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调节教学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渗透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创造教育,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科学依据,使教学系统优化运行、教学信息优化传递、教学过程优化控制。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符合调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调节为关键、能力为目标的原则,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一、 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物理规律将信将疑,有时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自学效果。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呢?指导学生做个小实验就是好办法。例如小实验“筷子提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确信了摩擦力的存在,认识了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对实验的制作、研究、讨论、改进和提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会大幅度地提咼。二、 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训练操作中的主体作用。训练操作就是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操作是检验能力的关键。小实验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从演示实验到观察现象,从总结规律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学生亲身实践,通过耳听、眼观、脑想、语言表述和动手操作练习来完成的。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学生用导线将电池(三节)、小灯泡和两个鳄鱼夹组成一个检验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组。当鳄鱼夹夹住铅笔芯部分时,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连通,碳质导电是导体;当鳄鱼夹夹住铅笔木质部分时,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干木材不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用两手各握一个鳄鱼夹时,小灯泡亮了,说明人体导电是导体;当松开一只手时灯泡熄灭,这说明空气不易导电是绝缘体。通过实验,学生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思维在训练操作中也得到发三、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在反馈环节中查缺补漏。调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反馈矫正。只有在教学中及时接受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调节教学内容、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尽快纠正偏差,才能做到讲课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生活习惯的“前概念”的干扰,受前面所学知识中的“负积累”及知识综合难度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新知识时会有障碍。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抓住反馈及时矫正,学生便容易接受。如为了帮助学生区分熔化和溶解两个概念,我便让一个同学亲自动手做两个小实验,其他同学当参谋。实验一是把一勺白糖放入盛水的试管中,观察白糖有什么变化?思考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实验二是把一勺海波放入空试管中,用酒精灯均匀加热,观察海波有什么变化?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实验有什么区别,再用熔化概念去对照分析哪种属于熔化现象,最后让学生讨论。可见,借助小实验可以形象、具体、直观地说明问题,使学生能够尽快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欠缺。四、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使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推理能力,将所学知识延伸迁移、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就需借助于小实验开阔学生思路。如小实验“巧找重心”复习了“重心”和“重力方向”等概念,还可使学生学会用吊挂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搞清楚杂技演员“走钢丝”、“顶碗”、“蹬杀等技巧的道理。这样用小实验说明大道理,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总之,充分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能使调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8年,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出现了崭新变化,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同时也显露出一些问题和与现代教学不相应的地方,特别是农村则更显得突出:教学仪器的不足就是其中一点,这也是令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学校领导十分头痛的问题,这也是令农村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使得农村孩子不能得到更好的学习空间,因此开发新的资源来弥补这个不足则变得意义十分重要。下面我谈谈农村教师利用教师自制教具、学生的小发明、小制作来进行一些小实验,提高教师教学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的实践。一开发新资源、使教师教学手段多样化农村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采用很多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样在教学中学生很难得到现代教学手段带给的那种感性的情景教育,感性的认识缺乏将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模糊,而如果教师利用生活中废旧材料制作教具和学生小发明、小制作,在课堂上直接演示和展现,学生可以通过这些熟悉的器材和简单的操作,使得对学习变得更直观和感性,从而加深了知识的理解,物理作为一门自然学科,同样包含了概念、原理的知识,如果学生只是熟悉一些现成概念、结论,并形成了对这些概念结论确信无疑心态,那么这种教育不是对个性的发展与解放,而是对个性的控制与禁锢,新课标倡导知识的统一,让学生从自己的直接经验中学习或是从他人的经验中通过再发现来学习,经历知识的发现和构建过程,达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和道德水平提高的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而小试验中的小制作则是在教师指导,启发下进行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亲身体验,动手创立起来的。