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1教学内容:p.13、14教学目的:通过对一些常见容器的实验,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并注意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才能。教学重点: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形成一升的详细概念。学具准备:每生自带2件左右常见的容器。教学过程:一、检查完成口算本上的校对工作,检查学生的口算完成情况。二、交流检查学生昨天回家的理论作业比方:1升水可以倒4杯水,可以倒20个小酒杯,可以倒2大碗〔比拟小的容器〕1个电饭煲是2升多,1个大油桶是5升,一个水池30升,一个脸盆5升〔较大的容器〕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要求其他学生做到:〔1〕想象,也可用手比划该容器的大小;〔2〕继续补充三、完成书上的想想做做1、用自己制作的量器盛1升水,分别倒入下面的容器里,看看水面各在哪里。比方:煲的1/2,锅的差不多,脸盆的1/5可继续让学生估一估,整个容器的容量大约是几升。2、下面的容器里大约各能盛多少升水?在适宜的答案下面画这里的4张图,可以让学生先挑一个最有把握的说,并说清楚理由。再以此为参照,进展推算其他的容器。也可用排除法进展,但都要学生充分说理,不能是简单的凭感觉。四、指导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2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考虑,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针对这一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1.重视学生的理论操作。在教学中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理论活动,探究怎样把用“厘米”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数和把用“克”作单位的数改写成用“千克”作单位的数,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2.浸透转化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历。数学思想蕴涵在数学知识形成、开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是数学知识和方法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与概括。在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时,先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再转化成小数的形式,浸透了转化思想。转化思想有助于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分析^p和解决新的数学问题及积累数学活动经历。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导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1米有多长吗?用手势表示一下(学生用手势表示1米的长度),再看看我们使用的黑板有多长(学生估测黑板的长度)。要想准确地表示它的长度,需要进展测量。2.量一量。(1)以小组为单位测量黑板的长度。(2)汇报结果。组1:黑板长2米多。组2:量出2米后还多出36厘米。组3:量出是2.36米。3.交代学习目的,引出新课。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有着重要的作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探究新知(一)探究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1.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或疑问?(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2.小组合作学习:剩余的36厘米怎样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呢?3.交流汇报,说一说自己是怎么考虑的,在探究中运用了什么思想方法。4.归纳学生的方法。(1)多出36厘米,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1份就是1厘米,即1米=100厘米,1厘米=米。36厘米=米,也就是0.36米。(2)在把36厘米转化成0.36米的过程中,先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再转化成小数的形式。5.师生共同总结把低级单位的数转化成高级单位的数的方法:根据两个单位间的进率,先把低级单位前的数改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再把分数改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在后面加上所要化成的高级单位的名称。6.尝试练习。12克=千克=()千克500克=千克=()千克(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汇报结果)设计意图: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说一说等理论活动,既能使学生获取新知,又能培养学生的分析^p、推理和概括才能,还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快乐,从而使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加浓重。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3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116~117页例1、例2,第118页课堂活动及练习二十五中相应的练习题。教学目的:1.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2.经历简单的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p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才能。实验目的:1.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运用知识的迁移,引导学生从已有知识经历出发,主动参与新知的探究与学习,进步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老师提醒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统计。二、合作学习,探案求知1.教学例1课件出例如1的统计表。老师:从搜集的统计表中,你们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可能答复:小红踢120个,小方踢100个,小红比小方多踢20个……老师:从统计表中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你能根据统计表中的信息制成统计图吗?怎么制呢?学生可能答复:可用我们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画3根就可以表示3个同学。老师:1格表示多少呢?〔课件出示1格表示1个〕假如1格表示1个,小红踢的毽子个数要画多少格?〔课件动态展示画出120格〕学消费生冲突:画120格好费事哟。老师质疑:那怎么办?有什么好的方法来表示呢?学生可能会想到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老师:小组合作学习,考虑讨论。①用1格表示多少适宜呢?说说想法。②小组内绘制出条形统计图。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课件展示用1格表示2个,5个,10个,20个时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老师:观察比拟这些统计图,在这里用1格终究代表多少适宜呢?