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辽宁省沈阳市第十八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在0.5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molNa+,下列对该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B.该溶液中含有58.5gNaClC.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5.85gNaClD.量取100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参考答案:B【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分析】0.5L某浓度的NaCl溶液中含有0.5molNa+,钠离子浓度为1mol/L,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A、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根据c=计算判断.B、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根据m=nM计算判断.C、该溶液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根据n=cV计算氯化钠的物质的量,再根据m=nM计算氯化钠质量.D、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1mol/L,根据n=cV计算钠离子的物质的量.【解答】解:A、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故A正确;B、钠离子物质的量等于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所以氯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5mol,质量为0.5mol×58.5g/mol=29.25g,故B错误;C、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配制100mL该溶液需用5.85gNaCl质量为0.1L×1mol/L×58.5g/mol=5.85g,故C正确;D、溶液中钠离子浓度为1mol/L,100mL该溶液倒入烧杯中,烧杯中Na+的物质的量为0.1L×1mol/L=0.1mol,故D正确.故选:B.2.将0.4mol丁烷完全燃烧后生成的气体全部缓慢通入1L2mol/LNaOH溶液中,生成的Na2CO3和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2

B.2:3

C.2:1

D.1:3参考答案:D略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参考答案:B略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配制240mL2.0mol/L的NaOH溶液,应称NaOH晶体19.2gB.为防止药品污染,用剩的金属钠放入垃圾桶中C.用25mL量筒量取22.6mL盐酸D.用托盘天平称取8.75g食盐参考答案:C略5.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参考答案:C 6.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B.小苏打与醋酸反应:HCO3—+H+==CO2↑+H2O

C.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

+ClO—

D.氯化铝溶液与过量氨水反应:3NH3?H2O+Al3+=Al(OH)3↓+3NH4+参考答案:D略7.下列物质的每步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一步实现且较合理的是

)A.Cu2(OH)2CO3CuSO4(aq)CuB.饱和食盐水NaHCO3Na2CO3C.H2SSSO3H2SO4D.SiNa2SiO3SiO2SiF4参考答案:B【分析】A.碱式碳酸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钠是活泼金属在溶液中先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B.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C.硫化氢不完全燃烧生成硫和水,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D.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硅酸钠高温条件下得不到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详解】A.钠是活泼金属和盐溶液反应先与水分与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在溶液中置换铜,选项A错误;B.向氨化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晶体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能一步实现,选项B正确;C.硫化氢不完全燃烧生成硫和水,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而不能直接得到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催化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选项C错误;D.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氢气,硅酸钠高温条件下得不到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正确运用物质分类及反应规律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有效方法。8.有烧杯、试管、量筒、铁架台、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水槽、带导管的橡皮塞等仪器,下列实验不能进行的是:①制取氧气

②粗盐提纯

③制取氢气

④配制100克20%的氯化钾溶液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参考答案:B略9.下列类型的反应,一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参考答案:C略10.在硫酸铁溶液中加入a

g铜,完全溶解后,再加入b

g铁,充分反应后得到c

g残余固体,且a>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残余固体全部是铜

B.残余固体可能为铁和铜的混合物

C.残余固体是铁,溶液中一定不含Cu2+

D.最后得到的溶液中可能含Fe3+参考答案:A略11.下列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

)A.Si

B.P

C.S

D.Cl参考答案:D略12.与3.2gSO2所含的氧原子数相等的NO2的质量为:A.3.2g

B.2.3g

C.6.4g

D.4.6g

参考答案:B略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淀粉、纤维素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蔗糖属于多糖,能发生水解C.碘酒滴到土豆片上,可观察到土豆片变蓝D.蛋白质、油脂、糖类是三大基本营养物质参考答案:B14.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A.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过一会便能观察到砖红色的沉淀B.在苯中滴入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加热能得到硝基苯C.取适量蔗糖溶液,加入稀硫酸加热片刻,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再加热,即能观察到砖红色的沉淀D.把苯、溴水、铁粉混合制溴苯参考答案:B【详解】A.葡萄糖溶液中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加热不反应,因此过一会不能观察到砖红色的沉淀,A错误;B.在苯中滴入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物,加热发生硝化反应,能得到硝基苯和水,B正确;C.取适量蔗糖溶液,加入稀硫酸加热片刻,然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和硫酸,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再加热,可以观察到砖红色的沉淀,C错误;D.把苯、液溴、铁粉混合制溴苯,苯和溴水混合发生萃取,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醛基检验对溶液酸碱性的要求。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B.NH3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氨常用作制冷剂C.CO2、NO2或S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D.活性炭、SO2、Na2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原理不同参考答案:D【详解】A、NO能和氧气反应,故不能在空气中稳定存在,故A错误;

B、液氨变成氨气需要吸收周围环境的热量,导致周围环境的温度迅速降低,因此液氨可作制冷剂,故B错误;C、CO2不会导致酸雨的形成,SO2、NO2都会导致酸雨的形成,故C错误;D、活性炭为吸附性,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则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原理不同,故D正确。

