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合成抗菌药物_第1页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_第2页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_第3页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_第4页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工合成抗菌药物1第一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37章人工合成抗菌药物

(Artificialsyntheticantibacterialdrugs)

第1节喹诺酮类药物(quinolones)

第2节磺胺类药物(sulfonamides)

第3节其他合成抗菌药物

2第二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思考题

1.喹诺酮类药物的构效关系及分类(根据开发时间及抗菌谱)。

2.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第3、4代)。

3.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什么?

4.细菌对喹诺酮类药物产生耐药性的作用机制有哪些?

5.临床常用喹诺酮类药物的作用特点比较(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3第三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一、构效关系N1引入环丙基,对G+、衣原体、支原体作用增强。环丙沙星

引入F→抗菌作用明显↑。第1节喹诺酮类药物

(quinolones)

哌嗪环→抗绿脓杆菌。F或Cl→内服生物利用度、抗G+和厌氧菌活性↑。4第四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常见的喹诺酮类药物结构5第五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发展第1代:萘啶酸(nalidixicacid)窄、差、多。第2代:吡哌酸(pipemidicacid)

1974,抗菌活性>萘啶酸,口服少量吸收,不良反应少,

用于敏感菌尿路感染与肠道感染。第3代:含氟的新喹诺酮类药(fluoroquinolones)

1990年前:诺氟、环丙、氧氟、培氟、依诺沙星。

1990年后:左氧氟、洛美、氟罗、司帕、阿拉、巴洛、帕珠、西他、吉米沙星。第4代: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克林沙星、佳诺沙星。6第六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作用特点

1.抗菌谱广、活性强包括G+、G-杆菌,某些药物对厌氧菌、结核杆菌、衣原体、支原体有作用;

2.作用机制独特,与其他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

3.药代动力学特性好:生物利用度较高,体内分布广,t1/2长;

4.临床应用广泛,PAE较长(2~6h);

5.不良反应较少,使用方便。7第七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作用机制

主要靶位是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

1.抑制细菌DNA螺旋酶(DNAgyrase),干扰DNA复制。

DNA回旋酶是A亚基和B亚基组成。A亚基将正超螺旋后链切开缺口,B

亚基将DNA前链经缺口后移,A亚基将切口封闭,形成DNA负超螺旋。药物作用于DNA螺旋酶A亚基,抑制其切口和封口→阻碍细菌DNA合成→细菌死亡。8第八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抑制拓扑异构酶Ⅳ,干扰DNA复制。

拓扑异构酶Ⅳ由2个C亚基和2个E亚基组成。C亚基负责DNA的断裂和重接;E亚基催化ATP水解。喹诺酮类药物抑制拓扑异构酶Ⅳ,影响子代DNA解环连而干扰DNA复制。

9第九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G-G+喹诺酮类抗菌机制示意图10第十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五、耐药性

1.螺旋酶A亚基基因突变→螺旋酶A亚基变异,药物与螺旋酶亲和力↓。

2.细胞膜孔通道蛋白的改变→细胞膜通透性↓,菌体内药浓↓。

3.细菌体内的药物泵出作用激活,将药物排出菌体。

4.产生保护药物靶点的蛋白质,阻挡药物与酶的结合。

11第十一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首选“环丙”六、临床应用

用于各种敏感菌感染。

1.泌尿生殖道感染:首选“加替”、“环丙”、“氧

氟”

,对细菌性前列腺炎、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等

效果好。

绿脓杆菌性尿道炎12第十二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2.肠道感染:治疗志贺菌肠炎、大肠杆菌、伤寒等。3.呼吸道感染: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军团菌、支原体、流感杆菌。对结核杆菌(TB)有效:氧氟、环丙、左氧、司帕沙星。4.骨关节及皮肤软组织感染。13第十三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胃肠道反应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

焦虑、失眠、耳鸣、偶致幻觉和癫痫发作。3.过敏反应:4.软骨损害、腱炎、腱断裂。七、不良反应14第十四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5第十五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6第十六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1.体外抗菌活性最强的药物是

A、环丙沙星B、氧氟沙星C、诺氟沙星D、洛美沙星E、氟罗沙星2.不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共同特点的是

A、口服吸收好B、细菌对其不产生耐药性C、抗菌谱广D、抗菌作用强E、不良反应少3.喹诺酮类药物不宜应用于A、溃疡病患者B、肝病患者C、婴幼儿D、老年人E、妇女4.喹诺酮类药物抗菌作用机制是

A、抑制细菌转肽酶B、抑制细菌DNA回旋酶C、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D、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E、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酶17第十七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5.不属于第三代氟喹诺酮的是

