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 讲课课件_第1页
精神分裂症 讲课课件_第2页
精神分裂症 讲课课件_第3页
精神分裂症 讲课课件_第4页
精神分裂症 讲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神分裂症一、概述(一)定义:一种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具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无意识及智能障碍,有的病人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认知功能损害,自然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但部分病人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状态。(二)患病率:

患病率1%±

年发病率0.1/1000±

性别与患病率: 国内流行学调查(1982)女>男,35岁↑ 年龄组较明显,男:女=1:1.6。

患病率与家庭经济水平呈负相关: 经济水平低的为10.16/1000, 经济水平高的为4.75/1000二、病因和发病机理(一)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 患者近亲中患病率比一般居民高10~ 20倍,与患者血缘关系越近,预期发 病率越高

双生子研究:

MZ同病率比DZ高4~6倍

寄养子研究:

S母亲的寄养子患病率显著高于健康 双亲的寄养子

高危儿童研究: 高危组S患病率及自杀率较对照组高(二)器质性因素1、病理形态学研究:CT、MRI发现部分S有脑萎缩表现,萎缩部位DA神经元减少抑制DA活动的神经元损害较多

DA活动过度2、生理生化研究:

中脑边缘系统DA活动过度阳性症状

苯丙胺和其他DA激动剂能使正常人产生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抗精神病药物消除阳性症状的机理为阻滞DA受体功能。

随年龄增加,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前额叶及皮质下DA受体↓

慢性S患者MAO活性低于正常人

皮质下DA亢进和谷氨酸系统功能不平衡假说:PCP模拟S症状

5-HT假说:5-HT受体拮抗剂使A10DA神经元放电减少中脑皮质及中脑边缘系统的DA释放,发挥抗精神病作用.减少EPS.

3、子宫内感染与产伤4、神经发育的病因学假说(三)心理社会因素

性格因素:表现为内向、孤僻、敏感、多疑。

社会应激因素:国内调查病前有心理因素占40%-80%,多数患者病前6个月可有相应的生活事件。三、临床表现(一)思维障碍 思维内容障碍-妄想: 特点:结构松散、无系统性;泛化、 多变;荒谬离奇 对诊断有特征性意义的妄想: 思维播散、插入、被夺;被控制感; 被影响妄想。 思维形式障碍-联想障碍包括:联想散漫、思维破裂、思维中断、思维贫乏、强制性思维病理性象征性思维、语词新作(二)知觉障碍 以听幻觉最常见:意识清晰时出现 幻听是S重要特征;内容如为命令 性、评论性或争论性,有诊断意义 躯体感知障碍:皮肤幻觉(三)情感障碍 主要表现为情感淡漠情感不协调(四)意志障碍 意志活动减退或缺乏 意向倒错 内向症 矛盾症状:有诊断意义(五)行为动作障碍 精神运动性兴奋 精神运动性抑制: 紧张性木僵、蜡样屈曲、 违拗症 刻板动作、作态四、临床类型(一)单纯型 多发病于少年期,起病隐匿,缓 慢 发展,以社会性退缩、情感淡 漠、意志缺乏等阴性症状为主要 表现(二)青春型 发病于青春期,急性或亚急性 起病,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 不协调为主要临床相,幻觉、 妄想多为片断性(三)紧张型:现少见 多发病于青年期,急性起 病,紧张性兴奋和木僵单 独或交替出现(四)偏执型:较多见 发病于青壮年或中年,缓慢 起病,持久的妄想和幻听主 要临床相(五)其它类型 未分化型、混合型、残留 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 、 Ⅰ 型(阳性型)与Ⅱ型 (阴性型)五、病程、预后(一)病程: 持续发作-导致精神衰退 间断发作-精神症状急剧出现后, 间隔缓解期(二)预后

有诱因

病前性格无缺陷

无家族史

发病年龄较晚

阳性症状明显

治疗及时

监护好 预后好,反之预后差六、诊断与鉴别诊断按中华医学会诊断标准(2000)诊断 1、症状学标准

联想障碍: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思维贫乏

被控制感,

被洞悉感

思维插入,被广播,思维中断

妄想

逻辑障碍: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反复出

现言语性幻听

情感障碍:情感淡漠,情感倒错

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等

意志明显减退或缺乏

上述症状确定无疑至少有两项2、严重度标准 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生活不能自理; 无法与病人进行有效交谈3、病程标准

一个月以上4、排除标准 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鉴别诊断器质性精神障碍一般有脑器质性疾病史、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智能障碍和记忆障碍,以及影像学表现。心境障碍临床表现

病程

鉴别诊断强迫性神经症强迫症状的表现形式及内容患者的情感体验有无自知力是否主动求治七、治疗与预防(一)药物治疗治疗原则:1、根据临床症状群的表现可选择非一种典型药物,也可选择典型药物。如经4-6周疗效不佳,可选用氯氮平。以单一用药为原则。复发和病情恶化患者根据既往用药情况使用原有效的药物。低剂量者可增加治疗剂量,继续观察;已达治疗剂量仍无效者,可换另一种化学结构的药物。治疗个体化,因人而异。2、经上述治疗疗效不满意,可合并治疗。以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同药物联合比较恰当。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后,仍以单一用药为宜。

