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抗恶性肿瘤药课件_第1页
章抗恶性肿瘤药课件_第2页
章抗恶性肿瘤药课件_第3页
章抗恶性肿瘤药课件_第4页
章抗恶性肿瘤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介恶性肿瘤与癌症全世界每年新发病例约1000万,死亡者高达700万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200万,死亡将近140万人,且男性比女性高65%多集中在胃、肝、肺、食管、子宫和乳腺(女)等部位2023/5/181第一页,共四十六页。第一页,共46页。传统治疗手段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新方向生物治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将目的基因、抑癌基因导入 靶细胞根据肿瘤性质、发展程度和全身状态选择治疗手段2023/5/182第二页,共四十六页。第二页,共46页。抗肿瘤药物发展历史2023/5/183第三页,共四十六页。第三页,共46页。传统治疗药物:细胞毒类药物新型药物

生物反应调节药(如干扰素)

肿瘤细胞诱导分化药(如维A酸)肿瘤细胞凋亡诱导药(亚砷酸)抗肿瘤侵袭及转移药新生血管生成抑制药(Avastin)

肿瘤耐药性逆转药纳米药物(抗体包衣、高分子包裹、磁性)化疗药物毒性反应;耐药性2023/5/184第四页,共四十六页。第四页,共46页。化疗适应证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

•某些化疗效果好的实体瘤:皮肤癌、绒癌、恶性葡萄胎、睾丸癌、小细胞肺癌

•实体瘤术后或放疗后的巩固治疗,或有复发和播散者

•实体瘤已有广泛转移,不适于手术或放疗者2023/5/185第五页,共四十六页。第五页,共46页。抗癌药的分类根据药物化学结构和来源烷化剂、抗代谢物、抗生素、植物药、激素类、其它根据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干扰核酸生物合成、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干扰蛋白质合成和功能、影响激素平衡、其它根据药物作用的周期或时相特异性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2023/5/186第六页,共四十六页。第六页,共46页。抗恶性肿瘤药物的作用机制(一)细胞生物学机制肿瘤细胞的共同特点:增殖基因被开启或激活,分化基因被关闭或抑制无限增殖状态药物作用机制:抑制增殖;诱导分化;诱导死(凋)亡2023/5/187第七页,共四十六页。第七页,共46页。肿瘤细胞群可分为:增殖细胞群:处于增殖周期中,按指数分裂增殖,与肿瘤增大有关。对药物敏感。非增殖细胞群:G0期(静止期)细胞、无增殖能力细胞、死亡细胞,对药物不敏感。生长比率(GF):肿瘤增殖细胞群与全部肿瘤细胞群之比细胞增殖周期: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时间,历经4个时相。2023/5/188第八页,共四十六页。第八页,共46页。2023/5/189第九页,共四十六页。第九页,共46页。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可杀灭各期细胞作用快、强剂量反应曲线接近直线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对某一期细胞敏感作用慢、弱剂量反应曲线为渐进线骨髓干细胞淋巴瘤细胞细胞数(%)0剂量100CCNSA细胞数(%)0剂量100CCSA2023/5/1810第十页,共四十六页。第十页,共46页。(二)抗肿瘤作用的生化机制干扰核酸生物合成(抗代谢药)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蝶呤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氟尿嘧啶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巯嘌呤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2023/5/1811第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第十一页,共46页。2023/5/1812第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第十二页,共46页。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DNA交联剂:环磷酰胺破坏DNA药:顺铂、丝裂霉素拓扑异构酶抑制剂:喜树碱、鬼臼毒素类干扰转录过程和阻止RNA合成多柔比星、放线菌素D干扰蛋白质合成与功能微管蛋白活性抑制剂:长春碱、紫杉醇类干扰核蛋白体功能药:三尖杉生物碱类影响氨基酸供应:L-门冬酰胺酶影响激素平衡糖皮质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2023/5/1813第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第十三页,共46页。耐药性(drugresistance):病原体或肿瘤细胞对反复使用的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天然耐药性(naturalresistance)获得性耐药性(acquiredresistance)多药耐药性/多向耐药性:在接触一种抗肿瘤药物后对多种结构不同、作用机制不同的其它药物也产生耐药性,多出现于天然来源的抗恶性肿瘤药如长春碱、放线菌素D等。耐药性机制2023/5/1814第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第十四页,共46页。抗恶性肿瘤药的毒性反应

