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行为学
群体心理基础与群体动力
应用心理学教研室朱婷婷目前一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回顾组织行为学是研究一定组织中的人们的行为和心理规律的学科。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个体行为篇:个体行为的基础、社会知觉/个性与管理、态度与管理、价值观与工作满意度、需要、激励、挫折、心理防御与工作应激目前二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内容提要第八章群体行为的基础——群体心理第一节群体动力论第二节人际关系及心理活动第三节群体中的基础行为规律第九章团队建设与团队管理第十章沟通(人际关系)第十一章冲突与谈判第十二章领导行为组织结构组织文化积极组织行为学——组织层面群体层面目前三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第八章群体行为的基础——群体心理本章内容:
第一节群体动力论一、群体及其种类二、非正式群体三、影响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因素第二节人际关系及心理活动一、喜欢二、利他行为三、攻击行为第三节群体中的基本行为规律一、凝聚力二、士气三、从众行为重点内容:群体规范群体发展过程三种角色非正式群体凝聚力从众目前四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一、群体及其种类群体的特征补充:群体规范,个体加入群体的需要群体动力论及其模型群体发展的步骤补充:其他群体发展理论群体的种类二、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形成非正式群体的基础非正式群体的种类管理者如何对待非正式群体三、影响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因素群体行为及其特点影响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环境因素影响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合群因素补充:团队角色相关研究第一节群体动力论
目前五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群体动力学(groupdynamics)勒温20世纪30年代提出群体动力学描述了群体应该怎样组织和运作群体如何形成?群体的结构和过程怎样?群体如何起作用?群体如何影响个体成员、其他的群体和整个组织?目前六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第一节群体动力论
一、群体(group)及其种类
(一)群体的特征1、成员要遵守同一规范。规范:群体多数成员普遍同意的行为准则。2、成员要有共同的目标3、成员之间彼此意识到对方马路上聚集的围观者是群体吗?是人群不是群体,因为没有共同的目标,相互不认识。集体:拥有进步的目标和严密组织纪律的群体。目前七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群体的定义和分类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
群体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利益型群体友谊型群体目前八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1)正式群体由组织结构界定的、工作分配很明确的群体。
2)非正式群体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指定的联盟关系,它们是员工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而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例:由6名成员组成的某个航班的乘务组。
例:三个来自不同部门的员工定期在一起共进午餐。
目前九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A.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章程规定。它由直接向某个管理者汇报工作的下属组成。
B.任务型群体由组织确定,它指的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而共同工作的群体。如:市场部经理及其所有下属人员。如:来自软件、硬件、机械等方面的设计人员一起工作。正式群体目前十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C.利益型群体在利益型群体中,大家为了某个共同关心的具体目标走到一起。D.友谊型群体一些群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和发展,往往是因为其成员拥有某种或某些共同特点。如:改造搬迁时,搬迁户形成的组织。如:钓鱼协会,书法协会,一起上下班的群体等。非正式群体目前十一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补充:群体规范群体成员建立的行为准则,或群体对成员适当行为的共同期望。群体规范让成员知道自己在特定情境下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里约热内卢早八点、报销单的学问)成文、不成文、潜规则目前十二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规范的建立受许多因素影响:个体特征:成员智力越高越不愿意建立和遵循规范(乔布斯)群体构成:同质群体比异质群体更容易确认规范(军队、学校)物理环境:工作地点近、互动多容易形成规范群体的任务:任务常规、清楚,容易形成规范(工厂流水线、学校教师)规范的功能:支柱功能、评价准则功能、约束功能、行为矫正功能目前十三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补充:规范的主要类似绩效规范:工作群体通常会明确告诉成员,应该怎样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产出水平,应该怎样与人沟通等等。这类规范对员工个体的绩效影响很大。形象规范:恰当的着装;对群体或组织的忠诚感;什么时候应该表现得忙碌、什么时候可以磨洋工。社交约定规范:这类规范来自非正式群体。规范非正式群体中成员的相互作用。比如,群体成员应该与谁共进午餐、工作内外的交友情况、社交活动等等,都受到这些规范的制约。资源分配规范:这类规范来自组织或群体内部。员工报酬分配、困难任务的安排以及新型工具和设备的分发等等。目前十四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个体加入群体的各种需要个体加入群体可以获得各种需要:安全需要情感需要尊重和认同需要权力需要完成任务的需要等等。回忆一个你曾经加入的群体,想想是为了满足什么需要?这种需要是否确实得到了满足?目前十五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目前十六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安全情感尊重和认同权力实现目标目前十七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个体加入群体可以获得各种需要