这样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主动获取知识,并在动手过程中领悟科学思想观念及科学的观察;制作;模型构建。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进而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实践能力的提升。小实验'小制作,不但起到知识理解加深作用,而且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究的过程,实践过程,这样学生则可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加深了知识的理解,如“光的传播”如果教学中只告诉学生光的传播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学生只是这种接受式获取这一方面信息,学生的学习热情,对知识理解只是字面上的含义,遇到一些变化实际问题则不可应用解决,就如“青蛙和鱼”的童话故事,青蛙和鱼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湖中,一天,青蛙跳到水面到外旅游回来告诉鱼,它在外面见到一个庞然大动物:四条像柱子样的大腿,头上有两个尖尖的角,圆圆的肚子,屁股后面挂了一条长长的尾巴。鱼把青蛙的描叙画了下来:一只四条腿,两只角,一条尾巴的鱼形动物。这个故事说明如果这样教学,则很明显学生的学习是不能对知识理解上升感性认识。而如果教师利用些小制作,小实验,则不同:如教师利用激光器射入收集烟雾的矿泉水瓶子中学生则明显可以看到光直线传派传播,从而使学生明白汽车的灯光为什么是笔直射出,而让激光射入水中[水中放些粉笔灰尘]则可让学生看到光在水中直线传播,射入玻璃中同样可以看到直线传播。学生通过这些形象的生动例子,既提高了兴趣,又领悟了光的传播特点。教师的教学由灌输式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个教师都知道这个名言,并在为这个名言实现创新了许多方法,小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同样可以以它独特条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学生刚入中学对物理课充满了好奇,上课前跃跃欲试,兴趣依然,而随着学习的进展,面对一些繁杂抽象的原理,公式。他们的热情就会慢慢消失,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不断创造自制教具和利用学生的小制作,小发明,进行一些实验,让学生关注身边物理现象,感受生活中处处有物理,这样学生就有了始终热爱物理的兴趣。学生在妙趣横生的物理现象中充满激情,保持了学习的愿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习了知识,同时又树立了热爱科学,关心社会的意识,构建了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如:“流体与流速”一节教学中,教师设计实验,把一个乒乓球放在倒立漏斗下,让同学们试试,球会不会掉下来,然后引导学生向漏斗吹气球会不会掉下来,学生的最后成功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球不停向上旋转说明球下面的压强比上面的要大,上面的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面的空气流速慢,压强大。学生在这中有趣体验中,兴趣盎然。而后在硬币跳高比赛,机翼的升力小实验中,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高潮,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学生体验“学中乐,乐中学”又如:在音色的教学中,让学生听一听录音机播放的二胡,笛子,口哨的音乐后与同学们玩“猜一猜”游戏,请一位同学闭上眼睛,听一听发声的是谁,几位同学过后,便有一位同学调皮说着方言,另一为同学则怪腔怪凋学着女生说话,他们的表演引来同学的阵阵笑声,课堂气氛非常活泼,在富有情感的氛围中,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理解了物理概念。三活跃学生的思维,加强学生动手动脑及参与性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时代,在信息化社会里信息量倍增,知识的全球化使得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一个民族素质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信息化社会的需要,也是人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对后者而言,创新与实践可以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新课程改革把改变学习方式作为核心任务和显著特征,改变学习方式就是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如果教学关注的需求,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及生活资源,小实验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学生的奇思妙想将更有驰聘的空间,学生的思维将不断并迸发创新的火发,更能激发他们的动手动恼的参与性。如:在大气压强的教学中,用一张纸盖在装满水的集气瓶口,倒转瓶子水不流出,此时学生心中会有这种想法,水有粘性吸起这张很轻的纸,而教师此时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把纸放在上面试一试用手捏着纸能否把水瓶提起来,经历几次实验的失败,学生的思维也就活跃了,很快,同学就有很多想法及方案,纸太软,换硬的纸片,纸片见水容易发软换玻璃,而随着实验的成功,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等学生安静后,教师把问题抛出:是什么力量托起水瓶,同学思考后很快得到答案,大气压托起水瓶。但有同学还有凝问,是不是粘力在起作用,怎样再次证明,解开学生心中的凝惑,我发现不少同学带有矿泉水瓶,让学生用用样办法,把瓶子装满水后,分别把纸片,玻璃盖在瓶口,水不流出,而后用钉子凿了一个小洞,重复刚才实验,水再也不听话,纸片再也托不住水,学生通过再次验证,心中的所有凝惑开了,整节课生动,活泼,自由,洋溢着浓浓的氛围,教师通过几个简单的小实验打开了学生的智慧大门,激励学生动脑思维,张开想象的翅膀,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想法,充分显示了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同时学生体验到动手,动脑的快乐。四,提高教师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意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物理科学的新成就对人类文明的影响,还应重视对学生终生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经历基本的科学实践,注重物理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使学生最终得到全面发展。