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特伐利亚体系_第1页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_第2页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_第3页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_第4页
威斯特伐利亚体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产生第二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运行与变化第三节17-18世纪的全球国际关系体系第一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产生一、产生背景:三十年战争二、体系的建立:威斯特伐利亚会议三十年战争:1618——1648正处于欧洲从封建时代向资本主义时代过渡、从中世纪国际关系向现代国际关系转换的阶段。它是欧洲在这个大变革时代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参与者差不多包括了欧洲所有的国家,战争几乎全部在德意志的土地上进行。背景错综复杂:宗教纷争+王朝利益王朝利益哈布斯堡家族一方((HouseofHabsburg)反哈布斯堡家族一方哈布斯堡家族是欧洲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统治地域最广、支系最为繁多的德意志封建统治家族。由于它的主要分支在奥地利,也被称为奥地利家族。哈布斯堡家族的统治时期从公元1282年起一直延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除了统治神圣罗马帝国和奥地利帝国外,哈布斯堡家族还统治过西班牙、波西米亚、匈牙利、葡萄牙等国。神圣罗马帝国(962-1806):既不“神圣”,也不“罗马”,亦非“帝国"(伏尔泰语)右图:1356年颁布的《金玺诏书》,从此皇帝就一直由七大选侯遴选,而且不许世袭马克西米利安在与诸侯国家权力的斗争中一无所成。但是他通过王室通婚却大大增强了哈布斯堡家族势力。首先,他娶了勃艮第公爵的女儿,得到了尼德兰和勃艮第。后来他的儿子菲利普与西班牙国王的一个女儿结婚,继承了西班牙、撒丁、两西西里王国,同时也继承了西班牙在美洲大陆的殖民地。马克西米利安的孙子查理继位时,已经是欧洲自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以来最大的帝国的统治者。他是西班牙国王、奥地利皇帝、尼德兰的所有者。至此,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范围已经囊括德意志、西班牙等广大地区。1519年查理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在德意志被称为查理五世,在西班牙则被称为查理一世.1526年,土耳其人击败匈牙利人,匈牙利人不得不依靠于庞大的哈布斯堡家族。这样哈布斯堡家族又得到了匈牙利和波西米亚王国的王冠。近代奥地利皇后玛丽·苔莱丝几乎联姻了整个欧洲,皇帝弗莱茨·约瑟夫则有“欧洲之父"之称。哈布斯堡家族的王子王孙们,一脉相传地恪守祖训,他们不仅娴于生儿育女,而且,还精于广结秦晋之好哈布斯堡家族的对手哈布斯堡家族的急剧膨胀使欧洲刚刚出现的民族国家体系又陷于危机,当时人们惊呼欧洲遭到“世界性君主国"的威胁。奥斯曼土耳其荷兰法国英国法国法国在17世纪初时,长期处于哈布斯堡家族势力的三面包围的状态.背负巨大的政治军事压力。法国国王亨利四世(HenryIV,1589—-1610年在位)执政时,制定了两个基本国策:一是削弱哈布斯堡家族势力,二是维持欧洲列强之间已经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夺取欧洲霸权.在欧陆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势力的围堵是其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法国的这一国策在路易十三(LouisXⅢ,161~1643年在位)任命红衣主教黎塞留(1624—-1642年在任)为宰相后继续发展。法国国王亨利四世现代国家制度之父——黎塞留对内致力于强化专制王权,对外谋求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黎塞留将国家的利益而非宗教信仰放在第一位。镇压胡格诺派叛乱,解除了他们的军事和政治权力,但对其公民权和宗教权则不加干涉。三十年战争爆发后,他欣喜若狂地看待德意志的内乱,并努力使之继续下去以达到削弱德意志的目的.1625年通过灵活的策略促成针对西班牙的法英联盟.1635年三十年战争已陷入僵局,战争双方精疲力竭,而且瑞典也大有不支之势。这时他派遣一支精锐的法军进入德境,为法国赢得三十年战争奠定了基础。荷兰:1609年取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后,与西班牙在欧陆和海上一直进行着冲突和战争,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三十年战争结束在北欧,丹麦和瑞典争夺波罗的海的霸权是这一地区的主要矛盾。它们或是为了夺取德意志领土,或是想干涉德意志事务而卷入三十年战争.在东欧,俄罗斯、波兰、立陶宛和瑞典为争夺波罗的海东岸地区的土地和商路不断地进行武装较量。英国英国在欧洲大陆的政策是力图保持欧陆的均势(balanceofpower),通过维持均势来为自身取得权益.英国的战略是平常置身于欧陆事务之外,只有欧陆均势遭到严重破坏时才进行干涉。