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高二历史导学案《知识点专练》选择性必修Ⅲ第14课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一、古代教育的发展(一)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1.官学(1)先秦时期“学在官府”(2)西汉设立的中央太学、地方官学(3)西晋设立的国子监(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和教育管理机构)【知识点专练】.关于先秦时期我国文化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A.私学还没有出现 B.其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C.地方官学已经开始设立 D.封建政府统一管理教育【答案】B【详解】先秦时期文化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学在官府”,即政府垄断教育,故B项正确;春秋战国已经出现私学,A项错误;地方官学开始设立于汉朝,C项错误;先秦时期我国封建制度正在确立过程中,D项错误。【知识点专练】.西周学校制度为典型的官师合一类型,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与商代相比,虽有较大发展,但教师仍是政府官吏兼教导之责任,而非专门意义上的教师职责。这反映了西周()A.孔子的教育思想受到重视 B.“学在官府”的教育形式C.封建统治者对教育的垄断 D.教师职责专一地位较高【答案】B【详解】材料中指西周时期,而孔子是春秋末期人,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西周时期学校制度是“典型的官师合一类型”可知当时仍是由政府垄断教育,形成了“学在官府”的教育形式,故B项正确;西周时期我国仍处于奴隶社会,不是封建社会,故C项错误;当时的教师都是政府官吏兼任,并不是专职教师,故D项错误。【知识点专练】.如下是某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事件的重要信息。他的学习内容最有可能是()(一)性质(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2)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二)价值(1)带动民间积极向学风气。(2)少数出身社会下层的人也能得到入仕机会。A.孔子创办私学 B.齐国设“稷下学宫”C.汉武帝设立太学 D.隋朝开创科举制【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太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故C正确;ABD项都与材料的主旨无关,排除。【知识点专练】.《汉官仪》记载:“春三月,秋九月,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太学学生。”汉顺帝使明识礼乐的宋登“持节临太学,奏定典律“。这反映了()A.太学注重培养社会实用人才B.太学是议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场所C.太学承担了礼仪教化的职能D.太学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答案】C【详解】由材料“习乡射礼,礼生皆使太学学生”,可见太学中承担了礼仪教化的基本职能,故C符合题意;材料未说明太学注重培养实用人才,A不符合题意;太学是教育场所,不是议定国家大政方针的场所,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太学对民间积极向学风气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C。2.私学(1)春秋时期私学产生,孔子首创(2)唐代以后私学得到发展,学塾、村学和蒙学构成基层教育的重要形式(3)宋代是书院形成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书院制度推动了私学的发展(白鹿洞书院与应天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并称为中国四大书院)【知识点专练】.下列有关“宋朝书院教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宋朝书院教育中选用的教材与官学相似,但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大相径庭B.宋朝书院教育是顺应战乱后文化教育亟待振兴,以及思想传播的需要而出现的C.宋朝书院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以官私结合体制和私人讲学为主要特点D.宋朝书院教育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官府的要求,因而能有机会获得长足的发展【答案】A【详解】书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其人才培养的标准与官学须保持一致,否则它难以生存,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A;B、C、D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知识点专练】.北宋初期,朝廷重视科举选士,但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学者纷纷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在民间兴学热潮以及官方扶植的共同推动下,书院得以蔚然肇兴。据此可知宋代()A.书院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 B.理学兴起推动了书院发展C.书院兴起促成教育形成完整体系 D.书院成为学术研究的中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等信息可知,宋代在无力大规模发展学校教育的背景下,私人讲学的书院兴起,为朝廷选士服务,即担起了培养治国人才的责任,故A正确;材料中不能看出理学兴起与书院发展的关系,故B错误;教育形成完整体系无法从材料中得出且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书院成为学术研究中心无法从材料中体现,故D错误。【知识点专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唐朝书院的名称最早见于唐朝,民间书院传道授业,教化公众,得到朝廷鼓励。唐中期以后书院多集中于长江流域,较著名的有衡阳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等宋朝民间书院获得重大发展,书院与理学的一体化,注重探讨义理,注重人格修养。教学方式多采用问难辩论式,注意启发学生思维,书院主要分布在南方,著名的书院有: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等元朝官学化是元朝书院的一大特点,将书院山长列为各地儒学提举司下属官员的编制,由行省任免,书院财权也由官方掌管。学生通过考核也可以进入仕途。这样,书院完全被纳入官方教育体制明朝明初一百年间,书院一直处于沉寂状态。成化年间,书院逐渐恢复,到嘉靖年间兴盛。明朝最著名的书院是位于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的学派讲学,百家争鸣;明中叶后政治日趋腐败,书院品评朝臣,批评时政,政治性倾向加强,朝廷屡次禁毁书院清朝清朝初年,统治者推崇科举和官学,对书院加强抑制和控制。光绪年间,改书院为学堂,晚清书院衰落——摘编自邓洪波《中国书院史》等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两则或两则以上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答案】参考示例一论题: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书院发展的影响。论述:唐宋以来,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政府日益加强对文化教育的控制。唐朝时期,民间书院尚能得到朝廷鼓励;两宋时期,随着理学的兴起和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宣扬儒家忠孝节义,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场所;元朝时期,书院负责人由官府任免,财权也受到官府节制,民间书院完全被纳入官方教育体制;明清时期,厉行文化专制,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政府屡次禁毁民间书院,大力干预书院建设,书院日渐衰落。小结:综上所述,由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影响,民间书院发展由盛转衰,日益被官办书院所取代。示例二论题:民间书院开辟了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论述:在培养目标上,书院追求学生人格的完善,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而不像官学那样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标;在教学方式上,师生之间注重质疑问难,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在学术氛围上,书院倡导并推行“讲会”制度,注重学术研讨,倡导不同学派之间的学术交流。小结:综上所述,书院的教育实践,与汉代以来太学所形成的官办教育风格迥然不同,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鉴。3.中国古代教育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知识点专练】.宋代以后,长江流域的学校教育兴旺发达,尤其是东南地区的总体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具有明显的示范和表率作用。这说明()A.政治中心已迁移至南方B.封建国家政府忽视北方教育C.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宋代之后,南方的教育发达,具有明显的示范和表率作用,结合所学可知,宋代之后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文化由一定的经济决定,所以南方的教育相对发达,说明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宋代之后政治中心仍在北方;B选项错误,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南方的经济发展有关,并非是由政府政策所导致的;C选项错误,南方教育发达是受到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知识点专练】.