如:分子热运动教学中,分子的扩散现象是一种微观抽象运动,如果只告诉学生:分子在不停运动这结论,学生很难理解,而通过几个小实验则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概念。教师把空气清新剂用红纸裹起来,告诉学生里面藏有溶剂,并要求关闭电扇和门窗,学生此时已全部在注意教师的行动了,而老师说要在教室喷杀虫剂'前排同学已经开始恐慌,并捂住鼻子以示抗议,而老师说不对着他们,学生随即说'我们还会闻到气味,气味会传过去''没有风气味怎么传过去呢'学生自然会想到学过知识得到结论: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会运动,教师此时为加深影像说,„这个理由看起来合理,但是不是真的需要实验检验,请同学们放下捂鼻子的手,当教师对着黑板喷洒后,全班同学笑了,大声说香'学生理解知识,达到教学目标。小实验以其独特特点在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使教学取得很好效果,作为农村教师更要不断根据实际发展,开发利用有用的教学资源,使学生在学习中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适合社会的有用人才。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小实验”江苏省睢宁县双沟镇第二中学宋晓楼初中物理教学以观察、实验为基础。观察和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明确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观察有关的现象,要大力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在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材中,新增加了三十多个课后小实验。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用应,各有特点和作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这些小实验,许多教师往往不重视,忽视了其重要性。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重视这些小实验的教学,既有利于巩固知识,提高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习惯和实验技能,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对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一、小实验的特点1.趣味性高,实用性强:许多小实验及小制作学生动手时不感觉难,是利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用具,如气球、乒乓球、注射器、弹簧等等;还有一些小实验的制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如“自制密度计”、“自制验电器”等。2.实验内容紧密配合教材正文,理论联系实际:小实验有些是根据教材正文选编的,有些是另外推荐的,但都与教材主题配合贴切,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如“筷子提米”、“找粗细不均匀细长木棒的重心”等小实验。3.内容叙述短小精炼,操作、制作简单易行:大部分小实验原理简单,学生容易理解,要求的器材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组合装置工序简单,易操作、易观察。如:“巧做马德堡半球实验”、“吹不大的气球”实验、“乒乓球托住水瓶”“覆杯实验”“沸水煮鱼”等实验。二、小实验的教学意义和作用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小实验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使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若能把握住对小实验教学的机会,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仪器,并用来做一些实验,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会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从而激发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他们的思维活动更积极主动,学习后的印象会更加深刻。比如:在学习“大气压强”时,引入引人入胜的小实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为此在引入大气压强概念之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完成四个小实验:1)先把一只小烧杯杯口朝下放在酒精灯上略加热一会儿,再把一只吹入一定量空气的气球放在烧杯口,发现气球牢牢把杯子吸起来;2)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后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封住瓶口,稍后,鸡蛋被吞入瓶内;3)给茶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纸片都不下落;4)给底部扎有几个小孔的空可乐瓶里灌水,在把可乐瓶提出水面之前问学生:水回流出吗?取出可乐瓶,通过控制瓶盖,使水一会流出来,一会儿又不流出来。通过这些小实验,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又能使学生获得丰富多彩的感性认识,从实验现象的特征出发提出物理概念一一大气压强。进而引导学生讨论现象和结果,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情境之下建立起物理概念。2.加强物理与生活、生产、社会的联系物理中有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课后小实验起到了联系物理内容与日常生活的作用,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如:小实验“纸锅烧水”,在没有做实验之前,有的学生认为纸容易燃烧,用纸锅不可能把水烧开。多数学生出于好奇心的驱使对该实验比较感兴趣,课后都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不但证明了用纸锅能把水烧开,观察了水沸腾时的现象、理解了液体沸腾的条件,而且加深了对燃烧的条件之一一一“着火点”的认识。自己总结出在常压下水沸腾时温度为100°C,而纸的着火点为183°C,达不到着火点,因而纸不燃烧。明白了学习的内容与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而增加了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比如:“你对地面的压强有多大”、“研究自行车的结构”、“楼梯电灯开关电路的安装”、“自制调光灯”、“自制弹簧测力计”等等小实验,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愿望,增强了学习的兴趣。3.