17世纪初,英国对外政策的首要目标是削弱西班牙,但是,英国由于国内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而对三十年战争的进程影响较小.宗教纷争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新教与天主教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及其策动的历次帝国战争(1453—1606年)对于正在形成中的欧洲近代民族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东欧,它与俄罗斯、波兰以及瑞典争夺广阔的东欧大草原(尤其是乌克兰);在东南欧,它同神圣罗马帝国的奥地利争夺匈牙利;在地中海,它和威尼斯就海上优势和航路控制权展开较量。基督教世界与奥斯曼帝国的互动是欧洲近代国际体系形成的外部环境条件。基督教的欧洲经常发现自己处于防御穆斯林军队进攻的地位,而且时不时地还要为生存而战。西欧各国君主们最初是通过强调伊斯兰文明及其他国家对欧洲的威胁来塑造自己权力的合法性的。伊斯兰教文明与基督教文明的对抗和冲突是欧洲观念和国家利益至上观念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对抗中欧洲区别出我者与他者,认识到国家利益高于宗教情感的现实性,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和认同.新教与天主教1555年德意志新教诸侯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V)签订《奥格斯堡宗教和约》后,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在法律上取得了与天主教平等的地位德意志各邦诸侯在其领土内,有权决定他本人和其臣民的宗教信仰。德意志诸侯从此扩大了政治和宗教势力,天主教和帝国皇帝的权力被削弱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德意志宗教纷争激化的最直接的表现是新教联盟(1608年)和天主教联盟(1609年)的建立。这两个联盟都是政治军事联盟,并且各自都得到了其他一些欧洲国家的支持。新教联盟得到了反对哈布斯堡家族扩张的英国、法国、荷兰、瑞典、丹麦和俄国的支持,天主教联盟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罗马教廷、西班牙和波兰贵族的支持,这样,在德意志就形成了两大对立集团。百合花和新月的渎圣的结合:法土同盟欧洲与奥斯曼帝国形成紧密外交关系是在16世纪上半叶,发起者是法国国王弗朗西斯一世(1515-1547年在位)。法国瓦卢瓦王朝与哈布斯堡王朝为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展开的一系列帝国式的意大利战争,法国遭到惨败,屈辱地接受了《马德里条约》,获释的弗朗西斯一世并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把目光转向了德国的新教徒和奥斯曼帝国以寻求他们的支持来反哈布斯堡王朝.这种不择手段的做法不仅有助于德国新教的存在和土耳其人对地中海地区的控制(这就必然使意大利彻底衰落),而且也引出了有关国际关系和法律原则的重要问题。这一时期的国际关系仍然依据婚姻和血缘关系决定君主之间和王朝之间关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梦想一统基督教世界,团结一致对付土耳其人,但是却遭到了弗朗西斯一世等的强烈抵抗。建立民族国家的决心和国家军队的兴起,结束了基督教世界与骑士精神的神话。另外,由于欧洲人未能消除奥斯曼人对威尼斯的严重威胁之时,威尼斯人也不得不退出与哈布斯堡王朝的联盟,转而与法国和奥斯曼土耳其联盟,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战略态势。联盟关系的确立和拓展使联盟成为欧洲近代国际体系的一部分,也是保持列强均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奥斯曼如何看待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在外交关系上表现的十分清楚:帝国可以接受外国派驻大使,但帝国不向任何外国派驻常驻性质的使节,除非具有特殊使命的使节;苏丹只在自己的都城签署条约,和平条约不是经过双方平等协商而制定出来的,而是一种恩赐。法国通过常驻使节机制把信奉伊斯兰教的土耳其拉入正在构建的欧洲国际体系,为这个体系定下了一个纯粹现实主义的基调,而宗教教义等意识形态因素已不再是国际体系的维系纽带,外交决策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是国家的自我利益.2,三十年战争经过1618——1648年的“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被卷进来了。它们先是为宗教信仰而战,新教诸侯与天主教势力势不两立;接着又抛开了宗教外衣,为赤裸裸的国家(或准国家)利益而战,宗教信仰不再是划分敌我的主要依据。直接起因:奥地利对波希米亚(今捷克)的侵略和占领信奉天主教的法国和德意志一些新教统治者以及信奉新教的丹麦、瑞典等国联合起来,反对奥地利掷出窗外事件波西米亚自1526年起就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这一地区长期以来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和反教会传统。在16世纪末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波西米亚必然倾向于新教。在新教徒的斗争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作出了让步,于1609年7月签署了“大诏书”,给捷克新教徒以信仰自由权.