3、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到有效推进剂量。药物滴定速度视药物特性及患者特质而定。要足量足程治疗。4、定期评价疗效调整治疗方案,认真观察药物不良应并做积极处理。5、根据WP治疗规则系统的建议,一般首选非典型药作为一线药物。经典药及氯氮平作为二线用药。抗精神病药物: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 包括:传统抗精神病药新型抗精神病药

传统抗精神病药:药名效价常用剂量(mg/d

)吩噻嗪类:氯丙嗪1200~800奋乃静1010~80三氟拉嗪10~2010~60硫杂蒽类:泰尔登2/3100~600丁酰苯类:氟哌啶醇506~40新型抗精神病药:药名效价常用剂量(mg/d

)氯氮平1.5100~600

利培酮2~6奥兰扎平5~20奎硫平300~600(二)电抽搐治疗(ECT)包括传统电抽搐治疗和改良电抽搐治疗传统电抽搐治疗:强直期阵挛期恢复期改良电抽搐治疗:硫喷妥钠诱导静脉麻醉;肌肉松弛剂琥珀胆碱,使得骨骼肌松弛;治疗作用在于脑内癫痫样放电,并不引起肌肉的痉挛,安全性好心理社会干预和社区康复(一)心理社会干预

1.效能预防复发。促进应对技巧,获得较好的社会及职业功能,更加独立地执行各项活动的功能诸方面

2.目标减少疾病易罹性及不良应激,并增强人际适应能力及各项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对患者的支持

3.治疗者的任务各种角色的作用:管理者,教师,朋友,治疗师

4.治疗的选择取决于个体生活及疾病不同阶段中病人的特殊需要

(二)个别治疗最常应用形式为支持性及自知力定向性技术(三)家庭心理社会教育

1.目标与效能降低患者的复发,改善其功能,减少家庭负担及提高家庭功能

2.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急性期是让家庭加入多个家庭心理教育小组的最佳时机家庭教育可以是单个家庭或多个家庭的集体方式

(四)集体治疗

1.目标与效能 形式:集体心理教育集体咨询集体心理治疗 目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制定目标计划,发展社会性的交互作用,药物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2.实施方法及注意事项 选择标准:患者病情必须已相当稳定,具有足够的现实检验能力 排除标准:幻觉及妄想持续存在,严重的思维紊乱,以及行为冲动的控制能力很差 集体治疗对处于危机状态的患者不过是初级治疗模式。一般集体治疗小组6至8名(五)社区康复服务类型

1.个案管理法

2.主动式社区治疗程序

3.社会技能训练

4.职业康复

心理社会干预的新进展

1.建立和维持一种治疗性医患协作关系

2.便于全面采集病史资料

3.促进诊断性会谈

4.为病家提供相关知识的教育

5.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6.及时洞察和调适疾病的心理社会影响

7.识别疾病的促发或延续因素

8.引导家庭成员减轻苦恼和负担

9.促进服务团队成员的沟通个案管理(Casemanagement,CM)CM核心内容:

(1)需求评估(2)发展综合服务计划(3)服务实施的安排(4)对服务过程的监控及评价CM的服务形式:

介入式中介式协调式主动式社区服务(AssertiveCommunityTreatment,ACT)

关键内容

1.强调促进患者社区生活的适应而不单单侧重精神病病情的控制

2.动员病人家庭,雇主,朋友,熟人及社区机构等形成自然支持网络,并为他们提供支持和咨询

3.引导患者对医疗顺从,若遇特别情况便及时与精神科医师联络

1)ACT团队成员较TCM经营者的职业满意度及服务热情均高,较少对职业的抱怨

2)医患关系如何,成为病家满意度的可预测因子

3)CM实施中,更“到位(beingthere)的是“消费性”服务人员,而完成任务了事者多为“公益性”人员

4)ACT所提供的整合性住宿服务对无家可归者的结局较为理想个体化安置及支持(IPS)

主要内容:

1)快速获得就业

2)绕过职前的预备阶段

3)重点关注职业寻找过程中的交往会谈技能

4)就业状况与临床服务的整合协调

5)借助ACT程序提供长期的职业支持(四)家庭干预

累计接受2年的复发/再住院率:单一接受个别化家庭治疗或集体治疗者为28%,同时接受个别/集体治疗的患者为25.5%;仅接受常规照料而未予家庭治疗达63.6%目的及方法:

1.提供有关疾病知识及其应对技能的教育

2.减少家庭中的紧张氛围

3.提供心理上的支持与同情

4.形成治疗团队与患难家庭的合作关系(五)技能训练与疾病自理用来教会康复期患者的人际交往及疾病自理,即通过分解靶行为,逐步学会使用一些应对不同病态行为的技能,技能训练有时与心理教育,行为矫正及疾病自理技术相结合,文献结果大相径庭(六)认知行为治疗及认知康复

认知矫正(Cognitiveremediation)

认知行为治疗(CBT)认知康复的重点:改病信息处理过程的基本能力,如注意,记忆,警觉,抽象与概括能力,以及计划和决策能力,通过教会一些补偿措施处理这些方面的缺损SPORT推荐用于精神分裂的心理社会干预心理治疗

1.基于心理动力学模式(即对潜意识材料的解释并注重于转换及行等理论的疗法)的各类个别心理治疗及集体心理治疗方法都不应该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2.对既实用且特异性良好的一些个别及集体心理疗法应予推荐。包括支持,教育,行为及认知技能训练等方法,重点使用于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