针对各种需求管理者如何去做?目前十八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需要层次理论与管理措施相关表需要的层次诱因(追求的目标)管理制度与措施1生理需要薪水、健康的工作环境、各种福利身体保健(医疗设备)、工作时间(休息)、住宅设施、福利设备(健身、运动)2安全需要职位的保障、意外的防止雇佣保证、退休金制度、健康保险制度、意外保险制度3社交需要友谊(良好的人际关系)、群体的接纳、与组织的一致协谈制度、利润分配制度、群体活动制度、互助金制度、娱乐制度、教育训练制度4尊重需要地位、名分、权力、责任、与他人报酬之相对高低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表彰制度、奖金制度、选拔进修制度、委员会参与制度5自我实现需要能发展个人特长的组织环境,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研究发展计划、劳资会议目前十九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二)群体动力论及其模型1.群体动力论社会心理学家卢因(K.Lewin)个体的行为是他与环境中各种相关因素作用的结果,可以用下列函数式来表示B=f(P·E)B个体行为的方向和强度P个体的内部动力与内部特征E个体所处的群体环境目前二十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2.群体动力论模型书上介绍了:毛汉德(K.Mossholder)和格列芬(K.Griffin)根据创立了一个群体动力论模型。群体的成长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诞生阶段:形成群体的类型,群体的形成原因第二阶段——发育阶段:群体发展步骤,影响行为的因素第三阶段——成熟阶段:群体特点,成员特点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补充:群体形成动力古老理论:接近性——群体形成是因为空间上或地理上彼此接近。无法解释全球化和电子化、在线网络和电子通讯等现代复杂情况下的群体形成。交往理论——群体形成是因为交往越多情感越强烈;情感越强烈交往越多,逐渐形成。平衡理论——群体形成基于人们对共同目标具有相似的态度和价值观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补充:Tuckman和Jensen(1977)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第一阶段:形成(forming)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成员各自摸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为规范。当成员开始把自己看成群体一员时,该阶段就结束了。第二阶段:震荡(storming)是群体内部冲突阶段。成员接受了群体的存在,但对群体加给他们的约束,仍然予以抵制。对于谁可以控制整个群体还存在争执。该阶段结束时,领导层次就相对明确了。第三阶段:规范化(norming)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关系。当群体结构稳定下来,群体对于什么是正确的成员行为达成共识时,这个阶段结束。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第四阶段:执行任务(performing)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已被成员完全接受。群体成员的注意力已经从试图相互认识和理解转移到完成任务。第五阶段:终止阶段(adjourning)对于暂时性的群体,团队,任务小组等工作群体而言,还有一个终止阶段。群体开始准备解散,注意力放到了收尾工作。目前二十六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以大学宿舍为例冲突:钱物打电话干活儿我就这样……消极策略:口舌之战暴力相向排挤孤立挑拨离间结成同盟……积极策略:鼓励夸奖宽容理解换位思考建立规范……目前二十七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阶段1形成包容和人际信任任务成效低士气高阶段2震荡权利和控制任务成效中等士气低落阶段3规范化感情亲密任务成效逐渐上升士气逐渐上升阶段4执行任务任务成效高士气高昂阶段5终止流失和分离任务成就感逐渐下降士气逐渐低落目前二十八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补充:Gersick(1988)间断-平衡模型认为群体发展的过程基本接近中间的某个时间为分水岭,划分成两个阶段,两个阶段之间明显不同。第一阶段是群体发展活动的习惯性阶段,即使出现一些创新模式,也不太可能实施之后会爆发一场变革,成员意识到必须有所改变才能迅速完成任务,因此抛弃旧观点,采纳新观点,调整方向,进入第二个高水平运转阶段。三个模型适合描述不太相同的群体(班级,社团,任务团队)目前二十九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三)群体发展的步骤1.互相接受2.沟通与决策3.激励和生产率4.控制和组织不是所有群体都经过这四步目前三十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目前三十一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四)群体的种类1.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2.职能群体和任务群体3.工作群体和休闲群体(学生会VS社团)4.大群体和小群体5.长期群体和临时群体6.紧密群体和松散群体(GCD,民主党共和党)基本群体:小群体,且群体成员之间必须有同志感、忠诚和共同的价值观。家庭、同伴群体目前三十二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第一节群体动力论
二、非正式群体