然而,斐迪南(Ferdinand)任捷克国王后,违背“大诏书”,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迫害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爆发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人了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20多米高的窗户扔出,史称“掷出窗外事件”。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决心再次纠集“十字军”,以武力征服波西米亚。战争的四个阶段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3):波西米亚的战败丹麦阶段(1625--—1629):丹麦意图控制北德意志的企图落空瑞典阶段(1630—--1635):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在荷兰、法国和俄国的资助下挺入德意志。1635年萨克森(Saxony)和各新教诸侯背叛了与瑞典的联盟,与奥地利皇帝签订了《布拉格和约》,瑞典战败。瑞典—法国阶段(1635~1648):法国与荷兰、瑞典结盟,随后又与萨瓦、帕尔马公国结盟。瑞典的胜利引起了丹麦的不满和嫉妒,1643—-1644年爆发了丹麦一瑞典战争,结果丹麦战败.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被迫求和,得到了法国与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瑞典国王古斯塔夫·阿道夫古斯塔夫·阿道夫:现代战争之父亦称古斯塔夫二世,系瑞典国王查理九世之长子,是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军事家。拿破仑对古斯塔夫有极高的评价,认为他可以和亚历山大、汉尼拔、恺撒等人相提并论。作为一名杰出的军事家,古斯塔夫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流行已久的西班牙军事体制、军事思想有比较清醒的、恰当的认识。当时,西班牙军事体制在欧洲独领风骚长达100年之久,享有“步兵之花”的美誉。但到了古斯塔夫所处的时代,这一体制早已成为明日黄花,缺少创新和活力,远不能适应战争发展之需要.古斯塔夫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在战争艺术上有两项杰出贡献:第一,他第一个认识到机动是以纪律为基础的,而纪律是行使领导权的前提;第二,他进行了差不多是包罗万象的军事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整顿军纪;重视火器,改革步兵建制;改进火炮,建立团属炮兵;革新骑兵战术;建立随营工兵,重视野战工事;系统严格的军事训练;采取了“以战养战”的策略;不拘一格用人材,等等。这些改革不仅使他本人赢得了美名,而且也开创了近代战争史上的新纪元。二、体系的建立1,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天主教联盟的使节在闵斯特(神圣罗马皇帝、法国、西班牙、德意志天主教诸侯的代表)、新教联盟的使节在奥斯纳布鲁克(神圣罗马皇帝、德意志新教诸侯的代表)分别举行法国和瑞典两大盟国的战略目标迥异、争霸计划不同:法国的目的是建立它在中欧的霸权,瑞典所关心的是扩大它在波罗的海的霸权。因此,法国支持德意志诸侯,包括信奉天主教的诸侯,瑞典的目的是夺取波罗的海的南岸地区-—新教统治的德意志。1643年和谈开始,前后延续5年之久,大部分参战者在1648年接受了停战条件。法国和西班牙两国的战争一直持续到1659年签订《比利牛斯条约》为止。威斯特伐利亚和会被公认为是欧洲最早的一次国际会议2,《威斯特伐利亚和约》领土问题瑞士和荷兰不再属于神圣罗马帝国,成了独立国家,不再对帝国承担法律义务.法国获得了洛林(Lorraine)和阿尔萨斯(Alsace),占据了布雷萨克和菲利普斯堡,满足了天然疆畀的要求。瑞典得到了波美拉尼亚的西半部和维斯马城以及不来梅、费尔登两个主教辖区。由此控制了德国奥得河、威悉河的入海口和波罗的海、北海沿岸的重要海港。在帝国内部,勃兰登堡得到了波美拉尼亚东部和马德堡大主教辖区的大部,奠定了日后普鲁士崛起的根基。巴伐利亚得到了帕拉丁,取得了选帝侯的地位。宗教问题和约重申了《奥格斯堡宗教和约》的“教随国定”原则,每个德意志邦都有权决定其宗教信仰.在《奥格斯堡宗教和约》中没有得到承认的加尔文教也获得了和天主教、路德教同等的地位。和约还否定了“归还教产敕令"的有效性,恢复1624年的地产占有状况。和约实际上解决了宗教和教会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问题,它第一次根据世俗原则而非宗教原则解决争端,这是长期以来欧洲政治世俗化的重要成果。和约发表后,梵蒂冈发布训谕,宜称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永远是毫无价值的,令人气愤的,无效的,非正义的,非法的,应该受到声讨和谴责的,有害的,没有任何效力和意义的”。德意志国家的体制体现法国的胜利,因为德意志从法律上被历史性地分裂了。和约规定,对各诸侯国,“确认享有他们自古以来的权利,特权,自由,优惠,自由行使领土权,不论是宗教的还是政治的或是礼遇性的权利",实际上承认了三百多个德意志邦成为主权国家。各邦可以独立地实施外交和缔约权,只是“不得针对皇帝和帝国"。“帝国诸侯的权力愈来愈接近完全的独立自主”,德意志从此“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国家"。