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物理学是实验科学,提倡学生自编实验和自制实验器材,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在课后小实验中,没有现成的仪器和用品,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替代品,无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这必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培养其创造精神。比如学生在课后小实验中利用家庭中常见的鸡蛋就完成了六个实验:实验1: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上来剥落比不放入冷水中直接剥要容易多(热胀冷缩的性质);实验2:把刚煮熟的鸡蛋从锅内捞起来,直接用手拿时,虽然较烫,但还可以忍受过一会儿,当蛋壳上的水干了后,感到比刚捞上来时烫(液体蒸发吸热);实验3: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铺上一层干沙,点燃一团浸过酒精的棉花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存入了瓶中(验证大气压的存在);实验4:把一只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水,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鸡蛋却缓缓上浮(浮沉现象);实验5:如图,用手指突然弹击硬纸片,鸡蛋却不会随纸片一起飞出(惯性现象);实验6:外壳完好的蛋,放入食盐水中腌制一段时间,可以制成咸蛋。蛋壳虽然完好,但内部的蛋黄都变咸了(分子无规则运动)。4.巩固知识、降低学习难度小实验的原理应用都是相关的物理知识。因此,小实验的实施过程就是对知识的再学过程,并由此达到升华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比如:学生通过“巧做马德堡半球实验”,知道大气压强的存在,进而可以使学生分析、理解“塑料挂钩压在墙上”、“墨水吸进钢笔”、“人的呼吸”等。这样用小实验说明大道理,使问题得到深化与升华。如小实验“木棍撬石头”学生们可亲身体会到杠杆的省力作用,并对杠杆的五要素在教师指导下有初步认识。这样就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通过对实验的制作、研究,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教与学的效果都会大幅度提高。三、小实验的实施1.结合教材,随堂训练教改实践表明,凡是与教学过程紧密结合,便于随堂进行并利于学生动眼、动脑、动手、动口,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方法和良好的实验习惯,利于发展他们智能的内容,都可选为学生边学边实验教学的内容。根据中学物理教学大纲对能力、技能的具体要求,安排边学边实验的内容进行随堂训练。随堂实验应灵活机动。在抓好教材中“实验与思考”的前提下,适当穿插或补充一些小实验、小制作,既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又能引导学生解答有关问题。例如,“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是测量教学中的第一个实验,其重要性并不比其它实验低。让每个学生在事先准备的一根木直尺上细心系上细线,代表刻度,使每相邻的细线先后相隔ldm、lcm,然后用此直尺去测量课本的长度,并记录测量结果。在学生实验时,我提出:(1)你所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最小刻度是多少?测量范围多大?(2)你测出的课本的长度值,哪些是刻度线所指示的,哪些是估计出来的?(3)比较使用最小刻度是ldm和lcm的尺时测量出的结果,哪个准确些?为什么?(4)若将细线指示的最小刻度小到mm,测出的结果又会有怎样?如此让学生自己在动手过程中观察对比,对“准确值”、“估计值”、“记录单位”的重要性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很自然地对测量中决定准确程度的是最小刻度也就有了正确的理解。2.配合习题,同步训练对于一些较抽象的推理性习题,可适当配合同步小实验,使抽象习题形象化,推理习题具体化。例如,在“变阻器”一节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弄懂教材作业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和连接方法,我让每两个学生为一组在课后完成“利用铅笔芯制作滑动变阻器控制小灯泡亮度”的小实验,找出定性规律,然后解答两个作业题,结果学生答题轻松、正确,并且还能顺利解释一些有关滑动变阻器的应用性习题。再如教材第一册作业中判断哪一根钢棒具有磁性的问题,如果让学生准备两根缝衣针,配合课文后的小实验,让其中一根磁化,然后亲手去摆弄一下,那么解答这个问题就会比教师的启发、分析效果更好。3.利用第二课堂,对“症”训练课内教学内容毕竟要受到教学大纲的限制,而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活动的方式、方法上都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搞得丰富多彩,更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有针对性地及时做一些典型的小实验,能收到释疑解难、深化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的效果。例如,在静止液体内部其压强跟深度关系的教学中,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而与液体总重和体积无关是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为了消除疑虑,我把一些练习题中关于橡皮膜凸、平等变化的问题改为小实验,当堂演示并再加改进(用锥形管代替直玻璃管)。用实验验证后学生就口服心服了。某些小实验,如“硬币戏法”、“纸盒烧开水”、“测人的最大功率”、“安装模拟家庭电路”等,完全可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时间进行。一方面既可解决某些器材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引导学生互相协助,使小实验顺利进行。此外,小实验也弥补了农村一般中学缺少仪器的现状,还能帮助克服某些演示实验中能见度较低的不足之处。因此,小实验不失为辅助教学的一个极好方法。浅议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调节教学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渗透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创造教育,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科学依据,使教学系统优化运行、教学信息优化传递、教学过程优化控制。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符合调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调节为关键、能力为目标的原则,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一、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物理规律将信将疑,有时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自学效果。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呢?指导学生做个小实验就是好办法。