(一)非正式群体的作用p2391.积极作用: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基本一致2.消极作用: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差距很大eg小饭桌目前三十三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二)形成非正式群体的基础1.利益一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2.价值观一致(酒逢知己千杯少)3.兴趣爱好一致(臭味相投)4.个性相似5.个性互补(善说与善听)6.背景相似(受教育程度、家庭、年龄、性别、职业、生活地点)目前三十四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三)非正式群体的种类1.作用维度:积极、调剂、消极、破坏2.起源维度:利益、价值观、爱好、个性、背景3.结构维度:平行、垂直、混合在三个维度中组合,可以把非正式群体分为60种类型对于管理者来说,作用维度最为重要4.分别对待各种非正式群体。目前三十五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目前三十六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案例:公司中的“非政府组织”一群愤青老大+管家泄密者专家机构调整:老大专家当官解散作用:积极、调剂、消极、破坏起源:利益、价值观、爱好、个性、背景结构:平行、垂直、混合阶段目前三十七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第一节群体动力论
三、影响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因素
(一)群体行为及其特点1.什么是群体行为与群体心理群体心理:个体在加入了某一群体后产生的各种心理活动的总和。(法不责众、责任扩散、凝聚力、从众、谣言、恐慌、去个性化、社会助长、社会抑制、社会倦怠)群体行为:由于群体心理的作用下而表现出来的某一群体的行为总和。(观众折辱)目前三十八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群体行为与群体心理的关系群体心理是群体行为的表现根源;群体行为是群体心理的外在表现。群体心理与行为可能产生良好的结果,也可能产生可怕的结果。第三节详述目前三十九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2.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特点(1)能力扩大化:自觉更有力量,更敢冒险(中国式过马路、群体极化)(2)合理化:认为群体行为都是合理的(群体攻击行为)(3)轻信化:轻易相信本群体的道德规范,较少理智(4)排他化:把反对本群体的人看做坏蛋,不太愿与群体以外的人交往(青少年小团体)目前四十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5)忠诚化:不忠诚的群体成员受到群体的压力(爱国主义压力)(6)趋同化:群体成员行为保持一致(7)保护化:自觉保护群体利益不受侵害目前四十一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二)影响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各种自然环境中,个体形成群体的动机会有不同。例如:在沙漠地区,个体形成群体的直接动机可能是消除孤独感。2.社会环境。社会体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教育程度、人口分布、城市规模、企业所有制、法律制度、道德规范等等。目前四十二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三)影响群体心理与行为的合群因素合群因素:群体本身的一些因素1.群体的规模人多力量大吗?(拔河实验)2.群体的领导者(1)奖惩(2)从众(3)引导目前四十三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群体规模绩效期望的实际的(由于惰化)其他结论:成员为奇数的群体似乎比偶数群体更有利.5人或7人组成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比更大一些或更小一些的群体更有效
.过程:被试在分别单独的与群体的情境下拔河,同时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结果:3个人的力量之和只是1个人的2.5倍,而8个人的力量还不到1个人的4倍马克斯.瑞格尔曼的拔河实验目前四十四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目前四十五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补充:不适当地扩大群体规模可能产生的问题
人多好做事,人少好过年?
目前四十六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3.群体成员的构成——群体角色
重自我角色(自我中心角色)阻碍者寻求认可者支配者逃避者重任务角色(任务角色)建议者信息加工者总结者评价者重关系角色(维护角色)鼓励者协调者折中者监督者目前四十七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各为什么角色?目前四十八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目前四十九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角色搭配和群体类型如果重任务和重关系角色都较多时,该群体为团队群体,该群体的效能多半较高;如果重自我角色占多数时,该群体为无序群体,该群体的效能多半较低,管理者需要扮演两种角色,并以任务角色为主,等群体有了几次成功经验后可更多地注意维护人际关系;任务角色多关系角色少则为任务群体,应付紧急任务很合适,但容易瓦解,作为管理者就应扮演关系角色;任务角色少关系角色多则为人际群体,作为管理者就应扮演任务角色,以免耽误了任务完成。目前五十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影响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合群因素4.群体的规范(1)规范有助于群体的生存(2)规范简化了群体成员被期望的行为,而更易于预言他们的行为(3)规范有助于群体避免难堪的情景(4)规范显示了群体的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与其他群体区分开来规范取决于成员的行为,而不取决于成员的想法或情感目前五十一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影响群体心理与群体行为的合群因素5.群体的目标(1)崇高远大的目标(2)卑鄙底下的目标6.