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专题复习二——文言文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文复习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通过老师引导和自主探究等方式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规律,提高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3.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复习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难点通过老师引导和自主探究等方式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规律,提高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课前导入有位专家曾这样比方:汉语言学习好比一棵树,文言文学习是这是茂密的树叶。文言文的学习对于汉语言的重要性一目了然,今天我们来上一堂关于文言文复习课。棵大树的根须,现代文学习学习二、课前小测诗文默写1、,君子好逑。(《诗经.关雎》),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2、3、海内存知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染,(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5、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正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写的那样:“,”6、“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代:“”三、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文复习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通过老师引导和自主探究等方式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规律,提高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3.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四、探寻规律师:想一想文言文通常考什么?生答预设: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大家普遍的现象是谈文言文阅读色变,文言文阅读探寻清了实没有那么难。这节课我们就来探寻一下文言文的知识点一:划分节奏规律,其学习规律。1.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2.主谓动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3.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慢步走(1.)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2)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出师表》)(3).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4)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十二章》)4.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需打住(1)可以一战。(《曹刿论战》)(2).其一犬坐于前。(《狼》)5.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6.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1).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2).余闻之也久。(《伤仲永》)(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知识点二理:解词语意思1.依据语境确认词义——多义字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一般是通过引申、比喻、借代或假借等延伸出来的,往往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意思。2.熟记通假字音同音近是通假字的主要特征3.辨识古今异义词(1)词义扩大。
如“江”“河”,原指“长江”“黄河”,现指一般的“大江大河”等。(2)词义缩小。如“丈夫”,古代指“男子”,现在专指“妻子的配偶”。(3)词义转移。“假”古代是“借”的意思,今义与“真”相对。4.了解词类活用规律知识点三:翻译句子生思考——交流展示——师点拨留: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或现代汉语也通用的词,皆保留不动。删:把无意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衬词(同义连用、偏义复词等)、虚词删去。换:对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翻译时都要换成现在通俗的词语,使译文通达明快。调:文言文倒装句应依据现代正常语序进行调。整补:对句中省略成分,须据上下文文意,适当补充,使语意完整。贯:指要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翻译。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随堂练习——说出翻译的方法。生展示学习情况。(一)
1、久之,目似瞑,意暇甚。2、公将鼓之。3、莲之出淤泥而不染。4、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二)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3、()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三)1、,死于安乐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3、其一犬坐于前。4、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生交流展示以上练习情况。。知识点四:正面描写为主。(1)分析人物的语言,言为心声,从人物自身的语言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如《陈涉世家》中陈胜所说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等语言可看出陈胜是一位胸怀大志,具有强烈反抗精神的农民起义领袖。(2)分析人物的行为、动作,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很容易暴露自身的特点,而且往往表现在细节上。如《送东阳马生序“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
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这一语句写出了宋濂小时候嗜学、勤学、苦学的品质。(3)关注人物心理,人物的心理会烙上个人精神品格的印记。(4)关注人物的外貌、神态(表情),人物的神态(表情)是内在心理的外在表现。如《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的神态由开始的“不悦”到“怫然怒”,再至“色挠”,形象地写出了秦王外强中干、色厉内荏的本质。1.从分析侧面描写入手人物的侧面描写是指对该人物不作直接描写,而是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或人物,或者通过描写他在周围事物中所产生的反响,从侧面间接地表现该人物的性格特征。2.关注文中的议句论。五、实战演练:课外文言文阅读。1、做前方法指导。第一步:快速浏览问题。第二步:仔细分析题目。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第四步:依据文本解答问题。(一切答案都在文章里)2、实战练习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
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②,宦官有事入京,“俟③他日来取。”去数绝无音信,闻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年,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注释】①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②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官吏的通称。③俟(sì):等待。宦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恐劝令留金也恐:(2)遂以还之遂:(3)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尝:(4)去数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6分)(1)拾金何利此数金乎?译文:年,绝无音信去:而人不知,皆我物也,(2)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译文:5.请说出秀才何岳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3分)
