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雷雨》教案(8篇)_第1页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8篇)_第2页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8篇)_第3页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8篇)_第4页
小学语文《雷雨》教案(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语文《雷雨》教案(8篇)小学语文《雷雨》教案1一、设计思想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生疏,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牢牢抓住这两方面的优势,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出发,从观察图画,进展图文对照入手,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恰当地利用电教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吻合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本课时紧扣语文课程标准精神,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二、教材分析^p《雷雨》是二年级下册的第16课。课文用精练、自然简朴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不同的自然景象。“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不能以老师的分析^p代替学生的阅读理论。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阅读也是低年级教学最常用的方法,而本课语言精炼而生动,学生要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形成语感。三、学情分析^p二年级的学生具有好奇、探究、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颖的事物吸引住,在教学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好的话,并能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到达情感的共鸣,同时也较多积累了不少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生疏,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四、教学目的知识与才能: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日记。过程与方法: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气象的重要性,并有观察的兴趣。五、重点难点重点: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难点:在读中想象。六、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猜谜语,激发兴趣。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课件出示〕大家一起说是什么?〔雨〕2、板书:雨。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呢?联络生活实际,指名学生汇报。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看!〔播放雷雨时的多媒体课件〕师:这是一场什么样的雨呢?〔指名学生汇报〕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雷雨。〔板书课题〕三、预习反应,学习生字1.汇报预习内容小组内汇报2.学习生字词小朋友们说得多好啊!老师来检验一下大家生字词读得怎么样。谁愿意读。〔示生字词〕a.找一位同学起立单独读。b.谁愿意当小老师领读?〔1人〕谁还能像他这样当小老师?〔1人〕c.读得可真不错,我们可以用什么好的识字方法记住这些字呢?d.下面让我们进入“回声谷”。e.再让我们一字开花读。第一个词谁来?……f.去掉拼音还会读吗?男生领读,女生跟读—全班一起读。〔全班齐读〕3.读课文逐段读四、初读课文,理解内容:〔默读课文〕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描写了什么时候的景象?2、学生默读,考虑填空:课文主要写了〔〕、〔〕、〔〕的景象。3、汇报。4、写作顺序:这篇课文也就是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局部来写的。5、读文,考虑。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中的景象?哪几自然段描写雷雨后的景象?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出描写雨前、雨中、雨后的分别哪几自然段?6、汇报,相机板书。第二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猜谜语,激发兴趣。师:老师知道我们班同学非常喜欢猜谜语,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出一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千条线,万条线。数不清,剪不断。落到地里禾苗绿,落到水里看不见。〔课件出示〕大家一起说是什么?〔雨〕2、板书:雨。师:同学们,你们见过什么样的雨呢?联络生活实际,指名学生汇报〔蒙蒙细雨,雷雨、雷阵雨、暴雨、毛毛雨、春雨〕3.今天我们学的课文是什么雨呢?〔板书:雷〕请学生一起跟老师写雷字,齐读课题两遍。大家想不想知道雷雨是什么样子的呢?想。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好,那让我们走入课文,去感受下雷雨是什么样的吧,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下面的拼音多读几遍。读完后老师要请同学来说说雷雨是什么样的吗?〔雷雨是先打雷后下雨;雷雨时风很大的;下雷雨还会有闪电等〕1.〔出示生字卡片〕压乱垂虹请四位同学分别来认,认对了带着同学们读三次。2.