通过学生的观察比拟,他们可能会有这样的答案。学生1:用1格表示10个比拟适宜;120个就画12格;100个就画10格,90个就画9格。学生2:用1格表示2个,5个也可以,只是画的格子要多些。……老师结合学生画的统计图的美观方面进展适当评价。老师:如今用1格表示10个来完成书上116页的统计图。2.教学例2课件出例如2的统计表。老师: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获得哪些数据信息?学生汇报所获得的信息。老师:小明要帮爸爸制作条形统计图。考虑或同桌交流。①横轴和纵轴各表示什么?②用1格表示多少千克适宜呢?全班交流,汇报。学生自己动手绘制条形统计图。课件展示条形统计图老师:观察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课件出示:小明家苹果产量逐年增加;20xx年的苹果产量是20xx年的2倍……老师:根据你的发现,你对小明家承包苹果园有什么想说的?还有什么好的建议?3.小结今天学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老师:以前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接触的数据都比拟小,因此我们都用1格表示1个单位。在生活中,我们还经常接触到更大的数据。课件出示:为了方便,我们用1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不仅可表示10个,也可以表示2个,5个,100个,1000个等,要根据详细的情况而定。三、稳固练习〔课件出示练习题〕四、课堂总结老师:这节课学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或问题?《条形统计图》课后问卷1.老师用课件出示:本班学生在学校春季运动会中踢毽子比赛的一段录像,并把踢毽子的成绩统计表做例1的授课形式,你喜欢吗?为什么?2.老师用投影仪展示小组绘制的条形统计图,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有哪些帮助?3.你喜欢老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讲授本节课吗?为什么?统计数据分析^p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化学习效果统计图表二认同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人数认同率%实验班〔40人〕3997.5%对照班〔40人〕3382.5%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4设计说明日常生活中蕴涵许多有关小数的问题,已经对小数的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理解,本节课在此根底上学习小数点的挪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借助课件创设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小数点位置挪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借助“小数点搬家”的情境解决相关的问题,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1.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设,在探究中获取新知。通过“蚂蚁快餐厅”中价格变化的情境,先让学生讨论为什么要让小数点搬家,再接着讨论三次标价的变化及实际价格,最后让学生观察小数点向右挪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让学生在理解的根底上讨论小数点向左挪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根据学生的认知构造,打破重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比拟三次不同的标价,它们都有数字“1”,但小数点的位置不同,小数的大小就不同。然后借助元、角、分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小数点向右挪动时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在此根底上再推出小数点向左挪动时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并加以验证。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数字卡片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有关小数的知识。小数中最重要的一个符号是什么?(板书:小数点)今天,我把这位客人请进了课堂,看看它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动画)在轻快的音乐中,草原上跳出三个数字并排列成:256。这时小数点跳出来了,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小数点。”接着小数点跳到5和6之间(25.6),再跳到2和5之间(2.56),小数点说:“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小数点搬家。”(板书课题:小数点搬家)师:哦,原来小数点要搬家了。看了课题你有什么想法吗?设计意图:通过创设“小数点搬家”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详细情境中初步体会小数点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探究新知,合作交流(一)探究小数点向右挪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出示课件,提出疑问。课件出示主题图:小数点怎样搬的家?小数点的不断搬家使蚂蚁快餐厅的价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师生共同明确:小数点第一次向右挪动了一位,第二次又向右挪动了一位,快餐的价格在逐渐增加。3.在学生答复的根底上明确:快餐的价格由0.01元到0.10元,再到1.00元。4.请同学们认真观察,0.01、0.10、1.00的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它们的大小又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5.学生汇报,交流结果。(1)小数点向右挪动一位。方法一:0.01元=1分,0.1元=1角=10分,10分是1分的10倍,0.1元是0.01元的10倍,所以小数点向右挪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方法二:0.01是,0.1是,0.01是100份中的1份,0.1是10份中的1份。所以0.1是0.01的10倍。所以小数点向右挪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方法三:0.1米看成1分米,0.01米看成1厘米,1分米是1厘米的10倍,0.1是0.01的10倍。所以小数点向右挪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2)小数点向右挪动两位。0.01元=1分1.00元=1元0.01的小数点向右挪动两位就是1,1元是1分的100倍,所以0.01的小数点向右挪动两位,小数就相当于乘100,得到的数是它的100倍。6.提问:假如小数点向右挪动三位、四位,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同桌之间说一说。7.小结:小数点太神奇了,它只要向右一跳就扩大,向右跳一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向右跳两位,得到的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5设计说明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本着“学贵在思,思于疑”的思想,不断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究、发现新知识的微妙,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究的活动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活动经历,开展空间观念和推理才能。