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用词之妙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_第1页
诗歌鉴赏用词之妙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_第2页
诗歌鉴赏用词之妙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_第3页
诗歌鉴赏用词之妙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_第4页
诗歌鉴赏用词之妙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歌鉴赏之品味诗歌用词之妙

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鉴赏语言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当题干要求品评某一个字眼的艺术效果时,就是考析诗眼或析炼字。诗眼,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析诗眼就是抓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动词或形容词品味,看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起的作用。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考查方向

1.对关键词语的品味(含义及表达作用)2.对关键诗句的理解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4.对语言风格的概括(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解题格式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

(句意+文意+主旨情感)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分析一句之眼常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肥”“红””绿”“悦”“空”均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这些词语各有妙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化腐朽为神奇,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感染力。蒋捷“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王之涣《凉州词》

动词:具有多重含义,能写出诗人的独特感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随风潜入夜,润物

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修饰语(大都为形容词):

描述细密,耐人寻味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锡《竹枝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声声慢》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颜色词: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姜夔《扬州慢》

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一剪梅》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上张丞相》

4、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找出诗句中用得妙的字并加以鉴赏分析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6、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李白《独坐敬亭山》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提问变体:请指出这首诗的关键词并说明再由。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思想、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对全诗的把握程度。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分析一诗之眼

1.第×句的×处为什么用×字而不用×字?请作比较,说明用×字的表达作用。

2.这首诗第×句的句式、语序结构有什么特殊之处?这种句式(结构)有什么表达作用?3.这首诗音节和谐,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画出句子中停顿的节拍,注明押韵的字。提问变体(补充):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试说出该诗“挂”“飞”“落”用字的精彩。

“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新奇,想象丰富,绚丽多姿。阅读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暗”、“惊”、“没”三字妙在何处?

这个“暗”字透露了朦胧的夜色,渲染阴暗的环境;“惊”字用拟人手法不只是写出风吹草动,而且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没”字把将军射艺高超,臂力惊人的形象描绘出来了。阅读杨万里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惜”字和“爱”字用得好在哪里?诗人用拟人手法以一个“惜”字和“爱”字赋予泉眼、树荫以人的感情。泉眼爱惜流水,树荫爱恋柔和的光线和天气,富有情趣。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颔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诗眼”分别是“蒸”“撼”。洞庭湖蒸腾的水气滋养着广大的云梦泽;洞庭湖汹涌的波涛,使岳阳城摇撼震颤。“蒸”字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水气的特性,写出了洞庭湖丰厚的蓄积。“撼”字生动准确地写出了洞庭湖水势的浩大。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惠崇《春江晓景》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

“诗眼”是“知”。第一句暗写桃花“知”春,竟相盛开;第二句明写群鸭“知春”,嬉戏酣游;第三句写蒌蒿有“知”,铺满大地,芦芽有“知”,冒出短芽;第四句写河豚有“知”,溯江而上。全诗的精神都在或明或暗地体现这个“知”字。“知”使全诗的诗意,顿觉一脉贯通,灵气飞动起来。世上万物似乎都有知,都在感到春的到来而欣欣欲动,于是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有人说“不系船”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简要说明理由。同意。“不系船”三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