表1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表1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答案】D【详解】从材料可得出,明清时期南方科举状元多,反映出南方经济发展对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D项正确;材料与理学无关,排除A项;当时已经南移,排除B项;材料不能反映中原经济衰退,排除C项。故选D项。【知识点专练】.下面分别是北宋“理学五子”籍贯分布图和明朝儒学家籍贯分布图。其变化的根源是()A.西学东渐的影响 B.资本主义萌芽发展C.经济重心的转移 D.政治文化重心转移【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北宋“理学五子”的籍贯主要分布于北方的黄河流域,而明朝儒学家的籍贯主要分布与江南地区。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经济重心的转移,文化中心也随之南移,C项正确;西学东渐开始于明清时期,排除A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排除B项;文化重心南移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重心南移,排除D项。故选C项。4.学校教育对古代社会的作用(1)有利于保存与创新中国古代文化(2)有利于传承儒家经典(3)有利于科举制的不断发展【知识点专练】.任继愈在《中国古代考试制度》中评述道:“科举制把相对公平的竞争机制引入学校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运行中,吸引无数学子负笼入斋,晨诵夜读,刻苦学习,学校教育充满活力,迅速地兴盛起来。”他认为科举制()A.建立了合理的社会制度B.促进学校教育的繁荣发展C.推动古代教育体系形成D.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答案】B【详解】材料的意思是科举制吸引了无数学子去刻苦学习,学校教育迅速的兴盛起来了,即科举制促进学校教育的繁荣发展,答案为B。材料没有体现建立了合理的社会制度,A错误。因为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隋唐之前的教育体系无从体现,因此C错误。材料主旨不是体现社会对人才的需要,D错误。【知识点专练】.“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己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从根本上讲朱熹在强调()A.教育旨在“明人伦”“正纲常”B.学校教育不能以词章为主C.学校教育要体现社会责任意识D.学习与修养要循序渐进【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可知朱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加强道德修养,故A项“明人伦,正纲常”正确。BD项属于学校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而朱熹强调的是教育目的是加强道德修养,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学校教育要体现社会责任感,而朱熹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加强道德修养德,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二)古希腊的学校教育产生了欧洲最初的学校形式,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二、近代的教育发展(一)大学教育大学”一词源自拉丁语,大致意思是“教师和学者的社区”。现代大学制度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大学。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是公认的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大学。1.西方:(1)现代大学的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大学【知识点专练】.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渗透到教育领域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领域摆脱了宗教束缚D.教育抛弃了传统文化【答案】A【详解】材料“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说明当时关注人的个体发展,打破了神学对教育的垄断,探索自然科学,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排除B,选A;由材料“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可见教育领域没有完全摆脱宗教束缚,排除C;由材料“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说明教育没有抛弃传统文化,排除D。【知识点专练】.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的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这反映出()A.人文主义渗透到教育领域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C.教育领域摆脱了宗教束缚D.教育抛弃了传统文化【答案】A【详解】材料“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说明当时关注人的个体发展,打破了神学对教育的垄断,探索自然科学,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故排除B,选A;由材料“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可见教育领域没有完全摆脱宗教束缚,排除C;由材料“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说明教育没有抛弃传统文化,排除D。【知识点专练】.文艺复兴后期,学校教育涉及小说诗歌、绘画雕刻、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哲学等学科,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解放了思想。据此可知()①学校实行分科教学②学校教育关注人文学科和神学③学校教育重视人性的培养④学校教育与人才选拔相结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B【详解】据“文艺复兴后期,学校教育涉及小说诗歌、绘画雕刻、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哲学等学科,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解放了思想。”可知,学校实行分科教学,学校教育关注人文学科和神学。②④不能从材料中得出,①③符合题意。(2)拿破仑“大学区”,奠定国民教育制度(3)柏林大学:洪堡“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实现“教学与研究合一”;大学职能的转变(4)美国大学逐渐世俗化和商业化,服务社会【知识点专练】.有学者指出,16世纪“随着欧洲逐渐被划分成一些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位和宗教单位,大学丧失了它们一贯具有的国际性。他们变成了地区性的中心,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这反映了当时欧洲()A.宗教改革使大学丧失学术自由 B.文艺复兴推动地方教育兴起C.民族国家崛起推动大学世俗化 D.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宗教改革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族教会的建立,民族国家的建立推动欧洲传统大学在指导思想、课程设置、组织结构等方面向世俗化、民族化、人文化、科学化等方向发展,欧洲传统大学逐步演变为近代高等教育机构,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宗教改革对大学学术自由的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教改革的影响,不是文艺复兴运动,B项不符合题意;从材料中的“为它们坐落在其版图内的国家服务”可知材料信息主要强调大学的世俗化,不是人文主义冲击教会学校教育,故D项错误。故选C。【知识点专练】.1810年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时,秉承的精神是()A.研究教学合一 B.分权与集权相统一C.权力与权威相统一 D.自由与民主相统一【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德国教育家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时,秉承“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A正确;BCD项不符合题意。【知识点专练】.关于大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现代大学起源于欧洲的中世纪大学B.拿破仑建立的“大学区”制度影响深远C.柏林大学倾向于世俗化和商业化D.美国大学致力于让更多人接受大学教育【答案】C【详解】柏林大学秉持的精神是“研究教学合一”,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倾向于世俗化和商业化的是美国的大学,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AB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知识点专练】.下列关于近代大学教育发展演变的说法,错误的是()A.柏林大学将教学与研究结合在一起 B.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C.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精英化 D.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答案】C【详解】近代美国大学逐渐倾向于世俗化与商业化,C说法错误,符合设问要求,故选C;柏林大学贯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针,采取讲课、讨论与研究相结合的教学形式,A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1808年拿破仑创立帝国大学,建立“大学区”制度,B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以北京大学为中心,D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2.