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进展探究活动是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学生对三角板上每个角的度数都比拟熟悉,从这里入手,先让学生算出每块三角板上三个内角的和是180°,进而引发学生猜测:其他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吗?接着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任意画出不同类型的三角形,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测量误差)。再引导学生通过剪拼的方法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然后利用课件演示进一步验证,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这一系列的活动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浸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根底。最后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逐层加深。在练习的过程中,既激发了学生主动解题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兼顾到了智力程度开展较快的学生。课前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三角板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师:这些是我们早已认识的平面图形,那么你们知道长方形有什么特征吗?(学生汇报:长方形的对边相等,有四个角,且四个角都是直角)师:这四个角一共是多少度?(360°)师:你是怎么算的?(90°×4=360°)师: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的过程)三条线段围成三角形后,在三角形内形成了三个角(课件分别显示出三个角的弧线),我们把三角形里面的这三个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师:通过刚刚的回忆,同学们知道长方形四个内角的和是36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唤醒学生的认知。借助长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的特征,学生通过计算很容易知道长方形的内角和是360°,从而质疑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这样以问题情境开场,既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认识,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探究新知1.探究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师:(课件出示一块三角板)大家熟悉这块三角板吗?请拿出形状与这块一样的三角板,并和同桌互相说一说各个角的度数。(课件出示由三角板抽象出的三角形)师:这个三角形三个角的度数和是多少?(180°)你是怎样知道的?(90°+45°+45°=180°)明确:把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合起来就叫做三角形的内角和。师:(课件出示由另一块三角板抽象出的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90°+60°+30°=180°)师:从刚刚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这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且这两个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2.探究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1)刚刚我们探究了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其他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呢?请大家猜一猜。(大多数学生认为也是180°)(2)操作、验证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师:刚刚大多数同学认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但也有几个同学不敢肯定,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这个猜测是否正确呢?①小组合作,探究验证方法。师:请每位同学先独立考虑,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一看哪个小组想出的方法最多。②交流汇报。预设组1:我们小组用量角器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量出来,再加起来看一看是不是等于180°。组2:我们小组猜测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平角的度数也是180°,假如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刚好能拼成一个平角,那么就说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我们小组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一拼,看一看能不能拼成一个平角。③动手操作,验证猜测。师:请同学们选择一种你喜欢的方法来验证我们刚刚的猜测,验证完,将你的结论在小组内交流。(出示课堂活动卡,老师巡视,参与各小组的验证活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师小结:大家刚刚量出来的结果或拼出来的结果都在180°左右,其实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因为在测量或操作的过程中会产生误差,所以数据会有一些偏向。3.得出结论。师:根据上面的验证,我们可以得出一个怎样的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老师板书: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操作、考虑、反响等过程,真正经历了有效的探究活动,先由直角三角形算出其内角和,再用猜测、操作、验证等方法推导出一般三角形的内角和,最后归纳得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体会到了数学学习中归纳的思想方法,还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6备教材内容1.本节课学习的是教材79页的内容。2.本节课教材分两个层次进展编排:第一个层次:呈现几组有特点的算式,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发现每组算式的特点,进而引发学生的数学考虑,并通过举例验证探究得到的规律,从而明确: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第二个层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运用,例4直接呈现了1个有特点的小数连续相加的算式,并呈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两种计算方法的比拟,使学生体会到小数计算中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计算简便,从而使学生学会根据数据特点自觉应用运算定律进展简算。3.小数的简便算法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的运算定律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根底上学习的。