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8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件_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8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件_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8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件_第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8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件_第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8讲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重点巩固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研究考纲·辨明考向与期素元周律期素元周表考纲解读考向预测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实质,了解元素周期表(长式)的结构及其应用。2.以第三周期为例,掌握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3.以ⅠA和ⅦA族为例,掌握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4.了解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的递变规律。1.元素周期律及其应用是每年必考的热点,主要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位、构、性”的关系,以填空题考查综合推断。2.高考试题中,题型稳中有变,考查方式为用元素周期表及元素周期律结合化学反应原理知识进行现象解释、定性推断、归纳总结等。复习时要掌握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注意特性。理清元素的“位、构、性”之间的关系,用好元素周期表这一重要工具。考纲要求核心素养思维导图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根据电子式或结构式理解物质的微观结构;能从化学键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和化学变化。2.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实验现象和事实对物质的组成、结构及其变化分析得出元素周期律;能基于元素周期律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编排方法,能运用元素周期表揭示元素周期律。3.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在探究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性的实验中,要明确探究目的,设计实验方案,并在探究中学会合作。名师备考建议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这一部分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提供以下几点经验供参考:(1)不要专注于记住递变规律本身,应努力记住规律产生的原因(如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增强导致原子半径减小)和构成酸碱性、稳定性、金属性等性质递变的结构性因素,做到这一点可以很好地降低记忆量并能加深印象,有利于知识系统的巩固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提升。(2)高考中考查的多是有关元素周期表的推断,因此要对元素周期表的前四个周期非常熟悉。(3)元素周期表的考查中多伴有对于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考查,要善于根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去理解元素周期律,利用元素周期律去记忆、巩固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如果能够深刻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将对相应知识的巩固产生较大的帮助。该部分知识内容丰富、规律性强,因此命题的空间极为广阔。预计今后的题型会稳中有变,仍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用物质结构理论,将解释现象、定性推断、归纳总结、定量计算相结合,向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方向发展。2023年高考备考应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建立原子结构模型、周期表模型、周期律模型,能利用模型进行分析和预测,理解元素“位、构、性”之间的密切联系——原子结构决定元素位置和性质,元素位置和性质反映原子结构。关注我国化学前沿的成就、成果中涉及的新型物质的结构。真题再现·明确考向1.(2022年全国甲卷)Q、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Q与X、Y、Z位于不同周期,X、Y相邻,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Q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X>Q B.单质的熔点:X>YC.简单氢化物的佛点:Z>Q D.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Y√解析:Q、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Q与X、Y、Z不在同一周期,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Q元原子内层电子数的2倍,则Q应为第二周期元素,X、Y、Z位于第三周期,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Y为Si元素,X、Y相邻,且X的原子序数小于Y,则X为Al元素,Q、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Q、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3-4=12,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为7,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为F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为P元素,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O元素,则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为S元素,若Q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为N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为Cl元素;综上所述,Q为N或O或F,X为Al,Y为Si,Z为Cl或S或P,据此分析解题。A.X为Al,Q为N或O或F,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往下依次减弱,故非金属性:Q>X,A错误;B.由分析可知,X为Al属于金属晶体,Y为Si属于原子晶体或共价晶体,故单质熔点Si>Al,即Y>X,B错误;C.含有氢键的物质沸点升高,由分析可知Q为N或O或F,其简单氢化物为H2O或NH3或HF,Z为Cl或S或P,其简单氢化物为HCl或H2S或PH3,由于前者物质中存在分子间氢键,而后者物质中不存在,故沸点Q>Z,C错误;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P、S、Cl的非金属性均强于Si,因此最高价含氧酸酸性:Z>Y,D正确;√2.(2022年全国乙卷)化合物(YW4X5Z8∙4W2Z)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璃的制造。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YZ2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在200℃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X、Y、Z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B.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Y<XC.100~200℃阶段热分解失去4个W2ZD.500℃热分解后生成固体化合物X2Z3解析:化合物(YW4X5Z8·4W2Z)可用于电讯器材、高级玻璃的制造。W、X、Y、Z为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该化合物的热重曲线如图所示,在200℃以下热分解时无刺激性气体逸出,则说明失去的是水,即W为H,Z为O,YZ2分子的总电子数为奇数,常温下为气体,则Y为N,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加和为21,则X为B。A.X(B)的单质常温下为固体,故A错误;B.根据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X(H3BO3)<Y(HNO3),故B错误;3.(2022年1月浙江选考)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和Y同族,Y的原子序数是W的2倍,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性:Y>WB.XZ3是离子化合物C.Y、Z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X与Y可形成化合物X2Y3√解析: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X为Al元素,W和Y同族,Y的原子序数是W的2倍,W为O元素,Y为S元素,Z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题。A.非金属性同主族从上至下逐渐减弱:Y<W,A错误;B.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B错误;C.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硫酸和高氯酸,两者均为强酸,次氯酸也是氯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合物,但次氯酸为弱酸,C错误;D.根据化合物的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铝与硫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Al2S3,D正确;√4.(2022年广东卷)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丁>戊>乙B.非金属性:戊>丁>丙C.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解析:甲~戊是短周期元素,戊中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强酸,则可能是硫酸或高氯酸,若是高氯酸,则戊为Cl,甲为N、乙为F、丙为P、丁为S,若是硫酸,则戊为S,甲为C、乙为O、丙为Si、丁为P。A.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原则,则原子半径:丁>戊>乙,故A正确;B.根据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戊>丁>丙,故B正确;C.甲的氢化物可能为氨气,可能为甲烷、乙烷等,若是氨气,则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若是甲烷、乙烷等,则遇氯化氢不反应,没有白烟生成,故C错误;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能是硅酸、也可能是磷酸,都一定能与强碱反应,故D正确。√5.(2022年海南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同周期并相邻,Y是组成水的元素之一,Z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W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W3是非极性分子B.简单氢化物沸点:X>YC.Y与Z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呈酸性解析: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X、Y同周期并相邻,且Y是组成水的元素之一,则Y为O元素,X为N元素,Z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则Z为Na元素,W原子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则W为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A.由分析,X为N元素,W为Cl元素,NCl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其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属于极性分子,A错误;B.H2O和NH3均含有氢键,但H2O分子形成的氢键更多,故沸点H2O>NH3,B错误;C.Y为O元素,Z为Na元素,两者形成的化合物为Na2O、Na2O2均为离子化合物,C正确;D.N、O、Na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NO3呈中性、NaNO2呈碱性,D错误;√化学键C-HSi-HC=OC-OSi-OC-CSi-Si键能/kJ∙mol-14113187993584523462226.(2022年北京卷),由键能数据大小,不能解释下列事实的是()A.稳定性:CH4