中国:(1)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为大学教育打下基础【知识点专练】.晚清某大臣给清帝的一份奏折中写道:“近来学堂新进之士,蔑先正而喜新奇.急功利而忘道谊……至有议请废罢四书五经者,有中小学堂并无读经讲经功课者,甚至有师范学堂改订章程,声明不列读经专科者。”据此可知当时()A.传统经学面临严峻挑战 B.学校教育风气日趋败坏C.作者反对设立新式学堂 D.崇尚科学成为主流思想【答案】A【详解】根据题目中“中小学堂并无读经讲经功课者”“声明不列读经专科者”可知,随着近代化的加深,中国开始突破传统经学,谋求教育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这是近代中国在谋求教育近代化所面临的变化,并非教育风气的败坏,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近来学堂新进之士”,作者批判的新进之士的行为,并非反对新式学堂,故C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对中国传统经学的态度,并未提到对科学的崇尚,故D项错误。【知识点专练】.19世纪末,张之洞任湖广总督,在武汉地区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劝农桑。1890年创建两湖书院,1896年开始编练湖北新军。这表明张之洞()A.推动了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B.为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C.客观上为武昌起义的发生提供了条件D.促进了维新运动在湖广地区的兴起【答案】D【详解】张之洞是地主阶级洋务派,是洋务运动的代表,D不是其政绩,符合题意,故选D;张之洞主持兴办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推动了湖北地区近代工业的发展,A不符合题意,排除;张之洞派遣留学生出国,兴办新式学堂,为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贡献,B不符合题意,排除;张之洞编练新军,客观上为武昌起义的发生提供了条件,C不符合题意,排除。【知识点专练】.清末自强运动时,恭亲王有一段话,颇能反映其主张与做法:“中国所当学者,固不止轮船、枪炮,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人……一则权宜之计,一则久远之谋。”恭亲王的“法”及“久远之谋”各指()A.轮船枪炮,建立造船厂与兵工厂 B.典章规则,建立国会实施宪政C.知识学问,设立学校学习西学 D.国际公法,设总理衙门开展外交【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即以轮船枪炮而论,雇买以应其用,计虽便而法终在人”由此可知恭亲王认为即使购买了坚船利炮,实际的原理仍掌握在外人手中,所以此处的“法”应该指的是造船的理论等知识;“一则权宜之计,一则久远之谋”可知“久远之谋”是指通过某些途径而最终掌握知识,也就是指的是设立学校学习西学,故选C。【知识点专练】.晚清时,外国人在北京的教会学校被视为异端,就算校方对贫困学生给予资助,但应者依然寥寥;民国初期,尽管教会学校收费比普通学校高昂多倍,但“前来就学者日盛”。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政府提倡新式教育 B.商品经济的发展C.传统观念受到冲击 D.社会环境的变化【答案】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人对外国教会学校从抵制到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环境的变化,D项正确;政府提倡新式教育不是国人热切进入外国学校的根本原因,A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教会学校受欢迎的根本原因,B项错误;传统观念受到冲击是国人接受教会学校的因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C项错误。【知识点专练】.晚清民国时期,由于梅州市松口镇华侨踊跃捐资助学,当地学校不但收费低廉,甚至免费并聘请名师硕儒或留洋归来的学子做老师,出现了“乡村虽偏僻,但无一二里无童声”的盛况。据此可知()A.当地教育经费问题得以解决 B.科举制瓦解有利于教育革新C.当地传统教育模式即将瓦解 D.华侨家国情怀助力教育发展【答案】D【详解】近代华侨踊跃捐资助学,使学校收费降低,优质师资聚集,偏僻的松口镇初等教育有了很大发展,说明华侨家国情怀助力教育发展,D项正确;当地教育经费问题得以解决只是部分信息,与材料主旨不符,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科举制瓦解有利于“教育革新”,B项错误;传统教育模式即将瓦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
【知识点专练】.下表是中国近代中小学课程的设置。据此可知()A.清政府的学校教育全盘西方化 B.民国时期的基础教育重文轻理C.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中国传统 D.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答案】D【详解】从材料“1913取消读经讲经,改为国文”,“1922年改修身为公民”看出中小学课程的变化表明社会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D正确;1903年读经讲经明显是古代传统儒学思想,A错误;民国时期基础教育从材料“修身、国文、外国语、理科、体操、缝纫(女子)等”看各科基本都有,看不出重文轻理,B错误;1922年仍然开国语,不能说全盘否定中国传统,C错误。故选D。(2)北大:戊戌维新时兴办的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和综合大学,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教育近代化的标志。1912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蔡元培任北大校长。【知识点专练】.1898年,光绪帝下诏创立京师大学堂,其章程规定:“京师大学堂之设。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谨遵此次谕旨,端正趋向,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从中可以看出()A.传统教育得到稳定的发展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办学以培养西学人才为主D.教育制度处于转型时期【答案】D【详解】依据材料中“所以激发忠爱、开通智慧、振兴实业。”、“造就通才为全学之纲领。”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此时期清政府主张实行“通才教育”,“通才教育”的核心是伦理道德教育,清末所谓的“通才”指的是具有封建伦理道德观和掌握并熟练运用西学艺能之人,这表明清末教育制度正处于转型时期,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新式学堂教育的内容,并未体现传统教育的发展情况;B选项错误,此时期新式学堂教育刚刚起步,尚未得到普及;C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清政府意图培养“通才”,并非只是精通西学的人才。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知识点专练】.1902-1906年,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的师范馆共有学生512人,其中举人62人、贡生48人、生员232人、监生84人等。这表明()A.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 B.新式学堂教育得到普及C.培养人才处于转型时期 D.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末新政期间,作为中国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学生有不少兼具举人、贡生、生员、监生等旧身份,反映出教育培养人才处于转型时期,C项正确;“传统教育制度稳定发展”与近代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设立师范馆等不符,A项错误;20世纪初新式学堂教育远未达到普及水平,B项错误;学生以求取功名为目的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错误。【知识点专练】.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10科。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兢兢以圣经理学诏学者,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这反映出()A.京师大学堂仍以理学为宗旨B.“中体西用”成为社会思潮C.顽固势力竭力阻挠教育改革D.近代教育未发生实质性变化【答案】D【详解】由材料“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的”可知,戊戌变法前后,近代教育仍以传统儒学为核心,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故D项正确;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所设10科中包括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不能由此得出其以理学为宗旨,故A项错误;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错误;材料未体现顽固派竭力阻挠教育改革,故C项错误。(3)清华:1911年创办清华学堂,1912年清华学校,1928年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全国最高水平的大学。【知识点专练】.清华大学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是在()A.1911年 B.1928年 C.1931-1948年 D.1923-1927年【答案】C【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1928年清华大学才组建成立,因此它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至少应该是在1928年以后,故选C项;排除ABD。3.大学的作用大学成为保存、传播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场所。