〔出示多媒体课件〕生字都会认了,如今让生字回到词语里,咱们来开火车读词语,火车火车谁来开?请学生读,读对了大家就跟着他读。指导读好“压下来”,“垂下来”两组轻声的词语。3.词语回到句子里,理解压和垂。〔看课件图片比拟〕指名学生动作展示压,动画理解垂。好,同学们,四个生字间谍被我们一一击破了,也理解了压和垂两个字的意思,如今我们进入课文。一、精读课文,整体感知。师: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读好了句子,同学们,让我们再次走进雷雨这篇课文。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哪几个自然段写下雨时?指名答复〔456〕自然而然前面123就是下雨前,后面67就是下雨后。〔出示课件,三种不同颜色,请学生标出来。〕师:让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是什么样的景象?请柯思怡同学读课文1——3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在文中找一找,画一画。师:谁来说一说,雷雨前是什么样的景象?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知道的?〔1〕理解第1自然段。①指名学生汇报。②创设情境,理解课文。师:是啊,你看!〔出示黑沉沉的乌云,体会云层很厚很低。〕云已经很厚、很低、很重了,就要掉下来了一样。师:这时,你有什么感觉?〔害怕,不安〕③指导朗读。出示: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指名读〕师:刚刚这位同学读,我没有感觉到这黑沉沉的乌云“压”下来。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师:来!我们一起来读。〔师引读:满天的乌云……〕师:读得多好啊!让老师感觉到有51朵乌云一起压下来了!〔2〕感悟理解第2自然段。①过渡: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突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学生读,老师读,学生动作演示〕〔请同学们站起来,如今你们都是操场上的大树,当一阵大风吹来时,学生的手臂就是树枝,在风中摇摆不止,而老师对着这些摇摆不定的大树进展采访,学生连连说“风太了,我停不下来。”“我快要被吹倒了。”从学生的答复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已经进入了情境,这时他们就是大树,他们就是在风中摇摆的树枝。〕出示图片,说突然一阵大风,吹得————————————。〔学生动脑想,指名答复〕“风太大了,把人的眼镜吹到地上了。”周老师马上说:“是啊,周老师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呢。”有学生说“一个人开着摩托车,风把他的帽子吹走了。”周老师马上说:“对呀,所以我们开摩托车要戴头盔,注意平安。”二是从学生语言开展的方面去肯定他。如:有学生说乌云像石头一样压下来。周老师就说:“你已经会用比喻了。”当学生在说话中出现一些好词时,周老师会提示学生:“他刚刚哪个词说得特别好?”③演示点拨:蜘蛛害怕了,直直地滑下来逃走了。〔出示闪电、雷声老师也让学生说说:蜘蛛,你为什么要逃走啊?〔害怕〕是呀,风太大了,连蜘蛛都吓跑了。〔3〕感悟理解第3自然段。①创设情境,帮助理解。师:怎么了?〔出示: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两个“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②指导朗读。师:哪位同学读一读。〔指名学生读〕师:他读的怎么样?〔指名评价〕师:你也来读一读。师:同学们你们听!〔多媒体课件演示闪电雷声。〕师:我们一起来读一遍。〔齐读〕师:雨就要下下来了。③拓展练习。出示:〔〕越来越〔〕。师:你能用“〔〕越来越〔〕”来说一句话吗?〔指名说,同桌互相说〕出示:〔〕越来越〔〕,〔〕越来越〔〕。师:谁能像课文那样用上两个“越来越”说一句话呢?〔指名说〕师:同学们的句子说得也越来越流利了。3.有感情朗读。师:打雷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平安知识呢?天空的乌云黑沉沉的,雷雨前的空气真闷呀,让我们带着害怕的心情再把这种感觉读一读吧!〔学生齐读1——3自然段〕〔二〕读中感悟“雷雨中”的景象。1、创设情境,感悟体会。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雨真的下起来了。〔多媒体展示雷雨〕2、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出示: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师:谁来读一读这一句。〔指名读〕师: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再来读。3、读中体会雷雨中的景象。①朗读第5自然段。师引读第5自然段。雨越下越大。……〔生齐读第5自然段〕②理解感悟第6自然段。①哗,哗,哗,雨下起来了。从哗哗哗你体会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大很急。〕②从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说明雨下得非常大〕③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乐,雨声也小乐。为什么要用两个渐渐地?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伴随音乐出示: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指名读〕评价引导:没读出雨渐渐小了的感觉。谁能把“渐渐地”换一种说法。〔渐渐地、一点一点地……〕师:“渐渐地”就是“渐渐地”,逐渐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再来试一试。4、读中感悟“雷雨后”的景象。①自读感悟。师:渐渐地,渐渐地,雨停了。雷雨后又是什么样的景象呢?请你读一读7、8自然段。②指名汇报。③师配乐朗读最后一自然段,图文并茂展示画面文字。④感情朗读。师:雨后的风光多美啊!你能把这一段美美地读出来吗?〔学生自读〕⑤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师:雨停了。彩虹挂在天上,蜘蛛坐在网上,蝉叫了,青蛙也叫了。雨后还有哪些美丽的景象?6小练笔出示: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学生自由想象,合理填空。