>SiH4B.键长:C=O<C-OC.熔点:CO2<SiO2D.硬度:金刚石>晶体硅解析:A.由于CH4

与SiH4都分子晶体,且键能C-H>Si-H,故稳定性:CH4

>SiH4;A正确;B.共价键的键长越短,键能越大,由于键能C=O>C-O,故键长:C=O<C-O,B正确;C.由于CO2为分子晶体,SiO2为原子晶体,故不能由键能数据大小判断CO2与SiO2熔点高低,C错误;D.金刚石与晶体硅均为原子晶体,且键能C-C>Si-Si,故硬度:金刚石>晶体硅,D正确;√7.(2022年辽宁卷)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Z、Q原子均有两个单电子,W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Q与Z同主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X能与多种元素形成共价键 B.简单氢化物沸点:Z<QC.第一电离能:Y>Z D.电负性:W<Z解析:短周期元素X、Y、Z、W、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简单离子在同周期离子中半径最小,说明W为第三周期元素Al。短周期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有两个单电子,可分类讨论:①为第二周期元素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2s22p2或2s22p4,即C或O;②为第三周期元素时,最外层电子排布为3s23p2或3s23p4,即Si或S。Q与Z同主族,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关系可知,则X、Z、Q分别为C、O和S,则Y为N。A.X为C,能与多种元素(H、O、N、P、S等)形成共价键,A正确;B.Z和Q形成的简单氢化物为H2O和H2S,由于H2O分子间能形成氢键,故H2O沸点高于H2S,B错误;C.Y为N,Z为O,N的最外层p轨道电子为半充满结构,比较稳定,故其第一电离能比O大,C正确;D.W为Al,Z为O,O的电负性更大,D正确;√8.(2022年湖南卷)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的共价化合物(结构如图所示),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X>Y>Z B.非金属性:Y>X>WC.Z的单质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D.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与W位于同一主族解析:由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可知,X、W形成4个共价键,Y形成2个共价键,Z形成1个共价键,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的原子序数等于X与Y的原子序数之和,则X为C元素、Y为O元素、Z为F元素、W为Si元素。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则C、O、F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C>O>F,故A正确;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则C、O、Si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O>C>Si,故B正确;C.位于元素周期表右上角的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最强,单质具有很强的氧化性,故C错误;D.原子序数为82的元素为铅元素,与硅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ⅣA族,故D正确;√9.(2021年甲卷)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Z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和X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也是Y的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W和X的单质常温下均为气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X>WB.W与X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C.Y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不与强碱反应D.W、X和Z可形成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为H元素,X为N元素,Y为Al元素,Z为S元素,则A.电子层数越多元素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减弱,则原子半径:Y(Al)>Z(S)>X(N)>W(H),A错误;B.W为H元素,X为N元素,两者可形成NH3和N2H4,B错误;C.Y为Al元素,其氧化物为两性氧化物,可与强酸、强碱反应,C错误;D.W、X和Z可形成(NH4)2S、NH4HS,两者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D正确。故选D。10.(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我国嫦娥五号探测器带回1.731Kg的月球土壤,经分析发现其构成与地球士壤类似土壤中含有的短周期元素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X、Y、Z为同周期相邻元素,且均不与W同族,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X>Y>ZB.化合物XW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C.Y单质的导电性能弱于Z单质的D.Z的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于碳酸√√