群体的凝聚力群体成员愿意留在群体内的愿望以及乐意为群体承担义务的强烈程度凝聚力高的群体往往群体心理的特征较明显,而凝聚力低的群体往往群体心理的特征较不明显第三节详述目前五十二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回顾第一节群体动力论重点内容:群体规范群体发展过程三种阶段理论三种角色非正式群体影响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因素目前五十三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小组活动请每个小组给自己的小组取一个名字设计一个口号目前五十四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讲台44444488888811111111111115151515151533222332223366677666771010107101010141413131314141313131414161616171717161617171711111155555599999121212121212ONE啊?锵锵姐妹团TWO-TWO五行六卦马丁联盟寂寞的男人动物世界复仇者联盟光棍组High前摇一摇2比1对对碰联盟曹毅芊健身大队进击4+1“秦”到深处目前五十五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回顾第一节群体动力论重点内容:群体规范群体发展过程三种阶段理论三种角色非正式群体影响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因素目前五十六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第二节人际关系及心理活动一、喜欢接近性个人品质熟悉报答晕轮效应首因效应单纯曝光效应二、利他行为利他及其分类爱他性利他和补偿性利他利他的基础影响利他的因素三、攻击行为攻击及其分类产生攻击的基础挫折——攻击理论如何减少员工的攻击目前五十七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第二节人际关系及心理活动一、喜欢个体对他人在心理上持积极评价的态度,在行为上愿意接近对方的一种心理活动倾向影响喜欢的因素:(一)接近性1.接近如何产生喜欢。离得近的人一般比远的人更有用;见面次数较多更了解,更容易把握。2.接近性的例外。目前五十八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人际吸引——接近性几位好奇的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沙赫特和库尔特·拜克,1950)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研究显示:41%的人和隔壁邻居成了亲密朋友,22%的人和隔壁两三家的人成为好朋友,而只有10%的人是和宿舍另一端的人成为好朋友。第一,接近能增加熟悉感,而相互熟悉是建立密切关系的前提。第二,接近可以使人们更容易产生相互交往。人们能从居住接近的人身上以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性报酬。第三,接近产生预期的交往、预期的喜欢。目前五十九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二)个体品质一个人品质优秀会引起他人的喜欢1.真诚2.热情:热情的人对事情倾向于持积极的评价3.魅力(个体外表方面的魅力)4.才能目前六十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个性特征目前六十一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人际吸引——才能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正比关系。(超出这个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力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犯错误效应:小小的错误会增加有才能的人的吸引力。目前六十二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人际吸引——外表的吸引力舆论宣传的影响;同漂亮的人在一起,容易得到别人的好的评价,可以提高自己的形象;认为漂亮的人还有其他方面好的特点(晕轮效应);漂亮给人以愉悦的感觉。目前六十三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德因用7岁儿童的照片进行的研究发现外表漂亮的儿童比不漂亮的儿童更讨人喜欢,更少被认为是反社会的。
晕轮效应目前六十四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A组:“聪慧、勤奋、冲动、爱批评人、固执、嫉妒”B组:“嫉妒、固执、爱批评人、冲动、勤奋、聪慧”实验结果发现:大学生对被评价者所形成的印象高度受到特征呈现顺序的影响。先接受肯定信息的A组大学生对被评价者的印象远远优于先接受了否定信息的B组。首因效应阿希实验目前六十五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人际吸引——互补性当交往双方在能力特长、人格特质、需要欲求和满足途径等方面构成相互补偿的关系时,也会产生强烈的人际吸引。心理学家对气质相同的人和气质不同的人合作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个强气质的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常常因为对问题各执己见、争执不下而影响团结。两个弱气质的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常常因缺乏主见、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只有两个气质不同的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学习搞得最好,学习效果最显著。目前六十六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三)熟悉:单纯曝光效应1.对积极评价的事物,熟悉往往导致喜欢2.对消极评价的事物,熟悉往往导致厌恶3.对中性评价的事物,熟悉往往导致喜欢(四)报答个体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对方1.相互性2.需要性。报答能满足人们自尊和他尊的需要。较不成功的人,一般更需要报答。目前六十七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家人、熟人和生人情感关系、工具关系、混合关系核心区、可靠区、有效区、村庄共同体、外部世界差序格局目前六十八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人际关系两个基本维度亲疏:亲不间疏尊卑:长幼尊卑有序目前六十九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人际关系的动态过程人际关系的状态及相互作用的水平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感情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目前七十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人际关系的动态过程自我暴露的广度和深度的差别没有完全的自我暴露性别差异目前七十一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第二节人际关系及心理活动二、利他行为(一)利他及其分类1.