例如小实验“筷子提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确信了摩擦力的存在,认识了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对实验的制作、研究、讨论、改进和提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会大幅度地提高。二、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训练操作中的主体作用训练操作就是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操作是检验能力的关键。小实验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从演示实验到观察现象,从总结规律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学生亲身实践,通过耳听、眼观、脑想、语言表述和动手操作练习来完成的。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学生用导线将电池(三节)、小灯泡和两个鳄鱼夹组成一个检验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组。当鳄鱼夹夹住铅笔芯部分时,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连通,碳质导电是导体;当鳄鱼夹夹住铅笔木质部分时,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干木材不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用两手各握一个鳄鱼夹时,小灯泡亮了,说明人体导电是导体;当松开一只手时灯泡熄灭,这说明空气不易导电是绝缘体。通过实验,学生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思维在训练操作中也得到发展。三、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在反馈环节中查缺补漏。调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反馈矫正。只有在教学中及时接受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调节教学内容、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尽快纠正偏差,才能做到讲课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生活习惯的“前概念”的干扰,受前面所学知识中的“负积累”及知识综合难度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新知识时会有障碍。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抓住反馈及时矫正,学生便容易接受。如为了帮助学生区分熔化和溶解两个概念,我便让一个同学亲自动手做两个小实验其他同学当参谋。实验一是把一勺白糖放入盛水的试管中,观察白糖有什么变化?思考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实验二是把一勺海波放入空试管中,用酒精灯均匀加热,观察海波有什么变化?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实验有什么区别,再用熔化概念去对照分析哪种属于熔化现象,最后让学生讨论。可见,借助小实验可以形象、具体、直观地说明问题,使学生能够尽快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欠缺。四、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使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推理能力,将所学知识延伸迁移、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就需借助于小实验开阔学生思路。如小实验“巧找重心”复习了“重心”和“重力方向”等概念,还可使学生学会用吊挂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搞清楚杂技演员“走钢丝”、“顶碗”、“蹬杀等技巧的道理。这样用小实验说明大道理,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总之,充分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能使调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浅谈初中物理“小实验”在教学中的调节作用厦门六中蔡宁宁为了有效地完成物理教学任务,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很必要把物理小实验从教学课堂引伸至课外,因为课外实验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特别能为学生所接受和喜爱。大自然和日常生活是学生学习物理的开阔的大课堂,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有趣的物理现象,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大有裨益。切实利用一些带有趣味性的小实验有利于进一步挖掘学生的创造潜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下面,我谈几点自己平时的做法和体会。一、小实验的特点1.趣味性高,实用性强:许多小实验及小制作学生动手时不感觉难,是利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用具,如气球、乒乓球、橡皮筋等等;还有一些小实验的制作,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如“自制弹簧秤”、“自制小风扇”等。2.实验内容紧密配合教材正文,理论联系实际:小实验有些是根据教材正文选编的,有些是另外推荐的,但都与教材主题配合贴切,源于教材,服务于教材。如“纸杯烧水”、“人工雾淞”等小实验。3.内容叙述短小精炼,操作、制作简单易行:大部分小实验原理简单,学生容易理解,要求的器材在日常生活中随手可得,组合装置工序简单,易操作、易观察。如:“巧做马德堡半球实验”、“不友好”的气球实验、“自制鸡尾酒”等实验。二、小实验的教学意义和作用初中物理第一、二册课本中安排的小实验有21个,练习中的实验题就更多了。这些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各有各的特点和作用。这此小实验适应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一方面,简单易做,可以由学生自己取材,自己动手实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紧密配合教材,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筋,从中领悟学习物理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促进他们的智能融洽结合,和谐发展。搞好初中物理小实验的教学,教师是关键。首先,教师应根据教材和整个体系,按照各个小实验和实验题的不同特点和作用进行分类,分别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包括实验的组织形式,时间安排和效果检查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设备不太复杂、材料容易收集,操作比较简单的实验,就让学生自己去做,对于比较复杂的实验,特别是小制作和设计实验,教师要给予指导,甚至做出示范;还要注意提前“备料”,平时注意收集资料。