12.(2021年北京卷)下列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ClO4>H2SO3>H2SiO3 B.碱性:KOH>NaOH>LiOHC.热稳定性:H2O>H2S>PH3 D.非金属性:F>O>N√解析:A.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由于S元素最高价含氧酸是H2SO4,不是H2SO3,因此不能根据元素周期律判断酸性:HClO4>H2SO3>H2SiO3,A错误;B.同一主族元素的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就越强。元素的金属性:K>Na>Li,所以碱性:KOH>NaOH>LiOH,B正确;C.同一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同一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就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O>S>P,所以氢化物的热稳定性:H2O>H2S>PH3,C正确;D.同一周期元素的非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所以元素的非金属性:F>O>N,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A。A.XEZ4是一种强酸B.非金属性:W>Z>YC.原子半径:Y>W>ED.ZW2中,Z的化合价为+2价13.(2021年广东卷)一种麻醉剂的分子结构式如图所示。其中,X的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元素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位于X的下一周期;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多8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解析:题给化合物结构中X、W、E均形成1个共价键、Y形成4个共价键、Z形成2个共价键。X的原子核只有1个质子,则X为H元素;元素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位于X的下一周期,即第二周期元素,则Y为C元素,Z为O元素,W为F元素;元素E的原子比W原子多8个电子,则E为Cl元素,综合以上分析可知,X、Y、Z、W、E分别为H、C、O、F、Cl元素。据此分析解答。A.氯元素非金属性较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ClO4是强酸,A正确;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F>O>C,B正确;C.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Cl>C>F,C错误;D.OF2中,F为-1价,则O的化合价为+2价,D正确;答案选C。14.(2021年湖南卷)W、X、Y、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的原子序数等于W与X的原子序数之和,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W与X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18e-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简单离子半径:Z>X>YB.W与Y能形成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C.X和Y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YD.由W、X、Y三种元素所组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均显酸性√解析: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K层的一半,则Z的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1,即为Na,W与X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2:1的18电子的分子,则形成的化合物为N2H4,所以W为H,X为N,Y的原子序数是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则Y为O。据此分析解答。由分析可知,W为H,X为N,Y为O,Z为Na。A.离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时,原子序数越小,半径越大,即离子半径大小为:N3->O2->Na+,即简单离子半径为:X>Y>Z,故A错误;B.W为H,Y为O,能形成H2O2,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B正确;C.X的最简单氢化物为氨气,Y的最简单氢化物为水,水的沸点高于氨气,即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为Y>X,故C错误;D.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有硝酸,硝酸铵,氨水等,硝酸,硝酸铵显酸性,氨水显碱性,故由W、X、Y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故D错误;故选B。A.Z元素的最高价态为+7 B.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W>YC.该阴离子中X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最简单氢化物水溶液的pH:X>M15.(2021年湖北卷)某离子液体的阴离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W、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非金属元素,W是有机分子的骨架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根据W是有机分子的骨架元素,知W为C元素:由图可如,Y形成1个双键,则其最外层有6个电子,结合原子序数关系知,Y为O元素,则X为N元素;Z形成1个单键,则Z为F元素;M的成键总数为6,则M为S元素。以此解答。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Z为F元素,无正化合价,故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可知:W为C元素,Y为O元素。C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未成对电子数为2,O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未成对电子数也为2,故B错误;C.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N元素,该阴离子中N形成2个单键,有2对孤对电子,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C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为N元素,最简单氢化物NH3,NH3的水溶液星碱性;M为S元素,最简单氢化物H2S,H2S的水溶液呈酸性,故水溶液的pH:NH3

