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五节中国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途径[学习目标定位]1.理解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类型、现状及生态恶化的原因。2。了解我国不同地区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差异。3。能够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一、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1。现状:非常严重。有自然原因,但主要是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开发活动造成。2。特点:(1)类型多样: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湿地干涸等。(2)区域差异显著:不同地区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不同。3。区域差异显著的成因(1)地域广大。(2)受季风气候影响大.(3)由于气候的多样性和地势的差别而形成了众多的生态系统。(4)人为因素。思考中国生态环境问题成因有哪些?答案巨大的人口压力和不合理的开发活动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具体如下表示:二、中国生态环境问题防治措施1。中国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1)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2)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3)由于监管薄弱,执法不严,管理不力,致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4)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不足,也是重要原因。2.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1)重点生态工程取得进展,如植树造林、水土保持、草原建设和国土整治等.(2)长江、黄河上中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全面实施。(3)重点地区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开始启动。(4)建立了一批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5)生态农业试点示范,生态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6)环境保护法制建设逐步完善。探究点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及措施探究活动读“我国轮廓图”,据图中标注的位置和范围,完成下列问题。(1)以甲为代表的地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这一生态环境问题的自然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为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为低山丘陵地区,由于气候多雨,加之人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合理的活动,这一地区容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3)丙地区已建成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的设立有何重大意义?答案(1)土地荒漠化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地表植被稀疏过度放牧,破坏植被(2)不合理耕作,过度砍伐森林土壤侵蚀(3)保护该地区的湿地、高原植被,改善当地气候,防治荒漠化;保护大江、大河源头;保护当地的珍稀物种,减缓物种的灭绝速度等。反思归纳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危害与防治生态环境问题产生原因造成的危害防治措施森林破坏自然原因:森林火灾、病虫害;人为原因:毁林开荒、砍伐薪柴、商业采伐等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温室效应增强、物种灭绝等封山育林、采育结合、退耕还林,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草地退化自然原因:气候异常、降水减少;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农垦载畜量下降,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还会使整个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控制人口数量、改善经济结构、退耕还草、牲畜舍饲等湿地干涸自然原因: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泊和沼泽;人为原因:土壤侵蚀、环境污染、围湖造田等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加剧、水污染加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加大对湿地保护的宣传,加强湿地保护立法和执法,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退耕还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原因:自然灭亡;人为原因:狩猎、污染,森林、草地、湿地等生态系统的破坏将恶化人类生存环境,限制人类生存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扩大自然保护区,建立生态走廊、采育结合、合理放牧、实行禁渔期制度荒漠化自然原因:降水少,气候干旱;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土地退化、生产力下降解决当地群众生活用能问题,严禁砍伐;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利用水资源;控制人口数量拓展提升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区的分布地区名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大兴安岭西侧森林破坏、土壤侵蚀、草场退化气候较干,降水较少过垦、过伐、过牧严重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地退化严重、土地荒漠化气候较干,降水较少过牧严重,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黄淮海平原区土壤侵蚀严重降水较多,且集中于夏季人口稠密,过垦严重南方低山丘陵区横断山区,云贵高原西部亚热带丘陵山区土壤侵蚀、森林破坏严重、物种灭绝、生物多样性锐减地质条件复杂,地形崎岖,降水集中人民生活贫困,过垦、过伐严重青藏高原草地退化、湿地萎缩、土壤侵蚀高寒气候区,降水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气候变暖过牧、过垦对点训练一中国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分布1.下列地区与其发生的生态破坏搭配正确的是()A。黄土高原—-盐碱化B.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C。内蒙古草原——水土流失D。长江三角洲——水源枯竭答案B解析黄土高原主要是水土流失,内蒙古草原主要是草地退化,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入海口,水资源丰富。读右图,分析回答2~3题。2.该图表示的主题是()A.天然气资源的分布B。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分布C。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分布D。森林资源的分布3.图中A、B两地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A。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B。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C.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D。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答案2.C3.D解析第2题,分析图示地区,图例所示阴影地区是我国农垦区与牧区的交界处,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较为严重,是我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区。第3题,图中A地处于塔里木盆地边缘,B地处于黄土高原。所以两地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分别是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对点训练二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与措施读“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4~5题。4.两地区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A.森林破坏 B。土壤侵蚀C。草地退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5.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中,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好做法是()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B.大力发展水电建设C.提高炉灶技术水平 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答案4。B5。D解析第4题,首先判断两地区的具体地理位置,左图是黄土高原地区,右图是东南丘陵地区,两地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壤侵蚀(水土流失)。第5题,黄土高原地区虽有大量煤炭资源,但燃烧煤炭会造成环境问题,黄土高原降水较少,不适合发展水电,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既可充分利用生物能,又能减轻环境污染。综合提升6.