对于进步学生的计算才能、加强学生计算的正确性、纯熟性、灵敏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本节课也拓展了加法运算定律的使用范围。备已学知识知识要点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没有括号的,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备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2.能根据数据的特点正确运用运算定律进展简便计算。过程与方法1.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数学活动,开展学生迁移类推的才能。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增强优化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感受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敏性。2.根据详细情况采用灵敏的方法解决问题。备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难点:能运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灵敏地进展简便运算。备知识讲解知识点一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知识回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即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问题导入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你有什么发现?(教材79页)3.2+0.5○0.5+3.2(4.7+2.6)+7.4○4.7+(2.6+7.4)过程讲解1.观察算式,发现特点2.计算比拟,发现规律3.2+0.50.5+3.2(4.7+2.6)+7.44.7+(2.6+7.4)发现:(1)在小数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符合加法交换律。(2)三个小数相加,先把前两个小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小数相加,和不变。符合加法结合律。3.举例验证,明确规律7.3+9.2=9.2+7.3(4.9+5.25)+1.75=4.9+(5.25+1.75)得出结论:在小数加法中,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仍然成立。归纳总结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小数加法同样适用。知识点二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的应用问题导入计算0.6+7.91+3.4+0.09。(教材79页例4)方法讲解1.方法一(1)算法分析^p。按照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展计算。因为是同级运算,所以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展计算。(2)计算过程。0.6+7.91+3.4+0.09=8.51+3.4+0.09=11.91+0.09=122.方法二(1)算法分析^p。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计算。观察4个加数,发现0.6和3.4、7.91和0.09结合到一起分别能凑成整数,因此交换7.91和3.4的位置,再应用加法结合律计算比拟简便。(2)计算过程。0.6+7.91+3.4+0.09=(0.6+3.4)+(7.91+0.09)=4+8=12归纳总结整数运算定律在小数运算中同样适用。因此,在小数四那么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每个数的特点,注意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及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恰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展简便运算。拓展进步在小数连减运算中,减法的运算性质仍然成立。如:8.96-3.37-2.63=8.96-(3.37+2.63)。知识巧记小数运算莫着急,数的特点看仔细。要想计算变简便,各个数据要看全。合理使用运算律,计算简单又快捷。备易错易混误区一计算5.84+4.16-5.84+4.16。5.84+4.16-5.84+4.16=(5.84+4.16)-(5.84+4.16)=10-10=0错解分析^p此题错在审题不认真,只看每个数的特点,却忽略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及每个数前面的运算符号。错解改正5.84+4.16-5.84+4.16=(5.84-5.84)+(4.16+4.16)=0+8.32=8.32温馨提示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中,要想交换数的位置,一定要连同数前面的运算符号一同交换。误区二计算15.46-5.7+4.3。15.46-5.7+4.3=15.46-(5.7+4.3)=15.46-10=5.46错解分析^p此题错在没有根据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而盲目简算。假如此题是连减运算,那么可以根据减法的运算性质把两个减数相加,而此题是加减混合运算,所以不能盲目简算。错解改正15.46-5.7+4.3=9.76+4.3=14.06温馨提示只有运用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才能改变运算顺序,否那么只能按四那么运算的顺序依次计算。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7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教学目的:1.在现实情景中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初步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学会含有字母的乘法算式的简写和省略乘号的写法,认识a,理解a的意义。2.在探究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简洁美。3.浸透不完全归纳思想和代数思想,培养符号化意识,进步抽象和概括才能。教学重点: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会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教学难点: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体会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引入新课1.呈现“杭老师来自D市的H学校。”体会字母可以表示事物名称。2.呈现“华南实验学校占地约90000平方米,有宽阔亮堂的大礼堂,能包容800人,还有丹阳市首屈一指的校园图书馆,藏书W万册。”体会字母也可以表示数。3.引导学生举出生活中见到的用字母表示事物名称或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4.提醒课题。〔老师板书课题:用字母表示数〕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操作――做抓小棒的游戏。1.明确操作要求:同学们每次抓的小棒根数要比老师抓的多2根。2.老师分别抓1根、3根、7根小棒,学生抓出相应的根数。在此根底上提问:怎样求出你应抓的根数?老师板书出师生抓小棒相对应的根数。3.老师抓一大把时,问:这时每个学生又该抓几根呢?〔1〕引导学生用字母和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师生抓小棒的根数。