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诸葛亮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孔明。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水县)人。早年避乱于荆州,曾躬耕于南阳隆中。建安十二年(207),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共图大业。次年,他辅佐刘备联合孙权,在赤壁击败曹操,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刘备称帝后,拜他为丞相。刘备死时托付他辅佐后主刘禅,后卒于军中。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以散文著称。文章写得周密畅达,代表作是《出师表》。作者简介
表是一种文体,古代奏议的一种,臣子写给皇帝的奏章,用于向君王陈说作者的请求和愿望。“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这种表,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传后者颇少。唯独诸葛亮的《出师表》不仅存之典册,而且灿然于文苑。这是因为孔明之作,持论贤明通达,行文情浓义明,因而被奉为理政的规范,为人的圭臬,作文的楷模。解题
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身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223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16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诸葛亮这篇表文写于蜀汉建兴(后主刘禅年号)五年(227年)第一次出师伐魏之前。当时蜀汉已从猇亭(现在湖北宜都)战役的惨败中恢复过来,既与吴国通好,又平定了南方的叛乱,所以诸葛亮决定北上伐魏,公元227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南县)准备征伐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目的是恳切劝谏,要刘禅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有一个稳定的战略后方,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出师表》。时代背景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崩殂()恢弘()妄自菲()薄()以塞()驽钝()陟()罚臧()否()裨()补阙()漏cúhóngfěisènúzhìzāngbìquēpǐbó扫除障碍郭攸()之费祎()行()阵和睦长()史猥()自夙()夜忧叹以彰其咎()咨诹()以遗陛下()斟()酌()损益yōuyīhángzhǎngwěisùjiùzōuwèizhēnzhuó听读课文注意:1、字音、合理断句。2、句子的节奏、重音与感情。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依、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也,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虑,恐/付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当/奖帅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依、允等之任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复之言,则/责攸之、依、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谘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泣,不知/所言。翻译课文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原文:译文:中途中道:困乏疲弱疲弊:实在,确实。诚:
先帝创建(统一全国的)大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现在天下分裂为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时候啊。秋:时候原文:译文:
可是,侍卫大臣们在宫廷里毫不懈怠,忠诚的将士们在外奋不顾身,原来是追念先帝特别优厚的待遇,想将此报答给陛下啊。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发语词,有“原来是”的意思。盖:内:宫廷内。追:追念。殊遇:特别优厚的待遇原文:译文: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应该宜:随便看轻自己。妄自菲薄:
(陛下)确实应该扩大圣明的听闻,来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美德,弘扬忠臣志士的士气,而不应当随便看轻自己,言谈违背道义,以致堵塞人们向您忠心规劝的道路啊。开张:扩大光:光大恢弘:弘扬扩大喻:比喻以:以致原文:译文: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皇帝内宫与丞相府,都是一个整体,升降官吏,评论善恶,(标准)不应当有差别。为:是陟:升迁罚:处罚臧:善,表扬否:恶,批评原文:译文: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论:评判刑:处罚赏:奖赏科:法令昭:显示公平英明平明:
如果有做坏事、触犯法令的人以及尽忠做了好事的,都应该交给负责专职的官吏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显示陛下公正英明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心偏袒一方,造成宫廷和相府法度不一。原文:译文: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以:因此。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人,都贤良诚实,志向和心思忠诚纯正,因此先帝把他们选拔出来给予陛下。良实:贤良诚实。简拔:选拔遗:给予。原文:译文: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古时自称,我。愚:
我认为宫中的事情,无论大小,都拿来询问他们,然后实施,一定能够补救缺点和疏漏之处,得到更多的好处。好处益:悉:都咨:询问裨:补益阙:通缺,缺失原文:译文: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通晓,精通。晓畅:
将军向宠,性情品德为人和善,处事公正,精通军事,从前试用他的时候,先帝称赞他有才干,因此大家商议推举他做中部督。淑均:为人和善,处事公正原文:译文: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我认为军队中的事情,都拿来询问他,就一定能使军队中将士团结一心,人才与实力的高低强弱都能安排得当。军队行列。行阵:指才能高的人,才能低的人。形容词用作名词。优劣:原文:译文: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亲近。形容词用作动词。
