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信心积极稳妥扎实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陈伯禹3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1页
树立信心积极稳妥扎实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陈伯禹3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2页
树立信心积极稳妥扎实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陈伯禹3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3页
树立信心积极稳妥扎实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陈伯禹3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4页
树立信心积极稳妥扎实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陈伯禹3市公开课金奖市赛课一等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树立信心积极稳妥

扎实推动高中新课程试验陈伯禹.4.3第1页第1页实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们国家为适应新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和创新人才培养,为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推动素质教育而进行一场深刻变革。我省自启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通过4年多努力,素质教育理念逐步进一步人心,学校管理模式、教师教育教学办法以及学生学习方式都发生了明显改变。第2页第2页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构成部分,普通高中教育在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起着承上启下作用,承担着进一步提升国民素质主要任务。因此,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牵动着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全局,它在培养目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行、课程管理与评价方面改革深度和力度是前所未有。第3页第3页本次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改革步伐大、改变多、力度强,其特点突出表达在四个“新”上:一是课程功效新突破。针对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要将学习过程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过程,提倡“为了每位学生发展”教育价值观和课程观,为学生打好终身学习基础,使学生具备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4页第4页二是课程结构新设计。建立了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课程结构,使之更加好地反应当代科学综合化趋势,注重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确保高中学生全面、均衡、富有个性发展。

第5页第5页三是课程内容新拓展。新增加了许多适应时代发展课程内容,如新增了技术和艺术两个学习领域,不同科目也对应增加了时代性内容。这种转变从高中学生发展需要出发,结合社会和学科发展实际,精选学生终生发展必备知识,表达时代性,反应基础性,又强调选择性,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主动性。第6页第6页四是课程设置新改变。按照模块学习要求,在必修课基础上实行选修制,并实行学分管理,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为其个性发展提供空间。尤其是将研究性学习活动作为每个学生必修课程,将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自主探究,关注社会,学会学习,提升人文与科学素养。第7页第7页本市做了一些前期准备工作:1、以市政府名义成立以潘副市长为组长“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试验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应工作机构。2、落实课改财政专项经费。切实按照省定原则及时下拨生均公用经费到详细学校,以确保课改试验工作正常开展,二是要按上年教师年工资额1.5%百分比原则下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主要用于课改师资业务培训,三是各级财政要下拨课改专项经费,确保日常试验工作顺利开展。第8页第8页3、着手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保障办法。4、组织参与省级培训。5、认真组织开展试验教材学习讨论活动,为下试验教材选取工作做好准备。6、邀请专家举办专项讲座活动,及时理解各地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经验和信息。7、加强对高中新课程试验宣传工作。第9页第9页8、制定了泉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工作师资培训方案(征求意见稿)。9、拟定了泉州市普通高中新课程试验工作省级样本校10所,市级样本校20所。第10页第10页一、本市高中新课程试验工作基本原则(一)、开拓创新、尽力而为原则(二)、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原则(三)、整体推动、以校为本原则(四)、理论指导、坚持实践原则(五)、加强宣传、通力合作原则第11页第11页二、本市高中新课程试验工作重点(一)、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本市师资培训任务十分繁重,今年要组织1万名高中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同时今年暑假要组织3千多名教师进行学科课程原则培训和试验教材培训,我们要把校本培训作为师资培训可连续发展主线路径。第12页第12页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原则,加强对全体教师高中新课程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一是组织全体试验教师参与市高中新课程通识培训、课标培训和教材培训;二是做好岗后全程培训和年级跟进培训工作;三是通过自学、进修、委培和请专家开展专项讲学等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为新课程实行提供充足知识和智力支持。第13页第13页(二)、选好新课程试验教材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数学:人民教育出版社英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政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生物: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岳麓出版社第14页第14页地理: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湖南美术出版社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体育与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信息技术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通用技术:江苏教育出版社第15页第15页(三)、制定基于模块个性化学校课程设置方案和教学计划。高中必修课编排提议:1、高一以必修课为主高一第一学期应以必修课为主,高三尽也许少排或不排必修课。2、学校必修课表只需排108个学分必修课程社会实践每年单独有一周时间,不占用教课时间,小区服务则可安排在寒暑假进行。第16页第16页3、部分必修学分要从选修课程(模块)中取得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各有2个学分有从选修模块中取得,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等课程多数或所有学分要从选修模块中取得,学校要确保其必修学分所需学时,但所修内容应由学生自主选择。第17页第17页4、体育类、艺术类课程应延续到高三下学期为了确保学生健康发展,高三下学期,尤其是第三学段,应有一定体育类、艺术类等课程。第18页第18页5、课程模块基本按周四学时开课一方面保证课程集中性,避免拖得太长;另一方面,必修课相对集中开完,可为学生后阶段进行个性化选课提供更大空间。学生在每个学段可以学习6-8门课程(模块)。第19页第19页