〕师:抽几位同学的,让她读自己写的,同学们的句子说得越来越完好了。雨后的空气多么清新,风光也是越来越美了。三、感情朗读,回归整体: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师:请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边读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2、总结:师:这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感受了一场雷雨,理解了雷雨前后的景象,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像本文的作者那样认真观察,细心体会,把你看到的想到的也试着写下来。小学语文《雷雨》教案2学习目的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学习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学习难点: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课前准备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2.生字词卡片。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2.刚刚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二、识字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自读课文2.出示句子:刚刚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5.稳固生字:(1)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2)在生活中识字三、学习课文1.分大组赛读课文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局部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指名答复(板书:前中后)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板书:-?)雷雨前:(1)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2)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3)刚刚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如今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自读课文──指名答复──谈体会──齐读(4)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让老师也感受到。齐读1──3自然段。雷雨中:(1)出示课件: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这时你听见了什么?(板书:雨)(2)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请自读4──6自然段。(3)读了第二局部,你感受到了什么?(4)小结:是呀,雷雨由大变小,真是变化莫测!(5)让我们一边听雨声,一边带着刚刚的感受读一读4──6自然段。雷雨后:(1)出示课件: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完毕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板书:彩虹)(2)是呀,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假如你如今就是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3)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4)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四、拓展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入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机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小学二年级语文《雷雨》知识点字:蝉、逃、雷、哗、清、渐、扑词:乱摆、蜘蛛、窗户、清新、彩虹、池塘重点句子:1、满天的乌云,黑压压的压下来。树上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2、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哇,都看不清了。3、天亮了起来。翻开窗户,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4、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爬上了网。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了起来了。小学语文《雷雨》教案3学习目的1.会认“压”等4个生字,会写“垂”等12个字。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读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3.感悟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物是怎样变化的,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课前准备1.教学挂图,有条件的可制作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2.生字词卡片。第一课时联络生活,提醒课题夏天的午后,常常会出现雷雨的现象,你能说说雷雨时的景象吗?〔老师肯定学生的体验后,提醒课题,看课文是怎样写雷雨的〕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默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老师巡视,有重点地对读书有困难的学生进展个别指导。2.认读词语卡片。〔黑沉沉、乱摆、迎面扑来、彩虹、蜘蛛、蝉、越来越响、垂、压〕3.