号或地址码。应具备存放功效。在停电或关机时,对全部编程设置、摄像机变号、时间、地址等均可存储,一旦恢复供电,系统应自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2.7回放功效检验。回放图像应清楚,灰度等级、分辨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回放图像画面应有日期、时间及所监视画面前端摄像机编号或地址码,应清楚、准确。当统计图像为报警联动所统计图像时,回放图像应确保报警现场摄像机覆盖范围,使回放图像能再现报警现场。回放图像与监视图像比较应无显著劣化,移动目标图像回放效果应达成设计和使用要求。2.8报警联动功效检验(1)当入侵报警系统有报警发生时,联动装置应将对应设备自动开启。报警现场画面应能显示到指定监视器上,应能显示出摄像机地址码及时间,应能单画面统计报警画面。(2)当与入侵探测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时,应能准确触发所联动设备。其余系统报警联动功效,应符合设计要求。2.9图像丢失报警功效检验。当视频输入信号丢失时,应能发出报警。3、检测方法3.1视频监控系统质量主观评价系统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标准对图像质量要求是:图像清楚度好,层次应分明,无显著干扰、畸变或失真;彩色还原性好,不能有显著失真。惯用系统质量主观评价标准有五级损伤制标准(五级质量制)或七级比较制。五级损伤制标准(五级质量制)系统图像质量按《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7401-1987中对五级损伤制标准要求进行主观评价。评价标准见表1视频监控系统图像质量五级损伤制标准表1序号评分分级图像质量损伤主观评价15分(优)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24分(良)图像上有稍可觉察损伤或干扰,但不令人讨厌33分(中)图像上有显著觉察损伤或干扰,令人讨厌42分(差)图像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51分(劣)图像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系统主观评价得分值应不低于4级。七级比较制七级比较制是将一个基准图像与被测试图像同时显示,由评价人员对二者做出比较判断,并给出评分,见表2视频监控系统图像质量七级比较制表2序号等级与基准图像质量比较序号等级与基准图像质量比较1+3分比基准图像质量好得多5-1分比基准图像质量稍差点2+2分比基准图像质量显得较好6-2分比基准图像质量显得较差3+1分比基准图像质量稍好7-3分比基准图像质量差得多40分与基准图像质量相同(2)随机杂波对图像影响主观评价随机杂波对图像影响通常不进行信噪比测试,而采取主观评价方法。随机杂波对图像影响主观评价标准见表3。序号评价等级影响程度序号评价等级影响程度15不觉察有杂波42杂波较严重,很讨厌24可觉察有杂波,但不妨碍观看51杂波严重,无法观看33有显著杂波,有些讨厌随机杂波对图像影响主观评价得分应不低于4级。(3)系统质量主观评价要求系统质量主观评价时所用信号源必须是高质量,必要时可采取标准信号发生器或标准测试卡;系统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视频图像进行主观评价时应选取高质量监视器;观看距离为监视器荧光屏图像高度6倍;观看室内环境应光线柔和适度、照度适中,彩色、亮度、对比度调整适中。系统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参加系统质量主观评价人员通常为5~7人,由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组成;主观评价人员经过独立观察,对要求各项参数逐项打分,取其平均值计为主观评价结果;在主观评价过程中如对某一项参数不合格或有争议时,则应以客观察试为准。