〔2〕体会用字母不仅表示数,还可以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3〕理解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当a等于60时,每个学生抓几根?当a等于200时呢?〔4〕理解同一个数量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二〕根据直观图形用字母表示数1.摆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1〕摆1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摆2个、3个、4个呢?〔2〕假如摆a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3×a〕根,a表示什么?这儿的a可以是哪些数?〔3〕当a等于6时,就是摆了几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当a等于20时呢?2.摆正方形用小棒的根数。〔1〕摆a个正方形需要几根小棒?这儿的a表示什么?〔2〕出示另一个正方形,用a表示边长,问这时的a表示什么?分别用字母表示出正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和面积计算公式。〔3〕体会同一个字母可以表示不同的数量〔三〕教学含有字母的乘法式子的简写〔1〕自学课本P106的最后3行。〔2〕师生交流,结合详细例子分别说明字母和数、字母和字母相乘的简写方法?三、稳固练习,深化新知1.做想想做做的1。〔1〕在学生独立解答的根底上反响矫正。〔2〕比拟2和的不同点,根据的值,分别求出2和的值。2.做想想做做的3。出示线段图,理解图意,自主提出问题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3.想想做做的4。四、师生小结,积极评价在师生共同小结的根底上,介绍“用字母表示数”的创造人——韦达,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8设计说明本节课针对方程的整理和复习分两个层次展开。第一个层次:复惯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使学生可以简明地表达数量关系,旨在举一反三,启发学生想到更多的实例。引导学生经历回忆和整理与方程有关知识的过程。会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方程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培养初步的代数思想。第二个层次:请学生列方程并求出方程的解,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有关方程的知识进展整理,对方程的概念、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什么叫解方程、解方程的根据(即等式的性质)、在解决问题时如何找等量关系、如何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等知识进展回忆。帮助学生稳固根底,纯熟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同时进一步体会用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课前准备老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独立考虑,构建知识网络1.学习构建知识网络。(1)归纳整理。师: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有关方程的知识?请同学们先自行整理,再在组内交流。(学生回忆整理,小组讨论交流,老师巡视指导)(2)构建知识网络。师:怎样展示相关的知识才能一目了然呢?如今,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知识网络的构建。(引导学生有序地回忆已学的有关方程的知识,结合学生的答复,课件出示建立知识网络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回忆、整理所学知识,使学生对所学的方程知识有一个比拟系统的理解,并学会如何构建完好的知识网络。2.展示构建的知识网络方程设计意图:对学过的知识进展系统化的梳理,通过展示,使学生明确这一板块所呈现的内容,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复习,分项整理1.复惯用字母表示数。(1)课件出示教材96页6、7题。请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说一说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小结:①当数字与字母相乘时,去掉乘号,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也可以用点表示乘号,如4×a可以写作4·a或4a。②当字母与字母相乘时,可以用点表示乘号或直接去掉乘号,如a×b可以写作a·b或ab;a×a可以写作a·a或a2。③当字母与1相乘时,1可以省略不写,只写字母本身,如1×a可以写作a。(2)填一填。①小明的身高是138厘米,比哥哥矮a厘米,哥哥的身高是()厘米。②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米,它的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③一堆煤有a吨(a>5b),每车运b吨,运了5车后,还剩()吨。④在自然数中,与自然数a相邻的两个数是()和(),它们三个数的和是()。(a>1)指名答复,集体订正。(3)判断。①a×b×8可以简写成ab8。()②a2和2a相等。()③a÷b中,a、b可以是任何数。()设计意图:让学生回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体会代数思想,稳固一些特殊的写法:数与字母之间的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数要写在字母的前面等。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9设计说明“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络”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思想之一。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在表达数学特色的前提下,通过数学与生活的联络,表达数学的“有用”。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从生活经历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利用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情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在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先让学生用3根小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然后用力拉,再让学生用4根小棒围成一个四边形,捏住对角用力拉,通过比拟让学生得出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最后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新知。2.在操作活动中体验探究。“动手理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老师应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探究。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每人画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分组观察讨论,从而明确三角形各局部的名称,并概括出三角形的概念。这样既能使学生在操作活动中充分地感知、体验,又能使学生经历探究数学知识的全过程。3.联络生活实际,培养应用意识。应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是体验成功的最好方式。