亲:远:疏远。形容词用作动词。“……的原因”。所以:兴旺发达。衰败。兴隆:倾颓:
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昌盛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的原因。原文:译文: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没有一次。十分遗憾。痛:很,极恨:遗憾未尝:痛恨:
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十分遗憾的。原文:译文: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计算着时间而到来。指为期不远。计日而待: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这些人都是坚贞贤良,能为气节而死的忠臣,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就为期不远了。贞良死节:坚贞贤良,能为气节而死原文:译文: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苟且保全。苟全:扬名显达。闻达:
我本来是一个平民,亲自在南阳耕田种地,只想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希求在诸侯那里扬名显达。布衣:平民躬:亲自原文:译文: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以:因为。咨:询问。以:拿。因此。由是:谘:同咨,询问
以:来
先帝不因为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份,三次到茅屋中来拜访我,向我征询对当代大事的看法,我因此甚为感动,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卑鄙:身世卑微,见识浅陋原文:译文: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通“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有:
后来遇到兵败,在战争失利之际我接受了任命,在艰难困危之中领受了使命,从那以来已经二十一年了。倾覆:兵败原文:译文: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严谨慎重夙夜:日夜、早晚谨慎:
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细心,所以临终时把国家托付给我。领命以来,我日夜忧虑叹息,惟恐先帝的托付不能实现,以致损伤先帝的知人之明,效:实现。原文:译文: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所以我五月渡过泸水,深入到不长庄稼的荒芜之地。现在南方已经平定,武器装备已经充足,应当激励并率领全军,进军北方,平定中原。但愿能竭尽平庸的才智,铲除曹魏那帮篡夺汉室的奸恶之人,复兴汉朝天下,返回到原来的国都。庶:兵甲:指武器装备。或许可以,表示希望不毛:不长庄稼的荒芜之地驽钝:劣马钝刀,比喻才能平庸低下原文:译文: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职责。职分:所以:用来。
这就是我用来报答先帝,效忠陛下的职责。至于(处理事务)斟情酌理掌握分寸,毫无保留地向陛下提出忠诚的建议,那就是郭攸之、费祎、董允的责任。原文:译文: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重任。效:不效:不能实现。兴德之言:能振兴皇朝圣德的忠言。
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不能实现,那就惩罚我的罪过,来告慰先帝的英灵。如果没有发扬美德的言论,那就责罚攸之、祎、允等人的怠慢,来表明他们的过失。咎:过失慢:怠慢原文:译文: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明察采纳。察纳:
陛下也应该自己多加谋划,征询治国的良策,明察采纳正确的意见,深切追念先帝遗诏。(这样)我就受恩感激不尽了。谋:思虑,谋划。不尽。不胜:诹:询问原文:译文: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眼泪。涕:
如今我正当远离陛下,面对奏章我落泪纷纷,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1、诸葛亮对当前形势的分析是什么?理解文本客观条件: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主观条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2、诸葛亮向后主提出的三条建议是什么?1开张圣听2陟罚臧否,不宜异同3亲贤臣,远小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3.作者自叙志趣过人,不求功名的话: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4.文中两句千古名言,说尽诸葛亮一生的话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5.文中列举的使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两件事:白帝城托孤三顾茅庐6.诸葛亮此次出师的目的是什么?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1、文章开句就提到“先帝”刘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因为蜀国是先帝创下的基业,是“北定中原”“恢复汉室”的根据地,而先帝的理想未能实现而中途死亡,使作者感到十分痛惜,肩上的托付的担子之沉重。同时警示后主要奋发有为,继承先辈遗志。为后文提出建议定下基调。质疑探究2、第1段分析天下大势,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分析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指出目前正是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希望刘禅“居安思危”。3、第1段提到“侍卫之臣”和“忠志之士”有什么作用?
这是蜀国“人和”的主观条件,而且是先帝“殊遇”造成的。客观条件虽然堪忧,主观努力尚且可为。在这样的形势下,作为蜀国的国君应当如何做,文章开头从三个方面使后主认识到应当有所为。4、提出这三条建议的目的是什么?⑴希望后主能“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⑵希望后主能“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⑶希望后主能“亲贤臣,远小人”,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国家“兴隆”总之,作者希望蜀国能够有一个清明的政局,成了“北定中原”强大稳定的后方。5、第六段作者自述身世的目的何在?
