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共页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材第5-6页例3、例4。教学目的: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结合生活实际,能初步感知旋转现象,探究旋转的特征和性质。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才能;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点:1、理解图形旋转变换的含义。2、探究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教学难点:能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情景导入1.提醒课题课件出现:摩天轮、电风扇、风车等旋转的物体。引导学生观察物体的旋转,并感知旋转现象观察物体的旋转,并感知旋转现象由学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引入,使学生感知旋转现象,建立旋转的表象。引导学生观察并描绘这些物体是怎样运动的。师:刚刚,同学们反复地提到“旋转”,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旋转”(板书课题)用语言描绘这些物体是怎样旋转的。还可以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这些物体的旋转。体验旋转现象,初步认识旋转。2.联络生活师: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师: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生活中像这样的旋转现象很多,那到底什么是旋转呢?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概括出旋转含义,并板书。师:今天咱们就从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亲密地钟表和风车开场研究吧!风扇、陀螺、旋转木马、钟表、车轮……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把学生的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内化为学生的知识。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2一、教学内容: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因数与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因数与倍数,在前面学习整数及其四那么运算的根底上教学初等数论的一些根底知识,包括因数和倍数的意义,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教材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根底上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分数的加法、减法,结合约分教学最大公因数,结合通分教学最小公倍数。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图形的变换、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在已有知识和经历的根底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认识图形的轴对称和旋转变换;探究并体会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图形之间的转化,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及外表积公式,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开展。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学习有关众数和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在学习平均数和中位数的根底上,本册教材教学众数。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都是反映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比拟稳定、可靠,但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中位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可靠性比拟差,但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众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也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当一组数据中个别数据变动较大时,适宜选择众数或中位数来表示这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的加法和减法、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向学生浸透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历,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理论才能。二、教学目的:1.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根本性质,会比拟分数的大小,会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会进展整数、小数的互化,可以比拟纯熟地进展约分和通分。2.掌握因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奇数和偶数等概念,以及2、3、5的倍数的特征;会求100以内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3.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比拟纯熟地计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会解决有关分数加、减法的简单实际问题。4.知道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会进展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有关体积和容积单位的实际意义。5.结合详细情境,探究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外表积的计算方法,探究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6.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欣赏生活中的图案,灵敏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7.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众数的意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并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根据详细的问题,能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8.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宜的统计图表示数据。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p及推理的才能。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三、教学重点: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统计。三、教学中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1.长方体和正方体实物及模型2.演示分数用的教具3.其他教具老师还可以根据各局部教学内容的需要自己准备或设计制作一些教具和学具。如教学体积时制备1m3、1dm3模型,包容1L、100ml液体的量杯;教学因数与倍数时,可根据教科书上的图制成教具等。老师还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制作其他适用的教具。四、课时安排根据《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中的“各学段课程内容参考教学时间一览表”,实验教材的编者为五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安排了60课时的教学内容。各局部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大致安排如下,老师教学时可以根据本班详细情况适当灵敏掌握。一、图形的变换〔4课时〕二、因数与倍数〔6课时〕1、因数和倍数2课时左右2、2、5、3的倍数的特征…………3课时左右3?质数和合数………1课时左右二、三、长方体和正方体〔12课时〕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课时左右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表积………2课时左右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7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粉刷围墙1课时四、分数的意义和性质〔20课时〕1、分数的意义4课时左右2、真分数和假分数3课时左右3、分数的根本性质2课时左右4、约分4课时左右5、通分4课时左右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2课时左右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分数的加法和减法〔7课时〕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课时左右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课时左右3、分数加减混合运算2课时左右六、统计〔3课时〕打1课时七、数学广角〔2课时〕八、总复习〔4课时〕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3教学要求:1.