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第9课时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导学案二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三单元第9课时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导学案二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三单元第9课时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导学案二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三单元第9课时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导学案二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三单元第9课时两宋的政治和军事导学案二高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9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二)(1分钟,学生阅读下面的导学目标,确定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方法)1.结合五代十国的社会动荡,理解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认识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2.结合北宋初期的社会危机,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王安石变法的必然性。(1分钟,教师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首《登飞来峰》是王安石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整首诗气势磅礴,每一句都是经典。王安石写这首诗时刚刚30岁,他从地方上卸任,经过杭州准备回临川老家,于是去登了飞来峰。这一时期他可以说是春风得意,宋神宗由于很欣赏他的才华,再加上两个人理念一致,于是起用王安石,准备开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作为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无论是才华,还是学识,都无出其右。他始终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品格,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结果如何?对我们有何启发?(5分钟,请你以下面示意图为线索,回顾你预学过的知识)(28分钟探究、小组讨论、小组展示、完善答案)探究一、北宋初期强化中央集权材料一自唐天宝以来,方镇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五代方镇益强……及赵普为相,劝上革去其弊。……时方镇阙帅,稍命文臣权知。……又置转运使、通判,条禁文簿渐为精密,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摘编自《太平治迹统类》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摘编自马端临《文献通考》材料三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金骑所过,莫不溃散。——摘编自《朱子语类》(1)材料一中,赵普“劝上革去其弊”的“弊”指什么?如何解决这一弊端?(2)对宋初改革,后人褒贬不一。根据材料二、三归纳观点有何不同。(3)根据以上内容,谈谈你对宋初改革的看法。【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对宋初改革的评价。第(1)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回答,较为简单。第(2)问从材料二、三中的关键信息“天下晏然”“州郡遂日就困弱”可知材料观点。第(3)问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其积极作用与弊端。【答案】(1)弊:藩镇(割据)之祸。解决:置文臣做知州、设通判和转运使分别管理地方行政、监察和财政。(2)材料二认为宋初改革使“天下晏然”,战祸平息;材料三认为改革造成地方兵弱财困,最终导致北宋灭亡。(3)积极作用: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作用:过分集权带来了严重后果,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军队加重了中央的财政负担,地方兵弱财困,无力抵抗辽、夏、金的进攻,是北宋中期社会危机形成的重要因素。【探究总结】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1.重文轻武,文人治国这是吸取了唐末以来藩镇割据、武将称雄干政的教训,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国家的统一,但轻视军事,对武将的过分防范造成军队战斗力低下。2.分割地方权力,高度集权于中央一方面有利于有效地巩固统一,防止分裂;另一方面也易导致政府机构臃肿、官员冗滥、人浮于事、行政效率低下等弊端,同时造成沉重的财政负担。3.弱枝强干,守内虚外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效镇压地方割据势力和农民的反抗,但边防空虚,导致边患迭起,不时受到辽、夏的侵扰。二、汉武帝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1.相同(1)目的相同:加强中央集权,强干弱枝。(2)内容相似:在中央,削弱相权;对地方,重视监督——汉有刺史,宋有通判。(3)结果相似:强化了中央集权,带来了弊端。(有利有弊)2.不同(1)手段:汉武帝主要采取行政措施;宋太祖从权钱兵等制度方面全方位进行。(2)影响:汉武帝的措施积极影响突出;宋太祖的措施消极影响突出,导致北宋地方无权,并造成“三冗两积”局面。【典例示范】(2021·淮北市树人高级中学高一期末)宋代常出现“冲龄即位”的幼主,后妃垂帘听政便成为权宜之计。一旦皇帝长大成人,具备亲政能力,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这反映了宋代()。A.集体统治有利于政权平稳过渡 B.舆论监督有效防止外戚干政C.分散相权适应了君主专制需要 D.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解析】由材料“士大夫便集体制造强大的舆论压力,迫使后妃撤帘归政,使政权交接顺利完成”可知,士大夫在权力交接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体现了文官政治对皇权的有力维护,故选D;宋代实行的仍是君主专制,不存在集体统治的说法,排除A;舆论监督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并不能起到有效防止的作用,排除B;士大夫不等于丞相,故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答案】D探究二、王安石变法(2021·安徽滁州高一期末,改编)王安石募役法推行后,对于此法……南方百姓相对富庶……故多不反对;北方百姓中穷苦者因此雪上加霜,助役钱使贫者更贫。这表明()。甲方:北方农耕技术较落后乙方:募役法不具有进步性丙方:改革需结合实际情况丁方:南北经济制度差异大【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募役法未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不适应北方经济发展,使得贫者更贫,由此可见改革需结合实际情况,故丙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得出北方耕作技术落后以及南北方经济制度差异大的结论,故排除甲方、丁方;“募役法不具有进步性”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乙方。