作者自叙本志,说明自己的低微的身份,淡泊的生活,无意于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叙述先帝“三顾茅庐”之恩,称赞先帝宽宏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也表达了自己的知恩感激之情。最后概括叙述跟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了创业的艰难,进一步表达了作者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以陈情的方式为“出师”作铺垫。
作者自叙本志,为的是突出先帝的知遇之恩,而出师伐魏,“北定中原”,正是为了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以报答先帝。6、第七段追忆“白帝城托孤”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说明“出师”的原因,是完成先帝未竟的事业。这是他“报先帝而忠陛下”的本分。7、出师之前作者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七擒孟获”,安抚夷人,“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安定了后方,做好战备。8、作者出师后的国内政事如何安排?推贤了哪些贤臣?目的是什么?⑴宫中:推荐良实,志虑忠纯的郭攸之、费祎、董允等。⑵营中:推荐性行淑均,晓畅军事的将军向宠。⑶其他:推荐贞良死节之臣侍中、尚书、长史、参军等。
目的是消除北伐的后顾之忧,使他能集中精力伐魏。9、作者如何表达了出师的决心?⑴以出师为己任。“此臣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⑵立下军令状。“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10、作者对他所推荐的贤臣和后主提出了哪些要求?⑴对贤臣:“斟酌损益,进尽忠言”,要有“兴德之言”。⑵对后主:“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11、从全文来看,诸葛亮向刘禅提出的三条建议,他反复强调的是哪一条?
作者反复陈说的是亲贤远佞这一条。其余两条虽然说的是方针、政策,也都与此有关。因为刘禅是个昏庸之君,容易受坏人蛊惑,如不亲贤远佞,就会出现“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偏私,使内外异法”等情况,再好的方针、政策也不可能贯彻执行。而亲贤为远佞之本,所以文章开头说“开张圣听”,实际上就是要听取贤臣的意见,万不可“塞忠谏之路”,中间列举贤臣姓名,要刘禅“亲之信之”,结尾更劝说刘禅要“咨诹善道,察纳雅言”,也是亲贤的意思。
能否亲贤远佞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强调了亲贤远佞的重要性。12、作者以先汉兴隆与后汉倾颓作对比,意在说明什么?13、找出第八段中与上文相照应的句子照应“讨贼兴复之效”
“兴德之言”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开张圣听”
本文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色?
“表以陈情”,意思是表的叙事和议论都带有抒情的色彩。第一部分寓情于议,在谈论形势、方针、政策和历史经验教训之中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抒情线索,就是希望后主能继承先帝的遗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第二部分寓情于叙,字字句句都蕴含着作者对先帝的知遇之思和无限感激之情,也表达了作者尽心竭力效忠刘备父子的心愿。最后,诸葛亮以“讨贼兴复之效”自许,并且说“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天帝之灵”,更是情词恳切,催人泪下,集中表现了他感恩图报的心情。理清思路,把握结构部分段落要点表达方式1广开言路2赏罚分明3、4、5亲贤远侫一6叙述经历:三顾草庐7效忠心愿:托孤之事二8、9归结责任,结束全篇三寓情于议寓情于叙抒发感情思路:以“出师”为中心首先,危急形势下出师,提出治国建议;然后,陈述出师理由,表达感激之情效忠心愿;最后,要求批准出师,表达出师决心。古义:今义:古义:今义:痛心遗憾。非常恨。贫民百姓。臣本布衣。布的衣服。痛恨布衣归纳整理一、古今词义开张扩大开业驱驰奔走效劳驱赶、奔跑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古义:今义:卑鄙感激身份低微,出身鄙野。(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感动,激动。由是感激。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对他产生好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重任实现、完成感动,激动。感谢。二、一词多义效感激由是感激。臣不胜受恩感激。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此皆良实。优劣得所。光,名词用为动词,发扬光大。恢弘,形容词用为动词,发扬扩大。良实,形容词用为名词,善良诚实的人。优劣,形容词用为名词,才能高的和才能低的。三、词类活用亲贤臣。远小人。攘除奸凶。则责攸之、讳、允等之慢。亲,形容词用为动词,亲近。远,形容词用为动词,疏远。奸凶,形容词用为名词,奸邪凶顽的人。慢,形容词用为动词,怠慢。裨补阙漏。尔来二十有一年矣。阙,通“缺”,缺点。有,通“又”,表余数。四、通假字以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先帝不以臣卑鄙。以光先帝遗德。以塞忠谏之路也。受命以来。
介词,把。介词,因。连词,表目的,来,用来。连词,表结果,以致。连词,表时间,以。五、虚词的用法课外拓展