使学生能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能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能根据不同要求灵敏解决实际问题。2.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络,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价值,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理论才能。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应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铺地砖的实际问题,从实际需要出发,合理地选择所需的地砖,根据不同要求灵敏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灵敏运用面积计算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1、学生每组准备一个圈尺。2、调查市面上的几种地砖的规格,计下它们的尺寸。教学过程:一、提醒课题1.让学生说说装修住房客厅里一般铺什么,怎样知道要用多少块地砖。接着按教材提出任务。2.说明课题,并板书:铺地砖。二、小组活动1.提问:在客厅里铺地砖,首先要做哪些工作让学生互相讨论后在班内交流。说明需要知道客厅的长、宽和地砖的规格。2.学生汇报所调查的地砖的规格。3.出示客厅的长、宽和三种地砖的规格。4.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计算,然后汇报不同规格地砖块数的计算方法和结果,老师可以板书出来。再引导学生按实际情况想到各是怎样拼接的,理解拼接太多就不美观。〔2〕提出美观要求,让学生讨论好的方法,每组计算后填表,然后在班内交流,得出比拟好的方法。〔3〕提出四周铺15厘米的大理石条,让学生讨论要怎样计算。〔4〕你还有什么更好的方法使得地板更美观?学生讨论后发言。三、测量、计算1.提出要在教室里铺地砖,必须做哪些工作,怎样计算的问题。2.分小组进展测量、讨论和方案、计算。3.各小组汇报每组的方案,在班内交流、比拟。四、活动小结五、课外延伸运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为你的房间设计一个合理的铺地砖方案。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4教学内容: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99~100页。教学目的:1、知识技能目的: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展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2、情感性目的: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及口头表达才能,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理论性目的:学生在调查理论中理解储蓄的意义、种类,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才能。4、体验性目的: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络,增强数学意识,开展数学思维。〔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开展,整合教学目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目的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开展。这是对长期以来以知识为本位教育目的的重要改革,也是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开展奠定根底,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今后获取高质量生存条件的有力保证。所以,本节课根据教材特征结合学生的生活背景,按照关注学生开展理念的认识,确立了知识技能目的、情感性目的、理论性目的和体验性目的。努力使学生在开展性领域和知识性领域获得开展、构建自我。对于本课的设计,本着新课标的根本理念,“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存款方式的操作,体验到货币的升值,也感受到不同的存款方式所带来的不同收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效劳于生活的价值,从小培养科学理财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税后利息的计算。课前调查:银行储蓄凭证。教具准备:课前搜集的有关利息的信息、多媒体课件、银行存款单、计算器、有关利率表格。教学过程:〔设计意图:遵循《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认识开展程度和已有的知识经历出发,逐步构建起关于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知识构造将得到开展。为此,本节课的设计根据新课标精神:“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去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数学只有与学生生活相联络才能显得真实和精彩。本着这样的理念,所以在课堂设计中利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做主”,通过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独立考虑、合作交流、自主地发现掌握本金、利息和利率含义,体会在银行存款时利息的计算方式,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自信心。因此在教学中我遵照以“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共分为四个教学层次,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三、稳固应用,内化进步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课前自学1、预习课本P99~1002、课前让学生分组或者自由结合到社会上进展调查、搜集有关储蓄的信息,把调查的结果、遇到的问题或感受记录下来。3、向家长或银行工作人员理解课本上的相关内容。如储蓄的种类,银行存款的年利率、如何填写存款凭条等。〔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学习新知前,先让学生预习课本。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帮助学生确实学好这局部知识打下根底。让学生分组进展有关储蓄知识的调查,组织学生进展有关的理论活动,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意识和实际调查的才能,分组调查中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才能〕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开一个关于利率的发布会。师:我们开一个关于利率的发布会。在调查储蓄的过程中,你搜集到哪些相关的知识?学生分组汇报调查结果,开放的问题情景下,根据每组学生的差异,预计可能出现以下情况:〔1〕有关储蓄的一般知识,如储蓄的方式;〔2〕有关储蓄的相关概念,如本金、利息、利率、税后利息税的知识;〔3〕有关利息的计算方法,如有的小组利率的含义推导出利息的计算方法;〔4〕有关调查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和自己的感受。根据每组交流的情况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和学生共同整理储蓄的相关知识,形成知识体系。〔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为学生提供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学生通过课前的调查充分感知储蓄的好处,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以谈话方式导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不仅让学生感觉到亲切,而且从课的开场就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起到了开动思维的作用,使学生乐于参与数学活动。〕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1、感知利息。师:近年来,我们沂南县始终坚持富民优先的开展思路,以开展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开展的主体工程,收到了显著成效。很多人家里都有了暂时不用的钱,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处理这些钱的吗?生:存入银行师: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那储蓄有什么好处呢?生:放在银行比拟平安;可以得到利息。师: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板书:利息〕小结:人们把钱存入到银行,国家可以把这局部暂时不用的钱通过多种方式投入到现代建议中去,这样可以支援国家建立,对国家有利,也使的个人用钱更加平安和有方案,还有利息,也可增加一些收入。我们可以这样概括:储蓄利国利民。学生对于国家如何处理人民存入银行的钱,还有银行付给储户利息会不会赔本这些问题,搞不清楚。