【答案】丙方【探究总结】全面认识王安石变法1.背景(1)冗官、冗兵、冗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形成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内忧外患。(3)宋神宗支持。2.措施措施富国3.性质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是社会改良性质的改革。4.王安石变法的特点(1)理财措施的特点①实现“民(老百姓)不加赋而国用饶”,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有产者阶层,如官僚地主、高利贷者和大商人。②取消官僚地主的部分特权。③兴修水利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2)整军措施的特点①用类似“民兵”的管理方法,整顿社会秩序,重在防范农民起义。②改革军事而不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③对更戍法进行适当调整。(3)取士之法的特点关注人才培养,注重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5.作用(1)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2)王安石变法促进了北宋的经济发展,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3)王安石能够对北宋的积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6.失败原因(1)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激烈反对。(2)执行过程中用人不当、执行方式有误,引起民间不满。(3)宋神宗对变法态度的动摇。【典例示范】司马光评价王安石为“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其变法“舍是取非,兴害除利”。蔡京对王安石变法推崇备至,“取熙宁成法施行之”。梁启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实国史上,世界史上最有名誉之社会革命”。对此,说法正确的是()。甲方:无法准确地评价王安石变法乙方:后人评价较当时更具有正确性丙方:历史评价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丁方:变法是历史学研究的核心内容【解析】题干提到北宋的司马光、蔡京和近代的梁启超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并不一致,这是由于三个人处在不同的时代,尽管司马光和蔡京都是北宋人,但二人的生卒年代不一致,所以评价也不同,故选丙方。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应该放在宋神宗时代进行,是可以有准确评价的,而不是无法做出准确的评价,所以甲方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评价历史人物和事件都应该将之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去评价,而不能用后人的眼光去评价,故乙方说法也是错误的,故排除;题干仅仅是说到了对变法的评价问题,不能据此得出丁方的结论,故排除丁方。【答案】丙方(3分钟,根据思维导图对本节课内容和素养进行小结)(4分钟完成课堂检测,2分钟核对答案。)1.《欧阳修集》中记载:“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监郡,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和知州争权者应是()。A.秦朝的御史大夫 B.唐朝的节度使C.北宋的通判D.北宋的枢密使【解析】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与知州争权”“监郡”“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材料中的“争权者”为北宋的通判,北宋在地方设通判监督地方长官,故本题选C项。【答案】C2.(2021·北京丰台高一期末)下面材料是史书记载的时人对于王安石变法的看法,材料反映了王安石变法()。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A.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B.造成统治集团内部分裂C.加重了普通百姓的负担D.导致了北宋的迅速灭亡【解析】根据材料“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等信息可知,这段材料认为王安石变法举措众多,搅乱了社会秩序,实际上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故选C项。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王安石变法最终失败,没有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但也没有导致北宋迅速灭亡,而且材料中也没有体现这些,排除A、D两项。材料没有涉及统治集团内部分裂的信息,排除B项。【答案】C3.“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形象地反映了南宋时期()。A.文学艺术的繁盛 B.商品经济的发达C.对外交往的频繁D.统治者苟且偷安【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1127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东京,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位皇帝。宋高宗即位后退保东南,史称南宋。南宋当政者不思收复失地,只求苟且偏安,材料中的诗句正是在讽刺南宋统治者的醉生梦死、苟且偷安,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D4范仲淹说:“国家专以辞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之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王安石说:“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才,致不如古。”两人均强调()。A.改革科举,选拔实用型人才B.改变宋初以来的冗官局面C.整顿吏治,废“恩荫”特权D.确立太学的教育垄断地位【解析】由“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将何以救之乎,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才,庶可救其不逮”可见范仲淹主张改革科举,选拔实用型人才;由“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世事皆所不习”可知王安石也认为科举制不合理,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A5.(2021·山西晋中高一期末)宋代的统治,对外无军功可标榜,对内治功则颇有成效。一是没有前代地方割据的悲剧;二是没有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危机。两宋300多年间,军阀割据、藩镇坐大的现象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