皇帝不经由境内所有主权国家组成的帝国议会同意,不能立法、征税、招兵、宣战或媾和。这等于说皇帝不能再代表帝国作出任何决定了.条约将德意志几乎变成一具行尸走肉,“帝国的各种机构已腐败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皇帝几乎只有授予贵族称号的权力,累根斯堡帝国议会是用最无聊的闲谈来消磨时间的各邦公使大会,韦茨拉尔的帝国最高法院是以审理案件最为拖拉而臭名远扬于全欧洲的衙门,而帝国陆军简直是一群衣衫槛楼,骨瘦如柴的稻草人."哈布斯堡王朝末代皇帝奥托3.现代国际关系原则的确立开创了一个先例,即以“会议"解决争端。明确规定了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原则,确认了国家主权的平等.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被打破。世俗专制的封建王权体制得到了加强,其中,在法国体现得最为明显确立了外交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为主权国家间经常性的政治经济交往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现代国际关系原则A.“国家利益至上”(马基雅维里首创)“国家利益至上”实际上就是“国家主权至上”,这意味着国家主权高于一切法律因而国际法的强制实施一般只能依靠国际法主体即国家本身来进行B.“天然疆界”反映了要根据本国实力制订对外政策目标、建立相对安宁的国际秩序的愿望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法国人所梦想的是恢复古高卢的边界,这在当时只能意味着战争和磨难,因而人们对于建立国际行为规范的要求也日益迫切现代国际法研究的鼻祖-—格老秀斯(右图,1583—1645)《战争与和平法》一书系统论述了国际法的主要内容,堪称现代国际法的奠基之作他不仅实现了自然法理论的现代化,而且使之更加神圣化和权威化了。在他看来,自然法乃人类理性或本性的体现,是判断社会是非曲直的标准格老秀斯的国际法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崭新的现代自然法理论基础之上的左图:《战争与和平法》书影格老秀斯的国际法理论强调:国际法的最高宗旨应当是寻求国际和平与尽可能减少战争的破坏这种高举和平大旗、充满人道主义关怀的国际法理论,为现代欧洲国际社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前景三十年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格老秀斯《战争与和平法》的问世至此,一个由众多主权国家组成的欧洲终于定型,而现代国际法的若干最基本原则如国家独立、主权平等、领土不容侵犯等等,也通过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得到了普遍的承认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教与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欧洲新现象是现在有了一个被大家(除罗马教皇外)所共同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局。欧洲国家的组织形式真正开始走出了中世纪。第二节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运行与变化三十年战争后,在欧洲各国之间形成了一种“均势"格局。法国、瑞典和英国的实力和优势都有所增强。当时衡量一国国家实力的标准有两方面:一是财税来源,二是地理面积的大小。在以上国家中,法国意在夺取欧陆霸权,瑞典想建立波罗的海霸权,英国谋求海上称霸。但此时在欧洲所形成的“均势”格局并非是一种神圣的稳定局面。各国的兴衰隆替以一种令人目眩的速度进行着……到18世纪终了之前,三个-—瑞典、荷兰、西班牙——已不再成为大国,而另个波兰则已根本不存在。它们的地位为俄国和普鲁士所取代”。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多极的国际关系体系。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欧洲国际政治舞台上风云变幻,一些国家崛起了,一些国家衰落了,到了18世纪初,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和普鲁士五强逐渐成为欧洲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均势”(BalanceofPower)双刃剑--它既可用以维护欧洲的主权国家体系,同时也可成为大国谋求霸权的重要手段局内:欧陆诸国局外:英国均势局面:“动态”而“常在”均势是由绝对主义王权国家组成的欧洲国际社会特有的、动态的秩序,是现代国际社会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的基础性原则之一“均势"是国际关系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不仅是对国际关系某种状态的描述,而且还发展成一种理论、学说。论者众、歧义多。它既可以是国际关系的一种情势或态势,也可以是一种普遍倾向或法则;既可以被看成是某种政策和指南,也可以被界定为某种类型的体系以及维持体系的方式,需要综合把握。