(1)大学能积极应对社会需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2)大学中各种思想火花的碰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传承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文化。(3)有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提高国家科研能力,增强“软实力”。综上,大学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点专练】.下为1870—1905年,德国大学(综合大学和工程技术类大学)概况表时间教师数量学生在总人口中的比例(1:10万)主要成就1870年1500约351900年,柏林大学理论物理学家普朗克提出量子论;数学学科、化学、生物等学科世界一流。1901—1920年,全球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60人,德国有19人,几乎全与大学直接相关。1880年1800约401900年2700约601905年3000约70对上表解读正确的是()A.大学教育推动科技进步作用凸显 B.科研已成为德国大学教育的工作重心C.德国高等教育体系不断发展完善 D.德国率先开始并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A【详解】由材料“1901—1920年,全球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60人,德国有19人,几乎全与大学直接相关”可知,大学教育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故选A;材料只能说明德国大学教育非常重视科研,但不代表科研已成为大学教育的工作重心,排除B;教师数量和学生数量的增加只能说明德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却不能说明其体系日益完善,毕竟教育体系,除教育结构体系外,还包括人才预测体系、教育管理体系、师资培训体系、课程教材体系、教育科研体系、经费筹措体系等,排除C;材料可以用来佐证德国工业革命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却不能直接反映工业革命的开展状况,排除D。(二)留学教育1.中国留学教育的发展历程(1)古代:日本向中国派遣唐使,如吉备真备(2)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派留学生赴美,如詹天佑【知识点专练】.洋务运动中,清政府决定选幼童赴美留学。詹天佑的父亲詹作屏出具的保证书写道:“兹有子天佑,情愿送赴宪局带往花旗国肄业学习技艺,回来之日听从差遣,不得在国外逗留生理。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这则材料主要说明()A.派遣留学生向西方学习只是个人行为B.清政府依然实行闭关自守的对外政策C.清政府认识到人权问题的严重性D.清政府依然具有极强的落后意识【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选派留学生出国是清政府的行为,不是个人行为;这是中国教育的重大突破。但题干中保证书的出现说明清政府仍然是非常落后的,故答案选择D项。【知识点专练】.福州船政学堂在第一批报名者当中,大多是如严复一样的清贫子弟,吸引他们的是学堂不但包吃穿住,而且每月发放4两纹银以供家用……报名者必须由当地士绅做担保。严复的叔叔是个举人,母子俩请他担保,举人对这种新学堂绝无好感,当即回绝。严复和母亲只得痛哭跪求,方才勉强同意……另据资料,清政府官派第一批留美学生中没有一个满洲贵族子弟,也没有一个高官子弟,上述材料本质上反映了中国社会()A.传统思想,华夷观念根深蒂固B.孔孟之道,科举考试仍为正途C.洋务推动,西方科技深入人心D.除旧布新,维新思想日益传播【答案】B【详解】材料中的福州船政学堂等是洋务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学堂,可以看出AD错误;B在近代学堂和留学生中的情况贵族子弟仍然很是排斥,仍以传统的科举为仕途,正确;C材料中没有显示。【知识点专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分四批,共派出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申报》评论说:“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据此判断,这一时期()A.清政府全面推广新式教育 B.洋务派认同美国政治制度C.救亡图存道路存在着分歧 D.顽固守旧思想仍然很强大【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申报》认为中国第一次出洋并无故家世族,巨商大贾之子弟,其应募而来者类多椎鲁之子,流品殊杂,体现对该时期对幼童赴美国留学持质疑和否定态度,说明顽固守旧思想仍然很强大,D项正确;清政府没有全面推广新式教育,排除A项;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科学技术,而不是政治制度,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多种救亡图存道路,排除C项。故选D项。【知识点专练】.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4批共120名幼童赴美国留学。进行到第十年时,深受西方民主、自由文化影响的留美幼童被政府分三批全部强行召回。回国的留美学生送往上海电报局、福建船政局、江南制造局等处。二三十年后,詹天佑扬名京张铁路、唐绍仪担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就任北洋大学校长。从以上材料我们得出的认识有()保守落后思想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②清政府反对学习西方技术③清政府培养新式人才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④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主观目的是服务于洋务运动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答案】D【详解】“留美幼童被政府分三批全部强行召回”说明保守落后思想阻碍近代人才的培养,故①正确;清政府并不反对学习西方技术,故②错误;“詹天佑扬名京张铁路、唐绍仪担任民国总理、蔡绍基就任北洋大学校长”说明清政府培养新式人才客观上有利于中国近代化,故③正确;材料反映了清政府派遣留学生的主观目的是服务于洋务运动,故④正确。故①③④组合正确,故选D。(3)甲午战后:出现留学日本热潮,如鲁迅【知识点专练】.如表:1908—1911年各省留日毕业学生籍贯分布统计表导致出现如表现象的主要因素是()A.清政府对留日学生的支持力度具有差异性B.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具有不平衡性C.甲午战后青年学子对日本的学习具有一致性D.辛亥革命对北方地区省份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答案】B【详解】从1908—1911年各省留日毕业学生籍贯分布统计表中可知,湖北、江苏、浙江等地的公费和自费留学日本的人数远远高于甘甘肃、吉林和蒙古等地,说明20世纪初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和开放程度具有不平衡性,B项正确;清政府的支持力度与江浙等地的自费留日无关,A项错误;留日毕业学生籍贯分布情况不能说明青年一致要求学习日本,C项错误;1908—1911年毕业的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的影响无关,D项错误。(4)新文化运动时期: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如邓小平(5)20世纪20中期以后:“以俄为师”,留苏学习热潮(6)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留学教育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有关【知识点专练】.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向苏联派遣留学生情况表阶段时间人数第一阶段1950—1953年1708名第二阶段1954—1956年5853名第三阶段1957—1958年1654名第四阶段1959—1965年很少A.对外交流受到国家关系的影响 B.苏联支持新中国的经济建设C.派遣留学生是落实“一边倒”政策 D.世界格局转换决定对外交流【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大量向苏联派遣,主要是因为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到1959年人数减少,是因为中苏关系恶化,故A项正确;1959年随着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撤走专家,故B项错误;C项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策,故C项错误;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是两极对峙格局,并未发生转换,故D项错误。2.中国近代留学教育的作用(1)有利于华夏文化的传播与中外文化交流(2)为近代化事业培养优秀人才与革命中坚力量(3)促进近代思想解放,促进近代教育发展三、现代中国的学校教育(一)新中国成立初期1.背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收回了教育主权,接管了各级各类学校。2.内容:(1)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2)提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政治教育【知识点专练】.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话应的意识形态 B.确定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答案】A【详解】一定时期的文化是政治和经济的反映,意识形态为政治服务。结合时间信息“新中国成立之初”,要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判断A项正确。B项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C、D项材料无从体现。【知识点专练】.1956年,毛泽东首次对我国的教育方针做出明确表述:“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之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A.是基于当时社会转型的需要 B.强调了政治教育的重要性C.明确了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 D.