>H2S,故D正确;A.氢化物沸点:X>Y B.原子半径:M<X<Y<ZC.第一电离能:W<X<Y<Z D.阴、阳离子中均有配位键16.(2021年辽宁卷)某多孔储氢材料前驱体结构如图,M、W、X、Y、Z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Z原子的电子填充了3个能级,其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基态Z原子的电子填充了3个能级,其中有2个未成对电子,故Z为C或者O,根据多孔储氢材料前驱体结构图可知Y周围形成了4个单键,再结合信息M、W、X、Y、Z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Y为N,故Z为O,M只形成一个单键,M为H,X为C,则W为B,据此分析解题。A.由分析可知,X、Y的氢化物分别为:CH4和NH3,由于NH3存在分子间氢键,故氢化物沸点:X<Y,A错误;B.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往下依次增大,故原子半径:M<Z<Y<X,B错误;C.根据同一周期从左往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IIA与IIIA,VA与VIA反常,故第一电离能:W<X<Z<Y,C错误;D.由于阳离子中的Y原子是N原子,形成了类似于铵根离子的阳离子,故存在配位键,阴离子中的W为B,最外层上只有3个电子,能形成3个共价键,现在形成了4个共价键,故还有一个配位键,D正确。17.(2021年山东卷)X、Y为第三周期元素、Y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二者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以[XY4]+[XY6]-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X>Y B.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X>YC.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Y氧化性最强 D.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4种√解析:Y位于第三周期,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则Y是Cl元素,由X、Y形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知,X与Y容易形成共价键,根据化合物的形式知X是P元素。A.P与Cl在同一周期,则P半径大,即X>Y,A项不符合题意;B.两者对应的简单氢化物分别是PH3和HCl,半径是P3->Cl-,所以PH3的失电子能力强,还原性强,即X>Y,B项不符合题意;C.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各元素对应金属单质还原性减弱,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所以Cl2的氧化性最强,C项不符合题意;D.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所以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依次为Na、Al、Mg、Si、S、P、Cl,所以有5种,D项符合题意;故选D。18.(2021年天津卷)元素X、Y、Z、Q、R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20,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X的电负性比Q的大B.Q的简单离子半径比R的大C.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Q的强D.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R的强√解析:X、Y、Z、Q、R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小于20,由图像中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半径的关系可知,X为C、Y为Na、Z为S、Q为Cl、R为K。A.C的电负性比Cl的小,故A错误;B.核外电子数相同时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故Q的简单离子半径比R的大,故B正确;C.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则简单氢化物更稳定,则Z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Q的弱,故C错误;D.同主族元素,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比R的弱,故D错误;故选B。A.还原性:ZQ2<ZR4B.X能从ZQ2中置换出ZC.Y能与Fe2O3反应得到FeD.M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与其最低价氢化物反应19.(2021年6月浙江选考)已知短周期元素X、Y、Z、M、Q和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Y的最高化合价为+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0.(2021年1月浙江选考)现有4种短周期主族元素X、Y、Z和Q,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Z、Q在同一周期。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一半Y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之和为零Z单质为淡黃色固体,常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Q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时,X单质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B.Y与Q元素组成的YQ4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C.Y、Z、Q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减弱D.第五周期且与Q同主族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解析: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总数的一半,由于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因此X只能是第二周期的Be;Y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之和为零,位于第ⅣA族,Y是C或Si;Z单质为淡黄色固体,常存在于火山喷口附近,因此Z是S;Q是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且Z和Q位于同一周期,因此Q是Cl,据此解答。根据以上分析可知X是Be,Y是C或Si,Z是S,Q是Cl。则A.Be的金属性弱于Mg,常温时镁和冷水不反应,因此Be单质不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A错误;B.Y与Q元素组成的CCl4或SiCl4分子,空间构型均为正四面体,B正确;C.Y、Z、Q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C错误;D.第五周期且与Cl同主族元素的单质是碘,在常温常压下呈固态,D错误;21.(2021年1月八省联考福建)某种有机发光材料由不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R、W、X、Y、Z组成。