这一时期的“均势"具有以下特点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平衡通过“均势”得以维持,欧陆几大国基本上处于势均力敌状态,隔海相望的英国扮演着制衡者的角色;为了维持大国间的力量均衡,不惜牺牲战败国和小国的利益,对它们的领土进行肆无忌惮的分割、蚕食、吞并;通过均势防止了大国间战争的进一步升级和对现存秩序的破坏;各大国各自发展了自身的实力,相近的实力保证了均势的实现和国际体系的稳定;这时的“均势"原则只适用于欧洲具有共同传统的大国,并借此来保证大国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统治。换句话说,此时的“均势”格局只是欧洲大国权力关系和结构的一种反映,“均势”原则也只是欧洲大国间制定和遵循的外交游戏规则,并不适用于世界其他地方.内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2,法国的大陆扩张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3.欧强列强争霸与七年战争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争夺海上霸权的斗争(1)欧洲国家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态度:它们忙于相互间的冲突,对英国革命基本采取静观其变的态度。(2)共和国与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内战期间,议会的对外政策目标是保持与欧洲国家的良好关系,阻止大陆国家对国王的支持,避免它们干涉英国内部事务,也避免卷入欧陆的战争.革命后,英国对外政策重点是海外扩张,争取殖民地。针对西、荷两国,加强海军建设.发生英荷战争,参与法西战争(3)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对外关系(1660-1688):对外扩张基本目标不变,重商主义仍是其经济政策基础。严格执行《航海条例》,取代荷兰在美洲的转口贸易。对法、西政策变化:寄希望于用天主教巩固封建政权,与法、西保持亲密关系.发生第二次和第三次英荷战争,荷兰的海上霸权彻底丧失,再也不是英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了.(4)光荣革命后,英国对外关系:①英法同盟结束,英法争霸开始,英法矛盾成为近代国际关系中的主要矛盾;②英荷建立特殊关系;③在争夺海外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地更多采取主动态势.在欧洲大陆参与了18世纪开始的一系列王位继承战争,并对战争的结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英国外交的特点“地理上的优越性和经济利益结合在一起,使英国得以实行其两面战略:一面转向欧洲大陆,调整均势,另一方面则指向大海,加强其制海权。"在英国的对外政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点是维持欧陆的“力量均衡”——即平时通常置身事外,只在关键时刻关键之处实施关键一击来左右事态的发展。由于英国外交带有多边和实用主义色彩,人们送给英国人一个颇具讽刺性的绰号“背信弃义的英国人"英国采取“力量均衡”政策的原因首先英国是一个岛国,它无力在欧洲长期维持一支军队以在众强之中保障自己的势力范围,因而它干脆不在欧洲谋求任何势力范围而只在大陆维持一种势力范围的大致均衡.其次,任何一国的强大都将对英国形成巨大的生存压力,这正是它反对一切霸权的原因。最后,英国经济的发展使其在自足性与扩张性两方面都得到了满足,“英国是欧洲各国当中惟一不需在欧洲扩张便可维持国家最高利益的国家,因此她成为对欧陆仅求其不出现独霸的强权,此外别无他求的唯一一国”。2,法国的大陆扩张与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法国的扩张与《比例牛斯条约》:西班牙沦落为欧洲的二流国家。路易十四梦想实现法国所谓“天然疆界”的宏大计划.扬言要“夺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冠,成为全欧洲的主宰.”伏尔泰称之为“路易十四时代”(2)“遗产战争”:1667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逝世带来的遗产继承问题,路易十四借此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在英、荷、瑞干涉下结束.说明势力过分强大的法国已对现有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其扩张政策已引起了欧洲各国的警惕。法国的让步也反映了法国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多国为敌。(3)法荷战争:1672年对荷兰开战。在荷兰的坚决抵抗和奥地利、西班牙等国的联合压制下,法国未能取胜.(4)奥格斯堡同盟战争:路易十四在国内迫害新教徒。所有反对路易十四的国家,包括天主教国家和新教国家,在1688年组成了奥格斯堡联盟共同反法。法国与奥格斯堡联盟发生了战争,历时九年,史称“九年战争”.1697年,双方签订《里斯维克和约》,对欧洲国际关系有深远的影响。法国的霸权地位受到削弱;英国的势力则开始上升;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挽回了颓势,力量得到恢复。欧洲国际关系向多极格局发展,英国、法国、奥地利在西欧对峙,俄国、奥地利、波兰在东南欧和东北欧争雄.(5)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由于婚姻关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路易十四都拥有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1700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病逝,其遗嘱要求西班牙务须保持完整,并由路易十四的孙子继承,如路易十四拒绝,再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儿子继承.