在学生体会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时,让学生说说怎么修理松动的椅子等,这就是让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理论才能,又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课前准备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形、四边形教具投影仪学生准备练习纸长度相等的小棒假设干个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创设生活情境。(出示课件)同学们请看,你知道图中呈现的是什么吗?(埃及的金字塔和南京长江大桥)从图中的建筑物中你能找到三角形吗?(学生到屏幕前指出找到的三角形)2.导入新课。同学们的眼力可真好,图中有很多三角形。(同时____课件,抽象出三角形)可见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那它终究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三角形的特性。(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出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特性的兴趣,引发学生对三角形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考虑,为学生探究三角形的特性和理解三角形的作用做好准备。⊙探究新知1.教学教材60页例1。(1)先让学生画一个三角形,然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2)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老师板书,标出三角形各局部的名称)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1)大家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理解,那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预设生1:有3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或有3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生2:有3条边、3个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生3:有3条边、3个角、3个顶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生4:由3条边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生5: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2)让学生对照上面的说法,议一议:下面的图形是不是三角形?(学生判断并说明理由)(3)讨论:怎样说更准确?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3条线段”“围成”。(此处重点解释“围成”就是首尾相连或者说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4)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三角形也有自己的名字。为了表达方便,我们习惯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这样的三角形就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同时课件出示三角形ABC)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10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91——92页。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能对获得的数据进展整理,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2、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过程与方法:1、经历搜集、整理、描绘和分析^p数据的过程。2、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用统计图表达表达交流数据的特点,认识统计图的价值。教学重点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1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一、炫我两分钟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开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为了可以进步飞机的防护才能,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平安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信心十足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的统计有什么作用吗?【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绽放其生命色彩。可以进步学习数学的情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二、尝试小研究尝试小研究:研究一: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2.这个统计图一个格表示几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3.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研究二:1.完成课本91页,试一试: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2.交流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三、小组合作探究尝试研究一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展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展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时机,让学生在考虑、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进展一个思维的碰撞。】四、班内展示交流,建构新知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2、试一试,学生读统计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观察不完好的统计图,找出这幅统计图的特征。〔用一个格表示4个人〕3、学生试着补充完好统计图,师巡视指导,交流时,让学生说明不够整格时怎样想的,是怎样处理的。〔生表述自己的发现,关注学生能否发现每个格代表4人,假如学生没有发现老师予以提示。〕小结: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当数据比拟大时经常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4、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提问并解答。交流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对知识一个内化、提升的过程。】五、挑战自我1、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第1题【设计意图:面向全体学生,稳固当堂所学的知识。】2、数学书92页练一练的2题。