利他指个体不期望他人报答的一种自愿的助人行为(1)无条件性(2)自愿性(3)益他性(4)自损性目前七十二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2.利他的分类。利他是助人行为的一种目前七十三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二)爱他性利他和补偿性利他爱他性利他紧急性利他(见义勇为)非紧急性利他(俞敏洪给室友打水)补偿性利他互惠性利他(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内疚利他目前七十四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三)利他的基础1.社交交换原则2.公平原则3.利他规范:群体内如果有利他规范,群体成员往往较易利他4.内疚心理5.优秀的道德观目前七十五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内疚内疚是一种痛苦的情绪,为了减轻这种痛苦,恢复被动摇了的自我形象,或试图恢复积极的公众形象,人们往往做出助人行为。里根实验在纽约的一处购物中心里,引导一些妇女相信是她们弄坏了一架照相机。几分钟以后,一位主试的同伙提着装得满满的购物袋,袋子里的糖果不断地撒落在地上,从每一位妇女面前走过。没有做错事的妇女只有15%的人警觉到实验者撒落的糖果,而做错事的妇女却有60%的觉察到了,4倍于前者。目前七十六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四)影响利他的因素1.利他者的个性:正直、热情、豪爽、外向……。2.利他者的身心状态:身体健康、心情愉快……。3.文化背景:宗教信仰……。4.他人的行为:5.被利他者的特点:外表正派、老弱病残孕……目前七十七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文化背景文化美国人帮助以后可能帮助自己的人印度人帮助一切需要帮助的人目前七十八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第二节人际关系及心理活动三、攻击行为(一)攻击及其分类1.攻击是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身心的一种行为。(1)动机性(2)伤害性(3)外显性。内心诅咒不是攻击2.攻击的类型巴斯(B.M.Bass)认为攻击可以从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目前七十九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目前八十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目前八十一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二)产生攻击的基础1.需求不满足:挫折-攻击2.报复心理3.攻击习惯:知觉误差导致恶性循环(三)如何减少员工的攻击1.树立榜样2.合理惩罚3.净化情感目前八十二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回顾:重点内容第二节人际关系及心理活动令人喜欢的个人品质:真诚、热情人际吸引挫折-攻击第一节群体动力论群体规范群体发展过程三种角色非正式群体影响群体心理和行为的因素目前八十三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第三节群体中的基本行为规律
一、凝聚力凝聚力及其作用影响凝聚力的因素补充:沙赫特实验跨文化群体凝聚力二、士气士气及其特点士气的作用如何提高员工士气补充:群体思维 三、从众行为从众行为及其形式补充:阿希实验产生从众的原因从众的意义补充:去个性化(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社会助长社会抑制社会惰化目前八十四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第三节群体中的基本行为规律一、凝聚力(一)凝聚力及其作用1.凝聚力是指群体内成员之间、成员和群体之间相互吸引的程度,以及成员分担群体目标的程度。心理学上将群体成员之间相互接触的数量、频率和强度作为凝聚力的主要指标目前八十五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群体凝聚力量表:
想想所在群体,衡量以下各方面程度。目前八十六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2.凝聚力的作用。凝聚力对群体来讲起积极作用。对于组织的作用,取决于群体目标是否和组织一致。目前八十七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目前八十八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补充:群体凝聚力、诱导与绩效的关系沙赫特(S.Schachter)实验实验将被试分为5个组做棋盘实验,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检验群体凝聚力和对群体成员的诱导这两个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选择两个凝聚力强的实验组A和B,两个凝聚力弱的实验组C和D,以及一个对照组。同时制作棋盘。工作的前16分钟五个组的工作效率基本相同。然后对A、C提出“提高生产量”的要求作为积极诱导,对B、D提出“不要工作太快”的消极诱导。对E不做任何要求。目前八十九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
CA
DB目前九十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目前九十一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结果发现:无论凝聚力高或低,积极诱导都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高凝聚力组生产效率更高;消极诱导都降低了生产效率,高凝聚力比低凝聚力更容易受到诱导的影响。因此只有在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一致时,增强凝聚力才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后续一些研究发现:凝聚力可以促进群体内部沟通,形成有利的人际关系。任务凝聚力有利于群体作出更好的决策并提高绩效人际凝聚力会妨碍正确决策抑制绩效的提高,因为这样的群体最关注的是如何与他人相处。目前九十二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二)影响凝聚力的因素
