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教案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教案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五、说程序设计: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有利于学生进行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设计。
(一)、观图激趣、设疑导入。
出示图片,设计故事。一日,春光明媚,蝴蝶和蜜蜂来到花丛中游玩,这时蝴蝶对蜜蜂说:“咱们长得真象”,蜜蜂百思不得其解。你能说出为什么长得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这一问题――轴对称。
[设计意图]以兴趣为先导,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情景,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实践探索、感悟特征.
《活动一(课件演示)观察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出示一组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的轴对称图形,出示后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并引导学生感知,无论是随风起舞的风筝,凌空翱翔的飞机,还是古今中外各式风格的典型建筑很多图形都给我们以美得感受。然后,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是如何对称怎样才能使对称部分重合呢让学生观察、猜想、探究、讨论,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导,让学生发现:把一个图形的某一部分沿着一条直线翻折180度后能与这个图形另一部分完全重合。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在得出概念之后再引导学生例举生活中的事例。以便加深对轴对称图形概念的理解。
为了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又出示了一组练习
(练习1)这是一组常见几何图形,要求学生判断是否是对称图形,若是对称图形的,画出它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练习题不仅让学生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而且让学生认识到我们常见的图形,有些是轴对称图形,有些不是轴对称图形。并且还让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不仅仅只一条,有可能有2条、3条、4条甚至无数条,对称轴的方向不仅仅是垂直的,有可能是水平的或倾斜的。
(练习2)国家的一个象征,观察下面的国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次题进一步巩固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同时通过展示各国的国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动手操作、再度探索新知。
将一张纸对折,用笔尖扎出一个图案,然后将纸展开后,铺平,观察各自得到的图案与轴对称图形的不同。教学中注重学生活动,鼓励学生亲自实践,积极思考,在乐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从而引出轴对称概念。
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得出轴对称的概念……。之后再结合动画演示加深对轴对称概念的理解,进而引出对称轴、对称点的概念.并结合图形加以认识。
(四)、巩固练习、升华新知。
出示几幅图形,请同学们辨别哪幅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图形轴对称,
在这组练习中让学生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既加深了对两个概念的理解,又锻炼了同学的各方面能力。完成这组练习题后让学生,归纳轴对称图形及轴对称区别与联系,先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用多媒体展示。
(课件演示)轴对称图形及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区别与联系
(五)、综合练习、发展思维。
1、抢答;观察周围哪些事物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
2、判断:
生活中不仅有些物体的形状是轴对称图形,我们所学的数字、字母和汉字中也有一些可以看成轴对称图形。
(1)下面的数字或字母,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
0123456789ABCDEFGH
3、像这样写法的汉字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口工用中由日直水清甲
(这几道题的练习做到了知识性、技能性、思想性和艺术性溶为一体。这样设计,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检查了学生掌握新知的情况,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六)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学生从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情感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作业布置要有层次,照顾学生个体差异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六、设计说明
这节课,我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六个环节的教学设计,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图案以及动画演示,由感性到理性,让学生轻松掌握了轴对称图形与关于直线成轴对称两个概念,指导学生操作、观察、引导概括,获取新知;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动口、动手、动眼、动脑,使学生学有兴趣、学有所获。这就是我对本节课的理解和说明。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教案【篇4】
课题:一元二次方程实数根错例剖析课
【教学目的】精选学生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有关问题时出现的典型错例加以剖析,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错误的原因和纠正错误的方法,使学生在解题时少犯错误,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
【课前练习】
1、关于x的方程ax2+bx+c=0,当a_____时,方程为一元一次方程;当a_____时,方程为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_______,当△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________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方程中两实数根之和为2的方程是()
(A)x2+2x+3=0(B)x2-2x+3=0(c)x2-2x-3=0(D)x2+2x+3=0
错答:B
正解:C
错因剖析: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2,极易误选B,又考虑到方程有实数根,故由△可知,方程B无实数根,方程C合适。
例2若关于x的方程x2+2(k+2)x+k2=0两个实数根之和大于-4,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1(B)k<0(c)-1<k<0(D)-1≤k<0
错解:B
正解:D
错因剖析:漏掉了方程有实数根的前提是△≥0
例3(20__广西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2k)x2-2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求k的取值范围。
错解:由△=(-2)2-4(1-2k)(-1)=-4k+8>0得k<2又∵k+1≥0∴k≥-1。即k的取值范围是-1≤k<2
错因剖析:漏掉了二次项系数1-2k≠0这个前提。事实上,当1-2k=0即k=时,原方程变为一次方程,不可能有两个实根。
正解:-1≤k<2且k≠
例4(20__山东太原中考题)已知x1,x2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m+1)x+m2+1=0的两个实数根,当x12+x22=15时,求m的值。
