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最苦与最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4316def7450caa16acad29ea30cc5e/cd4316def7450caa16acad29ea30cc5e1.gif)
![第16课《最苦与最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4316def7450caa16acad29ea30cc5e/cd4316def7450caa16acad29ea30cc5e2.gif)
![第16课《最苦与最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4316def7450caa16acad29ea30cc5e/cd4316def7450caa16acad29ea30cc5e3.gif)
![第16课《最苦与最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4316def7450caa16acad29ea30cc5e/cd4316def7450caa16acad29ea30cc5e4.gif)
![第16课《最苦与最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d4316def7450caa16acad29ea30cc5e/cd4316def7450caa16acad29ea30cc5e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议论文1、议论文的概念: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议论文是以理服人。2、议论文三要素及其定义
论点:作者所持的见解。
论据: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3、论点(需要证明什么)
论点就是作者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是完整的陈述性判断句。一篇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归纳论点的方法:先找出文章的论题(探讨的话题),然后依据论题在文中找出反复出现的类似论断性的话,合并同类项,最后归纳。(注意:归纳论点的句子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的论断的句子,论点常见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结尾;④中间。)4、论据(用什么证明)1、事实论据:(1)包括:有代表性确凿的事例,史实,统计数据;(2)类型:概括或具体。2、道理论据:包括:经过实践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公认事理等。5、论证(怎样证明)(1)、论证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2)、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6、议论文基本结构(1)基本结构形式: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2)它又可分为两大类:以“横式”结构为主的有:【1】“总论——分论——总论”;【2】“总论——分论”;【3】“分论——总论”三种。以“纵式”结构为主的主要是层层深入式。
1920年,美国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父亲让男孩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可男孩没钱,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后,他终于还给了父亲12.5美元。父亲欣然拍着他的肩膀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行为负责的人,将来一定是会有出息的。”多年以后,这位男孩成为美国总统,他就是里根。后来,里根在回忆往事时,深有感触地说,那一次闯祸之后,使我懂得了做人的责任。今天,我们来学习梁启超先生的《最苦与最乐》,看看他对责任又是怎样理解的。导入新课16*
最苦与最乐1.这篇文章的论题(探讨的话题)是什么?
2.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本文主要讲了三个问题,是哪三个问题?最苦与最乐。(1)人生什么事最苦?(2)什么事最快乐?(3)最苦与最乐之间有什么关系?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思想家、学者。他是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领袖之一,也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著作大多收入《饮冰室合集》,代表作有《李鸿章传》《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国历史研究法》等。
本文选自《〈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改动。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哲人志士对此有不少精彩的论述,平常百姓对此也有许多深刻的感悟和思考。思想家梁启超,以他的远见卓识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写下此文,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独特理解。背景链接揽lǎn
失意
达观
契约qì
监督dū
排解jiě循环xún如释重负shì
海阔天空
悲天悯人mǐn如释重负:像放下重担子一样,形容解除精神压力后心情轻松愉快。海阔天空:形容心胸开阔,无拘无束。悲天悯人:指哀伤时世的艰辛,怜悯人民的疾苦。整体感知
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人生当________,而不能_________。未尽责任尽责任负责任逃避责任1.请同学们略读全文,提取信息:2.试着梳理: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第一部分(1-3):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二部分(4):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部分(5-6):论述人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第一部分
(1-3)分论点一:论述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第1段1、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个观点的?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第一个分论点)
作者先用了一串排比设问句,提出关于人生最苦的许多答案,并且一一加以否定,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观点,自然贴切,水到渠成。
第2-3段1、作者为什么说贫穷、失意、死亡不算苦呢?
因为贫穷、失意、死亡这些痛苦都有办法排解,而独有责任未了的苦是像千斤重担压在肩头,无处可逃,从而说明了人生最大的痛苦是责任未尽。2、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正面论述)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反面论述)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将“该做的事没有做完”的感觉比作“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一个人责任未了时的痛苦感受。3、“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虽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这几个分句顺序能不能颠倒?为什么?
不能。“贫”“失意”“老、病、死”的顺序和上一段谈论的顺序一样,这样能保持上下文语序一致,所以不能颠倒。4、未尽责任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作者是怎样层层深入阐述的?
承诺未兑现、欠钱未还、受恩惠未报、得罪人未赔礼,这都是对于一个人未尽责任的表现。由此推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乃至于对自己,都是有责任的。5.作者认为责任有多种,你能从课文中找出哪几种责任?
