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_第1页
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_第2页
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_第3页
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_第4页
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南宋后期和辽金的诗歌第一节永嘉四灵和江湖诗派

一、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是指永嘉地区的四位诗人:徐照、徐玑、赵师秀和翁卷。这四人都出于理学名家叶适之门,各人的字中都带有一个“灵”字,所以叶适把他们合称为“四灵”,曾编选《四灵诗选》,为之揄扬。“四灵”或为布衣,或任微职,都是命运落拓的贫寒之士。他们的生活面狭小,诗歌内容也比较单薄,只有少数诗写到民生疾苦或时事,多数作品的内容是题咏景物,唱酬赠答。四灵派既反对理学家提出的诗要“明道”、“明理义”,而文辞不过是末技的观点,也不满意江西诗派用典的作风,而是强调诗应作为陶冶性情的工具,主张作诗时尽量白描,“以不用事为第一格”。他们从中、晚唐诗家入手,以贾岛、姚合为宗,以五律为主要诗体,注重炼字琢句,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在当时形成了一个颇有影响的流派。但总体来看内容贫弱,风格不高。赵师秀(1170——1220),字灵秀,著有《清苑斋诗集》一卷,存诗141首。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徐照,字灵晖,著有《芳兰轩诗集》三卷,存诗260首。代表作如《山中》徐玑,字灵渊,著有《二薇亭诗集》二卷,存诗160首。代表作如《六月归途》翁卷,字灵舒,著有《苇碧轩诗集》一卷,存诗137首。代表作如《京口即事》、《野望》等。二、江湖诗派

江湖诗派因临安(杭州)书商兼诗人的陈起刻印的《江湖集》而得名,收录的都是一些不务科举,漂泊江湖的在野诗人、江湖谒客或下层官吏的诗。江湖派诗人众多,成分也很复杂。他们创作的共同旨趣是反对江西诗派而推崇晚唐,与四灵大体属于同道,但又有异趣,比四灵取径更宽阔些,基本代表着南宋后期诗坛的风尚。代表作家有戴复古、刘克庄。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刘克庄(1187——1269),字潜夫,号后村居士。著有《后村先生大全集》196卷,存诗4500首。是江湖诗派中最著名的诗人。他忧心国事,写下了很多抨击时弊的诗歌。如《国殇行》、《军中乐》等。笔力比较雄健,气势较为开阔。而且大量使用典故也是他一大特色。戴复古(1167——?),字式之,号石屏。著有《石屏诗集》,存诗905首。他的诗在揭露现实方面最为出色,涉及到批判权贵,反映民生疾苦和时代的许多重大题材,伤时忧国,具有爱国思想,手法多采取白描,很少用事用典,风格沉郁雄放。代表作有《闻时事》、《庚子荐饥》、《江村晚眺》、《江阴浮远堂》和《频酌淮河水》等。第二节宋末诗歌

文天祥(1236——1283),字宋瑞,号文山,著有《文山先生全集》,存诗930多首。他的重要作品都收在《指南录》、《指南后录》和《吟啸集》中。代表作有《过零丁洋》、《金陵驿》以及《扬子江》等诗。文天祥晚期在燕京狱中把杜甫的诗句重新组合成诗,写了《集杜诗》一卷,共五言绝句200首。宋末遗民诗人

谢翱(1249——1295),字皋羽,号晞发子,著有《晞发集》,存诗将近300首。此外,诗人汪元量也在诗中记录了随南宋皇室被俘北上的所见所闻,并从中批判了皇室贵族的只顾享乐,终至忘国,表现了对蒙古贵族统治的不满,描绘了战祸给国家造成的巨大破坏,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在燕京时曾和关在元人狱中的文天祥互相唱和,其诗感情真挚沉痛,语言则十分朴素。代表作有《醉歌》10首、《湖州歌》98首和《越州歌》20首。第三节辽代诗歌

辽(907——1125),先后与五代、北宋并立。

寺公大师的《醉义歌》——

“长于歌诗,其旨趣高远,不类世间语,可与苏、黄并驱争先耳。”耶律倍,知音律、善书画,工辽、汉文章,曾作《征渤海凯旋献歌》、《乐田园诗》、《海上诗》等。

萧观音(1040—1071),辽道宗的皇后——懿德皇后,姓萧,小字观音,能诗善书,爱好音乐。其《回心院词》、《咏史》、《谏猎疏》等作,后人评价甚高。《回心院词》十首(见《焚椒录》)1、打深殿,闭久金铺暗;游丝络网空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扫深殿,待君宴。2、拂象床,凭梦借高唐;敲坏半边知妾臣,恰当天处月辉光。拂象床,待君王。3、换香枕,一半无云锦;为使秋来辗转多,更有双双泪痕渗。换香枕,待君寝。4、铺绣被,羞杀鸳鸯对;犹忆当时叫合欢,而今独覆相思魂。铺翠被,待君睡。5、装香帐,金钩未敢上;解除四角夜光珠,不教照见愁模样。装绣帐,待君眠。6、叠锦茵,重重空自陈;只愿身当白玉体,不愿伊当薄命人。叠锦被,待君临。7、展瑶席,花笑三韩碧;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展瑶席,待君息。8、剔银灯,须知一样明;偏使君王生彩晕,对妾故作青荧荧。剔银灯,待君行。9、蒸薰炉,能将孤闷苏;若道妾身多秽贱,自沾御香香彻肤。蒸薰炉,待君娱。10、张鸣筝,恰恰语娇鸯;一从弹作房中曲,常和窗前风雨声。张鸣筝,待君听。第四节元好问与金代诗歌

金(1115年——1234),在文化上比辽有显著的进步。金代诗坛,诗人辈出,作品繁多。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金国初建到海陵朝(1115~1161)。第二个阶段是金世宗、金章宗统治时期(1162~1208)。第三阶段是金朝南渡直到灭亡。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存诗一千四百馀首。元好问的纪乱诗:《歧阳三首》之二《癸巳五月三日北渡三首》:道傍僵卧满累囚,过去旃车似水流。红粉哭随回鹘马,为谁一步一回头!随营木佛贱于柴,大乐编钟满市排。虏掠几何君莫问,大船浑载汴京来!白骨纵横似乱麻,几年桑梓变龙沙。只知河朔生灵尽,破屋疏烟却数家。元好问“纪乱诗”的特点之一,是他把悲壮慷慨的感情表现于苍莽雄阔的意境之中,以雄劲的笔力抒写深哀巨痛。情感悲凉而骨力苍劲,是元好问的独特诗风。元好问“纪乱诗”的另一个特点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洞察力。他往往把对现实的悲怆情怀与对历史的批判意识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加了诗的思想深度。元好问也是金代最杰出的词人,现存词作三百馀首。摸鱼儿乙丑岁赴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予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时同行者多为赋诗,予亦有《雁丘辞》。旧所作无宫商今改定之。

问人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是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景,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