老师在这里向学生作一些解释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要求,为了培养学生的各种才能,尝试大胆地开放教学过程。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把搜集到的信息进展汇报整理,总结利息的求法,培养了学生信息的交流和处理才能。〕2、存款的方式。师:根据国家经济的开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也在变化。谈谈你所知道的储蓄有哪几种,并举例说明,然后老师作适当的补充。有时会有所调整,而且,根据存款是定期还是活期,定期时间的长短,利息也是不一样的。出示存款凭证条,并让学生说说每一栏表示什么意思,“客户填写”一栏该如何填写,老师根据学生的答复作适当补充。我们把钱存入银行,银行给我们一个什么凭证,证明你把钱存入了银行呢?这些存单不仅能证明了我们把钱存入银行,还可以自由存款和取款。这是老师的一张存款单〔课件出示存款单,钱数:1000元、时间:一年、方式:定期〕,你能从这张存单上得到哪些信息,你是如何理解这些信息的?学生一般都没有进展过实际的储蓄,多数学生都没有见过存单,所以这里老师把自己的存单展示给学生看,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学生观察讨论。我们先来交流一下你能理解的信息。生:我知道老师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存的款。师:你还知道有哪些银行吗?〔建立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生:我还知道老师存款的方式是定期存款。什么是定期存款的存款方式?那你知道存款的其他方式吗?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定活两便、活期存款等生:我知道老师存的是一千元人民币。师:银行还办理外币储蓄。〔设计意图:传统的教学过程将学生禁锢在课堂上,阻碍了学生才能的形成和开展。联络实际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教材中还给出一张银行用的存款凭条和利息的计算公式,让学生知道在实际消费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及简单的计算。这样在已有的生活经历的根底上出示一张真实的存款单,给学生一种真实的感觉,从而让学生更加体验到数学的价值。〕3、认识本金、利息、利率;明白利息的计算方法。通过课前的自学,你知道这一千元就叫……?对,我们把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生:我还看到利率是百分之二点二五。你知道什么叫利率吗?利息/本金=利率〔老师板书〕师:同学们手中都有一张利率表,大家看看。同桌之间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关于利率,你们还知道什么?………师:同学们理解的还真不少,你们能帮老师算算到期后老师可以得到多少利息?该如何计算呢?生:“利息/本金=利率”。我还知道:利息=本金×利率。师: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怎么样计算利息了,大家就来帮助老师计算一下,一年后我能得到多少利息?师:假如我要存定期二年能得到多少利息,该如何计算?引起学生的知识需求,产生探究欲望。学生可能出现下面三个算式:1〕20xx×2.25%×22〕20xx×2.70%×23〕20xx×2.70%比拟三个算式:1〕2.25%是一年的年利率,2.70%是定期二年的年利率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生1:定期二年得到的利息等于本金乘二年期的利率。生2:利率是“年”利率,利息的多少还与时间的长短有关,应该再乘时间。师把公式填写完好: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板书:×时间〕小结:存款选择的时间不同,利率也不同。计算时一定要选择与存款时间相对应的利率。〔设计意图: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新知的学习。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思维的空间,探究的空间,交流的空间,注重了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即培养了学生的自学才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即学会倾听又学会表达。〕4、学习利息税知识:师:大家都算出了我应得的利息,但实际上我并不能得到你们算出的利息,你们知道为什么吗?老师课件出示,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20%的税率纳税。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生:要扣除利息所得税,要扣除20%的利息所得税。师:那老师到期后能得到多少税后利息呢?学生计算后小组交流,生列式计算,允许用计算器。然后归纳公式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板书〕老师及时向学生进展要长大以后要做一个依法纳税的好公民。关于税后利息的计算最好还是建议学生用分步列式计算,先求出税前利息,再求出应纳税额,最后再求税后利息,这样有利于学困生掌握,而且还利于学生弄清每步求的是什么,同时在遇到求应纳税额时,学生才不会混淆。小结:在计算时,要看清求的是利息还是税后利息,再灵敏计算。〔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层层分析^p含义、比拟数量关系,从而弄清“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时间、利率”的关系,巧妙打破教学难点。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进步学生灵敏运用知识的才能,同是针对利息税,进展公民要依法纳税的教育,进步学生的纳税意识。〕〔设计意图:学生各种才能的形成和开展是我们教学的首要任务。学生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非常深化。为了使学生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得到稳固和加深,进步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才能,我在教法上注重课堂教学的灵敏性、科学性。联络实际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抓住各知识的细节性、过渡性、完好性进展教学,同时、采用自主探究、观察、比照、独立考虑、小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汇报演示等学习策略激发学习动机,促使学生肯学、会学、善学,让学生在动手做一做、说一说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概括才能,把握并打破重、难点,获取新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促进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论的获取。教学中还注重沟通师生的情感因素,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所有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增强克制困难的勇气和毅力,进步学习数学的兴趣。〕三、稳固应用内化进步1、根本应用:〔1〕、例题:王奶奶要存1000元请你帮助王奶奶算一算存一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整存整取一年的利率是2.25%〕。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题。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根底上订正。板书:方法一方法二1000×2.25%×1=22.50〔元〕1000×2.25%×1=22.50〔元〕22.50×20%=4.50〔元〕1000+22.50×〔1-20%〕1000+22.50-4.50=8〔元〕=8〔元〕答:一年后王奶奶可以取回8元。师:我们存入银行所得的利息要缴纳利息税,利息税是利息的20%。王奶奶存1000元1年,到期利息22.50元,应缴纳利息税22.50×20%=4.50元,这样她存入1000元,到期后她可以实际得到本金和税后利息一共是8元。〔2〕、学生完成第100页的“做一做”。下面是张叔叔到银行存款时填写的存款凭证。到期时张叔叔可以取回多少钱?四人小组互相检查对方的计算是否正确。选一到二位同学(实物投影交流)这里既是一种理论应用,也是对学生课前作业的照应,表达了教学设计的完好性,又使学生通过解答,到达了灵敏运用知识的才能。〔3〕、102页第6、7题,学生尝试计算后,交流。完成练习时看清题目认真审题,有的要缴纳利息税,有的那么不必缴纳利息税,像国债、教育储蓄就不缴利息税。2、综合应用〔1〕、王大爷在20xx年1月1日把10000元定期存款二年,可是在20xx年8月1日,急需用钱,你帮王大爷出出主意,该怎么办呢?让学生明白,假如定期存款中途取时,只能按活期算生:可以先向别人借钱,等存款到期后,再归还借款。生:可以用存折作抵压,从银行贷款,然后等存款到期后,再归还借款。这里是本课的高潮所在,学生灵敏运用自己所学知识或已有的生活经历解决实际问题。〔2〕、课后理论、体验储蓄过程师:请同学们课后把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存入银行,在储蓄的过程中假如遇到问题,你能想方法解决吗?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存入问题银行,我们下节课继续交流讨论。〔设计理念:针对学生差异,施行多元评价。我精心设计练习,让学生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步学生的实际运用才能。第二个层次的练习设计为理论延伸,对学生提出具有挑战性的要求,让学生获得理论体验,感受到所学的知识能运用于生活。体会到在实际生活中要根据个人的不同需求,选择合适自己的款方式,体验到不同的存款方式带来的不同好处。