读山东省地形简图,回答问题。(1)说出甲、乙两地不合理的农业活动及其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2)请你针对其中一种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答案(1)甲地:平原地区不合理灌溉,造成土壤盐碱化;乙地:低山丘陵地区植被破坏,产生水土流失。(2)土壤盐碱化: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喷灌、滴灌);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推广耐盐耐旱优良品种。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措施保持水土;禁止滥垦乱伐;发展经济林,提高经济效益等。(答出3点即可)解析第(1)题,甲地为平原地区,故可能因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而乙地位于低山丘陵地区,故可能因为不合理的开垦导致植被的破坏进而导致水土流失加重。第(2)题,对盐碱化主要采取合理治水的措施,加强对盐碱地的改良;对水土流失主要通过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办法,保持水土。课时作业读下图,完成1~2题。1.图中显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A.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地区B。亚热带、暖温带地区C。地形以高原、平原为主的地区D.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2.造成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地区南方少、北方多的主要原因是()A.北方平原面积比南方多B.北方不合理的灌溉和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C.南方多水田,北方多旱地D。人类大量开垦湿地答案1。D2。B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得,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上.第2题,盐渍化的直接原因为地下水位的上升,而引起地下水位上升的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和干旱。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况比较图”,回答3~4题.3。据上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4.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可采取的措施有()①把生态建设放在首位②提高沿途城镇的天然气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③生态重点地区实行严格退耕还林还草④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以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3。C4。A解析第3题,新疆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A错误;内蒙古和宁夏水土流失所占比重大致相同,但由于内蒙古的土地总面积远大于宁夏,故B错误;西北地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形成大面积荒漠,C正确;云南、贵州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是乱砍滥伐,过度破坏植被,D错误。第4题,由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因此应把生态建设放首位,保护植被,减少对林草的破坏,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提高天然气的使用率,减少对林草的开发;我国西部矿产资源丰富,随着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无法从根本上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目前我国西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到1500亿元。据此完成5~6题。5。据统计,目前西部的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到全国水土流失面积的62。5%,部分省区水土流失面积超过其土地面积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A。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少B。西部地区降水多且集中C。西部地区植被破坏严重D。西部地区黄土面积广泛6。为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是()①尽量减少资源的开采②恢复自然植被③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④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经济模式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5.C6。B解析第5题,西部地区由于植被破坏严重,成为我国水土流失面积最多的地区。第6题,恢复自然植被,重点地区实行严格的退耕还林、还草,以经济发展为中心,从根本上改变粗放型的经济模式是保护和恢复西部的生态环境应采取的措施.7.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地形图,该区处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水土流失严重,人们常用“穷山恶水”来形容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1)请根据该地区黄土的成因推测该区域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的空间变化,并简要说明原因。(2)分析图示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自然原因。(3)有人建议该地区应大力植树造林,但有人认为,树木是“抽水机",大力植树造林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你赞同哪种观点?请说明理由。答案(1)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原因:该区域(地处黄土高原)土壤经西北季风堆积分选而成;自西北向东南,随着风力的减弱,风的搬运能力降低,土壤颗粒物平均粒径逐渐减小。(2)海拔较高,沟壑多,地势起伏大;半湿润向半干旱的过渡区,降水变率大,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差,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疏松。(3)观点一:应大力植树造林。树木能有效保持水土;该地区地处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地势低平、气候较湿润的沟谷地带适合植树.观点二:不适宜大力植树造林。该地处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少,土壤含水少,树木成活率低;树木耗水量大,影响周围其他植被生长、使干旱加剧。解析第(1)题,黄土高原主要是由冬季风挟带的沙尘堆积而形成的,冬季风的源地位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越向东南方向,风力越小,风的搬运能力越弱,故堆积物的粒径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第(2)题,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从地形、降水、土质方面分析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第(3)题,本题为开放性问题,表明观点,自圆其说即可。8.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环境问题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甲、乙、丙、丁图例各代表一类环境问题.请将甲、乙、丙、丁填入下列环境问题的括号内.A。酸雨危害() B.森林锐减()C.水土流失() D.水体污染()(2)环境问题乙在我国的____________地区最为严重.(3)甲、乙、丙、丁四类环境问题中,欧洲表现较突出的是________。(4)环境问题乙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江上游地区该环境问题对地区A造成的不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丙甲乙丁(2)黄土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2025届四下数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武昌职业学院《C4D动画综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医健康养生知识科普讲座
- 上消化道病人出血护理
- 广告传媒行业报告模板
- 学校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培训课件
- 2025房地产经纪人协理-《房地产经纪综合能力》考前通关必练题库-含答案
- 心理健康与养生
- 2024江苏省建设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技术问答(结构、勘察专业)
- 四上数学9.1 植树问题
- 2024年苏州市市属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2025年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浙教版九年级数学同步训练:二次函数与几何结合压轴题(Ⅱ)(原卷版)
- 招标投标法培训
- 筒仓防雷施工方案
- 【地理】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背诵知识点
- 2025年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3G4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 2024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市场营销活动规范管理办法
- 2024年江苏省中小学生金钥匙科技竞赛(高中组)考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