整个欧洲又一次分裂成两大阵营:法国的一方有西班牙、巴伐利亚,神圣罗马帝国的一方有荷兰、英国、勃兰登堡、葡萄牙和萨伏依。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2—1713)这是法王路易十四发动的著名战争对欧洲的均势构成前所未有的威胁主要战场在意大利、尼德兰和德意志,还蔓延到了美洲(在美洲被称作“安妮女王之战”)法国受到了重挫,但也未完全战败安妮女王之战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英国与法国为争夺北美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因英国当时系安妮女王统治而得名)。英国的美洲殖民地经常遭受法军及其盟友印第安人的野蛮袭击。1710年英军攻克罗亚尔港,将阿卡迪亚改为英属新斯科舍省。根据乌德勒支和约(1713),英国进一步取得纽芬兰和哈德孙湾地区。乌特勒支和约(1713年):路易十四的孙子可以继承西班牙王位,条件是法、西永远不得合并;法、西的一些殖民地转让给英、奥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没有实现以外,其他战胜国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右图:乌特勒支和约后的欧洲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在世界外交史和战争史上的地位: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第一场与宗教完全无关的战争由新型职业军队进行第一次主要为商业和海上霸权的利益角逐的战争是英国金钱第一次慷慨地用在欧洲政治上的战争确定了欧洲政治格局的基本走向欧洲大陆的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得以加入到列强行列,最引入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3.欧强列强争霸与七年战争(1)北方大战:1700—1721年,俄国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和波罗的海霸权与瑞典进行了北方大战。瑞典衰落,俄国步入欧洲强国行列.(2)英西战争:1718-1721,英、法、荷、奥四国——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的曾经敌对的各方,在维护《乌得勒支条约》的目标下结成了反对西班牙的同盟。西班牙帝国更加虚弱不堪(3)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年2月,波兰老国王刚刚去世,便冒出了许多继承人要求继承这一王位,这次是以法国为一方,以俄、普、奥为一方。双方再次打得精疲力尽,同时俄、奥后院起火:它们与土耳其的战争即将爆发,实力受到了牵制。1735年,在英国的调停下,双方签订了《维也纳和约》.从此以后,波兰历史进入被列强任意宰割的痛苦阶段。(4)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5)七年战争从1740年到1763年,发生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这两场战争实际是一场战争,它们涉及相同的两个主要争端:英国和法国为争夺殖民地、贸易和海上霸权而进行的斗争,普鲁士和奥地利为争夺中欧霸权而进行的斗争”。奥皇查理六世没有男性继承人,为了避免奥地利分裂,他颁布了《国事诏书》,规定所有奥地利领地永远不可分割。1740年他死后,长女玛丽亚·特丽莎(MariaTheresa)继承了王位。《国事诏书》遭到了普遍的漠视,奥地利处于列强的虎视眈耽之下,只有英、俄支持奥地利,匈牙利贵族宣誓效忠。战争爆发后,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到1744年已变成以英奥和法普为核心的两个联盟的战争,在性质上已接近于英法争霸,在范围上也逐渐扩大到海上。英法争夺政治优势、商业和殖民地霸权的矛盾和普奥争夺中欧霸权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是导致1756—-1763年七年战争的主要原因。英法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北美、西印度、印度的领土和商业领域,普奥争夺的重心集中在领土和对德意志的领导权上。七年战争(1756-1763)英法、普奥的继续争斗导致了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亦称“联盟颠倒",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革命”这个词似乎有些夸张,实际上类似的这种朋友变敌人,敌人变朋友的现象在国际关系史上可以说是司空见惯,而且在均势原则下这也是十分正常的。奥地利为了扼制普鲁士的强大,暂时将奥法矛盾弃置一边,而与法国结成同盟.俄国、西班牙、瑞典、萨克森加入了法奥联盟.在法奥结盟的情形下,本来支持奥地利的英国一方面由于与法国的矛盾,一方面为了保护欧洲均势,解除了与奥地利的联盟,而与普鲁士结成了同盟.欧洲“外交革命”后,出现了两个集团对垒的局面。战争初期法奥联盟占优势,但由于俄国与普鲁士单独议和,法国最终战败,确立了普鲁士的强国地位七年战争后,欧洲出现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战前英法争夺欧洲、商业和殖民地霸权的局面由于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而宣告终结。