纠正了教育领域“左”的错误【答案】A【详解】根据“我们的教育方针,……使之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可知,我国的教育方针的目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适应了当时我国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型的需要,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强调了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教育优先发展”,排除C;D材料无法体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初建体系【知识点专练】.下表是新中国头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比较,从表格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其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1965年学校数(所)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1965年在校生数(万人)比旧中国最多时增长高等学校4341947年的1.1倍67.41947年的3.3倍中等学校809931949年的14.1倍14321946年的6.9倍小学16819391949年的4.9倍11620.91946年的3.9倍A.国民教育体系的建立 B.“双百”方针的提出C.《义务教育法》的颁布 D.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答案】A【详解】由表格可知,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小学教育等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故选A。“双百”方针是指文学艺术上“百花齐放”,科学上“百家争鸣”,与教育的发展无关,排除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均在改革开放之后,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CD。扫盲教育【知识点专练】.1952年,中国开始第一次大规模扫盲运动。扫盲班遍布工厂、农村、部队、学校。1956年以后,扫盲运动又掀起两次高潮。从1949年到1960年,约有1.5亿人参加了扫盲和各级业余学校学习。新中国的扫盲运动()A.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B.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C.贯彻了“科教兴国”的战略 D.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答案】D【详解】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新中国初期开展大规模的扫盲运动,可见当时教育面向工农,大力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水平,说明党和政府对人民教育的重视,反映了国家政权的根本属性即代表人民群众的无产阶级政权,D正确;1958年,党和政府轻率发动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1959-1961年的三年经济困难,因此不能说扫盲运动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A排除;仅凭扫盲运动不足以得出构建了完备的国民教育体系,B排除;“科教兴国”的战略于1995年提出,时间不符题意,C排除。故选D。【知识点专练】.1953年,东北行政委员会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为东北农村编写了《农民速成识字课本》,课文采用类似《三字经》的韵文体:“日月光,照四方,天上明,地下亮,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这说明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A.强调与生产生活实践相结合B.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C.奠定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基础D.激发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答案】B【详解】从材料中的课本内容中,可以发现有“毛主席,共产党,领导咱,有力量”,说明了注重对公民的政治思想教育,B正确。材料中并未体现有强调生产的内容,A错误。材料是对农民的知识扫盲,不涉及农业合作化运动,排除C。材料中不涉及人民当家作主的内容,与主人翁意识无关,排除D。【知识点专练】.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3年11月,中央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颁布的《关于扫盲标准、毕业考试等暂行办法的通知》,扫盲工作成为农村工作内容之一,很多农村妇女都去夜校学习,所以画家是依据该史实进行的艺术创作,并不是作者的艺术想象,它是有现实依据的,故答案为C项,D项错误。传统的文人画多为山水画,注重写意,其特点是融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材料中的画不具备这个特点,所以A项错误。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流行画派是抽象派,表现为二战的伤痛,多用变形的表现手法,与题干内容不符合。【知识点专练】.新中国成立前,文教、科技和卫生方面的知识分子有200万人左右,到1957年,全国仅教育系统拥有教师的数量就达233.54万人,全国参加业余学校学习的职工共763.2万人,其中扫除文盲78.4万人。这表明新中国()A.高度重视增强文化软实力 B.构建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C.注重新政权意识形态教育 D.集中力量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答案】A【详解】据题意可知,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我国的知识分子数量大幅增加,并扫除了大量文盲,说明新中国重视文化教育,主义增强文化软实力,故选A;“构建了完善的……培养体系”说法过于夸张,排除B;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排除C;当时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发展生产力,不是发展文化教育,排除D。【知识点专练】.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下图),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A.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C.教育领域出现了左倾冒进倾向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体现了积极冒进的思想倾向,结合材料时间特征1958年可知这反映了当时中国教育也出现了“大跃进”倾向,答案选C,ABD三项与题意特征不符。适应建设【知识点专练】.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在全国试行。规程将“爱劳动”提升到“国民公德”的层面,要求教师“根据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实际”进行教学。该规程()A.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B.满足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C.促成人民教育事业的奠基 D.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一五计划”,《中学暂行规程》将“爱劳动”提升到“国民公德”的层面,教师“根据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实际”进行教学,该规程有利于为国家建设培养人才,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故选A;材料无法体现是否满足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排除B;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全面发展”,排除D。【知识点专练】.1952年,我国在北京集中合并新组建的北京地质学院、矿业学院、钢铁工业学院、航空学院、石油学院、农业机械化学院、林学院和医学院等八所高校,被称为“八大学院”。“八大学院”的建立()A.打破了西方国家的科技封锁 B.培养了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C.促进了新中国高等教育普及 D.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答案】B【详解】1953年,我国开始一五计划,我国组建北京地质学院、矿业学院、钢铁工业学院等八所高校,有利于培养经济建设的专门人才,故选B;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C项“高等教育普及”表述错误,排除;1952年国民经济已经恢复,排除D。【知识点专练】.1952年,我国高校实行院系调整,中央人民政府对全国旧有高等学校进行全盘调整,全国理、工科教授有四分之三被调离本校,之前已经存在的综合性大学均有大规模调整。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B.建立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C.为全民高等教育做准备 D.适当平衡文理科系的发展【答案】A【详解】新中国初期高校改革,是为了即将开始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目的是培养理工科人才,促进工业化发展,故A项正确,D项错误:由于新中国百废待举,还不能建立起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也不能实行全民高等教育,BC项不符合史实。【知识点专练】.1952年,新中国初期对高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是部分调整的院校数据。据此可知,院系调整()项目调整前调整后高校总数211所182所综合大学55所13所工科院校33所39所师范院校12所32所农林院校17所29所A.适应了国家经济战略的需要 B.建成了学科专业齐全的院校体系C.