错解: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x1+x2=-(2m+1),x1x2=m2+1,
∵x12+x22=(x1+x2)2-2x1x2
=[-(2m+1)]2-2(m2+1)
=2m2+4m-1
又∵x12+x22=15
∴2m2+4m-1=15
∴m1=-4m2=2
错因剖析:漏掉了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实根的前提条件是判别式△≥0。因为当m=-4时,方程为x2-7x+17=0,此时△=(-7)2-4×17×1=-19<0,方程无实数根,不符合题意。
正解:m=2
例5若关于x的方程(m2-1)x2-2(m+2)x+1=0有实数根,求m的取值范围。
错解:△=[-2(m+2)]2-4(m2-1)=16m+20
∵△≥0
∴16m+20≥0,
∴m≥-5/4
又∵m2-1≠0,
∴m≠±1
∴m的取值范围是m≠±1且m≥-
错因剖析:此题只说(m2-1)x2-2(m+2)x+1=0是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而未限定方程的次数,所以在解题时就必须考虑m2-1=0和m2-1≠0两种情况。当m2-1=0时,即m=±1时,方程变为一元一次方程,仍有实数根。
正解:m的取值范围是m≥-
例6已知二次方程x2+3x+a=0有整数根,a是非负数,求方程的整数根。
错解:∵方程有整数根,
∴△=9-4a>0,则a<2.25
又∵a是非负数,∴a=1或a=2
令a=1,则x=-3±,舍去;令a=2,则x1=-1、x2=-2
∴方程的整数根是x1=-1,x2=-2
错因剖析:概念模糊。非负整数应包括零和正整数。上面答案仅是一部分,当a=0时,还可以求出方程的另两个整数根,x3=0,x4=-3
正解:方程的整数根是x1=-1,x2=-2,x3=0,x4=-3
【练习】
练习1、(01济南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k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
(1)求k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如果存在,求出k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根据题意,得△=(2k-1)2-4k2>0解得k<
∴当k<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存在。
如果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则x1+x2=-=0,得k=。经检验k=是方程-的解。
∴当k=时,方程的两实数根x1、x2互为相反数。
读了上面的解题过程,请判断是否有错误?如果有,请指出错误之处,并直接写出正确答案。
解:上面解法错在如下两个方面:
(1)漏掉k≠0,正确答案为:当k<时且k≠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k=。不满足△>0,正确答案为:不存在实数k,使方程的两实数根互为相反数
练习2(02广州市)当a取什么值时,关于未知数x的方程ax2+4x-1=0只有正实数根
解:(1)当a=0时,方程为4x-1=0,∴x=
(2)当a≠0时,∵△=16+4a≥0∴a≥-4
∴当a≥-4且a≠0时,方程有实数根。
又因为方程只有正实数根,设为x1,x2,则:
x1+x2=->0;
x1.x2=->0解得:a<0
综上所述,当a=0、a≥-4、a<0时,即当-4≤a≤0时,原方程只有正实数根。
【小结】
以上数例,说明我们在求解有关二次方程的问题时,往往急于寻求结论而忽视了实数根的存在与“△”之间的关系。
1、运用根的判别式时,若二次项系数为字母,要注意字母不为零的条件。
2、运用根与系数关系时,△≥0是前提条件。
3、条件多面时(如例5、例6)考虑要周全。
【布置作业】
1、当m为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x2+2(m-1)x+m2-9=0有两个正根?
2、已知,关于x的方程mx2-2(m+2)x+m+5=0(m≠0)没有实数根。
求证:关于x的方程
(m-5)x2-2(m+2)x+m=0一定有一个或两个实数根。
考题汇编
1、(20__年广东省中考题)设x1、x2是方程x2-5x+3=0的两个根,不解方程,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x1-x2)2的值。
2、(20__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x+m-1=0
(1)若方程的一个根为1,求m的值。
(2)m=5时,原方程是否有实数根,如果有,求出它的实数根;如果没有,请说明理由。
3、(20__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关于x的方程x2+2(m-2)x+m2=0有两个实数根,且两根的平方和比两根的积大33,求m的值。
4、(20__年广东省中考题)已知x1、x2为方程x2+px+q=0的两个根,且x1+x2=6,x12+x22=20,求p和q的值。
北师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教案【篇5】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本人继续担任八年级(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从上期期末考试的成绩来看1班、2班的成绩差异很大,2班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不紧跟老师,有部分同学基础较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七章分式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八章函数及其图像
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九章全等三角形
本章主要内容是探索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领略推理证明的奥秘,由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与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具有“互逆”的特点,所以本章因势利导,介绍了命题与定理、逆命题与逆命题的有关知识。此外,本章教材最后还介绍了几种常用的基本作图和简单的尺规作图的方法。
第二十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本章的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矩形、菱形、正方形等几种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等腰梯形的判定等几个部分。本章首先通过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由性质引出判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最后介绍了等腰梯形的判定与应用。本章知识是在学习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是今后学习其他几何知识的基础。
第二十一章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六认真工作。把教学六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供水合同范本
- 体育交流合同范本
- 2024年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买卖物品合同范本
- 2024年内蒙古兴安盟实验高中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纳雍县鸽子花农业有限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农夫山泉公司劳动合同范本
- 创业投资协议合同范本
- 2024年河南省黄河科技学院附属医院招聘考试真题
- 公司系统服务合同范本
- 中考英语复习阅读理解-主旨大意题、推理判断题
- 电解质溶液的图像分析(原卷版)-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讲义(新教材新高考)
- 2025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清单:隋唐时期
- 【生物】蒸腾作用-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北师大版2024)
- 摩根大通金融科技支出
- 《井巷掘进作业》课件
- 银行保安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TCPIP协议基础》课件
- 2019年大学学术规范测试版题库500题(含标准答案)
- 养老院院长岗位职责(岗位说明书)
- 农村砍树赔偿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