课后要求学生去亲自理论,体验储蓄的过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设计理念:《新课程标准》评价体系,不仅要求老师要关注学生在语文和数学逻辑方面的开展,而且要发现和开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理解学生开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的程度上开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除了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各种教学活动外,还给学生提供各种展示自己的时机和空间。在课内进展交流时,老师还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答复,给出知识性、行为逻辑性、理论性、合作性等方面的多元评价方式,使不同的学生认识了自我,有利于他们的再开展。〕板书设计利率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为学生提供直观性的顺思维与逆思维两种形式,使学生一目了然,并能根据板书归纳和小结本课时所学的内容。〕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5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目的:使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会数1000以内的数,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初步体会两个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过程与方法目的:在详细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计意识。经历观察、猜测、操作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考虑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进一步体验数学与人类生活的亲密联络;在活动中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自信心,并能正确评价自己与别人。教学重难点:正确数1000以内的数,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制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请来了一位动画片里的好朋友喜羊羊和大家一起学习,你们快乐吗?不过灰太狼却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挑战性的题目,你们有信心承受挑战吗?2、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活动一认一认课件出示人民币图片学生认识〔夸奖学生〕其实在生活还有很多地方要用一个比100大得多的数来表示。活动二:猜一猜课件出示体育馆图片。师:这是哪里?首都北京体育馆,猜猜体育馆大约能坐多少人?〔生猜的各不一样〕师:对!这个体育馆能坐好多好多的人,也要用一个比100大得多的数来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1000以内的数。板书课题:1000以内的数的认识活动三:数一数〔一〕、多媒体演示,进一步理解10个一百是一千。师:俗话说积少成多,其实大的数也都是由一些小的数组成的,咱们看看它们是怎样组成的〔电脑演示。〕1、课件演示一个一个地数,并得出10个一是一十。〔板书〕2、课件演示十个十个地数,并得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师:假如要数更大的数,你想怎么数?为什么?3、课件出示很多小正方体,〔出现1000块的混乱方块〕估一估,如今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学生随意估计,到底有多少个?怎样数得速度快、数得准?师:看看如今灰太狼把它变成了什么形状?〔课件变成10×10×10立方体方块图〕,让学生答复,理解掌握情况,如一百为一层,2层是几个百?3个百后面是几个百?5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谁能继续一百一百地数?重点强调9个百再添一个百是多少?然后考虑:10个一百是〔〕。板书:10个一百是一千。师:“千”是我们今天学到的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前面我们还学过哪些计数单位呢?〔个、十、百、千〕师:为什么千位前面用省略号?师:关于数数,你有什么新发现?观察板书后小组讨论。〔让学生说出一〔个〕、十、百、千之间的十进关系,并知道各自所在的数位。〕师引领生从188数到204。〔课件演示〕师小结:灰太狼看大家表现的这么好,想给大家一个自我表现的时机。让大家自己在组内练一练。活动四:练一练小组学习任务:你来数一数一个一个地数,从三百九十八数到四百零七。〔课件演示〕同桌用计数器一个拨数一个说〔集体一边看课件演示一边说〕1、找出你认为最难数的地方,说说为什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针对难点,进展计数器演示。2、请出数朋友师:让咱们再一起请出数朋友来吧〔课件〕3、摘苹果大家可能都觉得灰太狼坏,其实灰太狼也有得意的地方,它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想听吗?地球爷爷有一双无形而强大的手,还有一个大大的肚子,可以吃得下很多的东西,同学们你们相信吗?你知道苹果成熟了往哪里掉啊?其实是地球爷爷那双无形的手给摘了,你知道是什么吗?地球爷爷已经吃了989个,往后每多吃一个就在原来的根底上加1,你能帮他数一数吗?〔课件出示:苹果落地的动画,学生从989数到1000。〕师:你能不看地球爷爷吃苹果的图,自己从989数到1000吗?学生自由数,再集体数。拍手数数,使数数抽象化三、多层练习,稳固新知1、森林运动会师:灰太狼看大家表现的这样好,想带大家一起到喜羊羊课堂去。想参加吗?谁就请举手,这么多人都想去,那一定要认真听要求。2、按要求数数师:哎呦,同学们表现得很不错嘛,喜羊羊很快乐有你们这样的朋友,这不它又给出了一些题目,请看3、掀起红盖头〔猜一猜,五角星后面藏着哪个数字?〕4、我说你猜5、寻找幸运儿6、激流勇进师:同学们真的表现得很棒!喜羊羊就向大家发来了祝贺〔课件〕看来喜羊羊是难不倒大家了,但是喜羊羊并没有放弃,它还出了一道更难的题目,你们敢承受挑战吗?要不咱们不看了吧。______800______〔答案不唯一〕师:这道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哦,大家先在小组内讨论讨论吧。学生小组讨论,老师巡视。全班交流。师:通过数数这个题我们发现,数的方法不同,数的顺序不同,数数找的规律不同,得到的结果呢?〔也不一样〕,只要我们同学们擅长观察,擅长考虑,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看二师兄给你们的评价——你真棒,你们都是非常棒的。看来喜羊羊真的难不倒大家,它乖乖地认输了。同学们获得了成功,你们快乐吗?四、总结进步,拓展延伸1、今天的学习愉快吗?2、有什么收获?3、想到了什么问题?4、画珠子板书设计: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6教材分析^p: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p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理论活动等。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p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以及小数的初步认识。这局部乘、除法计算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重要根底。例如,用两位数除多位数,每求一位商的步骤与用一位数除的步骤根本一样;又如,两位数乘两位数是学习小数乘法的必要根底。从本册开场引入小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拟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小数的知识和问题,这局部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进步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小数进展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开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及小数四那么运算做好铺垫。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这是这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为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供了丰富的素材。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形成识别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才能等。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探究并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开展。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进一步扩大计量知识的范围,除了面积单位的认识外,还安排了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详细体验,培养学生估计面积大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和才能。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p和平均数。教材向学生介绍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习看这两种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p;通过学习平均数的含义和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实际应用,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安排了一个单元,专门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p及推理的才能,培养他们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历,安排了两个数学理论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究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理论才能。