完成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改造 D.优化了大学的区域布局【答案】A【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可知,建国初期对高校进行大规模调整后,专科性院校都明显增多,综合性院校数量下降,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种变化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经济恢复和建设期间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加大,所以这种变化适应了国家经济战略的需要,故选A项;表格信息无法体现学科专业齐全,排除B项;仅根据高校数量的变化,无法得出完成教育改造,排除C项;材料并未提及高校的地区分布,无法看出区域布局是否优化,排除D项。【知识点专练】.1954年召开的“全国中学教育会议”上,中央领导指出“学生都想当干部,轻视劳动、轻视劳动人民”,1955年全国文教工作会议决定“有步骤地实施基本的生产技术教育”。这表明当时()A.劳动价值观念受到轻视 B.社会主义建设影响教育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 D.人才培养目标脱离生产实际【答案】B【详解】结合1954-1955年社会主义建设的宏观背景以及具体的要求和决定内容“实施基本的生产技术教育”,可以得出社会主义建设影响教育方针,B项正确;A项说法与当时的主流意识形态不符;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C项与材料时间不符;D项与材料表述相反。适应外交【知识点专练】.1952年我国高教系统开始院系调整时,撤销合并了大部分学校的英语系科,德语、法语等语种也被缩减;1953至1956年间,全国俄文专科学校及综合性大学俄文系人数却大幅增加到12477人。出现这一状况的直接原因是()A.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 B.双百方针的提出C.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D.工业化建设基础薄弱【答案】C【详解】材料说明建国初期的高校调整政策中减少了英语,法语和德语的设置科目,而俄语设置急速增加,这深受当时的“冷战”形势和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影响,即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关系密切,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高校学科调整政策与国家外交因素有关,与“新中国成立,实现了国家独立”无关,排除A。“双百”方针是毛泽东在1956年提出的,是繁荣文化事业的方针,排除B。材料强调高校学科调整政策与国家外交因素有关,与工业化建设基础薄弱无关,排除D。【知识点专练】.到1952年底,新中国已建立多所俄文专科学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和一批中学开设了俄文课程,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这是我国当时(
)A.外交政策转变的需要 B.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C.文化教育改革的需要 D.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给出的时间段是关键,材料中说到1952年底,俄语热在中国风行。1952年正处于中俄关系的蜜月期,从新中国1949年建立以来就确定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直至中俄关系恶化。因此外交政策并没有转变,A选项错误。苏联是当时社会主义国家的典范,学习和借鉴苏联经验需要大量俄语人才,但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B选项没有D选项全面;文化教育改革是要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不会引发“许多中小城镇也掀起了学习俄语的热潮”,故C项错误;结合当时中国的社会情况,“一化三改”逐渐开展,俄语热的产生是为了向苏联进行更好的学习,这就是为了中国的发展而做出的调整,D选项更深入更全面,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知识点专练】.1964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外语教育七年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改变学习俄语和其他外语人数的比例,需要扩大外语教育的规模,提倡大中小学外语教育“一条龙服务”。该政策出台的背景是()A.外交新局面的打开 B.“一五计划”的开展C.国际格局发生巨变 D.中苏关系的持续恶化【答案】D【详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苏关系持续恶化,国家提出“改变学习俄语和其他外语人数的比例”,D正确;A、B中时间不对;C不符合史实。3.影响:(1)中国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3)学前教育、大中小学教育及成人教育初具规模(4)全日制、半工半读、业余教育共同发展(二)“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教育事业受到很大破坏。【知识点专练】.在建国后的某个时期,中央要求,高校招生取消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方法。先由中学根据政审标准、健康标准和平时成绩,经由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组织评议推荐,县市招办审查后由省招办择优录取。此规定说明当时招生()A.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B.遵循了“双百”方针的思想C.群众路线确保了公平招生 D.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形势【答案】D【详解】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招生最讲求阶级成分的纯洁,故不可能“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故A项错误;“双百”方针是针对文艺领域的,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这一时期“左”倾错误严重,招生最讲求阶级成分的纯洁,不能确保公平招生,故C项错误;从材料来看,这一时期高校招生取消考试而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方法,联系所学知识可以判断这一时期为“文革”时期,当时“文革”造成了全国的总动乱,各项工作陷于停顿,讲求阶级斗争,故该做法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形势,故D项正确。【知识点专练】.以下一段台词选自某一电影中大学招生录取的场面。龙校长:你会写字吗?李金凤:土改的时候参加过扫盲班。龙校长:写几个字我看看,写什么都可以。李金凤写字: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龙校长:李金凤,你被录取了!如果要给该拍摄场地布置一句标语的话,你认为比较合适的是(
)A.将革命进行到底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百家争鸣,百花齐放D.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答案】D【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李金凤写字:毛主席是我们的大救星!”中可以看出,当时存在个人崇拜,很明显这是在文革时期,故A项“将革命进行到底”是在解放战争时期;B项是在改革开放后;C项是在1956年提出,故正确答案选D。(三)改革开放时期1.内容:(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高考制度恢复,教育事业重新走上正轨【知识点专练】.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这一“重大改革”是()A.贯彻中共八大会议精神的行动 B.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C.贯彻“三个面向”方针的举措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成果【答案】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报道指的是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是教育领域拨乱反正的重要措施,故B正确;中共八大是在1956年,未涉及恢复高考,故A错误;“三个面向”方针提出是在1983年,“科教兴国”战略提出是1995年,故CD错误。【知识点专练】.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第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答案】A【详解】试题分析:恢复高考是教育战线拨乱反正的关键一步。针对当时否定知识、偏重政治出身的左倾错误,邓小平的指示淡化了政治上的要求,突出了“择优录取”,体现了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要考虑当时的时代背景,认识“指示”的精神。故A正确。B时间不符,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C与材料信息不符,邓小平的指示淡化了政治上的要求;优先发展在题干中无法体现,故D错误。(2)1983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教育改革的步伐加快(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凡年满6周岁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①材料引文出自于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②材料引文体现了科教兴国战略③材料反映了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的重视④该规定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6周岁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7周岁入学”,反映了我国政府对义务教育的重视,有利于提高我国人口素质,①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科教兴国战略是在1995年提出的,没有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制定产生影响,②错误,与之组合的ABD三项不符合题意。