引入小实验,激起学生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精心设计的引入犹如乐曲中的前奏,起着提示主题、激起兴趣、进入情境的作用,用趣味性的实验来引入新课,不但可以让学生将上课前分散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来,更重要的是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中去,例如:在初二学生刚开始接触物理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做一做这几个小实验。烧不着的布条找一块棉布条,用水淋湿,在中间部分滴上酒精,然后用手拿着布条的两端,把布条张开,用蜡烛的火焰烧有酒精的部分。有趣的现象出现了:在棉布条正对火焰的上方升起了火焰,好像火焰穿过了布条。将湿面条离开酒精灯的火焰,过一小会,当面条的火熄灭时,却发现棉布条完好无损。(当然做这个实验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要强调注意操作安全。)吹不落的乒乓球拿一个玻璃漏斗让口朝下,把一个乒乓球放到宽口处。然后迅速从细口处猛力吹气。有趣的情景出现了:在学生猜测中本应掉下的乒乓球却一直在宽口处旋转着不落下。2、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小实验,巩固知识许多学生不喜欢上复习课,因为感觉缺乏新鲜感,因为学生提不起兴趣,往往也影响了教师上课热情。课堂效率往往都不高。然而,如果在复习课中合理地穿插个别实验,无论是对知识的巩固还是激发学生对复习课的兴趣,效果都特别的好。普通中学的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不一定保持得很久,他们的普遍现象是对物理概念规律一知半解,从而产生困惑,感到莫大的压抑,导致听课无心,思想开小差,作业头痛。久而久之,恶性循环下去,逐渐失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因而,设计针对性实验,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瓶颈问题,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一环。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时机,合理地插入一些小实验。例如在复习大气压现象时,为了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我做了这样的实验。如图1所示,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铺上一层沙子。将浸过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剥了壳的熟鸡蛋竖放在瓶口。让它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慢慢吞入肚中。3、设计小实验,将知识延伸到课外课内教学内容毕竟要受到教学大纲的限制,而课外科技活动、第二课堂无论在内容的深度、广度上,还是在活动的方式、方法上都有较大的灵活性,能够搞得丰富多彩,更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兴趣和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因此有针对性地及时做一些典型的小实验,能收到释疑解难、深化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的效果。例如,在静止液体内部其压强跟深度关系的教学中,液体压强只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而与液体总重和体积无关是学生感到困惑的问题。为了消除疑虑,我把一些练习题中关于橡皮膜凸、平等变化的问题改为小实验,当堂演示并再加改进(用锥形管代替直玻璃管),“事实胜于雄辩”,学生就口服心服了。某些小实验,如“硬币戏法”、“纸盒烧开水”、“测人的最大功率”、“安装模拟家庭电路”等,完全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既可解决某些器材不足的问题,又可以解决课堂时间紧的问题。让学生体验“玩中学”,“做中学”的乐趣,使小实验有充裕的时间顺利完成,也让学生有更多的发现新问题的机会,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同时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三、调动学生做小实验的积极性首先,我们可以举办实验的小展览。还记得在刚刚毕业时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还是像原来一样把学生的知识的猎取局限于课堂上,也没完全认识到小实验的重要性。而学校每年一次的科技游园活动,让我受益非浅。还记得我的指导教师陈老师让我们改变传统方式,要把学生的小制作,获奖作品、实验报告或小论文以及手抄报等展览出来,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重视。多数的科技游园都是老师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让学生去参与,而陈老师却通过这种方式引发学生主动去参与,大大调动了积极性。而更让我意外的是,陈老师为了让学生理解大气压的测量道理、对大气压的值很大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明白托里拆利为何选用了贵重而有毒的水银却不用水做实验,他安排学生在一次校园科技节中,将托里拆利实验中的水银换成水来测大气压,实施之前,陈老师只是在学生遇到技术性的问题时做了必要的指导。那天,当几个学生配合着让灌满水的10几米长透明塑料管从教学楼四楼阳台垂下,„„当最终管内剩余大约10米高的水柱不再向下流动时,学生欢呼了。而她则用一个话筒在配合着学生的操作讲解着其中的道理。我想,那天,在场的无论是学过还是没有学过这部分知识的学生都深刻地记住了这个实验所说明的问题!我作为一个新毕业的老师也被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所吸引,从而改变了传统的教育观念。我充分认识到小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加以利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使教学成绩大大提高。又如,在初中二年级学习完声音的相关知识后,我要求学生用家里随时可以找到的材料做一个小乐器,还要求这个乐器要有音调的变化。让我开心的是,第二天的课堂上所有学生都拿出自己亲手制作的成果,都非常兴奋。就连平时不爱学习听课的学困生,都很自豪地献上自己得意的作品。在初中三年级,为了加深学生对摩擦起电的理解,我们把课后摩擦起电的实验与练习中自制简单验电器的实验题结合起来,利用第二课活动时间进行分组实验表演评比。学生分组比赛,都希望自己小组获胜,于是翻资料,找“顾问”,情绪很高。评比时,学生们用各种材料制作产品,有塑料泡沫、牙刷、梳子、兽皮、腈纶布等,验电器式样也各异。有一个学生还当场讲了一段梳头发、脱腈纶衣见“鬼火”的模拟故事,使活动更具声色。四、做好小实验,大力挖掘学生中的创造潜力初中学生一个特点就是爱动手,在养成做好物理小实验习惯的基础上,可以布置一些有意义的实验给他们做,以拓宽他们的视野,进一步挖掘他们的潜在创造因素。如在九年级练习中的一道题:“一位同学做实验时,需要阻值为20、50、40Q的电阻各一个,但是手边只有一些阻值为100的电阻,请你为这位同学考虑一下,怎样用100的电阻,组成所需要的各个电阻,一共需要多少个100的电阻”。有些学生感到困难。我们就利用习题课的时间,引导学生计算,经过计算,然后引入实验设计,问题迎刃而解,这样既巩固掌握了所学的基础知识,又提高了动手动脑的能力。