毒性反应成为化疗限制剂量使用的关键因素,同时亦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近期毒性共有的毒性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特有的毒性反应:心脏毒性、呼吸系统毒性、肝脏毒性、肾和膀胱毒性、神经毒性、过敏反应远期毒性:主要见于长期生存的患者,包括第二原发恶性肿瘤、不育和致畸。2023/5/1815第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第十五页,共46页。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2023/5/1816第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第十六页,共46页。影响核酸生物合成的药物(抗代谢药)主要作用于S期细胞,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2023/5/1817第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第十七页,共46页。1.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甲氨蝶呤(MTX):儿童急性白血病、绒癌;胃肠反应、肝肾毒性、骨髓抑制(甲酰四氢叶酸钙作救援)2.胸苷酸合成酶抑制剂氟尿嘧啶(5-Fu):消化道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绒癌、膀胱癌;胃肠反应、骨髓抑制2023/5/1818第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第十八页,共46页。3.嘌呤核苷酸互变抑制剂巯嘌呤(6-MP):儿童急淋、绒癌;胃肠反应、骨髓抑制、肝毒性4.核苷酸还原酶抑制剂羟基脲(HU):慢粒;同步化疗药(G1期);胃肠反应、骨髓抑制、致畸5.DNA多聚酶抑制剂阿糖胞苷(Ara-C):急粒、单核细胞白血病2023/5/1819第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第十九页,共46页。一、直接影响DNA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一)烷化剂

特点:化学性质高度活泼,具有一或两个烷基作用机制:与DNA或蛋白质分子中亲核基团(氨基、羧基、羟基、磷酸基)起烷化反应→交叉联结或脱嘌呤→DNA链断裂或下一次复制时碱基配对错码→DNA结构和功能损害/细胞死亡2023/5/1820第二十页,共四十六页。第二十页,共46页。(1)氮芥类氮芥

:恶性淋巴瘤;高效、速效、毒性大环磷酰胺(CTX):经肝P450代谢为醛磷酰胺在肿瘤细胞内分解为磷酰胺氮芥发挥烷化作用;广谱:恶性淋巴瘤、急淋、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多发骨髓瘤、神经母细胞瘤免疫抑制作用出血性膀胱炎,用巯乙磺酸钠可预防2023/5/1821第二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第二十一页,共46页。(2)乙撑亚胺类塞替派(TSPA):广谱;乳腺癌、卵巢癌、膀胱癌、消化道癌;局部刺激性小,可注射和腔内给药。(3)甲烷磺酸酯类白消安:慢粒;久用可致肺纤维化、再障、闭经、睾丸萎缩。(4)亚硝脲类洛莫司汀(CCNU)、卡莫司汀、司莫司汀:脂溶性高,易透过BBB;脑瘤、黑色素瘤、胃肠道肿瘤。2023/5/1822第二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第二十二页,共46页。(二)铂类配合物顺铂(DDP)对非精原细胞性睾丸瘤最有效,对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卵巢癌、膀胱癌、前列腺癌、淋巴肉瘤及肺癌有较好疗效。肾毒性、耳毒性较大。卡铂(CBP)小细胞肺癌、头颈部鳞癌、卵巢癌及睾丸肿瘤。消化道、肾和耳毒性比顺铂轻,主要为骨髓抑制。2023/5/1823第二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第二十三页,共46页。(三)抗生素类丝裂霉素(MMC)用于胃癌、肺癌、乳腺癌、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主要为明显而持久的骨髓抑制,

其次为消化道反应,

偶有心、

肝、肾毒性及间质性肺炎发生。平阳霉素、博莱霉素(BLM)用于鳞状上皮癌、淋巴瘤、睾丸癌。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样反应、肺间质纤维化。2023/5/1824第二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第二十四页,共46页。(四)拓扑异构酶