A、环丙沙星B、吡哌酸C、依诺沙星D、洛美沙星E、氧氟沙星6.不符合氟喹诺酮类的叙述是

A、多口服吸收良好B、口服吸收受多价阳离子影响C、血浆蛋白结合率高D、可进入骨、关节等组织E、大多主要以原形经肾排出7.属非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是

A、培氟沙星B、诺氟沙星C、环丙沙星D、依诺沙星E、吡哌酸8.目前不良反应最小的喹诺酮类药物是

A、诺氟沙星B、环丙沙星C、氧氟沙星D、左氧氟沙星E、依诺沙星18第十八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思考题

1.依据口服吸收的难易程度和临床应用,磺胺类药物的分类。

2.磺胺类药物的抗菌作用机制是什么?

3.细菌如何对磺胺类药物产生耐药性?

4.磺胺类药物有哪些临床应用?

5.磺胺类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19第十九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2节磺胺类药物

(sulfonamides)一、基本结构对氨基苯磺酰胺。20第二十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二、磺胺类药分类

1.用于全身性感染的磺胺药(1)短效(t1/2<10h):磺胺异噁唑(SIZ)(2)中效(10-24h):磺胺嘧啶(SD),磺胺甲噁唑(SMZ)

(3)长效(t1/2>24h):磺胺多辛(SDM)

2.用于肠道感染:柳氮磺吡啶(SASP)

3.外用:磺胺嘧啶银(SD-Ag),磺胺米隆(SML),磺胺醋酰(SA)。21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三、抗菌谱

广谱、慢效抑菌剂。

1.敏感菌:G+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G-菌(脑膜炎球菌、淋球菌、鼠疫杆菌);

2.次敏感菌:G-杆菌(流感杆菌、大肠、痢疾、变形、肺炎杆菌、变形杆菌、布鲁杆菌等;沙眼衣原体。

3.寄生虫:疟原虫、卡氏肺囊菌、弓形虫等

4.其他:

SML和SD-Ag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抑制作用;SMZ对伤寒杆菌。

5.无效:立克次体,G+杆菌、螺旋体、支原体。22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四、抗菌机制

干扰叶酸代谢:化学结构与PABA相似,竞争结合菌体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止二氢叶酸的合成,影响核酸合成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注:

1.二氢叶酸合成酶亲和力:PABA较磺胺类强千倍以上-首剂加倍;

2.脓液及坏死组织、普鲁卡因-减弱磺胺药作用。23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磺胺药和甲氧苄啶抗菌机制24第二十四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五、临床应用(一)全身性感染药物磺胺嘧啶:流脑首选;磺胺甲噁唑:流脑预防、呼吸道、泌尿道感染,与TMP合用协同抗菌。(二)肠道难吸收药物柳氮磺吡啶:溃疡性结肠炎。(三)外用药物磺胺米隆、磺胺嘧啶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烧伤创面感染);磺胺醋酰:眼科感染。25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六、不良反应1.肾损害:在酸性尿中易形成结晶,刺激肾,致结晶尿、血尿、管型尿,以SD多见;(1)多饮水:大于1.5L/d;(2)碱化尿液(NaHCO3);

(3)老年人、肾功能不全慎用;

2.过敏反应:皮疹、固定型药疹、药热等,注意用药史;

3.造血系统:粒细胞↓,血小板↓,再障;4.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饭后服可减轻;

5.神经系统:头晕、乏力。26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第3节其他合成类抗菌药甲氧苄啶(trimethoprim)硝基呋喃类(nitrofurans)硝基咪唑类(nitronidazoles)27第二十七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甲氧苄啶(trimethoprin,TMP)

【特点】

1.抗菌谱:与磺胺相似,较广

2.机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与磺胺合用协同增效如:SD+TMP,SMZ+TMP。

3.与磺胺合用,不单用。

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感染及

伤寒杆菌。28第二十八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硝基呋喃类(nitrofurans)抗菌谱广、作用强、不易耐药、毒性大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

尿药浓度高,用于尿路感染。主要用于下尿路感染。呋喃唑酮(furazolidone,痢特灵)

难吸收(仅5%),主要用于肠炎、菌痢、霍乱等肠道感染性疾病,也可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29第二十九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

甲硝唑、替硝唑、尼莫唑【应用】1.厌氧菌感染(需氧菌无效)

2.滴虫病

3.阿米巴病

4.贾第鞭毛虫病硝基咪唑类(nitronidazoles)30第三十页,共三十二页,编辑于2023年,星期五考查题:1.治疗流脑的首选药是()。

A.链霉素;B.四环素;C.磺胺嘧啶;D.红霉素;E.环丙沙星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