【知识点专练】.新中国初期,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了大量半工半读的学校。改革开放后,九年制义务教育逐渐普及。对这一变化的合理解读是()A.我国的教育模式发生了变化B.我国的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C.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D.我国的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力的增强九年制义务教育才逐渐普及,即是由于国情发生了变化而变化的,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教育模式未发生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教育体制未发生变化,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教育方针未发生变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4)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大量增加教育投入。【知识点专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此后,我国政府()A.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B.恢复高考制度C.提出“双百”方针 D.提出“二为"方向【答案】A【详解】根据“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是1992年,所以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我国于1995年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故选A;恢复高考制度是在1977年,提出“双百”方针是在1956年,提出“二为”方针是在1979年,排除BCD。2.影响:(1)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着眼于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群体学习和深造的愿望与需求(3)教育公平的步伐加速推进,每个人的受教育权利得到更有力的保障(四)学校教育的作用在文化传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学校教育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点专练】.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D.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答案】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到新阶段,伴随着经济的建设发展,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要也显得十分急迫,因此这一时期“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C正确;A说法不符合国情,排除;高等教育至今尚未普及,B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知识点专练】.下表是我国高考录取率(指当年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之比):时间1977年1979年1984年1988年2008年2011年录取率%4.86.128.724.65772.3这反映我国()A.建立起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B.实现了普及高等教育的目标C.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 D.践行了“科教兴国”战略【答案】C【详解】根据表中显示,1977到2011年我国高考录取率由4.8%逐渐提高到了72.3%,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反映我国高等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C项正确;高考录取率的逐年提高不能说明我国有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A项错误;直到2011年,我国高考录取率才达到72.3%,还没有实现普及高等教育的目标,B项错误;“科教兴国”战略直到1995年才提出,不是1977到1988年高考录取率提高的原因,D项错误。
四、印刷书的诞生(一)产生过程1.公元前30世纪-古埃及出现纸草书卷,书籍雏形2.公元前5世纪-简策、帛书,中国最早的书籍3.前2世纪-植物纤维纸4.公元105年-东汉蔡伦制出“蔡侯纸”【知识点专练】.史书记载:“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由材料可见()A.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B.东汉元兴元年后,纸成了唯一书写材料C.造纸原料易得是蔡侯纸广泛使用的重要原因之一D.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答案】C【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书写用纸,因此蔡侯纸是世界上最早的书写用纸表述有误,排除A项。根据所学可知书写材料还包括绢帛材料,因此排除B项。D项只是强调蔡伦造纸的原料,未反映出材料中的“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这一信息,因此排除D项。正是因为蔡伦造纸使用的主要原料是树皮、麻头、棉布、鱼网这些廉价易得材料,所以蔡侯纸被广泛使用。C项符合题意。【知识点专练】.美国学者德克﹒卜德曾这样描述某项发明:“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蔡伦)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该项发明是()A.印刷术 B.造纸术 C.指南针 D.火药【答案】B【详解】由材料“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受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可知,这是对造纸术的描述。东汉时期,蔡伦用树皮、破布、麻头和旧鱼网做原料,改进了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人们把这种纸称为“蔡侯纸”,故B项正确;印刷术主要是促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兴起,A错误;指南针主要是促进地理大发现,C错误;火药主要是资产阶级战胜骑士阶层,D错误。5.唐朝-雕版印刷品6.11世纪中叶-北宋毕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知识点专练】.约15世纪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由铅、锡、锑的合金制成的金属活字,当时用金属活字印出了《圣经》。事实上,约11世纪中国已经有了类似的技术,它的发明者是()A.蔡伦 B.毕昇 C.文天祥 D.辛弃疾【答案】B【详解】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活字印刷术后来陆续传到世界各地,约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故本题选B;AC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知识点专练】.《宋会要辑稿》记载:“不经国子监看详(审阅研究),及破碎编类有误传习者,并日下毁板。”同时政府规定,国子监审批印刻者向官府发出的申请后,可为其颁发准许印刻的“公据”。这说明宋代()A.文化专制逐步强化B.注重图书出版的监管C.印刷技术明显提升D.文人地位进一步提高【答案】B【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国子监对图书要看详(审阅研究)外,刻印者须向其报批,只有国子监通过后出示“公据”方可出版,说明宋代重视对图书出版的监管,故B符合题意;仅仅是监管图书出版体现不出文化专制的逐步强化,故A不符合题意;政府监管图书出版与印刷技术无明显关联,故C不符合题意;材料无关文人地位问题,故D不符合题意。【知识点专练】.叶德辉在《书林清话》中列举了两宋书坊名称22个。这些机构开始在所刊书之首尾、序后、目录后登出,或盖本坊印章,或刊本坊之名称,如“闽山阮仲猷种德堂刊”,该现象表明()A.两宋已有版权保护意识 B.活字印刷术的推广普及C.商品经济促进书房繁荣 D.技术革新推动文化传播【答案】A【详解】材料中“这些机构开始在所刊书之首尾、序后、目录后登出,或盖本坊印章,或刊本坊之名称”说明书商已经有了版权意识。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没有体现是否运用活字印刷技术,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多个“书坊”有了“本坊印章”或“本坊之名称”,以便于与其他书坊区别开,反映的不是书坊的繁荣,排除;D项,材料没有体现技术革新,排除。7.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知识点专练】.直接催生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产生的时间是()A.约15世纪中叶 B.约12世纪中叶C.约13世纪中叶 D.约14世纪中叶【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约15世纪中叶,德国人谷登堡发明金属活字印刷,直接催生了被视作“新一代的书籍”的印刷书的产生,故选A;综上所述可知BCD不符合题意,排除。【知识点专练】.近代早期,欧洲印刷书盗印现象层出不穷,为此很多印刷商向政府部门申请特权或专利权,并在书籍上印制自身标记和版权声明,还组成印刷联盟,分享开销、获利和集结资源。这说明,当时欧洲()A.文化交流十分活跃 B.版权保护仍需加强C.市民阶层逐步壮大 D.宗教传播速度加快【答案】B【详解】据“印刷书盗印现象层出不穷”等关键信息可知,题意在强调欧洲版权保护问题急需要加强,故B正确;题意没有体现文化交流问题、市民阶层和宗教问题,故ACD排除。【知识点专练】.15世纪中期,德国人谷登堡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A.毕昇活字印刷术传入欧洲 B.科学技术推动政治新变革C.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 D.