抑制剂喜树碱类羟喜树碱(OPT)拓扑特肯、依林特肯干扰DNA拓扑异构酶I,S>G1、G2对胃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急性及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有一定疗效,对膀胱癌、大肠癌及肝癌等亦有疗效。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泌尿道剌激症状等。2023/5/1825第二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第二十五页,共46页。鬼臼毒素类:依托泊苷(VP-16)替尼泊苷(VM-26)抑制DNA拓扑异构酶II活性,从而干扰

DNA结构和功能。主要作用于S期和G2期细胞VP-16临床用于治疗肺癌及睾丸肿瘤;VM-26对脑瘤有效可见骨髓抑制及消化道反应等,大剂量引起肝毒性。

2023/5/1826第二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第二十六页,共46页。三、干扰转录和阻止RNA合成的药物

(周期非特异性药物)放线菌素D(ACTD)多肽类抗生素,对G1期作用较强抗瘤谱较窄,

对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霍奇金病和恶性淋巴瘤、肾母细胞瘤、骨髓肌肉瘤及神经母细胞瘤疗效较好常见有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口腔炎等。

骨髓抑制先呈现血小板减少,

后出现全血细胞减少。

2023/5/1827第二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46页。柔红霉素(DRN)与多柔比星相似,

主要用于对常用抗恶性肿瘤药耐药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或粒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心脏毒性

多柔比星(阿霉素,ADM)抗瘤谱广,

疗效高,

主要用于对常用抗恶性肿瘤药耐药的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肉瘤、乳腺癌、卵巢癌、小细胞肺癌、胃癌、肝癌及膀胱癌等最严重的毒性反应为心脏毒性和骨髓抑制

2023/5/1828第二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第二十八页,共46页。四、抑制蛋白质合成

与功能的药物(一)微管蛋白活性抑制药机制:影响微管装配和纺锤丝形成有丝分裂停止(M期)长春碱类长春碱(VLB)

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及绒毛膜上皮癌长春新碱(VCR)

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好、起效快,常与泼尼松合用作诱导缓解药。毒性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神经毒性、消化道反应、脱发以及注射局部刺激性等。2023/5/1829第二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第二十九页,共46页。紫杉醇类(泰素、紫素)从紫杉和红豆杉植物分离出的有效成分。能促进微管聚合,同时抑制微管的解聚,从而使纺锤体失去正常功能,终止癌细胞的有丝分裂。对卵巢癌和乳腺癌有独特的疗效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过敏反应、神经毒性和心脏毒性。

2023/5/1830第三十页,共四十六页。第三十页,共46页。2023/5/1831第三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第三十一页,共46页。(二)干扰核蛋白体功能的药物三尖杉生物碱类可抑制蛋白合成的起始阶段,并使核蛋白体分解,释出新生肽链。为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对

S期细胞作用明显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较好,也可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的治疗不良反应: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脱发等,偶有心脏毒性等。2023/5/1832第三十二页,共四十六页。第三十二页,共46页。(三)影响氨基酸供应的药物L-门冬酰胺酶门冬酰胺是重要的氨基酸,某些肿瘤细胞不能自己合成,需从细胞外摄取。L-门冬酰胺酶可将血清门冬酰胺水解而使肿瘤细胞缺乏门冬酰胺供应,生长受到抑制。主要用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不良反应: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

2023/5/1833第三十三页,共四十六页。第三十三页,共46页。类别代表药作用用途雌激素类己烯雌酚减少雄激素分泌前列腺癌雄激素类丙酸睾丸酮抑制雌激素分泌晚期乳腺癌黄体酮衍生物甲羟孕酮酯与黄体酮类似肾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抗雌激素类他莫昔芬雌激素受体部分激动药乳腺癌糖皮质激素类泼尼松龙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格鲁米特衍生物氨鲁米特抑制芳香化酶,阻止雄激素转变为雌激素绝经后晚期乳腺癌五、激素类2023/5/1834第三十四页,共四十六页。第三十四页,共46页。