现阶段各校可依据现实条件,首先确保开设所有必修课程(模块),然后依据学校实际积极开设与学生发展相关选修课程(模块)。第20页第20页高中选修课编排提议1、选修课宜从高一第二学段以后引入留出一定期间让教师熟悉学生,促成相对稳定行政班集体建设;让学生有时间理解高中新课程方案和学校课程开设情况,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熟悉选择课程,在选择中学会选择。第21页第21页2、文科类选修课程可及早引入高一选修课以文科类为主,由于普通来讲,它们对必修课依赖相对比理科要少,此后,理科类选修课可逐步增长。当然,完全能够与文科类课程同时引入类选修课程。第22页第22页3、选修课编排应确保学生能跨班级甚至跨年级选课跨班级甚至跨年级选课既是实现学生自主选课真正基础,也是实现学校教师资源和课程资源充足利用基础。为此,学校每七天要安排全校统一选修学时间,提议学校至少安排四个或四个以上全校统一学时用于选修课。第23页第23页4、同一年级选修学时间应一致5、建议选修课两节连排选修课两节连排为宜,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课后往返换课室、找课室次数,学生一个上午只要换一次教室。6、高一年开始安排选修п

第24页第24页7、学生选修课最好以学期为单位以学期为单位选课有助于学生整体考虑两个学段课程选择和课程安排。学生是在假期选课,学校是在假期排课,比较沉着,有调整余地。8、学校要努力确保学生能修习到他所选课程。第25页第25页9、学校应通过选修课开设完善教师激励机制可让学生在选课同时也选老师,应当让教师多教多得,优教优酬。第26页第26页

所有普通高中都必须按照课程方案要求开齐所有必修课程;省一级达标高中应开齐80%以上选修课程;省二、三级达标高中应开齐70%以上选修课程;达标中学应在三年内努力做到开齐所有选修课程;普通高中应力争开齐60%以上选修课程,通过五年努力所有普通高中也要逐步达到开齐所有选修课程这一要求。

第27页第27页(四)、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勉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提出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环境,使课程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过程。第28页第28页1、校本教研内涵与意义校本教研基本内涵——通过学校来研究。——为了学校而研究。——在学校中研究。校本教研意义与价值——以校为本教研制度是高中课程改革走向持久进一步现实要求。——以校为本教研制度是理论联系实际桥梁。——以校为本教研制度是教师专业成为必由之路。——以校为本教研制度是学校发展主要路径。第29页第29页

2、校本教研主体——校长是校本教研真正主持人。——校长要真正树立科研兴校办学理念,将主要时间和精力用于教学研究和教学管理,要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创造各种条件。——教师是校本教研真正主体。

第30页第30页3、校本教研基本方式与基本思绪1)校本教研基本方式

行动研究——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叙事研究——研究性教学。2)校本教研基本思绪

自我反思——反思、思考、摸索和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问题。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教研基础和前提,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自我意识和自觉自愿行为,才得到真正落实和实行。第31页第31页