自己设计一张调查表,记录自己一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六、盘点收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谈收获环节是数学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既可以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梳理,能让学生更明晰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也可以是对数学学习方法的梳理和数学活动经历的建构,培养学生自主反思建构的良好学习习惯。】课后反思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根底上合作交流,并利用现代化的教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示了统计图由纵向变为横向条形统计图的过程,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了理解知识间的联络,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逐步升华,应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才能不断进步。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1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94~96。【教材分析^p】《栽蒜苗〔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第八单元的第一课时。首先,教材创设了“栽蒜苗”的理论活动,学生在15天的观察与记录中经历着数据搜集的全过程,体验着数据搜集的方法,感受着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其次,教材提供了学习活动的一些根本要求,即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数据描绘的方法与过程,感受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感悟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敏性。最后,教材通过“试一试”与“练一练”的学习情景,促进学生学会读条形统计图,进步读图才能,开展统计观念。【学情分析^p】在第一学段,学生经历过统计的全过程,感受过“用一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方法,对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感受与体验。在第二学段,当学生面对一个新的理论情境〔如:“栽蒜苗”〕时,他们自然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观察、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感受统计的必要性,当学生发现“格子不够画”的时候,自然会产生认知冲突,并尝试着去解决问题。课堂上,有效地组织学生进展交流,学生能比拟快地感悟到“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敏性。【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记录的活动,体会到统计图表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敏性。2.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3.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4、经历搜集、整理、分析^p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难点】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一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彩笔。【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有关的统计知识。[板书:栽蒜苗(一)]二、探究新知1、学习数据搜集的方法。师:同学们,怎样观察与记录呢?我们来看看天才小学的小朋友们是怎样做的。2、讨论数据描绘的方法。师:请同学们看第一小组蒜苗第十五天生长情况统计表。〔学生汇报,集体交流〕师:通过统计表同学们都知道了谁的蒜苗长得高,谁的蒜苗长得矮。为了形象地反映这些蒜苗生长的情况,还有其他的方法吗?〔画条形统计图〕3、制作条形统计图师:好,我们来在方格纸上涂蒜苗生长的条形。〔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两张15×9的方格纸。〕生:老师,这张方格纸的一格表示1厘米,格子数不够涂怎么办?师:这个问题提的好,有没有方法解决格子数不够涂的问题呢?〔再补充格子,用一格表示2厘米〕师:请同学们看第二小组蒜苗第十五天生长情况统计图。〔交流信息,指出用一格表示3厘米〕师:刚刚大家想出了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好方法,它能解决格子不够用的问题。那么每张图上的每一格到底表示几个单位,还与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假如数据很大,那么每一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那么所表示的单位就小。4、讨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师:观察这些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指名口答,通过交流,老师引导学生认识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详细,使人一目了然。三、稳固练习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91页“试一试”及P92页“练一练”1、试一试这两道题目的练习主要是稳固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使学生能结合现实的背景,说出条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实际意义。先让学生说一说,在说得过程中体会从一小格表示的几个单位中理解条形所代表的实际数据。鼓励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2、练一练先让学生在已确定每小格表示几个单位的方格纸上独立画条形统计图,再进展展示交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样画条形统计图的,你能从图上获取哪些信息?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认识的条形统计图与以前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不同?今天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让学生自由答复〕五、理论活动。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响?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进展调查,并将调查的数据在附页2中制成条形统计图。板书设计:栽蒜苗〔一〕条形统计图2cm3cm一格表示100个多个单位2人形象直观一目了然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12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教材第38、39页的内容及练习十第1、2、3、4题。