1.领导者的要求与压力2.信息沟通的程度3.群体达成目标的程度4.成员依赖性5.群体与外界的联系越大越大越顺畅越大,信息不对称越大越大越大越大越多越小目前九十三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影响凝聚力的因素6.群体的大小7.成员的相似性8.群体受外界的威胁程度9.加入群体的难易程度10.群体的社会地位越小越大(三人小群体大)越大越大越大越大(多难兴邦)越难越大(兄弟会、GCD)越高越大(公务员)目前九十四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增加和削弱群体凝聚力的因素目前九十五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第三节群体中的基本行为规律二、士气(一)士气及其特点1.士气是指个体对某个群体感到满意,乐意成为该群体的一员,并愿意为实现该群体的目标而努力工作的一种态度。2.士气高昂群体的特点目前九十六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目前九十七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二)士气的作用一般来说,管理者希望群体内的员工有高昂的士气,但高昂的士气不一定会产生较高的工作效能。高昂的士气虽不一定能保证群体的生产效率.但要提高群体的工作效能,它却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三种典型的“士气-工作效能”关系目前九十八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
A线表示高士气、低生产效率;成因: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不一致;后勤跟不上;成员缺乏必要的知识技能B线表示高士气、高生产效率;C线表示低士气、高生产效率大,很难长期维持。成因:管理严格,成员外部压力目前九十九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三)如何提高员工士气管理中,只要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基本一致,管理者就应该尽量提高群体员工的士气1.整合群体的目标2.使成员知趣相投3.智能互补4.合理报酬5.创造良好的心理氛围6.倡导民主的领导作风目前一百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补充:群体思维更多的由成员和谐相处的愿望所驱动,而非由现实地评估所有潜在方法的动机所驱动的一种群体决策风格目前一百零一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群体特点指导型领导力人际和谐远离外界的影响不系统的决策过程群体思维寻求意见一致及共同掌权的愿望群体成员的心理状态知觉到来自他人的服从领导观点的压力知觉到自我检查那些反对观点的需要知觉到保护领导远离相反观点的需要知觉到(可能错误)成员意见高度一致正确及无懈可击的错觉知觉到外人更差有缺陷的讨论过程对客体的不完全调查对备选方法的不完全调查错误的信息搜寻为了与已选择的方法吻合而对信息作出偏差的解释未能考虑到选择方案的负性特征未能重新评估拒绝的方案未能设计已选激化之外的紧急方案增加不良决策的可能性目前一百零二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第三节群体中的基本行为规律三、从众行为(一)从众行为及其形式1.个体在群体中与大多数人都意见发生分歧时,会感到一种群体的压力,当这种压力非常大时,会迫使个体违背自己的意愿,迁就大多数人的意见,而产生顺从群体规范的一种行为。成员由于体验到压力,产生违背自己意愿的行为。目前一百零三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请问X与ABC中哪条线段一样长?目前一百零四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请问X与ABC中哪条线段一样长?目前一百零五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请问X与ABC中哪条线段一样长?目前一百零六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经典情境目前一百零七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阿希(S.E.Asch)实验目前一百零八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同伴情境目前一百零九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纸笔情境目前一百一十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2.从众的形式真从众:表面顺从,内心也顺从假从众(权宜从众(主要)):表面顺从,内心不顺从权宜不从众:表面不顺从,内心顺从真不从众:表面不顺从,内心不顺从目前一百一十一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
影响因素群体的规模相似成员的影响群体的吸引力他人的反从众群体的领导者智力性格自尊年龄领域熟悉度目前一百一十二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三)从众的意义1.从众的积极意义(1)整合群体的行为(2)改变个别成员的不良行为2.从众的消极意义(1)扼杀了群体成员的创造力(2)使决策失误目前一百一十三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补充:冷漠行为和责任扩散
——去个性化的结果目前一百一十四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责任扩散现象1963年4月3日的凌晨,凯蒂•热娜娅(Kitty