系统质量主观评价结论。在五级损伤制标准(五级质量制)中,当每项参数均不低于四级时定为系统主观评价合格。在主观评价过程中,如发觉有不符合要求要求性能时,允许对系统进行必要维修或调整,经维修和调整后应对全部指标重新进行评价。3.2视频监控系统质量客观察试系统质量客观察试内容系统质量客观察试分系统功效测试和性能测试两类。系统功效测试内容如表4视频监控系统功效测试内容表4序号测试项目要求值实测值1云台水平转动2云台垂直转动3自动光圈调整4调焦功效5变倍功效6切换功效7录像功效8后焦距调整9报警功效10防护套功效系统性能测试内容如表5视频监控系统性能测试内容表5序号测试项目要求值实测值1信号幅度1Vp-p/75Ω2灰度8级3黑白电视水平清楚度400线4黑白电视系统信噪比37dB5黑白电视系统电源干扰40dB6黑白电视系统单频干扰40dB7黑白电视系统脉冲干扰37dB8彩色电视水平清楚度270线9彩色电视系统信噪比36dB10彩色电视系统电源干扰37dB11彩色电视系统单频干扰37dB12彩色电视系统脉冲干扰31dB13供电198~242V(2)系统质量客观察试允许值1)系统随机信噪比及各种信号干扰允许值见表6。系统随机信噪比和信号干扰客观察试允许值表6序号项目允许值(dB)黑白电视系统彩色电视系统1随机信噪比37362单频干扰40373电源干扰40374脉冲干扰3731随机杂波对图像影响随机杂波对图像影响,通常都采取主观评价,不进行信噪比测试,若有争议时,再进行客观察试,其客观评价等级如表7随机杂波信噪比对图像影响客观评价等级表7序号信噪比(dB)评价等级黑白电视系统彩色电视系统140以上40以上52373643312834251925171311、6一卡通系统检测门禁系统检测1、检测数量及合格判定。出/入口控制系统前端设备(各类读卡器、识别器、控制器、电锁等)抽检数量应不低于20%,且不得少于3台,不足3台时全部检测;被抽检设备合格率为100%时为合格。系统功效、软件和数据纪录保留等全部检测,功效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合格率为100%时为系统功效监测合格。2、检测项目2.1出入目标识读装置功效检验出入目标识读装置性能应符合对应产品标准技术要求。目标识读装置识读功效有效性应满足GA/T394要求。2.2信息处理/控制设备功效检验。信息处理/控制/管理功效应满足GA/T394要求。对各类不一样通行对象及其准入级别,应具备实时控制和多级程序控制功效。不一样级别入口应有不一样识别密码,以确定不一样级别证卡有效进入。有效证卡应有预防使用同类设备非法复制密码系统。密码应能修改。控制设备对执行机构控制应准确、可靠。对于每次有效进入,都应自动存放该进入人员相关信息和进入时间,并能进行有效统计和统计存档。可对出入口数据进行统计、筛选等数据处理。应具备多级系统密码管理功效,对系统中任何操作均应有统计。出入口控制系统应能独立运行。当处于集成系统中时,应可与监控中心联网。应有应急开启功效。2.3执行机构功效检验执行机构动作应实时、安全、可靠。执行机构一次有效操作,只能产生一次有效动作。2.4报警功效检验出现非授权进入、超时开启时应能发出报警信号,应能显示出非授权进入、超时开启发生时间、区域或部位,应与授权进入显示有显著区分。当识读装置和执行机构被破坏时,应能发出报警。2.5访客(可视)对讲电控防盗门系统功效检验室外机与室内机应能实现双向通话,声音应清楚,应无显著噪声。室内机开锁机构应灵活、有效。电控防盗门及防盗门锁具应符合GA/T72等相关标准要求,应具备有效质量证实文件;电控开锁、手动开锁及用钥匙开锁,均应正常可靠。具备报警功效访客对讲系统报警功效应符合入侵报警系统相关要求。关门噪声应符合设计要求。可视对讲系统图像应清楚、稳定。