生字组词,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a.压──压下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b.乱──乱摆;突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c.垂──垂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d.虹──彩虹;一条彩虹挂在天空。4.同桌互相听读课文,一人读一段,在读中稳固识字,学习新词。朗读感悟,理清文脉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老师引读。〔雷雨前:满天的乌云……树上的叶子……突然一阵大风……哗,哗,哗,雨下起来了……雨停了……〕3.让学生找一找,课文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前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时的景象,哪几个段落写雷雨后的景象,分别在书上做记号。4.指导学生用不同的语调分别读好这三个局部,用心感悟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5.分组朗读,老师随机指导。第二课时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象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分段读议1.雷雨前:指名朗读,读后说说,雷雨前,我们看到了什么景象?老师小结归纳:乌云──大风──闪电──雷声。2.雷雨中:指名朗读,读后让学生联络自己的生活经历说说雷雨时的景象。老师小结归纳:雨声和雷声从大到小天色由暗到亮,空气清新3.雷雨后:齐声朗读,感受雨后的美景。填词比拟词句1.雷雨前: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____________下来。一只蜘蛛从网上_________下来,逃走了。蝉一声也不叫。2.雷雨后:一条彩虹__________在天空。蝉叫了。蜘蛛又_____________在网上。比拟“压”“挂”“垂”“坐”四个字的用法,体会这四个字用得确切之处。稳固识字1.出示本课生字和要求会写的字,指名、集体认读。2.同桌交流记字方法,学生向同学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课堂练习1.指导写生字。2.完成课后习题“读读抄抄”。课外延伸1.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小学语文《雷雨》教案4一、导入。1、出示——雨。2、都认识,那大家一起来读。3、读的很准,哪位同学能想到和“雨”有关的词语?4、课外积累也是学习语文的一种好方法。**大家听得真仔细,打雷下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尤其是夏季经常出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课题就是——雷雨〔板书〕。课文中所描写的这场雷雨是怎样的呢?通过学习你一定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二、初读课文,识字。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多读几遍。2、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组识字、读词语。3、请三个同学读全文。〔1—3〕、〔4—6〕、〔7—8〕。**读地很流利,如今我们也来读一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这场雷雨的?通过读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畅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三、细读,品味㈠1、指名读13段,其他的同学边听边想:雷雨前的景象是什么样的?2、学生答复,老师引读〔板书:蝉不叫、大风蜘蛛、闪电雷声。〕3、如今我们知道了雷雨前会出现这些景象,那么你觉得作者用哪些词语把这些景象写的更详细的呢?我们一块来读一读,找找看吧!学生自读。*边引导学生理解词义,边指导朗读。A、黑沉沉:ABB式、你能说出像几个这样的词语吗?B、压下来:说明乌云来得快而且凶猛。〔板书:压〕C、一动不动:说明当时一丝风也没有。〔板书:不动〕D、乱摆:什么乱摆?〔树枝〕说明风特别大。E、垂下来:风很大,蜘蛛顺着蛛丝掉下来逃走。说明蜘蛛心里害怕。〔板书:逃走〕F、越来越亮*响:一次比一次亮,一次比一次响。〔板书:亮响〕〔为什么先写闪电,再写雷声呢?〕4、刚刚我们知道下雨之前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的,除了这些,你能想到还有哪些其它的现象也是表示要下雨了呢?提示:①燕子低飞。燕子拍拍翅膀低飞。②蚂蚁搬家。蚂蚁搬家。〔可联络课文《要下雨了》。〕5、乌云压下来了,叶子一动不动,蝉不叫了,蚂蚁都在繁忙地搬家,燕子在低飞。让我们想象着雷雨前的景象,有感情的朗读这三段吧!先学生自由读,然后指名读。㈡*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哗哗哗,雨下起来了。〔出示课件:第一幅插图〕1、看图,说: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随机板书:雷雨中雨大、看不清。〕2、如今我们再来看看课文中是怎么写的,把描写雷雨中的段落读一读。3、指名读,指导学生把雨中的变化读出来。〔雨下起来雨越下越大雨渐渐变小。〕㈢*雨的变化可真大,一下子哗哗哗地下起来,来得急,而且越下越大,可没一会儿工夫,雨渐渐地小了,嘿,天晴了!雨过天晴的风光可美了,赶紧来读一读吧!1、指名读。2、你觉得你最喜欢哪一句,就读哪句吧!〔师随机板书:雷雨后:雨停太阳出来蝉叫了、蜘蛛坐青蛙叫、彩虹。〕3、引导联想:雷雨前蝉是怎样的呢?蜘蛛是怎样的呢?*你的观察真仔细,雷雨前蝉是一声也不叫,而雷雨后蝉叫了;雷雨前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而雷雨后蜘蛛却非常悠闲的坐在网上;雷雨前天空是乌云、闪电打雷,而雷雨后天上出现的是美丽的彩虹。4、如今我们就来看看雷雨过后那充满活力的美景。〔出示课件:第二幅图〕5、看图说:看到了什么?想说什么?〔假设你就是图中的小朋友,雷雨后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想做什么?〕*让我们想象着自己已经走进这美景之中,带着愉快的心情美美地读7、8两段。6、指名读,评议。①要读出雷雨后清新、干净、那充满活力的美丽。