下边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你能说出描写了他的哪些具体的事件吗?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也称《三国志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以东汉末年及魏、蜀、吴三国历史为题材,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话本、戏曲基础上,运用陈寿的《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材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而写成。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纷繁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前人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来说明它的语言特点。
作者名本,号湖海散人,贯中是他的字,山西太原人。他出生于元代,死于明初,他生平不见史传,据一些片断材料说,他性格孤僻,“与人寡合”,因“遭时多故”,东奔西走,“不知其终”。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据说小说创作有数十种,曾写过十七史演义,除《三国演义》外,还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逐平妖传》等。他写过杂剧,有《赵太祖龙虎风云会》。武侯祠匾额对联选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过厅对联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
——诸葛亮殿对联亲贤臣国乃兴,当年三顾频繁,始延得汉家正统济大事人为本,今日四方靡骋,愿佑兹蜀部遗黎
——过厅对联勤王事大好儿孙,三世忠贞,史笔犹褒陈庶子出师表惊人文字,千秋涕泪,墨痕同溅岳将军
——诸葛亮殿对联㈠给下列多音多义字注音。⒈薄妄自菲薄()薄纸()⒉塞以塞忠谏之路()堵塞()⒊行行阵()性行淑均()⒋否陟罚臧否()是否()⒌遗以遗陛下()遗失()bósèsāihángxìngpǐfǒuwèiyíbáo巩固训练㈡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⒈益州疲弊⒉盖追先帝之殊遇
⒊恢弘志士之气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⒌先帝不以臣卑鄙⒍由是感激贫困衰弱特殊待遇发扬光大痛心遗憾地位低微,见识浅陋感动激动㈢翻译下列文言句子。⒈庶竭驾钝,攘除奸凶。⒉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⒊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希望竭尽我平庸的才智,铲除奸邪凶顽的敌人。
在兵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的关头奉命出使。
现在天下分裂成三国,我们蜀国贫困衰弱,这真正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头啊。(四)文中隐藏了许多成语,能找出来吗?妄自菲薄三顾茅庐不知所云引喻失义作奸犯科苟全性命裨补阙漏指日可待察纳雅言好聪明!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存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沪,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五)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文后的问题。⒈选出与“故五月渡沪”的“故”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DA.桓侯故使人问之B.而两狼之并趋如故C.既克,公问其故D.彼竭我盈,故克之⒉选出下列各项与“咨臣以当世之事”的“以”字意思相同的一项。()A.先帝不以臣卑鄙B.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遂许先帝以驱驰D.是以众议举宠为督B⒊上文中“由是感激”的“是”是指代是什么?请用现代汉语翻译这句话。
先帝不因为我地位低微,见识浅陋,降低自己的身分,三次到茅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今的大事。⒋第二段中,作者指出“出师”的战略目标是:
北定中原,庶竭努钝,攘除奸雄,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近年《出师表》一文中中考涉及的题型: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1]先帝不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卷)及答案解析
- 《制度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 河北省衡水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 2024年伐木出售合同范本
- 2024年代收蔬菜合同范本
- 2024年承接装裱加工合同范本
- 园本课程理论培训
- 安徽省池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 侧压充填技术护理配合
- 初级老年护理员培训
- 东方绿洲军训日记500字(八篇)
- 中心静脉压测量技术-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2023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版)第二部分
- 初中英语课外阅读Treasure+Island黑布林阅读
- 临床医学概论题库(含答案)
- 急救物品检查表
- 屋面融雪系统施工方案
- 医学院《急诊医学》教学大纲
- 巯基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评分表
- 汽修厂搞个优惠活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