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标准_第1页
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标准_第2页
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标准_第3页
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标准_第4页
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教师教学设计比赛标准

老师教学设计竞赛标准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观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以花的话题入画

师:在我们的教室窗台上摆满了我们细心养植的花草,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教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花,你了解些什么?

2、同学沟通。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

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欢。今日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老师范读。

板书课题,同学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白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解并描述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

(一)看兰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

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

3、指导读第一句。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

师小结并过渡:兰花,它长在千山之顶,可以俯视群山,仰视皓月,真正的怡然得意呀!它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习第二句

(一)闻香

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

(二)品香

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

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同学谈。

师:本该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间聚集,竟香浓到令人感到粘稠,这是多么奇异的花香啊!

来,再读这句诗,读出又粘稠又奇异的花香来。

过渡:莫非这里的兰花真有那么香吗?带着这个问题听听老师下面的介绍。

3、进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义。

4、师:听了有关郑燮的介绍,结合郑燮的人生经受,这里的“妙香稠”还暗指什么呢?

师:兰花啊,只有你高贵纯净的兰花才能理解郑板桥呀!读第二句诗。

5、全班齐读一、二句诗。

学习三、四句诗

1、师:你们再轻声读读三、四句诗,读懂了什么?

结合刚才的介绍,这里的的“热闹”仅仅是在写兰花和兰花脚下的浮云吗?

2、师:身处其中的郑燮是什么立场呢?(来不相知去不留)

是呀,这不就是郑燮的志向的表明吗?这里的兰花不就是郑燮的真实写照吗?这就叫“借物言志”。(板书:借物言志)

3、小结。

4、指名读,边读边评价。

5、回来整体

配乐齐度读古诗。

老师教学设计竞赛标准2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意,学习有感情、有起伏的吟诗。

2、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

3、引导幼儿在古诗中学习,感悟生活。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爱好。

5、鼓舞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预备:

1、诗歌范例。

2、人手一份纸、笔。

3、古代江南水乡秋夜漂亮的景色图片。

活动重难点:

1、重点:理解诗意,有感情、有起伏地吟诗。

2、难点:感受诗中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诗人的思乡情怀。

活动过程:

1、出示挂图导入。

提问:这是什么地方?你发觉了什么?

2、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1〕老师示范朗读。

提问:听这首诗,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2〕再次观赏,引导幼儿

结合挂图理解古诗的意境。

提问:这首古诗描写了怎样漂亮的景色?诗人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3〕幼儿跟读。

3、了解古诗结构。

老师:这首古诗共四句,每行七个字,这种格式的诗叫“七言绝句”。

4、分句理解古诗。

在一个秋天的晚上,寒风习习,玩玩的月亮落下了。诗人坐在船上听着远处传来乌鸦低沉的叫声、寒山寺沉闷的钟声,望着岸边的枫树和渔船的灯火,诗人思念家乡、思念家乡的亲人,他久久不能入睡。

5、学做小诗人。

〔1〕感受古诗的韵味。

老师抑扬顿挫地、有感情地吟诗。

〔2〕学做小诗人。

集体吟诵古诗,在诵读中体会古诗的韵味和意境。

〔3〕观赏画

观赏江南水乡秋夜的美景画。

活动反思: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秋天的深夜,诗人夜泊枫桥的所见所听所感。整个画面给人孤独、默寞、忧愁、静寂的感觉。教学设计中,抓住“愁眠”这个关键词开展教学,让幼儿说说这个愁眠的夜晚,诗人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再结合诗人的心境,让幼儿开展想象,力求想象出画面,入情入境。

老师教学设计竞赛标准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三、教具预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伙伴们学了前面几篇课文,你们觉得春天怎么样?能用四个字的.成语说说吗?〔如:百花齐放、万物复苏〕

2、师:是啊,古人也很喜爱春天,写了好多好多的诗来歌颂春天,赞美春天,今日我们将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大家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播放孟浩然的图片,是啊,这首诗就是由唐代诗人孟浩然写的。

3、板书课题:春晓,指名幼儿读,并让幼儿猜猜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从而进行解题,“晓”是早晨的意思,因此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早晨。那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

〔二〕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1、师:昨天老师已经布置大家预习这首古诗了,现在老师就来检查同学们预习得怎么样了?