教学目的: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展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局部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可以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识别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道路图,能描绘行走的道路。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展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7.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p;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9.初步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p及推理的才能。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进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教学措施:1、注重培养学生灵敏的计算才能,开展学生的数感。2、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p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3、加强解决问题才能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才能。4、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探究,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开展。5、有步骤地浸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才能。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浸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班级情况分析^p: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根本知识、技能方面根本上已经到达了学习的目的,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大局部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拟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表达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因此对这些学生,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根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7教学内容:纳税。课本第98页的内容和第99页的例5教学目的:1,理解税收的专有名词,会计算应纳税额。2.建立正确的纳税观,懂得纳税的重要性。重点难点:理解纳税的专有名词,会计算应纳税额。教学用具: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学前导入: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有关税收的知识吗?板书:纳税。二、展示学习目的:理解纳税含义,懂得应纳税额。三、讨论发现:1.什么人需要纳税?2.为什么要纳税?3.你认为你身边的哪些事物是国家用税收款投资完成的?明确:.daodoc.1.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应该依法纳税。2.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个人收入的一局部缴纳给国家。3.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开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税收主要分为消费税、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作应纳税额,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叫做税率。四、稳固练习:出例如5: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假如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多名学生板书演示〕求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30万元的5﹪是多少。即:30×5﹪=1.5〔万元〕答: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1.5万元。五、作业安排:课本练习二十三第102页第4、5题。教学内容:利率。课本第99、100页的内容。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8分数的意义是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知识的一个重要的起始概念。同时这节课也是为后面学习分数大小的比拟、假分数与整数、带分数的互化、分数四那么计算等打下根底的一课。因此本节在本章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表达根底性、普遍性和开展性,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以及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开展的目的。在根本思想中也指出:现代信息技术的开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的、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施行应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基于以上的认识,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确定为:1.知识与才能:通过探究性学习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并掌握单位1及其分数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才能以及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才能。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互相协作,积极探究的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浸透数学来于实际生活的思想。教学重点:理解单位1,归纳出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单位1及其分数的意义。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方法手段及学法指导: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搜集和处理的才能,并能在网络环境下做出自我检测和评价。为实现上述目的,打破重难点,我将本节数学课设计成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这个环境中,通过提供宽松的教学环境,相关的教学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去完成学习任务。对于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辅导与帮助,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一个有思想、会考虑的探究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又快到了,你们快乐吗?每到这一天,我们学校都会组织野营拉练活动。〔播放情境动画: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山中走去〕师:同学们在大自然中尽情地唱,尽情地跳。到了中午,大家席地而坐,一起用餐,别提多快乐了。可是有一个低年级的小同学在吃午餐时却遇到了一个问题。〔出示课件:一张饼,4个人分〕师:原来啊,他们组有4个人,可是他只带了一张pizza饼,该怎么分才能让大家都满意呢?你们愿意帮帮他吗?师:从这里不难看出,在实际生活中,往往会得到一些不能用整数表示的结果,比方分东西、测量或计算等,这时就需要用一种新的数分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这节课我们就共同研究分数的意义。说明:知识于生活,又效劳于生活。教学中,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联络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数学问题来于生活的思想。二、归纳意义1.回忆旧知师:三年级时我们对分数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都知道分数的哪些知识?2.小试身手师:如今老师想让同学们亲自动手分一分,看看从详细事物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分数。同学们愿意吗?请学生____进入到小试身手的界面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物品,____放大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并考虑可以得到哪些分数?