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只有W、X、Y同周期,且W、X、Y相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离子半径:Z>Y>XB.最高正价:R<W<X<ZC.X的含氧酸均为强酸 D.R与W能组成多种化合物√解析:五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只有W、X、Y同周期,则R为H元素,Z为第三周期元素,W、X、Y均为第二周期元素;W和X的原子序数之和等于Z的原子序数,五种元素不同主族,则Z不可能为Na,若为Mg,则没有满足条件的W和X,若为Al,则W、X、Y分别为6、7、8号元素,即分别为C、N、O,符合题意;若Z为Si,则没有满足条件的W和X;若Z为P,则W、X、Y分别为7、8、9号,分别为N、O、F,而N与P同主族,不符合题意;若Z的原子序数再增大,则Y不可能为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综上所述R为H元素、W为C元素、X为N元素、Y为O元素、Z为Al元素。A.电子层数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离子半径N3->O2->Al3+,即X>Y>Z,故A错误;B.主族元素若有最高正价,则最高正价等于族序数,所以最高正价H<Al<C<N,即R<Z<W<X,故B错误;C.X为N元素,当其含氧酸是HNO2时为弱酸,故C错误;D.H与C可以组成烷烃、烯烃等多种烃类化合物,故D正确;22.(2021年1月八省联考广东)“原子”原意是“不可再分”的意思。20世纪初,人们才认识到原子不是最小的粒子。从电子层模型分析,Ca原子核外N能层中运动的电子数为()A.8 B.2 C.18 D.10√23.(2021年1月八省联考广东)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研究锂电池的科学家,一种用作锂电池电解液的锂盐结构如图所示。其中,X位于第三周期,X原子的电子数为Z原子的两倍,W、Z、Y位于同一周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X>Z>W B.非金属性:X>Z>WC.Y的氢化物可用于刻蚀玻璃 D.X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解析:据图可知X可以形成6个共价键,X原子的电子数为Z原子的两倍,则原子序数为偶数,且位于第三周期,所以为S元素,则Z为O元素;W、Z、Y位于同一周期,Y可以形成一个共价键,则Y为F元素,整个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则W为N元素。A.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S>N>O,即X>W>Z,故A错误;B.同周期自左至右非金属性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O>N>S,即Z>W>X,故B错误;C.Y为F元素,其氢化物为HF,可以与SiO2反应从而刻蚀玻璃,故C正确;D.X为S元素,其+4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H2SO3为弱酸,故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C。24.(2021年1月八省联考河北)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序数Y+Z=X+W,X和W同主族,Z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W有两种常见氧化物B.原子半径Y<X<W<ZC.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酸D.Y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族序数与周期数相等,则Z是Al元素,四种元素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则X、Y、W都是非金属元素,且原子序数,X和W同主族,符合要求的X是C元素,Y是N元素,W是Si元素,或X是N,Y是F,Z是Al,W是P元素,然后依据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是C,Y是N,Z是Al,W是Si元素或X是N,Y是F,Z是Al,W是P元素。A.若W是Si元素,Si元素只有SiO2一种氧化物,A错误;B.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不同周期元素,元素所在的周期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N<C<Si<Al,用字母表示为:Y<X<W<Z,B正确;C.若X是C,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2CO3是弱酸,C错误;D.Y是N或F元素,由于其原子半径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因此其氢化物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D。25.(2021年1月八省联考湖南)X、Y、Z、R、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W为同族元素,R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其中,X、Y、Z、W形成的化合物可表示为[YX4]+[XWZ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W>ZC.Z与X、Y、R、W均可形成多种化合物D.Z、R、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中性√解析:R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则R为第ⅠA族元素,根据题意可知R元素之前至少还有3种短周期元素,所以R为Na元素;Y和X可以形成阳离子YX,可推测X为H元素,Y为N元素,[XWZ4]-为酸式盐的阴离子,Z、W为同族元素,不难推出Z为O元素,W为S元素;综上所述X为H、Y为N、Z为O、R为Na、W为S。A.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S>N>O,即W>Y>Z,故A错误;B.W和Z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2S、H2O,水分子间存在氢键,所以沸点H2S<H2O,故B错误;C.O与H可以形成H2O和H2O2,与N可以形成NO、NO2等,与Na可以形成Na2O和Na2O2,与S可以形成SO2和SO3,故C正确;D.O、Na、S可以形成化合物Na2SO3,其水溶液显碱性,故D错误;26.(2021年1月八省联考江苏)13Al、15P、16S、17Cl是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Al在周期表中位于第4周期ⅢA族B.元素P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PH4C.第一电离能:I1(Al)<I1(P)<I1(S)D.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H3PO4<H2SO4<HClO4√解析:A.Al为13号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ⅢA族,故A错误;B.P位于第ⅤA族,最低负价为-3价,所以简单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PH3,故B错误;C.P的3p能级轨道半满,较稳定,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即I1(P)>I1(S),故C错误;D.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P<S<Cl,所以酸性:H3PO4<H2SO4<HClO4,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D。27.(2021年1月八省联考辽宁)短周期元素X、