对人的责任: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
对事的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
对自己的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于自己加一层责任。6、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于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举例论证,先以排比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种种情况,将责任具体化;然后写“我”的痛苦的感受;最后以设问句式点明“我”痛苦的原因——责任未尽,以此来证明作者的观点。7、“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痛苦往坟墓里去。”由“一日”到“一生”强调了什么内容?
作者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强调了责任未尽带来的苦痛无法排解。8、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是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病、老,可以达观排解得开。对比论证,把一个人未尽责任的痛苦与贫、病、老的痛苦进行对比,照应开头,论证了应尽责任而没有尽才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的观点。第二部分
(4)分论点二: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1、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得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道理论证,引用古语和俗语,表现了一个人尽责任后内心的轻松愉快,语言浅显易懂,简洁明了。2、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道理论证,引用孔子的话再次证明“尽责任是人生第一件乐事”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3、“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这里讲了苦与乐的什么关系?
苦与乐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是相辅相成的。未尽责任就苦,尽责任就乐。责任尽完时的快乐程度取决于负责的日子,日子越长,责任越重大,到结束时快乐的程度就越深。4、第4自然段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但是为什么前面谈痛苦用了三段,而这里既谈快乐也谈痛苦却只用了一段?
作者论述“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时提出“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是真乐”,他所讲的快乐是与痛苦分不开的,既然前面已经用了不少篇幅,这里就毋庸赘述了。还有一个原因在于痛苦的状态易写,而快乐的情形难描。5、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反面)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正面)对比论证,将不尽责任之苦与尽责任之乐进行对比,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尽责任之乐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第三部分
(5-6)分论点三:论述人生应当勇于负责任,而不应当逃避责任。1、找出这部分作者引用的名言佳句,并想一想这些话要说明什么。名言:
孟子——君子有终身之忧。曾子——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说明“人生当勇于负责”。2、为什么作者说仁人志士的忧国忧民、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呢?
因为作者认为承担责任,完成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而仁人志士等的“忧”就是对国家、对人民尽责任。这反映了作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3、“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在这里“解除”与“卸”有何区别?“解除”是指尽责之后就没有责任了,“卸”指“推卸”责任。4、请从最后一段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5、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正面)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反面)
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人不能逃避责任,应勇于承担责任的观点。根据你对“痛苦”“快乐”含义的理解,谈谈如何把生活中的“痛苦”转化为“快乐”。①人生短暂,何必为了功名利禄而在人生的舞台上痛苦地挣扎?你只需有颗平常心,便可享受到生活中的乐。②每个人对“痛苦”与“快乐”都有不同的理解。空虚无聊的生活最痛苦,为学习或工作付出心血,获得成功时最快乐。人生百味,苦乐相随,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只要你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相信你的人生必定是多彩而快乐的。问题探究概括主题
这篇议论文从最苦和最乐两个方面来谈人生的责任,告诫我们:人生在世,必须要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以及对自己尽到应尽的责任,这样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中心论点)学后感悟感悟一:有些人以欲望得到满足为人生快事,有些人则以清心寡欲为快乐。把欲望作为快乐的前提的人,就会穷奢极欲,挖空心思、不择手段地去满足自己的欲望。这种人活得太累了。因为人的欲望没有满足的时候,欲望越大,活得越累。感悟二:在作者眼中,未尽责任,是人生第一苦;尽责任,是人生第一乐。作为子女,我们应担负“孝”的责任;作为学生,我们应担负“学”的责任……年轻的我们,应该正视并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在尽责中收获这世间最大的快乐。最苦与最乐人生最苦事:未负责任事未办、钱未还、恩未报、礼未赔尽责任享至乐对他人、家庭、社会、国家、自己的责任人生最乐事:尽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代人如何保护眼睛健康
- 电影市场观众喜好与票房预测分析
- 消费者行为与珠宝心理定价策略研究
- 班级管理安全培训
- 2025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贵州安顺市关岭兴关工业发展有限公司省校合作赴省外知名高校引才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浙江嘉兴市海宁中油能源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致性的实施路径
- 2025-2030年文化用品基地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在线团队合作游戏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4CSCO食管癌诊疗指南解读
- QB/T 6019-2023 制浆造纸专业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正式版)
- 农民数字素养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机制与路径研究
- 2024年山东省安全生产普法知识竞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山东省高中自主招生数学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广西南宁市初中毕业班适应性测试数学试卷
- 建筑入侵报警系统-入侵报警系统概述
- (正式版)JBT 10437-2024 电线电缆用可交联聚乙烯绝缘料
- 【S城投公司偿债能力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探析8000字(论文)】
- 品质部质量目标
- 2024届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模拟试卷(一模)(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