答:5、附加题:结合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本文写作的特点。(4分)六、结束语:通过当堂实战练习,发现同学们这节课表现还不错。文言文学习就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就像一首诗中说的那样“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课内这个源头学好了,课外自然就容易多了,今天的作业是整理课堂笔记。下课!学情分析初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普遍不高。第一,大部分初中生认为学习文言文,只是为了考试,所以很多学生是被迫学习文言文,因此,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调动起来,因而学习文言文就没有兴趣。第,二学生没有主动阅读文言文的的意识,主要依靠老师的讲解;是二传统的教学方法压抑了学积极性,让大部分学生人文学习文言文是枯燥乏味的,只好硬着头皮去学,结果是可想而知大,阻碍很大。生学习文言文的的,因而兴趣不在课堂上,教师讲得多,学生讲得少;教师思考得多,学生动脑少。教师收获得多,学生也收获了,但却是机械性记忆。教师俨然成了主角,学生仅仅担当配角罢了。学生仍是被动接受知识,课堂教学仍属于接受性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很少有自我表演的空间。教师灌输了多少内容,学生就接受多少内容。
第三,学后不会用学习文言文最终是要会阅读课外文言文。但绝大多数学生在做课外文言文阅读时,显得不知所措。读不懂文本,做题乱写。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望“文言文”而生畏的现象。总之,初中生的文言文学习情况很不乐观。因此,从以教师为中心,变成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学习文言文的规律,培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文言文的习惯,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提高初中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有效途径。教学效果测评分析对于语文学习,在学生中间流传着一个顺口溜,语文学习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文言文位列第一,可辛苦,学生学得难困。这节课的见文言文教学现状之难堪,教师教得专题复习,我采用了以下方法一、分类整理法分类整理法是文言文复习的有效方法,它将同类知识点连成知识线,从而形成知识,通过归纳、总结,依靠课程标准与课本找出文言词语的用法与规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记忆,从而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文言文知识点主要有文字、词语、句式、翻译。文字包括字音、字形;词语包括实词(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虚词(如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句式涉及文言常用句式和特殊句式;翻译涉及直译、意译。采用分类整理法建立知识会让学生对文言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复习才会更有针对性。二、重点强化法如果说分类整理法能使所学知识系统化,那么
重点强化就能使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因为,考试涉及的内容再广,面再宽,也不会把整本书都包括,考试必定有个重点。从知识体系来讲,把握重点也是把握全局的关键,只有对重点内容重点复习,才能对细节问题产生更清晰的理解和认识;从记忆过程讲,重点记忆有利于把握整体格局。这节课我把词语的特殊用法作为重点强化系统,让孩子们平时养成善于总结的好习惯,收到了抛砖引玉的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实战演练法,教给了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的四步走方法,紧接着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收到了较好的复习效果。教材分析整个初中段的文言文内容结构设置篇幅:由短变长题材:由少变多内容:由浅变深循序渐进,符合七至九年级学生的成长认知规律知识与技能的立体式整合横向以七年级上册为例1、从体裁上看,有:散文:《论语》十则诗歌:《观沧海》、《次北固山行》、《钱塘湖春行》、《天净沙秋思》寓言:《寓则》小说:《童趣》(自传体)、《山市》(短篇)、《世说新语》(志人)2、从朝代上看,有:春秋时期:《论语》十则战国时期:《智子疑邻》魏晋南北朝时期:《世说新语》两则西汉时期:《塞翁失马》东
汉时期:《观沧海》唐朝时期:《次北固山行》、《钱塘湖春行》元朝时期:《天净沙秋思》清朝时期:《童趣》、《山市》3、从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上看,有:表达歌颂赞美情感的:《童趣》、《古代诗歌四首》、《山市》、《世说新语》两则唤起思考与感悟的:《论语》十则、《寓言四则》4、从“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三大板块来看:以人与自我为主题的有:《童趣》、《论语》十则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有:《观沧海》、《天净沙秋思》、《次北固山行》、《山市》、《钱塘湖春行》、《咏雪》以人与社会为主题的有:《陈太丘与友期》、《寓言四则》时间跨度大——体裁多样——重情感体验——人文性强纵向综合整个初中学段以七八九年级上册教材为例来看:七年级学生充满童真童趣,刚刚开始接触成长话题,对社会、人生缺乏深入的、理性的总起来看,整个初中阶段的文言文篇幅由短到长,难度逐渐加大,思想性逐渐加深。随堂练习一、课前测试1、,君子好逑。,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诗经.关雎》)2、)3、海内存知己,州》)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染,(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5、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正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所写的那样:“。6.“此事古难全”中的“此事”指代:“”二、实战演练畏斋拾银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②,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注释】①封识(zhì):封存的标记。②宦官家:做官的人家。宦官,官吏的通称。③俟(sì):等待。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恐劝令留金也恐:(2)遂以还之遂:(3)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尝:(4)去数年,绝无音信去: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3分,共6分)(1)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译文:(2)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译文:3.请说出秀才何岳具有哪些优秀的道德品质?(4分)答:4.附加题:结合文章的内容,简要说说本文写作的特点。(4分)课后反思学生对文言文题普遍有一定的畏难情绪。但我却对学生说,文言文的复习,要只找准规律,其实不难。因为文言文的考查,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还有翻译语段,各个知识点的考核无一不是源自于课本,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这节课我是这样为学生进行总结归纳了四方面的知识点。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人物分析等,通过练习、测试的方式达到增强记忆的目的。
类活用和特殊句式时,先由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讲起,力求找出规律,总结方法。因为复习时强调找规律,学生对这两个知识点掌握得还比较好。然后进行文言文整体阅读训练。首先,教给学生文言文文体阅读的意识。归纳出了四步走原则。第一步:快速浏览问题。第二步:仔细分析题目。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第四步:依据文本解答问题。(一切答案都在文章里)一般来讲,全国中考这些年考的文言文都是人物传记,这就应该弄清楚两个问题,一个问题,对这个人物刻画采用了哪些方法,作者怎么看这个人物。如何议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铁路车站自动控制系统维护铁道信号自动控制专业教学38课件
- 14穷人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中医学 防治原则与治法学习资料
-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6课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教学设计(pdf) 新人教版
- 汉寿县2025届数学五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
-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创意短片实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艺术职业学院《烟草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江西南昌石埠中学初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2025届天津市四合庄中学高三下学期3月10日周中测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
- 客户标签培训
- 《我是一张纸》第二课时(作业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 滤芯检测报告
- 儿童行为问题的处理与干预
- 人防车位价格评估报告
- 幼儿园大班音乐《建筑之歌》
- 智能化弱电工程深化设计工作流程
-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重难点及保证措施
- 四川省2023年中考数学试卷十五套及答案
- 河(湖)巡查记录表
- 创意美术《小青蛙呱呱呱》课件
- 保护性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