Y、Z、M原子序数依次增大,Z的基态原子2p轨道半充满,M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它们组成的一种分子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负性:X>Y>ZB.原子半径:Y>Z>XC.分子中Z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2

D.Y、Z、M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强酸√解析:已知X、Y、Z、M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Z的基态原子2p轨道半充满,则Z为N元素,M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差为4,则M为S元素,4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分子结构如图,根据共价键数目可推知,则X为H元素,Y为C元素,据此分析解答问题。A.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H元素,Y为C元素,Z为N元素,则电负性:N>C>H,A错误;B.H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层,而C、N原子核外均有2个电子层,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C>N>H,B正确;C.分子中N原子均形成共价单键,为sp3杂化,C错误;D.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2CO3,H2CO3为弱酸,D错误;答案选B。28.(2021年1月八省联考重庆)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主族序数,X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两性化合物,Z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W与X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极易溶于水B.Y和Z可形成化合物Y2Z3C.最外层电子数Z>X>Y>WD.Y和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最多,则X为N元素,W的核外电子数等于其主族序数,则W为H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两性化合物,则Y为Al元素,Z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4,因为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8,则最高正价为+6、最低负极为-2价,则Z为S元素,据此回答;A.W与X形成的最简单化合物氨气极易溶于水,A正确;B.Y即Al化合价+3价、Z即S化合价-2价,Y和Z可形成化合物Y2Z3,B正确;C.Z、X、Y、W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5、3、1,最外层电子数Z>X>Y>W,C正确;D.Y和Z的简单离子的电子数分别为10、18,电子层结构不相同,D错误;答案选D。√30.(2020年7月浙江选考)X、Y、Z、M、Q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元素的最高正价为+4价,Y元素与Z、M元素相邻,且与M元素同主族;化合物Z2X4的电子总数为18个;Q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少一个电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Z<Y<M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Y>MC.X2Z—ZX2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D.X、Z和Q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则原子半径比较:Z(N)<Y(C)<M(Si),故A正确;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增强,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非金属性依次减弱,因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Z(N)>Y(C)>M(Si),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Z(N)>Y(C)>M(Si),故B正确;C.N2H4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H2N-NH2,分子中含两个氨基,可与酸反应,具有碱性,且该分子具有极性,与水分子间也存在氢键,根据相似原理可知,N2H4易溶于水,故C正确;D.X、Z和Q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很多,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氯化铵属于铵盐,为离子化合物,故D错误;31.(2020年江苏)下列关于Na、Mg、Cl、Br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NaOH的碱性比Mg(OH)2的强B.Cl2得到电子的能力比Br2的弱C.原子半径r:r(Br)>r(Cl)>r(Mg)>r(Na)D.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n:n(Na)<n(Mg)<n(Cl)<n(Br)√解析:A.同周期自左至右金属性减弱,所以金属性Na>Mg,则碱性NaOH>Mg(OH)2,故A正确;B.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非金属性Cl>Br,所以Cl2得电子的能力比Br2强,故B错误;C.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r(Br)>r(Na)>r(Mg)>r(Cl),故C错误;D.Cl和Br为同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解析:四种短周期元素,均可以形成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有H3ZO4可知,该酸为弱酸,则Z为P元素;0.1mol∙L−1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为0.70,说明该物质为多元强酸,为硫酸,则W为S元素;0.1mol∙L−1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为13.00,说明该物质为一元强碱,为氢氧化钠,则Y为Na元素;0.1mol∙L−1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pH为1.00,说明该物质为一元强酸,为硝酸,则Y为N元素,据此回答。A.同一周期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大,因S的原子序数大于P,则S的电负性大于P,胡A正确;B.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Na+有两个电子层而S2−有三个电子层,因此S2−的离子半径较大,故B错误;C.同一周期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总趋势为依次增大,但由于第ⅡA、ⅤA族元素的电子排布结构为全充满或半充满状态,原子结构较为稳定,故第ⅡA、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较相邻两个主族的电离能较大,故P的第一电离能大于S,故C错误;D.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但由于X的氢化物NH3中含有分子间氢键,因此NH3的沸点高于PH3的沸点,故D错误;33.(2020年山东卷)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Z可与X形成淡黄色化合物Z2X2,Y、W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一电离能:W>X>Y>Z B.简单离子的还原性:Y>X>WC.简单离子的半径:W>X>Y>Z D.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Y>W√解析: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基态X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设若X为第二周期元素原子,则X可能为Be或O,若X为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则均不满足题意,Z与X能形成Z2X2的淡黄色化合物,该淡黄色固体为Na2O2,则X为O元素,Z为Na元素;Y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Y为F元素,W为Cl元素,据此分析。A.同一周期从左向右第一电离能总趋势为逐渐增大,同一主族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小,故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F>O>Cl>Na,A错误;B.单质的氧化性越强,简单离子的还原性越弱,O、F、Cl三种元素中F2的氧化性最强O2的氧化性最弱,故简单离子的还原性O2->Cl->F-,B错误;C.电子层数越多简单离子半径越大,相同结构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故四种元素中离子半径从大到小的顺序为Cl->O2->F->Na+,C正确;D.F元素的非金属性强于Cl元素,则形成氢化物后F原子束缚H原子的能力强于Cl原子,在水溶液中HF不容易发生电离,故HCl的酸性强于HF,D错误;34.(2019年全国卷Ⅰ)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期元素,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WZ的水溶液呈碱性B.元素非金属性的顺序为X>Y>Z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中强酸D.该新化合物中Y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解析:从结构式看出,W为金属元素,1个Z原子形成1个共价键,说明Z原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或7个电子,1个X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说明X原子最外层有4个电子,1个Y原子形成2个共价键,阴离子得1个电子,说明Y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结合“Z核外最外层电子数是X核外电子数的一半”知,W、X、Y、Z分别为Na、Si、P、Cl。氯化钠是强酸强碱盐,其水溶液呈中性,A项错误;元素非金属性Si<P<Cl,B项错误;磷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为HPO3、H3PO4,它们是中强酸,C项正确;2个硅原子给P原子提供2个电子,阴离子获得1个电子,所以该化合物中磷原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D项错误。35.(2019年全国卷Ⅱ,9)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W、X、Y、Z为短周期主族元素,W与X的最高化合价之和为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半径:W<X B.常温常压下,Y单质为固态C.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Z<W D.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解析:原子半径:N<Al,A项正确;常温常压下,单质硅呈固态,B项正确;由非金属性:P<N,可知气态氢化物热稳定性:PH3<NH3,C项正确;Al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Al(OH)3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并非强碱,D项错误。解析:MgO为离子晶体,碳的氧化物为分子晶体,故镁的氧化物的熔点高于碳的氧化物,A错误;非金属性:C>Si,故氢化物的热稳定性:CH4>SiH4,B正确;C、Si形成的化合物SiC为共价化合物,C错误;Mg能溶解在浓硝酸中,Si不与浓硝酸反应,D错误。36.(2019年全国卷Ⅲ,9)X、Y、Z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X与Z同族,Y最外层电子数等于X次外层电子数,且Y原子半径大于Z。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熔点:X的氧化物比Y的氧化物高B.热稳定性:X的氢化物大于Z的氢化物C.X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D.Y的单质与Z的单质均能溶于浓硝酸√37.(2019年海南,7)今年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联合国将2019年定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下列有关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周期表共有18列,所以共有18个族B.Ⅶ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C.主族元素均呈现与其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D.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增大√解析:元素周期表共有18纵列,也就是共有18列,但只有16个族,A错误;由于同一主族的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所以Ⅶ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自上而下依次减弱,B正确;主族元素一般呈现与其族数相同的最高化合价,O、F非金属性强,O没有与族序数相等的最高正化合价,F没有正价,C错误;第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自左向右依次减小,D错误。38.(2019年江苏,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Z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W与X位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r(W)>r(Z)>r(Y)>r(X)B.由X、Y组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C.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W的强D.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X的强√解析:

“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X为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Y的原子序数大于X,则Y为Mg元素,“Z的单质晶体是应用最广泛的半导体材料”,则Z为Si元素,“W与X位于同一主族”,则W为S元素。A项,原子半径:r(Mg)>r(Si)>r(S)>r(O),错误;B项,MgO为离子化合物,正确;C项,非金属性:Si<S,则酸性:H2SiO3<H2SO4,错误;D项,非金属性:S<O,则热稳定性:H2S<H2O,错误。39.(2019年北京,8)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C.原子半径:In>Al D.碱性:In(OH)3>RbOH√40.(2019年浙江4月选考,14)2019年是门捷列夫提出元素周期表150周年。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第35号元素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B.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C.第84号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是+7D.第七周期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解析:35号元素是溴元素,单质Br2在常温常压下是红棕色的液体,A项合理;位于第四周期第ⅤA族的元素是砷元素(As),为非金属元素,B项合理;第84号元素位于第六周期ⅥA族,为钋元素(Po),由于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所以该元素最高化合价是+6,C项不合理;第七周期0族元素是第七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原子序数为118,D项合理。41.(2018年全国卷Ⅰ)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解析: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与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生成物是HF,因此W、Z有一种元素是F。若Z是F,由于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则W是Li,X是Be。又由于W与Y同族,则Y是Na或K,Na,K的原子序数大于F,所以假设不成立,因此W是F,Y是Cl,Z是K或Ca,X是Mg或Na。金属Na、Mg常温常压下是固态,A项错误;KH、CaH2中含有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B项正确;Y与Z形成的化合物是KCl或CaCl2,二者的水溶液均显中性,C项错误;F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没有正价,Cl元素的最高价是+7价,D项错误。42.(2018年全国卷Ⅱ)W、X、Y和Z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的电子总数相同。下列叙述正确(