图像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3、检测方法对出入口控制(门禁)系统检测以功效性检测为主。3.1在现场采取模拟方法,检验各类识别器工作情况:对有效卡识别功效,应给出放行信号;检验识别器“误识”和“拒识”情况;用秒表检验识别速度。3.2人工制造无效卡、无效时段、无效时限,检验识别器、控制器工作情况:对无效卡、无效时段、无效时限判别符合要求,系统拒绝放行;识别器对误闯时向监控中心报警情况;检验监控中心误闯纪录。3.3识别器其余功效检测:采取模拟方法对识别器防破坏功效检验,包含:防拆卸、防撬功效,信号线断开、短路,电源线断开等情况报警;经过不一样读卡距离检测非接触式读卡器灵敏度是否符合产品指标;具备液晶显示器读卡器,应经过目测观察,检验读卡时对应信息显示,如:有效、读错误、无效卡、无效时段等;密码开锁功效检测:读卡器通常都配有辅助密码开锁功效,经过目测观察检验其密码开锁功效;经过观察和检验运行统计,对识别器,尤其是生物特征识别器“误识率”和“拒识率”进行检验。3.4控制器功效检测采取模拟方法对控制器防破坏功效检测,包含:防拆卸、防撬功效,信号线断开、短路,剪断电源线断开等情况报警;用秒表检测控制器前端响应时间,即从接收到读卡信息到做出动作时间应<0.5s,确保对有效卡可立刻打开通道门;用目测观察检验控制器在离线工作时独立工作功效,应符合准确、实时要求,并能准确地存放通行信息;检验出门按钮按下时,门禁控制器、电控锁动作是否正常;直接由管理计算机给出指令,对控制器进行开锁或闭锁检验;采取模拟方法检验对非法通行(无效卡、无效时段等)报警功效。3.5系统监控功效检测现场控制器完好率和接入率;和门禁控制器间进行信息传输功效,当门禁控制器允许通行时在监控中心工作站上应有通行者信息、门磁开关状态信息等;关于通行信息、图像信息往现场控制器下载功效,以及对控制信息增、删、修改功效;管理计算机对控制器指令开锁或闭锁功效;对门禁点人员通行情况实时监控功效;系统对非法强行入侵、误闯时报警功效对控制器通信回路自动检测功效,当通信线路故障时,系统给出报警信号;在管理中心对现场控制器进行授权、时间区设定、报警设布/撤防等操作。3.6模拟市电停电时,检验控制器充电电池自动投入功效:检验市电正常供电时,对充电电池充电功效是否正常;检验市电供电掉电、直流欠压时,给系统发出报警信号;检验市电停电时,充电电池是否在要求时间内自动切换到市电供电;蓄电池能支持工作8h以上;检验市电恢复供电时,现场控制器是否在要求时间内自动切换到市电供电;检验充电电池自动切换过程中控制器存放纪录有没有丢失。3.7在监控中心管理计算机上检验系统间联动效果,系统联动功效检测应依照工程具体要求进行以下检验: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报警时与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入侵报警系统报警时与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出入口控制系统报警时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巡更管理系统报警时与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3.8在监控中心管理计算机上检验各项软件功效和事件纪录,演示软件全部功效。并检查:系统软件汉化、图形化界面友好程度,人机操作界面是否简单、方便、实用;系统软件管理功效:可经过软件对控制器进行设置,如增加卡、删除卡、设定时间表、级别、日期、时间、布/撤防等功效设置;对具备电子地图功效软件,可在电子地图上对门禁点进行定义、查看详细信息,包含:门禁状态、报警信息、门号、通行人员卡号及姓名、进入时间、通行是否成功等信息;数据统计查询功效:可按部门、日期、人员名称、门禁点名称等查询事件报警;系统应具备自检功效,当系统发生故障时,管理计算机应以声音或文字发出报警;系统安全性:对系统操作人员分级授权功效;经过检验运行统计,检验系统软件长时间连续运行稳定性,如:有没有死机现象,又无操作不灵现象。