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890-2009乌龙茶包揉机_第1页
DB35T 890-2009乌龙茶包揉机_第2页
DB35T 890-2009乌龙茶包揉机_第3页
DB35T 890-2009乌龙茶包揉机_第4页
DB35T 890-2009乌龙茶包揉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 Ⅱ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产品型号表示方法 15基本参数 26技术要求 26.1一般要求 26.2装配质量 26.3外观质量 26.4安全和环保 26.5整机性能 36.6可靠性 3 38检验规则 69标牌、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使用说明书 Ⅱ包揉是乌龙茶成形工序之一,包揉与速包、松包筛末工序配合作业。乌龙茶包揉机是根据乌龙茶成形工艺流程要求而开发的产品,为了该产品的名称、型号表示方法的统一及产品的技术要求有章可循,根据我省乌龙茶包揉机的实际情况、制订本标准。本标准由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本标准起草单位: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安溪县农业机械管理站、机械工业农机及泵类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福州)、福建省农机质量监督检验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金瑞、李大水、陈声佩、翁祖强、谢舒华、吴尚璟、郑珍、沈美雄。1本标准规定了乌龙茶包揉机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型号表示方法、基本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牌、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使用说明书。本标准适用于乌龙茶包揉机(以下简称“包揉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受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3785-1983声级计的电、声性能及测试方法茶水分测定GB/T9480-200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GB10395.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安全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GB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JB/T5673-1991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涂漆通用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包揉:将速包后的茶球进行搓揉挤压,使茶叶外形呈半球状或球状的过程。4产品型号表示方法产品型号由商标或企业代号、类别代号、功能代号、特征代号、主参数、产品设计序号组成。25基本参数包揉机基本参数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外形尺寸(长×宽×高),mm;f)上揉盘升降驱动电动机功率,kW;6技术要求6.1.1包揉机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6.1.2包揉机配套外购件、外协件应符合相关标准或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并附有制造商提供的产品6.1.3容易松脱的零件应有可靠的防松装置,单向运转的零部件应有运动方向标记。6.1.4与茶叶直接接触的揉盘材料或涂层,不得影响茶叶质量。揉盘材料宜采用铸铁或铸钢。6.1.5各润滑部位应加足润滑剂,但不得有润滑剂渗漏现象。6.1.6包揉机应保证茶球在揉盘范围内正常翻滚且不滑出揉盘。6.2装配质量6.2.1所有零部件须经验证合格,方可装配。6.2.2装配后包揉机各活动环节应灵活、无卡滞现象,运转应平稳、可靠,不允许有异常声响。6.2.3传动装置调速应稳定可靠,操作应灵活方便。6.2.4各连接处紧固件不得松动。6.2.5电气控制应安全、准确、可靠;指示仪表指示准确。6.3外观质量6.3.1包揉机外观应整洁、平整、无污损,不允许有磕碰伤、划痕和毛刺等现象。6.3.2表面涂漆质量应符合JB/T5673中TQ-2-2-DM的规定。6.3.3油漆表面应平整、均匀、光滑,不得有漏漆、起皱、流挂、剥落和露底等缺陷。6.4安全和环保6.4.1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²。36.4.2电气应具有可靠的接地装置且有明显的接地标志。接地端子螺栓公称直径应不小于8mm,紧固螺钉应不小于4mm。接地螺栓不得兼作它用。接地引出线应是公称截面积2.5mm²以上的软铜线。6.4.3对操作及相关人员可能触及到的外露旋转、传动部件,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安全防护装置和安全防护距离应符合GB10395.1中第5、6、7章的规定。6.4.4对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但因功能需要而不能防护的危险运动件,应在其附近、控制柜等处固定永久性安全标志,安全标志应符合GB10396的规定。安全标志牌上应简要提示危险程度、危险产生的后果、避免危险的安全措施等。安全标志应在说明书中重现,且应清晰、易懂。6.4.5包揉机工作噪声应不大于80dB(A)。6.5整机性能6.5.1包揉机应能满足包揉工艺要求。6.5.2试验原料采用含水率为32%~42%的杀青叶或初烘叶时,包揉机的作业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a)小时生产率应不低于使用说明书的规定;b)千瓦小时生产率应不小于20kg/kW-h;c)成形率不小于75%;d)碎茶率不大于8%。e)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最大茶球质量速包后,进行包揉时,包揉机应能正常工作。6.6.1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MTTFF)应不低于300h;有效度单机考核累计工作时间应不少于600h,试验过程中除易损件外,不允许更换其它零件。6.6.2使用可靠性(有效度)应不低于97%。7试验方法7.1噪声测定7.1.1测试仪器应符合GB/T3785中规定的2型或2型以上的声级计,采用声级计的A权级网络。