)A.X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B.Y与其他三种元素分别形成的化合物中只含有离子键C.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D.W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解析:根据W与X可生成一种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知该气体为NO2,因原子序数递增可知W和X分别为N元素和O元素;结合Y的周期数是族序数的3倍,且Y为短周期元素,则Y只能为Na元素;根据Z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与W原子的电子总数相同,且Z为短周期元素可知Z为Cl元素。氧元素与其他N、Na、Cl三种元素均可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二元化合物,例如NO、NO2、Na2O、Na2O2、Cl2O7、ClO2等,A项正确;过氧化钠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项错误;N、O、Na三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均是10电子,氯离子是18电子微粒,C项错误;亚硝酸为弱酸,D项错误。43.(2018年全国卷Ⅲ)W、X、Y、Z均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X和Z同族。盐YZW与浓盐酸反应,有黄绿色气体产生,此气体同冷烧碱溶液作用,可得到YZW的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为W<X<Y<ZB.X的氢化物水溶液酸性强于Z的C.Y2W2与ZW2均含有非极性共价键D.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状态与X的相同√解析:黄绿色气体为氯气,通入烧碱溶液,应该得到氯化钠和次氯酸钠,所以YZW为NaClO,再根据X和Z同族,得到W、X、Y、Z分别为O、F、Na、Cl。同周期由左向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同主族由上向下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所以短周期中Y(Na)的原子半径最大,A项错误;HCl是强酸,HF是弱酸,所以X(F)的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弱于Z(Cl)的,B项错误;ClO2的中心原子是Cl,分子中只存在Cl和O之间的极性共价键,C项错误;标准状况下,W的单质O2或O3均为气态,X的单质F2也是气态,D项正确。√1.原子序数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编排原则(1)周期:把

相同的元素,按

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2)族:把

相同的元素,按

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列。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原子序数递增最外层电子数电子层数递增电子层数考点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核心知识梳理3.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7个横行,7个周期)短周期长周期序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元素种类288181832320族元素原子序数21018365486118(2)族(18个纵列,16个族)主列121314151617族族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副列345671112族族ⅢBⅣBⅤBⅥBⅦBⅠBⅡBⅧ族第8、9、10,共3个纵列0族第18纵列[注意]

①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为ⅢB族(含有锕系、镧系),共有32种元素。②最外层电子数为3~7个的原子一定属于主族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即为主族的族序数。(3)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①分界线:如图所示,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下方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上方为非金属元素区。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4)元素周期表中的特殊位置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2个(1~2个)镧系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锕系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超铀元素在锕系元素中92号元素铀(U)以后的各种元素总结元素周期表4.元素周期表的应用(1)元素周期表结构中隐含的两条规律①同周期、邻主族元素原子序数差的关系a.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族序数差。b.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同侧时,原子序数差=_________。两元素分布在过渡元素两侧时,第四或第五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______________,第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差=______________。c.第二、第三周期的ⅡA族与ⅢA族原子序数之差都为____,第四、第五周期的ⅡA族与ⅢA族原子序数之差都为____,第六、第七周期的ⅡA族与ⅢA族原子序数之差为____。族序数差族序数差+10族序数差+2411125②同主族、邻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差的关系a.Ⅰ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____、8、____、18、____、____。b.ⅡA族和0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____、18、____、____。c.ⅢA~ⅦA族元素随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序数依次相差8、____、____、____、____。2818328183218183232(2)直接相邻的“┳”型、“┻”型、“╋”型原子序数关系①②③④(3)科学预测为新元素的发现及预测他们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4)寻找新材料(5)用于工农业生产对探矿有指导意义的是地球化学元素的分布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研制农药材料等。问题思考(1)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ⅡA族和ⅦA族元素,原子序数分别为m、n,则m和n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甲、乙是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主族相邻周期的两种元素(其中甲在上一周期),若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的原子序数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A、B是相邻周期同主族元素(A在B的上一周期),A、B所在周期分别有m种和n种元素,A的原子序数为x,B的原子序数为y,则x、y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n=m+5

n=m+15

n=m+29x+2

x+8

x+18

x+32y=x+m或y=x+n(4)请在下表中画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并在表中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①标出族序数。②画出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界线,写出分界线处金属的元素符号,并用阴影表示出过渡元素的位置。③标出镧系、锕系的位置。④写出各周期元素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