在软件测试基础上,对软件给出综合评价。3.9在监控中心管理计算机上检验事件纪录:检验控制器和监控中心管理计算机通行数据纪录,二者应一致;检验控制器和监控中心管理计算机中非法入侵事件纪录,二者应一致;检验监控中心管理计算机对现场控制器操作纪录;检验数据存放时间是否符合管理要求。电子巡更系统检验1、检测数量及合格判定。巡更终端抽检数量应不低于20%,且不得少于3台,不足3台时全部检测。被抽检设备合格率为100%时为合格。系统功效、联动功效和数据统计保留等全部检测,功效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合格率为100%时为系统功效检测合格。2、检测项目2.1巡查设置功效检验。在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应能设置保安人员巡查程序,应能对保安人员巡查工作状态(是否按时、是否恪守次序等)进行实时监督、纪录。当发生保安人员不到位时,应有报警功效。当与入侵报警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时,应确保对联动设备控制准确、可靠。离线式电子巡查系统应能确保信息识读准确、可靠。2.2统计打印功效检验。应能统计打印执行器编号,执行时间,与设置程序比对等信息。2.3管理功效检验。应能有多级系统管理密码,对系统中各种状态均应有统计。3、检测方法3.1离线式巡更系统检测以功效性检测为主。用目测观察检验现场巡更钮防破坏功效,包含:防拆卸、防撬功效,有没有电磁干扰;用目测观察检验巡更设备是否完好,功效是否正常,包含:巡更棒、下载器等;经过软件演示检验巡更软件功效,包含:对巡更班次、巡更路线设置等功效检验;软件开启口令保护功效、预防非法操作等检验;应能准确显示巡更钮信息。检验巡更统计检验巡更人员、巡更路线、巡更时间等统计存放和打印输出等功效;可按人名、时间、巡更班次、巡更路线对巡更人员工作情况进行查询、统计等检验;检验预防巡更数据和信息被恶意破坏或修改功效;检验管理软件数据下载、报表生成和查询功效。3.2在线式巡更系统检测以功效性检测为主。系统前段设备功效检测采取模拟方法对读卡器,或巡更开关防破坏功效检验,包含:防拆卸、防撬功效,信号线断开、短路,电源线断开等情况报警。用实际操作和目测观察,检验非接触式读卡器读卡距离和灵敏度。系统功效检测检验系统和读卡器间进行信息传输功效,包含:巡更路线和巡更时间设置数据传输,现场巡更统计向监控中心传输;检验系统编程和修改功效:进行多条巡更路线和不一样巡更时间间隔设置、修改;在监控中心对现场得读卡器进行授权、取消授权、布防/撤防功效检验;用人工制造无效卡、对巡更点漏检、不按要求路线、不按要求时间(提前抵达及未按时抵达指定巡更点)等异常巡更事件,检验巡更异常时故障报警情况,监控主机应能立刻接收报警信号,并统计巡更情况;检验对读卡器通信回路自动检测功效,当通信线路故障时,系统给出报警信号。在控制中心管理计算机上检验系统管理软件功效演示软件全部功效,并检验:系统软件稳定性、图形化界面友好程度;系统软件管理功效:是否可经过软件对读卡器进行设置,如增加卡、删除卡、设定时间表、级别、日期、时间、布/撤防等功效设置;对巡更路线、巡更时间设置、修改;对具备电子地图功效软件,可在电子地图上对巡更点进行定义、查看详细信息,包含:巡更路线、巡更时间、报警信息显示、巡更人员卡号及姓名、巡更是否成功等信息;数据统计查询功效:可按日期或人员名称、巡更点名称等查询事件统计;系统安全性:对系统操作人员分级授权功效,对系统操作信息存放统计。在软件测试基础上,对软件给出综合评价。在监控中心管理计算机上检验系统联动功效系统联动功效检测应依照工程详细要求进行以下检验:巡更管理系统报警时与视频监控系统联动;巡更管理系统报警时与出入口控制系统联动。