问:你们得到分数了吗?谁愿意说说是怎样得到的?〔指名选择不同物品,采用不同分法,得到不同分数的学生进展汇报〕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力务实现学习自主性。把学习资交给学生,让他们按自己的想法去操作,分得的结果必然各异,得到的分数自然也各不一样。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亲身体会分数的产生,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在理论中考虑,在考虑中归纳,从而为独立归纳分数的意义奠定了根底。3.尝试归纳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分数?师:让我们看看最科学的说法。〔出示分数的意义〕4.理解单位1问:同学们想一想,单位1可以指什么?师:同学们说的都对,大到宇宙空间,小到微尘沙粒,我们想用分数的思想去研究谁,就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说明:按照学生认知的开展规律展开新知的探究,并通过观察、操作、考虑、归纳等教学过程,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意识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这里新知的探究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平台上,并给他们一个自主、自由的探究空间,去主动构建知识的体系。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及思维特点,在探究中使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的网络环境,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及合作意识。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建构,师生共同合作,共同探究,实现由不知到知,由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认识,充分表达学生活动的主体性和自主性。5.即时训练问:你能找出这两那么报道中的单位1吗?三、深化理解〔出示蛋糕的画面〕问:同学们,看到这个画面你想到了什么?再仔细观察,你还发现了什么?〔上面有12支蜡烛、8朵玫瑰花〕〔动态演示:把蛋糕平均分成四份〕从这个画面中,你发现了哪些有关分数的知识?〔学生可以分别把一整块蛋糕、12支蜡烛、8朵花看作单位1进展阐述,并从上得到相应的分数〕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分析^p才能,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这里,观察的角度不同,单位1也不同,通过观察和考虑,使学生明确,虽然每一份都可以用1/4表示,但由于我们确定的单位1不同,这个分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也不同。四、自测反应师:同学们如今又学会了很多关于分数的知识,请____进入到自我挑战的内容。比比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所有的挑战练习。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自由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练习,同时在学习活动中,充分信任学生,使学生可以进展创造性学习和活动,通过课件的反应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最后通过知识点的统计结果可让学生自我检测学习效果。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师:同学们战况如何啊?完成所有挑战练习,而且全都正确的举一下手。问:谁能说说,这些人还可以用哪一个数来表示?为什么?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巧妙地让学生把刚刚学到的分数知识适时恰当地运用于课堂当中,不但及时地检测了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的理解情况,考察了学生活学活用的才能,而且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了分数离我们的生活其实非常近。五、思维拓展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组更难的挑战思维的练习,你们愿意尝试吗?〔出示开放题〕说明:练习设计,层次多样,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论才能。本节课的练习,分为自我挑战练习和开放拓展练习。这样的设计既稳固了根底知识又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严密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而且让学生深化地体会到今天所学的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有用的数学,从而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才能。六、现场调查师:如今老师要进展一项小调查。请同学们进入到参与调查的界面,发表一下你对这节课的评价。你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有趣吗?是觉得很有趣?还可以?还是没意思?根据你自己的意愿,选择一项提交上来。〔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自由选择提交〕师:我们来查看一下结果。从这个结果中,你能看出什么?你能提出哪些关于分数的问题?说明: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表达自己学习情感的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意愿对本节课的学习方式和效果进展评价,而且在统计结果中还可让学生根据提出分数问题,对理解分数的意义又一次进展了提升。七、全课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哪些收获和体验,请把你的想法签写到留言板上吧!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9教材分析^p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一课时〔包括教材80-81页例1、例2和“做一做”,练习十五中的第1-4题。〕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图形的拼摆、割补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来,从而进展分析^p、概括出面积计算公式,进一步开展学生的思维才能和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学情分析^p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初步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加上这些平面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应用也非常广泛,学生学习时并不生疏。2、从学生的现实生活与日常经历出发,设置切近生活的情境,把学习过程变成有趣的活动。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会正确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过程与方法:1.通过操作、观察、比拟活动,初步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p、概括、推导才能,2、开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探究知识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p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才能。通过演示和操作,使学生感悟数学知识内在联络的逻辑之美,加强审美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什么叫面积?常用的面积计量单位有那些?2.出示一张长方形纸,他是什么形状?它的面积怎么算?二、探究新知1、情景导入:出示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这两个图形哪一个大一些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算呢?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面积。〔1〕用幻灯出示教材第80页方格图: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如今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这个长方形的面积。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cm2,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把数出的数据填在表格中〔见教材第80页表格〕。〔2〕同桌合作完成。〔3〕汇报结果,可用投影展示学生填好的表格。〔4〕观察表格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通过学生讨论,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及面积分别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2.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1〕引导:我们用数方格的方法得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但是这个方法比拟费事,也不是处处适用。