在看完《幸运52》的节目后,我又启发、引导学生利用电磁继电器控制工作电路的作用,结合竞赛规则,自制了一个简单的“抢答装置”。通过这样的实验制作,学生的潜在创造精神不断表现了出来,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也得到了逐步的培养。在学完串、并联电路和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以后,正好市面上热卖保护学生视力的灯,这恰是利用本章知识的契机,可以就这个灯的原理展开后,让学生回家利用手边现有仪器“自制调光灯”,增强毕业班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同时也可给紧张枯燥的初三复习阶段带来活力和乐趣。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是能否积极思维和具有求知欲望的重要前提。在操作实验过程中,特别是一些探索性的小实验,学生对于观察到的现象,实验所揭示的物理事实感到惊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心理,促使他们去寻求答案,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因此,在我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实验魅力是我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常用手段之一。物理知识抽象,而初中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困难较大,为了克服这一困难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一、 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物理规律将信将疑,有时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自学效果。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呢?指导学生做个小实验就是好办法。例如小实验“筷子提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确信了摩擦力的存在,认识了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对实验的制作、研究、讨论、改进和提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会大幅度地提咼。二、 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训练操作中的主体作用。训练操作就是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操作是检验能力的关键。小实验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从演示实验到观察现象,从总结规律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学生亲身实践,通过耳听、眼观、脑想、语言表述和动手操作练习来完成的。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学生用导线将电池(三节)、小灯泡和两个鳄鱼夹组成一个检验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组。当鳄鱼夹夹住铅笔芯部分时,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连通,碳质导电是导体;当鳄鱼夹夹住铅笔木质部分时,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干木材不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用两手各握一个鳄鱼夹时,小灯泡亮了,说明人体导电是导体;当松开一只手时灯泡熄灭,这说明空气不易导电是绝缘体。通过实验,学生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思维在训练操作中也得到发展。三、 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在反馈环节中査缺补漏。调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反馈矫正。只有在教学中及时接受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调节教学内容、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尽快纠正偏差,才能做到讲课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生活习惯的“前概念”的干扰,受前面所学知识中的“负积累”及知识综合难度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新知识时会有障碍。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抓住反馈及时矫正,学生便容易接受。如为了帮助学生区分熔化和溶解两个概念,我便让一个同学亲自动手做两个小实验,其他同学当参谋。实验一是把一勺白糖放入盛水的试管中,观察白糖有什么变化?思考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实验二是把一勺海波放入空试管中,用酒精灯均匀加热,观察海波有什么变化?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实验有什么区别,再用熔化概念去对照分析哪种属于熔化现象,最后让学生讨论。可见,借助小实验可以形象、具体、直观地说明问题,使学生能够尽快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欠缺。四、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使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推理能力,将所学知识延伸迁移、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就需借助于小实验开阔学生思路。如小实验“巧找重心”复习了“重心”和“重力方向”等概念,还可使学生学会用吊挂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搞清楚杂技演员“走钢丝”、“顶碗”、“蹬杀等技巧的道理。这样用小实验说明大道理,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总之,充分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能使调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主动,从而更好地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小实验对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物理学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研究物理学的主要手段。要学好物理必须重视实验,这一点师生都已认识到。但演示实验学生只能观察,学生实验又较少,所以课外实验就尤为重要。课外小实验是教师根据教学实际要求,给学生布置的,让学生单独或几个同学组成一组,找仪器材料,设计并独立或合作完成的一些小实验。