Genovese)下班回家已到达自己居住的小区碰到歹徒追杀,她的大声呼救,引起居住小区住户的开灯开窗;灯光一亮,歹徒就躲藏在暗处,开灯的人们只看到急行的女子、看不见坏人,就熄灯就寝了。这时,歹徒又追了上来,她再次呼救,小区又有人亮灯开窗,歹徒又藏匿起来,人们又继续关灯关窗。她第三次呼救时,亮灯开窗的人更多,但由于看不到歹徒,竟然没有一人出来施救,更没有一人报警。天亮之后,人们发现凯蒂•热娜娅被杀死在她居住的楼梯走道上。目前一百一十五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责任扩散现象事后调查得知,当晚小区共有38户人家开灯开窗,社会学家了解他们为什么不报警、不施救时,得到的回答是:“我以为别人会报警”、“我以为别人会救她”。心理学家们通过对这一事件的分析后得出了一个著名的结论:当责任分散到众人头上时,每个人都会认为,这事不需要我负责,其他人应该会负责。这就是“责任扩散效应”。目前一百一十六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情景因素——旁观者旁观者效应帮助决策他人作为帮助的来源——责任扩散他人作为判断是否需要帮助的信息来源——多数无知他人作为赞同或反对帮助行为的来源目前一百一十七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情景因素——旁观者效应他人作为帮助的来源——责任扩散凯瑟琳·吉诺维斯目前一百一十八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罪行作证实验实验设计:安排男大学生被试与一名或两名其他被试(实验者助手)等待会见。接待人员说,由于会见要推迟几分钟,为了节省时间,他先把酬金付给他们。他从放在桌上的一个信封里抽出几张大面额和几张小面额的钞票,给每位被试2美元,然后将其它钱放回信封。电话铃响,他离开房间去接电话。一会儿,一个小偷去偷信封里的钱,他故意作出企图掩饰自己行为的样子,而实际上在场的人都看到了。在偷窃发生后一分钟,接待员返回。结果:与小偷单独在房间的被试报告发生偷窃的人数更多。目前一百一十九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旁观者效应他人作为判断是否需要帮助的信息来源——多数无知房间充烟实验实验中将一些大学生被试领到实验室,让他们参加讨论有关城市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在“等待实验开始的时候”,要求被试填一张“预备问卷”。当他们填完两页纸的时候,实验者开始通过墙上的通风孔向被试的“等待室”释放无害的但很恐怖的白色烟雾。在整个6分钟的实验中,一直释放这种烟雾。目前一百二十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房间充烟实验这个研究分三种实验条件:(1)等待室只有一个被试;(2)等待室里有三个被试,这三个被试互不相识;(3)等待室里有三个被试,但其中两个是研究者的助手装扮的,他们表现出消极的态度,即看到烟雾什么也不说。研究发现:第一种情况下的24个被试有18人(75%)在2~6分钟内出示报告,比其他两种情况下的被试报告(38%和10%)要多、要快。目前一百二十一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旁观者效应他人作为赞同或反对帮助行为的来源——模糊情景一些情景线索,使人们觉得施予帮助是不恰当的。目前一百二十二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紧急情况如何求助?!清晰陈述你需要帮助将主要的帮助责任分配给某个人描述你所需要的特定的帮助类型如:我需要帮助!请穿格子衬衫那位先生帮忙叫一下救护车。目前一百二十三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补充:去个性化个体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使个体的个性溶于群体之中,从而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有时候,在群体的保护下,个体会做出违反他们在社会情境中遵守的社会准则的事情,表现出非正常的行为倾向。1969年,津巴多的去个性化实验试图发现摆脱正常社会约束和从事极端否定行为的去个性化过程是如何产生的。目前一百二十四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补充:津巴多的去个性化实验召集一批女大学生做被试,要求她们对另外一个女大学生进行电击,并且不用负任何道义上的责任。通过镜子被试们可以看到那个被自己电击的女大学生。实际上这个女大学生是津巴多的助手,她并没有真正受到电击。但当被试按下电钮时,她假装大喊大叫,流泪求饶,以使那些作为被试的女大学生们相信,她真的非常痛苦。目前一百二十五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被试分为两组。第一组都穿上带头罩的白大褂,整个实验在昏暗中进行。这种情景称为“去个性化的条件”。第二组穿着平常的衣服,每个人胸前都挂有一张名片。实验时,主持人很有礼貌地叫着每个人的名字。这一组是对照组。目前一百二十六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实验结果表明:去个性化组比对照组按电钮的次数多达两倍,并且每次按下电钮的持续时间也较长。津巴多认为,产生去个性化的原因有两个(1)匿名性(2)责任模糊目前一百二十七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另一个津巴多实验——虚拟监狱实验津巴多还曾经做过一个备受争议的实验,虽然最后被迫停止,但这个实验本身却发人深思。目前一百二十八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参与者实验是这样做的:津巴多招收了21位本科生作为志愿者,让他们体验监狱生活,在实验中,这些人扮演看守或犯人。而在此之前,这21个人都经过了性格测试,被评定为情绪稳定、成熟守法的人。通过扔硬币的方式,10个人被派去当囚犯,11个人做看守,共进行两周实验。目前一百二十九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情景设置“犯人”们在一个星期天的早晨被“逮捕”了,戴上手铐,在警局登记名册,然后被带入“监狱”。一切模拟得和真实情况无异,“看守”们还制定了一些规则:“犯人”在进餐、休息和熄灯后必须保持沉默;他们必须按时就餐;彼此之间称呼号码,要管“看守”叫“长官”等等,触犯任何一项条例都将遭到惩罚。目前一百三十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事态发展这本来就是一场游戏,但出人意料的是,“看守”和“囚犯”很快变得像现实中的一样。“看守”们认为“囚犯”都是危险的,对他们态度严厉;而“犯人”也把“看守”看成施虐狂,暗地里心存反抗,在几天之后,“犯人”们当真组织了一次反叛活动,但被“看守”们残酷地压制了。自此,“看守”们又制定了更多的规则来约束“犯人”,甚至想方设法折磨他们。目前一百三十一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愈演愈烈在实验进行到中途的时候,大多数人表现出头脑混乱,不管是“犯人”还是“看守”。有一位“看守”在实验前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不喜欢攻击别人,但在实验的第5天,他竟然开始肆意处罚“犯人”,只因他讨厌这个人。他在日记中坦率地写道:“囚犯(416)不吃这种香肠,我决定强行让他吃,我让食物从他脸上流下来……我为逼迫他吃东西而感到内疚,但是,他不听话会让我更加恼火。”目前一百三十二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结果——中途叫停到实验的第5天,实验者不得不宣布实验结束,以保护所有人。