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丝竹乐广东音乐江南丝竹演示文稿目前一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丝竹乐广东音乐江南丝竹目前二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主讲内容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作品赏析音乐风格及特点发展史代表作品发展史欢乐歌音乐风格及特点代表作品雨打芭蕉步步高目前三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丝竹乐:丝”与“竹”是周朝的八音乐器分类法中的两个种类。丝---指的是弹弦乐器,竹则指的是竹制吹奏乐器。丝竹乐指的是用竹制吹管乐器与弦乐器合奏,演奏风格细致、多表现优美抒情、轻快活泼的情趣。如二人台牌子曲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笛、四胡,江南丝竹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笛、二胡,广东音乐乐队中主要乐器为粤胡等。著名乐曲如江南丝竹的《三六》《行街》;福建南曲的《八骏马》《梅花操》;二人台牌子曲《南绣荷包》《推碌碡》等。目前四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丝竹乐的音乐特征:
丝竹乐具有“柔、细、轻”的音乐特征:
柔——指乐队合奏音响柔润的特点。细——指演奏风格精致细腻的特点。轻——指乐曲侧重于表现轻快、愉悦的情趣。目前五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目前六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乐,泛指江南部、浙江西部一带的民间丝竹合奏乐,其中以流传于上海一带的乐曲为主。丝竹音乐将丝弦与竹管乐器相结合来演奏,有时加上一点轻打乐器,起点缀作用,是一种传统的“细乐”演奏形式。目前七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发展史1、明代嘉隆年间,以魏良辅为首的戏曲音乐家们在太仓南码头创制昆曲水磨腔的同时,以张野塘为中坚人物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用工尺谱演奏,由昆曲班社、堂名鼓手兼奏,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2、1860年前,已在江南一带流传。最初流行在农村中,后在城镇茶馆中民间自娱娱人即兴消遣的一种手段,一直十分兴盛。3、1911年,在上海建立了最早的丝竹乐团体——“文明雅集”,后有相继成立了“钧天集”、“清平调”、“国乐研究社”、“乐林国乐社”等团体。目前八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江南丝竹伴奏乐器:江南丝竹
丝:二胡、中胡、琵琶三弦、扬琴、秦琴等竹:笛子、箫笙其它:板、板鼓碰铃目前九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中胡二胡三弦扬琴琵琶秦琴板目前十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板鼓碰铃笛子笙目前十一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江南丝竹的音乐特点:
江南丝竹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演奏风格精细,在合奏时各个乐器声部既富有个性而又互相和谐,支声性复调织体写法很有特点。乐曲多来自于民间婚丧喜庆和庙会活动的风俗音乐,有的是长期流传于民间的古典曲牌。江南丝竹传统的技法中有你繁我简、你高我低、加花变奏、嵌挡让路、即兴发挥等手法,并逐步形成"小、细、轻、雅"的风格特色。目前十二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江南丝竹代表作品:江南丝竹著名的八首乐曲是——
《欢乐歌》、《云庆》、《老三六》、《慢三六》、《中花六板》、《慢六扳》、《四合如意》、《行街》。此外,《鹧鸪飞》、《柳青娘》、《高山流水》、《霓裳曲》、《倒扳桨》等乐曲亦常演奏。目前十三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目前十四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作品赏析:《欢乐歌》
江南丝竹合奏曲。是明、清时期流传在江南的曲调,用相同的旋律素材,采用变奏在前,原型素材在后的演奏方式,在江南丝竹乐曲中一个创新。曲调明快热情,起伏多姿,富有歌唱性,旋律流畅,由慢渐快,表示欢乐情绪逐渐高涨,常用于喜庆庙会等热闹场合,表达了人们在喜庆节日中的欢乐情绪。
乐曲采用放慢加花的变奏技法,将母曲《欢乐歌》发展成慢板和中板段落、而以母曲为末段,构成了A—1A—2A的变奏体结构。此曲原系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目前十五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目前十六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目前十七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作品赏析:《紫竹调》《紫竹调》是广泛传播于吴语区(苏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传统小调歌曲,其源头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民歌。《紫竹调》是江南地区的民歌小曲、爱情小调,也是上海地方戏沪剧与滑稽戏的基本曲牌、常用曲调。《紫竹调》轻松活泼,婉转流畅,不仅悦耳动听,而且歌唱性强,所以一直是上海人不同时期的“流行音乐”。从街头巷闾传唱的“一根紫竹直苗苗,送与哥哥做管箫”的情歌,到东方歌舞团演员朱明瑛唱红大江南北的沪剧《罗汉钱》里著名的《紫竹调》,该曲一直在上海这个城市的上空飘荡。目前十八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目前十九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目前二十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广东音乐:
于清末民初产生和流传在广东珠江三角洲一带,
是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在当地民间“八音会”和粤剧伴奏奏曲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广东音乐是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的乐种之一,内容很广,包括粤剧和潮州音乐、小曲及地方性民歌曲艺等等,现在则专指丝竹音乐。目前二十一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广东音乐的形成及发展史:1、1921年以前是广东音乐的形成时期,它最初形成于清末民初(二十世纪始)。清末,在广州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流行着不少“过场”——“又名宝字,即丝弦乐队当无唱曲时,各弦合弄之谱也”、“小调谱”,广东音乐即在这些民间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是广东音乐的兴盛时期,出现了吕文成、何柳堂等专业作曲家和演奏家,原来的“硬弓”乐队也发展成“软弓”。3、20世纪50年代以来,广东音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音乐工作者对广东音乐进行搜集、整理,并对广东音乐的和声、配器等方面进行研究改革,出版了不少的乐谱,创作并演出了大量优秀曲目。目前二十二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广东音乐二弦、提琴(类似板胡)、三弦、月琴、横箫(笛子)
主奏乐器:高胡辅以扬琴和秦琴
早期的合奏,“五架头”,又叫“硬弓组合”,独奏多用琵琶或扬琴。20年代以后,俗称“三件头”,又称“软弓”。主奏或特性乐器是高胡,也称粤胡、南胡。伴奏乐器:目前二十三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
高胡提琴(板胡)三弦月琴横箫目前二十四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广东音乐的特点:广东音乐旋律跳跃活泼、流畅自然,其结构多为短小精悍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时代的气息,音乐绮丽精致,华美光彩,性格乐观向上。目前二十五页\总数二十六页\编于二十一点作品赏析:《雨打芭蕉》
《雨打芭蕉》是早期优秀乐曲之一。乐曲以流畅明快的旋律,表现了南国生活的愉悦情绪。曲调运用顿音、加花等技巧,描写打在芭蕉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租赁合同标准示范文本
- 签订的办公楼租赁与物业管理合同
- 维护网络安全应该怎做
- 国际物流模拟题与参考答案
- 电工基础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 旅游经济学试题库含答案
- 中级制图员考试模拟题(附答案)
- 新上任管理岗位指南
- 场地租赁合同范例
- 采购供应合同集合
- 2024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练习12练习十二附答案》教学课件
- 检测检测机构(实验室)应急预案
- 度假酒店康养服务规范编制说明
- 小型桥梁工程施工方案
- 大型机械设备进出场及安拆施工专项方案
- 创维电视机E710U系列电子说明书
- 质量为纲-华为公司质量理念与实践
- 医院抗菌药物临时采购使用申请表
- 高考英语核心词汇1000个
- 2024-2030年中国多重耐药菌治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报告
- 2023-2024学年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