巡更数据统计检验检验正常巡更数据统计;按保安员检验巡更统计;检验巡更报警统计及应急处理统计;检验巡更数据和信息预防被恶意破坏或修改功效;数据存放时间应符合要求。检验巡更管理制度检验对巡更员安全保障方法;检验巡更报警时应急预案。停车(场)管理系统1、检测数量及合格判定。停车场(库)管理系统功效、联动功效和数据图像统计保留等应全部检测,功效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合格率为100%时为系统功效检测合格。图像对比系统车牌识别系统应全部检测,功效符合设计要求为合格,对车牌自动识别率达98%时为检测合格。2、检测项目2.1识别功效检验。对车型、车号识别应符合设计要求,识别应准确、可靠。2.2控制功效检验。应能自动控制出入挡车器,并不损害出入目标。2.3报警功效检验。当有意外发生时,应能报警。2.4出票、验票功效检验。在停车库(场)入口区、出口区设置得出票装置、验票装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出票验票均应准确、无误。2.5管理功效检验。应能进行整个停车场收费统计和管理(包含多个出入口联网和监控管理);应能独立运行,应能与安防系统监控中心联网。2.6显示功效检验。应能明确显示车位,应有出入口及场内通道行车指示,应有自动计费与收费金额显示。3、检测方法3.1系统前端设备功效检测车辆探测器用一辆车或一根铁棍(ø10*200㎜左右)分别压在出、入口各个感应线圈上,检验感应线圈是否有反应,并检验探测器灵敏度;探测器有没有电磁干扰。读卡机分别用实际使用各类通行卡(贵宾卡、长久卡、暂时卡等)检验出、入口读卡机对有效卡识别能力,有没有“识误”和“拒识”情况。用实际使用通行卡检验出、入口非接触式感应卡读卡机读卡距离和灵敏度,应符合设计要求。=1\*GB3①读卡机读卡距离:按设计要求,分别在设计读卡距离0﹪、25﹪、50﹪、75﹪和100﹪等5个距离上检验读卡机读卡效果;=2\*GB3②读卡机响应时间:应小于2s。分别用无效卡在入口站、出口站进行功效检验,读卡机应发出拒绝放行信号,并向管理系统报警。发卡(票)机用实际操作和目测观察检验入口处发卡(票)机功效是否顺畅、正常,是否每次一卡,有没有一次吐多张卡,或吐不出卡等现象;检验卡上统计车辆进场日期、时间、入口点等数据是否准确无误。控制器用观察和秒表分别检验出、入口控制器动作响应时间,应符合要求;用实际操作分别检验应急情况下对出、入口点控制器手动控制功效;分别检验管理中心对出、入口控制器控制作用;分别检验出、入口控制器与消防系统和入侵报警系统联动功效。自动栏杆分别检验出、入口自动栏杆手动、自动、遥控升降功效;升降速度、运行噪声应符合要求。用模拟方法分别检验出、入口栏杆防砸车功效。当栏杆下有“车辆”时,手动操作栏杆下落,检验栏杆是否会下落;当栏杆下落过程中碰到妨碍时,栏杆是否自动抬起。满位显示器检验满位显示器显示数据是否与停车场内实际空车位数相符。3.2系统管理功效检测检验管理系统中心对出、入口管理系统管理是否达成设计要求。检验管理计算机与出、入口管理站通信是否正常。对暂时停车户管理包含计费是否准确、收费显示是否正确、打印票据。图像对比功效检测检验出、入口摄像机摄取车辆图像信息(包含车型、颜色、车牌号)是否符合车型可识别、颜色失真小、车牌字符清楚要求;检验车辆图像信息在图像管理计算机中存放情况;检验图像调用正确性,调用响应时间应符合要求;采取车牌自动识别时检验识别情况,应满足识别率大于98﹪。3.3检验管理计算机软件功效采取软件演示和实际操作,检验:系统安全性;对系统操作人员分级授权功效。系统对日期、时间设置、修改,并下载至读卡机、发卡(票)机和控制器。收费类型设置:年租、季租、月租、固定、无偿、计时、计次等。计费标准设置、修改,按车型、停车时间设置计费标准。系统统计、报表管理、备份数据等功效,查询功效,对卡管理安全性检测,包含:未进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