我们已经知道长方形的面积可以用长乘宽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不是也有其他计算方法呢?〔2〕归纳学生意见,提出:通过数方格我们已经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呢?需要验证一下。因为我们已经会计算长方形的面积,所以我们能不能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计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a.学生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展剪和拼,老师巡视。b.请学生演示剪拼的过程及结果。c.老师用教具演示剪—平移—拼的过程。〔3〕我们已经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变成了一个长方形,请同学们观察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你发现了什么?小组讨论。出示讨论题:①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比,面积变了没有?②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③能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小组汇报,老师归纳:我们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这个长方形的宽与平行四边形的高相等,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3.老师指出在数学中一般用S表示图形的面积,a表示图形的底,h表示图形的高,请同学们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出来。S=ah三、应用反应。1.出示教材练习十五第1题。读题并理解题意。学生试做,交流作法和结果。2.讨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吗?为什么?学生讨论汇报。全班订正。〔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不仅稳固了知识,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才能〕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回忆学习过程,体验学习方法。〕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10教学目的:1.理解利率的含义,体会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能应用分数、百分数的知识,灵敏解答有关“利息”的问题。3.培养学生认真考虑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理解概念,正确解答有关“利息”的实际问题。教学用具:实物投影。教学过程:一、学前导入: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储蓄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立,也使得个人钱财更平安和有方案,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二、展示学习目的:理解利率概念,学会解决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三、自学指导:1.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2.利息如何计算?明确:1.在银行存款的方式有多种,如活期、整存整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2.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国家规定,存款的利息要按5%的税率纳税。四、稳固练习:出例如题:老奶奶存1000元,两年后可以去会多少钱?〔学生板书演示〕老师提醒:存期两年,利率是4.68%,还要扣去5%的利息税。1.1000×4.68%×2=93.6〔元〕93.6×5%=4.68〔元〕1000+93.6-4.68=1088.92〔元〕2.1000×4.68%×2=93.6〔元〕1000+93.6×〔1-5%〕=1088.92〔元〕学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老师归纳:第一种方法先算利息,再求利息税,最后用本金+利息-利息税;第二种方法也是先算利息,再用本金+税后利息。都正确。五、作业安排:课本练习二十三第6、7题。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11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探究图形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考虑、理论、发现,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掌握观察、考虑、归纳的数学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对称美,陶冶热爱数学的情感和形成乐于探究的态度,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价值。教学重点: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并能补全轴对称图形。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教学过程:一、唤起与生成1、复习旧知出示课件:〔二年级课本图片〕同学们还记得这些图形吗?它们都是什么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这就是我们二年级学过的轴对称图形,关于轴对称图形,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生汇报,并找出图形的对称轴。2、提醒课题这节课我们就用数学的目光,深化研究轴对称图形。探究与解决探究一: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出例如1图片它是轴对称图形码?你能画出它的对称轴吗?请同学们想像一下,假如沿着对称轴对折,对称轴两边的图形会……〔重合〕图形上的线段会……〔重合〕,线段上的点呢?……〔也会重合〕。假如这里有一个点A,会与哪个点重合?〔生上台指〕像这样,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点A和点A’互为对称点。问题1:仔细观察点A、点A’和对称轴,你有什么发现?生汇报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组对称点,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并且它们到对称轴的间隔相等。那么,你还能找到点B的对称点吗?你还能找出更多组的对称点吗?〔拿出学习单,试一下〕谁还找到了不同的对称点?小结:这无数组对称点中的每一组对称点,都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并且它们到对称轴的间隔相等。连接你找到的每组对称点。问题2:仔细观察,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有什么关系?同学们,你们找到的每组对称点的连线,都与对称轴垂直吗?垂直表示的是两条直线的关系,可以说它们是互相垂直。看来,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都与对称轴互相垂直。小结: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每组对称点都在对称轴相对的两边。每组对称点到对称轴的间隔都相等。每组对称点之间的连线与对称轴互相垂直。探究二: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出例如2这是一个不完好的轴对称图形,你能补全吗?补全后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轴对称图形?这是同学们的猜测?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测?请拿出学习单,翻开第二页。1、请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2、请同学们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完成这个轴对称图形的?生汇报同学们,都用了这两种方法完成的吗?这两种方法都能很好的完成这幅图形,哪种方法才是最快的呢?同学们真了不起,你们的想法和数学家的想法一样。他们也是这样想的。看来,要想画的又好又快,需要这几个步骤:先找到这几个点〔课件出示1、找:端点〕找到端点之后,我们要……生:找对称点〔课件出示2、标:对称点〕然后呢?生:连线〔课件出示:3、连:顺次连接〕小结:同学们,在这节课上,我们通过动手动脑、自主探究,〔课件出示〕不仅发现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而且还找到了补全轴对称图形又好又快的方法……想不想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三、训练与应用1、你能补全这个图形码?〔拿出作业纸的第三页,看谁画的又好又快〕生汇报。怎样完成的?2、是从哪张纸上剪下来的?连一连。你是怎样想的?像下面这样把一张纸连续对折3次,剪出的是什么图形?对折四次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试一下。四、小结与提升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哪些收获?轴对称现象不止在我们数学上有,生活中也有很多的轴对称现象。欣赏图片美不美?〔美〕其实,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只要我们有一双擅长发现美的眼睛,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会发现看似枯燥的数学王国也充满了乐趣,充满了美……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12教学内容: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及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2题。