②师范读,再指名读。让我们再次共同感受这场雷雨吧!齐读全文!四、总结:同学们,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却能把这场雨的前后变化描绘的如此淋漓尽致,可见,肯定是经过了非常仔细的观察,才能把文章写的这么美,我想: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做个细心的观察者,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发现!小学语文《雷雨》教案5教学目的: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和图文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课文。2、难点: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朗读感悟,“垂”字的书写。观察日记的写作。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情景教学法。教学准备:挂图、播放器、自制蜘蛛网。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出示两组词语,谁会读?蒙蒙细雨倾盆大雨春雨绵绵狂风暴雨读着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都是描写雨的〕板书:雨。2、是啊,雨是有脾气的,它时而温顺,时而暴躁,今天我们要认识的`雨会是什么脾气呢?你们听,它来了!〔播放雷雨声音〕这是什么雨?板书:雷。二、熟读课文,积累生字词:yāluànch?nchuíhóng黑压压乱摆黑沉沉垂头丧气彩虹táozhīzhūzhanyuachán逃走了蜘蛛一阵大风越来越亮蝉三、自读自悟。1、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问问下面的小鱼。2、边读边划分自然段,让学生把课文划分成三个局部。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随学生答复老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第二课时:一、复习生词,导入新课:1、学生齐读生字词。2、播放课文朗读。二、朗读课文,学习课文:〔一〕、研读“雷雨前”:1、朗读1-3自然段,出示挂图1:同学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乌云、树、蝉2、比拟2、3自然段,和1自然段有什么不同?〔想象2、3自然段〕——树被大风吹得乱摆,蜘蛛赶紧逃走了,电闪雷鸣。3、分析^p重点语句:——“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黑沉沉”写出了乌云的多、厚。——“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也一声不叫。”强调没有一丝风,形容天气很闷。——“突然一阵大风吹来,吹得树枝乱摆。”“乱摆”说明是一场狂风;“突然”表现了天气的变化快。——“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用自制教具让学生区分“垂”和“掉”。垂:东西一头往下挂,形象地写出了蜘蛛随着蜘蛛网下落的情景,让人感到风特别大,连蜘蛛也害怕。——“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写出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用播放器播放雷声并把音量渐渐调高,让学生感受“越来越”这一词。4、点名用“越来越”口头造句。板书:雷雨前:闷热——大风——电闪雷鸣〔二〕、研读“雷雨中”:1、出示挂图2,结合文字观察挂图,和雷雨前做比拟。2、分析^p重点语句:——“哗、哗、哗,雨下起来了。”3个“哗”表达了雨下得又大又急。——“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看不清”说明雨下得非常大。——“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两个“渐渐地”说明雷声和雨声在一点一点,渐渐地变小。3、点名用“渐渐地”口头造句。板书:雷雨中: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变小〔三〕研读“雷雨后”:1、出示挂图3,观察雨后有哪些变化。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2、分析^p重点语句。——“一条彩虹挂在空中。”“挂”字让人感觉像是谁把一条五颜六色的绸带挂在天空一样。——“蜘蛛又坐在网上。”“坐”字让人体会到雷雨过后,蜘蛛又是那么悠闲、愉快。板书:雷雨后:清新——美丽——充满活力强调:整篇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三、有感情的朗读全文。四、生字指导〔我会写〕:1、2、3、学习“垂、逃”的笔顺。学生书空,描红。老师巡视、指导。注意个别同学写字的占格。五、作业布置:1、用“读读写写”句子中带点的字造句。2、留心观察天气变化,写一篇观察日记。六、板书设计:18、雷雨〔时间顺序〕雷雨前:闷热——大风——电闪雷鸣雷雨中:雨下起来——越来越大——渐渐变小雷雨后:清新——美丽——充满活力七、教学反思:《雷雨》这篇课文虽然篇幅不长,但是涉及的知识面比拟广,内容比拟丰富,我安排了两个课时,公开课是这篇课文的第二课时。考虑到我们班的学生自制才能较差,上课比拟吵闹,在教学准备过程中,我准备挂图和播放器以及其它自制教具。对于从来没接触过教具的学生来说,感觉很新颖,整堂课的注意力都跟着老师走,这不仅仅小学语文《雷雨》教案6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雨前、雨中、雨后的自然景象,培养按顺序观察自然现象的兴趣。2、练惯用“渐渐”、“越,越”造句。3、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上课之前老师请大家听一组声音,〔课件播放雷雨中的声音〕你们听到了什么声音呀?〔雷雨〕对,这节课我们要继续学习第15课:雷雨〔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写的?〔生答,师板书:雨前雨中雨后〕那这节课我们的学习任务是什么呢?谁来帮老师说说?二、听声音判断,指导看图想不想听听雷雨前和雷雨后的声音呀?(想!)那好,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要考考你们的听力,看看你们能不能听出来老师先播放什么声音再播放什么声音?〔先播放雨后局部,再播放雨前局部〕想看看这三幅美丽的图吗?〔分别出示雨前、雨中和雨后的画面〕大自然真神奇啊!