英国获胜的原因:ﻫ法国的对外扩张的重点是欧洲霸权而不是海外殖民地英法殖民地人口上的悬殊与法国相比,英国在工业、海军上占优势英国将法国的殖民势力逐出北美和印度,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北美:这一斗争客观上为民主美国的诞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从外交史上看,英国的胜利意味着格兰德河以北的美洲将发展成为英语世界的一部分,这个前景的世界性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在造成了大量破坏的同时,这些战争也产生了一个非常的积极后果,即推动了现代国家观念、国际社会以及一系列具有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准则、国际行为规范乃至国际法的形成和发展。这些要素,对于将来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一体化进程,都具有根本的规范意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普鲁士的崛起,引起了欧洲政治格局的急剧变化在七年战争的同时,随着西班牙、荷兰影响的衰减和俄国实力的增强,欧洲国际政治斗争的重心由西欧移向东欧.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开始成为欧洲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奥地利的转变奥地利和普鲁士是邦国林立的德意志境内的两个强国,它们在德意志内部产生了一种均势格局。奥地利一度显得统一大业非它莫属,在欧洲政治家眼中成为一号种子选手奥地利和土耳其对于匈牙利的争夺由来已久.三十年战争后,法国在欧洲大陆推行霸权政策,于是奥地利加入了西欧反对法国的联盟。法国为了打击奥地利,实现自己在德意志的扩张,重拾联合土耳其反对奥地利的策略。波兰、巴伐利亚、萨克森等国援军与奥地利军队一起击退了土耳其人,提高了奥地利在德意志和欧洲的威望。奥地利在收复地区大肆迫害新教徒,恢复天主教,引起了匈牙利人还是塞尔维亚人都十分不满,再加上列强尤其是法俄也在这一地区谋权夺利,使这一地区成了一个历史性的“火药桶"。普鲁士的崛起三十年战争前在德意志各邦国中有一个并不十分显要的角色:由最初只是“神圣罗马帝国”东北边陲的边区马尔克发展而来的勃兰登堡选侯国.1618年,勃兰登堡选帝侯从波兰国王手里继承了普鲁土公爵领地,同时也继承了这片土地原先的主人--条顿骑士团的后代们:容克地主.普鲁士公国开始与勃兰登堡并不接壤,而是被波兰领土所包围。它是条顿骑士团领地的一部分。勃兰登堡经过长期的领土扩张,终于和普鲁士连在了一起。在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上,勃兰登堡还得到了哈尔伯施塔特主教区和马德堡大主教区.这样,勃兰登堡一普鲁士既向着波罗的海和东方,又朝着更发达和繁荣的西方,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腓特烈·威廉他是一个标准的马基雅维利式的人物,为了实现国家利益,在国际关系中大展翻云覆雨朝三暮四之能事.他时而支持瑞典反对波兰,时而支持波兰反对瑞典,时而支持荷兰反对法国,时而支持法国反对哈布斯堡皇帝.腓特烈一世(1701--1713年在位)也是一样,利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机会,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那里得到了普鲁士国王的称号。他的儿子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年在位)创立了有效的军队和官僚机构.普鲁士诸王有这样一句话:“普鲁士不是一个有军队的国家,而是一支有国家的军队.”腓特烈二世(1740~1786年在位),即有名的腓特烈大帝,继承了这样一个国家,他拥有庞大的军队——---20多万人,宽裕的军费--占国家总开支的4/5,以及军事氛围浓厚的人民,面对的却是一个衰弱的德意志帝国,所以他和他的国家不久就投人到欧洲的争夺之中.俄罗斯的海陆扩张对俄罗斯对外政策具有深远影响的因素有:宗教:东正教作为国教。拜占庭的东正教具有“帝国崇拜”观念和在世俗和宗教世界为首的两种观念。这两种观念又与古代罗斯所称的“沙皇”--一种举世无双、至高无上、威力无穷的统治者形象相适应、匹配。15世纪末,以莫斯科为基督教世界合法继承者的“第三罗马”理论应运而生。泛斯拉夫主义:既包含了俄国中心主义的观念,又表现出俄罗斯沙文主义(Choavlnism)的特征。民粹主义:追求的目标是“社会主义”-—以俄国村社为社会基础。在俄国历史上,民粹派第一次提出了“全人类价值”的问题。村社精神:它的基本要素有:奉行多数决定原则高于考虑个人权利原则;一般是由魅力型领袖与群众的集体无意识因素形成决策机制;“合群为乐,离解为苦"等集体崇拜因素成为村社基本的思维方式。地理环境:俄罗斯处在一个寒冷孤独的平原,既没有天然的地理边界来保护它的独立发展,也没有畅通的道路通向先进的西方。专制皇权:俄罗斯历代统治者野心勃勃,从14世纪以来就开始了不间断的扩张活动彼得大帝获取出海口成为俄国持久的扩张目标1712年,彼得大帝把帝国首都从莫斯科迁往彼得堡。此举无论是对俄罗斯的历史,还是对世界的发展变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马克思指出:“对于一种地域性蚕食体制来说,陆地是足够的;对于一种世界性侵略体制来说,水域就成为不可缺少的了。”