同伴互助——对话、协作、帮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切磋专业、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共同成长。对话:信息互换、经验共亨、深度会谈、专项讨论。协作:共同承担责任、完毕任务。帮助: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专家介入、理论对实践指导。主要有学术专项汇报、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场指导、教学专业征询。教师自学理论事实上也是一个隐性专业引领。

第32页第32页4、校本教研对教研系统新要求1)工作重心转移:

从本来统一教学进度、组织复习考试、教学评选、学科竞赛转移到以新课程为导向教学研究上来。从本来以省市县级为重心转移到以学校为中心。2)工作方式转变;教研部门工作应服务于学校需要,从研究主体、研究目的,都强调以校为本。3)教研员角色转变;从“专家”、“检查者”转变为一名合作者。

第33页第33页(五)、为了确保高中新课程试验顺利实行,学校应做下列准备工作

l.成立相关机构。成立学校高中课程改革领导小组,课改办公室,课程资源中心和专家支持组。2.开展以校为本高中教师全员培训。采用假期集中培训和日常科组学习相结合办法,通过专项讲座辅助导,观看国家课改专家专项汇报录像,研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验》和各学科课程原则,理解新课程意义、特点与要求,为进入新课程做好思想结识上准备。第34页第34页3.研制学校高中新课程试验工作方案及其它文献,主要有:《普通高中课程试验工作方案》、《高中新课程排课方案》、《高中新课程学生选课指导手册》、《高中新课程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实行和管理方案》、《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行方案》、《评价制度改革方案》、《高中新课程宣传教育方案》。第35页第35页4.做好新课程舆论宣传和对家长、学生新课程教育工作,充足利用广播、专栏、校报等媒体和通过家长会、新生培训,广泛深地入开展普通高中新课程舆论宣传和教育工作,营造关注高中新课程试验良好气氛。

5.编制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全面发动全体教师参与对学生选课指导同时,建立选课指导教师制度和选课征询机构。

第36页第36页选课指导手册主要内容高中课程结构简介各科选修课程模块设置和内容简介高中各学科课程设计学校选修课选课清单学生选课须知选课程序学生选课流程图各学科模块代码--度选修课挂牌课程学生选课单第37页第37页(六)、实行综合实践活动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与特性1)整体性——对任何主题探究都必须表达个人、社会、自然内在整合,表达科学、艺术、道德内在整合。立足于人个性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健全发展。

第38页第38页2)实践性——以学生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实践为基础,而非学科附属或简朴拓展。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试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觉和解结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面向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特殊需要第39页第39页4)生成性——每一个活动主题不是依据预定目的来机械固定,伴随活动不断展开,新目的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兴趣盎然,结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

5)自主性——充足尊重兴趣兴趣、兴趣、学生能够学生选择学习目的、内容及方式,学生决定活动结果呈现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指导,不包揽学生工作。第40页第40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始终延续到整个高中阶段,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小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部分;在高中阶段,综合实践活动则由研究性学习、小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三部分构成。研究性学习与小区服务、社会实践在活动性质、详细内容、实行要求存在较大差别,面小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有许多共通地方。第41页第41页2、高中研究性学习活动1)过程性质——作为课程和作为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拟定研究专项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积极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处理问题学习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必修课程,三年15学分。第42页第42页2)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选择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领域,涉及学生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既能够在教师提供范围内由学生选择和拟定,也能够由学生不受限制地自主选择和拟定;能够是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拓展延伸,也能够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各种现象探究;能够着重对某一学科领域中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也能够对一些综合性问题开展多角度、多方面研究。

第43页第43页

同普通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注重与学生个人经验联系。注重与社会生活联系。注重与当代科学联系。应因地制宜,充足挖掘地方资源。

第44页第44页4)研究性学习活动学分分派与认定学校可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创造性地安排。每个课题3学分,三年必须研究5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