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某校学生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苯与溴发生反应的原理并分离提纯反应的产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Ⅱ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导气和________,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2)实验开始时,关闭K2、开启K1和分液漏斗活塞,滴加苯和液溴的混合液,反应开始。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反应结束后,要让装置Ⅰ中的水倒吸入装置Ⅱ中以除去装置Ⅱ中残余的HBr气体。简述如何实现这一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个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______________,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__________洗涤,振荡,分液;③蒸馏。参考答案:(1)

冷凝回流(冷凝苯和Br2蒸气)

防倒吸

(2)吸收溴蒸气

(3)III中硝酸银溶液内出现淡黄色沉淀

(4)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开启K2

(5)溴(Br2)

NaOH溶液分析:苯和液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由于液溴易挥发,会干扰溴化氢的检验,需要利用苯除去溴。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由于溴化氢极易溶于水,需要有防倒吸装置,根据生成的溴苯中含有未反应的溴选择分离提纯的方法。据此解答。详解:(1)装置Ⅱ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是苯和液溴的取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苯和液溴易挥发,则其中冷凝管所起的作用为导气和冷凝回流(冷凝苯和Br2蒸气)。由于溴化氢极易溶于水,则Ⅳ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倒吸。(2)Ⅲ中小试管内苯的作用是除去溴化氢中的溴蒸气,避免干扰溴离子检验;(3)因从冷凝管出来的气体为溴化氢,溴化氢不溶于苯,溴化氢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溴化银沉淀,因此能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的现象是III中硝酸银溶液内出现淡黄色沉淀。(4)因装置Ⅱ中含有溴化氢气体能污染空气,使I的水倒吸入Ⅱ中可以除去溴化氢气体,以免逸出污染空气;操作方法为关闭K1和分液漏斗活塞,开启K2。(5)纯净的溴苯是无色油状的液体,这个装置制得的溴苯呈红棕色,原因是里面混有单质溴,由于单质溴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则将三颈烧瓶内反应后的液体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操作就可得到较纯净的溴苯。①用蒸馏水洗涤,振荡,分液;②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振荡,分液;③蒸馏。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时间(s)012345n(NO)(mol)0.0200.0100.0080.0070.0070.007

①如图中,表示NO2变化曲线的是_______。用O2表示从0s~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__________。②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C.容器中氧气体积分数不变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2)为了探究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并进行了以下一系列实验,试完成有关问题:实验编号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1Al、Mg稀盐酸2Al、Cu稀盐酸3Al、C(石墨)稀盐酸4Al、Mg氢氧化钠溶液5Al、Zn浓硝酸

①实验1中Al所作的电极是______(填“正极”或“负极”)。②实验2中H+移向______(填“Al”或“Cu”),Cu极发生____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③实验3中石墨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④实验4中铝作______极,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⑤实验5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①b

1.5×10-3mol/(L·s)

②B、C

(2)①正极

②Cu

还原

③2H++2e-=H2↑

④负

2Al+2NaOH+2H2O=2NaAlO2+3H2↑

⑤Zn-2e-=Zn2+【分析】(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从3s开始,NO的物质的量为0.007mol,不再变化,3s时反应达平衡;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平衡时浓度为NO浓度的变化量△c(NO),根据反应中NO、NO2物质的量变化关系确定NO2的变化曲线;根据v=计算v(NO),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O2);②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v正=V逆(同种物质表示)或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同物质表示),反应混合物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含量不再变化,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由此进行判断;(2)金属与酸构成的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作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为正极;在实验4金属与碱溶液混合时,Al为负极,Mg为正极,电池反应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实验5中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Zn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Zn作负极,Al作正极。【详解】(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从3s开始,NO的物质的量为0.007mol,不再变化,△c(NO)==0.0065mol/L,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平衡时浓度不变,等于NO浓度的变化量,c(NO2)=△c(NO)=0.0065mol/L,所以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b;2s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3.0×10-3mol/(L·s),根据反应在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比等于化学计量数的比可知v(NO):v(O2)=2:1,所以v(O2)=v(NO)=1.5×10-3mol/(L·s);②A.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速率始终关系是v(NO2)=2v(O2),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A错误;B.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不等的反应,容器的容积不变,若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则反应处于平衡状态,B正确;C.若反应未达到平衡,则反应体系中任何一组分的物质的量就会发生变化,气体的总物质的就变化,若容器中氧气体积分数不变,则反应达到平衡,C正确;D.容器的容积不变,反应混合物都是气体,气体的质量不变,因此任何情况下容器内密度都保持不变,故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C;(2)①实验1中由于金属活动性Mg>Al,所以在构成的原电池中,Mg为负极,Al为正极;②实验2金属活动性Al>Cu,Al为负极,失去电子,Cu为正极,电子由Al经导线流向Cu电极,溶液中H+在正极Cu上获得电子变为H2逸出,所以H+移向Cu电极,Cu极发生还原反应;③实验3由于电极活动性Al>C,所以石墨电极是正极,H+获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石墨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④实验4中Mg与NaOH溶液不能反应,而Al电极反应,所以铝作负极,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⑤实验5中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Zn与浓硝酸的氧化还原反应,Zn作负极,Al作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