“彼得用出色本领把帝国的都城从内陆中心迁到滨海地区,他特有的胆量把新都建在他征服的第一块波罗的海海岸上,距离边境几乎在步枪射程之内,就这样有意给他的领土制造一个偏外中心。彼得堡这个帝国的外偏中心从一开始就表明:一个圆周尚待划定.”“彼得大帝是斯拉夫扩张主义的奠基人,他被后来的俄罗斯人当作民族英雄和现代俄国的缔造者来称颂、讴歌,他因而也为俄罗斯树立起一个致富致强的传统-—陆路蚕食加水域开拓,构成了从彼得大帝起的一贯政策。”北方大战(1700-1721)这是俄皇彼得一世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而和瑞典进行的一场激烈搏斗右上图:1700年的纳尔瓦战役右下图:1709年的波尔塔瓦战役1721年尼斯塔特和约(左图)-—俄国终于获得了波罗的海东岸地区,瑞典的波罗的海霸权宣告终结北方战争最显见的欧洲意义,就是它使俄国从此以一个举足重轻的大国的身分被正式纳入了欧洲的政治地图经过一个世纪的优胜劣汰、弱肉强食,18世纪欧洲的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西班牙、荷兰、瑞典和波兰等从一流强国沦为二流国家,法国英国、奥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等欧洲五强崛起。它们成为18世纪欧洲外交舞台上的主角,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外交思想。欧洲大陆中心地带的法、奥、普渐呈三足鼎立之势,维持着一种均势。欧洲侧翼英国和俄国在努力确保欧陆均势的情况下,向欧洲以外的地区扩张。英国的殖民步伐迈向浩瀚的海洋,俄国扩张矛头指向广褒的欧亚大陆东端。军事力量、财政收入、地理位置以及政府的组织能力是这一时期影响各大国力量对比和国际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第三节17—18世纪的全球国际关系体系一、美国独立战争与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二、欧洲、拉丁美洲与非洲三、亚洲:一个相对“独立”的世界一、美国独立战争与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1。美国独立战争与欧洲列强的反应:法美同盟,西班牙、荷兰参战,欧洲武装中立同盟,《巴黎和约》欧洲武装中立同盟俄国的对外政策的目的是努力提高它在欧洲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因此,它既需要联合英国与法、奥、普在欧陆抗衡,又不希望英国的势力在北美进一步增强。1780年2月29日,叶卡特琳娜二世发表了《武装中立宣言》,宣布中立国船只可以在交战国各口岸之间和交战国沿海“自由航行";交战国臣民的财产,除违禁品外可以“自由装载中立国船只";只有当进攻国家在某一港口的附近驻扎了足够的船只、并对开进去的船只构成明显的威胁时,那个港口才称为封锁港口等内容。法、西接受了《武装中立宣言》,英国则加以拒绝。丹麦、瑞典、荷兰、普鲁士、奥地利、葡萄牙和两西西里王国等欧洲主要国家相继加入了“武装中立同盟'。“武装中立同盟”主要是以武力对付英国舰队,打破英国独霸海上的局面,保证它们与北美的贸易关系顺畅。《武装中立宣言》是海事法史上的一个著名文件。它规定了现代海战法的原则,包括了一系列在战时保护中立国商业利益的原则,对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影响.1607到1733年,英国在北美陆续建立了13个殖民地新英格兰,“美国民主传统的摇篮”美利坚民族的逐渐形成及其独立意识的迅速觉醒1781年英军在约克敦投降(右图)1783年英国正式承认美利坚合众国独立美国革命通过《独立宣言》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立法,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国家这些立法的特点:废除了盛行于东半球的限嗣继承地产权和长子继承制扩大了公民权废除了一些州的州教会确立了富含民主因素的立宪制度北美独立战争对参战各国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英国虽然受到美、法、西、荷的联合打击,但总体实力没有受到重大削弱,相反,它通过与美国单独签约而拆散了美法同盟。西班牙未能夺回直布罗陀海峡,因而对英国仍然怀恨在心。荷兰丢掉了印度的讷加帕塔姆港。法国虽然战胜,却没有得到任何重大利益,反而背上了巨大的战债,国家财政更加困难,最后引发了18世纪末的资产阶级大革命。2.美国独立与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美国独立后的对外政策总目标是维护和发展商业资本,保证资本原始积累,巩固新近赢得的独立。孤立主义1796年9月17日,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他卸任总统一职的《告别词》中,提出了孤立主义的外交原则。华盛顿指出,卷入欧洲的政治纠纷是极不明智的,美国应该“在发展我们的商业关系时,尽可能避免同外国发生政治联系”,美国的政策“乃是避免同任何外国签订永久性同盟”,暂时性同盟仅是“应付紧急事变"的权宜手段。《告别词》把传统的孤立思想上升为政策方针。在美国漫长的对外政策史中,孤立主义常常与“不结盟”、“中立”、“不卷入"、“不干涉”、“海上自由”等一系列口号联系在一起。扩张是贯穿于美国对外政策史的最明显、最永恒的主题。美国的历史特性:持续的扩张运动美国的历史特性“(美国社会)呈现了一缕迷人的微光,使我们得以看到一个在很大程度上欧洲化的社会,但缺少封建传统的社会中所发生的事情。美国是欧洲人创造的,但却没有欧洲的过去。它是在欧洲思想的坩埚中,而不是在欧洲社会经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