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东营市成考专升本2021-2022学年教育理论自考真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人在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是()。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理智特征
2.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A.文字材料B.口耳相传C.直观教具D.黑板加粉笔
3.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
A.常态分布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
4.
第
30
题
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5.“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6.德育过程中,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品德()。A.A.认识B.情感C.意志D.行为习惯7.“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A.创造性B.广延性C.长期性D.示范性
8.
第
23
题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层次是()
9.在人际关系取向上,有三种需要,分别是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A.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感情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10.英国教育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A.《教育漫话》B.《教育论》C.《大教育论》D.《论演说家的教育》
11.记忆过程包括()。
A.识记、保持和遗忘B.识记、再认和回忆C.识记、保持和联想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12.主题统觉测验的编制者是美国心理学家()。A.奥尔波特B.卡特尔C.艾森克D.莫瑞13.情绪、情感是在人的哪种活动基础上产生的?()A.A.动机B.认识C.个性D.态度
14.“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句话反映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启发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5.小明在很多人观看时,表演节目表现极好,这种现象属于()
A.群体心理
B.社会促进作用
C.社会促退作用
D.群体规范
16.知觉反映客观事物的()
A.个别属性
B.整体属性
C.本质属性
D.间接属性
17.“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
18.《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的作者是()
A.克鲁普斯卡娅B.苏霍姆林斯基C.马卡连柯D.赞科夫
19.
第
29
题
记忆过程包括()
20.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
A.个性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C.生理条件D.个性倾向性二、填空题(20题)21.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22.在班主任工作中,班主任应将学校教育和__教育、__教育相配合,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3.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24.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属性及其规律的反映称之为____________过程。
25.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26.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27.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28.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29.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30.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31.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2.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33.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34.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35.与再造想象相比,创造想象具有的特点有:首创性、_______和_______。
36.人的意志行动的特征是有自觉的行动目的,以__为基础,受意识能动调节支配和__。37.思维的基本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_______、_______和体系化与具体化。
38.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39.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0.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三、论述题(5题)41.试论教育在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42.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
43.结合教育实践,论述学校教育对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44.试述如何促进问题解决。
45.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的社会环境,儿童在家庭中生活时间最长,受到父母的影响最多。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试根据上述观点阐述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四、论述题(5题)46.根据知觉规律,如何灵活运用直观教学的方法?
47.试述如何促进问题解决。48.什么叫气质?怎样理解气质的意义?49.试述人的发展对教育的制约。50.试分析态度的理论。五、辨析题(5题)51.德育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活动。
52.在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高中阶段应以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为主。
53.教育对社会发展有巨大作用,可以决定社会发展方向。
54.动机是由人的内部需要而产生的。
55.人对同一个目标同时产生两种对立的动机斗争是双趋冲突。
六、(5题)56.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57.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A.促进学生正常发育B.增强学生体质C.使学生掌握体育技能D.输送运动员58.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A.A.体育课B.课间操C.课外体育锻炼D.运动竞赛
59.论述题
本大题15分。
试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
60.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
A.反映B.感受性C.反射D.感应性
参考答案
1.A
2.B最早的教育手段肯定不是文字,而应该是口头语言。根据基本的历史知识应该能够判断出来。
3.A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指智力差异(即一般能力差异)。人在智力方面的个别差异是十分显著的。西方各国心理学家经过大量测验研究,基本上得到一个共同的结论,智力的个别差异在一般人口中都呈现常态曲线式的分布。
4.A
5.C“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生长”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两个教育主张,他的其他的经验主张也需要掌握,如“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和“教育无目的”等。在教育史上,有两个重要的流派: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美国教育家杜威。他们都强调“三个中心”,但内容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或“间接经验为中心”)和“课堂中心”;而杜威强调“学生中心”(或“直接经验为中心”)、“活动中心”,其中,杜威的“做中学”必须记住。
6.D
7.C该题是一道很典型的题,即容易把一些格言与教师的劳动特点放在一起来进行考查。答此类题要注意两点:第一,把格言搞懂;第二,熟记教师的劳动特点。
8.D
9.C
10.A
11.D再认或回忆属于一个过程,是两种表现形式,所以选择答案D。
12.D主题统觉测验是投射式人格测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莫瑞编制的。
13.B
14.D该题的关键点是对“读万卷书,走万里路”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因此正确答案是D。
15.BB
[解析]社会促进作用指人们在有他人旁观的情况下,工作表现比自己单独进行时好的现象。
16.B
17.C
18.B
19.D
20.A
21.社会问题社会问题22.社会家庭
23.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24.认识
25.强制性强制性26.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27.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28.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29.混合课混合课
30.学生集体学生集体31.概念,判断,推理3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33.识记保持34.稳定,统一
35.独立性新颖性独立性,新颖性36.随意运动克服内外困难37.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38.生活化生活化
39.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40.学科课程学科课程41.从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来看,教育影响着政治文明、经济发展、文化进步,影响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素质的增强。所谓的创新型同家,主要体现在国家经济发展,不是简单地通过劳动力要素以及资本要素来驱动,而是要通过自主创新,具有综合性的生产要素来实行经济社会的持续和协调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无数优秀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因为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所以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创新文化环境,深入开展机制和体制改革,积极推动创新。42.(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3)对学习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43.(1)学校教育对学生良好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