抗肿瘤药的联合应用原则(一)从细胞增殖动力学考虑:招募作用(recruitment)

①对增长缓慢(GF不高)的实体瘤,先用烷化剂-CCNSA杀灭增殖期细胞和部分静止期细胞后,使瘤体缩小而促使静止期细胞进入增殖期,继用抗代谢药物-CCSA杀灭进入增殖周期的癌细胞。②对GF高的肿瘤,则先用CCSA药物杀灭大比例的细胞后再继用CCNSA杀灭其他各期细胞。2023/5/1835第三十五页,共四十六页。第三十五页,共46页。同步化作用(synchronization)先用CCSA将肿瘤细胞阻滞于某个时相,等到药效消失后肿瘤细胞同步进入下一个时相,再使用特异性作用于下一时相的药物,则可更多地杀死肿瘤细胞,而较少地损伤正常细胞。(二)从抗肿瘤药的作用机制考虑:联合干扰肿瘤细胞不同代谢过程或同一代谢过程前后不同靶点2023/5/1836第三十六页,共四十六页。第三十六页,共46页。(三)从药物的毒性考虑:减少毒性的重叠,如大多数抗癌药均可抑制骨髓,而博莱霉素、L-门冬酰胺酶等无明显抑制骨髓作用,将它们与其它药物合用,可提高疗效并减少骨髓的毒性发作。降低药物的毒性,用甲酰四氢叶酸钙可减轻MTX的骨髓毒性,用巯乙磺酸钠可预防环磷酰胺引起的出血性膀胱炎。2023/5/1837第三十七页,共四十六页。第三十七页,共46页。(四)从药物的抗瘤谱考虑:肿瘤和药物的种类都很多,不同的肿瘤对不同的药物具有不同的敏感性,应选择单药有效率高的药物。胃肠道癌—5-FU(CTX、丝裂霉素、HU)鳞癌—博莱霉素(MTX、DDP)肉瘤类—DDP、CTX、ADM脑瘤—卡莫司汀、HU。

2023/5/1838第三十八页,共四十六页。第三十八页,共46页。抗肿瘤药的市场2006年,抗肿瘤药销售额达到346亿美元,以20.5%的增长率成为各大治疗类别中增长最强劲的一类药物。伊马替尼、多西他赛、奥沙利铂为全球抗肿瘤药市场中的领先品种,2005年世界销售额超过60亿美元,占抗肿瘤药市场的22%;2006年上半年,3个品种世界性销售额已达33.88亿美元,比05年上半年增长了14.39%2023/5/1839第三十九页,共四十六页。第三十九页,共46页。伊马替尼瑞士诺华公司研发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2001年5月10日,伊马替尼口服胶囊制剂进入美国FDA特快审批通道,用于α-干扰素给药失败粒细胞危象病期、慢性病期、加速病期的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用药。2002年2月1日FDA又批准了其第2个适用症——用于治疗胃肠道间质细胞瘤的治疗,目前已作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线治疗用药,被医学界誉为近年“有重大突破性”的口服抗癌药物。

2023/5/1840第四十页,共四十六页。第四十页,共46页。伊马替尼——格列卫2002年4月17日SFDA的生产批文,同年以商品名“格列卫”进入医院终端市场。从2005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的数据分析,格列卫在北京与广州的用量较大,分别占了格列卫市场40.67%和22.59%的份额,而其他各地区均在10%以下。主要供货商是瑞士诺华和北京诺华公司。

2023/5/1841第四十一页,共四十六页。第四十一页,共46页。多西他赛——多西紫杉醇紫杉醇家族的第二个产品,由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公司开发,其商品名为“泰索帝”。乳腺癌和非小细胞癌、肺癌、卵巢癌有效,对胰腺癌、胃癌、头颈癌等也有效。1995年4月首次在墨西哥上市,1996年进入我国。2002起国内企业开始仿制。泰索帝的专利将于2007年到期,不过其制剂专利期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