这个实验让人们大吃一惊,这些十分正常的年轻人竟会如此轻易地被激发起施虐行为。它表明,正常的、健康的、受过教育的年轻人在“监狱环境”的团体压力下能够迅速地发生转变,这也能解释人们在某些环境中为什么会有一些反常的过激行为。这个未进行完的心理实验后来被法律禁止了,原因是它太不人道,但同时让我们看到了人性中的另一面。目前一百三十三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反思实验相当成功地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多么迅速(如:老外过马路不看红绿灯),能很快进入新角色并表现出角色所期待的行为。证明了人、环境和制度的相互作用,可以驱使本性并不坏的人作出坏事。由于津巴多的模拟监狱实验受到道德伦理方面的质疑,也缺乏人性化,因此缺乏相继的后续研究。但是此实验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很多涉及社会群体中角色相互作用的事件。比如在当今社会中,某些道貌岸然的高官在犯罪入狱后,其行为和性格与入狱之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近期有学者运用此模拟监狱实验来分析发生在伊拉克战争中的美军虐待俘虏事件,以此来解释美军士兵的行为,网络暴力角色扮演游戏对人的影响。目前一百三十四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补充:群体中的社会助长和社会抑制作用一个人单独工作同有别人在场观察或与别人一起工作时相比,工作的效率很不相同。在一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会有明显提高——社会助长作用在一另些场合,有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工作效率不仅不会提高反而会有明显下降——社会抑制作用思考: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社会助长作用?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社会抑制作用?目前一百三十五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从两个矛盾的实验1925年,特拉维斯实验。要求被试手里拿着一只铁笔,跟踪一个旋转圆盘上的目标,如果铁笔离开了目标就算一个错误。让被试单独练习了五次后,再让他在4-8名默不作声但注意观察的观察者在场情况下做10次实验。结果发现,被试者的工作成绩当有人在场观察时比单独工作时有很大提高,错误率大大减少,甚至在单独工作时达到的最高成绩也低于有人观察时的成绩。目前一百三十六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1933年,培森实验。被试是一些大学生,让他们分别在单独与有别人在场情况下学习无意义音节单词。结果表明,有别人在场的情况下,被试者平均要经过11.27次才能学会7个无意义音节单词,而单独学习只需要9.85次,目前一百三十七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他人在场时的表现他人在场生理唤醒优势反应提高表现社会助长削弱表现社会抑制非常熟练(因此简单)的任务优势反应对此类任务有利不熟练(因此复杂)的任务优势反应不利于此类任务熟悉的、良好习得的行为目前一百三十八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社会助长VS社会抑制一般来说,如果任务比较简单,而且人们能熟练地完成,当有别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社会助长作用。当任务比较复杂,而且人们还没有掌握完成任务的熟练技巧时,则往往发生社会抑制作用。Tips: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平衡男女的比例,女性至少20%不要将暧昧作为提高效率的动力在男性身上表现的更加明显目前一百三十九页\总数一百五十一页\编于十点一般来说,如果任务比较简单,而且人们能熟练地完成,当有别人在场观察时会发生社会助长作用。当任务比较复杂,而且人们还没有掌握完成任务的熟练技巧时,则往往发生社会抑制作用。Tips:社会助长作用和社会抑制作用者两个概念对管理工作有重要意义,管理人员应根据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人们不同的熟练程度等,分别安排集体劳动或个别劳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集装箱交易合同案例
- 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 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5《国家机构有哪些》教案2 新人教版
- 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 2024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第1节 压强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细胞的化学组成 2.2 细胞中的脂质教案 苏教版必修1
- 安徽省长丰县八年级生物上册 6.1.1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4章 第3节 蛋白质和核酸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5
- 汽车试验技术 课件 项目1 汽车试验概述
- 综合能源托管合同(2篇)
- 特立帕肽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完整版)新员工进场三级安全教育考核-试卷及答案
- 2024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大附中中考四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DB3305-T 104-2019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 GB/T 23132-2024电动剃须刀
- 门窗维修简单合同范本(2024版)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03D201-4 10kV及以下变压器室布置及变配电所常用设备构件安装
- 《民用爆炸物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细则》解读
- 2024年少先队知识竞赛题库与答案
- 飞控系统讲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