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第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专练(含解析)_第1页
地理第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专练(含解析)_第2页
地理第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专练(含解析)_第3页
地理第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专练(含解析)_第4页
地理第 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专练(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PAGEPAGE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山地的形成和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专练下图为某向斜山地形地质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与M点的地形-地层关系相符的是()2.与沿XY线相符的剖面图是()解析第1题,由题目可知该地为向斜山,岩层向下弯曲,由图示可知M地左侧为山,因此左侧向下,故B项正确。A项岩层没有弯曲,错误.C、D均是右侧向下弯曲,错误。第2题,本题难度较大,需要依靠空间想象能力建立空间三维模型,如下图所示:该地岩层弯曲方向如图所示,XY一线同一岩层海拔相同,岩层是水平的。答案1.B2。A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图。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读图完成3~4题。3.属于背斜谷的地方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⑤处发生的地壳运动是()A.褶曲隆起B.褶曲凹陷C.断裂下降D.断裂上升解析第3题,由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线,可绘出同一沉积岩层剖面线,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用地形剖面线上各点的海拔减去其地下垂直对应的已知沉积岩埋藏深度,即为该沉积岩顶部的实际海拔高度,得到该岩层在剖面图上的实际位置及形态(见下图)。由此可判断①④两处所对应的沉积岩层向上凸出明显,为背斜构造。由地形剖面线图可知,①②③④均为谷地,故①④为背斜谷。第4题,⑤处沉积岩层发生错位,且相对左侧岩层下降,应是断裂下降.答案3.D4.C读图,回答5~6题。5.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①苏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内蒙古A.①②B.③④C.③⑤D.⑤⑥6.图中()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答案5。C6.C7.某同学骑自行车自甲地向乙地持续行进,进行野外地理考察。该同学利用手持GPS接收机每间隔60秒自动记录一次位置。图1是考察线路地质剖面图,图2是GPS所记录的位置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题.图1中①、②、③所对应的地质构造依次是()A.向斜、背斜和断层B.断层、向斜和背斜C.背斜、向斜和断层D.背斜、断层和向斜解析根据岩层形态可以直接判定①、②、③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背斜、向斜与断层,故C项正确。答案C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完成8~9题.8.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A.喜马拉雅山区B.日本太平洋岩区C.新西兰南北岛屿D.冰岛火山带9.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A.石灰岩B.片岩C.板岩D.石英砂岩解析第8题,题干“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只有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而印度洋板块不是纯粹的大洋板块,只有太平洋板块是纯大洋板块,而日本,新西兰都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故排除B、C,选A。而冰岛位于板块张裂带不符合。第9题,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多溶洞,石林等景观,不符合题意;片岩是变质岩有片状结构,板岩有板状结构,二者难以形成群峰林立的景观。在巨厚层石英砂岩中,存在着若干层薄层粉砂质软弱层,因其抗风化侵蚀的能力较弱,易于风化剥蚀,有利于群峰林立景观形成。石英砂岩抗剪强度低,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或裂隙纵横交错,故山体陡峻。而张家界山体陡峭、险峻说明有断裂发育.故答案为D。答案8.A9。D如下图所示,位于湿润区的某河流,穿过的背斜山脉,进入平原.读下图,完成10~12题。10.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河流流量最小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1.上图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适宜修建水坝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12.河流穿过平行的背斜山脉的原因可能是()A.河流侵蚀、逐步将山脉切开B.河流改道,由与山脉平行改为穿行C.河流先于褶皱形成D.山脉断裂,断裂处形成河流解析第10题,根据图示地形及河流流向判断:甲位于河流上游,丙和乙位于中游,丁位于下游。因此A正确。第11题,通过图示分析,乙位于地势阶梯的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最适宜建大坝,因此选B项。第12题,若山脉先形成,河流应平行于山脉延伸,即纵列分布,不会将山脉切开,更不会穿行山脉,因此A和B错;只有河流先于褶皱形成的前提下,才会出现河流穿行山脉,C正确.答案10.A11.B12.C野外考察是发现和解决地理问题的重要方法.下图是某地理兴趣小组在野外考察中拍摄的照片。读图,完成13~15题。13.如图中砾石滩常见于大河的()A.河源B.凸岸C.凹岸D.入海口14.下列地貌形态的形成作用中,有与图中使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的是()A.石笋B.冰斗C.风蚀蘑菇D.花岗岩风化球15.粒径分布是分析河流沉积物特性的重要指标。同学们绘制了四幅直径2cm以上的砾石粒径统计图,其中能反映图中粒径分布特征的是()解析第13题,河源地区一般水流较急,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峡谷地貌,A项错误.河流在凸岸堆积,凸岸水流缓,较大的石块在这里沉积下来,形成砾石滩,B项正确。凹岸侵蚀作用显著,河水较深,不会形成滩地,C项错误。河口地区水流变慢,泥沙在此沉积,形成三角洲等地貌,不会形成砾石滩,D项错误。第14题,砾石变圆的原因是石块相互碰撞磨蚀,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关键找出各个选项的外力作用.石笋是流水的化学沉积作用形成的,A项错。冰斗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B项错。风蚀蘑菇是风吹动小石块对大石块碰撞、磨蚀,即风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与砾石变圆的作用类似,C项正确.花岗岩风化球是风化作用下形成的,D项错误。第15题,仔细读图,图中有一石块标出为直径9cm,通过与其它石块的比较分析,接近直径9cm的石块最多。A项中各类石块所占比例相差不大,排除A。B项中接近9cm的石块所占比例最小,排除B。C项中17~20cm所占比例最大,排除C。排除A、B、C三项.D项中8~11cm所占比例最高,符合题意。答案13。B14.C15。D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图1图2指出图2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解析从地貌形态上看,图2中P处地貌为冲积扇(洪积扇)。形成过程:山区河流流出山口,由于地势变得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流速减缓,泥沙在山前堆积而形成。答案冲积扇(洪积扇).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17、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及对地貌的影响和调动知识阐述地理事象的能力.从图例及注记可知,A地为断块山,B地为洪积—冲积平原;断块山是岩层受内力作用断裂,岩块相对上升形成的;B在相对较低区域,岩块下降,并受流水冲积作用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注意阐述其过程。答案断块山洪积-冲积平原内力作用形成断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