雷雨前和雷雨后的变化真大你最喜欢哪个画面的景象呢?请你说一说〔说喜欢的画面〕三、理解课文内容〔根据大局部学生的爱好来决定先学哪一局部,引导一个局部,放手另两个局部的内容〕方案一:〔先学雷雨后局部〕〔一〕、学习雷雨后局部过渡语:〔指名说喜欢的画面〕这么多人喜欢雷雨后的景象,那我们赶快去感受一下雨后的景象吧!〔放雨后景象〕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的景象?生1:太阳露出了大红脸。生2:小鸟在树枝上唱歌跳舞。生3:天空出现了一座弯弯的彩虹。师:雨后的景物真是太美了,课文是怎样写的呢?赶快去读一读课文吧,并用笔圈出雨后的景物。〔生读课文,圈画词语,老师指导〕〔课件雨后课文〕1、学完了吗?雨后写了哪些景物了?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景物呢?2、交流自读自悟情况,老师随学生的答复相机点拨。答复到蝉叫了,青蛙也叫起来了时,问:蝉在叫什么?青蛙在叫什么?答复到喜欢“一条彩虹挂在天空”时,问:有关“彩虹”你还知道哪些知识?你是怎么知道的?雨后的风光写得多好啊!喜欢读吗?带着你们的喜欢只情自己练习把这局部读一读吧,呆会老师请你们来读。〔自由读,指名读,评议,再读〕3、师、:同学们,假设你就是一只蜘蛛,蝉或者其他小动物,雨过天晴后是怎样出来活动的?谁想演一演?生1:我是一只蝉,雨停了,我跳上树头欢快地歌唱。生2:我是一只小青蛙,雨停了,我—“扑通”一声跳到荷叶上边唱歌边跳舞。生3:我是一只蜘蛛,雨停了,我——爬到网上玩蹦蹦床。同学们,雨停后,还有哪些动物也出来活动了呢?请大家站起来,选好你要表演的动物,表演出它的动作和声音。〔全班表演〕小结:刚刚我们学习了雷雨后这一局部课文内容,是怎么学习的?先看图,读一读课文;再画一画;接着说一说;最后再演一演。出示课件:学习方法〔见上〕〔二〕、学习雷雨前和雨中局部过渡:下面我们就按刚刚的学习方法在小组里合作学习雷雨前和雷雨中局部1、合作学习,老师巡视指导。2、汇报交流:你读懂了哪一局部的内容了?你能通过读的方式来表现你对课文的理解吗?3、交流要点:A、雨前局部:当汇报到“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时,相机指导学生比拟句子:〔1〕树上的叶子不动,蝉不叫。〔2〕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问: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第二句说明了一丝风也没有,天气闷热。〕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追问:这句话你觉得哪个字写得特别好?“垂”字。和哪个字意思相近,掉、落。为什么要用“垂”?因为蜘蛛是顺着一根丝逃走的,所以用垂。“逃”字可以看出蜘蛛是很快跑掉了。〕汇报到:“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追问:“越来越”说明什么?说明一次比一次强烈,那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天气的变化?指名读。相机指导比拟句子:〔点课件〕〔1〕、闪电亮,雷声响。〔2〕、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这两个句子哪个写得好?为什么?〔第二句好,第2句写出了闪电、雷声的变化,说明了电闪、雷鸣在不断加剧。〕你会用“越,越”来说一个句子吗?指导造句。3、指导朗读快要下雷雨了,空气闷得不得了,老师想听听你们的朗读,看你们能不能把这中闷热的感觉读出来?谁愿意来读一读这一局部的内容?你们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读一读这一局部课文?好,我们如今就采用打擂的方式来比一比。同学们还可以配上自己喜欢的动作。指读,评价,再读。B、雷雨中局部能通过提问题的方式来考考大家吗?问题:〔如〕a、为什么第4小节连用了三个“哗,哗,哗”?该怎么读这三个“哗”?〔雨下得大而且急〕〔读的语气要重一点,停顿得短一点。〕b、为什么往窗外望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雨太大了,隔着雨帘,树和房子都看不清了〕c、为什么连用了两个“渐渐地”?〔雨和雷声是渐渐地变小的〕看课件:我们大屏幕,雨是怎样变化的?相机指导用“渐渐”进展说话练习。师:板书“渐”字,边讲述:“渐”字古时候是“浸染”的意思,跟水有关,所以用三点水,这里的“渐渐地”可以换成什么词?〔渐渐地〕请大家读一读课文里的这句话,〔课件出示〕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也小了。谁能给这个句子中的“渐渐地”换个位置,但是意思不能变。出示:雷声渐渐地小了,雨声也渐渐地小了从刚刚从大家提的问题和答复的情况可以看出同学们学得很不错,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一局部,好吗?老师和大家一起读,根据老师提的问题,大家读出雷雨的变化,雨刚下的时候既大又急,接着,越下越——大!渐渐地,又变——小了。师:雨是怎么样地下起来的?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看见了什么?渐渐地,渐渐地。4、读课文,背诵课文。同学们,本文的作者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用优美的语言告诉了我们大自然的神奇。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最喜欢的地方背出来吗?那好,大家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加上自己的动作,看谁背得最好!大家准备一会吧!〔自由准备〕指名背课文。5、总结课文,课外延伸。说一说:春雨、秋雨、夏雨是什么样的?小学语文《雷雨》教案7【学习目的】1、会认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3、感悟雷雨前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学习重点】1、会认记本课时的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六自然段。【学习难点】感悟雷雨中的景物是怎么样变化的。【审美视点】情景美,创造美。【课前准备】1、反映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的课件。2、生字词卡片。3、学生自制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引入1、直接读课题,雷雨小朋友都见过吧,谁能说说。2、刚刚大家说了很多自己看到的雷雨的景象,作者也把他观察到的雷雨写进了课文里,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感受感受作者笔下的雷雨吧。