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展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才能以及观察、比拟、抽象和归纳概括的才能、3、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络,同时浸透事物在一定情况下可以互相转化的观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教学难点: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步骤: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创设情境:夏天的时候同学们都爱吃冷饮,老师理解到校门口左边的商店里一种雪糕标价是2、5元,右边一家那么是2、50元,那你们去买的时候会选择哪一家呢?为什么?为什么2、5元末尾添个0价钱不变呢?终究可以添几个零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二、出示课题,提出目的。1、知道、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利用小数的性质进展小数的化简和改写、2、培养动手操作才能以及观察、比拟、抽象和归纳概括的才能、3、培养初步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思想,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络、三、自学尝试,探究新知。1、出示尝试题〔1〕1、10.100这三个数相等吗?你能想方法使它们相等吗?〔2〕你能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3〕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说明什么?〔4〕“0.1米=0.10米=0.100米”这个等式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从右往左看又怎样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学生自学课本38页后尝试练习并讨论。〔5分钟后全班交流〕。3、根据自学情况引导讲解。四、拓展练习,验证结论。为了验证我们的这个结论,我们再来做一个实验。1、出示做一做:比拟0.30与0.3的大小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应用结论猜一猜〕2、想一下你用什么方法来比拟这两个数的大小呢?〔给学生独立考虑的时间,可以进展小组讨论合作,想的方法越多越好〕3、在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里涂色比拟。〔1〕左图把1个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局部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2〕右图把同样的正方形平均分成几份?阴影局部用分数怎样表示?用小数怎样表示?〔3〕小数由0.3到0.30,你看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从中发现了什么?〔平均分的份数变了,即小数的计数单位变了,而阴影局部的大小没有变,得出0.3=0.30。〕概括总结: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小数的性质。过度:我们假如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把小数化简。五、应用新知,尝试练习。〔1〕出例如3:把0.70和105.0900化简、例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0.2、4.08、3改写成小数局部是三位的小数。〔2〕学生自学课本后讨论交流,尝试练习。〔3〕引导探究: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105、0900中“9”前面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3”的后面不加小数点行吗?为什么?〔4〕同桌讨论: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什么?六、稳固新知,当堂检测。1、下面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3、90米0.30元500米1、80元0.70米0.04元600千克20.20米2、下面的数假如末尾添“0”,哪些数的大小不变,哪些数的大小有变化?3、4180.067003.0908104、0315010.0142.003、化简下面的小数、0.401、8502、9000.08012、0004、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面各小数改写成小数局部是三位的小数、0.930.045、48、18145、判断、5、00元=5元〔〕7元=0.7元〔〕8米=8、00米〔〕2、04吨=2、4吨〔〕4、5千克=4、500千克〔〕0.60升=0.6升〔〕6、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价钱写成小数局部是两位的小数。3元2角、6角、8元、1元零3分七、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应用小数的性质时,要注意小数中间的零不能去掉。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北师大版)13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根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展计算。2、使学生在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络,能主动总结、归纳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放大,培养类比以及分析^p、概括的才能。3、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根本笔算方法,能正确进展计算。教学准备:光盘教学过程:一、复习:学生自己出一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并笔算。算完后互相检查。指名一人板演,看板书,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主要说清楚分别要用第2个乘数的个位、十位上的数去乘〕。二、教学例题:出例如题图:让学生看图后,读读题目的意思,说说怎么列式?随学生答复板书:144×15指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三、探究算法:1、学生自主探究:每人在本子上自己算一算,算完后和同桌交换算法,说说自己怎么算的?有问题么?2、找几个学生的做法板演,分别说说各题错在哪里?正确的该怎么算?[课堂中出现的问题:〔1〕直接一次乘。指出:乘数是两位的,要分两次乘。〔2〕分别用第一个乘数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技术转让合同标的明细
- 运载工具用平视显示装置市场环境与对策分析
- 拖车车灯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物业服务合同管理范围
- 2024年度橱柜加工合同技术培训与技术转移条款
- 2024年度汽车制造外包合同
- 2024年度影视制作与代驾服务合同
- 图书架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预测报告
- 2024年度演艺经纪合同及演出安排
- 烫发剂市场需求与消费特点分析
- 美育的知与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琼台师范学院
- 2024天津泰达海河投资管理限公司招聘7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托福听力课件
- FZ∕T 74002-2014 运动文胸行业标准
- 外科手术切口感染
- DLT 689-2012 输变电工程液压压接机
- 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查房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解方程》专项练习(含答案)
- 义务教育书法课程标准2023版
- (高清版)DZT 0265-2014 遥感影像地图制作规范(1:50000、1:250000)
- (高清版)TDT 1034-2013 市(地)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