①指名幼儿读。

②全班齐读。

2、师:现在老师把课文当中的生字宝宝请到黑板上了,我们一起去跟它们打招呼吧。课件出示“我会认”的字。

①指名幼儿读生字。

②全班沟通识字方法。

③进行词语认读游戏:出示“睡眠、处处、新闻、闻见”等词语让全班同学进行认读。

④全班再次齐读古诗。

〔三〕指导朗读,理解诗意

1、师:同学们春天百花齐放,鸟儿飞来飞去,诗人睡得可香啦,连天亮了都不知道。是谁把他叫醒的呢?原来是小鸟,它们叽叽喳喳地叫着。他突然记起昨天晚上听到的刮风下雨的声音。花园里的花开得那么好,被风吹了一晚上了,不知道掉了多少花瓣。师边读边指导幼儿看图。

2、师:那么诗人是怎样来写这么一幅画的呢,我们就一起来读读这首诗。

〔1〕学习一、二两句诗。

①幼儿自由读这两句诗。

②师:春天的早晨,睡得多么舒畅,一醒来就听到漂亮

的鸟叫声,心情真舒服啊!谁能带着这种心情来读读这两句诗。

③幼儿试着兴奋地读这两句,接着再指名读,齐读。

〔2〕学习三、四句。

①师范读,幼儿再跟读。

②师:我们的想起花瓣掉了不少,心里就觉得很可

可读得轻一些,慢一些。

④幼儿试读,再全班齐读。

〔3〕幼儿试背全诗。

3、导背

①看图试背,指名背。

②全班齐背。

4、配乐朗读古诗。

〔四〕指导书写“古、声、多”

1、出示三个生字,幼儿认读,并对生字进行组词。

2、幼儿观测生字,说说在书写这些生字的时候分别要留意什么?

3、老师范写,幼儿描红并书写两个生字。

4、展示评议。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春晓》。

2、古、声、多各写两行。

老师教学设计竞赛标准4

活动目标

1、观测图片理解诗句的内容,了解古诗的意境。

2、通过观赏古诗,让幼儿体会大自然的美。

3、引导幼儿用简约的词语表达自己对《小池》的感想。

活动预备

古典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启发性谈话:小伙伴,谁会背古诗呀?背一首给大家听听好吗?

今日,老师和小伙伴一起学习一首新古诗《小池》。

二、开展

1、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测、讲解并描述,理解古诗的意境。

〔1〕图上是什么地方?〔小池塘〕

小小的池塘边有什么?

〔泉眼、树阴、小荷、蜻蜓〕,

从这幅图上,你能看出是什么季节吗?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老师:诗人在酷热的夏天,来到小池边,泉水在静静地流淌,树荫倒映在水面上,

一只飞来的蜻蜓站立在嫩嫩的荷叶上。

看到这么漂亮的景色,诗人就提笔写下了这首《小池》。

2、示范朗诵,讲解诗意,介绍。

〔1〕老师朗诵古诗。

提问:古诗的名字是什么?这首是共有几句?

小结:很久以前古代诗人写的诗就叫古诗。古诗的诗句简练,朗诵起来也特别上口。

〔2〕讲解诗意,学说诗句。

泉眼静静无声是疼惜细细的流水。泉眼:泉水的出口。惜:疼惜。细流:细小的流水。

树荫倒映在水面上是它喜爱晴天温柔的风光。照水:倒映在水面。晴柔:晴天温柔的风光。

小小嫩嫩的荷叶刚露出紧裹的叶尖。尖尖角:指刚诞生的、紧裹着的嫩小荷叶尖。

早飞来可爱的蜻蜓站立在上头。

〔3〕介绍古诗。

杨万里,南宋诗人,是我国古代诗写得最多的作家之一。

他的诗以描绘山水风光、自然景色为主,朴实清爽,流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