教学目的:1.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初步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才能。教学重点: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并总结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操作用长方形纸片〔长3Cm,宽2Cm〕与方格纸。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谈话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前面,我们通过研究两个数的因数,掌握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今天,我们来研究两个数的倍数。二、探究交流,解决问题1.在数轴上标出4、6的倍数所在的点。拿出老师课前发的画有两条直线的纸。在第一条直线上找出4的倍数所在的点,画上黑点。在第二条直线上找出6的倍数所在的点,圈上小圆圈。2.引入公倍数。(l〕学生汇报,多媒体课件出现两条数轴,并根据学生报的数,仿效出现黑点和小圆圈。(2〕观察:从4和6的倍数中你发现了什么?(3〕学生答复后,多媒体课件演示两条数轴合并在一起,闪现12和21。(4〕我们发现:有些数既是4的倍数,又是6的倍数,假如让你给这些数起个名,把它们叫做4和6的什么数呢?〔板书:公倍数〕说说看,什么叫两个数的公倍数?3.用集合图表示。假如让你把4的倍数、6的倍数、4和6的公倍数填在下面的图中,你会填吗?试试看。同桌两人可以讨论一下。4.引人最小公倍数。学生汇报后问:(1〕为什么三个局部里都要添上省略号?(2)4和6的公倍数还有哪些?有没有最大公倍数?(3〕有没有最小公倍数?4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几?〔板书:最小公倍数〕4的倍数6的倍数4,8,16,20,…12,24,4和6的公倍数:5.引出例1。前面学习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我们研究了用正方形地砖铺地的实际问题。今天,我们再来研究一个用长方形墙砖铺成正方形的实际问题出例如1。(1〕操作探究。学生任意选择操作方式。①用长方形学具拼正方形。②在印有格子的纸上面画出用长方形墙砖拼成的正方形。边操作、边考虑:拼成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与长方形墙砖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2〕反应并提醒意义。①请选用第一种操作方式的学生上来演示拼的过程,并说一说拼出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老师根据学生的演示板书正方形边长,如6dm②请选第二种操作方式的学生汇报,老师让多媒体课件闪现边长为6dm、12dm……的正方形。③正方形边长还有可能是几?你是怎样知道的?④观察所拼成的边长是6dm、12dm、18dm…的正方形与墙砖的长3dm、宽2dm的关系。体会正方形的边长正好是3和2的公倍数,而6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考虑:两个数的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小公倍乘2乘3…就是这两个数的其他公倍数。〕⑤阅读教材第88、89页的内容,进一步体会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实际意义。三、稳固应用,内化进步(1〕画一画,说一说。小松鼠一次能跳2格,小猴一次能跳3格,它们从同一点往前跳,跳到第几格时第一次跳到同一点,第2次跳到同一点是在第几格?第3次呢?引导学生将此题与例1比拟:内容不同,但数学意义一样,都是求2和3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2〕完成教材第89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考虑,写出答案并交流:4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4的倍数;6人一组正好分完,说明总人数是6的倍数。总人数在40以内,所以是求40以内4和6的公倍数。(3〕独立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2题。(4〕完成教材第91页练习十七的第1题。指导学生找到写出两个数的公倍数的简便方法,先找出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用最小公倍数乘2、乘3.得到其他公倍数。四、回忆整理、反思提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本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意义,并通过解决铺长方形地砖的问题,理解了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板书设计:最小公倍数〔一〕4的倍数:4、8、12、16、20、24、28、36……6的倍数:6、12、18、24、30、36……4和6的公倍数:12、24、36……4和6的最小公倍数:12教后反思:优点:本节课主要学习怎样进展约分,在学习中让学生自己总结方法,找到约分的技巧,并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总结出约分时的考前须知。本节课教学内容充实,教学目的达成度高。缺乏:首先在分层练习的时候题目较简单,没有表达由易到难,分层练习这个过程。其次本节课从整体上来说更像一节纯粹的做练习课,缺乏必要的讲解和语言文字的修饰,更只是简单的习题罗列。小学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13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P112—114页。教学目的:知识目的1.知道可以根据事件的详细情况,对事情的顺序进展合理安排,以到达进步效率的目的。技能目的1.学会根据详细事件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2.会画简单的事件流程图。情感目的1.培养学生孝敬长辈的思想感情。2.锻炼孩子思维的条理性,培养整体考虑决定事件顺序的习惯,和综合考虑的才能。教学重点: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出最优方案。教学难点:学会根据详细事件的情况,通过调整事件顺序,合理安排时间。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情境〕星期六,李阿姨到小明家做客,他们之间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你们想不想去小明家看看?2、探究新知,掌握规律:〔1〕沏茶问题(课件)见了李阿姨,小明怎样说?小明很有礼貌的请李阿姨坐下,还要给李阿姨沏上一杯热茶。沏茶的步骤有是这样的。〔课件出示主题图〕〔学生读时间表〕师:假如你是小明,怎样安排这些事,使李阿姨能尽快喝上热茶?一共要用多少时间?学生讨论师:谁来说一说怎样安排?为什么这样安排?学生用卡片在黑板上展示时间安排板书:1+1+8+1=11〔分〕指出,这就是流程图,下面要再写出时间的计算。〔2〕总结方法:有时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多种,我们可以选择最优的方法来做,这就是优化。通过刚刚解决的问题,你说说怎样才能节省时间?做一件事情的同时再做其它事情可以节省时间。联络生活举例。听播送与刷牙、洗脸、吃饭、读英语。〔3〕烙饼问题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妈妈准备作他最拿手的烙饼招待李阿姨。我们来看看妈妈是怎样烙饼的?〔课件出示主题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生:一次最多能烙两张饼生:两面都要烙生:每面3分钟师:假如只烙一张饼需要多长时间?怎样烙?学生答复演示生:6分钟。烙一面需要3分钟,两面就要6分钟。师:烙两张饼最少需要几分钟?怎样烙?学生答复并演示生:6分钟。因为一口锅可以烙两张饼,可以同时烙两张饼的正面和反面,就和一张饼一样,也是需要6分钟。师:假如烙三张饼呢?最少需要几分钟?师:这么多答案,下面请同学们先考虑,操作一下,再以小组为单位,用圆片代表3张饼,在桌子上摆一摆,说一说,然后将你们的方案,填到你们的表格中。小组活动师:哪个小组愿意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烙的?〔两人合作一人填表,一个操作〕方法1:生1:先两张同时烙好,需要6分,再烙好剩下的一张,需要6分,共烙4次,花了12分。师:有没有比他们更快的方案?方法2生2:第一次先烙饼1、饼2的正面,需要3分钟;第二次烙饼2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需要3分钟,第三次烙饼1和饼3的反面,也需要3分钟,总共用了9分钟,共烙3次。师:大家明白吗?谁再来演示演示。师:课件演示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师边演示边讲解,其他学生一起操作:我们先烙饼1的正面和饼2的正面,3分钟后,把饼2拿出来,再同时烙饼1的反面和饼3的正面,3分钟后,饼1熟了,接下来再同时烙饼2的反面和饼3的反面,3分钟后饼2和饼3也熟了。师:这种方法为什么快?生:锅里一直都有两张饼。〔课件出示:烙3张饼的两种方案〕师小结:从表格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用这种方法时,锅里每次都有两张饼,这样不浪费时间,烙的最快,我们就把这种方法叫做烙3张饼的最正确方案。〔4〕拓展进步,总结方法师:烙4张饼怎样烙最快?生:2张2张地烙,需要12分钟师:烙5张饼怎样最快呢?(同位交流)生:先烙2张,再用最正确方法烙3张,用15分钟师:烙6张饼,怎样烙最节省时间?生:用最正确方法烙3张2次,用18分钟生:2张2张的烙3次,也是用18分钟师:这两种方法都是用18分钟,你比拟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生:我喜欢3张3张的烙,这种方法比拟好玩。生:我喜欢2张2张的烙,这种方法省劲,3张3张烙太费事了。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