二、识字1、作者到底写了雷雨的哪些景象,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生字的字音,不认识的字请教你的同桌。自读课文。2、出示句子:刚刚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生字这个拦路虎消灭没有?老师从课文里选了4个句子,看水能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其他的小朋友可要听仔细了,看他的字音读准没有,句子读通没。自读──指名读──评议──齐读。3、出示生字:生字在句子中能读准,单独出现还能读好吗?同桌互读──男女赛读。4、记字形:生字朋友的名字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怎么记的?5、稳固生字:⑴自读生字卡上的词语,分大组组词。⑵在生活中识字。三、学习课文1、分大组赛读课文。2、边读边想围绕雷雨,你读的这个局部写的是雷雨什么时候的景象?指名答复。板书:前中后3、品读课文:想不想欣赏一下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雷雨前:⑴出示课件: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板书:乌云、大风、闪电〕⑵从你看见的,听见的,感受到的,你认为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⑶刚刚大家看了,说了雷雨前的景象,如今我们读一读作者写的雷雨前的景象,看看你能读懂些什么?体会到什么?自读课文──指名答复──谈体会──齐读。⑷小结:是呀,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来告诉大家,让老师也感受到。齐读1~3自然段。雷雨中:⑴出示课件: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这时你听见了什么?〔板书:雨〕⑵作者又是怎样描写的,请自读4~6自然段。⑶读了第二局部,你感受到了什么?⑷小结:是呀,雷雨由大变小,真是变化莫测!⑸让我们一边听雨声,一边带着刚刚的感受读一读4~6自然段。雷雨后:⑴出示课件:渐渐地,雷声、雨声都小了,一场雷雨很快完毕了,雨后的景象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板书:彩虹〕⑵是呀,万物经过大雨的洗刷,一切都变得那么清新,花儿开了,小鸟,小青蛙欢快地唱着歌,假如你如今就是这个小朋友,你有什么感受?⑶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7~8自然段,看谁能读出雷雨后那美丽的景致。⑷小结:雨过天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欣赏着美丽的彩虹,耳边传来声声蛙鸣,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图画呀。四、拓展1、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景象,感受到了它们不同的特点,相信这神奇的大自然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入的印象。雷雨这么神奇,春雨、秋雨、冬雨又是怎样的?谁能说一说?2、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是一幅永远也读不完的书。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机密。不过,只有细心的孩子才能感受到,你们愿意做个细心的孩子吗?让我们一块去观察,把观察到的记录下来,写成观察日记吧。小学语文《雷雨》教案8一、教案背景1、面向小学二年级学生2、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3学生课前准备:〔1〕在生活中观察雷雨这一自然现象。〔2〕利用百度搜索雷雨的相关知识、视频,加深对雷雨的认识。二、教学课题《雷雨》是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这一篇课文是向学生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在炽热的夏日,一场雷雨送来一阵凉快,雨后的风光更是令人舒畅。本文用字准确、语言优美生动,是一篇极富表现力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三、教材分析^p教学内容:人教版新课程实验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18课《雷雨》内容分析^p:《雷雨》是一篇描写大自然景物的文章。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明晰地展开陈述,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学情分析^p: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自学、朗读、表达才能。我在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生活经历的根底上,运用了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有感染力的课文情景,多形式读文,感受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的不同特点。教学重点:1、学会“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书写“压、垂”。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联络生活感悟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景物是怎样变化的。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教学准备:课前利用百度搜索《雷雨》相关的音频、视频,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悟雷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引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四、教学方法1、信息搜集法:课前让学生留心观察雷雨这一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