社会需求与商业发展结合【答案】D【详解】题干主要说明了德国在15世纪中期到1500年印刷厂数量的变化,联系15世纪前后欧洲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可知德国印刷厂数量的增多反映出社会需求与商品经济发展相互促进的现象,故D正确;A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政治新变革的信息,排除B;1517年开始宗教改革,排除C。(二)印刷书的作用1.极大地推动了文化传承与传播,促进文化普及,又处于文化的大众化,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促进各民族的发展【知识点专练】.印刷术使快速、便宜且大量地生产文本成为可能。到11世纪,印制的佛经和儒学经典、日历、农书以及大众书籍在社会上大量出现。这反映了()A.技术进步有助于文化传承 B.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C.技术进步强化了社会秩序 D.印刷术促进了宋代社会转型【答案】A【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印制的佛经和儒学经典……在社会上大量出现”说明印刷术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故A正确;宋代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故B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印刷书籍大量出现,与社会秩序无关,故C错误;印刷术发展并没有促进宋代社会转型,而且题干没有涉及,故D错误。【知识点专练】.宋人邢呙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宋代()A.教育文化发展迅速 B.社会求学风气盛行C.儒学开始走向大众 D.科技推动文化发展【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雕版印刷术推动了儒学的传播,这说明科技进步能够推动文化发展,D项正确;从材料中可得知北宋教育有发展,但不足以得出迅速发展,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求学风气情况,排除B项;材料体现了儒学日益大众化,但无法得出开始大众化,排除C项。故选D项。【知识点专练】.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A.宋代主要采用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C.有助于宋代文化的大众化 D.官方印刷主要是雕版印刷【答案】C【详解】材料中“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真宗……剧增至十万”“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的信息,说明当时印刷应用比较普遍,书籍多,有助于文化的大众化,故应选C;A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中主要论及雕版印刷,未涉及活字印刷,故排除B;材料中并没有说明全部是官方刻书,当时也有民间刻书,故D错误。2.翻译其他文化典籍,有利于借鉴吸收他国文化,补充发展本国文化3.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扩大本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力4.造纸术和印刷术推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有利于西方的思想解放【知识点专练】.15世纪中叶,德国人约翰·古登堡发明了铅活字印刷术,之后迅速在欧洲普及。18世纪初,雍正政府刻了25万枚铜活字,在印成《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后一直束之高阁。出现这种变化主要是因为中西方()A.生产方式的差异B.政府支持力度不一C.技术水平的高低D.市场内在需求不同【答案】D【详解】结合材料中的“15世纪中期”此时的欧洲正在进行文艺复兴,资产阶级大力宣扬资产阶级文化,人们得到了一定的思想解放,对文艺复兴相关的书籍需求量较大;而此时的中国,处于清朝的雍正皇帝时期,国家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人们的思想受到极大的压制和束缚,对书籍的需求量很小。故本题选D。欧洲和中国此时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A错误。西欧15世纪中期仍是封建专制统治,政府对文艺复兴及铅活字印刷术的推广,并没有持支持态度,B错误。活字印刷术产生于中国,欧洲的印刷技术也来源于中国,并不比中国高超,D错误。【知识点专练】.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A.活字印刷术开始传入欧洲B.科学迅速转化成为生产力C.宗教改革推动了信息传播D.技术进步推动了社会发展【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的描述可知古滕贝格的发明迅速得到推广,欧洲出现了大量印刷厂,有利于文化教育的传播和发展,从而推动社会发展,故选D项;“开始传入”说法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技术进步,而不是生产力的转化,故排除A、B项;宗教改革与题意时间不符,故排除C项。【知识点专练】.图3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A.政治变革加速 B.文化趋于活跃 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数据显示可知,15世纪欧洲大部分地区出现了印书坊的城市,这说明当时欧洲地区文化得到传播,思想领域较为活跃,A项正确;15世纪地区欧洲地区进行政治变革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印刷业的发展主要和文化繁荣有关,与市民阶层扩大无必然关系,排除C项;16世纪欧洲进行宗教改革,排除D项。故选A项。
五、图书馆的成长(一)图书馆发展历程起源于对文字资料的收藏;作用是保存人类文化典籍。1.西方(1)亚述帝国巴尼拔图书馆: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泥版文书,几乎囊括亚述全部知识。【知识点专练】.图书馆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现在已知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在()A.亚述 B.中国 C.埃及 D.英国【答案】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亚述巴尼拔王建立的,故选A;BCD项不符合题意。【知识点专练】.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的建立者是()A.波斯大流士 B.希腊亚里士多德C.马其顿亚历山大 D.亚述巴尼拔王【答案】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古文明遗址中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书籍最齐全的图书馆是亚述巴尼拔图书,该图书馆是亚述的巴尼拔王建立的,故选D,排除ABC。【知识点专练】.根据考古学家的发掘,世界上最早的图书馆亚述的巴尼拔图书馆,里面藏有大量的泥版。它位于今天的()A.印度 B.中国 C.伊拉克 D.埃及【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中“亚述的巴尼拔图书馆,里面藏有大量的泥版”可知,这是两河流域文明,位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选项C正确;印度、中国和埃及与材料中的亚述、泥版不符,排除A、B、D。(2)修道院、大教堂和大学图书馆:作用是保存了古典时期的文化遗产(3)公共图书馆:19世纪下半叶英美等国出现近代意义上的图书馆(面向所有人),作用是保存古籍和文化遗产,服务公众【知识点专练】.18世纪的欧洲,随着识字人群的扩大和人们读书热情的高涨,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这种状况()A.标志着人文精神的滥觞 B.推动了文艺复兴的转型C.体现了服务公众的职能 D.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答案】C【详解】选C。根据材料“私人和公共的借阅图书馆遍布各主要城市”,公众能借阅图书,这体现了图书馆职能的变化,C符合题意。公元前5世纪中叶的智者运动是人文精神的滥觞,A排除;文艺复兴运动处于14世纪至16世纪,时间不符合,B排除;14世纪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近代科学的兴起,D排除。【知识点专练】.公共图书馆在18世纪还不多见,而到了1844年,法国、美国、普鲁士和奥地利则各有上百个公共图书馆,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等,己在城市普遍出现。这种现象()A.得益于国家力量的大力扶持 B.顺应了民众美好生活的需要C.表明经济发展决定文化需求 D.是高等教育逐步普及的结果【答案】B【详解】据材料“到了1844年,法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文化交流活动安全保证合同
- 2024年技术开发与转让合同标的和属性具体说明
- DB4106T 56-2022 郑麦1860生产技术规程
- 2024年房产转让协议书
- 2024年技术转让附条件合同
- 2024年文艺沙龙组织委托
- 2024年护理服务提供合同
- 家委年度工作总结(5篇)
- 2024年度企业咨询服务与实施合同
- 2024年文化庆典合作合同
- 【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课件-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 2024年湖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第4章《一元一次方程》-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卷(苏科版2024新教材)
- DB3502T 148-2024中小型水库生产运行标准化管理规程
- 公司组织机构管理制度
- 预习-21《蝉》导学案
- 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4章《运算律》单元测评必刷卷(北师大版)
- 期中测试卷(试题)-2024-2025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 GB/T 44672-2024体外诊断医疗器械建立校准品和人体样品赋值计量溯源性的国际一致化方案的要求
-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知识点(期末复习用)
- 2023乌鲁木齐法院书记员真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