课外小实验随时随地可以完成,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可以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瓶瓶罐罐当仪器”,不受实验设备的限制;实验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实验成功率高,效果直观明显。课外小实验可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科学和日常生活的关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物品本来的用途并不是进行物理实验,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笔者认为,课外小实验主要有以下几点作用: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人类有强烈的认知好奇心”,学生对于物理课题特殊的认识倾向,就是学习物理的兴趣。在课外实验活动中,可充分利用学生刚接触物理学科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如用一个较大的凸透镜对着太阳光,在透镜后面的亮点处,放一片纸,纸可被烧焦。看到这个实验结果,学生们很惊奇,对相关的知识就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又如,在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做人工制霜小实验,对霜的形成有了清楚的认识:霜不是天上下的,而是空气中水蒸汽遇冷凝华而成的。这些有趣的实验,把学生引入物理知识的海洋。“物理难学”这一畏难情绪便会明显淡化。二、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课外物理实验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示。例如把两本书书页交错相互,插入,然后试图把它们拉开,发现要分开它们还挺不容易。对摩擦力的认识变得非常形象直观可以很轻松地理解这一概念。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或某些思维障碍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引导、启发,再现作用的课外小实验给学生提供感,性材料帮助学生解决物理问题。,三、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观察是人们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条件下进行考察的一种方法。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如实验在玻璃杯中注入多半杯水把生鸡蛋放入水中可观察到鸡蛋沉入了水底。在玻璃杯中加入食盐搅拌均匀发现鸡蛋慢慢上浮最后浮到了水面上。又如,把一根不太硬的的薄木条置于桌上,让它部分伸出桌面边缘,在木条的桌面部分盖上一张纸,然后用手猛击木条伸出部分。这时可见木条被击断。观察到了现象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进行分析思考现象后面的物理知识。这样,通过课外观察实验,既理论联系了实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物理知识,又提高了学生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四、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点。课外实验中,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过程,对他们来说都是创新活动。课外实验本身就要求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权威,不墨守陈规,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独立思考,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路和新方法。课外实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亲自动手,会遇到平时想象不到的操作问题,不断尝试练习,由不熟练、做不好到动作灵活、实验效果良好,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五、扩大学生知识视野分科教学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系统性,难以适应现代科技发展中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以及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课外小实验活动的内容一般与生活联系比较紧密,所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如在自动喷泉实验中,就用到了化学知识。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学生能力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的信息,开阔视野。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广西陆川县初级中学谢美英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乡医疗保险宣传
- 关于执法工作的培训
-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4课戊戌政变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科研方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三峡学院《食品检测与分析综合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程序设计》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重庆财经学院《证券投资技术分析》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三峡学院《汉语修辞学》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北京二十中九年级(上)期中化学(教师版)
- 重庆三峡学院《电力系统分析》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可持续发展新理念》课件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及答案解析
- 2023年中国人民银行直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湖南土建中级职称-建筑工程《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国开(浙江)2024年《个人理财》形考作业1-4答案
- 个人简历模板(5套完整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统编版2024新教材)
- 拒绝校园欺凌教育主题课件
- 文艺复兴经典名著选读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大学
- 《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NB-T 31085-2016)
- 《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