7.1.2包揉机周围不应放置障碍物,包揉机与墙壁的距离一般应大于2m。将测试仪器置于水平位置,传声器面向噪声源,传声器距离地面高度为1.5m,与包揉机的距离为1m(按基准体表面计),用慢档进行测量。每一次测量点数为四点,即沿包揉机周围测量表面矩形每一边的中点(共四点)。取各点噪声平均值为最后测定结果。同时,应测量相应点的背景噪声。7.1.3噪声修正。当在每个测点上测量A声级时,若与背景噪声的A声级之差小于3dB(A)时,测量结果无效;若相差大于10dB(A)时,则本底噪声的影响可忽略不计;当相差在3dB(A)~10dB(A)时,则应按表1进行修正。4表1噪声修正值噪声背景噪声与包揉机噪声的差值dB(A)3从测量值中应减去dB(A)32107.1.4每台样机试验至少应进行3次,取各次试验测定值的最大值作为样机噪声测定结果。试验前采用多点(不少于8点)随机和对角线四分法取样法对试验用的杀青叶或初烘叶进行取样,按7.3性能试验包揉机性能试验以同批次杀青叶或初烘叶经15次“速包--包揉——松包”循环后进行测定。按束时应记录总耗电量,以同批次在制叶经15次“速包--包揉-—松包”循环后加工出的茶叶经烘干到含水率6%的质量计算,茶末换算到含水率6%时的质量。7.3.1最大茶球质量测定采用含水率为32%~42%的杀青叶或初烘叶、第一次速包、包揉机正常工作时所能包揉的最大茶球质量(不含布巾质量),试验次数不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换算为含水率6%的成品毛茶质量。7.3.2成形率的测定取经15次“速包-一包揉-一松包”循环后的包揉叶样200g,分两次,每次100g,剔除茶梗老叶、杂质,分出该成形而未成形叶、茶末和成形叶三种,分别称重。成形率按式(1)计算:C一成形率;W.一成形叶质量,单位为克g;CW一成形叶质量、该成形而未成形叶质量、碎末质量之和,单位为克g。7.3.3碎茶率的测定称松包后的茶叶质量、松包筛末出的茶末质量,茶末经烘干(含水率为7%~9%)后,取茶末200g,分两次,每次100g,均匀摊铺在直径为500mm、网孔基本尺寸为1.18mm(16目)分样筛上,筛动5转,称筛下的碎茶质量。碎茶率按式(2)计算:H一筛下碎茶质量,单位为克g;W一松包后的茶叶质量,单位为克g。57.3.4小时生产率的测定:小时生产率按式(3)计算:W,一包揉茶叶(含筛末出的茶末)经烘干后的质量,单位为千克kg。7.3.5千瓦小时生产率的测定:千瓦小时生产率按式(4)计算:动力电路导线和保护接地电路间的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7.5.1试验样机: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考核不得少于2台;有效度考核至少1台。试验采用定时截尾方法,时间为350h,测定每台包揉机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然后计算平均值。t—第i台包揉机出现首次故障时累计工作时间,单位为每小时h:to-定时截尾试验时间,单位为每小时h。有效度单机考核累计工作时间:不得少于600h;试验过程中除易损件外,不允许更换其他零件。6ZTg—故障排除时间,单位为小时h;ZTz—纯工作时间,单位为小时h。8检验规则包揉机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8.1出厂检验8.1.1每台总装完毕的包揉机必须进行装配质量、外观质量、安全性能、空运转试验等方面的检查,其具体检验项目为:6.1.3、6.1.5、6.1.6、6.2.2、6.2.3、6.2.4、6.2.5、6.3.1、6.3.3、6.4.1、6.4.2、6.4.3、6.4.4及空运转试验。8.1.2空运转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a)产品出厂前应逐台进行空运转试验:试验时间应不少于30min。b)空运转试验中应运转平稳、可靠。c)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应牢固、可靠,紧固件不得存在松动现象。8.2型式检验8.2.1包揉机每四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投产或者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产品的结构、材料、工艺、参数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产品停产二年后恢复生产时;d)国家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8.2.2型式检验内容应包括技术要求的全部项目内容。8.2.3抽样方法抽样按GB/T2828.1中的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采用特殊检查水平S-1,每批产品中抽检2台。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样数为2台。样机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8.2.4检验项目分类包揉机的检验项目按其对产品的影响程度分为A类、B类和C类,检验项目分类见表2:项目分类检验项目类项12接地装置及接地标志3安全防护4安全标志567续表2检验项目分类表项目分类检验项目类项123小时生产率4工作噪声56平均首次故障前工作时间7有效度C类12345紧固件固紧情况6外观平整性7898.2.5判定规则包揉机抽样检验的合格判定按表3规定进行,表中AQL为可接收质量限,Ac为接收数,Re为拒收数。被检样品的A、B、C各类项目不合格数均不超过相应的可接收质量限,方可判定被检样机合格,否则判定为不合格。不合格分类ABC项目数679S-1A样本数(n)29标牌、包装、运输和贮存、产品使用说明书9.1.1每台包揉机应在外表面的易见部位上装置一个标牌,标牌应符合GB/T13306的规定。9.1.2标牌内容应清晰可见,且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商标、型号、名称;8b)主要技术参数(外形尺寸、额定电压、额定功率、揉盘直径、最大揉盘间距);c)产品执行标准代号;d)生产日期及出厂编号;e)制造厂名称。9.2包装9.2.1包揉机出厂包装应牢固可靠,保证在正常装运中不致碰伤和受潮,且符合运输要求,并有防潮、防压措施。如顾客有特殊要求,可由产品供需双方协商决定。9.2.2包装箱内应有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装箱清单及备件(易损件)、质量承诺书或保修卡、附件及随机工具。9.2.3包揉机包装前应清洁,油漆表面之外的外露加工面应涂防锈剂。9.2.4包装箱外面应标明以下内容:a)产品型号、名称;c)包装箱尺寸:(长×宽×高)mm;g)发往地址及收货单位名称;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