①学生通过课堂教学接受系统的科学知识,同时形成科学世界观。
②良好的校风和班风能促使学生形成主动性、独立性和自觉遵守纪律等良好人格特征。
③教师通过各种教育活动,采用适合不同年龄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特征。
(2)结合教育实践论述。44.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的知觉特点。
(2)定式与功能固着。
(3)已有知识经验。
(4)情绪与动机。
(5)个性差异(能力、气质、性格)。
举例说明。
此题不难,答题要点明确,但要注意举例说明。
45.“家庭是制造人类性格的工厂”这一论断,说明家庭对儿童性格形成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具体体现为:
(1)父母的教养态度:在专制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顺从、懦弱等性格特点;在放任型教育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多表现出任性、独立性差、自我中心等性格特点;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活泼、自立、乐于合作等性格特点。
(2)家庭氛围:家庭氛围主要取决于家庭中的夫妻关系。如果夫妻关系融洽,孩子在家中感到愉快、有安全感,容易形成开朗、活泼等性格特点;如果夫妻关系对立,孩子在家中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则容易形成紧张、焦虑和不安等性格特点。
(3)家庭结构:破裂家庭的孩子由于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正常的教育,容易形成悲观、孤僻等性格特征;完整家庭的孩子由于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容易形成乐观、开朗等性格特点。
(4)父母言行: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孩子会经常模仿父母的言行,因此父母的言论和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性格的发展。父母言行一致,孩子容易养成诚实等性格特点:父母言行不一则孩子容易养成说谎等特点。
46.(1)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灵活运用各种直观方式。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正确地运用直观性原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知觉,从而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领会、理解和掌握,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运用知觉的组织原则,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应按照知觉的组织原则,正确地组织直观,才能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
(3)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是良好观察的重要条件。充分的准备、周密的计划、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是引导学生完成观察任务的重要条件。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是必要的。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记录并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日记或作文;同时,还应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交流并汇报观察成果,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良好的观察素养。
【解析】此题要联系实际或举例说明。4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人的知觉特点。
(2)定式与功能固着。
(3)已有知识经验。
(4)情绪与动机。
(5)个性差异(能力、气质、性格)。
举例说明。
此题不难,答题要点明确,但要注意举例说明。48.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1)气质不影响活动的性质,但可以影响活动的效率。如果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考虑到这一点,就能够有效提高自己和他人的效率。(2)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不影响智力发展的可能性,不决定人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高低;(3)气质影响所选活动的性质和活动效率,对择业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4)气质对教育活动有指导作用,教师应了解气质的有关知识,知道学生的气质特点,有针对性地教育,发挥不同气质。49.(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入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既考虑稳定性,不任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发展的潜力。(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解析:该题是一道重点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发展规律有哪些;二是要求我们如何按这些规律做好教育工作。50.(1)态度的学习理论。霍夫兰等人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者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会得到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者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模仿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2)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凯尔曼指出,态度形成以及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者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第二个阶段:认同,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者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者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经比较主动了。第三个阶段: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不协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者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他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无关的。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导致其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做“认知不协调”现象。人出现了认知不协调现象,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者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过以下几种途径:①改变或者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②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者同时改变二者的重要性或者强度;③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者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者理由。
51.错误。
德育是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所谓品德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政治准则、思想观点、道德规范来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些经常而稳定的倾向和特征。品德包含的范围较广,而道德品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不能以偏概全。
【解析】要牢记德育的四个组成部分,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由此就可以看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只是强调了德育的一个方面。
52.错误。高中阶段应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同时要设置丰富的选修课供不同的学生选修。初中阶段设置的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基打桩合同范例
- 全民健身物业合作合同范例
- 土地无限租赁合同范例
- 公司合作合同范例范例
- 上下杭商铺转租合同范例
- 商贸公司食品供货合同模板
- 国际易货交易合同范例
- 土方回填简明合同范例
-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 制造业企业资产管理条例
- 第1-4单元期中核心素质检测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 摩托车维修技术考核试卷
- 6 我的家庭贡献与责任(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2024七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I'm watching TV教案设计(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期中测试题-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贵州毕节市委政法委所属事业单位考调6人历年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GB/T 32399-2024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
- 2024粤东西粤北地区教师全员轮训培训心得总结
- 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工贸)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相似《相似三角形(第4课时)》示范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